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常和俄罗斯混淆的国家罗斯在历史上究竟是如何起源的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大国际力量。从历史上看,俄罗斯的国家起源十分复杂。史学界目前对罗斯起源的争论还在继续酝酿,并且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势头。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去认识这个问题呢?
一、“罗斯”还是“俄罗斯”?
外行人提起俄罗斯的历史,首先就会被其复杂的名称界定给弄晕了。“俄罗斯、罗斯、苏俄、沙俄、帝俄、苏联”等等,这些相应的称呼数不胜数。我们今日主要来谈一谈罗斯国家的起源,因此需要辨析的最主要的名词便是“罗斯”和“俄罗斯”二者。
俄国的英文名称叫做Russia,如果按照英文版音译,我们应当称呼她为“罗斯”['r]才对。即便是国际通行的关于俄国的称呼,也都是用双音节的居多。比如,法语中俄罗斯为Russie,西语称Rusia韩语中称呼其为、日语为:ロシア(两者罗马音标皆读成:reosia)。
2. 我国是有俄罗斯族吧,谁知道他的由来
俄罗斯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共有13504人。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市等地,其余分散于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一带。
俄罗斯族是18世纪前后由俄国迁入我国的。起初的成份主要是战俘、逃亡士兵、谋生的农民和东正教传教士等。19世纪的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更多的俄罗斯人进入我国,直到20世纪30年代还有陆续迁入者。当时,他们被称为“归纯族”。新中国成立后,他们获得了民族平等的权利,正式改称为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使用俄文。在家庭之外的社会交往中,他们普遍使用汉语、汉文。
东正教(亦称希腊正教)是俄罗斯族的传统信仰。但由于与其他民族的密切交往、通婚,宗教信仰已日渐淡漠。
居住在城镇的俄罗斯族,知识分子有相当大的比重,教师、医生、工程师、技术工人以及干部,是他们主要从事的职业。在农村和牧区的俄罗斯族也大都是知识型的农牧民,普遍擅长园艺栽培、家畜家禽饲养和养蜂等。
3. 战斗民族俄罗斯,这国家的名字由来是什么
一、关于俄罗斯国家名字的由来,解释如下:
有关俄罗斯国名的来源,在刘伉主编的《世界社会文化地理手册》中有另一种解释:
过去我们把苏联的前身称为俄国、沙俄、帝俄;把苏联称之为苏俄其中的“俄”字实际上是“俄罗斯”的简化。但在俄语中,却怎么也找不到俄罗斯据以音译的对应词。有的只是Pycb,Poccия。或Pyccия。欧洲其他语言据此演变出各种词形,如英语的Ross,Russ和Russia等;用罗马字母转写,也可作Rus’,Rossiya和Russiya。用汉语可以分别译为露西、罗斯和露西亚(“露西亚”这种译法创自日本人,到今天他们仍把俄罗斯人称为露西亚人,俄语称为露西亚语)。当然,从这些译名中,多少可以看出点联系,比如俄罗斯之于罗斯。为什么多出一顶帽子——开头的“俄”字呢?这同蒙古人和蒙古语有关系。
须知历史上我国和俄国人从不搭界,中间隔着说乌拉尔语系和阿尔泰语系语言的许多民族,特别是隔着地域活动范围广大的蒙古人。蒙语由于自身的特点,每遇以辅音r起首的词(不论发这个r音时舌部震颤与否),为便于发音,必须把它后面紧跟的元音先移前重复一次。Pиcb,Poccия和Pyc-cия中正好有这个r音,于是就把它读成Oroso。在元代汉语中便出现了与它相应的译名“斡罗思”(还有多种异译)。到了清代,俄国已经开始同中国交界了,清朝仍因袭蒙古语中对它们的称呼,只是另外音译为“俄罗斯”,并一直沿用至今。
二、关于俄罗斯的由来解释如下:
1、一种说法是,“俄罗斯国家”起源于9世纪中叶,也就是在有关斯拉夫人的最初记载出现以后约300年。最早建国的不是斯拉夫人,而是外来的民族。来自瑞典的瓦利亚格人战胜了来自亚洲的哈扎尔人,成为东欧平原的主人。“连最初的诺夫哥罗德和基辅的王公,我们一看那些名字就知道他们出身于瑞典人”。“‘罗斯’这个名称来源于芬兰人给经过波罗的海来到芬兰的瑞典人所起的绰号。但城市居民大多数是斯拉夫人,王公及其贵族很快就斯拉夫化了”。
公元9世纪,当东斯拉夫人在德涅斯特河与第聂伯河之间艰辛地开拓森林和草地时,一支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来的部落开始侵入他们的生活。东斯拉夫人称这个部落是瓦利亚格人,芬兰人则称他们是罗斯人(芬语ruotsi或rootsi,意为北方人或诺曼人)。瓦利亚格人征服了东斯拉夫人,此后,东斯拉夫人就被称为罗斯人了。这个由瓦利亚格人建立起来的国家,历史上被称为“基辅罗斯”2。
