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俄罗斯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景点
别洛韦日丛林国家公园(占地87,000公顷)是在最古老的国家保区之一,修建于1990年。别洛韦日丛林国家公园位于白俄罗斯西南的格罗德诺和布列斯特州,距明斯克340公里。国家保护区内有59种哺乳动物(包括6种国家保护动物)、253种鸟类,包括《红皮书》上所列的75种。约300头欧洲野牛是国家保护区最珍贵的动物。 别洛韦日丛林独具特色,是中欧平原上最大的古老森林。这里的森林平均树龄超过100年,部分地区树龄超过250至350岁。别洛韦日丛林内有1000多种参天大树:400至600年历史的橡树、250至350年历史的灰树和松树、200至250年历史的杉树。就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而言,别洛韦日丛林在欧洲是独一无二的。1992年,别洛韦日丛林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3年,国家保护区更名为生物圈保护区,1997年,别洛韦日丛林被欧洲委员会授予奖状
布拉斯拉夫湖区国家公园建于1995年,位于与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交界的布拉斯拉夫行政区。公园总面积69100公顷。约200个池塘是公园内的“珍宝”。布拉斯拉夫的湖泊总面积为114平方公里。
普里皮亚季国家公园建于1996年,位于戈梅利州。公园占地188485公顷。该公园以珍稀的动植物而闻名。
纳罗奇国家公园建于1999年。公园内的纳罗奇湖被称为“国家之珠”。纳罗奇湖是白俄罗斯最大的湖,美丽的湖泊和游乐设施总是吸引许多游人。公园内还有国家最大的纳罗奇疗养院和一个假日营地。全年240天游人均可在此享受舒服的假期,一年中有约100天可在此游泳。另外,纳罗奇湖也以矿泉水而闻名。
2. 白俄罗斯有什么特产
1、亚麻籽油,白俄罗斯盛产亚麻,亚麻的品质也非常好,它的副产品亚麻籽油也是给家人最好的保健品之一。
2、荞麦粥,早餐有各种各样的粥,一般是荞麦、燕麦为主,最主要的一点是这里的粥没有汤水,只是干的,就像是大米饭,但是大米饭是在蒸的时候水分渐渐的消失,而这里的是在煮熟后沥干水分 。
3、俄式松饼,有各种各样的口味,像是猪肝、牛肝的味道,还有苹果的味道的,所以在口味上来说既有咸的,也有甜的。
4、罗宋汤,白俄罗斯这里的汤主要就是罗宋汤,在上面淋上酸奶油,味道会更好的。
5、伏加特,白俄罗斯的伏特加酒以谷物或马铃薯为原料,无色且不甜、不苦、不涩。一口下去只有火辣辣的刺激感。
3. 白俄罗斯除了白桦、松树、橡树,还有哪些植物,乔灌草都包括哪些
白俄罗斯森林有28种树木和近70种灌木。最常见的树木品种为:
白桦树(全国)
松树(全国)
云杉(北方地区)
橡树(南方地区)
薯仔、亚麻
4. “白俄罗斯”与“俄罗斯”有什么分别
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或俄联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与多个国家接壤。绵延的海岸线从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还包括了内陆海黑海和里海。作为前苏联的主要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具有相当的全球影响力,特别是在由10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独联体组织内。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苏联,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否决权。今日的俄国是一个受国际承认的的世界性大国,亦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及OPEC以外最大的原油输出国。
白俄罗斯是位于欧洲东欧平原的内陆国家,东部、北部与俄罗斯联邦为邻,南部与乌克兰接壤,西部同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毗邻。首都明斯克。原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8月25日独立,1991年12月19日改为“白俄罗斯共和国”,简称 “白俄罗斯”、“白俄”,旧译“别洛露西亚”,自称“别拉罗斯”。白俄罗斯工业基础较好,机械制造业、冶金加工业、机床及激光技术等比较发达和先进;农业和畜牧业亦较发达,马铃薯、甜菜和亚麻等产量在独联体国家中居于前列。大多数人信仰俄罗斯东正教,其次则是罗马天主教。白俄罗斯是欧洲唯一执行死刑的国家。
