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俄罗斯的对外关系是怎样的
俄罗斯的对外关系是怎样的?答:俄罗斯的对外关系主要包括: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演变和俄罗斯的大国关系。
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演变。 1、西线的变化 北欧天然气管道开工建设、与土耳其开展能源合作以及与乌克兰爆发天然气冲突——这一切都清楚地表明,莫斯科正努力摧毁由美国统治集团当中的反俄势力在俄罗斯西部边界极力构筑的“防疫线”。各方对天然气的重视源于两个原因。第一,天然气是俄罗斯与欧洲经济关系得以发展的基础;第二,俄罗斯的天然气要过境东欧,这为某些势力借俄罗斯与欧洲之力为构建反俄地带筹措资金提供了极佳的方法。 2、新亚洲 不管怎么说,苏联解体后的转型时期即将结束,莫斯科在中亚地位的加强便是鲜明的例证。过去的一年当中,中亚地区可谓是急风骤雨,动荡不定——先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革命,然后是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市的流血骚乱,再又是阿塞拜疆的未遂政变。但所有这些事件最终并没有葬送该地区的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不断加强亚洲外交的莫斯科。同时这也归功于上海合作组织,因为该组织成员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中国成功地将一种互利共赢的经济关系模式推销给了中亚国家,并勾画出地区安全体系的轮廓。 3、规划的重点 普京成功恢复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被破坏的内外政策的活力和完整性。当然,现在的内外政策并不完美,也不无失误,但这种政策建立在国家的实际能力和现实利益之上,而不是以幻想和某种情结为基础。此外,它与俄罗斯自古以来的立国强民之策一脉相承。所有其他方针政策——无论是一味追随西方,还是短视的孤立主义,或是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都将注定要失败,都将导致现代俄罗斯国家的终结,使前苏联地区进入一个新的混乱和混沌时代。 二、俄罗斯的大国关系
苏联解体后,作为其继承者的俄罗斯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经历了一个极其动荡和不安的十年,在这十年中转型带来的深刻变化不仅影响了俄罗斯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而且还影响到俄罗斯的外交走向.虽然是苏联的继承者,但是俄罗斯对外交战略以及对外关系方面作出了重大调整,不再延续苏联时期以意识形态为标准划线的外交策略,而是注重从国家利益角度出发来设定自己的外交政策.
俄罗斯从转型中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出发,分别从大国、周边及较远国家这三个角度重点考察俄罗斯独立以来对外战略的转变及由此所导致的俄罗斯的对外关系。 任何大国的崛起都必然牵动国际关系,首先是大国关系.俄罗斯的快速崛起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现象.俄罗斯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昔日的超级大国,是"使命感"极强、对国际地位看得极重、外交运筹经验丰富的世界大国,其崛起方式又十分"张扬",势必对大国关系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在影响2007年大国关系的众多因素中,俄罗斯的崛起是重大牵动因素.其突出表现是:经济快速发展,军力大幅增强,民族精神空前振奋,大国地位明显恢复,大国影响日益突出;以大国姿态高调参与国际事务,外交运筹更加独立自主;大声谴责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强力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改造;在反导、军控、核不扩散等重大安全问题上与美欧针锋相对,在伊朗核问题、科索沃独立等热点问题上与美欧争吵不休;战略轰炸机恢复全球飞行,战略核潜艇恢复各大洋巡航,航母编队重新驶入大洋;努力恢复独联体传统势力范围,力图守住中东欧战略缓冲带;大力打造"能源超级大国",以能源为武器强化地缘战略地位;坚持"主权民主"和"可控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强硬回应西方对俄"民主、人权倒退"的指责.可以说,在2007年的大国关系中,处处都能感受到俄罗斯因素的存在及其重大影响.
2008年俄罗斯的崛起仍将是影响大国关系的重大因素.在新的一年里俄罗斯的崛起不会减速.总统大选不会影响到俄罗斯政局的稳定,普京路线有望得到很好的延续.俄罗斯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较低,美欧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对俄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小;国际能源价格继续高企,对俄经济的拉动作用仍将强劲.俄罗斯具有"强军"传统,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对军队建设的投入可能进一步加大;俄罗斯军队建设已经度过困难期,军事实力的恢复可能进一步加快.在此情况下,俄罗斯恢复传统势力范围的力度可能进一步加大,整合独联体的努力可能取得新的进展;在反导问题上对美国的抗争,在常规力量问题上与欧洲的争吵,在科索沃问题上与欧美的对峙都将继续;在北约新一轮东扩问题上有可能与美欧爆发更加激烈的争斗;在环里海油气资源控制和外运问题上,与欧盟、美国的博弈可能更趋激烈.因此,新的一年俄罗斯因素对大国关系的影响很可能进一步增强.
