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为什么俄罗斯发射火箭成本低

为什么俄罗斯发射火箭成本低

发布时间:2023-07-22 01:32:04

Ⅰ 观察|俄罗斯载人航天发展如何计划雄心勃勃,但缺钱

【编者按】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引发了大众对载人航天的热议。目前衫伍唤,世界上只有中或凯美俄具备独立将本国航天员送入太空的能力,但印度、伊朗等国也试图进入这一俱乐部。那么,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载人航天发展如何?
俄罗斯计划在2023年对新一代载人飞船“鹰”进行首飞,但经费的问题可能导致飞船项目像其他航天项目一样不断拖延。
上个月28日,俄国家采购网上发布的俄国家航天集团材料中显示,俄罗斯新型“鹰”号载人飞船将可以绕地球飞行1年左右时间,并可以绕月飞行长达半年。该飞船计划在2023年进行首飞,2024年开始执行无人飞行任务,2025年进行载人飞行。

“鹰”号载人飞船模型。

“老黄牛”老骥伏枥
今年10月,俄罗斯将发射“联盟”MS-19载人飞船,将新一批航天员送往国际空间站,这是“联盟”系列载人飞船的第150次发射,发射次数之多、改进型号之多,让其他载人飞船难以望其项背。而且征战太空55年的“联盟”飞船还将继续服役多年,直到俄罗斯新一代载人飞船“鹰”号上岗,可以说是世界载人飞船中的“老黄牛”。
1966年11月,代号“宇宙”133号的“联盟”飞船进行了首次试飞。该飞船由科罗廖夫设计局研制,采用三舱式设计,最前面是轨道舱,之后是返回舱,最后是推进舱。“联盟”飞船其实是为苏联载人登月设计的,但登月计划以失败告终,“联盟”飞船转向近地轨道,出乎意料的是,飞船不仅是苏联载人飞行的主力,苏联解体后还继续服役了30余年。“联盟”飞船重约7.1吨(早期型号重6.5吨),拥有一个2.9吨重的返回舱,内部容积4立方米,可携带3名航天员。
“联盟”飞船的指标并不算出众,尤其是狭窄的返回舱只能容纳3名航天员,而且非常拥挤,但由于后继者迟迟未出现,只能一直改进,适应时代的变化,而同时代的“双子星”、“阿波罗”飞船早已进入博物馆,甚至上世纪80年代后期诞生的航天飞机都在2011年退出了 历史 舞台。现役的“联盟”MS由“联盟”TMA改进而来,重点是使用了电子设备,比如新的电子计算机、遥测指令系统等,实现了全数字化,自动化程度、落点精度和可靠性得到了提高。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改进的技术一部分将用于俄罗斯新一代载人飞船的研制。
虽然“联盟”飞船目前是俄罗斯载人航天的主要工具,但这种飞船毕竟是50年前的设计,再怎么改进,受原始设计的影响,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尤其是返回舱空间有限,无法携带更多航天员,不适合用于载人深空探测。