5. 白俄罗斯有什么代表性的东西吗就像我们中国的熊猫京剧之类的
下段的文章摘自网络,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其实白俄罗斯是个小国,它本身是从前苏联独立出来的,真正有代表性的东西并不多,如果说纯粹代表性的东西,俄罗斯和乌克兰要远比白俄罗斯要深刻一些。下边是网摘:
我们在白俄罗斯只停留了6天,短短的一周不到的时间里,杂技团演出了三场,访问了两个城市。提及白俄罗斯,对于国人来说,并不是太熟悉。作为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白罗斯民族在语言、风俗、宗教信等方面同俄罗斯民族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在白俄罗斯虽然时间短暂,但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算是对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有个大概的了解。
刚刚10月中旬,但是白俄罗斯已经是初冬的季节,天总是阴沉沉没有一缕阳光,还不时下着牛毛细雨。8点之后天才亮,而下午5点暮色就降临。虽然没有凛冽的寒风和皑皑的白雪,但是阴霾的天空,却让人能感受到冬日的萧瑟和寂寥。
如果用“风景如画”来形容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毫不夸张。无论是街头公园还是巷道小径,处处都是苍松翠柏,绿树环抱。由于是暖冬的缘故,不少树木依旧绿意盎然,红黄的落叶洒满了草坪,看上去犹如一幅幅浓笔重彩的油画。明斯克既没有大都市的嘈杂喧嚣,也没有熙熙攘攘的人流和车辆。也许是民族的习性,这里的人们生活节奏要比起北京要缓慢得多。无论是演出前的装台,还是吃饭时,侍者上菜的速度,都是慢吞吞的。有的时候这里缓慢的节奏让国内的同行大为着急,不管你说也好,叫也 好,速度还是依旧。然而缓慢的节奏却丝毫不妨碍人们在这里的生活,喝着伏特加,听着民歌,再轻舞一曲,这就是白俄罗斯人生活的一部分——悠闲自由,无拘无束。
演出自然是成功的。三场演下来,白俄罗斯的观众对中国杂技充满了好奇,更让我们难忘的是白俄罗斯观众的友好和热情。在玛捷期列那市演出结束之后,观众们涌到后台要求签名留念,一些年长的女士拥抱着团里年纪小的演员长时间得热吻,场景让人兴奋不已。除了演出,剩下的活动就是参观游览。团里有的人提出要去购物,接待方同意了我们的要求,带我们逛了逛明斯克的市场和商厦。然而大家看后颇为失望:白俄罗斯的商业不是很发达,特别是轻工业产品比较匮乏,很多东西都依赖进口,特别是服装很多都来自中国。商厦还都停留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几乎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值得买。有意思的是同行的一位,在商场里面看上了一款白俄罗斯 风格的花瓶,正打算买下作为纪念。旁人突然发现花瓶的外壳包装上赫然印刷着“高档优质瓷器”几个字。大家看了哈哈大笑起来,调侃为“出口转内销”。
如果有人问,什么东西最能够代表白俄罗斯?我个人的回答是白桦树和薯仔。虽然在白俄罗斯只有短短的6天,而这两样东西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先谈谈白桦树吧,似乎无论我在白俄罗斯的何处,白桦树时时都会出现在我的眼前。它们或是三五棵一群,或是成百上千棵成林。虽然正值初冬季节,明黄的树叶铺满了大地,斑驳的白桦树干,纤细的树枝,在寒风中婆娑舞动。白桦树是美的,无法形容的美,眼前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斑斓色彩;闭上双眼,耳边是白桦树在风中轻舞飞扬的瑟瑟之音,而触动你心底的却是那种悲凉萧瑟的美。看着白桦树,我突然明白了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为何充满了哀怨别离惆怅之绪,也似乎只有理解了寒风中寂寞的白桦树,才能更好的领会白俄罗斯民族的精神。
薯仔对我而言本来没有什么,但是在白俄罗斯主要是以薯仔为主食,让人难以忘怀。薯仔的各种做法让我们都尝遍了:煮薯仔、薯仔泥、炸薯仔片、煎薯仔、烤薯仔、薯仔汤、薯仔色拉,甚至连早饭时的煎鸡蛋都不忘记给上面放上两块薯仔。同行的中国美术馆的同事在谈到白俄罗斯姑娘的时候,戏称道:“白俄罗斯的姑娘年轻的时候貌美如花,至于年纪大了以后变成胖子,那是因为薯仔的后劲比较大给催胖了。”白俄罗斯的薯仔宴席,让我回国后一段时间看到薯仔直倒胃口。现在觉得还是中国的菜博大精深,味美可口呀!
