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中世纪是什么国家

俄罗斯中世纪是什么国家

发布时间:2022-04-28 02:45:46

‘壹’ 俄罗斯的简介

俄罗斯联邦(俄: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Russian Federation),又称俄罗斯(俄:Россия,英:Russia),简称俄联邦、俄国。是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

国土横跨欧亚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1709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

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

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

(1)俄罗斯中世纪是什么国家扩展阅读:

俄罗斯主要城市:

1、莫斯科,俄罗斯联邦首都,全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中心,同时也是俄联邦主体中莫斯科州的首府。整个莫斯科人口达到了14,612,602(市区人口:10,472,629),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城市,占据了整个俄罗斯人口的1/10。

面积1,081平方公里,市区东西长30公里,南北长40公里。建城于1147年,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此外在苏联时期,莫斯科是1980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

2、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部,芬兰湾沿岸,始建于1703年。圣彼得堡与莫斯科同为俄罗斯联邦直辖市,同时它也是俄联邦主体中列宁格勒州的首府、俄罗斯最大海港城市和仅次于莫斯科的第二大城市。

3、伏尔加格勒,位于伏尔加河沿岸,始建于1589年,1925年4月10日改称斯大林格勒或史达林格勒(Сталингра́д/Stalingrad),1961年改称伏尔加格勒,是俄罗斯南部伏尔加格勒州的首府。

4、叶卡捷琳堡,位于乌拉尔山东麓,1723年建城。现在是乌拉尔联邦区中心城市和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首府。该城历来都是俄罗斯重要的工业中心,也是乌拉尔地区最大城市。

5、新西伯利亚,位于鄂毕河畔,1893年建城,是新西伯利亚州首府和俄罗斯人口第三大城市,也是俄罗斯着名的科学城。

‘贰’ 求中世纪欧洲所有国家的名称

教皇国:现今意大利罗马梵蒂冈
神圣罗马帝国:现德国 只不过那是领土庞大 拥有奥地利 意大利一部分领土,总结来说是现在的德国
法兰西王国:现今法国
大不列颠帝国:现今英国
英格兰王国: 是除掉现在的苏格兰 爱尔兰和威尔士的一个纯高加索种族的王国,其他国家被英格兰统一后才形成了大不列颠帝国
诺夫德罗格王国:在历史中属于现今俄罗斯的古代,但他的土地包含着一部分波兰 乌克兰地区
法兰克帝国:现今意大利 法国 德国全境 分裂后成东 西 中三个法兰克帝国 最后形成了法兰西 德意志 和意大利
西西里王国:现今意大利领土 就是西西里岛
波兰王国:现今波兰
丹麦王国:现今丹麦
罗马尼亚大公国:现今罗马尼亚
就知道这些了!

‘叁’ 谁知道俄罗斯历史要具体点

历史

从国家和国际法律的角度来看,现代俄罗斯民族国家在1917年11月7日出现。1991年12月25日更名为“俄罗斯联邦”,通称为“俄罗斯”、“俄联邦”或“俄国”,是苏联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继承者。

俄罗斯地域在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居住。862年诺曼人留里克受斯拉夫人的邀请来到诺夫哥罗德,建立第一个罗斯公国,留里克王朝始自于此。882年,诺夫哥罗德大公奥列格征服基辅,建立基辅罗斯公国,至12世纪中叶,以基辅为首都,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早期国家。

基辅罗斯起源于7世纪上半叶,根据史学史的观点,基辅罗斯被认为是3个现代东斯拉夫人国家(白俄罗斯、俄罗斯及乌克兰)的前身。弗拉基米尔一世·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和他的儿子雅罗斯拉夫统治的时期,被认为是基辅的黄金时期。

当时他们接纳了东正教,也创立了罗斯法典(Русская правда)。基辅罗斯在公元13世纪被蒙古人建立的钦察汗国占领。

中世纪后期俄罗斯人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最终建立了沙皇俄国。从16世纪起开始向亚洲扩张,到17世纪中叶成为全球固有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在历代沙皇的领导下,在18世纪开始现代化并到处扩张,最终称帝建立俄罗斯帝国成为欧洲列强之一,然而沙皇统治日益腐败,拒绝下放权力予资产阶级,加上对外战争失败与经济不振,人民对现状日渐不满。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在军事上的惨败,十月革命终于在1917年爆发。

