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苏联对中国的影响具体体现在
正反两方面都有,好的是都属于人口和土地大国,怎么管理怎么发展、走怎样的社会模式,苏联提供也示范了早期的社会主义案例,中国可以从它身上取其精华去其不足。不好的一方面是苏联的后期,从人类民主共和共产逐渐演变成军国主义、强权主义、洗脑主义、排它主义以及自我主义等。严格来说苏联对中国政权所在地北方的影响更大,就像俄罗斯对哈尔滨的同化问题一样,香港地区早期也影响着广东地区的发展。作为早期的榜样及发展参照,往往会形成文化、经济甚至政治共同带。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原创者,挑战的是已经存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资本主义,利弊都是明显的,受围攻是必然的,但欺压百姓、强权统治、要求高度思想意识统一却不是必然的,或者说苏联模式只适合早期或初级型社会体制,它强调个人与国家在思想行为甚至喜好上都持续高度统一,稍有异响便成为文字狱、思想狱、洗脑狱的残害对象,这种模式只能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阶段,适合工厂化管理,却难以登上世界级的政治舞台。不管是哪种社会模式,任何公民有个人追求和喜好都是正常的,越是发达的地方,个人的个性自由度越大,而与之相反的是工厂化管理模式,讲究削个性求共性,实现高效能的生产追求。这也是后期的苏联想把全国变成一个世界级工厂的原因,靠生产力换取外汇与收入,所有国民都变成了统治阶层的生产劳动者,打击及镇压所有有机会与其国有体系产生竞争及壮大的私人或集体经济,导致了当时的苏联展示出一种扭曲的社会主义模式,变成了工厂管理主义模式。如何说资本主义是不认可社会主义模式的话,其实说白点的意思就是他们不认可当时的苏联从工厂发展模式变成了与董事会闹革命及比打架人数的模式,资本主义眼中的苏联发展模式只是一个工厂模式(但也确实适合当时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人口数量巨大的苏联),他们自身才是行政管理阶层,说白点就是坐办公室的高层,所以高低有本质区别,这就是走商业竞争模式的资本主义当时眼中的走工业发展模式的社会主义。当时的苏联受到世界各国围攻,内外因都有。内因方面苏联国民大多并不想成为工厂一员的类型,而当时的苏联政府却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会严肃处理所有的异响分子,导致后来除了所谓的苏共党员外,大部分国民并不认可苏联的管理。外因方面,如果说德国和苏联是分别代表过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军国主义及偏向型发展重工业的话,无疑德国目前还是比较成功的,但苏联却消失了。都曾经做过对异族大屠杀,但德国的犹太人跑去了美国,而苏联的高加索人却依旧大比例地存在于现俄罗斯。这一点的后遗症也或多或少地印证着苏联不被世界接纳的原因,而非社会主义不被世界接纳。在资本主义围攻苏联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封闭与自我的弊端,从苏联国民常年被压抑与压制的后果,全民反苏联的情绪中可以看出任何社会模式下的公民都是反对强权与横蛮统治的。任何年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脱离科学、文化、知识、经济、公民素质去发展,国家需要强大,但国民求的首先是自身及家庭的稳定与富足。然后才有资格谈对国家的奉献与追随,苏联就是忽略了这个人类天性的基础需求层面,而偏偏却又是资本主义牢牢吃透的人性特点。目前某地区的请愿其实也是显示出这种情绪,普通公民的安家乐业发展需求,往往才是大部分人的第一诉求,跟随国家的要求往往在这个基础上。首先,赢得了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各国对新中国的援助与支持,为稳定新生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率先承认新中国政权,并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给予了极大支援。
其次,促进建国初期工业增长,奠定了我国重工业的基础。“一五”期间建立了一系列的重工业基地,为以后工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程,修建几十条铁路,大大改善我国交通运输。
再次,采用苏联模式使得国家权力高度集中,这对我们在建国初期凝聚民族合力,打退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反扑,突破国际反华势力的政治封锁、经济禁运和军事包围,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的斗争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这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本身存在严重的弊端,从历史上看,苏联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深远的。
一、经济上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与民相关的轻工业得不到相应的发展,消费资料得不到满足,最终又制约经济的发展。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浪费严重;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用行政命令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造成经济效益低下,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一套工业体制,正是中国直至今日仍然有所残存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
二、政治上高度集权,缺乏对党的监督。苏联模式强调了毛泽东在国家政治
经济生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权利高度集中使得其不可避免的出现决策失误,并且在实践中难以得到纠正。其晚年的一些错误,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作用;官僚主义盛行,个人崇拜,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凌驾组织之上的现象不断滋长。各种特权现象滋生,助长了不正之风,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
苏联出兵东北
Ⅱ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十月革命带来了以下影响:
1、十月革命的胜利,促使了中国人民尤其是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受到极大的鼓舞,看到了中华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2、十月革命的胜利,帮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提高了对工农群众伟大力量的认识,组织他们直接战斗,推动了知识分子同实际政治斗争、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进程。
5、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者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而不是聚焦于日本、西方和资本主义世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对中国早期革命知识分子为改变中国命运,找到“真经”、找到“出路”的一种最形象的说法。
(2)俄罗斯如何影响中国的政治扩展阅读:
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
由此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