6. 白俄罗斯的习俗有哪些
礼节礼仪
白俄罗斯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大多惯以握手为礼;也习惯以拥抱礼会见客人。
白俄罗斯人对亲朋好友问的相见,一般惯施亲吻礼:长辈对晚辈,一般以吻额为最亲切;朋友之间,一般都吻面颊;男子对尊敬的妇女,多施吻手礼;夫妇或情侣之间施吻唇礼。
信仰忌讳
白俄罗斯人多信俄罗斯正教,西北地区的人则多信天主教。他们对盐十分崇拜,认为盐能驱邪除灾,故又对把盐碰撒比较忌讳,认为其为不祥的预兆。他们忌讳以蔷薇花为赠礼。认为这是断绝友谊的象征,是一种令人沮丧的花。他们对“13”数字很讨厌。认为“13”是个凶数,会给人以大祸临头的印象或给人带来灾难。他们对以左手搞社交活动的人很反感。认为使用左手为不礼貌的举止。他们忌讳黑色。尤其见到黑猫,更会使他们感到沮丧。他们一般不爱吃蘑菇和茄子;
饮食习惯
白俄罗斯人爱吃黑麦糊和用面粉、薯仔做成的薄饼;喜欢酸奶、奶渣、干酪;特别爱喝汤类;象凉杂拌甜汤、白菜汤每天都离不开。他们平时以俄式西餐为主,爱吃黑面包,惯于用刀叉作餐具。他们对中国的饭菜倍加喜欢,认为中国的菜肴独具特色、味美适口。
尊重女子是俄罗斯人的社会风尚。
问候时,男子应先向女子问候;年轻者应先向长者问候;进屋的人应先向主人和其他的人问好。当妇女走进客厅时,男子应站起来表宗众挽,而男子走进客时,妇女可以不站起来,但必须面向来人,以示礼貌。
在介绍人们相识时,总是把妇女先介绍给男子,妇女在回答时应主动伸出手去握手并说出自己的姓名。非因公结识时,青年男女要说出自己的名字,成年男女则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和父名。要向妇女介绍某个人时,应先征求她同意后再介绍。上公共汽车、进房间、上楼梯时,男子一般都让女子先行,并为其开门,即使对不认识的女子也需这样做。出门时男子帮助同行女子穿大衣、拉大门;在影剧院里,男子应先找座位让女子坐下后,自己再坐。请女子跳舞后,应送她回原来位置,致谢后再离去。照像时,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如果女子站着,男子不应坐着照。跟女子在一起时,吸烟前一定要征得对方的同意。
谢肉节 (Масленица)
在每年的二月末三月初,是俄罗斯一个古老的节日。在十四世纪之前,俄罗斯人的祖先们是在三月份庆祝新年,在二月末庆祝谢肉节-送冬去,辞旧岁。过谢肉节的风俗一直保留至今。
谢肉节一般持续一周,每一天都有一个名字。星期一称作“迎接”,因为在这一天开始迎接节日,妇女们一早即开始烤制象征春天的面饼。成年人走上街头,唱着歌,跳起舞,用铜铃和彩带将树木装饰起来,然后欢送象征冬天的草人,给草人穿上女人的裙子,用十匹或更多的马拉着涂彩的雪橇,载着草人远去。每匹马上都骑着一位骑士,骑士手举一把扫帚,以示驱除寒冷。星期二称作“游戏”,因为这一天开始谢肉节的游戏。星期三称作“美食者”,星期四称作“狂欢”,在这些天,孩子们筑起雪城堡,玩“打仗”的游戏。人们还在坡道上滑雪橇,与冬日告别。星期五和星期六是出门做客,探亲访友的日子,在每家的餐桌上都会有面饼。星期日称作“告别”,在这一天,人们与谢肉节告别,与冬天告别,然后将草人点燃,期望旧的一切都将随冬日而去。
白俄罗斯人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 性格豪迈,心地实在,通情达理,善于同外界礼尚往来,并且非常重视礼貌待客,文明用语时常“挂在嘴边”。他们表示高兴时,往往爱开怀大笑,而表示轻蔑时,又总习惯微微地一笑。因此,中国人的礼貌微笑,对他们来说,往往会使他们感到莫名其妙。他们有“女士优先”的良好传统,习惯在各种场合照顾优待妇女。他们对“7”数倍加喜欢。认为“7”是个吉祥的数字。因此,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总乐于同“7”数打交道。白俄罗斯民族崇尚偏爱白色,认为白色纯真、洁净;也喜欢红色,认为红色象征着勇敢,并会给人以鼓舞。
7.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有什么分别..!
