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米格和苏伊霍哪个好

俄罗斯米格和苏伊霍哪个好

发布时间:2022-04-27 15:40:07

Ⅰ 俄罗斯的图系列飞机和米格系列还有苏系列哪个厉害

图系列是轰炸机,和另俩不好比较
现状是苏系的比较好,但在苏-27出世之前,米格都是压苏霍伊一头的。

Ⅱ 俄罗斯米高扬设计局与苏伊霍设计局,时下最顶级的飞机有哪些

俄罗斯提出研制第5代战机。米高杨:1.44验证机。苏霍伊:苏47“金雕”(经典前掠翼战机)。但最终俄罗斯两种方案全都放弃,以苏霍伊为主,米高杨参与审计最终研制成了T50…

Ⅲ 米格-35和苏-35那种飞机更好呢

Ⅳ 米格-31,米格-35和苏-35比,哪个性能更好

米格31主要用途为截击机,可高速巡航;
米格35为米格29改进型,主要改善了航程和航电设备,弥补米格29腿短的缺点;
苏35是重型战斗机,综合性能比以上俩中都要好,有航程,有速度,机动性也好,火控设备安装了俄罗斯最新的有源相控阵机载雷达;
综合比较苏35性能最好。

Ⅳ 苏—33与米格—29k那个更好

有些人答案扯淡没边,似是而非。
su33空重18.6,使用空重19.2,包含基本滑油,飞行员,机炮。最大起飞重量33.载油9.4吨之后,还有4.4吨武器搭载空间。
米格设计局的官网显示印度用的mig29k空重12.7吨,飞行员,滑油,机炮算上后重13.1吨。最大起飞重量24.5吨,内载油是5.1吨,外部载荷最大7吨。满内油之后还有6.3吨的载荷空间。
Specifications (MiG-29K)
Data from Russian Aircraft Corporation MiG data,[6] Gordon and Davidson,[65] Deagel.com[66]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Crew: One / Two (KUB)
Length: 17.3 m (57.76 ft)
Wingspan: 11.99 m (39.34 ft)
Height: 4.40 m (14.44 ft)
Wing area: 43 m² (462 ft²)
Loaded weight: 18,550 kg (40,900 lb)
Max. takeoff weight: 24,500 kg (54,000 lb)
空重11吨的是mig29A,空重10吨的是mig29没有出生过,谁说有,去谁家里要。
mig29k的主要问题是,要实现与su33同样的作战半径,必须要带三个1800L的副油箱。内油航程只有2000km,而su33轻易超过3000km。
Ferry range: 2,000 km (1,243 mi) / 3,000 km (1,860 mi) with 3 drop tanks。这样不仅占用三个重载挂架,还要占用5.2吨的载荷空间。此时的载荷就只有1.1吨了。只能带2+2做空中防御作战或者巡逻。
反过来看此时的su33,虽然只有4.4吨武器载荷。但是可以携带三倍于mig29k的武器数量。如果是对空防御作战,mig29k需要三个起落架次,才能达到su33的作战水平。如果是奔袭1200km以上的对地攻击,此时mig29k几乎无计可施。除非空中加油,否则一去不返的尴尬就会出现。su33则不会,4.4吨载荷,可以携带多达6枚1000磅级别的制导炸弹,还能携带2+2的自卫武器。
不过如果作战距离缩短到800km以内,mig29会稍微搬回一些劣势。此时只需要携带一个副油箱,武器载荷的丰富程度就高的多。而且甲板上的回收,布置,放飞空间都比SU33要好。

Ⅵ 苏联米格21战斗机与我国的歼7哪个性能好呢

后期的歼-7性能基本上已经远超过MIG-21了,歼-7早期的确是仿造MIG-21的机型,但是因为长时间使用和改造,基本已经吃透了设计构造,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造和优化,从飞行性能和航电设备的水平来说跟MIG-21已经基本不在一个档次,但是机头进气坑还是跳不出去,所以才有后来的J-8跟FC-1

