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罗斯人一日三餐吃什么有哪些餐桌礼仪
俄罗斯人的一日三餐吃什么?并不是网上流传的那样丰富多彩,那些只存在非常富裕的家庭中,所以这里主要讲普通家庭比较常见、传统的食物。
俄罗斯的饮食习惯受到中东亚、北欧地区的影响,美食非常多样化。故此,他们那边也有饺子,只不过形状不一样,还有馅料也更加本土化。当中的薯仔泥馅,樱桃馅、奶酪馅是最受欢迎的,常规的馅料跟中国饺子差不多,一样由菜、肉混合做的。但是,饺子不是主餐,相当于我国南方人,偶尔吃一次。
好了,回归正题,正式介绍下真正的一日三餐是什么?
3、晚餐:在午餐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肉类,比如番茄酱炖肉、炖鸡肉等。或者牛肉条,意大利面、薯仔泥米饭什么的,总之万变不离其宗。
俄罗斯的餐桌礼仪属于欧式风格,礼仪上是差不多的。同样是左手拿叉子,右手握刀叉进餐。不过,作为客人去吃饭,俄罗斯人很热情,总是让您多吃点。 所以您要是吃饱了,作为礼貌性,要在盘底留下少许食物,让他们知道您已经满足了。
2. 俄罗斯人的饮食特点
俄罗斯人一日三餐中的主食除面包、薯仔外,还有牛肉、猪肉、羊肉、牛奶、蔬菜、黄油、奶酪等。俄罗斯人用餐的特点是肉、奶量多,蔬菜量少。俄罗斯人的进餐方式是一道一道地吃。
自古以来,俄罗斯就以面包为主食。但俄罗斯人也爱食黑面包,甚至超过白面包。黑面包的主要原料是黑麦粉,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黑面包有一股麦香,入口时略带酸味,咀嚼一会后,又有一股甜味。
俄罗斯还有一种食物,它被称为俄罗斯人的“第二面包”,这就是薯仔。俄罗斯人十分爱吃薯仔。
(2)俄罗斯人来到中国吃菜什么样子扩展阅读:
俄罗斯人一般指俄罗斯194个民族中的主体民族俄罗斯民族,属欧罗巴人种,具有这一人种的基本特征:浅色皮肢,柔软的波状发,男子胡须和体毛发达,鼻窄且高高隆起,唇薄,直颌,面部轮廓清晰,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
俄罗斯人是欧洲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约有1.4亿人。其中约1.16亿生活在俄罗斯,约2000万人生活在俄罗斯的邻国。
3. 俄罗斯人尤其喜欢中国的什么食物呢
他们十分迷恋饺子,而且还会做好多种类的馅儿。(比如薯仔馅)
4. 什么俄罗斯菜对中国人来说会很难吃
就我个人而言,去贝加尔湖自由行一星期,顿顿俄餐,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好吃。猪排拌米饭呀,香肠就米饭呀,薯仔泥呀,红菜汤什么的,都还挺合我的胃口,即便是连吃一个星期都没有吃腻。而且这期间我们吃过的那种菜序齐全的正宗俄餐统共就两三顿,其余时间都是街边小店。所以想要品尝正宗的俄餐,深入基层总没错。团餐自不必说,哪怕是莫斯科自由行,踩雷的概率都很大,毕竟那里有很多人专做外国人生意。但像在伊尔库茨克这种小城市,你吃到的和战斗民族老百姓日常吃的没有任何区别,或许在这种地方才能真正感受到俄餐的美味吧。
上几张我在贝加尔湖畔吃到的俄餐菜肴的照片:
下面这几张都是抵达伊尔库茨克的第一晚,在市中心一家相对高档的餐厅吃到的。
这张是餐前面包,蘸上别具风味的酱料,口感很不错。
用面包底盛装的红菜汤Борщ,酸酸甜甜,里面还有薯仔丁等辅料,我觉得真的挺好吃的。
这大概是一种类似油炸薯仔饼一样的食物,旁边的小碟里似乎是奶油,蘸着吃绝对美味!
俄式沙拉,这个里面似乎是鸡肉?记不太清了,总之味道不错!
