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车臣是不是独立主权国家为什么听命于俄罗斯,又叫车臣共和国呢
车臣共和国并非一个独立主权国家,而是俄罗斯联邦北高加索联邦管区下辖的一个自治共和国,所以车臣是要听命于俄罗斯的。
在俄罗斯境内有22个自治共和国,别看这些自治共和国名称中带有一个“国”字,甚至还拥有自己的总统,宪法,国徽以及官方语言等,但实际上都不是真正的独立主权国家,但相比较而言,其自治权要比其他的俄罗斯联邦实体要高一些。
结果自然是遭到了俄罗斯的反对,于是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战争冲突。尽管车臣追求独立失败了,但车臣领导人始终未放弃其“独立”主张,车臣地区也并不太平,一直到2007年,拉姆赞·卡德罗夫成为车臣的总统后,双方关系缓和。2009年,俄罗斯当局宣布车臣战争正式结束。
2. 车臣现在怎么不闹了
2004年9月,别斯兰事件发生后,车臣问题就相对平静了。索契冬奥会前,又闹了一下。这些年车臣分裂分子、恐怖分子、极端宗教势力在俄罗斯的强力压制下,相对收缩了。
不过,通过格鲁吉亚、乌克兰,以及吉尔吉斯这三场“Y色革命”的实践,美国很可能从理论上总结出一种削弱或肢解俄罗斯的“去俄罗斯化”模式。虽然将其应用在俄罗斯自治共和国身上还没有先例,但相信美国不会不对这些共和国进行渗透。而在这些自治共和国中,车臣当然是美国的首选。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1)美国认为在车臣已经有了实现“民主”的政治基础。美国认定马斯哈多夫是个可以扶植的理想人选。马斯哈多夫在互联网上发布消息,宣布改组他的“政府”,自任车臣政府总理。
这是一个连流亡政府都不够资格的机构,难怪有的国际问题专家将其形象地称为墙上的总理,抽屉里的部长。但美国不这样看待这个问题,他认为这个机构,至少其中的几个人正是代表车臣实行“民主改革”的政治力量。为此,美国在一直坚持马斯哈多夫是车臣合法总统的同时,无视俄罗斯的抗议,接受了这个“政府”的外交部长阿赫玛托夫在美国避难的请求。英国也效仿他的盟友,允许新任文化和信息部长扎卡耶夫继续在伦敦进行非法活动。对于俄罗斯来讲——马斯哈多夫·阿斯兰·阿里耶维奇;,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美国一直囤积着许多国家流亡海外的反对派领导人,其中有的已经在美国通过各种手段搞垮原有的政权后,成为美国利益的代言人。
(2)高加索地区在冷战结束后日益上升的国际地缘战略地位,对美国产生了强大吸引力。随着格鲁吉亚倒向西方,美国终于在其垂涎了将近一个世纪的高加索有了立足之地。从此,这里必将成为美国与俄罗斯角力的前沿阵地。对于美国来讲,在高加索的争夺不仅可以进一步肢解和蚕食俄罗斯,更深层次的意义还有向南包围被其称为“无赖国家”的伊朗,向东直捣俄罗斯的后院中亚五国。此外,从进几年来世界石油市场的走势来看,如果谁能控制高加索,谁就能掌握里海的石油流向,在这场经济领域的较量中美国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基于这样一些原因,美国一定要在车臣问题上同俄罗斯纠缠,其途径很可能是先争取车臣问题国际化,以便堂而皇之的公开插手,然后,再将俄罗斯排除在外,实现车臣独立。2004年别斯兰事件发生后,美国和西方政治家几乎异口同声地批评俄罗斯的车臣政策,主张俄军队撤出车臣,由国际维和部队或北约取而代之,维护高加索地区的稳定。美国还公开表示要与车臣分离主义分子接触。
同样在别斯兰事件发生后,在普京发表反恐八项措施后,美国称其中有些条款是“民主改革的倒退”。美国表示,美国在反对恐怖主义行动中坚定地同俄罗斯站在一起,但重要的是,要在反恐和国内改革及民主进程之间保持正确的平衡。
从美国的这些表现可以清楚地看到,不管俄罗斯的态度如何,车臣分裂分子与外部势力之间的联系都有可能逐步公开化,高加索问题也将进一步国际化。最后,车臣非法武装的行动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
关于这一点,俄罗斯本身也十分清楚。别斯兰事件发生不久,普京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指出,俄罗斯的一些敌对势力企图使某些地区从俄罗斯分裂出去,而这种做法得到了其他势力的支持。他说:“他们的想法是作为核大国之一的俄罗斯仍对他们构成威胁,所以必欲除之而后快”。俄罗斯联邦政府时任内务部长拉希德·努尔加利耶夫在内务部与其他执法部门联席会议上,将俄罗斯的这种看法说得更加清楚。他说:“影响俄罗斯内部犯罪情况的主要因素仍是国际恐怖势力挑衅。恐怖策划者大大利用了种族和宗教差异,目的是加强在我国境内的违法活动,使俄罗斯发生有利于西方国家的改变。”“而俄罗斯境内国际恐怖主义背后的默许支持者是西方国家。”这是车臣走向“独立”的最大隐患,也是俄罗斯面临的最大危险。
3. 俄罗斯与车臣的仇恨
俄罗斯和车臣的仇恨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因为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苏联时期大规模流放少数民族
俄罗斯资深民族问题专家季什科夫认为 “苏维埃斧头大规模建构民族工程” 给其人民留下了无数伤痛的记忆。可以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胜利与民族践踏和驱赶是同步的,斯大林时期民族居住地布局的调整力度之大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
