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解散政府意味什么

俄罗斯解散政府意味什么

发布时间:2023-08-17 23:18:41

❶ 苏联为什么解体

苏联解体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冷战时期,苏联经济全面衰退,发展畸形,人民怨声载道。苏联以老大哥的身份干涉各社会主义国家,导致东欧大批国家脱离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肆改革,导致社会体系崩塌,经济陷入更深的泥潭。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脱离,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宣布本国法律高于苏联法律。两德统一后,戈尔巴乔夫被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软禁。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立刻动手,撤销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并顺势要求戈尔巴乔夫交出核弹头包。随后,苏共结束在全国的活动,各国也纷纷退出苏联,12月26日7时38分,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穹顶上降下,苏联彻底解体。

❷ 前苏联为啥要解散

01

苏联解体的原因主要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主要是体制僵化、经济衰退、官僚腐败、领导失职、错误的民族政策,外部原因主要是西方的和平演变。

二、前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主要就是西方的和平演变:

和平演变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颠覆的一种战略,即以武力为后盾对社会主义国家遏制的同时,强化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手段,全面推出西方世界的价值观,或明或暗地支持苏联国内的反对派和民族分立主义势力,加速美国式的所谓“全球民主化”进程。

应该说,和平演变战略对苏联的剧变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只有当苏联国内出现政治、社会危机和动荡的时候,外因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❸ 俄罗斯政府全体辞职,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俄罗斯政府全体辞职,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组建新的政府班底。他们稍后还会就任新的职务,这样做只是为了支持普京想要修改宪法的决议。

其实普京早就提出要修改宪法,目的就是为了要控制住政权。但是俄罗斯是不可以一直连任超过两届的,普京马上就要卸任总统了。所以他提议修改宪法,主要就是为了加强总理的权力,等到他卸任以后,还可以在总理的位置上面继续维护自己的政权。

由此可以看出,普京在俄罗斯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并且拥有者一群忠实的拥护者帮助他一起维护政权。普京提议的修改宪法,很显然就是为了让自己一直做总统,但是在俄罗斯境内又可以起到制衡权力的效果,总理的权力也放大了。对于俄罗斯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毕竟在普京执政的这些年里,俄罗斯的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民众对于普京的评价也还是很不错的。

❹ 俄罗斯完蛋对我们好处是什么

目前看来,俄罗斯完蛋对我们没有任何的好处,目前俄罗斯和中国还处于准同盟,共同分担了美国的压力,同时由于中俄事实上的同盟状态,使得我国北方没有任何军事上和国防上的压力,极大减轻了中国军事力量的负担,同时俄罗斯还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供应国,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这可以试着分析一下俄罗斯完蛋的后果,俄罗斯现政府完蛋,那么俄罗斯肯定会有继任者,不要去想当然的认为俄罗斯会分裂,俄罗斯现政府就算是完蛋,俄罗斯也不会分裂,关于俄罗斯会不会分裂,这可以当做是另一个话题,而且题量很大,这里就暂不说明了。而且就算是俄罗斯现政府完蛋,中国也不要去想着收回领土,因为那纯粹是在给自己制造敌人。
我们这里就可以做两种假设,俄罗斯继任者对中国有两种可能,一是继续对中国友好,二是像乌克兰那些脑残领导人一样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
第二种情况,敌视中国,中国北方压力大增,中俄漫长的边境线将无宁日,能源供应也无从谈起,美国的压力将由中国一已承担,中国一带一路和丝绸之路计划将破产,这些后果在目前看来是下下选项。
第一种情况,对中国继续友好,但俄罗斯现政府完蛋,俄罗斯国内必定动荡,短期内会极大的损耗俄罗斯国力,使得俄罗斯将无法分中国分担美国的压力,同时因为国内动动荡,中国的能源安全将受到极大的冲击,想想当初中俄能源通道(东线),反反复复谈了十几年,期间俄罗期被日本韩国高价诱惑,几近中断东线谈判,经历十几年,俄罗斯才真正认识到,谁是真正的朋友,谁是大忽悠,俄罗斯继任政府必然还会经历这个过程,但这个动荡过程的后果将会由中俄共同承担,同时由于俄罗斯国内动荡,中国一带一路和丝绸之路计划必然会受到影响,这个结果再怎么都不会比现在的情况好,所以说俄罗斯完蛋,对中国来说肯定弊大于利,至少在目前情况下,对中国绝对不是好事情。
唯一的好处大概只有中国男人可以更方便的迎娶俄罗斯女人,因为俄罗斯政权更迭,国内动荡,短期内经济必然动荡,人民人心思动,肯定会有很多的女性想着脱离这样的国家,对中国男人来说,这会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就像现在乌克兰女人一样,很多来中国后就留下来了。

