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的和平发展应该从哪些方面维持与俄罗斯之间的平衡
1、维护国家领地主权完整
2、保障国家资源能源
3、控制军事战略要地
4、打通海上交通运输
5、增强民族自豪感
。。。。。
2. 冷战后俄罗斯对外战略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冷战后俄罗斯对外战略的调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1-1992年)实行向西方“一边倒”政策,尚未提出明确的亚太战略目标。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俄罗斯为了争取西方经济援助,努力“融进西方文明社会”。这一阶段的对外战略和政策特点:
其一、完全向西方国家倾斜的“一边倒”政策。
其二、以寻求西方大规模的经济援助作为推动国内激进经济改革的动力源,把西方的援助看作是解决国内经济困难的灵丹妙药,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与西方国际社会保持一致,在涉及俄罗斯切身利益问题上唯唯诺诺。
其三、1992年初期,俄罗斯外交部制定的外交政策虽然提出不但要偏重于欧美,而且要侧重于亚洲,但并未付诸具体行动,在目标和政策上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第二阶段(1992-1993年)积极推行稳定东部安全环境,扩大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影响,确立以“亚太大国”地位为主要目标的亚太战略。
俄罗斯在推行经济改革过程中付出重大代价,但仍未获得大规模援助和西方社会的信任,这大大伤害了俄罗斯人敏感的自尊心。俄罗斯不得不重新调整它的外交战略,把目光投向经济快速发展的亚太地区。
在这一时期,俄罗斯亚太战略的特点主要体现为:
其一、以经济合作为中心,发挥俄罗斯远东的经济潜力和地缘经济优势,争取融入亚太多边经济合作机制,成为亚太经济合作伙伴。
其二、以安全对话为重点,积极推动建立亚太地区安全体系。
第三阶段(1994年至今)全力推行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保持亚太力量均衡格局,借助亚太制衡欧美,实现世纪之交的俄罗斯“大国复兴”战略。
俄罗斯外交政策转变的根本目的是改变前一时期推行的亲西方外交造成的俄在亚洲格局中的不利局面,积极参与亚太地区所有的重要政治、经济事务。在亚太地区推行以保障经济利益为重点的安全战略,强化和重视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以显示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捍卫国家利益的决心。
在这一阶段俄罗斯亚太战略的特点主要体现为:
其一、俄罗斯的亚太战略目标已不仅仅局限在谋求经济利益和政治影响的层面上,而是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国际合作,谋求尽快融入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并把亚太地区营造成俄同西方抗衡的战略大后方和政治筹码。
其二、在亚太地区实现以经济利益为重点的安全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强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和地位。
其三、这一时期俄罗斯同西方国家的矛盾日益暴露,它逐步意识到,作为世界大国的俄罗斯在世界大家庭中并没有占据应有的位置,它追求的“俄罗斯大国复兴战略”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种种限制和阻挠。俄罗斯与欧美的关系此时是合作与对抗并存,在对抗和妥协中寻求发展空间。
3. 俄罗斯的新安全战略
2009年5月13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了关于《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安全战略》的总统令。该总统令的宗旨,是加强联邦执法机关、各联邦主体的国家权力机关、俄各组织和公民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付出的努力。被称为俄罗斯联邦“综合性基础文件”,阐述了在国防、内政、外交及经济等领域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及应对手段,界定了俄国家安全利益所在。这个文件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所有领域的安全风险进行了详细盘点,将新的挑战、传统威胁和经济安全确定为重中之重。