5. 走进中俄边境的中国早餐档,俄罗斯人到底有多喜欢吃中餐
在中俄边境的中国早餐档,俄罗斯人来吃中餐的时候都是排着队的,而且俄罗斯人的人数比中国的人数还要多。一说到早餐,我们每天早上大部分都是吃一碗面条或者是油条,再配上一碗粥就可以搞定了。中国人的早餐非常简单,只要能够填饱肚子就可以了,一般要求严格的是午饭和晚饭。在我们中国和俄罗斯边境的一个地方就有很多中国的早餐店,这里吸引着很多俄罗斯来人来就餐。虽然中国和俄罗斯的饮食文化有一定的差异,但是由于靠得太近了,所以有一些俄罗斯人也被同化了,他们逐渐喜欢上了中国的早餐,接下来就给大家好好讲一下,俄罗斯人到底有多么的喜欢中国的早餐。
对此你要是有什么很好的意见,请写在评论下方,我们一起讨论吧。
6. 俄罗斯人的饮食习惯,尽量详细。第一道菜吃什么,第二道菜吃什么,第三道菜吃什么
经典的俄罗斯午餐通常至少有三道菜。
第一道菜,是沉重的俄罗斯“沙拉”,里面通常有薯仔,煮鸡蛋,胡萝卜,咸菜,鸡肉或火腿和蛋黄酱。
第二道菜通常是汤,如罗宋汤,配酸奶油。
第三道菜通常是由一块肉(鸡肉或牛肉)与荞麦粥或薯仔泥组成的肉菜。
俄罗斯餐桌上的礼仪
1、吃饭开始前
主座在桌子的最前面,最重要的客人坐在主人的右侧如果有一对主人,会坐在桌子的两边。直到所有的客人都在他们的盘子上收到食物,并且主人邀请您开始时才开始进食。
2、吃饭开始后
刀保持右手,叉保持在左侧。吃完饭后,将叉子和刀横向放在盘子上,朝左,这表明已经完成了。手在桌子上方可见,手腕放在桌子上。把桌子上的所有菜肴都放在左边。如果有肉汁或酱油,可以用面包浸泡一些,需要吃整顿饭时吃的所有面包。
7. 有谁可以告诉我关于俄罗斯的饮食
在饮食习惯上,俄罗斯人讲究量大实惠,油大味厚。他们喜欢酸、辣、咸味,偏爱炸、煎、烤、炒的食物,尤其爱吃冷菜。总的讲起来,他们的食物在制作上较为粗糙一些。
一般而论,俄罗斯以面食为主,他们很爱吃用黑麦烤制的黑面包(Хлеб)黑面包是用面粉、荞麦、燕麦等原料烤制而成的,颜色很深,是俄罗斯人的主食,就像我国北方人的面食和南方人的米饭一样。初尝黑列巴有一点酸酸的味道,还有点刺嗓子,但越嚼越能品出淳淳的麦香。黑列巴的形状象一个小枕头,外壳烤得很是坚硬。如果放了两天不吃,它就会硬得根本嚼不动,这倒保证了它不会变质。黑列巴在俄罗斯很便宜,是政府能控制价格的不多商品之一。除黑面包之外,俄罗斯人大名远扬的特色食品还有鱼子酱、酸黄瓜、酸牛奶,等等。吃水果时,他们多不削皮。
俄式大菜脍炙人口,口味浓郁,用油较重,酸甜咸辣俱全,是享誉世界的美食。而红菜汤和薯仔是俄式大菜中的两款特色。俄罗斯菜是十分丰富的,在北部、中部和西伯利亚地区,最普遍的第一道菜是用牛肉或别的肉类、新鲜的或经酸渍的白菜和别的蔬菜所做成的菜汤。新西伯利亚市面上、伊尔库芡克州的居民喜欢吃红菜汤。红菜汤在俄罗斯久负盛名。做法是先用甜菜、戈瓦斯放在罐中焖煮,煮开后放入白菜、甜萝卜,煮烂后放入葱、蒜、油、盐、肉,这是最基本的程序。真正的俄式红菜汤做法程序严格。煮汤时用文火并适当加柠檬、西红柿酱和香菜,放置要合理。也有的用酸模(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叶酸辣,嫩叶可用作制色拉)做成的、放置一夜后的冷青菜汤。菜汤中往往加入一种称为"香料"的树叶,增强汤香味、鲜味。在众多的汤品中,鱼汤也是很受欢迎的一种。还有用鸭块、母鸡块或者腰花和腌黄瓜熬煮的肉汤,味道很鲜美。