❺ 苏联为何要解体

1、严重的经济危机。

2、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

3、西方势力的影响。

苏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15个权利平等的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并奉行社会主义制度及计划经济政策,由苏联共产党执政。1939年发动苏芬战争。1941年,爆发卫国战争,于1945年4月30日占领柏林,于同年5月8日消灭纳粹德国。斯大林实行的重工业化使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一跃成为超级大国。苏联于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标志冷战格局完全角成。

国土面积与地理位置:

苏联地跨欧亚两大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中亚、北亚。东西最远距离达1万多公里,南北约五千公里,总国土面积达到2240.22万平方千米,与北美洲面积相当。濒临黑海、波罗的海、北冰洋和太平洋。隔海与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日本的北海道岛(南千岛群岛为苏联实际控制的日苏争议领土)相望。陆上分别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以及朝鲜相邻,其中同中国大陆的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和吉林等地区有7300多公里的边界线。

苏联的海岸线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沿海边界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海岸线在北极圈上。摩尔曼斯克,因为有温暖的洋流湾流,而其他所有在北极圈以北的海岸都被冰封,冻结时间为每一年中的十个月。

❻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意味着什么

苏联解体,是指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及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解体的事件。

1991年9月6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罗的海三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正式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原苏联在海外的一切财产、存款、外交机构、使领馆等由俄罗斯接收。

当时美国中情局还对此召开了多次的紧急会议,美国国务卿贝克还专门带领代表团到莫斯科实地了解事态的发展。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与首都莫斯科等苏联各城市的民众对苏联在一夜之间就不复存在的结果却表现得异常的平静。