附图是巴基斯坦的J-7,可以看到翼型的构造跟原版MIG-21已经有很大差别了

Ⅶ 苏联哪种制造的飞机虽然部件不先进但是总体性能却很好

米格-25战斗机(俄语:Микоян МиГ-25,英语:Mikoyan MiG-25,北约代号:“狐蝠”,Foxbat),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20世纪60年代末期研制的高空高速截击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最大飞行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曾打破多项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世界纪录,是世界上闯过“热障”(M2.5)仅有的三种有人驾驶飞机之一(另两种是美国的SR-71和俄罗斯的米格31)。四十年前,苏联飞行员维克多·伊万诺维奇·别连科驾驶机密的米格-25P狐蝠叛逃到日本函馆,美国技术人员拆解了该飞机发现:米格—25战斗机所使用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战机相比要落后得多,而其整体作战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美国等其他国家同期生产的战斗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米格公司在设计时从整体考虑,对各零部件进行了更为协调的组合设计,使该机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诸方面反超美国战机而成为当时世界一流。这一因组合协调而产生的意想不到的效果,被后人称之为“米格—25效应”。
米格-25效应: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落后,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换言之米格—25效应是指,事物的内部结构是否合理,对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关系很大。像木炭和钻石,同样的碳原子因为结构不同构成了完全不同硬度的东西。结构合理,会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结构不合理,整体功能就会小于结构各部分功能相加之和,甚至出现负值。

