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教科书上说俄罗斯不种玉米
赫鲁晓夫,苏联人都亲切的称呼他为“玉米棒子”。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玉米搞下台的总统。某种意义上来讲,能愚蠢到这种地步恐怕也是无人超越了。在我国的高中课本上,赫鲁晓夫成为了历史书上几十年来必考的一个问题。很多人都很纳闷,苏联难道都是傻子?没有生物学家?难道总统要种玉米,他们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玉米运动的失败,苏联人民陷入困苦吗?今天,小编就来探讨一下玉米这个问题,来看看赫鲁晓夫为什么种玉米没人抱住他。
首先,赫鲁晓夫是苏联杰出的领导者,他不是一个庸才。在位期间他主张东西方缓和,以避免核战争,他多次访问美国等西方国家。他打破了“斯大林模式”,在冷战期间为苏联人民赢取了一些轻松的时机。据苏联调查显示,20时机,苏联人最喜欢的世纪,只有两个,一个是“尼古拉二世”世纪,而另一个,则是“赫鲁晓夫世纪”。赫鲁晓夫非常的亲民,所以成为了人民心目中的好总统。
赫鲁晓夫之所以饱受弊病,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玉米运动”。赫鲁晓夫提倡在苏联大量的种植玉米,以缓和一直以来苏联的粮食危机。在苏联长期的“斯大林模式”下,苏联人民基本没有财富可言。粮食危机一直都是苏联存在的,在当今仍然存在。之所以造成这个结果,是因为苏联地处北方,气候严寒。种植什么都比较困难。粮食大多依靠进口。有人问,为什么不向中国进口呢?因为当时中国灾害连年,自己也缺粮食。还是赫鲁晓夫多次借给我们粮食呢。
再三思考之后,赫鲁晓夫准备在苏联种植玉米。当然,他种植玉米当然不是随意种植的。而是现在自己的后花园种植了玉米,结果发现,玉米成功被种植出来。这可让赫鲁晓夫高兴地不轻。因为,当时西方国家孤立社会主义国家,粮食不借给苏联。现在自己国家能产出玉米,一直以来的粮食危机就解决了。于是就开始大面积普及玉米。但是,最后的结果却并不理想,有62%的玉米没有成功产出。苏联人民损失惨重,赫鲁晓夫因此下台。
实际上,苏联也并不是不能种植玉米。如果真的不能种植玉米,那么38%的玉米是怎么成功产出的?苏联之所以大规模种植玉米失败。是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问题。有很多不太适合种植玉米的地方,地方官员不懂,于是就强迫农民种植。而就算这种比较困难的地方,如果有好的方法培育,仍有机会产出玉米。可惜,官员还是不懂。所以,结果就是,因为地方运维的失误,导致玉米运动失败。苏联肯定是有生物学家的,当时也赞同了赫鲁晓夫的看法。如果说玉米失败的原因的话,只能怪生物学家太少,在诺达的苏联,不能每个村都分派一个生物学家。
2. 俄罗斯适宜种玉米吗
伏尔加河下游大把土地适合种玉米,没必要而已,毕竟地广人稀,换中国人去不农田遍布才怪
3. 俄罗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俄罗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大麦 ,玉米等等。
俄罗斯农业人口668.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9.9%。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经济作物以亚麻、向日葵和甜菜为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规范化。
俄罗斯联邦(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语:The Russian Federation),通称俄罗斯或俄国,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建立沙皇俄国,并在1721年由彼得一世改称俄罗斯帝国,对外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曾吞并欧亚多个国家,领土不断扩张,19世纪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库页岛、海参崴等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二战时期促使外蒙古从中国独立,导致中国再度失去173万平方公里领土,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伤害。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冷战期间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后,最大加盟国俄罗斯正式独立,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军事力量,综合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二,拥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库。在“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中,俄罗斯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强国,其军工实力雄厚,特别是航空航天技术,居世界前列。俄罗斯还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安理会议案拥有一票否决权。除此以外,俄罗斯还是五个金砖国家之一。
4. 俄罗斯为什么种玉米
沙俄时期农业官员开始在黑海沿岸温暖地区引种玉米,这成为俄罗斯种植玉米的开端。
俄罗斯是一个高纬度的寒带国家,其领土大部分都位于寒带和中温带,寒温带。俄罗斯的气候并不适合玉米的生长。
苏联计划经济时期,赫鲁晓夫大规模的推广玉米种植面积,结果,大量玉米因不适合当地环境,出现了绝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