❼ 俄罗斯三位总统如何因应苏联解体

俄罗斯三位总统如何因应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20年过去了,作为苏联法权和实际继承者的俄罗斯,在1991年那场风暴过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不仅是我国学术舆论界所普遍关注的,也是我国广大民众所关心的问题。
不过,这是一个十分厚重、容量巨大的题目。在此我们只能就其主要方面,尽量加以简要阐述。首先,必须对“俄罗斯”这一行为主体加以限定,这里仅仅局限为从叶利钦、普京到梅德韦杰夫为代表的俄罗斯领导集团及其所体现的社会主流,是怎样对待并消解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的。
以下分析主要着眼于苏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教训本身,看看俄罗斯领导集团对此采取了哪些主要的对策和措施,来消解苏联解体的教训。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体制改革
苏联政治体制高度集权,苏共独揽一切大权,严重缺乏监督,致使内外政策和社会问题产生种种严重弊端。叶利钦及其集团执政后,另起炉灶。首先宣布苏共非法,从上到下将其解散。接着取消了苏联党政的一切机关设施,用新建的一套政治设施加以取代。他用三权分立的“总统—议会制”国家,完全取代了苏联名为联邦制、实为“单一制”的联盟国家。
1993年后,叶利钦通过修改宪法,建立了高度总统制化的半总统制权力机制,在中央一级加强了权力,各地区行政长官则实行直选制,使得分立倾向加重。这样,俄罗斯联邦就面临着分崩离析、走向解体等现实危险。
与此同时,经济危机扑面而至,社会全面自由化和“休克疗法”改革造成的混乱,使各种社会危机全面爆发,民众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社会保障体系崩溃,居民生命安全得不到保证。加上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缺乏监督、权力寻租、权钱交易和制度瓦解致使的法制崩坏,俄罗斯警匪勾结、腐败成风。在其统治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叶利钦交出权力,普京时代来临。
普京接管权力后,实行铁腕整肃政策。针对叶利钦时期的乱象,他收回地方权力,实行“新中央集权”政策,取消了地方行政长官的直选制,改行地方行政长官由总统提名、由地方立法机构确认的产生办法,制止了外高加索和其他一些边缘地区的分立主义倾向。
接着,普京改革了政党制度,组建统一俄罗斯党为“政权党”,又推动公正俄罗斯党的建立,把它作为主导政党的“第二种”政治力量,并提高议会党门槛,将得票率由5%提高到7%,避免了小党对议会的介入。他改变了叶利钦时期总统不加入政党,凌驾各党之上的做法,他本人加入统一俄罗斯党,并担任该党党首,形成一党独大,多党并存的政党体制。 此外,普京还进一步把叶利钦推行的西方式自由民主改变为“可控民主”,取消了诸多方面的民主机制。这一系列政策措施,被反对派指责为改革的倒退和专制体制的“复归”。 “梅普组合”联手执政后,有迹象表明,梅德韦杰夫与普京在执政理念上逐渐出现分歧,新总统又重新强调“政治民主化”,主张经济现代化与政治民主化密不可分。同时,还提出改善多党制,加强政党竞争。这些主张的提出,使梅德韦杰夫在2010年10月公布的民调中几近追平普京,前者的民意支持率为76%,后者为77%。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俄罗斯的政治走向又开始向政治民主化的方向摆动。 总体而言,从叶利钦到普京,只是构建了俄罗斯政治体制的大体框架,并未来得及对政治体制进行细密、周详和深入的改革。一党独大,无法展开正常的竞争,监督的有效性受到极大限制;法制不完善,人治盛行,国家一如既往地进行干预等等,都是政治体制方面的问题。因为政治体制改革不到位,还留下许多制度和法治漏洞,造成目前腐败还不能被有效制止。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改革 在经济方面,国有制、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官轻民,严重忽视民生的发展模式,给苏联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弊端,造成经济结构失调,发展动力不足,民用工业品供应紧张,民众生活水平低下。 叶利钦在1991~1992年间采纳盖达尔的激进改革政策,即“休克疗法”,放开价格,外贸自由,实行证券私有化,建立了以全面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由于私有化条件不公和仓促行事的政策措施,在消除外贸赤字的同时,导致物价飞涨,居民生活急剧下降,引起社会严重不满和动荡,同时使得民众财富被少数人“鲸吞”,造成“一小撮人”暴富,出现“寡头”对经济、政治和传播媒体的垄断,形成“寡头资本主义”。 普京接手政权后,抛弃了叶利钦时期照搬西方市场经济模式的做法,从本国具体国情出发,以建立强大经济为出发点,对经济战略、经济政策进行了全面的、根本性的调整,形成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混合市场经济模式。他重拳整肃“寡头”,夺回了他们侵吞的企业,重新实行国有化,一些企业被国家或国家控股企业兼并,国家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或企业的控制加强,这一进程被学者称为是“国有化”或“再国有化”。 普京不仅制止了经济下滑的势头,还促进经济连年发展,2000年~2007年俄罗斯年均增长达7%,2007年甚至加速到
8.1%。经济形势的好转,特别是世界油价的飙升,使得俄罗斯的财政收入激增,国家大幅度提高了养老金和工资额度,改善了居民生活;同时,在教育、住房、医疗改革上加大投入,基本做到了普京在国情咨文中所许诺的让人们“有学上,有房住,看得起病”。 然而,为照顾民生,普京及其执政集团无暇顾及、也忽略了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这些在苏联时期就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依然如故。这种情况使俄罗斯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因油价大落而遭受重大打击,造成国民收入锐减
