1. 列宁死后的斯大林损害了当时俄国的小农阶级的利益.为什么他们还用个人崇拜来拥护斯大林
斯大林是领袖、是元帅,打败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他完成了那个历史阶段的任务。要知道二战的德国有多么疯狂,打得苏联措手不及,战争是十分惨烈的,战后的人民的思想总是得到空前的净化。一战结束不久就是二战,只要活着谁还在乎那点利益呢,他们能不拥护这样一个无产阶级领袖吗?
再说还是贫农多啊,富农就是和地主差不多,就是剥削阶级。
2. 俄罗斯谁的党最大
列宁俄罗斯共产党(简称“俄共”)成立于1990年6月。当时,它是苏联共产党“不败孙敬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991年,苏联爆发震惊世界的“8.19”事件后,身为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不仅辞去了这一职务,而且建议解散苏共中央。之后凯悔,苏共和俄共被宣布停止活动。这样,有着1800多万成员的苏共遭到毁灭性打击,作为苏共的一部分,俄罗斯共产党也遭灭顶之灾。 1993年2月,俄共举行了重建大会,根纳季·久加诺夫成为党的最高领导人。1993年3月,俄共在司法部重新注册,注册党员人数为50万。1993年12月,俄罗斯联邦全境投票选举第一届国家杜马,俄共获得65个议席,为杜马中的第三大议员团。1995年,俄共发展成为拥有55万成员的俄罗斯第一大政党。在1995年12月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中,俄共获得450个席位中的157席,组成了俄国家杜马中最大的议会党团。针对反对俄共势力代表人物要求取缔俄共的主张,俄司法部于1999年5月15日对俄共的活动作出裁决,判定俄共的宗旨和任务同俄现行法律并不抵触。 俄罗斯共产党曾作为俄第一大政党国会第二大党,在第一、第二届国家杜马中联合其他几个左派组织,获得多数议席。但随着俄政坛各种政治势力的重新分化组合,议会各大党派间的力量对比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俄共的政治影响力大大削弱。 重建之后俄罗斯共产党支持率一直在稳定上升,1993年杜马选举获65席,为第三大党;在1995年12月的国家杜马选举中,占据157个席位,得票率22.31%,居于第一位;1999年杜马选举仍获112席,维持了第一大党的地位,但在2003年12月7日杜马选举中支持率大跌,得票率仅为12.6%,在杜马的450席里只得51席。2004年“十大”上发生严重分裂,现有47个议席,杜马副主席之一的瓦连京·库普佐夫为俄共党员。截至2006年,拥有党员18.4万,基层支部1.47万个。 2007年12月,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举行第五届选举,俄共以11.58%的得票率进入杜马,并获得57个席位,仍为第二大察慎党。
3. 俄共在俄罗斯还保存多少影响力
俄共是苏联解体前夕成立的政党。在俄罗斯独立之后的十多年里,俄罗斯共产党一直是俄罗斯政坛很有影响力的一支政治力量,用俄罗斯政党研究专家的话说,在俄罗斯的众多政治团体中,惟有俄共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党,因为俄共有明确的政治纲领,有严密的组织机构,有分布广阔的地方组织,党员人数多,而且队伍非常稳定。尽管俄共一直没有获得执政机会,但在俄罗斯政坛,谁也不能藐视俄共的力量。
但是,自从上世纪末开始,俄共在俄罗斯政坛的影响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在1995年选举产生的第二届国家杜马选举中,俄共还是议会的第一大党;到了1999年国家杜马再次选举的时候,俄共所获得票率降至18%,但起码还算是议会里不可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到了2003年,俄共在议会选举中惨遭失败,仅仅获得12%的选票,第一次成为议会里无足轻重的一个政党。
与杜马选举一样,俄共候选人参加俄罗斯总统选举,命运也差不多,也是每况愈下。在1996年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俄共主席久加诺夫获得32%的选票,其得票率仅比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落后3个百分点;在第二轮角逐中,叶利钦拉拢名列选票第三位的列别德,才最终战胜了久加诺夫,久加诺夫由此被俄罗斯政界视为惟一可以和叶利钦一决雌雄的政治人物。到了2000年,久加诺夫再次参加总统竞选,结果输给了人气正旺的代总统普京,但他的得票率接近30%,还是名列第二,那时俄罗斯政界仍然认为久加诺夫是惟一有实力向普京发起挑战的候选人;时过4年之后的2004年,普京在俄罗斯的威信如日中天,久加诺夫的声誉却急剧下降。久加诺夫很清楚俄共的现状,更清楚自己的实力,他根本就不是普京的对手,最后只好放弃参加总统竞选的机会。
最近几年,随着俄共实力日益萎缩,俄共影响每况愈下,俄共内部的分歧也日趋严重。尤其是在2012年12月的杜马选举失败以后,俄共内部派别之间的矛盾达到了公开化的程度。部分党内高层领导人认为,久加诺夫占据俄共领袖位置10年之久,俄共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他应负主要责任,还指名道姓地要久加诺夫辞去党的领导职务。不少俄共党员也认为,俄共要想摆脱困境,走出低谷,必须更换党的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