“联盟”飞船改进型非常多,现役的是“联盟”MS。

与其他国家研制的新一代载人飞船相比,差距则更加明显。其实早在苏联时代,“联盟”载人飞船之后的下一代飞船就橘慧曾提上日程,上世纪80年代,苏联开始研制“曙光”飞船,该飞船两舱式设计,最多可搭载8名航天员,但由于这一时期苏联国力开始走下坡路,加上“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存在,研制工作还未完成苏联就已经轰然解体,而继承苏联最大遗产的俄罗斯财力有限,完全没有余力继续研制“曙光”飞船,只能在“联盟”飞船基础“缝缝补补”。
进入新世纪后,借着石油价格的上涨,国力有所恢复的俄罗斯开始考虑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2006年,俄罗斯和欧洲联合进行了名为先进载人运输系统(ACTS)的研究,载人飞船的研制才算步入正轨,ACTS早期计划使用ATV飞船的服务舱,外加“联盟”载人飞船改进后的轨道舱。2007年10月,方案再次更改,变为大锥形返回舱加服务舱的设计,后来它的服务舱也改由能源集团专门研制。
2009年,由于欧空局迟迟不下决心,双方合作曲终人散,ACTS飞船计划不得不取消,不过这为俄国新一代飞船“联邦”号的研制奠定了基础。2009年4月6日,能源公司获得了新飞船的研制合同,新飞船被命名为“未来载人运输系统”(PPTS),它是一种兼顾近地轨道和登月任务的飞船。2016年1月15日,俄罗斯航天局正式公布的命名却是“联邦”号,最后又更名为“鹰”号。
“鹰”号飞船也采纳了返回舱重复使用的概念,采用两舱式设计,可以容纳4人进行近地轨道或是深空飞行。为了同时兼顾近地轨道和深空任务,“鹰”号载人飞船使用大小不同的服务舱,飞船重量14吨和20吨两个级别。“鹰”号载人飞船由俄罗斯正在研制的安加拉-A5运载火箭发射,将取代目前的联盟号飞船执行近地轨道任务,未来还可用于执行载人登月甚至登火任务。“鹰”号飞船原计划在2015年发射,但因为技术和经费的原因,研制进度大幅落后于原计划,目前已经推迟到2023年。
联想到不断推迟的“安加拉”火箭、“月球”-25等俄罗斯重大航天项目,“鹰”号飞船首飞时间还可能继续拖延,“联盟”号飞船“这头老黄牛”还要继续征战多年。

“鹰”号飞船的返回舱模型。

重启航天飞机靠谱吗?
近几年,俄罗斯考虑重启航天飞机的报道不时出现,但一直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今年3月,俄罗斯航天政策研究所所长伊万莫伊谢耶夫向媒体表示,俄罗斯正在研发的航天飞机未来可以用于军事任务。俄罗斯“闪电”科研生产联合体总经理索科洛娃表示,作为曾研发“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机构,“闪电”科研生产联合体将建造新的民用航空航天飞机,新的航天综合系统“最近5年内将实现太空飞行”。 俄罗斯航天集团2020年10月的文件显示,该集团计划在2022年9月前投入2.39亿卢布论证建造可重复使用的有翼型航天飞机的必要性。
2011年7月21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慢慢脱离国际空间站,包括“亚特兰蒂斯”号在内的美国现役3架航天飞机在当年全部退役。美国退役航天飞机不仅宣告美国航天飞机时代的终结,也宣告世界航天飞机时代的终结。
航天飞机是美苏你追我赶航天竞赛下的产物,由于美国航天飞机最先发射成功,很多人认为美国是最早研制航天飞机的国家。其实,恰恰相反,苏联比美国更早启动航天飞机的研制,只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而已。
上世纪60年代,苏联为了能在太空领域进一步压倒美国,苏联米格设计局的科学家提出了着名的“螺旋”航天飞机计划,而美国航天飞机研制计划在70年代初才正式启动。苏联又在1976启动了“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研制计划,并在1988年进行了首次发射,苏联解体后,“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后续发展戛然而止,而囊中羞涩的俄罗斯更是无法支持航天飞机这个吞金巨兽,成为俄罗斯航天发展路上首先抛弃的对象。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命运非常悲惨,现在已经成为街头艺人涂鸦平台,令人唏嘘不已。

随着经济的好转,俄罗斯开始考虑重启航天飞机,其中比较有名的项目是MRKS航天飞机,该航天飞机外形和“暴风雪”号较为类似,整个航天飞机系统由轨道器和助推火箭组成,助推火箭采用可重复使用和模块化设计,回收方式均为飞回式。火箭经过检修和重新加注燃料之后可用于下一次发射。
MRKS航天飞机在气动布局和内部设计方面与“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基本相同,主要由前、中、尾三段组成,前段结构可分为头锥和乘员舱两部分,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和防热系统。航天飞机的中段主要是有效载荷舱。舱内可以装载各种卫星、空间站等。尾段安装了多台发动机,可为航天飞机入轨和离轨提供动力。据悉,MRKS航天飞机可将35吨的载荷送入近地轨道,运载能力非常强。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MRKS航天飞机项目至今没有什么进展。与俄罗斯其他重大航天项目一样,钱是最大的问题。每架MRKS航天飞机的成本可能不低于1.8亿美元,这还不包括研发的费用。美国航天飞机研发费用平摊到每架飞机约20亿美元,俄罗斯这几年每年的航天预算在50亿美元左右,这几年俄罗斯经济并不好,加上安加拉火箭、探月计划等项目占据了不少的航天经费,大型航天飞机过于烧钱,很难得到支持。
对于俄罗斯来说,研制类似美国X-37B的小型无人航天飞机是比较现实的选择,可以使用现役的运载火箭发射,研制成本和运营成本也比“暴风雪”这样的大型航天飞机少很多,而且可以满足军用需求。