‘贰’ 俄罗斯外交政策与中俄关系
6.俄罗斯对外政策的目标
通过振兴经济,重振俄罗斯的大国雄风。
7.俄罗斯外交的整体框架
独立自主和建设性的外交政策。
对外政策建立在国家利益的基础之上,而不再是某种意识形态。
致力于建立符合于当今世界现实及利益多样性的多极国际关系体系,联合国应当是调解国际关系的主要中心。
力求平衡、全方位的对外政策,既侧重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又重视发展同东方国家的关系。俄罗斯欧亚大国的地缘政治地位,决定了其外交政策的平衡性。既面向西方又朝向东方的“双头鹰”外交。
同世界各国建立伙伴关系的顺序是:外交的优先方面是继续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传统的优先方面是发展与欧洲国家的关系;同美国的关系是外交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同亚洲国家关系,特别是同中国、印度和日本的关系是俄罗斯外交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向;发展同传统盟友朝鲜、古巴和中东等国家的关系对俄罗斯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俄罗斯周边建立睦邻地带,努力消除和防止紧张和冲突的策源地。
在解决优先任务时,特别是处理同美国和西方国家关系时,既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又努力通过对话与合作的途径解决分歧;努力寻求共识和共同利益,避免对抗。
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了由外交部制订的《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概论》。俄罗斯总统是在2006年6月27日召开的俄罗斯大使及常驻代表大会上,责成外交部对外交政策进行这样的综合性分析的。这一概论及其中的建议将作为俄罗斯领导层在各个相应方向上,执行外交方针时采取行动的参考。公布这一概论是俄罗斯外交政策公开性的又一个例证,同时也表明俄罗斯运用理论依据探讨国际现实问题中的所有实质性领域的意愿。
对外交政策概论是为了巩固在俄社会中业已形成的对国家外交政策基本问题的广泛共识。俄罗斯联邦议会两院的下属专门委员会、俄罗斯社科问题研究机构和政策研究中心、非政府组织、企业家协会参加了外交概论的起草工作。概论还参考了外国专家的意见。
俄罗斯的对外政策是建立于保障国家稳定、安全发展和促进加强国际关系的原则基础上。这些宗旨都源于《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并在《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中明确地体现出来。国家对外政策的基础是《宪法》和联邦法律。国际法准则和俄罗斯签署的国际条约也是俄罗斯法律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主要方向由俄罗斯联邦总统来制定。外交部负责具体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相关的职能根据总统令赋予外交部。近年来俄罗斯对外政策变得比较灵活。灵活的对外政策可以避免冲突、与所有国家探寻共同利益和采取互利的解决办法。俄罗斯对外政策是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离主义,也反对任何破坏国际稳定、妨碍国际合作的挑衅行为和计划。俄罗斯联邦在国际关系上主张防止包括核武器对抗在内的任何性质的军事对峙。因此在2003年俄罗斯与美国签署并批准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在八国集团范围内俄罗斯与世界发达国家保持着互利关系,这对国际社会所有国家间的发展、友好、及保护全球文化和自然遗产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机会。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和经济结构一体化(例如加入巴黎俱乐部、伦敦俱乐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及正在申请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使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扮演了新的角色。
俄罗斯对外政策的重点之一是它和独联体国家的关系。在这方面俄罗斯努力争取最大限度地考虑所有独联体国家自主发展的利益,同时也顾全到所有独联体国家的民众希望共同解决现实问题的愿望。俄罗斯并没有推卸在苏联版图内和平调解冲突的责任。
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发展和欧洲关系。俄罗斯遵循1999年签署的《欧洲安全宪章》,参与在欧洲大陆建立新的关系体系的工作。作为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黑海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俄罗斯积极参与这些组织的活动。
俄罗斯遵守所有欧洲国家努力构建的没有界线、避免集团内部封闭和相互猜疑的共处方式。所以俄罗斯反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向东扩张。1997年俄罗斯和北约签署了《俄罗斯与北约关系、合作和安全基本文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约—俄罗斯常设联合委员会(现在名称是20国委员会),该委员会的出现增强双方对维护国际关系稳定的责任感。
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发展潜力很大。两国定期的政治接触有利于加强战略上的稳定和全球安全。
俄罗斯对外政策也同样重视亚洲地区。加入上海合作组织(SCO,2001年)是俄罗斯迈出的最重要的一步。此类合作加强了各国在军事和安全领域的相互信任,也促进了政治、经贸和文化领域的合作。参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和东盟论坛的活动也加强了俄罗斯在东南亚地区的合作伙伴关系。