2、另一种说法是,中世纪时由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下至东欧的瓦兰内亚人曾征服基辅一带。因为征服者来自瑞典东海岸罗登,即现在的罗斯拉根(ROSLAGEN),所以当地斯拉夫人根据这一地名的前半部分ROS而称这些征服者为罗斯人3。
1987年《俄语》出版社出版的斯·尼·瑟罗夫撰写的《历史之页》,则代表了俄罗斯官方的立场。书中指出:“在多民族的苏联中有三个兄弟民族: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他们占全国居民的70%。他们的语言、民族习惯和文化中有许多共同点。他们共同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是公元前生活在东欧南部古老的农业和牧业部落的后代。在公元1世纪初,东斯拉夫人占有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从喀尔巴仟山到奥卡河与伏尔加河上游的广阔地域。9世纪初,在东斯拉夫人那里出现了早期的封建国家——基辅罗斯。许多资产阶级历史学家至今仍硬说这个封建国家是由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诺曼人建立的。俄罗斯和苏联学者早就批驳了这种所谓的‘诺曼理论’。他们证明,俄罗斯国家是由于东斯拉夫部族长期独立发展而形成的。”
瑟罗夫写道,“至今仍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斯拉夫部落大公基伊及其兄弟谢克和霍里夫在第聂伯河高耸的岸上建立了一个城市。为了纪念兄长,他们把此城命名为基辅。据基辅编年史的编纂者涅斯托尔说,基伊去了察尔格勒(君士坦丁堡),受到拜占庭皇帝的热情接待。他返回基辅后很快就去世了。基伊的后代就是基辅公国最早的大公。在几个世纪中,东斯拉夫人与来自亚洲的游牧民族进行了斗争。公元4世纪,匈奴进攻过斯拉夫人。此后又有阿瓦尔人和哈扎尔人来进攻。斯拉夫人自己也经常向多瑙河沿岸和拜占庭进行军事远征。为了防御性和进攻性的战争,东斯拉夫人结成同盟。在6世纪,居住在第聂伯河两岸的斯拉夫部落,在罗斯部落领导下联合了起来。这个部落因第聂伯河的支流罗斯河而得名。加入这个联盟的所有斯拉夫人逐渐地都被称为罗斯人。涅斯托尔写道:‘波利安人(居住在第聂伯河及其支流沿岸的古东斯拉夫部族)现在被称为罗斯人。’基辅成为罗斯大地的中心。”
3、补充解释:
莫斯科大公伊万三世(1462~1505年在位)逐步兼并了诺夫哥罗德、特维尔和梁赞,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他本人成为东北罗斯唯一的君主,被称为“全罗斯的国君”。
伊万之子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在位)继续扩张,完成了俄罗斯统一大业。这标志着俄罗斯民族的最终形成。
【彼得大帝(1682~1725年在位)首次定国号为“俄罗斯帝国”。
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成立了“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并加入苏联。1991年12月改名为俄罗斯联邦,或俄罗斯。】
4. 中国境内俄罗斯族的来历
俄罗斯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共有13504人。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市等地,其余分散于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一带。
俄罗斯族是18世纪前后由俄国迁入我国的。起初的成份主要是战俘、逃亡士兵、谋生的农民和东正教传教士等。19世纪的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更多的俄罗斯人进入我国,直到20世纪30年代还有陆续迁入者。当时,他们被称为“归纯族”。新中国成立后,他们获得了民族平等的权利,正式改称为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使用俄文。在家庭之外的社会交往中,他们普遍使用汉语、汉文。
东正教(亦称希腊正教)是俄罗斯族的传统信仰。但由于与其他民族的密切交往、通婚,宗教信仰已日渐淡漠。
居住在城镇的俄罗斯族,知识分子有相当大的比重,教师、医生、工程师、技术工人以及干部,是他们主要从事的职业。在农村和牧区的俄罗斯族也大都是知识型的农牧民,普遍擅长园艺栽培、家畜家禽饲养和养蜂等。
5. 俄罗斯族简介
俄罗斯族,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中国境内俄罗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语言,在社会上,俄罗斯族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内,在与本民族交往时讲俄语,使用俄文。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下辖额尔古纳市等地,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俄罗斯族总人口数为15393人。