Ⅱ 有人说中国火箭技术与美国有60年,与俄罗斯有40年巨大差距,你怎么看

实事求是的说,我国与美国在运载火箭这个方面差距确实很大,因为科学本来就是容不得半点虚假!图片上就是美国为执行“阿波罗登月计划”而研制的“土星5”大推力运载火箭,它是由着名的冯.布劳恩博士团队研制的,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火箭,根据资料显示“土星5火箭”可以将45吨的重量发射到月球轨道,目前这个能力其它火箭还不能及!而将“嫦娥4”发射到月球背面的我国“长征3乙”火箭的发射推力只相当于“土星5号”的八分之一,这是巨大的差距(460:3408)。
那么,“土星5”
火箭为啥要用到3400吨的推力?就是因为“阿波罗计划”是载人登月,需要将人、登月舱、月球车…其它仪器,并且登月舱和人要返回,这就需要非常大推力才能将这些人和物发射到月球轨道,否则根本执行不了计划!

“土星5火箭”主直径10米、高度110米,这样大大火箭在制造过程中:冷弯(滚卷)、铆接、焊接、多级间连接…出现一个微不足道的差池都会发射失败,连同运载的人和物都成灰烬!
“土星5”火箭第二级(五台)、第三级(一台)所用的J2液氧液氢发动机,设计非常精巧,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液氧液氢环保型火箭发动机。

“土星5火箭”火箭的研制和制造成本极高,第一张图片是整个“阿波罗计划”所发射的13枚“土星5”火箭,一共耗资64.16亿美元,平均一枚4.93亿美元,而1968年建造的“尼米兹级核航母”造价也不过4.5亿美元一艘,一次发射就烧了一艘尼米兹航空母舰!以至于美国自己都感受到了巨大的资金压力,终止了“阿波罗计划”。
苏/俄“质子号”系列运载火箭,当年也是打算实施登月计划,后来遇到了极大的技术阻碍和看到美国巨大的耗资…转为发射太空站使用,从图片上就能看出火箭的设计远不如“土星5”精巧,第一级火箭发动机和助推火箭发动机多的骇人!火箭发动机需要同时间点火,同时间形成推力,一个出现滞后或者延时火箭发射就失败了!但苏联当时在火箭发动机研制是确实是不如美国,要想获得3000吨的推力只得增加发动机多数量,但是这样多的火箭在控制上是极大的难题。
“土星5”
火箭第一级仅五台F1发动机,设计简洁明了!

我国航天发展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形成一整套的航空 科技 ,当年美苏所有涉及到的太空项目我们目前都有实施,但是航天工程是一个复杂而顶级的 科技 ,需要有长时间的工业、工艺制造的积累,运作价格非常昂贵需要国家大量的投入,不能一就而僦!要脚踏实地,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工作才能上到更高一级的台阶。
将在2028年发射的“长征九号”运载火箭,技术水平将超过“土星5”火箭,起飞推力要达到5800吨以上、月球轨道载荷66吨,两项指标都将超越“土星5火箭”和“质子M”火箭,它将是我国建设太空站工程、载人登月工程、火星探测工程的有力装备!