Ⅷ 苏式飞机和米格飞机哪个更厉害一点呢

米格设计局(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和苏霍伊设计局都是俄国优秀的战斗机设计局。 由于分工不同,“米格”主要设计前线战斗机,一般都比较小而轻,所以作战性能总是比设计重型制空战斗机的苏霍伊设计局的战斗机差一些。 在冷战时期,米格战机一直都是前苏联对外援助、出口的主力战机,也是世界上被装备、生产、仿制最多的战斗机。 直到冷战结束,俄罗斯取消了前苏联时期禁止技术水平较高的苏霍伊系列出口的限制,苏(-27)式战机风头强劲,米格(-29)战机无法再独领风骚,米格设计局也陷入了的困难之中。 你问这两种战机有何不同,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是自用的、重型、科技含量高、造价也高。另一种是可供出口的、轻型、造价低、可改进度不高。就好比美国的 F-15和 F-16,是冷战时期战斗机流行的高(重)低(轻)搭配方式。 苏27对米格29:谁是苏联最好的战斗机 在讨论苏联战斗机的时候,“最好”和“侧卫”这两个词是出现的最多的,大众很容易接受“SU-27是最好的战斗机”这一观点。不过,毕竟也有一些持相反观点的人,他们认为最有用的、用来击落F-15和F-16战斗机的既不是SU-27也不是MIG-31,而是MIG-29。这儿将列举一些事实,使得读者可以比较SU-27和MIG-29之间的优劣和差异,并对这两种飞机了解得更多。 SU-27的长处 航程远 载弹量大,包括6枚R-27中距导弹(R-27R/R1,R-27ER,R-27T/ET) 信息优势,功能更强大的航程 无与伦比的机动性能 MIG-29的短处 航程有限 最多只能携带2枚R-27(R-27R/R1),无信息优势,依赖于地面控制指挥系统(GCI) 处理能力差,抗干扰性能差 从上面这些通常使用较为广泛的比较来看,SU-27无疑是一种众望所归的战斗机,而MIG-29则显得很一般。但是如果换一种角度去看问题,那么SU-27的优势都将弱化,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强大。 全副武装的德国MIG-29战斗机 航程 首先应当承认航程确实是SU-27的一项重要性能,但这个性能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重量上的缺陷。当SU-27的燃油不少于2/3的时候,飞机的机动性能很差。这一事实经常被忽略,因此大航程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MIG-29C之前的MIG-29确实存在很严重的航程问题,MIG-29C在背鳍部位加装了一个“驼背”形的油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燃油问题。从作战需要角度看,MIG-29本身作为夺取“战区制空权”的战斗机,其航程并不需要很远,这只是种防御型截击机。MIG-29虽然带的油少,但是其体积也小,因此当SU-27很早就被发现的时候MIG-29却依然不知所踪。在执行适合的任务时,MIG-29A携带一个内含400KG燃油的机身中线副油箱,这些燃油用来启动、起飞、巡航,机身油箱中500KG燃油准备用来格斗(包括开加力1分钟),另外还需要准备1000KG左右的燃油返回基地。除此之外还剩余2500KG燃油,足够用来以0.8M速度、40000英尺高度进行5分钟的巡航飞行。从原东德的基地起飞,这足以应付MIG-29飞往英国南部作战。 机动性 两种战斗机都是声名卓着的高机动战斗机,二者的设计师在气动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MIG-29一度获得“世界上机动性最好的战斗机”的称号,很多人们把SU-27估计的过高了。MIG-29是被设计用于低速机动作战的战斗机,在低速状态MIG-29拥有出色的机头指向能力,在头盔瞄准系统和R-73导弹的组合下,MIG-29对于任何战斗机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威胁。事实上根据一些F-16战斗机的飞行员说,在低速时MIG-29的确比F-16更加容易操作。 SU-27虽然也是一种杰出的高机动战斗机,但是这种机动性能只表现在油量不足出现“返航”提示的时候。因此SU-27只适合于执行一些能精确计算油量的任务---这在平时训练中很容易做到,但在实战环境中几乎没有可行性。在实际状态中,SU-27可能将被迫抛弃中距导弹等外挂物,以提高自身的机动能力。 BVR(超视距攻击)能力 首先,两种飞机的主要中距攻击武器都是R-27型导弹,这种导弹是为SU-27战斗机量身定做的。SU-27飞机最多可以携带10枚各型R-27导弹(包括R-27R/R1/ER/T/ET型),而MIG-29只能携带两枚(包括R-27R/R1/T型)。 很明显,SU-27携带的武器更多,但是更重的武器在现代空战中是否真的必要呢?一方面,现代战斗机速度快,空战过程很短促;另一方面,现代战斗机在同时对付多目标方面并不优秀,一架战斗机在对一架敌机攻击的过程中未必来得及使用那么多导弹。空战中往往第一次交错就能决定结果,第一次迎头接触后敌我双方通常都会尽量脱离,以避免由于位置感知能力的缺陷而遭到其他隐藏的敌人的攻击。SU-27的N-001雷达和MIG-29的M-019雷达都是机械扫描脉冲多普勒雷达,在实际作战中都只能一次攻击一个目标,因此SU-27携带大量中距导弹的意义令人怀疑。通常SU-27会携带相同数量的R-27红外型和雷达型导弹,但是大多数导弹都没有使用的机会。 