习俗
1、节日
俄罗斯族的节日主要有圣诞节和复活节。圣诞节在公历1月7日,届时,家家都装饰圣诞树,享用丰美的食品,由扮演的圣诞老人分发礼物,唱歌跳舞,欢度圣诞夜。复活节在每年4月间,节前49天为斋戒期,过节第一天即复活节。
此外,还有“报喜节”(节期在每年3月上旬)、“成年节”(节期在每年6-7月间)等,也过元旦、春节、国庆等全国性的节日。
2、家庭
俄罗斯家庭为一夫一妻制小家庭。父亲掌管家中经济子女长大结婚后,即另立门户,独立生活。与汉族通婚所生子女,一般都有汉族和俄罗斯族姓名。
俄罗斯族的家庭关系,夫妻地位比较平等,尊重妇女,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在家庭中老人具有无上的权威,子女与父母的关系融洽。婚姻比较稳固,离婚者少。
3、丧葬
俄罗斯族实行土葬,葬礼在墓地举行,由死者的男性亲友将棺材抬至墓地,将棺盖揭开,亲友们向死者作最后告别。神父诵读有关的圣经,为死者进行祈祷。
6. 俄罗斯人起源于哪里和斯拉夫人有什么联系
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属欧罗巴人种,具有这一人种的基本特征:浅色皮肢,柔软的波状发,男子胡须和体毛发达,鼻窄且高高隆起,唇薄,直颌,面部轮廓清晰,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但俄罗斯人还有自己的特点:北部俄罗斯人属欧罗巴人种中的白海-波罗的海类型,身材中等,头型较长,鼻子高突,鼻梁呈直形或凹形,头发和眼珠色浅。南方俄罗斯人属欧罗巴人种中的中欧类型(或称阿尓卑斯类型),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头型宽短,脸宽,鼻高且大,发色淡黄并呈波状。
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15世纪末,伊凡三世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其国号为俄。16—17世纪,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各族先后被罗斯公国兼并,使它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17世纪中期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为统一的国家。1689年8月彼得一世上台。,俄罗斯通过1700~1721年同另一个强国瑞典进行的北方战争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罗斯从内陆国变为濒海国。17世纪它打败了波兰和瑞典封建主的反击。1812年俄罗斯打退了拿破仑远征军。1825年12月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举行起义(即12月党人起义),被镇压。1861年2月俄国废除农权制。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它的领导下,工农群众经过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和1917年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二月革命,于11月7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成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和国成立不久,经过三年国内战争,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本国地主资本家的武装叛乱,保卫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起加入。1990年6月12日,俄第一次人代会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12月21日,苏联11个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决定,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由俄罗斯继承。12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将国家正式名称改为“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1992年4月16日,俄罗斯第6次人代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俄罗斯”,从而恢复了历史上的名称;17日,最后决定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