在夏季,人们喜欢制备冷杂拌汤。这是用格瓦斯和切成碎块的肉、新鲜蔬菜或加煮鸡蛋做成。吃时浇上一层酸奶油,有清暑除烦、提神醒胃的作用。以中国的腐竹、香菇、粉丝和俄式的鸡块煮汤,味道也十分鲜美。在餐厅,较为普遍的菜汤是牛肉块、薯仔块或薯仔丝、胡萝卜块、红甜菜等一起熬成的大杂烩汤。或者是加入鸡块,一般肉块都切得较大。一餐多半一大盘汤,加面包、奶油就足够了。除了黑面包外,面粉烤制的食品也多种多样,如大馅饼、油炸饼、牛肉煎包、奶渣饼、软圆面包等。
第二道菜中最普通的还是炖牛肉,或是与薯仔或其他配菜一块炒的牛肉,有时吃薯仔泥、色拉、大红肠、鱼块。但当地居民一般不吃鲫鱼,很便宜的大鲫鱼大多是华侨买了吃。而俄罗斯人都喜欢吃生鱼块、腌成红肉色的,味道挺好。
薯仔是俄罗斯人喜欢的食品。做法很多,煎薯仔条配餐是俄罗斯烹饪的一大特点。薯仔烧牛肉做法是将薯仔块与青椒、牛肉煮,然后放些黑胡椒、葱、蒜、醋等,起锅时撒点香菜。此菜有肉有菜,营养丰富,是最普及的一道菜。
一般地说,根据工作时间决定进餐的早迟,但大多数情况是这样,8点10点间吃早餐,有蒸蛋、煎蛋、红肠,喝红茶或咖啡、牛奶,吃面包。下午1点到4点进午餐,有菜汤、牛肉、鸡块、薯仔或薯仔泥、甜点心、薄饼、水果。到下午5点到6点间喝红茶、吃点面包。傍晚7点晚饭,有色拉、肉块等,就是不喝汤。
夏季日照长时一日四餐,冬季夜长,一日三餐已足够了。尽管俄罗斯人与欧美居民一样,以奶油,肉类等高脂、高热量荤食为主体的饮食内容。但是,他们同时饮用大量牛奶及其制品,并且每天均要喝茶,这对降低血脂、减肥、防止心脑血管硬化是十分有利的。
说到俄罗斯的饮食,就不能不提到俄式的传统面食之一—— 馅饼(пирог),小些的叫пирожок。它在俄餐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每逢重要节日、新年、洗礼、生日、命名日、婚礼以及葬礼,馅饼作为一道重要的菜肴,都是必不可少的。
俄式馅饼有着"太阳"、" 伟大节日"、"丰收"、"孩子健康"和"婚姻幸福"等多种涵义,俄国古谚语中有"俄国人的一生都伴随着馅饼"的说法。
在俄罗斯,馅饼不仅制作方法多样,更有在馅饼用料、形状等多方面的差异。 俄式馅饼属于酵母发酵类馅饼,并依据使用原料的不同,将馅饼分为:黄米类、荞麦米类和面类馅饼。俄式馅饼的形状也有很多种,除了常见的圆形馅饼外还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比萨式露馅形、半露馅形、封闭形等等。馅饼的命名也很有趣,如:以人名命名的有"古里耶夫斯基饼";以用途命名的有"婚礼馅饼";还有以馅心命名的"卷心菜大馅饼"、"果酱大馅饼"、"奶渣饼"......在饮用Водка或馈赠亲友时,馅饼都是理想的佐餐食品或礼物。当家中的小孩吵架时,妈妈就要做一个大馅饼让大家分吃,这意味着"和好如初"。俄罗斯还有一种馅饼名为" 婚礼馅饼",它有着非常有趣的制作方法,并代表了一个特殊的俄罗斯风俗。当一对俄罗斯青年准备结婚时,在婚礼当天除了要制作各种佳肴宴请宾客外,男女双方还要做一种传统的馅饼——由薄煎饼加几种馅层层垒叠而成。在制作馅饼盖时,夫妻两家制作的花纹会有所不同:丈夫家的馅饼花纹要制成小人形,表示"人丁兴旺",而妻子一方的花纹要以鲜花为主,象征美丽、忠诚。看似简单的馅饼却饱含了深深的祝福和对新生活的无限希望与憧憬!