俄罗斯帝国被革命推翻建立了俄罗斯共和国。但很快的,苏联共产党在列宁的领导下以全球首个共产政权摧毁俄罗斯共和国,成立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之后不久,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亦就此成立。

在列宁和其后继者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由一个农业国迅速工业化,并且实行农业集体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纳粹德国后,成为冷战中的红色超级大国。

到了1980年代晚期,苏联进行了多项激进的改革,然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病入膏肓,斯大林模式也逐渐僵化,最终于1991年解体。

1991年12月26日,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宣布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更名为俄罗斯联邦并成为主权国家。

从此之后,俄罗斯联邦虽未具有如苏联、美国等超级大国的地位,但仍被国际承认是极具影响力的世界性大国,亦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经济曾一度面临困境,政治方面也出现过1993年宪政危机,但就目前经济状况有了决定性的改善。

建国历史的变迁

1、基辅罗斯(古罗斯国家,862年至1242年)

2、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大公国(1157年至1389年)

3、莫斯科公国(1246年至1389年)

4、莫斯科大公国(1389年至1547年)

5、俄罗斯沙皇国(1547年1月16日至1721年1月22日)

6、俄罗斯帝国(1721年1月22日至1917年9月1日)

7、 俄罗斯共和国(1917年9月1日至1917年11月7日)

8、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维埃俄国;1917年11月7日成立,1922年至1991年属于苏联)

9、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2年12月30日 - 1991年12月26日)

10、俄罗斯联邦(1991年12月25日 - 至今)

国家政权首都的变迁

1、862年至882年 -诺夫哥罗德

2、882年至1243年 -基辅

3、1243年至1389年 -弗拉基米尔

4、1389年至1712年 -莫斯科

5、1712年至1728年 -圣彼得堡

6、1728年至1732年 -莫斯科

7、1732年至1918年 -圣彼得堡(1914年8月18日改名彼得格勒)

8、1918年3月12日至今 -莫斯科

简介

俄罗斯联邦(俄: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Russian Federation)又称俄罗斯(俄:Россия,英:Russia),简称俄联邦、俄 。

是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

国旗为白、蓝、红三色旗。国徽主体为双头鹰图案。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积为1709.8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一个由194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俄罗斯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7.7%。

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被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并建立俄罗斯帝国。

对外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曾吞并欧亚多个国家,于18世纪中后期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达到鼎盛时期。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苏维埃俄国。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同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组建苏联 。

冷战期间成为超级大国,通过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来同美国争霸。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后,最大加盟国俄罗斯继承苏联大部分军事力量。拥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库。在“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中,俄罗斯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强国,其军工实力雄厚,特别是高等教育、航空航天技术,居世界前列。

俄罗斯还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安理会议案拥有一票否决权。除此以外,俄罗斯还是金砖国家之一。

(3)俄罗斯中世纪是什么国家扩展阅读:

译名由来

按照俄语发音“Россия”,其名称应译为“罗西亚”。元朝时根据蒙古语译为“斡罗思”,到清朝初年许多文献中曾称为“罗刹”,但在以国家相称时则多译为“鄂罗斯”或“俄罗斯”。

清干隆年间官修《四库全书》时将其正式统一为“俄罗斯”或简称“俄国”,自此沿用至今。

另一说法是,在清朝入主中原时期,原居于欧洲,属于斯拉夫人分支的罗斯人,开始横越西伯利亚东来至黑龙江上游一带,准备占据当地。

由于罗斯人抵达中国边境时,最先与蒙古人与达斡尔人等接触,这些民族于提及人名或地方名时,惯于前面加上“俄”的发音,于是“罗斯”即变为“俄罗斯”。

旧时上海人将俄罗斯译为“罗宋”,因而有罗宋汤、罗宋人、罗宋面包等词。



人口

俄罗斯2014年人口1.46亿。虽然政府对生育家庭给予补贴,但由于担心住房、医疗和教育等问题,大部分俄罗斯家庭选择只生一个孩子。

由于俄罗斯联邦广阔的幅员,所以人口密度较低;大部分人口主要聚积在俄罗斯联邦的欧洲部分,乌拉尔山脉地区以及西伯利亚的东南部。

俄罗斯联邦内也有许多民族,俄罗斯人占总人口82%,其余的民族为鞑靼人、楚瓦什人、巴什基尔人、车臣人、摩尔多瓦人等120多个少数民族。最大的少数民族是鞑靼人(3.8%)。