不吹不捧,中美两国的差距的确是巨大的。

载荷是衡量航天水平最为重要的标准之一。

1973年冷战时期,让人类实现了登陆月球梦想的土星五号,起飞重量3038.5吨,总推力达3408吨,月球轨道运载能力4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18吨。

再来看看美国民用航空典范SpaceX现役的重型猎鹰,它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63.8吨,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26.7吨。

德尔塔IV型重型火箭,收费2004年底,是美国现役并已执行任务的最大型运载火箭,低地轨道有效载荷28.79吨。

你看,即便是跟美国自己相比,到目前来说,还没有哪款火箭可以是土星五号的对手,土5仍然是人类 历史 上最牛的火箭。

再看美国正在研制的SLS太空发射系统。SLS第一阶段以70到110吨的 星座 计划载人任务为主,之后会发展出130吨的货舱型载荷任务。最终运载能力将达143吨,甚至165吨。这已经与土星五号差不多,因此它也号称是史上最强运载火箭系统。

再看中国的火箭。

长征5号已经是目前最先进的了,2016年首飞成功,它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和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分别达到14吨级、25吨级。

长征九号是中国名副其实的重型火箭,发射重量3000吨,近地运载能力为140吨,可以说远超SpaceX的重型猎鹰,但是目前还刚刚立项,八字仅有一撇而已,还要等最少10年才能研制成功。

虽然,只比运载能力不是很科学,但就这一项而言,中美差距还是很明显的,说差60年有些夸张,差15年还是实打实的。

至于俄罗斯,已经不知多少年没有进步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在航天技术方面还是领先于中国的,但这种差距正在迅速的缩小。

嫦4奔月,就要完成人类史上的一项创举,登陆在月球背面看一看,网络上有关何时载人登月的问题多了起来,登月需要的是大推力高可靠的火箭,长征九号目前只是航天人做的一项预先论坛项目,因此载人登月,暂时还无法实现。胖五只能在2020前完成我们探月三步曲的最后一步,取样返回。有人因说道,我国火箭技术与美国差距60年,与俄罗斯差距也在40年以上,这一说法,本身没有什么错,问题是元芳怎么看。关于是一问题的答案,中国现任火箭总师龙乐豪,早就给出了答案,虽然我们的火箭差距明显,真要国家下定决心搞的话,有个十年光阴还是有希望搞出来的。瞧瞧,这便是我们的航天人,信心堪谓满满,琢磨一下,再思考网议所谓60年,魂舞大漠以为他的话至有道理。

↑ 我们不搞航天比赛 。本着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精神,来说差距,当年我们面临的情况,没资金,少技术,还有一座高高的围墙,我们讲话,是得考虑这些,才会谨慎些。当年美苏二国,举国之力,开展航天比赛,仅阿波罗计划就投入180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一艘航母当时无过5亿美元。没人吃得消,“土星5号”于1973年完成最后一次航天发射,便偃旗息鼓拉倒了,拆了生产线,现在也只得呆在航天博物馆,大约也只有一点重温的意义。美国登月,也上不去了呢,这是倒退还是进步?我们不搞这个,为的是国计民生。航天只有走上可持续开展的路,才会变得平顺些。

↑ 话说胖五 。能力还是不行,由于没有大推力的液氧炼油和固体发动机,也没有高比冲的氢氧发动机,仅第一级就组合了10台发动机,增加了设计复杂性,更要面临可靠性的问题。这一构型,不说美俄,就是与欧航局的阿里安5相比,在技术上也存在明显差距,阿里安5ES,只需要1台火神2,2台固体助推器和1台上面级,所可喜的是,立足客观实际,我们在推力上实现了等类并肩,胖五还是蛮不错的。相关发动机项目,已展开了研制,包括200吨级的液氢发动机,360吨和500吨的固体发动机,都在研究之中。

↑ 劳力费心 。花钱不多,办事不少,这便是我们的航天追求呀,我们的发射,是美俄投入的十分之一,却达到了两家70%的载荷,这个还不叫成功吗?所有航天项止从1992到2011年,才花了100亿美元,我们取得的成绩,世人哪个看不见?有人统计,我们的探月工程第一期和第二期,绕和落,总共花的钱,也就是修两公里地铁的费用。我里个天,我们伟大的航天科学家呀,你们真牛!看见没有,这才是我们的能量,这种能量,无可限量,怎么说都不过份。鲁迅曾经写下这样的话,在当今之世要挣一地位,需要非凡的智识、道德、品格和思想,才能站住脚,想想这事极须劳力费心。先生的话,用之我们的科学家,想想吧,想想,他们可真是伟大。魂舞大漠在此新年到来之际,谨向他们致以满满的敬意。