新安全战略指出,俄罗斯克服了由苏联解体导致的政治及社会经济领域的系统性危机后果,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并开始恢复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与此同时,俄也面临着与10年前完全不同的形势和问题,过渡时期已经结束,进入长期战略发展的高水平时期。俄现在遇到了新的挑战,需要新的应对方法。正如梅德韦杰夫总统在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上说,新国家安全战略保持了国家安全领域政策的延续性,充分反映了俄国家发展重点及国家利益体系,其主要思想是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新安全战略指出,北约主导的全球及欧洲—大西洋地区安全架构存在的缺陷、国际法律制度及机制的不完善等因素,对国际安全保障构成威胁。大国矛盾及某些国家反复以单边武力手段解决国际矛盾的可能性,对俄国家利益的保障造成不利影响。为应对上述威胁,俄将继续进行军事改革,同时保留战略核武器潜力,完善军队组织指挥结构和部署体系,增加常备部队数量。军队改革新任务是,建立由联邦行政机关负责的部队装备统一采购体系,以及建立统一的军队后勤和技术装备保障体系。在长远的未来,国际政治的注意力将集中于争夺能源产地。在争夺资源时不排除使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可能,这可能打破俄罗斯及其盟国边境附近地区的现有力量平衡。而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大大降低了维护全球及地区稳定的可能。俄为维护国家利益,将推行“合理和务实的对外政策”,避免军备竞赛等耗费巨大的对抗。此外,俄将积极参加多边合作,与独联体国家开展双边及多边合作是俄外交的优先方向。
新安全战略强调,经济安全问题对其他安全问题影响巨大。从造成损失的规模看,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可与大规模战争相提并论。经济安全甚至超越传统安全问题,被提到了俄未来战略安全保障的首要位置上。特别强调俄罗斯国家安全状况,直接取决于国家经济潜力等因素。俄未来经济领域中的主要战略风险包括:国家无力改变能源出口模式、本国经济的竞争力低下、对本国资源丧失控制权等。同时指出,俄经济发展思路,在于发展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劳动生产率,更新国家重点经济产业,开发新的能源产地,以及完善银行体系和金融服务行业。
2009年5月13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命令,批准了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这份战略文件指出,未来国际政治的焦点将在能源争夺上,俄罗斯可能面临若干场争夺资源的战争,而俄罗斯将不惜使用武力来捍卫本国利益。
俄罗斯曾在1997年和2000年通过类似的国家安全学说,而新的安全战略则明确了未来10年俄在国防、内政、外交及经济等领域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及应对手段。文件共13页,其中确保能源安全成为焦点之一。文件说,在长远未来,国际政治的焦点将集中于争夺能源。在争夺能源时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这可能打破俄罗斯及其盟国边境附近地区的力量平衡。
世界主要国家也在为控制能源展开竞争,其范围涉及中东、巴伦支海大陆架及北极其他地区、里海和中亚地区。对于资源丰富的北极,俄罗斯一直坚称,没有打算将北极军事化,但分析人士认为,俄国家安全战略文件对能源争夺战的阐述,则暗示俄罗斯可能使用武力来捍卫自己的利益,尤其因为全球变暖使在北极开发变得更可行的情况下。近年来,北极争夺战悄然兴起,美国、挪威、加拿大和丹麦目前都已经加入了对北极大陆架的争夺战,这里埋藏着数十亿吨的石油和天然气。拟在北极建军事基地。为捍卫俄北极利益,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详细规划:2011年前,俄罗斯将完成对北极地区的地理勘探,以获得可以证明北冰洋海底部分区域是俄大陆架延伸的足够证据;2012年至2015年,俄罗斯将力争赢得国际社会对俄方拥有北极部分地区经济专属权的认可,并着手开发北极资源。国家安全战略文件还提出在北极边界建立“军事基地”,从而在不同的军事和政治局势下,保证安全。
此外,俄将积极参加多边合作,与独联体国家开展双边及多边合作是俄外交的优先方向。文件还指出,俄罗斯将加强与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的关系。
4. 俄罗斯东西平衡的全方位地缘战略是什么
俄罗斯天生具有对外的扩张性,这种对外扩张根源于其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从地缘政治策略上讲,这就是“以空间换时间”,只要俄罗斯能够把国境线向外部扩张,就能得到更多的时间动员兵力、资源。哪怕是敌人已经深入俄罗斯的腹地,如果其腹地足够广阔,那么,俄罗斯还可以通过破坏敌人的补给线、分散敌人的兵力等办法,耐心等待转败为胜。
5. 俄罗斯对外政策的目标和总体框架
俄罗斯自独立以来,外交政策始终与其民族历史、国家安全、经济和军事利益密切相连,而大国思想、强国之梦为立国之本。因此,俄罗斯对外政策及时调整方向,适时地维护国家民族利益。1999年12月31日普京接替叶利钦总统,入主克里姆林宫。普京务实、灵活的外交风格在俄罗斯对外政策中打上了深刻的烙印。面对世纪之交的国际形势和俄罗斯衰弱的经济实力,刚刚上任的普京总统于2000年7月推出了《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新构想对“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及其保障手段进行重新认识”,在总体继承叶利钦时期的外交战略和目标的基础上,调整了对外政策及其策略。强调对外政策的基础是“务实,经济效益,国家利益”。对外政策的宗旨为“国内目标高于国外目标”,即外交最迫切的任务是为国家经济振兴服务,为顺利实施国内改革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俄罗斯对外政策的目标:通过振兴经济,重振俄罗斯的大国雄风。