对于红外导引头的R-27T/ET型导弹而言,射程完全取决于目标的距离,因为不论是SU-27还是MIG-29都没有有效的数据链系统。而红外导引头通常对飞机尾部要比迎头更敏感,因此虽然SU-27的雷达探测的距离较远,但对于R-27T/ET来说并没有什么优势,因为这种导弹通常被用来进行后半球攻击(追尾攻击)。但在实战中MIG-29的飞行员往往比SU-27的飞行员更加果断的使用R-27T/ET导弹,因为SU-27飞行员还要去考虑一些诸如飞机重量、使用何种导弹的问题。 携带2枚R-27和4枚R-73导弹的MIG-29 MIG-29只能携带2枚R-27导弹,这使得MIG-29的训练和作战都变得简单且程序化:MIG-29将迅速的发射两枚中距弹攻击同一个目标并且准备进入近距格斗。同时发射两枚导弹一方面可提高命中率,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飞机左右不平衡(这将极大的影响飞机的机动性,对MIG-29而言可用攻角将从24度降低到15度)。SU-27飞机基本上类似一个枪手:在理想的环境中可以有条不紊的对5个目标依次发动攻击,每个目标分配1枚雷达制导型R-27和1枚红外制导型R-27,不过恐怕在实际作战中不会有敌人肯这么耐心的等待。 雷达因素 对RCS值为3平方米的目标来说,SU-27的N001雷达的探测距离是80-100KM(迎头)和40KM(追尾),MIG-29则分别为75-85KM和35KM。 两种雷达都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攻击其中的一个;都是3cm波长、卡赛格轮天线和脉冲多普勒体制;N-001的扫描范围是±60度,N-019的扫描范围是±67度。N-001具备一定的探测距离优势,但是两种雷达都使用TS100处理器(每秒处理170,000条指令),因此在对目标的解析上无甚差别。事实上由于苏联在电子工业上的薄弱,这两种雷达按照西方的标准来看都是非常落后的,可以说这两种雷达都不适合于现代空战。 GCI(地面引导截击系统)支持 前苏联的防空体系着重于使用GCI系统指挥飞行员作战,这一点经常遭到西方的诟病,西方空军认为这一点极大的限制了飞行员自身的灵活性。不过实际上西方飞行员同样依赖于预警机的支援,单凭战斗机自身的雷达是很难找到目标的。在比较MIG-29和SU-27两种飞机时,必须从这两种飞机的研制背景说起。 MIG-29作为前线战斗机而研制,SU-27飞机则成为国土防空军的主力。前线航空兵通常会面临大量的敌机并且在环境恶劣的战场作战,一方面地面雷达根本不足以支持这种大规模空战,另一方面地面雷达本身就很难保证始终完好的使用,因此MIG-29在作战方面并不很强调依靠GCI系统,其训练内容合作战模式接近于北约的战斗机;而国土防空军主要的任务是拦截深入领土的轰炸机、侦察机等,地面雷达可以保证提供99%的信息,这足以支持截击机作战,因此,在对GCI系统的依赖(或者说支持)上,SU-27要比MIG-29更甚一筹。 结论 从上面列举的一些事实可以看出,MIG-29并非毫无优势。SU-27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是MIG-29的一种发展型。 从历史的角度看,SU-27有一个很大的不足,这种飞机是为了满足冷战的需要而建造,但是当1978年第一架SU-27(T-10)试飞后苏联发现这种飞机并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于是飞机进行了重新设计。第一批生产型的SU-27于1984年服役,但相关的武器设备则到85年才交付使用单位,而且最初的使用单位只是一些试飞单位。直到1989年,一些实用的SU-27才正式投入部队使用,大约到1990年形成了战斗力。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MIG-29早已逐渐完善并且担负重任了。 事实上到了1990年,冷战实质上已经结束。在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冷战最激烈的日子里,驻扎在东德的MIG-29从来就没有得到过SU-27的支援,一直在面对北约的战斗机孤军奋战。在苏联的防御体系中,MIG-29部队也一直是最有价值的作战单位。 直至今天,SU-27依然在不断改进并且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在实战中SU-27也的确比MIG-29表现的更好一些。但是请注意一点:MIG-29从来就没有能工作在“A”模式(标准空战模式),也从来就没有得到过设计构思时设想应该能够得到的支持 编者注:该文有意回避了一些MIG-29战斗机的缺点,在作战方式上也偏袒于MIG-29的方式,因此文中的观点只能参考。 参考文献:(千龙军事网编译) 回答:2005-10-10 08:12 共0条评论... 评论 ┆ 举报 mig_25狐蝠 [学弟] 最早时,米格是研制空优战斗机,就是歼击机,机动性高,主要任务是夺取制空权,为轰炸机护航。苏霍伊则是研制截击机,主要任务是保卫领空,要求是高空高速,机动性能稍差。只是到现在,飞机研制发展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才导致现在的局面,在空优方面,苏式反而拔了头筹。(当然也有两家内部的变故) 回答:2005-10-10 08:48 共0条评论... 