这种差距年份的说法,无非是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就搞出了推力巨大的土星5火箭、并且完成了人类登月壮举;俄罗斯在苏联时期就有了 质子、 能源等重型火箭。但是,仅靠这个就说中国与美国、俄罗斯差距60年、40年没有啥说服力。例如美国现在造出来的运力最大火箭重型猎鹰的63.5吨的近地轨道能力也才是土星5火箭的一半多点,德尔塔4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只有土星5的四分之一左右,而宇宙神5、安塔瑞斯火箭还要依靠俄罗斯的RD-180、RD-181火箭发动机;俄罗斯的能源火箭早已停产,现在搞的安加拉5重型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只有24.5吨,还不到能源火箭的十分之一(能源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70吨),难道就此说美、俄的火箭技术这些年还越来越倒退了?

美苏当年为了争霸太空,不惜血本发展重型火箭,冷战之后没有那个需求了,自然而然对重型火箭的需求也就降下来了。这几年美国重新发展运量大的重型火箭,是因为发现后面来了一个强有力的追赶者。

与美、苏/俄相比,我国在火箭方面起步最晚、投入最少、总体技术实力和经验积累也最弱,再加上没有那么大的需求,所以没有搞重型火箭。但是,我国这些年的航天成就在世界上是有目共睹,这说明我国的火箭能够满足当下时期的需求,而不是为了追求什么排位。

火箭技术也不只是看推力,还有燃料、材料、控制系统等一大堆技术,以及高可靠性要求,而在这些方面,我国与美俄的差距并不是很大,特别是可靠性方面不仅不落后,甚至还超过了美俄。现在,我国有了新的航天发展规划,比如未来的空间站、载人登月、深空探测等,对于重型火箭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才开始发展重型火箭,如长征5、长征9。但是我国仍旧采取的是稳扎稳打、量力而行,并不是要和谁搞太空竞赛,所以显得从容不迫。按照我国目前的火箭发展节奏,再有10-15年,与美国的差距将大幅缩小,对俄罗斯将可能形成超越。(S)

60年、40年的?根本没有这么多,要知道,火箭的综合评定也不只能单单看推力,运载能力,安全方面是很重要非常重要的因素。

苏联、美国在上个世纪发生的火箭爆炸事故不少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询一下,之前也有许多人回答过相关问题,可以去搜索一下。

你要说没存在差距吧,那确实是不实事求是了。差距存在也很明显,俄罗斯一大部分继承了前苏联的技术,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火箭发动机的技术也要比我们厉害。

(图为长征七号)

再来看美国,美国的私人航天公司SPACEX现役的火箭是猎鹰九号,运载能力与我们的长征七号差不多,但我们的长征七号2016年6月份才首次成功发射,还有许多技术指标需要达到,目前来看还不能大量承担现在的航天发射任务,2020年左右将开始承担大部分的发射任务。

(猎鹰九号)

而且马斯克的这个公司主打可回收、重复使用的火箭,这大大降低了火箭发射成本,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算是可重复利用火箭的第一家,可它只是个私人航天公司,能做到这一步让人惊叹。而且,他们的目光是朝着火星进发,他们的老板还希望在火星上退休呢。

(土星五号)

土星五号确实是很牛的火箭,完成了1969年以及之后的几次登月任务,土星五号是世界上第二大运载能力的火箭,第一是苏联研制的能源号超重型运载火箭,其近地运载能力约是长征五号的五倍,差距是很明显的。

(苏联能源号)

我们的长征九号还在研发当中,长征九号设计的指标是与土星五号、能源号差不多的,将承担更远的太空 探索 任务。你要说差距60、40年未免太过了,20、15年还差不多吧,还是那句话,不能单看运载能力。

个人浅见,欢迎评论!