传统上与中东国家的关系在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俄罗斯与美国、联合国和欧盟共同制定了旨在逐步解决巴以冲突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并提交给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领导人。俄罗斯认为,联合国安理会应在解决伊拉克和其他冲突中起主要的调解作用。俄罗斯还对阿富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并参与支援非洲的人道主义活动。
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也是俄罗斯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初国际形势呈现尖锐化复杂化的特征。俄罗斯的目标是巩固在20世纪国际事务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这对于俄罗斯的国内发展,以及在国际事务中取得进一步的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俄罗斯和17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驻外机构包括140个大使馆和12个驻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处、74个总领馆和4个领事馆。俄罗斯联邦外交部总部有3300名工作人员,在全俄境内有36个办事机构。在莫斯科有包括欧盟委员会和马耳他骑士团代表处在内的140个国家驻俄使馆。用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话说,2006年,“俄罗斯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明显增强。《美国思想者》等西方媒体的评论或许更直接,“北极熊终于睡醒了!”12月20日,拉夫罗夫举行年度记者招待会,总结今年俄的外交成果,展望来年俄的外交计划。这已经是他短短两周内,第3次就俄外交政策发表总结性看法。纵观今年的俄罗斯外交,可以说是收获颇丰,锋芒再现。
8.中俄友好城市
见表1-1。
表1-1 中国俄罗斯友好城市
续表
‘叁’ 我国与发达国家俄罗斯周边国家建立了什么样的外交关系
互惠互利的经贸关系。利益是中国首先课题。
‘肆’ 我国与发达国家,俄罗斯,周边国家分别建立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周边的国家分别建立了友善的外交政策。
‘伍’ 在政治多级化得背景下,我国与俄罗斯的外交展望
斯拉夫民族从本性上说是狼性民族,而汉民族是羊性民族,我们认为靠自己的勤劳质朴得来的财富是正当的,而俄罗斯人通常认为靠自己的勇气和力量抢夺来的更值得称道,民族本性上的不同决定了俄罗斯和我国外交上的态度,在同样面临国家主权分裂势力的挑衅时,俄罗斯直接出兵发动战争,而我国则完全相反,一直在韬光养晦,致使许多东南亚小国都跃跃欲试企图伙同大国瓜分南海资源。两国之间的外交也会受这方面的影响。短期内有相互依存关系,或者说互相利用关系,但从长期看,应该是竞争关系
‘陆’ 求中国与俄罗斯的外交关系
俄关系现状良好。不久前,梅德韦杰夫先生当选俄罗斯总统,中方对此表示热烈祝贺。同时,我们对普京总统多年来为推进中俄关系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表示高度赞赏。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第二个十年。双方一致同意,要以《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指导,继续推进双方关系。我们对中俄关系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
我认为,中俄双方努力的重点应是:一是要进一步加强高层交流机制,保持高层会晤互访势头。加大在对方核心利益上的彼此支持。二是要进一步推进经贸合作,优化贸易结构,规范贸易秩序,努力把经贸关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三是要扩大人文交流,办好2009年在中国举行的“俄语年”,2010年在俄罗斯举行的“汉语年”,加强相互交流。现在学中文的人很多,我希望在座的外国记者,也能抓紧学中文。我认为中文是世界上最容易学的语言之一,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有13亿多人讲中文。最后一点,双方要进一步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从而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
中俄两国关系文件
关于中*俄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 (1992年12月)
中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联合声明 (1994年9月)
中*俄联合声明 (1996年4月)
中国和俄罗斯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 (1997年4月)
中*俄联合声明 (1997年11月)
关于中*俄边界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8年11月)
关于世纪之交的中*俄关系的联合声明 (1998年11月)
关于江*泽*民主席访问俄联邦并与叶*利*钦总统举行非正式会晤的联合新闻公报 (1998年11月)
中*俄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
中国主席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非正式会晤联合新闻公报 (1999年12月)
中国和俄罗斯联邦北京宣言 (2000年7月)
中国主席和俄罗斯总统关于反导问题联合声明 (2000年7月)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2001年7月)
中*俄元首莫斯科联合声明 (2001年7月)
中*俄联合声明 (2002年12月)
中*俄联合声明 (2003年5月)
