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的俄罗斯族在哪居住
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下辖额尔古纳市等地。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中国境内俄罗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语言,在社会上,俄罗斯族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内,在与本民族交往时讲俄语,使用俄文。
中国的俄罗斯族主要是从俄罗斯移居而来。早在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侵入我国黑龙江地区的部分沙皇俄国士兵被俘归降后,被清政府送往北京,编入八旗。
在后来的顺治七年(1650年)、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二十二至二十四年(1683—1685年)间,又有百余俄罗斯士兵,随军队自黑龙江北雅克萨边城迁居北京。
今北京的罗、何、姚、田、贺五姓俄罗斯族人约200余人,即他们的后裔。
㈡ 俄罗斯族的居住房屋
俄罗斯族居住房屋特点:
房门北开,南北两面设窗,少数三面、四面设窗。门窗皆为双层,门窗上的挡雨板和房檐的嵌板大都雕刻花纹并涂漆,窗户外面安挡雨板,昼开夜关,冬抗寒风夏挡雨。庭院宽敞,有整齐的、也是木刻楞的牛舍、猪圈、鸡架、狗窝和仓库。院内栽种花卉,夏日争奇斗艳,竞相开放。不少人家还在院内或门斗设夏日厨房,使主房凉爽宜人。
居室内壁镶嵌高1米左右的木板墙围子,铺木质地板、天棚。室内大客厅、小居室,厅内设套间,摆大椭圆高角桌,上面常摆放着鲜花或塑料花,并有造型古朴典雅的电开水壶、茶具,厅外设厨房、卧室。厨房连接客厅的一角搭烤炉,平时烤面包、列巴等面食,冬季可取暖。俄罗斯族人极爱清洁,厨房和烤炉经常粉刷白灰浆,一尘不染。俄罗斯族信奉东正教,居室的东南墙角上方通常会架着装饰的三角板,供奉耶稣和圣母玛利亚像,摆着圣经。
㈢ 请问三门峡市属于哪个省
三门峡属于河南省。三门峡位于河南西部,东与千年帝都洛阳市为邻,南依伏牛山与南阳市相接,西望古都西安,北隔黄河与三晋呼应,是历史上三省交界的经济、文化中心。
三门峡市是1957年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的兴建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也是沿黄城市中距黄河最近的一座城市。相传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在黄河中游这一段形成了“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三门峡即由此得名。
(3)三门峡哪里住着俄罗斯族人扩展阅读
三门峡市域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其中山地约占54.8%,丘陵占36%,平原占9.2%,可谓“五山四陵一分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高度300至1500米之间,位于灵宝市的小秦岭老鸦岔是河南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
三门峡市区座落在黄河南岸阶地上,三面临水,形似半岛,素有“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村半城田”之称。
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709.45万亩,林木蓄积量1734.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0.72%,居全省第一位;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197公顷,绿化覆盖率44.3%,绿地率39.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83平方米。
三门峡市地处中纬度内陆区,大部分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历年平均气温13.8℃,年平均日照2261.7小时,无霜期216天,年均降水量580~680毫米。由于地貌特征复杂,形成了具有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的多元气候。
三门峡市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矿藏66种,发现大型矿床12处、中型矿床31处。其中探明储量的50种,已上国家储量平衡表的33种,潜在经济价值达2700亿元;保有储量居全省前三位的有31种。