革命推翻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俄罗斯共和国),为1918年—1920年的苏俄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奠定开端
Ⅲ 1.俄国是如何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思路、策略路线和理论指导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主要是纺织业、面粉业,再次得到发展机会。重工业在这一时期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轮船航运为主。中国的新式银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兴起的。大战后期,中国经济领域出现资本集中的现象,形成了一些大的民间资本集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开始渗入农村,加速了商品化农业的发展。至1919年,全国产业工人达200万左右。
影响:(1)推动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生产技术提高,大机器生产的工业产生;推动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壮大,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2)推动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3)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及军事侵略起了一定的抵臸作用。(4)促进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2、试述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提出的基本口号、直接斗争目标和发展阶段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上的失败消息传出。
基本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
直接斗争目标: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要求惩办北洋政府三个亲日派官僚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发展阶段:5月4日到上海6月3日为第一阶段。中心在北京,主体是学生。6月3日的三罢斗争到6月28日拒签合约为第二阶段。中心在上海,主体是工人。
3、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怎样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历史意义:(1)是一次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与干部上的准备;
(3)培养造就了一批现代中国杰出的人物;
(4)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5)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广泛发展。
开端:从领导阶级看,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从革命阵线看,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从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的指导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
4、通过具体历史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Ⅳ 俄罗斯对中国的政治影响
俄罗斯自经济转轨以来,生产下降和通货膨胀一直是两大难题。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少、经济结构畸形、外债规模大、投资规模小、人力资源短缺制约着俄罗斯经济,使之难以出现
奇迹。而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邦,也是在经贸、能源等方面的重要合作伙伴,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因此,俄罗斯经济的强大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双方的经贸合作。
1.贸易方面
俄罗斯重工业基础雄厚,中国轻纺工业发达,结构互补。两国地理毗邻,中俄边境贸易和地方贸易在中俄贸易中占重要地位。2004年以来,双边贸易规模扩大较快,其中中国对俄出口增长迅速。边境贸易成为中国与俄罗斯贸易的主要形式。中俄边境贸易已从单纯的贸易发展为多种形式的合作,双方还决定建立边境自由贸易区,但就目前而言,两国在经贸合作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双边贸易服务体系不完善,欠缺切实可行的结算体制,保险、信贷领域合作水平不高。其中,商务仲裁、风险担保等部门工作不力,没有能完全介入双边经贸合作是主要因素。
两国在经贸合作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贸易不平衡,中俄互市贸易区目前还只是中方单向开放,经营的基本上是低档的日用品;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单一的局面尚赤明显改善,基本以初级产品为主,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进出口商品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总体较小,双边贸易的增长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变,双方在合作领域缺乏大型合作项目作为支撑。
双方经贸合作“互补性”的实现缺乏必要的条件;两国部门及地方各自为政,政策不配套,不协调,地方乃至企业问自相竞争,内耗严重。也有观点认为,俄罗斯经济改革失误频频、经济体制转轨艰难、多数经济部门持续危机以及生产全面下滑,是制约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俄罗斯经济长期危机,市场无序和政策多变,是双方贸易发展缓慢和起伏的重要原因。
中俄贸易秩序问题突出。俄罗斯的高关税和灰色清关使得中国商品难以进入俄主流高端消费市场。中国的假冒伪劣商品在俄罗斯造成不良影响。由于信任度不够,双方有实力的企业普遍不愿意到对方开展业务活动,不规则的民间贸
易也给双方带来各种难题等。此外,两国相互投资规模不大,对贸易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双方利益冲突增多,贸易摩擦加剧。
因此,尽管中俄经济结构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但双方的潜在贸易能量还没有得到发挥。
2.能源方面
俄罗斯把能源工业确定为经济的增长点,石油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俄罗斯经济走势与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走势息息相关。美国能源专家菲奥纳·希尔估算,20年后,俄罗斯必然在天然气领域成为能源超级大国。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远东大陆架是2l世纪俄罗斯油气储量新增和产量接替的重要地区之一,拥有构筑21世纪东北亚油气平衡格局体系不可替代的资源国、能源供应国地位。中国则将是世界上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西非和俄罗斯成为中国进一步实现石油进口多元化的重要突破口。由此可见,中俄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能降低中国的能源风险,菲奥纳·希尔指出,俄罗斯与中国在经贸关系上相互需要,发展能源战略合作是双方长远利益之所在,具有极好的发展前途。