评论 ┆ 举报 abigbluesea [学弟] 看什么飞机比 一般米格是空军用战斗机 苏是防空军用截击机 功能不同 回答:2005-10-10 09:26 共0条评论... 评论 ┆ 举报 冢冢园茵 [大师] 米格战斗机和苏式战斗机的本质区别在于"门出不同" 米格飞机是米高扬设计局研发的系列,所以获得以米高扬名称缩写的代号米格MiG 而苏式飞机是苏霍伊设计局的,获得代号苏su 苏联时代的飞机设计局还有如图波列夫(图Tu)伊柳辛(伊尔Il)雅科夫列夫(雅克YaK)等 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各个设计局研发方向各有侧重也有一定竞争,形成比较良性的研发产业 米高扬和苏霍伊两个局都侧重战斗机的研发,相比较而言,米高扬开发的多是轻型的制空战斗机,而苏霍伊则多为重型,但随着军方对战斗机需求力度加大,二者研发范围互有重叠,很难界定 回答:2005-10-10 10:03 共0条评论... 评论 ┆ 举报 长虹横贯 [学长] 两个厂家,产品各有特色! 回答:2005-10-10 11:02 共0条评论... 评论 ┆ 举报 flx694 [新手] 米格战斗机和苏式战斗机的本质区别在于"门出不同" 米格飞机是米高扬设计局研发的系列,所以获得以米高扬名称缩写的代号米格MiG 而苏式飞机是苏霍伊设计局的,获得代号苏su 苏联时代的飞机设计局还有如图波列夫(图Tu)伊柳辛(伊尔Il)雅科夫列夫(雅克YaK)等 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各个设计局研发方向各有侧重也有一定竞争,形成比较良性的研发产业 米高扬和苏霍伊两个局都侧重战斗机的研发,相比较而言,米高扬开发的多是轻型的制空战斗机,而苏霍伊则多为重型,但随着军方对战斗机需求力度加大,二者研发范围互有重叠,很难界定 苏27对米格29:谁是苏联最好的战斗机 在讨论苏联战斗机的时候,“最好”和“侧卫”这两个词是出现的最多的,大众很容易接受“SU-27是最好的战斗机”这一观点。不过,毕竟也有一些持相反观点的人,他们认为最有用的、用来击落F-15和F-16战斗机的既不是SU-27也不是MIG-31,而是MIG-29。这儿将列举一些事实,使得读者可以比较SU-27和MIG-29之间的优劣和差异,并对这两种飞机了解得更多。 SU-27的长处 航程远 载弹量大,包括6枚R-27中距导弹(R-27R/R1,R-27ER,R-27T/ET) 信息优势,功能更强大的航程 无与伦比的机动性能 MIG-29的短处 航程有限 最多只能携带2枚R-27(R-27R/R1),无信息优势,依赖于地面控制指挥系统(GCI) 处理能力差,抗干扰性能差 从上面这些通常使用较为广泛的比较来看,SU-27无疑是一种众望所归的战斗机,而MIG-29则显得很一般。但是如果换一种角度去看问题,那么SU-27的优势都将弱化,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强大。 全副武装的德国MIG-29战斗机 航程 首先应当承认航程确实是SU-27的一项重要性能,但这个性能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重量上的缺陷。当SU-27的燃油不少于2/3的时候,飞机的机动性能很差。这一事实经常被忽略,因此大航程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MIG-29C之前的MIG-29确实存在很严重的航程问题,MIG-29C在背鳍部位加装了一个“驼背”形的油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燃油问题。从作战需要角度看,MIG-29本身作为夺取“战区制空权”的战斗机,其航程并不需要很远,这只是种防御型截击机。MIG-29虽然带的油少,但是其体积也小,因此当SU-27很早就被发现的时候MIG-29却依然不知所踪。在执行适合的任务时,MIG-29A携带一个内含400KG燃油的机身中线副油箱,这些燃油用来启动、起飞、巡航,机身油箱中500KG燃油准备用来格斗(包括开加力1分钟),另外还需要准备1000KG左右的燃油返回基地。除此之外还剩余2500KG燃油,足够用来以0.8M速度、40000英尺高度进行5分钟的巡航飞行。从原东德的基地起飞,这足以应付MIG-29飞往英国南部作战。 机动性 两种战斗机都是声名卓着的高机动战斗机,二者的设计师在气动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MIG-29一度获得“世界上机动性最好的战斗机”的称号,很多人们把SU-27估计的过高了。MIG-29是被设计用于低速机动作战的战斗机,在低速状态MIG-29拥有出色的机头指向能力,在头盔瞄准系统和R-73导弹的组合下,MIG-29对于任何战斗机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威胁。事实上根据一些F-16战斗机的飞行员说,在低速时MIG-29的确比F-16更加容易操作。 SU-27虽然也是一种杰出的高机动战斗机,但是这种机动性能只表现在油量不足出现“返航”提示的时候。因此SU-27只适合于执行一些能精确计算油量的任务---这在平时训练中很容易做到,但在实战环境中几乎没有可行性。在实际状态中,SU-27可能将被迫抛弃中距导弹等外挂物,以提高自身的机动能力。 BVR(超视距攻击)能力 首先,两种飞机的主要中距攻击武器都是R-27型导弹,这种导弹是为SU-27战斗机量身定做的。SU-27飞机最多可以携带10枚各型R-27导弹(包括R-27R/R1/ER/T/ET型),而MIG-29只能携带两枚(包括R-27R/R1/T型)。 