俄式的馅饼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显示着俄罗斯的文化,由此不仅看出俄式面点历史发展渊远的一面,还会使人联想到粗犷豪放的俄罗斯人民细腻深情的一面。
二、俄罗斯的酒文化
伏特加(Водка)是俄国罗斯的国酒,又称俄得克、俄斯克。日本、中国也有生产。它是极寒之地的产物。12世纪,沙皇俄国酿制出一种以稞麦酿制的啤酒和蜂蜜酒蒸馏而成的"生命之水" 可以认为它是现今的伏特加酒的原型。之后不久,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引进俄国,成了伏特加酒新的原料。18世纪,确立了用白桦木炭炭层过滤伏特加原酒的方法。19世纪,随着连续式蒸馏机的应用,造就了今天的无臭无味、清澄透明的伏特加酒。正牌伏特加酒,没有其他蒸馏酒的风味和香气,因此作鸡尾酒的基酒最合适。冰镇后干饮也妙不可言,仿佛冰溶化于口中,进而转化为一股火焰般的清热。伏特加是俄罗斯的名酒,在世界上也小有名气。有些西方人干脆把伏特加当成了俄罗斯的代名词。
在俄罗斯人看来,不喝酒的男人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俄罗斯男人则说,不让喝伏特加还不如让我死了。有些俄罗斯人见面时也会问候一下喝了没有,就像我们中国人见面时常问"吃了没有"一样,只不过他们不是说出来,而是用形体语言表达:右手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圆,然后食指弹出,弹到下巴。难怪常驻俄罗斯的外国人把伏特加比喻成俄罗斯男人的"第一妻子"。
严格地说,伏特加酒大体相当于中国所说的白酒,因为它并不是特指一个牌子的酒而是泛指一类酒。在俄罗斯几乎所有的白酒都叫伏特加,国产的伏特加酒有几十个牌子,由欧洲进口的也有十个牌子。伏特加酒的酿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酒精进行活性炭处理,除去不纯气味然后加水勾兑。市面上出售的伏特加酒大都是这样勾兑而成的,度数有38度、40度和42度三种。我个人觉得这种伏特加口感较差,味同假酒。在国内时,一位朋友从苏联带回伏特加酒请我们几位同学品尝。我们喝了第一杯后,觉得与我们想象中的味道相差甚远,便一致断定朋友带回的伏特加是假酒。这位朋友坚持说"老毛子"喝的就是这种口味的伏特加。到了俄罗斯之后,我发现朋友说的是对的。不过他只说对了一半.因为伏特加还有一种是用粮食酿制而成的。这种伏特加口味比用酒精勾兑的那种好多了,清冽净爽,余味悠长,基本属于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口味。只可惜这种伏特加酒在商店里卖的不多。
俄罗斯人喝酒对酒杯比较讲究,普通老百姓家里都备有饮用啤酒、葡萄酒、白兰地、伏特加酒的各式专用酒杯。伏特加酒杯大多是200-300毫升的大杯子,饮伏特加之前需把它放进冰箱冷却一下,据说这样口感更好。俄罗斯人喝伏特加喜欢一口喝干,很是豪爽,当然一般情况下酒只倒到酒杯的三分之二左右。第一杯通常是一齐干下,以后各人按自己的酒量随意酌饮。不过,俄罗斯人喝酒从不耍滑,都极为诚实,一般不劝酒,有多少喝多少,直到喝倒。
俄罗斯人喝酒不太注重地点,只要想喝,不必在家,也不必到饭店,再说那样还用花钱。每天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大街上尽是可爱的酒民:姑娘们一只手牵着爱犬,一手提着啤酒瓶,她们坚信啤酒就是面包;男人们手里拿的一准儿是伏特加,边走边喝。冬天雪地上常有冻死的酒鬼,大街上随处可见踉踉跄跄找不着家门的醉汉。
俄罗斯人喝酒也不大讲究菜,喝口酒,吃口面包,再来一小口奶酪就成了。不少俄罗斯人人外出时,随身总带着伏特加,下酒菜不一定总备着。如果同车或同机上有哪位酒友早已打开了味道鲜美的熏制鲟鱼或者香肠、奶酪、腌黄瓜什么的,那他们的旅途就会更愉快了。据说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有的穷人喝酒买不起菜,就在酒店里干喝白酒,喝一口酒,就把油腻的袖口贴近鼻子闻一闻,权当吃菜。
俄罗斯民族能歌善舞,男人们大都谈锋很健,极富幽默感,喝起酒来会把这一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几杯伏特加下肚,遂雅兴大发,或翩翩起舞或尽展歌喉。接下来便是各色故事、笑话、绕口令脱口而出,妙趣横生。朋友间聚会喝酒一般要持续三四个小时,每隔1小时休息10分钟,烟民们可出去过会儿烟瘾。俄罗斯人的祝酒词也很有意思,第一杯为相聚,第二杯祝愿健康,第三杯为爱,对祖国的爱,对家庭的爱,对妻子的爱,总而言之,为所有的爱干杯。接下来便是祝愿和平、祝愿友谊等等。如果是在朋友家聚会或做客,最后一杯要献给女主人,表示对她高超厨艺的赞赏和辛勤劳动的感谢。