但诸多制约因素使双方的能源合作也面临困难,如俄罗斯政府在两条输油管道线路上在中日两国之间摇摆。近年来,俄罗斯对中国众多的人口感到压力,担心大量吸收中国劳动力会导致中国在远东做大,对俄的安全角成隐患。
Ⅳ 苏联模式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影响
苏联模式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促进作用。
1、正面:苏联建设社会主义模式在初期往往有利于使人民民主国家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进行国家建设,迅速提升国力应付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威胁。
2、反面:随时间推移,僵化的苏联模式对各国经济的阻碍性越来越大,导致人民民主国家内部各种矛盾丛生,引发各国的经济改革发生。
苏联模式的推行方法:
关于改造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问题。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决不能无止境地即过于长期地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建立在规模最大的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的基础上和最分散最落后的小商品农民经济的基础上。
个体小农经济无力采用新技术和新式农业机械加快农业的发展,不能提高农业的商品率,满足城市和工业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需要;
不仅如此,小生产经常地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使资本主义恢复所需要的条件增长起来。1929年底,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开展了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通过这场暴风骤雨的群众运动,苏联由一个主要是个体小农业的国家变成了大规模集体农业的国家。由多种经济成分过渡到只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当时,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纯之又纯的模式,看不到公有制居领导地位的条件下,还可以调动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来发展生产;
更不可能认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必要性。在这一点上,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但是,他在改造非公有制经济上片面强调速度,采用行政的、强制的手段,实现农业集体化,并过早结束新经济政策,实行转轨,则是一大失误。
Ⅵ 俄罗斯对中国安全所构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一、俄罗斯在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地位
俄罗斯不仅是中国周边最强大的陆上邻国,而且还是世界上重要的军事强国。俄罗斯被公认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角势的第二大国。因此,俄罗斯在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俄罗斯在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地位
1、在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着漫长的边界线;俄罗斯的领土范围虽然大大小于前苏联,但它仍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还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中俄两国有着4300公里的共同边界线,其长度仅次于中蒙边界(4710公里)。2、从综合国力上看,俄罗斯仍是世界性大国,并有可能再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苏联解体后的头十年,俄罗斯饱受经济转型之苦,其经济实力已退至印度、巴西、印尼、墨西哥之后。国防方面1999年俄罗斯的国防预算仅为947亿卢布,约合39亿美元,只相当于当年美国的三十五分之一;在社会生活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俄罗斯仅40%的新生儿是健康的;俄罗斯男子平均寿命为57岁;俄罗斯的死亡率高于其出生率等。
成就俄罗斯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因素:
第一,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居世界榜首,这是俄罗斯巨大力量的永久资源;
第二,俄罗斯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俄罗斯已经探明的资源储量为30万亿美元,占世界资源总量的22—28%,遥居世界首位。与之相比,美国已经探明的自然资源储量为10万亿美元,中国为5万亿美元。世界上只有俄罗斯一个国家能够完全实现资源自给。
俄罗斯是世界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第三,在人力资源方面,俄罗斯的成人文盲率比较低,俄罗斯的科学家数量在全世界所占比率比较大。第四,俄罗斯民族有着很强的忍耐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国际政治学大师汉斯说,“即使俄罗斯发生彻底的变革——完全改变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政治领导和政治体制,以及生活方式和实现方式,也不能改变俄罗斯人性格中的基本力量和坚韧性”。
3、俄罗斯不仅能决定中国北部的安全环境态势,还能对中国其他陆上边界的安全态势产生影响
中国的陆上边界长达22800公里,在与中国接壤的国家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斯坦三国曾是前苏联的一部分,蒙古人民共和国、印度和越南是前苏联的盟友。冷战结束后,这些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虽无法与前苏联时期相比,但俄罗斯对这些国家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俄罗斯与中国北部安全
(一)有利因素:
1、俄罗斯现行的地缘战略重点在欧洲和独联体,客观上对中国稳定和改善北部安全环境有利;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环境与前苏联相比大为恶化,主要表现为:第一,作为政治实体,使俄罗斯自身遭受严重的削弱;第二,苏联解体,使俄罗斯的国界发生了变动;第三,苏联解体后,俄罗斯6万多公里的边界线中有1万多公里时新边界线,这些新边界线由于没有明确的边界条约加以规范,俄罗斯和周边国家在一些边界领土的归属问题上有争议,成为潜在的冲突根源。
除了苏联解体导致俄罗斯地缘政治恶化之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趁其虚弱不堪之机落井下石,欲把俄罗斯从传统的势力范围内排挤出去。首先,西方不顾俄罗斯的强烈反对,实行北约东扩战略;其次,美国和北约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俄罗斯实行战略包围;(在俄罗斯东部,美国加强同日本的同盟关系;在俄罗斯南部,美国积极援助乌兹别克斯坦等独立性较强的中亚国家,和乌克兰每年都要在黑海举行数次军事演习,增强这些国家抗衡俄罗斯的实力)再次,美国加紧研制和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力主修改1972年的反导条约。事实上,该条约在2002年6月13日因美国的退出而失效。 1972年尼克松与勃列日涅夫签署《反导条约》。事实上,该条约因美国总统小布什的坚持退出在2002年6月13日该条约失效。