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34种,已开发利用的37种,其中黄金、铝、煤炭是三大优势矿产资源。黄金储量、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锌、锑等15种矿产为全省之冠;钼、铀、铅等9种矿产居全省第二位,是河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贵金属和能源开发基地。
㈣ 中国的俄罗斯族人在哪
中国的俄罗斯族人在满洲里
㈤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中国的俄罗斯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没有。
在我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枪声中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
在这期间:封建王朝皇帝总数为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尊帝者73人。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君主(单于、可汗、赞普)总数为251人。历代农民起义建元、立国、称帝(王)者,约100人。封建割据称帝者(如安禄山)。约有60人,还有一个“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
(5)三门峡哪里住着俄罗斯族人扩展阅读: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
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秦朝时,秦始皇试图将国家的全部权力都集中在自己(即皇帝)手中,即“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但由于统治国家的事务繁多,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不成熟的。
在秦朝之后,皇帝的权力和职能逐渐由一个中央政府辅助完成,汉朝时这种中央政府的形式是三公九卿,隋朝开始三省六部制。因此即使皇帝年幼中央政府也可以照常运作,但同时由于中央政府长官(如宰相、丞相等)的权力可能过重,有可能威胁皇帝的权力,甚至通过政变自己当皇帝,比如王莽摄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中国,皇帝的逝世叫驾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皇帝
㈥ 俄罗斯族人是金发碧眼吗主要生活在什么地区
俄罗斯族eluosi zu
Russian ethnic minority group
人口为15609人。
民族概况
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匿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俄罗斯族人口数为15609。使用俄罗斯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通用俄文。
“俄罗斯”一词起源于一个东斯拉夫部落之名“罗斯”或“鲁斯”。在种族分类上,俄罗斯人属于欧罗巴人种(皂种人)。中国的俄罗斯族由于与周围民族通婚,体质逐渐变化,具有黄种人特征。早在18世纪,但主要是19世纪以及俄国十月革命前后,俄罗斯族从沙皇俄国迁到我国新疆。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的时期,他们被称“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俄岁斯族。
由于俄罗斯族迁来我国的时间不长,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在前苏联还有自己的亲友。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之间又恢复了关系,不少人要求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50年代,经中苏两国政府协商同意、并帮助他们陆续迁回家乡。此外,也有部分俄罗斯族迁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地,因为那里也有他们的亲族,因此,我国现有俄罗斯族的人数已经不多了。
社会经济