据说俄罗斯总统普京并不是伏特加爱好者,这在俄罗斯政坛实属罕见。他喜爱喝啤酒,只是在正式场合或在朋友执意劝说下才喝伏特加。前总统叶利钦可以说是伏特加酒最忠实的捍卫者。他不仅喜欢喝伏特加,而且常喝,并且海量,一次可喝一升。上议院议长斯特罗耶夫很少喝酒,而且只认准一种牌子得伏特加。他喝酒很讲究,酒具必须精致,下酒菜必须可口,因而被封以"酒仙"得雅号。下议院议长谢列兹尼奥夫则刚好相反,他善饮,但只要是国产伏特加就行,下酒菜也不挑剔,生嚼圆白菜足矣。
俄罗斯人宠爱的另一种酒精饮料是啤酒。在俄罗斯,啤酒是作为一种普通饮料出售的。也就是说,它不作为酒类饮料在政府控制下销售。因此,啤酒在任何一个出售软饮料的商店、商亭里你都可以方便地买到,但却未必能买到伏特加。由于其兼具软饮料和酒类饮品的特点,成为俄罗斯人每日生活的必选。无论是在酷暑还是在严冬,无论是在清晨还是在深夜,你都可以在大街小巷、车站地铁,看到数量不菲的俄罗斯男女公民或步履匆匆,或悠闲自得地手持啤酒瓶开怀畅饮的情景。这已经成为俄罗斯街头文化不可或缺的一景。在街头设置的保洁箱里,街边的牙石上,随时都可以看到被人丢弃的啤酒瓶。有一次笔者在路边候车,无意间发现路边的街灯上竟有一只啤酒瓶,看来俄罗斯人饮酒之余也没忘了幽默一下。
在俄罗斯,上年纪的人还是钟情于一种叫格瓦斯的饮料,但年轻人已经被可口可乐等西式饮品的特殊口感和声势浩大的广告宣传所俘虏。
葡萄酒在俄罗斯好像没有像在欧洲大陆那样占据崇高的地位,也许是伏特加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地位太重要了,以至于再好的东西也难以取而代之。
三、俄罗斯的茶文化
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人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俄国人饮茶的历史虽不算太长,但茶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却占有重要位置。俄国人不但喜欢饮茶,而且逐步创造并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
历史上,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直接传入俄罗斯。1616年,俄国人出使中国,使他们得到了认识茶叶的机会。在招待宴会上,俄国特使彼得罗夫十分惊异地看到,端上来的热牛奶里放着一种不知叫什么的叶子,这种彼得罗夫从未见过的叶子就是茶叶。这是俄国人了解茶叶的开端。二年后,明朝政府派人携带茶叶数箱前往俄国,赠送沙皇,企图打开华茶在俄国的销售市场,未果。1638——1640年,瓦西里·斯塔尔科夫出使阿勒坦汗庭,受到达音诺彦的宴请,席间他们喝的是茶。临别前,阿勒坦汗赠给沙皇许多礼品,有皮货、绸缎以及按蒙古人估价相当于一百张貂皮价格的茶叶二百包。斯塔尔科夫对茶叶一项提出了异议,说在俄国,这是一种不知名的、没有人想要的东西,因此,莫斯科宫廷宁愿请汗赠以相等价值的貂皮。但是结果仍按原来方案处理。此项茶叶约248公斤多一点,价值约合旧卢布30个,这是华茶输俄的开端。比华茶输入荷兰晚了30多年。可见在17世纪中叶之前,茶叶对俄罗斯人来说还是新奇的东西。在品尝之后,沙皇即喜欢上了这种饮品,从此茶便堂尔皇之地登上皇宫宝殿,随后进入贵族家庭。从17世纪70年代开始,莫斯科的商人们就做起了从中国进口茶叶的生意。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167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关于俄国从中国长期进口茶叶的协定。但是,从中国进口茶叶,路途遥远,运输困难,数量也有限。因此,茶在17、18世纪的俄罗斯成了典型的"城市奢侈饮品",其饮用者的范围局限在上层社会的贵族、有钱人,喝茶则一度成了身份和财富的象征。直到18世纪末,茶叶市场才由莫斯科扩大到少数外省地区,如当时的马卡里叶夫,如今的下诺夫哥罗德地区。到19世纪初饮茶之风在俄国各阶层始盛行。
