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吉林的土地面积
吉林省位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地跨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0′~46°19′之间。东西长769.62公里,南北宽606.57公里,土地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北接黑龙江省,南邻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东与俄罗斯联邦接壤,东南部与朝鲜隔江相望。吉林省地处边境近海,边境线总长1438.7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1206公里,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最东端的珲春市最近处距日本海仅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
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东北腹地长白山脉,长白山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松花江畔,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25°40′~127°56′,北纬42°31′~44°40′。东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临长春市、四平市,北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接壤,南与白山市、通化市、辽源市毗邻。吉林市面积271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95 916公顷。
吉林市位于长白山区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自然环境优越,地貌类型复杂,有“远迎长白,近绕松花”之势。由于不同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以及江河的侵蚀、剥蚀和堆积形成的流水地貌,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形成中山山区—低山丘陵区—峡谷湖泊区—河谷平原区四大地貌景观。中心城市四面环山,三面环水,松花江呈倒“S”形穿城而过,整个城市由江而来,沿江而走,依江而展,为江而美,具有山水园林城市特有的魅力。平均海拔196米,海拔高度依次递减的地理景观。
中山山区,在位于吉林地区中、东部和东南部。南有长白山地龙岗山脉,东南有龙岗山脉的余脉富尔岭。东北部有呼兰岭。松花湖有老爷岭,湖西有摩天岭、南楼山、肇大鸡山,皆为中山山群。中山山区中有1 000米以上高峰110座。中山山区是全市主要林区和特产区域。
低山丘陵区、分布在蛟河、桦甸盆地和舒兰、永吉县的中部。山岭海拔300~400米,少数山峰高达600~700米。峡谷湖泊区,从丰满大坝到白山水库上游金银别,沿湖、沿江区域,是丰满、红石、白山三大梯级电站兴建后形成的人为地貌区域。河谷平原区,分布在松花江中游、永吉县北部、舒兰市中部及松花江支流的局部地段,是全市重要的农业经济区。
吉林市境内水系发达,由松花江、拉林河、牡丹江3个水系的部分河段和支流组成。10公里长以上河流277条,20公里以上的73条。松花江水系在吉林市境内流域面积为22 33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4%,拉林河占15%,牡丹江支流威虎河仅占1%。还有小流域沟溪1327个,多分布在丘陵山区及盆谷地。全区蕴藏350万千瓦电力资源,水资源异常丰富。
❷ 吉林省总面积多大
吉林省总面积为18.74万平方千米。
吉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长春,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吉林界于北纬40°50′-46°19′,东经121°38′-131°19′之间,南邻辽宁,西接内蒙古,北与黑龙江相连,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与朝鲜相望,吉林省总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
截至2017年底,吉林省下辖8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20个县级市,16个县,3个自治县,21个市辖区。截至2017年末,吉林省常住人口2717.43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288.94亿元。
(2)吉林省距俄罗斯波西特湾多少千米扩展阅读:
吉林省的地理环境:
1、地形地貌
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以中部大黑山为界,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两大地貌。地貌类型种类主要由火山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冲洪积地貌和冲积平原地貌构成。
2、气候
吉林省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侧,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季干燥风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从东南向西北由湿润气候过渡到半湿润气候再到半干旱气候。
3、水文
吉林省河流众多,主要为五大水系。东部延边州主要为图们江水系,包括布尔哈通河、嘎呀河、海兰江和珲春河等;东南部鸭绿江水系,浑江流经白山和通化;西南部四平辽源一带为辽河水系,主要为东辽河和西辽河;延边州汪清和敦化一小部分是绥芬河水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吉林
❸ 吉林是什么地方啊
吉林省位于祖国东北,简称"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为长春市。地域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辖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8个市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吉林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地处北温带,在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2~46°18之间。吉林省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与俄罗斯、朝鲜相邻。
(3)吉林省距俄罗斯波西特湾多少千米扩展阅读:
吉林的风景名胜:
1、长白山:
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雄山托天池,林海藏珍奇”,“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天池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口湖,是长白山最着名的景点。长白山瀑布从天池一角坠下,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之源。
2、高句丽古迹:
高句丽王城文化遗址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包括国内城、丸都山城、王陵(14座)及贵族墓葬(26座)。国内城、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是高句丽早中期(公元1-5世纪)的都城,其特点是平原城与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在集安市周围的平原上,分布了一万多座高句丽时代的古墓,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洞沟古墓群”。其中太王陵、将军坟和千秋墓等规模宏大。
3、辽源龙首山
辽源龙首山坐落于市区中央地带,山势由北向南走向,蜿蜒而至东辽河畔。它的形状犹如一条盘踞在辽水之滨的巨龙之首,故名“龙首山”。山上亭台雅致、草木葱茏,是辽源的着名风景区。2001年重建、被誉为“玄门第一楼”的魁星楼高耸在龙首山的最南端。在龙首山南麓有一处依山而起的道教宫殿建筑群。这就是东北最大的道观之一福寿宫。
❹ 吉林省在中国的什么方向
吉林省在中国东北方向,与黑龙江,辽宁一起称为东北三省。其地处中国东北中部,东北亚地理中心,因清初建吉林乌拉城而得名,简称“吉”,省会长春,原省会吉林市。地跨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0′~46°19′之间。东西长769.62公里,南北宽606.57公里,土地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2%。
位置境域