以下依次为楚瓦什人(1.2%)、巴什基尔人(1.1%)、车臣人(0.8%)、摩尔多瓦人(0.7%)、乌德穆尔特人(0.4%)、马里人(0.4%)、阿瓦尔人(0.3%)等。

语言

俄语是俄罗斯唯一官方语言。俄语(русский язык)是斯拉夫语族中使用人数最多之语言,属于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主要在俄罗斯、前苏联其它成员国使用,在华沙条约成员国中,曾被学校作为第一外语教学。

苏联时期,俄语在其加盟共和国中极受推崇。虽然很多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今日多重视自己语言,俄语仍于这些地区被广泛使用,尤其使用于这些国家之间之交流。


‘肆’ 中世纪是指什么时候为什么称为"中世纪"

中世纪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西欧在5世纪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已经走完了约1000年封建社会的历程。

中世纪( the middle age )一词最先是由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家比昂多于 15 世纪提出来的.他把西欧 5 ~ 15 世纪的那一千年叫作中世纪,意为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文化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 17 世纪末德国史学家凯列尔在其所着世界史中,第一次把人类的全部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三个时期;到 18 世纪,中世纪一词被欧洲历史学家普遍采用;中国古代思想家韩非子有古世、中世、近世之说,清末翻译西方世界史着作时采用过来。中世纪是适用于西欧的、特有的一个概念,应用于其它地区时我们常用世界中古史来取代。

"中世纪"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原因在于,历史上并不曾真正有过 一个叫作"中世纪"的朝代,也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思想家或其它人 认为自己是"中世纪人",所谓的"中世纪"是后人创造的.
"中世纪"一词最早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是公元15—16世纪意大 利人文主义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比昂多等人首先提出并使用的.他们认为, 在罗马帝国衰亡直至自己所处的时代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世纪",即"中 世纪".17世纪末,德国历史学家克利斯托弗 凯列尔在其所着《通史》中, 首次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个时期.从18世纪末,"中世 纪"的概念便被西方学术界长期沿用下来.

"中世纪"没有绝对的时间界限.西方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世纪" 始于公元500年左右,终于1500年左右,前者的代表性事件是西罗马帝国的 灭亡,后者的代表性事件则是新航路的开辟.其中,又以1000年,1350年 为界,分为中世纪初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中国大多数历史学家都习惯 于把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作为"中世纪"的开端,而下限则争议颇多, 有的主张以公元16世纪尼德兰革命为断限,有的主张以新航路的发现为断 限,但更多的是把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下限.

典型的"中世纪"概念有着特定的地域界限和情感色彩.当西方文艺复 兴时代的启蒙思想家创造"中世纪"一词的时候,他们意念中所指的并不是 整个世界,也不是整个欧洲,而仅仅限于指天主教所统治的地区,即中欧和 西欧.从感情上说,他们对亚洲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等)和阿拉伯文 化及拜占庭文化是十分向往的,对古代的希腊,罗马文化更是崇拜得五体投 地;而对公元6至16世纪间"蛮族"的入侵而造成的古典文化的衰落极为不 满,对教会垄断文化事业也大不以为然,遂将这段历史斥之为"野蛮","未 开化","专制",称这段时期为"黑暗时代".这些启蒙思想家在痛骂"中 世纪"西方黑暗的同时,又慨然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己任,从而形成"文 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随着"中世纪"一词使用日广,它逐渐演变为封建社会的代名词,用于 指封建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这样,"中世纪"一词不 再专用于指西方,而成了可用来表述任何一个国家历史上处于封建社会这一 发展阶段上的历史的概念.按照这种用法,由于各国进入和结束封建社会的 时间先后不一,其"中世纪"也就无法一致,如中国较早进入封建社会,其 中世纪可上溯至春秋战国乃至更早的时代,其下限则可延伸至清末乃至民国 时代,而印度,日本,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及非洲,美洲广大地区进入封 建时代较晚,其"中世纪"分别开始于公元11—17世纪不等.时间上的这种 差异给同一时代各国历史的比较造成了很大的不方便.