7. 中国怎么会有俄罗斯族 他们是什么时候来中国的
俄罗斯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共有13504人。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市等地,其余分散于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一带。
俄罗斯族是18世纪前后由俄国迁入我国的。起初的成份主要是战俘、逃亡士兵、谋生的农民和东正教传教士等。19世纪的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更多的俄罗斯人进入我国,直到20世纪30年代还有陆续迁入者。当时,他们被称为“归纯族”。新中国成立后,他们获得了民族平等的权利,正式改称为俄罗斯族。
8. 俄罗斯人的来源是什么
俄罗斯是一个年轻的民族,形成于14-15世纪。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斯拉夫人是欧洲一个古老的部落,5-6世纪斯拉夫人向东西南三个方向迁徙,沿途与与当地的土着部落融合,逐渐形成三支:西斯拉夫人(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人的祖先)、南斯拉夫人(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等巴尔干民族的祖先)和东斯拉夫人(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的祖先)
1240-1480俄罗斯被金帐汗国(蒙古-鞑靼人)通知了240年;
1689年伊凡四世和清政府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有很多传教士,学生什么的来中国,学习中国文化,传教。
鸦片战争时期俄罗斯趁火打劫,侵占中国150万平方公里土地。
9. 中国境内的俄罗斯族和俄罗斯有关系吗是怎么来的
因为在元朝时期,当时蒙古人征服了俄罗斯一半地盘,所以说当时大多数俄罗斯白人也跟着蒙古人来到了我国,融入了中原地区,形成了今天的俄罗斯族框架,到了清朝时期,因为沙俄不断的入侵我国东北,所以说当时也有很多俄罗斯的士兵选择留在了我国东北地区,这些俄罗斯人长相基本上和俄罗斯白人没什么区别,但是他们也是以中文交流为主。
虽然这些俄罗斯族长相和大多数俄罗斯白人没什么区别,但是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我国,所以学习的语言也是以汉语为主,渐渐开始融入了中华文化当中,当然他们俄语也是会说的,也有一部分人还会说哈萨克语,他们同样也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把中国当做他们唯一的故乡,像我国内蒙古的呼伦贝尔有个额尔古纳市,就有一个俄罗斯民族乡。
10. 求俄罗斯民族的起源。
俄罗斯人起源于东斯拉夫人的一支,属欧罗巴人种,具有这一人种的基本特征:浅色皮肢,柔软的波状发,男子胡须和体毛发达,鼻窄且高高隆起,唇薄,直颌,面部轮廓清晰,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但俄罗斯人还有自己的特点:北部俄罗斯人属欧罗巴人种中的白海-波罗的海类型,身材中等,头型较长,鼻子高突,鼻梁呈直形或凹形,头发和眼珠色浅。南方俄罗斯人属欧罗巴人种中的中欧类型(或称阿尓卑斯类型),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头型宽短,脸宽,鼻高且大,发色淡黄并呈波状。
俄罗斯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俄罗斯和苏联的大多数学者认为斯拉夫人起源于欧洲南部的多瑙河流域。而东斯拉夫人最早是游牧民族,社会发展的起点很低,而且极其缓慢,6世纪之前他们还处在氏族公社阶段。这些东斯拉夫人起初分布在东欧大平原上。最早的俄罗斯国家是由古罗斯人9世纪末至10世纪初建立起来的。所谓罗斯人,是芬兰人对居住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一些日耳曼人的称呼,意为北方人或诺曼人,而东斯拉夫人称他们为瓦兰人,意为商人。有的西方学者进一步指出,这些诺曼人是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经河流水道航行而来的瑞典商人和海盗,俄国史学家则把他们称为“瓦兰—罗斯人”。这些瓦兰—罗斯人以武装商队为基本组织,因而行动十分机动灵活,并且有极强的战斗力,所以常被斯拉夫人请去解决他们之间的各种冲突,或者对付外敌侵扰。这些人在进行贸易活动时,不免顺便干些抢劫和杀人越货的海盗勾当。居住在诺夫哥罗德附近一带的一支东斯拉夫人请他们去为自己执掌权柄,于是就出现了瓦兰—罗斯人的留里克王朝。他们统治下的斯拉夫人就被称为俄罗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