1949年前,居住在城镇的俄罗斯族人民大多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的还兼营农业。有些人专门经营园艺、饲养家畜及养蜂等。在农村的俄罗斯族人民大多数十户聚居在一起,独自成为一个村庄。他们在伊犁河、特克斯河两岸荒芜的草原上,垦荒种地。居住在靠近牧区地方的,也从事畜牧业。他们深受历代反动政府的压迫。如特克斯县的俄罗斯村,是俄罗斯人民经过多年辛勤劳动建设起来的.但后来国民党军阀强占了他们的土地,迫使他们另迁居所,垦种生息。
解放后,俄罗斯族与各族人民一样,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在全国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中均有俄罗斯族代表。俄罗斯族人民积极参加了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城镇居民通过劳动就业,大多成为工交、财贸、卫生各条战线上的职工。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一些俄罗斯族群众参加了当地的国营农场,成为农业职工。他们的生活水平均有显着提高。
文化艺术
俄罗斯文学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源泉是俄罗斯人的祖先为后辈留下来的口头文学遗产,如歌颂勇士的长篇史诗、童谣、谚语等。特别在19世纪初,俄罗斯的文学遗产对我国的俄罗斯族的文化有一定的影响。
风俗习惯
中国的俄罗斯族的生活习俗基本与前苏联的俄罗斯人相同。俄罗斯族妇女,上身穿粗布上衣,外面罩一件无袖、高腰身、对襟长袍,下身穿毛织长裙。男子的内衣是斜领衬衫(长及膝盖)和细腿裤,头戴呢帽或带耳罩的毛皮帽。逢年过节,花色鲜艳一些。春秋季节穿粗呢长袍,冬季穿羊皮短外套或皮大衣。夏季,农民还穿一种用桦树或柳树皮条编成的简易鞋子(类似草鞋),冬天着毡靴或毛皮鞋。未婚少女梳发辫,喜戴色泽艳丽的四方头巾,戴耳环等饰品。现在的俄罗斯男女大都喜欢穿现代服装。
住宅多为土木结构,屋顶用麦秸覆盖,土墙围院,前院种植树木花草,后院架设畜圈,建有库房,挖有地窖。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屋内很整洁。
在饮食上,俄罗斯人以面食为主。面包、馕、各种馅饼等为主食。一般一日三餐,中餐丰盛,早晚简单。他们还爱吃黄瓜、西红柿等新鲜而营养丰富的生蔬菜,爱喝白酒、啤酒。另外有种叫“克瓦斯”的低度饮料也是俄罗斯人喜欢的。禁食驴、马肉,有的还不吃猪、狗肉。
在婚俗上,俄罗斯族崇尚自由恋爱、婚姻自由,但讲究门当户对,结婚要征得父母同意。与其他民族都可以通婚。婚礼仪式隆重、繁琐。婚礼要在教堂举行,由神父为他们念祷文、唱赞美诗,互换结婚戒指。然后接回新郎家,举宴庆贺。现在中国的俄罗斯族婚礼形式多样化了,并且朝着简单而有意义的方式发展。
过去俄罗斯族人死后,要停放在凳子上,头朝圣像,脚对大门,一两天后埋葬。出殡时,棺木不能从大门出去,而要从后门或窗户抬出去。多行土葬,墓上立十字架,亲人在其去世后的第12天、20天、40天和周年都要举行悼念仪式。现在俄罗斯族人死后,一般要为他开追悼会。城镇居民多改为火葬。
俄罗斯族很讲究礼节,见面时要打招呼。或鞠躬行礼、握手。在社交中,接吻礼节也比较盛行。到俄罗斯族家作客时,要先敲门,进了屋子要摘帽,坐在主人让给的座位上,不能坐床。在给人递烟时,不得单独递一支,而要递烟盒,点烟时,不能一根火柴点三个人的烟:吸烟借火时,不能拿对方的獭8九�诔け不蚩腿嗣媲埃�匦氪魍方恚�允咀鹬亍W盥≈氐拇�忱窠谑怯妹姘�脱斡�涌腿耍�笳魃埔夂陀岩辍@纯托胗玫蹲忧邢驴槊姘�瓷傩硌纬韵潞蟛趴山�荩��ナ怯糜谟�履锖凸蟊觯�衷谝灿糜谝话闵缃怀‘稀3苑褂霉�牡丁⒂帧⑸撞坏梅旁谧啦忌希��钤谂萄厣稀6砺匏谷思伤突粕�衿罚�衔�粕�硎静恢页希�渡��碛岩辍?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俄罗斯族最初信奉多神教(万物有灵),近代,他们改信东正教。解放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中国的俄罗斯族大都信仰东正教,有信仰基督教的,不信教的人越来越多。东正教与天主教不同的是不承认罗马教皇有高出其他主教的地位和权力。主张主教以外的其他教士均可婚娶。主要节日有复活节、圣诞节、洗礼节等。东正教的圣诞节开始于1月7日,为时共3天。
参考资料:《民族工作大全》
㈦ 谁知道俄罗斯族的简介
俄罗斯族eluosi zu
Russian ethnic minority group
人口为15609人。
民族概况
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匿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俄罗斯族人口数为15609。使用俄罗斯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通用俄文。