更为重要的是,将具有特定涵义的"中世纪"这一概念拿来泛指世界各 国历史,在注意了经济上生产方式这一共同点的同时,却忽视了各国文化发 展的巨大差异."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总体上处于衰落的趋势,游牧民族的入侵造成了西方古典文化的大破坏,使古典文化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整个西 方社会的文化水准也因此而大为下降,教会成了古典文化的主要保存者和使 用者,尽管能够保存下来的十分有限.而"中世纪"其它地区的文化却是另外一副景象:在近东地区,拜占庭帝国从一开始就以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者 自居,积极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拜占庭帝国衰弱后,悄然兴起的 俄罗斯继承了其文化遗产.在中东地区,阿拉伯世界的穆斯林们按照伊斯兰教教义的教导,向世界各先进国家广求知识,使阿拉伯文化迅速发展,达到 了相当高的水平.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虽因内部分裂和外敌入 侵而使其古代灿烂的文化受到相当破坏,但仍有一定的发展,而同样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古典文明非但未受到大的破坏,反而在不断吸收, 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将古典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具有影响的文化之一.这些带有根本性的差异是"中世纪"一词很难反映出来的.正因为如此,一些历史学家在研究西方以外的世界史尤其是文化教育时,尽量避免使用"中世纪"一词,而用"中古史"等代替,迫不得已而用之时,也多加以界定.

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历史发展的差异,也是为了照顾文化发展自身的完整性,本书的"中世纪"没有一个整齐划一的时间界定.在欧洲,我们叙述的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350年的历史;在中国,我们叙述的是隋唐宋元间的历史(公元581—1363年);在日本,我们叙述的是自公元646年大化革新至公元16世纪室町幕府统治结束时期的历史;在印度,我们叙述的是自笈多王朝以至德里苏凡国家时期的历史(约公元220—1526年);在阿拉伯,则基本上是公元6至14世纪的历史.

‘伍’ 中世纪二所有国家及介绍

英格兰,苏格兰,法兰西,神圣罗马帝国,丹麦,波兰,匈牙利,俄罗斯,拜占庭,西班牙,葡萄牙,米兰,威尼斯,西西里,摩尔,埃及,土耳其.
通关一次即可选.或者直接修改文件Medieval II Total War\data\world\maps\campaign\imperial_campaign\descr_strat
修改如下:
; Custom campaign script generated by Romans Campaign Map Editor

campaign imperial_campaign
playable
england 英格兰
france 法兰西
hre 神圣罗马帝国
spain 西班牙
venice 威尼斯

end
unlockable
sicily 西西里
milan 米兰
scotland 苏格兰
byzantium 拜占庭
russia 俄罗斯
moors 摩尔
turks 土耳其
egypt 埃及
denmark 丹麦
portugal 葡萄牙
poland 波兰
hungary 匈牙利
end
nonplayable
papal_states 教皇国
aztecs 阿兹特克
mongols 蒙古
timurids 帖木尔
slave 叛军