然而,事实上,有关史料证明,俄罗斯人第一次接触茶的时间还要早些,是在1567年。当年到过中国的两位哥萨克首领彼得罗夫和亚雷舍夫曾经描述过一种不知名的稀奇的中国饮品,这种饮品在当时的西伯利亚东南部及中亚地区已经比较普及。但可能因为哥萨克首领的描述没有引起沙皇贵族的注意,因此,这段历史也就鲜为人知了。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饮茶习俗。从饮茶形式上来看,中国人饮茶一向是香茗一杯,细品慢饮;俄国人喝茶,则伴以大盘小碟的蛋糕、烤饼、馅饼、甜面包、饼干、糖块、果酱、蜂蜜等等"茶点"。从功能上看,中国人饮茶多为解渴、提神亦或消遣、待客;俄国人喝茶则常常为三餐外的垫补或往往就替代了三餐中之一餐。当然,喝茶之际谈天说地是必不可少的,俄罗斯人把饮茶当成一种交际方式,饮茶之际达到一种最好的沟通效果,而独自饮茶则可以给自己一个沉思默想的机会,进行一种"我"与"我"的交流。
从饮茶的品种来看,中国人喜喝绿茶,俄罗斯人则酷爱红茶。有趣的是红茶在俄语是"чёрный чай",直译为"黑茶"。之所以称之为"黑茶",似乎有合乎逻辑的道理:一来红茶在没泡入水中时呈黑色,二来俄罗斯人喜喝酽茶,浓浓的酽红茶也呈黑色。从饮茶的味道看,俄国人更喜欢喝甜茶,喝红茶时习惯于加糖、柠檬片,有时也加牛奶。因而,在俄罗斯的茶文化中糖和茶密不可分,人们用Спасибо за чай-сахар (直译谢谢糖茶)来表示对主人热情款待的谢意。从饮茶的具体方式看,俄罗斯人喝甜茶有三种方式:一是把糖放入茶水里,用勺搅拌后喝;二是将糖咬下一小块含在嘴里喝茶;三是看糖喝茶,既不把糖搁到茶水里,也不含在嘴里,而是看着或想着糖喝茶。第一种方式最为普遍,第二种方式多为老年人和农民接受,第三种方式其实常常是指在没有糖的情形下,喝茶人意念当中想着糖,一边品着茶,结果是似乎也品出了茶里的甜味,很有些"望梅止渴"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人还喜欢喝一种不是加糖而是加蜜的甜茶—— чай с мёдом。在俄国的乡村,人们喜欢把茶水倒进小茶碟,而不是倒人茶碗或茶杯,手掌平放,托着茶碟,用茶勺送进嘴里一口蜜后含着,接着将嘴贴着茶碟边,带着响声一口一口地吮茶。喝茶人的脸被茶的热气烘得红扑扑的,透着无比的幸福与满足。这种喝茶的方式俄语中叫"用茶碟喝茶"。有时代替蜜的是自制果酱,喝法与伴蜜茶一样。在18、19世纪的俄国乡村这是人们比较推崇的一种饮茶方式。
俄罗斯人重视饮茶,也就常常赋予饮茶以更多的文化内涵,从而使俄语里的"茶"(чай)一词有了更多的意义。俄罗斯人中常以пригласить (звать) на чай(на чашку чая)(请来喝杯茶)向友人发出作客的邀请,同时也是向对方表示友好诚意的一种最佳方式。另外,旧时俄国人有喝茶给小费的习惯,俄语里称之为"давать на чай",后来俄语这一表达方式转义表示指在任何场合的"付小费"。
中国的茶文化讲究茶具,谈到俄罗斯的茶文化,也不能不提到有名的俄罗斯茶炊(самовар)。俄国有"Какой же чай без самовара"(无茶炊便不能算饮茶)的说法。在民间,人们还把"самавар"(音译"萨马瓦尔")亲切地称作"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Самовар"(伊万·伊万诺维奇·萨马瓦尔),或是"Золотой 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金子般的伊万·伊万诺维奇),以表示对茶炊的钟爱和尊崇。在古代俄罗斯,从皇室贵族到一介草民,茶炊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器皿,同时常常也是人们外出旅行郊游携带之物。俄罗斯人喜爱摆上茶炊喝茶,这样的场合很多:当亲人朋友欢聚一堂时,当熟人或路人突然造访时;清晨早餐时,傍晚蒸浴后;炎炎夏日农忙季节的田头,大雪纷飞人马攒动的驿站;在幸福快乐欲与人分享时,在失落悲伤需要慰藉时;在平平常常的日子,在全民喜庆的佳节......在不少俄国人家中有两个茶炊,一个在平常日子里用,另一个只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启用。后者一般放在客厅一角处专门用来搁置茶炊的小桌上,还有些人家专门辟出一间"茶室",茶室中的主角非茶炊莫属。茶炊通常为铜制的,为了保持铜制品的光泽,在用完后主人会给茶炊罩上专门用丝绒布缝制的套或蒙上罩布。