俄罗斯务实灵活外交的整体框架:独立自主和建设性的外交政策。
对外政策建立在国家利益的基础之上,而不再是某种意识形态。
致力于建立符合于当今世界现实及利益多样性的多极国际关系体系,联合国应当是调解国际关系的主要中心。
力求平衡、全方位的对外政策,既侧重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又重视发展同东方国家的关系。俄罗斯欧亚大国的地缘政治地位,决定了其外交政策的平衡性。既面向西方又朝向东方的“双头鹰”外交。
同世界各国建立伙伴关系的顺序是:外交的优先方面是继续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传统的优先方面是发展与欧洲国家的关系;同美国的关系是外交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同亚洲国家关系,特别是同中国、印度和日本的关系是俄罗斯外交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向;发展同传统盟友朝鲜、古巴和中东等国家的关系对俄罗斯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俄罗斯周边建立睦邻地带,努力消除和防止紧张和冲突的策源地。
在解决优先任务时,特别是处理同美国和西方国家关系时,既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又努力通过对话与合作的途径解决分歧;努力寻求共识和共同利益,避免对抗。
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了由外交部制订的《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概论》。俄罗斯总统是在2006年6月27日召开的俄罗斯大使及常驻代表大会上,责成外交部对外交政策进行这样的综合性分析的。这一概论及其中的建议将作为俄罗斯领导层在各个相应方向上,执行外交方针时采取行动的参考。公布这一概论是俄罗斯外交政策公开性的又一个例证,同时也表明俄罗斯运用理论依据探讨国际现实问题中的所有实质性领域的意愿。
对外政策概论是为了巩固在俄社会中业已形成的对国家外交政策基本问题的广泛共识。俄罗斯联邦议会两院的下属专门委员会、俄罗斯社科问题研究机构和政策研究中心、非政府组织、企业家协会参加了外交政策概论的起草工作。概论还参考了外国专家的意见。
俄罗斯的对外政策是建立于保障国家稳定、安全发展和促进加强国际关系的原则基础上。这些宗旨都源于《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并在《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中明确地体现出来。国家对外政策的基础是《宪法》和联邦法律。国际法准则和俄罗斯签署的国际条约也是俄罗斯法律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主要方向由俄罗斯联邦总统来制定,外交部负责具体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相关的职能根据总统令赋予外交部。近年来俄罗斯对外政策变得比较灵活。灵活的对外政策可以避免冲突、与所有国家探寻共同利益和采取互利的解决办法。俄罗斯对外政策是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离主义,也反对任何破坏国际稳定、妨碍国际合作的挑衅行为和计划。俄罗斯联邦在国际关系上主张防止包括核武器对抗在内的任何性质的军事对峙。因此在2003年俄罗斯与美国签署并批准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在八国集团范围内俄罗斯与世界发达国家保持着互利关系,这对国际社会所有国家间的发展、友好及保护全球文化和自然遗产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机会。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和经济结构一体化(例如:加入巴黎俱乐部、伦敦俱乐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及正在申请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使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扮演了新的角色。
目前俄罗斯和17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驻外机构包括140个大使馆和12个驻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处、74个总领馆和4个领事馆。俄罗斯联邦外交部总部有3300名工作人员,在全俄境内有36个办事机构。在莫斯科有包括欧盟委员会和马尔他骑士团代表处在内的140个国家驻俄使馆。用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话说,2006年,“俄罗斯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明显增强。《美国思想者》等西方媒体的评论或许更直接:“北极熊终于睡醒了!”