很明显,SU-27携带的武器更多,但是更重的武器在现代空战中是否真的必要呢?一方面,现代战斗机速度快,空战过程很短促;另一方面,现代战斗机在同时对付多目标方面并不优秀,一架战斗机在对一架敌机攻击的过程中未必来得及使用那么多导弹。空战中往往第一次交错就能决定结果,第一次迎头接触后敌我双方通常都会尽量脱离,以避免由于位置感知能力的缺陷而遭到其他隐藏的敌人的攻击。SU-27的N-001雷达和MIG-29的M-019雷达都是机械扫描脉冲多普勒雷达,在实际作战中都只能一次攻击一个目标,因此SU-27携带大量中距导弹的意义令人怀疑。通常SU-27会携带相同数量的R-27红外型和雷达型导弹,但是大多数导弹都没有使用的机会。 对于红外导引头的R-27T/ET型导弹而言,射程完全取决于目标的距离,因为不论是SU-27还是MIG-29都没有有效的数据链系统。而红外导引头通常对飞机尾部要比迎头更敏感,因此虽然SU-27的雷达探测的距离较远,但对于R-27T/ET来说并没有什么优势,因为这种导弹通常被用来进行后半球攻击(追尾攻击)。但在实战中MIG-29的飞行员往往比SU-27的飞行员更加果断的使用R-27T/ET导弹,因为SU-27飞行员还要去考虑一些诸如飞机重量、使用何种导弹的问题。 携带2枚R-27和4枚R-73导弹的MIG-29 MIG-29只能携带2枚R-27导弹,这使得MIG-29的训练和作战都变得简单且程序化:MIG-29将迅速的发射两枚中距弹攻击同一个目标并且准备进入近距格斗。同时发射两枚导弹一方面可提高命中率,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飞机左右不平衡(这将极大的影响飞机的机动性,对MIG-29而言可用攻角将从24度降低到15度)。SU-27飞机基本上类似一个枪手:在理想的环境中可以有条不紊的对5个目标依次发动攻击,每个目标分配1枚雷达制导型R-27和1枚红外制导型R-27,不过恐怕在实际作战中不会有敌人肯这么耐心的等待。 雷达因素 对RCS值为3平方米的目标来说,SU-27的N001雷达的探测距离是80-100KM(迎头)和40KM(追尾),MIG-29则分别为75-85KM和35KM。 两种雷达都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攻击其中的一个;都是3cm波长、卡赛格轮天线和脉冲多普勒体制;N-001的扫描范围是±60度,N-019的扫描范围是±67度。N-001具备一定的探测距离优势,但是两种雷达都使用TS100处理器(每秒处理170,000条指令),因此在对目标的解析上无甚差别。事实上由于苏联在电子工业上的薄弱,这两种雷达按照西方的标准来看都是非常落后的,可以说这两种雷达都不适合于现代空战。 GCI(地面引导截击系统)支持 前苏联的防空体系着重于使用GCI系统指挥飞行员作战,这一点经常遭到西方的诟病,西方空军认为这一点极大的限制了飞行员自身的灵活性。不过实际上西方飞行员同样依赖于预警机的支援,单凭战斗机自身的雷达是很难找到目标的。在比较MIG-29和SU-27两种飞机时,必须从这两种飞机的研制背景说起。 MIG-29作为前线战斗机而研制,SU-27飞机则成为国土防空军的主力。前线航空兵通常会面临大量的敌机并且在环境恶劣的战场作战,一方面地面雷达根本不足以支持这种大规模空战,另一方面地面雷达本身就很难保证始终完好的使用,因此MIG-29在作战方面并不很强调依靠GCI系统,其训练内容合作战模式接近于北约的战斗机;而国土防空军主要的任务是拦截深入领土的轰炸机、侦察机等,地面雷达可以保证提供99%的信息,这足以支持截击机作战,因此,在对GCI系统的依赖(或者说支持)上,SU-27要比MIG-29更甚一筹。 结论 从上面列举的一些事实可以看出,MIG-29并非毫无优势。SU-27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是MIG-29的一种发展型。 从历史的角度看,SU-27有一个很大的不足,这种飞机是为了满足冷战的需要而建造,但是当1978年第一架SU-27(T-10)试飞后苏联发现这种飞机并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于是飞机进行了重新设计。第一批生产型的SU-27于1984年服役,但相关的武器设备则到85年才交付使用单位,而且最初的使用单位只是一些试飞单位。直到1989年,一些实用的SU-27才正式投入部队使用,大约到1990年形成了战斗力。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MIG-29早已逐渐完善并且担负重任了。 事实上到了1990年,冷战实质上已经结束。在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冷战最激烈的日子里,驻扎在东德的MIG-29从来就没有得到过SU-27的支援,一直在面对北约的战斗机孤军奋战。在苏联的防御体系中,MIG-29部队也一直是最有价值的作战单位。 直至今天,SU-27依然在不断改进并且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在实战中SU-27也的确比MIG-29表现的更好一些。但是请注意一点:MIG-29从来就没有能工作在“A”模式(标准空战模式),也从来就没有得到过设计构思时设想应该能够得到的支持 编者注:该文有意回避了一些MIG-29战斗机的缺点,在作战方式上也偏袒于MIG-29的方式,因此文中的观点只能参考。