世代睦邻友好 共同发展繁荣━━胡*锦*涛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2003年5月)
中*俄联合声明 (2004年10月)
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 (2005年7月)
中*俄联合公报 (2005年7月)
中国和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 (2006年3月)
中*俄联合声明 (2007年3月)
中*俄合理利用和保护跨界水协定 (2008年1月)
中国政府对俄政策
胡* 锦* 涛
2007年3月25日,坚定不移地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实现世代友好,是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必然选择。中方愿同俄方一道,着力从以下4个方面推动两国关系全面深入发展:一是增强政治互信,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继续相互支持。二是本着互利共赢精神,推动两国经贸、能源、科技等领域务实合作。三是以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为契机,扩大人文领域交流合作,增进两国和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四是加强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战略协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温*家*宝
2004年9月25日,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中*俄应对双边合作作出长期规划。他为此提出了两国合作的六项任务。一是进一步改善贸易结构,规范贸易秩序。二是扩大相互投资,将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加工制造、高科技作为相互投资的重点领域,为此中方计划到2020年向俄投资120亿美元。三是推动能源合作。能源合作是中俄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是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要支撑,争取早日签署政府间的能源合作长期协议。四是加强高科技合作,将核能、航天、生物工程、化学、新材料、信息等作为合作重点。五是促进边境和地方交往,鼓励两国已建立经贸结对和友好关系的省州和城市开展互利合作。六是重视人文合作,加深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等方面的交流。>>
中*俄双边关系
中*俄高层互访与会晤 历年来中俄首脑会晤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议会第二次会议 中俄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中俄文化、科技与教育等领域的交往与合作 俄总统普*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0年7月)
江*泽*民主席对俄进行国事访问(2001年7月) 俄总统普*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2年12月)
胡*锦*涛主席对俄进行国事访问(2003年5月) 俄总统普*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4年10月)
胡*锦*涛主席对俄进行国事访问(2005年6、7月) 俄总统普*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6年3月)
胡*锦*涛对俄进行国事访问(2007年3月) 中俄“国家年”活动俄罗斯年中国年
2006年:中*俄友好合作之花全面绽放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第二个10年
温*家*宝总理访俄(2007年11月) 中*俄边贸合作常设工作小组第六次会议
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 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
中*俄战略稳定磋商 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将访华
中*俄两国边界问题
中*俄边界全长4300多公里,分为东、西两段。双方以有关两国边界的条约为基础,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经过多年谈判,分别于1991年5月16日、1994年9月3日和2004年10月14日签署了《中苏国界东段协定》、《中俄国界西段协定》和《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上述三个协定一起将中俄边界线走向全部确定。专家谈《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俄罗斯的前身是唯一能和美国抗衡的苏联。在冷战时期,中苏同盟关系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来对抗美国的产物。
目前的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一方面是在继续发展中苏同盟时代的关系,另一方面都是为了加强双边关系,致力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环境。
现代的中俄关系与中苏关系的背景不同,不能进行简单的比较。本人认为中俄关系是中苏关系的继承和发展,是作为地区大国的共同责任。
选我
‘柒’ 我国与发达国家,俄罗斯,周边国家分别建立了什么样的外交关系
俄罗斯不属于发达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中国和周边发达国家韩国、日本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捌’ 俄罗斯和中国的外交关系是什么
双簧关系