谈到与美国火箭技术的差距,顶破天,242年,你会问,为什么是242年?告诉你,美国的建国日是1776年7月4日。显然,不是这个数字。第二个数字是1926年3月16日,美国的罗伯特.戈达德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火箭,飞行了2.5秒钟,高度13米,飞行距离达56米,还没有达到运用水平。第三个数字,1942年,德国人研究的V_2火箭,长达14米,重量达1吨,飞行了2000多米,是人类 历史 上第一枚真正意义上的实用火箭。算到今天,76年时间。

当然,我们并不想玩数字 游戏 ,何况到底差多少年也无从算起。正如我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飞速发展成果超过了有些西方国家100年的发展历程,无法用时间来衡量和判断。但是非常清楚,我们的火箭技术与美国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正视差距,找到差在什么地方,通过不懈努力,奋起直追,缩小差距,甚至赶上世界顶尖技术,达到一流火箭技术强国。这才是我们国人所期盼的。

我认为,说中国火箭差距和美国俄罗斯存在60年40年的差距,肯定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阿波罗计划和苏联对水星金星的探测计划得出的结论。

不可否认,当时美苏竞赛,两国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航天领域对月球、金星、水星、火星以及一些远日行星都有了较多的认识。但是,美苏两国对外太空的 探索 是建立在两国争霸的基础上的,双方为了抢先一步,都在航天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甚至可以说是不计代价。但是也由此带来了一些严重后果,比如火箭的失败率很高:美国60年代的“水星计划”,耗资近3亿美金(60年代),在15次发射中,失败了3次,“部分”成功1次,失败率高达20%。而在2018年我国进行的36次发射中,成功率100%。

所以我认为,判断火箭技术高低除了看载荷之外,还要看发射成功率等。我们不否认在火箭载荷上和美俄存在大的差距,还要认可我国航天人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我国已经是世界三大航天强国,如此傲人的成绩身为中国人理应感到自豪,因为中国航天事业是建立在一穷二白之上,在中国决定搞航天事业时,美苏就已经是两大阵营的boss,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

差距是存在的,但成绩也更应该值得肯定,正式差距,才会继续埋头苦干,要相信,终有一天,以中国人的智慧,不止在航天事业上,在各领域中国都将登顶!

哪有那么大差距?不说别的,就说发射火箭所必备的测控、卫星中继和通信技术,今天比60年前要高若干个数量级。美国当年登月靠的恰恰是举国体制,今天探测火星,Space公司一家就能进行;中国今天也不需要举全国之力去探月。

动辄以差多少年来说事,很不科学。同样是20年,美国的20年、中国的20年、俄罗斯和印度的20年能一样吗?看看20年前的98年咱们是什么状态,那时还没有一公里的高铁,大多数家庭都觉得拥有一辆车只不过是幻想,上网还是少数精英的专利,装个座机还要交初装费……然后20年一晃就过去了,今天的中国跟20年前的中国根本就是两个国家。

我们在航天领域的发展,一定会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各方面都在进步,跟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在扩大,而是在不断缩小,某些领域还有依靠优势,这才是航天工业的现状。看问题要全面,就像美国今天还在进口俄罗斯的大功率火箭发动机,但你能说他们的航天技术比俄罗斯落后吗?局部落后是有可能的,但在整体实力上还是要强一大截。

技术的发展,是加速进行的。有了1,就会有后面的100,能把探测器送到月球背面,再将它送到火星上就是早晚的事,起码这不需要60年的时间。

在运载火箭方面,中国与美国存在60年的差距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能稳定发射的,起飞重量最大的火箭是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起飞重量为460吨,而美国人在上世纪1969年,发射的登月飞船的土星五运载火箭起飞重量高达3400多吨,这正好在50年以前。而50年后的今天,我们不仅不能生产这样的重型火箭,就连长五这样起飞重量才869吨的运载火箭也没试验成功。中国 科技 人要奋起直追啊!承认落后不甘落后,努力赶超才是中国火箭科研,制造团队应当秉持的态度。

Ⅲ 中国神舟13号和俄罗斯联盟飞船到底差在哪里

两者之间的降落时间不一样。神舟13号和俄罗斯联盟飞船相比较,中国着实有较大的提升范围。说到二者之间的差异,俄罗斯联盟飞船降落精确度是27千米,一个外径为27千米的范围,在哈萨克斯坦辽阔的草原有14个范围满足给飞船降落标准。