俄罗斯茶炊出现于18世纪,是随着茶落户俄罗斯并逐渐盛行而出现的。茶炊的制作与金属的打造工艺不断完善密切相关。何时打造出的第一把茶炊已无从查考,但据记载,早在1730年在乌拉尔地区出产的铜制器皿中就有外形类似于茶炊的葡萄酒煮壶。直到18世纪中下期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俄罗斯茶炊。在当时,有两种不同用途的茶炊:茶壶型茶炊和炉灶型茶炊。茶壶型茶炊的主要功能在于煮茶,也经常被卖热蜜水的小商贩用来装热蜜水,以便于走街串巷叫卖且能保温。原理在于茶炊中部竖一空心直筒,盛热木炭,茶水或蜜水则环绕在直筒周围,从而达到保温的功效。炉灶型茶炊的内部除了竖直筒外还被隔成几个小的部分,用途更加广泛:烧水煮茶可同时进行。这种"微型厨房"式的功能使它的使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家庭,而且深受旅游、旅行者青睐。无论在森林还是草场,在能找到作燃料的松果或木片的地方,人们都可以就地摆上炉灶型茶炊,做一顿野外午餐并享受午后茶饮的惬意。到19世纪中期,茶炊基本定型为三种:茶壶型(或也称咖啡壶型)茶炊、炉灶型茶炊,烧水型茶炊(只用来烧开水的茶炊)。
茶炊的外形也多样化。有球形、桶形、花瓶状、小酒杯形、罐形,以及一些呈不规则形状的茶炊。
谈到茶炊就不能不提到它的产地。19世纪初,莫斯科州的彼得·西林先生的工厂主要生产茶炊,年产量约3000个。到19世纪20年代,离莫斯科不远的图拉市则一跃成为生产茶炊的基地,仅在图拉及图拉州就有几百家加工铜制品的工厂,主要生产茶炊和茶壶。到1912、1913年,俄罗斯的茶炊生产达到了顶峰阶段,当时图拉的茶炊年产量已达66万只,可见茶炊市场的需求量之大。
俄罗斯作家和艺术家的作品里也多有对俄罗斯茶炊的描述。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有这样的诗句:
天色转黑,晚茶的茶炊
闪闪发亮,在桌上咝咝响,
它烫着瓷壶里的茶水;
薄薄的水雾在四周荡漾。
这时已经从奥尔加的手下
斟出了一杯又一杯的香茶,
浓酽的茶叶在不停地流淌
诗人笔下的茶炊既烘托出时空的意境,又体现着俄罗斯茶文化所特有的氛围。
俄罗斯着名的画家巴·库斯托季耶夫以饮茶为题材作有油画《商妇品茗》,画面左侧靠边就是一把高高立在餐桌上的铜制茶炊。通过人的视觉,传递俄罗斯茶文化的信息。
在现代俄罗斯人的家庭生活中仍离不开茶炊,只是人们更习惯于使用电茶炊。电茶炊的中心部分已没有了盛木炭的直筒,也没有其它隔片,茶炊的主要用途变得单一烧开水。人们用瓷茶壶泡茶叶,茶叶量根据喝茶人数而定,一般一人一茶勺。茶被泡3一5分钟之后,给每人杯中倒入适量泡好的浓茶叶,再从茶炊里接煮开的水入杯。在现代俄罗斯的城市家庭中流行趋势是,用茶壶代替了茶炊,茶炊更多时候只起装饰品、工艺品的作用。但每逢隆重的节日,现代俄罗斯人一定会把茶炊摆上餐桌,家人、亲朋好友则围坐在茶炊旁饮茶,只有这样,节日的气氛、人间的亲情才得以尽情喧染。而传统意义上的пить чай за самоваром(围着茶炊饮茶)在俄罗斯乡村的木屋里一直流传至今。
8. 俄罗斯人嗜酒成性为什么到中国来了却不胜酒力,对待这个问题你怎么认为
一提到俄罗斯,大家就会联想到俄罗斯冰天雪地里,手拿伏特加烈酒仰头猛灌的样子。俄罗斯的伏特加也不算特别烈。
有人说他所居住的城市跟前苏联颇有源远,至今我们这座城市里还有苏军烈士陵园、日俄战争遗址等近现代遗迹,很多上岁数的老人口中都会经常蹦出几句俄语,前几年一到夏天都会有很多俄罗斯人来我们这座城市度假,在沙滩上会经常见到成群的俄罗斯人晒日光浴,因此见过和听说过很多关于俄罗斯人饮酒和饮食习惯的趣闻。
俄罗斯没有那么多讲究,碰杯时没有放低姿态,杯口放低的习惯,其次,俄罗斯人只要碰杯必须喝完,一起碰杯如此,两两碰也是如此。酒的度数不同,酒文化的不同,喝酒人的不同,导致了俄罗斯人期初会表现出不胜酒力,但适应中国文化和环境之后,一切就会好些,就不会出现,或者很少出现一喝就醉。
9. 想知道关于俄罗斯的一些风俗~了解的人麻烦进一下~
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展现其民族文化特征和内涵的主要内容之一。俄国是个多神教的国家,988年罗斯受洗,基督教取代多神教,而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的东正教在俄罗斯则是最大和最有影响的宗教,俄罗斯人主要信奉东正教。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东正教徒一亿五千万人,仅前苏联就有八千多万人,占前苏联人口的30%以上。因此,在多神教、东正教及古罗斯人的神话传说的共同影响下,在俄罗斯民间流传着各种征兆(приметы )和俗信(поверья ),这些都具体反映在俄罗斯人的言语、行为和习惯方面。