‘陆’ 战斗民族俄罗斯,这国家的名字由来是什么

一、关于俄罗斯国家名字的由来,解释如下:
有关俄罗斯国名的来源,在刘伉主编的《世界社会文化地理手册》中有另一种解释:
过去我们把苏联的前身称为俄国、沙俄、帝俄;把苏联称之为苏俄其中的“俄”字实际上是“俄罗斯”的简化。但在俄语中,却怎么也找不到俄罗斯据以音译的对应词。有的只是Pycb,Poccия。或Pyccия。欧洲其他语言据此演变出各种词形,如英语的Ross,Russ和Russia等;用罗马字母转写,也可作Rus’,Rossiya和Russiya。用汉语可以分别译为露西、罗斯和露西亚(“露西亚”这种译法创自日本人,到今天他们仍把俄罗斯人称为露西亚人,俄语称为露西亚语)。当然,从这些译名中,多少可以看出点联系,比如俄罗斯之于罗斯。为什么多出一顶帽子——开头的“俄”字呢?这同蒙古人和蒙古语有关系。
须知历史上我国和俄国人从不搭界,中间隔着说乌拉尔语系和阿尔泰语系语言的许多民族,特别是隔着地域活动范围广大的蒙古人。蒙语由于自身的特点,每遇以辅音r起首的词(不论发这个r音时舌部震颤与否),为便于发音,必须把它后面紧跟的元音先移前重复一次。Pиcb,Poccия和Pyc-cия中正好有这个r音,于是就把它读成Oroso。在元代汉语中便出现了与它相应的译名“斡罗思”(还有多种异译)。到了清代,俄国已经开始同中国交界了,清朝仍因袭蒙古语中对它们的称呼,只是另外音译为“俄罗斯”,并一直沿用至今。
二、关于俄罗斯的由来解释如下:
1、一种说法是,“俄罗斯国家”起源于9世纪中叶,也就是在有关斯拉夫人的最初记载出现以后约300年。最早建国的不是斯拉夫人,而是外来的民族。来自瑞典的瓦利亚格人战胜了来自亚洲的哈扎尔人,成为东欧平原的主人。“连最初的诺夫哥罗德和基辅的王公,我们一看那些名字就知道他们出身于瑞典人”。“‘罗斯’这个名称来源于芬兰人给经过波罗的海来到芬兰的瑞典人所起的绰号。但城市居民大多数是斯拉夫人,王公及其贵族很快就斯拉夫化了”。
公元9世纪,当东斯拉夫人在德涅斯特河与第聂伯河之间艰辛地开拓森林和草地时,一支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来的部落开始侵入他们的生活。东斯拉夫人称这个部落是瓦利亚格人,芬兰人则称他们是罗斯人(芬语ruotsi或rootsi,意为北方人或诺曼人)。瓦利亚格人征服了东斯拉夫人,此后,东斯拉夫人就被称为罗斯人了。这个由瓦利亚格人建立起来的国家,历史上被称为“基辅罗斯”2。
2、另一种说法是,中世纪时由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下至东欧的瓦兰内亚人曾征服基辅一带。因为征服者来自瑞典东海岸罗登,即现在的罗斯拉根(ROSLAGEN),所以当地斯拉夫人根据这一地名的前半部分ROS而称这些征服者为罗斯人3。
1987年《俄语》出版社出版的斯·尼·瑟罗夫撰写的《历史之页》,则代表了俄罗斯官方的立场。书中指出:“在多民族的苏联中有三个兄弟民族: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他们占全国居民的70%。他们的语言、民族习惯和文化中有许多共同点。他们共同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是公元前生活在东欧南部古老的农业和牧业部落的后代。在公元1世纪初,东斯拉夫人占有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从喀尔巴仟山到奥卡河与伏尔加河上游的广阔地域。9世纪初,在东斯拉夫人那里出现了早期的封建国家——基辅罗斯。许多资产阶级历史学家至今仍硬说这个封建国家是由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诺曼人建立的。俄罗斯和苏联学者早就批驳了这种所谓的‘诺曼理论’。他们证明,俄罗斯国家是由于东斯拉夫部族长期独立发展而形成的。”
瑟罗夫写道,“至今仍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斯拉夫部落大公基伊及其兄弟谢克和霍里夫在第聂伯河高耸的岸上建立了一个城市。为了纪念兄长,他们把此城命名为基辅。据基辅编年史的编纂者涅斯托尔说,基伊去了察尔格勒(君士坦丁堡),受到拜占庭皇帝的热情接待。他返回基辅后很快就去世了。基伊的后代就是基辅公国最早的大公。在几个世纪中,东斯拉夫人与来自亚洲的游牧民族进行了斗争。公元4世纪,匈奴进攻过斯拉夫人。此后又有阿瓦尔人和哈扎尔人来进攻。斯拉夫人自己也经常向多瑙河沿岸和拜占庭进行军事远征。为了防御性和进攻性的战争,东斯拉夫人结成同盟。在6世纪,居住在第聂伯河两岸的斯拉夫部落,在罗斯部落领导下联合了起来。这个部落因第聂伯河的支流罗斯河而得名。加入这个联盟的所有斯拉夫人逐渐地都被称为罗斯人。涅斯托尔写道:‘波利安人(居住在第聂伯河及其支流沿岸的古东斯拉夫部族)现在被称为罗斯人。’基辅成为罗斯大地的中心。”
3、补充解释:
莫斯科大公伊万三世(1462~1505年在位)逐步兼并了诺夫哥罗德、特维尔和梁赞,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他本人成为东北罗斯唯一的君主,被称为“全罗斯的国君”。
伊万之子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在位)继续扩张,完成了俄罗斯统一大业。这标志着俄罗斯民族的最终形成。
【彼得大帝(1682~1725年在位)首次定国号为“俄罗斯帝国”。
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成立了“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并加入苏联。1991年12月改名为俄罗斯联邦,或俄罗斯。】