神舟13号用了9个钟头安全着陆,和神舟12号相比较已经缩减了很多时间。以前神舟12号顺利返回地球那可是耗费了28.5个钟头。当然,神舟12号在返回地球以前还实施了一个秘密任务,即轴向连接检测,用时4.5个钟头。减掉4.5个钟头,神舟12号返回地球的时间也到达24个钟头,等于神舟13号的3倍多,可以表明中国太空站技术水平是越来越优秀。

Ⅳ 发射一次火箭大概要多少人民币

火箭的发射在今天也算不上是大新闻了,不同的火箭型号,负责不同的任务价格的差异十分大。

日本H-2A火箭每次发射需花费10.3~11.7亿,美国德尔塔-4约为9.64亿元,宇宙神-5约为11.7亿元,欧洲阿丽亚娜5型运载火箭的平均发射价格为10.3亿元,俄罗斯的质子号运载火箭发射成本约为6.2亿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成本约为4.1亿元。我国显微卫星的发射成本约为6000万人民币,当然每枚卫星由于定位和重量的不同,在发射成本上也会有比较大的差距。

Ⅳ 一箭多星新纪录:马斯克火箭一次发射143颗卫星,成本该有多低

一箭多星”技术可以用一枚火箭发射多颗卫星,从而达到高效利用火箭的发射能力的目的,我国已经多次使用过这种技术,一次性将多颗航天器送入各自的轨道,去年的11月6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火箭发射了13颗卫星,其中有10颗阿根廷研制的遥感小卫星,每颗重量只有41公斤,不过“一箭13星”并非我国一箭多星技术中最多的一次,2015年9月20日,仍然是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六号火箭一次将送20颗卫星上天,是迄今为止我国一箭多星技术的最多记录,不过长征六号具备最多一次发射25颗卫星的能力。

一箭多星技术的运用,在世界航天大国中很普遍,俄罗斯曾最多一次发射34颗卫星,而马斯克的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SpaceX)在近两年来很多次使用猎鹰9号火箭一次性发送60颗星链卫星入轨。但是多年来一箭多星技术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却是印度人创造的。

2017年2月15日,印度航天部门用PSLV-C37火箭一次性发射了104颗卫星上天,不过其中的卫星的重量大都很小,除了主卫星的重量为754公斤之外,其他的卫星大多只有几公斤重,最小的甚至只有一公斤左右,被戏称为向太空“撒薯仔”。

不过印度人这一一箭多星数量的记录已经被马斯克打破了,美国当地时间1月24日晚间23点,马斯克的SpaceX公司一箭143星创造了新的单枚火箭发射多颗航天器的世界纪录。

猎鹰9号为什么这么强呢?主要是SpaceX专门为这次发射配备了第3级火箭,也就是专门于释放小行星的第3级助推器,这143颗小行星分别属于9家卫星制造和运用公司。

而这次发射属于SpaceX公司Transporter-1“运输者1号”任务的首次发射,该任务又被人们称之为“拼火箭”,这就像人们拼车一样,大家都来参与,可以达到火箭发射效能的高效率,也可以降低成本,据说这次发射的价格每公斤载荷还不到5000美元,而发射的卫星中有不少只有几公斤重,也就是说几万美元的价格便可以实现发射卫星的目标。

更为让人惊讶的是这次发射使用的猎鹰9号的一级火箭已经使用了4次,这是它的第5次使用,而且发射之后又回收成功了,还将可以进行下一次发射,可见马斯克在降低火箭发射成本方面做的有多么的到位,这无疑会对全球火箭发射市场造成无与伦比的冲击。


期待我国的长征八号可回收运载火箭技术早日成熟,同时一箭多星技术更上层楼,把我国的火箭发射成本也降到更低吧。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1月25日文章《一箭143星!SpaceX火箭单次发射卫星数创纪录》

Ⅵ 为什么俄罗斯的火箭发射频频失败,难道还不如中国吗

俄罗斯航天技术目前面临几个问题:

一、人才流失,后备力量不足
二、资金不足,设备更新维护困难
三、管理粗放
总体上来讲,俄罗斯航天技术是要高于中国的,今年也有了复苏的迹象,但是依旧付出了不菲的代价。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俄罗斯发射火箭成本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52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25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10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51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7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62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393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56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19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24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43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54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67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19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6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9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17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4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