2、俄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也有利于中国巩固北部安全
1994年1月,克林顿与叶利钦发表联合宣言,声称俄美两国关系进入“成熟的战略伙伴关系”时期。
2009年美俄关系重启,但俄美两国关系乍暖还寒
3、中俄在现行的国际事务中有原则性共识
4、俄罗斯在经济处于困境中,其主要注意力将集中在经济建设上,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对中国的安全构成威胁
Ⅶ 苏俄革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从马克思列宁主义诞生之后,中国人民便寻找到了一条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对中国共产党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1921年,协助中国共产党的组建。1923,帮助中国共产党完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1924年5月援助中国在广州黄埔建立黄埔军校。黄埔军校与以往的军校不同,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依照苏联红军的样式。黄埔军校的成立为国民革命军奠定基础,培养了大批人才。国民革命军成立初期部分军官为共产党人,而军中党代表更以共产党居多。
2
2评论
踩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苏联模式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一)“苏联模式”的萌芽和形成 “苏联模式”萌芽于列宁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7年列宁领导的无产阶级最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连年的战争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得当时的苏联(亦称苏俄)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国内,苏俄反革命叛乱不断;国外,帝国主义国家对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出现的新生社会主义国家仇恨尤加,不断对苏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武装干涉。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形下,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内容有:①余粮收集制,将人民大众的余粮收归国库,以应战时需要;②工业国有化,大力发展重工业,优先满足战争要求;③取消商品贸易,实行国家配给,最大限度地防止社会财富减少;④实行强制劳动,最大可能地创造社会财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情况下适应了苏俄的国内需要,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这只是“战时”的需要,一旦离开这一特定时期和特定环境,其弊端就暴露出来了。毕竟,这一政策不符合经济发展要求,脱离了农民的需求,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破坏了工农联盟。 于是在内忧外患趋于平和后,列宁政府及时改变了这一政策,推行了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经济政策”,其内容有:①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恢复商品贸易,推进市场发展;③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增加国家财富;④实行按劳分配,取消强制劳动。“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和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缓和工农矛盾,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苏联模式的形成:三大运动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执政,推行了包括“工业化运动”、“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政治大清洗运动”等在内的三大运动,促成“苏联模式”的形成。 1、工业化运动 其内容主要有: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优先满足军事工业发展的要求;在这种重视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发展的畸形发展模式下,斯大林政府又提出以“布尔什维克的速度”进行发展的要求,资金的不足更加限制了重工业的发展。在经济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发展重工业要求的情况下,斯大林政府创设了“贡税论”,即所谓的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剪刀差”:提高工业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政府从中取得“额外收益”,即所谓农民大众为国家建设支付的“贡税”。 2、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即,对农民集体进行公社化,对农村土地进行集体化作业。在面临时间短,速度快的问题时,斯大林政府以行政命令开路,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特别是“消灭富农”政策的提出,更加剧了政府和民众的情绪对立。 3、政治大清洗运动 斯大林政府在政治上坚持“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的指导思想,推行“大清洗”运动,甚至在运作过程中撇开了司法程序,实行个人专政,将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作为重点打击对象。大量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遭到迫害,造成国家人才的极大浪费。 小结苏联模式的特点 1、政治方面。 第一,苏联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尤其是斯大林时期形成的一人专政体制对苏联影响深远;第二,苏联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极力加强对行政干部的领导和管理;第三,监督机制软弱低效,特别是斯大林执政时期将中央监察委员会先转变为党的监察委员会,后干脆将其直接取消,导致政府和社会对中央委员会的监督软弱低效。第四,形成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由斯大林政府直接领导,加强政府的统治。 2、经济方面 苏联实行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坚持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同时大力推行指令性计划经济,限制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思想文化方面 文化上推行专制主义,阻碍思想文化的发展。 