Ⅸ 俄罗斯。苏伊霍和米格公司谁更强上一些。

目前肯定是苏伊霍,最新的T50就是苏伊霍设计的
米格公司自米格29以后就一直一蹶不振。。。但公司实力与苏伊霍公司是不相上下的,只不过最新的几次机型设计过于保守。。满足不了军队对飞机的需求而遭到淘汰吧了。。

Ⅹ 俄罗斯最好的战机是苏系还是米格

米格已经被苏霍伊兼并了。。。
苏联时期的米格地位其实比苏霍伊要高,苏霍伊是到了苏27的时代才算翻身,而且要到苏联解体之后才压倒米格。
其中中国订单的功劳巨大。当然现在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不足,一般都是靠别国订单来支撑军工科研。例如苏27是靠中国订单救了命,然后在国际市场打开局面后幸存下来,苏57也是靠印度的投资才能发展起来的。米格由于国外订单太少,到2000前后就已经支撑不住,只能被苏霍伊兼并。然而到了米格29K的时候就反了过来,由于印度的航母不能使用苏33,就投资米格29K,结果苏33反倒绝了后。
纯技术来说,苏27体积庞大,对于俄罗斯较为落后的电子技术水平来说,能够安装强得多的雷达,载荷航程也更强大。所以苏27系列还是比米格29系列强的。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米格和苏伊霍哪个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