6. 从二战结束到现在苏联(俄罗斯)的军事战略理论,具体一点的都有些什么,能按照时间节点总结下吗
苏联贯串始终的就一个,世界革命。只是形式或有调整。
起初很激进,到处建立共产党和发动革命,但是都不理想,不是共产党本身很弱,往往在苏联的指导下,小党并入大党,到今天基本无声无息的状态,不知道还都活着吗?中共起初加入国民党,也是这个状态,无奈国民党太右太保守,又带着中国政治古来野蛮凶狠的一面,结果对旧物几乎毫无革新,对单纯的工人罢工之类形成的无军队革命的激进局面,都至于怕的要死,把枪口对准了狂杀。。。再就是共产党虽然很强,甚至根本已经接近成功,而且甚至成功的可能出现不止一回,反而是苏联出于自己的利益,各种方式让他掩旗熄火,比如1927年的中共遭遇大屠杀,一战前后欧洲一些共产党的失败,二战后共产党集体强盛后的失败,都是。
所以事实上,苏联自己就有阻挡他国激进革命的强烈倾向,后来似乎有所觉察,世界也已经和平安定,苏联就变成了搞军事集团,控制势力范围,部分的短期内的妥协战略,搞基本是防御性的军备竞赛。。。
7.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是如何重建货币体系的新货币和就货币有什么不同
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以及经济体制的变化过激,导致通货膨胀严重,卢布不断贬值。俄罗斯政府的措施只有不断印发钞票,加大面额,之后出现了面值5000,10000,甚至十万一张。
8. 冷战后俄罗斯对外战略的调整分为哪三个阶段
俄军事战略调整的根本目标是有能力击败针对俄及其盟国的武力施压和入侵。从根本上讲这还是应对“威胁”的军事战略思想,并非着眼于主动的“能力”建设思想。这是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与美国军事战略调整的根本差别,其他的一切差异都是源于这个根本的差别。当前俄罗斯军事战略在军事力量部署方面显示出几大特点:一是加速独联体军事一体化进程,重点是以俄白联盟为核心构建独联体联合防空体系。二是努力与欧洲建立更紧密军事伙伴关系。三是将首先在远东地区部署最新型战役战术导弹系统。四是加大在高精尖武器系统,特别是新型战略武器研制方面的投入。
操作上的策略是:随时对威胁作出反应,不排除“先发制人”。俄罗斯除了保存和加强其核战略遏制力量外,还试图在和平时期能够有效应对两场任何形式的军事冲突。虽然都标榜为“先发制人”,但俄罗斯军事战略中的“先发制人”概念是在威胁临头的情况下被动地“先发制人”,而美国军事战略中的“先发制人”概念是根据美国自身判断,在需要“先发制人”进行打击的任何情况下“先发制人”,这其中既包括了被动的“先发制人”,也包括了主动的“先发制人”。
为了确保“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的目标得以实现,俄军采取了四大举措:
首先,强调质量建军和军队的机动灵活性。俄增加了常备部队的数量,并提高其大范围快速部署的能力。同时,俄在常备部队的基础上,组建接受统一指挥的常备武装力量集群,并将其部署到所有的战略区域。常备武装力量集群可随时根据需要部署到任何地方。
第二,在大量裁减军队人数的情况下,俄军加快向合同制方向转化的步伐,走职业化发展的道路。目前,俄武装力量已有13万名士兵和军士签订了服役合同,占全军总人数的22%;到2007年,还将有14.7万名服役的士兵和军士转为合同制。