1943年12月从高加索完全迁走卡拉恰伊人、卡尔梅克人,1944年2月迁走印古什人和车臣人,3月迁走巴尔喀人,5月克里米亚鞑靼人被迁走,6月克里米亚的希腊人被从自己的家园赶了出去,11月格鲁吉亚的梅斯赫特突厥人与赫姆辛人被迁移。
此前,1926年全苏第一次人口统计共有一百九十五个民族,十月革命后少数民族地区都建立了民族地方自治,北高加索的卡尔梅克人、车臣人、印古什人分别建立了本民族的自治共和国或自治州,克里米亚鞑靼人建立了自治共和国,但不久他们全都遭到了厄运,这些民族的自治区域被撤销(所谓的“少数民族自治”是没有任何权利可言的),所有族人全部遭到流放。
这些民族有一个共同的称呼:“被惩罚民族”,他们日后或多或少都对苏俄产生了巨大的仇恨,成为俄罗斯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车臣人亦被斯大林“惩罚”
俄罗斯与车臣的民族矛盾可以追溯到18世纪沙皇入侵车臣,19世纪沙俄征服车臣并将其纳入帝国版图。
苏德战争爆发后两个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了一个秘密决议,称车臣族当中有人通敌,斯大林认为这是“整个民族的集体背叛”,“根据战时的法令,必须对全体民族采取惩罚性措施”,其将整个车臣族赶出世代居住的高加索,迁往哈萨克。直至20世纪80年代车臣人才得以返回故乡,而此次迁徙更加深了车臣人对于俄罗斯的仇恨,为日后的车臣问题埋下祸根。
政治上同化经济上扶持的政策加剧民族问题
此后的1960年至1980年,苏联政府都在为消化斯大林惩罚性的“民族大搬家”的“后遗症”绞尽脑汁,当时的政策是“花钱买平安”,政治上的钳制与经济上收买并行。此时民族政策的具体做法是,不尊重你的人权,却比较尊重你的“文化”,甚至大力扶植你的经济。
苏联根据不同的政治需要,在搞强制同化的同时也搞人为的“异化”、夸大的文化保护意识,有意识地搞一些大熊猫式的“稀有民族”,消除同化政策的口实。
并且经济上向民族地区倾斜,对被统治民族在严防政治异端的同时,给予经济和其他利益上的恩赐,甚至牺牲“统治民族”的利益来实现这一点,而这样做无需征求“统治民族”人民的同意。
这些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民族问题,相反正是苏联培养的这些貌似“没有民族倾向的政治家”和“没有民族歧视的政策”合力“成功地埋葬了”苏联。
苏联解体民族矛盾集中爆发
据1991年统计,前苏联七十九个地区有领土争执问题,苏联解体以后地区划分变成了国界问题,于是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民族矛盾的导火线。当时的主导思想是强调各民族将来要走向一致,寄希望在苏联会出现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苏联民族”,但是当“苏联民族”的认同尚在“过渡之中”,民族裂变的大潮就已到来了。
可以说后斯大林的苏联对民族问题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明确政策和长远理论,俄罗斯是在没有做好“收缩”准备的情况下就面临族裔关系的巨大挑战,当苏联控制的“铁幕”突然崩溃时,俄罗斯拿不出任何应对民主派和民族势力的任何有效武器。
英国和北爱尔兰(爱尔兰共和军),西班牙和巴斯克分离组织埃塔
4. 车臣为什么令人闻风丧胆呢有哪些原因
自从乌俄战争爆发以来,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宣布车臣武装部队将进入乌克兰境内进行特别行动,至于什么行动,相信很多人都应该知道,而这个消息被公布出来后,不少网友纷纷劝说乌克兰应该立刻投降,不然后果很严重,为什么一听到车臣部队,就会让人闻风丧胆呢?其中最大的原因莫过于他拥有“半兽人”的战斗能力,据说,如果说俄罗斯是战斗民族的话,那车臣人就是战斗民族中的战斗民族,所以车臣部队的战斗实力十分强悍。
车臣人在连年的征战中,早已形成了彪悍的民风,在他们看来,当兵就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他们十分崇尚武力,擅长城市战,而他们的这种战斗力自然会让人闻风丧胆。
5. 车臣共和国现在听俄罗斯的吗
属于俄罗斯联邦的85个联邦主体之一的一个共和国。隶属于北高加索联邦管区。
俄罗斯扶持的总统老卡德罗夫被炸死后,俄罗斯又扶持小卡俄罗敷担任总统。
只不过俄罗斯有一位副总理赫洛波宁亲自兼任俄联邦总统驻北高加索联邦管区全权代表。坐镇管理。
6. 为什么车臣人那么憎恨俄罗斯,看看历史上俄国人对他们
大量的车臣人死在了俄国人手上,俄国人为了确保车臣臣服于自己,他们不惜以极为残酷的手段来逼迫车臣人妥协,从十八世纪开始,俄国人就没有停止对车臣人的镇压,由于长期经历战乱,车臣的人口每一次都会急剧的下降,在经历了多次战争后,车臣人对于俄国人的仇恨越来越大。
对于车臣人来说,俄国人对他们的迫害实在是太深了,由于长期的战乱,车臣这里的经济一直很萧条,车臣人民从很早开始就过上了人心惶惶的日子,由于反抗的激烈,俄罗人对他们的高压就从未停止过,相比与别的地区,车臣人民可谓是过的极为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