‘柒’ 中世纪真的有俄罗斯这个国家吗诺夫哥罗德公国和俄罗斯什么关系

基辅罗斯(俄语:Киевская Русь),是一个882年至1240年,以基辅为首都,维京人奥列格建立的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东欧君主制国家。在1236—1240年的拔都西征时被毁灭。基辅罗斯的正式名称为罗斯(русьскаꙗ землꙗ),俗称“罗斯之地”,罗斯是维京人的后裔。基辅罗斯这一名称是19世纪俄罗斯史学界为了表明这一时期国家中心位于基辅而创造的。
根据史学史的观点,基辅罗斯被认为是三个现代东斯拉夫人国家(白俄罗斯、俄罗斯及乌克兰)的前身。弗拉基米尔一世·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和他的儿子雅罗斯拉夫统治的时期,被认为是基辅的黄金时期。当时他们接纳了东正教,也创立了东斯拉夫法典(Russkaya Pravda)。

诺夫哥罗德公国,后世又称作诺夫哥罗德共和国(俄语:Новгород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苏联历史界称作“诺夫哥罗德封建共和国”,是12至15世纪以诺夫哥罗德为中心的城邦国家,位于今俄罗斯西北部。诺夫哥罗德,今名大诺夫哥罗德(是诺夫哥罗德州首府),原为基辅罗斯的一部分。11世纪中期,基辅罗斯大公智者雅罗斯拉夫死后,诺夫哥罗德等城市就出现了摆脱基辅统治的分离趋势。此时,诺夫哥罗德并没有像罗斯的其他城市一样出现王公世袭统治,而是由上层贵族和商人集团控制的市民议会掌握最高权力。1136年,管辖诺夫哥罗德的弗谢沃洛德·姆斯季斯拉维奇公爵(基辅大公弗拉基米罗维奇之子)对苏兹达尔的战争失败,被诺夫哥罗德议会废黜,一般认为这是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的开始。理论上讲,此后诺夫哥罗德的统治者仍是罗斯王公,但诺夫哥罗德市民议会通常有能力废黜王公,因此诺夫哥罗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和国。

诺夫哥罗德公国是从基辅罗斯独/立出来的政权。

‘捌’ 俄罗斯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俄国历史上的几个时代。留里克王朝(862-1598);大动乱时期(1598-1613);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苏维埃时期(1917-1991);新俄罗斯(1991年以后)。按照统治中心的变迁划分:

基辅罗斯时期(862-1240)

俄罗斯国家形成于9世纪末。862年,留里克统治诺夫格罗德。882年,留里克的亲属、诺夫格罗德公国的奥列格大公征服基辅公国和其他一些部落,逐步以基辅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国家(史称基辅罗斯),取得基辅大公称号。伊戈尔(912-945);奥丽加(伊戈尔之妻945-962);斯维亚托斯拉夫(965-972);弗拉基米尔(978-1015在位)。从专制统治(862-1132)到采邑统治贵族时期。13世纪初,基辅罗斯衰落,封建制度与诸侯分立。

蒙古人(鞑靼人)统治时期(1240——1480)

1237年,金帐汗国入侵罗斯,攻占梁赞,1240年攻占基辅。诸侯割据与莫斯科公国的崛起。莫斯科大公伊凡·卡利达(1325-1340)取得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称号,史称“伊凡一世”。伊凡二世(1341-1359在位)。1380年,德米特里大公(1359-1389在位)率军在顿河平原击败蒙古军,被尊称为德米特里·顿斯科伊(亦即“顿河的德米特里”)。莫斯科的王公还有:瓦西里一世(1389-1425)、瓦西里二世(1425-1462在位),伊凡三世(1462-1505在位)。

莫斯科时期(1480-1703):沙皇俄国

伊凡三世(1462-1505在位)的历史作用:1472年,娶东罗马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非亚·巴列奥略格为妻,以双头鹰为国徽,开始自称沙皇。开始恢复君主制。于1478年吞并诺夫戈罗德共和国。1480年迎战蒙古军队,蒙古军因严寒不战而退,从此结束了长达二百四十年的异族统治,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独立的俄罗斯国家。开始逐步建立农奴制度。