7.9%。这表明,俄罗斯的经济转型仍然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进程。 这种局面让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感到俄罗斯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提出了由资源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变的任务。为此,梅德韦杰夫总统成立了俄罗斯经济现代化和技术发展委员会,确定以国家经济现代化和技术革新为优先方向,重点解决医疗、信息、航天、电讯和节能等领域的创新问题。但学术界认为,俄罗斯仍然面临着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两难局面,当石油天然气价格上升、经济好转时,只顾资源性产业的发展,缺乏发展创新型产业的积极性和动力,而当资源价格下跌,财政紧张时,又缺乏资金用于创新型产业的发展。因此,俄罗斯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改革 在文化意识形态管理方面,苏联的文化统治主义曾长期束缚、禁锢人们的精神世界,压制科学文化和思想理论的创新,缺乏必要的改革理念,造成改革屡改屡败;同时,打压科技理论的发展,带来科技的落后,最后使苏联在国际竞争中败北。 叶利钦在戈尔巴乔夫推行民主化、公开性,取消书报检查制度的基础上,遵循西方的自由民主化理念,进一步推行自由化改革,大力推进意识形态多元化,实行出版、言论、集会游行和信仰的完全自由,放开宗教活动,使俄罗斯在政治精神文化活动方面达到了西方式的自由民主。但这个时期的经济危机、社会混乱和法制崩解,严重威胁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精神文化上的自由民主大打折扣,令人们对走西方民主道路大失所望。 普京上台后,从叶利钦所代表的激进民主派向着中间路线靠拢,逐渐修正了俄罗斯的发展方向。首先,他把叶利钦的西方民主调整为“可控民主”,又进一步由此发展为——依据俄罗斯具体国情,拒绝听从西方,维护本国主权的所谓“主权民主”,并把这种民主与民族爱国主义相结合,确定为国家意识形态。其次,在经济上制裁“寡头”,同时从这些“寡头”手中夺回对大众媒体的控制,掌控了舆论话语权。再次,将游行集会法制化,规定了群众游行示威的申报批准制度,限制了反对派的活动范围。最后,在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2007年6月,普京在接见全俄人文及社科教师会议代表时,对修订历史教科书问题提出了符合“教育标准”的一系列要求。 普京的上述方针政策,与他在政治体制方面的“新中央集权”政策一起,被西方学术界指责为是民主的“倒退”和向专制主义的“复归”。 梅德韦杰夫上台后,又强调建设俄罗斯“民主国家”的方针,把“政治民主”提上了重要日程。他口头上虽然不同意有关俄罗斯“没有民主”、“独裁主义”仍然“占统治地位”的言论,实际上又向政治民主化一边移动。 2010年9月,在雅罗斯拉夫尔举行的主题为“现代国家:民主标准和效率准则”的世界政治论坛上,梅德韦杰夫发表讲话,阐述了他对民主的深刻见解,指出:俄罗斯“正在转向民主的新水平”,“改善民主制度问题”,始终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必须由人们自己解决。 数百年专制主义的历史传统,决定俄罗斯民主探索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种种情况表明,俄罗斯走上民主化的正常轨道,必将不是一帆风顺的,还会有遥远曲折的道路要走。 俄罗斯消解苏联解体教训的根本是如何对待斯大林体制模式 从叶利钦、普京到梅德韦杰夫,历届俄罗斯领导人对待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和思想文化管理模式的弊端和历史教训的态度及消解措施,归结起来,是一个如何对待斯大林体制模式,如何对待斯大林个人崇拜遗产的问题。 叶利钦及其主要代表的极端民主派,对斯大林体制模式和斯大林遗产的态度是众所周知的,就是全面否定并彻底摧毁,走西方自由民主道路,通过建立三权分立的宪政制度,来消解斯大林主义的全部遗产。 普京时期,为消除叶利钦自由主义激进改革所造成的混乱和恶果,把改革调整为中间路线和保守主义的渐进式改革,以铁拳出手,重振大国、强国地位。普京把斯大林作为铁腕和强权治国的符号,做了比以前更为客观和理性的评价,特别从卫国战争胜利的视角肯定了斯大林,但对斯大林的国内政策,对其“专制主义”的体制模式,则是否定的。 梅德韦杰夫在2010年5月7日接受俄罗斯《消息报》记者访谈时,关于斯大林“罪行不可饶恕”的宣示,和俄罗斯国家在伟大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庆祝活动中不提斯大林名字、不准出现斯大林肖像等一整套处理方式,表明俄罗斯领导和俄罗斯政府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斯大林的评价,基本上是连续一贯的,没有发生大的起伏。 把“去斯大林化”与梅德韦杰夫以世界金融危机为背景,于2009年在《俄罗斯,前进!》一文提出的“新现代化方针”联系起来,有学者将其界定为“去斯大林化的现代化”。所谓“去斯大林化的现代化”,就是意味着摆脱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摆脱苏联时期主要是斯大林时期“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发展观,否定斯大林模式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体制,改善与西方的关系,坚定不移地实行务实开放的对外政策,扫除现代化的障碍,在俄罗斯开辟不同于苏联时代的、新的现代化道路。
来源:决策与信息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解散政府意味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50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24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07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48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75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59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392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53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18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20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42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4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5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63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19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64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86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15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47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