‘玖’ 和我国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有多少是哪些国家
已经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的总共167个国家 (按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及大洋洲次序排列) (截至2005年11月25日) 亚洲 46个 阿富汗1955.1.20亚美尼亚1992.4.6阿塞拜疆1992.4.2 巴林1989.4.18孟加拉国1975.10.4文莱1991.9.30 柬埔寨1958.7.19塞浦路斯1971.12.14朝鲜1949.10.6 东帝汶2002.5.20格鲁吉亚1992.6.9印度1950.4.1 印度尼西亚1950.4.13伊朗1971.8.16伊拉克1958.8.25 以色列1992.1.24日本1972.9.29约旦1977.4.7 哈萨克斯坦1992.1.3科威特1971.3.22吉尔吉斯斯坦1992.1.5 老挝1961.4.25黎巴嫩1971.11.9马来西亚1974.5.31 马尔代夫1972.10.14蒙古1949.10.16缅甸1950.6.8 尼泊尔1955.8.1阿曼1978.5.25巴基斯坦1951.5.21 巴勒斯坦1988.11.20菲律宾1975.6.9卡塔尔1988.7.9 韩国1992.8.24沙特阿拉伯1990.7.21新加坡1990.10.3 斯里兰卡1957.2.7叙利亚1956.8.1塔吉克斯坦斯坦1992.1.4 泰国1975.7.1土耳其1971.8.4土库曼斯坦1992.1.6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84.11.1乌兹别克斯坦1992.1.2 越南1950.1.18也门1956.9.24 非洲 47个 阿尔及利亚1958.12.20安哥拉1983.1.12贝宁1964.11.12 博茨瓦纳1975.1.6布隆迪1963.12.21喀麦隆1971.3.26 佛得角1976.4.25中非1964.9.29科摩罗1975.11.13 刚果(金)1961.2.20刚果(布)1964.2.22科特迪瓦1983.3.2 吉布提1979.1.8埃及1956.5.30赤道几内亚1970.10.15 厄立特里亚1993.5.24埃塞俄比亚1970.11.24加蓬1974.4.20 加纳1960.7.5几内亚1959.10.4几内亚比绍1974.3.15 肯尼亚1963.12.14莱索托1983.4.30利比里亚1977.2.17 利比亚1978.8.9马达加斯加1972.11.6马里1960.10.25 毛里塔尼亚1965.7.19毛里求斯1972.4.15摩洛哥1958.11.1 莫桑比克1975.6.25纳米比亚1990.3.22尼日尔爾尔1974.7.20 尼日尔爾利亚1971.2.10卢旺达1971.11.12塞内加尔1971.12.7 塞舌尔1976.6.30塞拉利昂1971.7.29索马里1960.12.14 南非1998.1.1苏丹1959.2.4坦桑尼亚1964.4.26 多哥1972.9.19突尼斯1964.1.10乌干达1962.10.18 赞比亚1964.10.29津巴布韦1980.4.18 欧洲 42个 阿尔巴尼亚1949.11.23安道尔1994.6.29奥地利1971.5.28 白俄罗斯1992.1.20比利时1971.10.25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995.4.3 保加利亚1949.10.4克罗地亚1992.5.13捷克1949.10.6 丹麦1950.5.11爱沙尼亚1991.9.11芬兰1950.10.28 法国1964.1.27德国1972.10.11希腊1972.6.5 匈牙利1949.10.6冰岛1971.12.8爱尔兰1979.6.22 意大利1970.11.6拉脱维亚1991.9.12列支敦士登1950.9.14 立陶宛1991.9.14卢森堡1972.11.16马其顿1993.10.12 马耳他1972.1.31摩尔多瓦1992.1.30摩纳哥[1]1995.1.16 荷兰1972.5.18挪威1954.10.5波兰1949.10.7 葡萄牙1979.2.8罗马尼亚1949.10.5俄罗斯1949.10.2 圣马力诺1971.5.6塞尔维亚和黑山[2]1955.1.2斯洛伐克1949.10.6 斯洛文尼亚1992.5.12西班牙1973.3.9瑞典1950.5.9 瑞士1950.9.14乌克兰1992.1.4英国1972.3.13 美洲 23个 安提瓜和巴布达1983.1.1阿根廷1972.2.19巴哈马1997.5.23 巴巴多斯1977.5.30玻利维亚1985.7.9巴西1974.8.15 加拿大1970.10.13智利1970.12.15哥伦比亚1980.2.7 古巴1960.9.28多米尼加国2004.3.23厄瓜多爾尔尔1980.1.2 格林纳达1985.10.1圭亚那1972.6.27牙买加1972.11.21 墨西哥1972.2.14秘鲁1971.11.2圣卢西亚1997.9.1 苏里南1976.5.28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974.6.20美国1979.1.1 乌拉圭1988.2.3委内瑞拉1974.6.28 大洋洲太平洋岛屿 9个 澳大利亚1972.12.21 库克群岛1997.7.25斐济1975.11.5 密克罗尼西亚1989.9.11新西兰1972.12.22巴布亚新几内亚1976.10.12 萨摩亚1975.11.6汤加1998.11.2瓦努阿图1982.3.26
另外
1995年1月16日,我与摩纳哥正式建立领事关系。 [2] 1955年1月2日,我与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后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建交。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宣布成立。中国驻原南斯拉夫大使馆改为驻南联盟共和国大使馆,中国驻原南斯拉夫大使改任驻南联盟共和国大使。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将国名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已经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多少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