第三,给军队配备现代化的武器。目前俄军现代化武器的配备量只占军队武器装备总量的20%—30%,到2010年,俄军先进武器装备要达到军队装备总量的35%,2015年达到45%。
第四,根据从最近10年来战争表现出的特点,俄军要加强和巩固反导弹袭击和反击空中打击的能力。
2006年2月2日俄罗斯《独立报》一篇题为《总参谋部揭开秘密改革计划》的文章披露了俄罗斯军事战略改革的进程。俄罗斯将正式放弃军事战略中的“对称”原则,即放弃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同潜在的敌人保持数量上的平衡这种做法,转而根据“非对称”原则建设武装力量和军事组织。在高技术条件下,维持数量庞大的军队应对大规模常规战争或核战争,显然与国家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有明显矛盾。
为此,俄罗斯将进一步精干常备部队,发展侦察、通讯和电子对抗部队。军队结构要形成作战部队和保障部队的最佳配置,以便在不同的战略方向建立有自我保障能力的集团军。另外,为了实现战略遏制和地区遏制,俄罗斯核力量的潜力要保持在起码的足够水平上。再者,要重点发展空军,在资金分配上要照顾到防空武器的发展,将来还要重视发展太空防御力量。
在军事力量的组织模式方面俄罗斯将作出一些重大决定:国防部和总参谋部的职能将被分开,国防部在很大程度上将成为文职机构,对军队进行监督,执行干部政策和负责军队给养并负责对军队进行精神道德教育,而总参谋部将负责统一指挥军队的军事行动。同时一些军兵种将被取消,转而在其基础上组建战略核力量司令部和军事太空防御司令部、海军司令部等。军区的地位将降低,主要的指挥单位是地区司令部,军区将服从地区司令部指挥。可能成立的3个地区司令部将分别是,建在乌兰乌德(包括远东军区和西伯利亚军区)、萨马拉(伏尔加河沿岸一乌拉尔军区和北高加索军区)和莫斯科(莫斯科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而且莫斯科军区的司令部有可能搬到斯摩棱斯克)。拆解所有的4个舰队,取而代之的是分舰队和区舰队,它们将听从地区司令部指挥。从这些措施中,我们或多或少地看到美国军事力量组织模式的影子。
俄罗斯的行动反映了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变革和军事战略大调整的趋势
9. 俄罗斯和伊朗作为叙利亚盟友,阿萨德如何平衡两国在叙利亚的利益
随着叙利亚政权的盟友莫斯科和德黑兰的经济利益开始在该地区发生冲突,两国之间出现了裂痕。阿萨德能在积累巨额战争债务的同时与双方保持关系,但阿萨德是在俄罗斯跟伊朗之间做了一个调解员的0角色帮助俄罗斯跟伊朗分析显得利与弊来平衡两国在叙利亚的利益。
俄罗斯分析师哈利布尼科夫(Khelibnikov)表示,如果关于马革阵和阿萨德政权之间政权问题的报道是真实的,那么这表明叙利亚商业精英之间的裂痕正在扩大。尽管俄罗斯和伊朗都同意让阿萨德政权继续掌权,但俄罗斯和伊朗在叙利亚总是有不同的目标和利益。在战后的叙利亚,有理由假设俄罗斯和伊朗将继续在某些地区发生冲突,并增加它们在实地的分歧。”
10. 俄罗斯战略重地首次对中国开放,具体情况如何
俄罗斯战略首次对中国开放,具体情况如何?我们还不咋了解呢,现在才开饭,我们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