俄罗斯与白俄罗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即使在苏联时期也是两个不同的加盟共和国。
1、国家位置不同:
俄罗斯联邦,国旗为白、蓝、红三色旗。是中国北部的邻国,与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接壤。其北临北冰洋,东临北太平洋,地跨欧亚两洲。
白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平原,是一个内陆国家,它的国土面积远小于俄罗斯,一共有6个州。西部格罗德诺州与欧盟国家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接壤,东部莫吉廖夫州和俄罗斯为邻。
2、国土疆域不同: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积为1709.8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
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土面积达207,600平方公里,人口达950万(2017年)
3、人口总数不同:
俄罗斯主体民族为俄罗斯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7.7%。
白俄罗斯人口达950万大部分居住在首都明斯克等大城市附近,将近80%人口为白俄罗斯人,主要少数民族依次是俄罗斯人、波兰人和乌克兰人。
4、语言不同
白俄罗斯有自己的语言——白俄罗斯语。白俄罗斯语和俄语有很多相似,但是更接近乌克兰语和波兰语,但是在白俄罗斯人们很少说白俄语,因为俄语也是白俄的官方语言。
俄罗斯人的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大部分人信东正教。除俄罗斯本土外,在其周边许多国家也有俄罗斯人,在中国就有一万多人,是少数民族之一;另有一百多万人分布在欧美等地。
(7)白俄罗斯有什么树扩展阅读
苏联解体后,1991年12月27日,中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会谈纪要》,确认俄继承苏联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中俄1996年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11年建立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4年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阶段。
两国高层交往频繁,形成了元首年度互访的惯例,建立了总理定期会晤、议会合作委员会以及能源、投资、人文、经贸、地方、执法安全、战略安全等各级别交往与合作机制。
8. 白俄罗斯有什么习俗
白俄罗斯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大多惯以握手为礼,握手时要脱下手套,禁忌隔着门槛握手。
也习惯以拥抱礼会见客人。特别好的朋友久别重逢,会用拥抱和亲吻。一般是拥抱后互相亲吻脸颊三次,先右再左再右。
白俄罗斯人对亲朋好友问的相见,一般惯施亲吻礼:长辈对晚辈,一般以吻额为最亲切;朋友之间,一般都吻面颊;男子对尊敬的妇女,多施吻手礼;夫妇或情侣之间施吻唇礼。
与陌生女士相见,不要主动握手,更不能过分亲热。除非对方主动跟你握手,可以说两句赞美女士年轻漂亮的话,一定会得到对方的好感。
他们对盐十分崇拜,认为盐能驱邪除灾,故又对把盐碰撒比较忌讳,认为其为不祥的预兆。按古老习俗,就是喜欢用面包和盐招待客人。因为在古俄罗斯盐很珍贵,只有款待贵宾时才能在宴席上见到,而面包在当时则是富裕和地位的象征。通常,主人手捧面包,客人躬身接过面包,先对面包示以亲吻,然后掰一小块,撒上一点盐,品尝一下,表示感谢。流传至今,俄罗斯人用面包和盐招待客人以示善意和友好,已成为俄罗斯人与人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应邀做客,进屋后应脱衣帽,先向女主人问好,再向男主人和其他人问好。迎接客人的仪式有一定之规,重要的客人由主人在过道屋迎接,一般的客人由主人在房间里等待。此外,在家门口迎客的是家里地位最低的人,在门廊迎宾的则是一家之主。
会客时宾主坐次也有讲究,最尊贵的座位是家里圣像的下面,主人坐在贵宾的右手。告别时,客人要先向圣像祈祷,然后与主人行吻礼,视客人的尊贵程度,主人决定将客人送至房间门口或送至屋门槛。
9. 这是白俄罗斯的什么植物
大麦或者黑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