隔着门槛不握手当我们去俄罗斯人家里做客时,主人一开房门,我们会很自然地伸出手去握手以示问好,而俄罗斯人站在门口从来不向客人伸手,而是要等客人进门后才握手。一些上了年纪的主人会解释说:“隔着门槛不握手,这是我们的规矩。”古时,斯拉夫人把夭折的孩子、亡故的长辈埋在自家门槛下,认为死者的灵魂会保佑全家平安无事。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门槛是极为重要的地方,所以不能站在门槛上,不能坐在门槛上,尤其是外人不能踩门槛。由此而产生了新郎在婚礼上迎接新娘时必须把新娘抱进家门的习俗。假如新娘自己跨过婆家的门槛,会惹得祖宗的灵魂发怒的。迷信虽然已成过去,但这一习俗在许多地方保留了下来,而но ситького -л .наруках(宠爱,珍爱)则作为一句成语得到广泛的流传。在俄罗斯,关于“门槛”有许多不祥的说法:Споткнутьсяпередсвоимдомом — дома несчастье .(在自己的家门口绊了一脚,家里准遭不幸。) Споткнуться ,выходя издо ма ,— кнеудаче .(出门时绊了一脚,办事不会顺利。)Да -ритьчерезпорогнельзя — к несчастью .(不能隔着门槛送东西,否则会不幸临头。)Черезпорогздороваться — плохая примета :поссоришьсяилинемымибудут .(隔着门槛问好,是不祥之兆:要么会和人吵架,要么孩子将是哑巴。)Порогпересту -патьследуетправойногой , левой — кнеудаче .(必须迈右脚跨门槛,假如迈左脚过门槛,则办事不顺。)等等。
呸,呸,呸,消灾驱邪求吉利在与俄罗斯人交往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夸对方“气色不错”或者“诸事如意”等,对方会发出二三声“Тьфу ,тьфу !”(呸,呸!),有时还要加上一句:“Чтобынесглазить ”。假如我们不了解这其中的缘由,会流露出尴尬或疑惑的神情。在俄罗斯按旧时的说法,眼睛集中了一个人的力量,因此歹毒的人只要看人一眼,就能毁坏他的生活。换句话,用毒眼看人,就会使其遭遇不幸(В глазахсосредоточенасилачеловека ,по этомунедобрые лихиелюдимогутиспоритького -н .однимтольковзгля -дом ,иначеговоря — сглазить .),在俄语中有“дурнойглаз ”(毒眼)这个说法。古时的人担心被这种眼睛看过之后会遭不幸,就吐三口唾沫以达到驱邪的目的。后来,сглазить 的意思引申到“因听到夸奖、赞美等好话而担心引起不吉利的后果”,人们担心魔鬼听到这些好话以后会伤害人。比如,古时候,俄罗斯人常常给孩子起一些难听的名字,如:Рябой(麻子),Косой(斜眼)等,认为魔鬼是不会对有这些名字的孩子感兴趣的,从而可以使他们免遭不幸。为了达到消灾驱邪求吉利的目的,人们就要吐三口唾沫。例证:— Какой кра -сивый ребёнок !— Тьфу ,тьфу ,тьфу !— старухапоплевалачерезлевоеплечо . — Атоещёсгла зить !( А .Акишина) (“小孩子真漂亮!”“呸,呸,呸!别夸了!”老太婆朝左肩连啐了三口唾沫。“不然反而会不吉利的!”)唾沫必须往左肩的后面啐,因为按照基督教的传统观念,人的右边有天使,是人的保护神,而人的左边站着魔鬼。俄罗斯人说:“Чтобы отогнать отсебялукавого ,необходимоплюнутьтриждычерезлевоеплечо ”。那为什么要吐唾沫呢?以前,人们认为唾沫是一种有治疗效果的神奇东西,民间的医师往伤口上吐唾沫,认为这样可以让伤口愈合。
宋先生,不好意思,刚刚我太冲动了,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你的立场。"丁静低声说道,回想自己和陈双这段时间以来,不断的被人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