“俄罗斯”一词起源于一个东斯拉夫部落之名“罗斯”或“鲁斯”。在种族分类上,俄罗斯人属于欧罗巴人种(皂种人)。中国的俄罗斯族由于与周围民族通婚,体质逐渐变化,具有黄种人特征。早在18世纪,但主要是19世纪以及俄国十月革命前后,俄罗斯族从沙皇俄国迁到我国新疆。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的时期,他们被称“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俄岁斯族。
由于俄罗斯族迁来我国的时间不长,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在前苏联还有自己的亲友。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之间又恢复了关系,不少人要求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50年代,经中苏两国政府协商同意、并帮助他们陆续迁回家乡。此外,也有部分俄罗斯族迁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地,因为那里也有他们的亲族,因此,我国现有俄罗斯族的人数已经不多了。
社会经济
1949年前,居住在城镇的俄罗斯族人民大多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的还兼营农业。有些人专门经营园艺、饲养家畜及养蜂等。在农村的俄罗斯族人民大多数十户聚居在一起,独自成为一个村庄。他们在伊犁河、特克斯河两岸荒芜的草原上,垦荒种地。居住在靠近牧区地方的,也从事畜牧业。他们深受历代反动政府的压迫。如特克斯县的俄罗斯村,是俄罗斯人民经过多年辛勤劳动建设起来的.但后来国民党军阀强占了他们的土地,迫使他们另迁居所,垦种生息。
解放后,俄罗斯族与各族人民一样,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在全国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中均有俄罗斯族代表。俄罗斯族人民积极参加了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城镇居民通过劳动就业,大多成为工交、财贸、卫生各条战线上的职工。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一些俄罗斯族群众参加了当地的国营农场,成为农业职工。他们的生活水平均有显着提高。
文化艺术
俄罗斯文学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源泉是俄罗斯人的祖先为后辈留下来的口头文学遗产,如歌颂勇士的长篇史诗、童谣、谚语等。特别在19世纪初,俄罗斯的文学遗产对我国的俄罗斯族的文化有一定的影响。
风俗习惯
中国的俄罗斯族的生活习俗基本与前苏联的俄罗斯人相同。俄罗斯族妇女,上身穿粗布上衣,外面罩一件无袖、高腰身、对襟长袍,下身穿毛织长裙。男子的内衣是斜领衬衫(长及膝盖)和细腿裤,头戴呢帽或带耳罩的毛皮帽。逢年过节,花色鲜艳一些。春秋季节穿粗呢长袍,冬季穿羊皮短外套或皮大衣。夏季,农民还穿一种用桦树或柳树皮条编成的简易鞋子(类似草鞋),冬天着毡靴或毛皮鞋。未婚少女梳发辫,喜戴色泽艳丽的四方头巾,戴耳环等饰品。现在的俄罗斯男女大都喜欢穿现代服装。
住宅多为土木结构,屋顶用麦秸覆盖,土墙围院,前院种植树木花草,后院架设畜圈,建有库房,挖有地窖。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屋内很整洁。
在饮食上,俄罗斯人以面食为主。面包、馕、各种馅饼等为主食。一般一日三餐,中餐丰盛,早晚简单。他们还爱吃黄瓜、西红柿等新鲜而营养丰富的生蔬菜,爱喝白酒、啤酒。另外有种叫“克瓦斯”的低度饮料也是俄罗斯人喜欢的。禁食驴、马肉,有的还不吃猪、狗肉。
在婚俗上,俄罗斯族崇尚自由恋爱、婚姻自由,但讲究门当户对,结婚要征得父母同意。与其他民族都可以通婚。婚礼仪式隆重、繁琐。婚礼要在教堂举行,由神父为他们念祷文、唱赞美诗,互换结婚戒指。然后接回新郎家,举宴庆贺。现在中国的俄罗斯族婚礼形式多样化了,并且朝着简单而有意义的方式发展。
过去俄罗斯族人死后,要停放在凳子上,头朝圣像,脚对大门,一两天后埋葬。出殡时,棺木不能从大门出去,而要从后门或窗户抬出去。多行土葬,墓上立十字架,亲人在其去世后的第12天、20天、40天和周年都要举行悼念仪式。现在俄罗斯族人死后,一般要为他开追悼会。城镇居民多改为火葬。