4、对外关系方面 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苏联在外交上推行霸权主义。 (二)“苏联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分为两个时期:1949年建国至1978年改革开放为第一时期,改革开放至今为第二时期。这两个时期中国是在继承和批判“苏联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积累经验和吸取教训并存。 第一时期的建设,中国基本上照搬或沿袭了“苏联模式”。 建国之初,中国经济是在蒋家王朝覆灭的破烂摊子上建立的,一贫如洗,举步维艰。列宁时期推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中国政府用来作为支撑经济和政治的起步和发展的手段,是适应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条件的,也起到了发展经济、巩固政治统治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刚取得执政地位的一段时期,在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政治上进行“三反五反”运动、在思想文化上肃清封建主义反动残余和资本主义腐朽观念,都取得了很大成效;重工业的优先和强力发展基本满足了当时斗争和生产的需要。 但是,在政权基本稳固后,中国出现了和斯大林推行“三大运动”后类似的情形:经济结构中过于强调重工业的畸形发展和单一化,导致轻工业和其他产业发展的失衡;在“一大二公”观念指导下的集体经济大锅饭发展模式也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反而成为阻碍经济的枷锁,人民的生产和劳动积极性普遍不高;政治上,党内党外派别斗争不断,导致大批革命和建设人才流失;在外交上,中国的“一边倒”策略在中苏关系紧张后也无法行得通,迫不得已提出“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政策。 种种迹象表明,“苏联模式”在中国建国之初,确实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稳固政治的作用,但是一旦离开那个特定时期和背景,其弊端暴露无遗。不过,这正好印证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论断。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第二个时期,即对“苏联模式”的扬弃时期。 这一时期,经济上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中国不再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而是将他们视为经济发展的手段,计划和行政手段也只处于辅助地位;经济结构不再一味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而是重、轻工业协调发展;政治上,推行社会主义法制和法治理念,不再是一人专政、“人治社会”,而是依法治国、“法治社会”,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到更高层次,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更加完备;思想文化文化上,兼收并蓄,外为中用,古为今用,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基础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社会建设上,从注重经济效益,到注重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重,再到和谐社会的发展阶段,更加科学理性。 总之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将“苏联模式”改造成适应中国发展的“中国模式”,基本适应了中国的现实和国情。 (三)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总而言之,“苏联模式”在苏联和中国适用时的起起落落、成败兼蓄,恰好论证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中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需要,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并最终被生产力抛弃,而由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时,必将被经济基础突破,由经济基础衍生新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Ⅷ 苏联模式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立与变迁的
首先,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传播马列主义理论。一是爆发的“五四”运动;二是成立以马列主义为理论塌导的中国共产党;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成功即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其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按照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一是抗美援朝的胜利稳定了中国经济环境的恢复;二是苏联计划经济模式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第三.苏东剧变却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带来新的机遇。
Ⅸ 为什么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巨大
十月革命的胜利,促使了中国人民尤其是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受到极大的鼓舞,看到了中华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十月革命的胜利,帮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提高了对工农群众伟大力量的认识,组织他们直接战斗,推动了知识分子同实际政治斗争、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进程。
俄国十月革命,又称红色十月、十月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或布尔什维克革命,获胜的苏联红军一方称之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 ,是1917年俄国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因发生在俄国历法(儒略历)1917年10月25日(公元1917年11月7日),故称“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是经伟大革命导师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同志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
革命推翻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俄罗斯共和国),为1918年—1920年的苏俄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奠定开端。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胜利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