瓦西里三世(1505-1533在位)。

伊凡四世(1533-1584在位),1547年正式加冕为沙皇,俄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绰号“伊凡雷帝”(Иван Грозный)。确立农奴制度。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在克里姆林宫戴上了罗马皇帝使用过的王冠,成为俄国的第一个沙皇,在俄语中“沙皇”的意思就是“恺撒”。

费多尔·伊凡诺维奇(1584-1598在位),伊凡四世之子。

鲍里斯·戈都诺夫(1598-1605在位)

伪季米特里(1604-1613在位)“大动乱时期”,波兰、瑞典的入侵。

1613年1月,全俄缙绅会议选举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为沙皇(1613-1645在位)。罗曼诺夫王朝建立。征服西伯利亚,并使农奴制度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阿历克塞(1645-1676在位),费多尔(1676-1682在位)。费多尔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伊凡和彼得同时登基为帝。伊凡(1682-1696在位)体弱多病,彼得年幼,实际权力掌握在长公主安娜手里。彼得成年后,放逐了安娜,夺取了政权,并把首都迁到彼得堡,由此开始了俄国历史的新时代。

彼得堡时期(1703-1917):沙皇俄国晋升为俄罗斯帝国

彼得一世(彼得大帝1682-1725在位)的改革与战争:通向西欧之路。对内励精图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对外发展与西欧的关系,加强俄国的实力,从而使古老的俄国逐渐摆脱了中世纪封闭落后的状态。1713年,彼得一世做出了一个对俄罗斯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决定,他放弃了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俄罗斯古老都城——莫斯科,在从瑞典手中夺来的涅瓦河口,重新建立了一个崭新的首都——圣彼得堡。 1721年获得皇帝称号。1725年1月28日,彼得一世去世了。

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1727)

皇帝彼得二世(1727-1730)

女皇安娜(1730-1740)

女皇叶莉莎维塔(1741-1761)

皇帝彼得三世(1761-1762被杀)

皇帝伊凡(1762-1764被杀)

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的开明专制。 1762年,一位33岁的女皇登上了沙皇的宝座,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她在杀害丈夫彼得三世和竞争者伊凡之后,为争取贵族的支持,解放贵族,免除贵族的兵役,但强化农奴制度。引起普加乔夫起义(1773-1776)。

保罗一世(1796-1801被杀)

亚历山大一世(1801-1825)的自由主义的细微改革。与拿破仑的战争(1812)。十二月党人起义。俄国向何处去?

尼古拉一世(1825-1855在位),“黑暗王国”;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斯拉夫派与西欧派的形成,思想论战。

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在位),农奴制的废除(1861年俄历2月19日改革),革命民主主义的诞生和民粹派运动。

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5在位)的暴政;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尼古拉二世(1895-1917在位)民粹派与无产阶级革命派的论战。

苏维埃时期(1917-199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发展、衰落和联盟的解体。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 列宁(1917-1924);斯大林(1924-1953);赫鲁晓夫(1953-1964);勃列日涅夫(1964-1982);安德罗波夫(1982-1984);契尔年柯(1984-1985);戈尔巴乔夫(1985-1991)。联盟解体后的俄罗斯社会改革:叶利钦(1990-1999)普京(2000以后)

现在是俄罗斯时期。

‘玖’ 前苏联、苏联和俄罗斯是什么关系

前苏联和苏联都是一样的,我们现在所说的前苏联就是对苏联解体后的称呼。而俄罗斯是苏联的其中一个加盟共和国。

苏联(俄语: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俄语缩写:СССР),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后扩至15个加盟共和国)。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

(9)俄罗斯中世纪是什么国家扩展阅读: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同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组建苏联 。冷战期间成为超级大国,通过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来同美国争霸。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后,最大加盟国俄罗斯继承苏联大部分军事力量。拥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库。在“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中,俄罗斯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强国,其军工实力雄厚,特别是高等教育、航空航天技术,居世界前列。

俄罗斯还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安理会议案拥有一票否决权。除此以外,俄罗斯还是金砖国家之一。

网络-苏联

网络-俄罗斯(俄罗斯联邦)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中世纪是什么国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