俄罗斯族很讲究礼节,见面时要打招呼。或鞠躬行礼、握手。在社交中,接吻礼节也比较盛行。到俄罗斯族家作客时,要先敲门,进了屋子要摘帽,坐在主人让给的座位上,不能坐床。在给人递烟时,不得单独递一支,而要递烟盒,点烟时,不能一根火柴点三个人的烟:吸烟借火时,不能拿对方的烟。妇女在长辈或客人面前,必须戴头巾,以示尊重。最隆重的传统礼节是用面包和盐迎接客人,象征善意和友谊。来客须用刀子切下块面包沾少许盐吃下后才可进屋,过去是用于迎新娘和贵宾,现在也用于一般社交场合。吃饭用过的刀、又、勺不得放在桌布上,要搭在盘沿上。俄罗斯人忌送黄色礼品,认为黄色表示不忠诚,蓝色代表友谊。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俄罗斯族最初信奉多神教(万物有灵),近代,他们改信东正教。解放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中国的俄罗斯族大都信仰东正教,有信仰基督教的,不信教的人越来越多。东正教与天主教不同的是不承认罗马教皇有高出其他主教的地位和权力。主张主教以外的其他教士均可婚娶。主要节日有复活节、圣诞节、洗礼节等。东正教的圣诞节开始于1月7日,为时共3天。
㈧ 居住在中国的俄罗斯族人,为什么不想回到俄罗斯
居住在中国的俄罗斯族人,为什么不想回到俄罗斯?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56个少数民族,这个年租都有自己的风土文化,每个民族之间也都能和平共处。然而,有一些民族人民的长相让我们经常误以为是外国人。最典型的就是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较多的俄罗斯族。据相关资料显示,俄罗斯族在古代也是俄罗斯人的后代,由于一些原因,他们旅居到中国并在中国定居,也有一些俄罗斯族人,在元代蒙古人统治中华以后以后就一直生活在中国境内。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长相也越来越靠近中国人。
俄罗斯与我国接壤,在他们的国家也有许多中国人居住,也有许多中国人为了去一见“战斗民族”的光彩而去俄罗斯旅游,美丽的俄罗斯也一直是我国邻国和友好朋友关系。至于俄罗斯族人,他们心中的祖国永远只有中国,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也深入他们的心灵。
中华民族地大物博,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世界综合实力水平名列前茅,越来越能够被世界所看到,我们每一个人,不论民族,不论居住地点,都会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有着中国国籍也是一个令人骄傲的事情,即使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传统和文化。但是总得来说,中华民族都是他们心中不灭的组织,在关键时刻中国也是他们强有力的后盾和支持。
㈨ 中国的俄罗斯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匿的主要散居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其他还有在东北及内蒙古.
㈩ 中国的俄罗斯族主要在哪里
中国的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下辖额尔古纳市等地。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俄罗斯族总人口数为15393人。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末和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由于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残酷统治,大批俄罗斯人从西伯利亚等地涌入中国新疆北部地区。盛世才于1934年召开新疆第一次民众代表大会,已加入中国国籍的俄罗斯人以“归化族”的名义出席了会议。
1935年,新疆召开了第二次民众代表大会。会议对新疆各少数民族的划分和称谓做了具体规定,并通过了相应的决议案。其中,加入了中国国籍的俄罗斯人和其他欧洲人被冠以“归化族”的名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
(10)三门峡哪里住着俄罗斯族人扩展阅读:
俄罗斯族传统服饰,男子多穿斜领麻布衬衫和呢子上衣,系腰带,下穿细腿长裤、长筒皮靴。妇女多穿领口带褶的粗麻布衬衫,外罩无袖长袍“萨拉凡”,或穿一种家织的毛织裙。
夏季多穿连衣裙。农村居民多在皮靴上套穿橡胶浅帮套鞋,冬季则穿毡靴和用自纺毛线织成的袜子。现在,平日里人们多着西装革履。
俄罗斯族能歌善舞,主要乐器有手风琴及曼陀林、小提琴、钢琴、三角琴、班吉拉等。其中弹拨乐器三角琴(琴身主体呈三角形而得名)和班吉拉很有特色。俄罗斯族歌曲婉转悠扬,其中如《山楂树》《红莓花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也深受其他民族喜爱。
俄罗斯族舞蹈形式多样,有独舞、双人舞和集体舞等,传统舞蹈踢踏舞、头巾舞极有特色。新疆的俄罗斯族几乎每家都备有手风琴,手风琴既用来独奏、合奏,又用来伴奏,成为人民娱乐的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