吉林省位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地跨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0′~46°19′之间。东西长769.62公里,南北宽606.57公里,土地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北接黑龙江省,南邻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东与俄罗斯联邦接壤,东南部与朝鲜隔江相望。吉林省地处边境近海,边境线总长1438.7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1206公里,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最东端的珲春市最近处距日本海仅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
地形地貌
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以中部大黑山为界,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两大地貌区。东部山地分为长白山中山低山区和低山丘陵区,中西部平原分为中部台地平原区和西部草甸、湖泊、湿地、沙地区。地貌类型种类主要由火山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冲洪积地貌吉林省主要山脉有大黑山、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老岭、牡丹岭等。主要平原以松辽分水岭为界,以北为松嫩平原,以南为辽河平原。吉林省海拔最高点是长白山的白云峰(2691米)。
吉林省地貌形成的外应力以冰川、流水、风和其他气候气象因素的作用为主。第四纪冰川在长白山的冰川剥蚀遗迹至今仍然可见。现代流水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很广泛,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盆地、谷地多受侵蚀、剥蚀、堆积、冲积等综合作用,形成了各种流水地貌,如河漫滩、冲积洪积平原、冲沟等。火山地貌占吉林省总面积的8.6%,流水地貌占83.5%,湖成地貌占2.6%,风沙地貌约占5.2%。
❺ 吉林地理概况有哪些
地理位置:
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地处北温带,在东经121°~131°、北纬41°~46°之间。全境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300公里,总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南邻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与黑龙江省为邻。吉林省是边疆近海省,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东部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边境线总长1438.7公里,其中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中朝边境线1206公里。
东部珲春市处于东北亚地理位置的几何中心,距日本海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省会长春市位于东北亚十字交通线的交汇点上。
自然状况:
东部山区吉林省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长白山脉连绵千里,素有“长白林海”之称。全省林业用地面积982.86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2.03%,列全国第12位;其中林地面积788.25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0.19%,列全国第8位。全省活立木总蓄积量为8.18亿立方米,列全国第6位;林木年均生长量2324.36万立方米,生产率2.88%;森林覆盖率为42.1%。全省最高点为长白山白云峰,海拔2691米。矿产资源丰富,发现的矿藏136种。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78种。有22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储量也很丰富。吉林省山地资源丰富,尤以长白山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为最。吉林省是闻名中外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故乡。灵芝、天麻、不老草、北芪及松茸、猴头蘑、田鸡油等都在国内外很有影响。长白山脉,森林、水利、矿产、动植物、药物等特产资源丰富。
中部平原松辽平原平均海拔在110米-200米之间。吉林省土质肥沃,气候条件优越,平均年降水500~600毫米,日照2200~3000小时,无霜期120~160天,具有雨热同季特点,对各种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特别适宜种植粮豆、油料、甜菜、烟、麻、薯类、人参、药材、水果等各种作物。播种面积为395.9万公顷。
粮食人均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玉米出口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
吉林省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盛产玉米,大豆,水稻等。松辽平原土地肥沃,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世界着名的玉米带。
西部草原西部地处松嫩草原中心,是我国着名的草原之一,以盛产羊草而驰名中外,生长以多年生根茎禾草和丛生禾草占优势,覆盖率达50%?70%,属平原草甸草场类。也是国家北方商品牛、细毛羊主要产地之一。
吉林省草原可利用面积达437.9万公顷,主要集中于西部和东部地区。
吉林西部是欧亚草原的最东端,水源丰富,草质良好,是科尔沁草原的一部分,是我省畜牧业发展基地。
气候:
吉林省处于北半球的中纬地带,欧亚大陆的东部,相当于我国温带的最北部,接近亚寒带。东部距黄海、日本海较近,气候湿润多雨;西部远离海洋而接近干燥的蒙古高原,气候干燥,全省形成了显着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并有明显的四季更替。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3~5℃,全年日照2200~3000小时,年活动积温平均在2700~3600℃,可以满足一季作物生长的需要。全省年降水量在550~910毫米,自东部向西部有明显的湿润、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差异。全省无霜期中部以西160天左右,东部山区120天左右。初霜期在9月下旬,终霜在4月末5月初。
民族:
吉林省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共有44个民族,除汉族外,在43个少数民族中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为世居民族。1999年末,少数民族人口251.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21%,其中朝鲜族118.2万人,满族104.8万人,蒙古族15.7万人,回族12.3万人,锡伯族3476人,壮族1293人,苗族478人,达斡尔族396人,土家族376人,白族293人,维吾尔族253人,赫哲族232人,彝族185人,瑶族143人,侗族121人,布依族103人,藏族100人,其他少数民族都在百人以下。
在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中,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延边、吉林、通化、白山等市;蒙古族和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白城和松原市;满族、回族以长春、吉林、通化、四平市居多。
全省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伊通满族自治县4个民族自治地方。有34个民族乡(镇),其中蒙古族乡10个,满族乡(镇)10个,朝鲜族乡(镇)7个,回族乡2个,满族朝鲜族乡3个,朝鲜族满族乡2个。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数和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位于全国第9位和第11位。
❻ 我国吉林省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我国吉林省的占地面积是18.74万平方千米。吉林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为长春。2017年总人口2717.43万人。2017年,吉林省生产总值15288.94亿,按常住人口计算,全省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6102元。
吉林是大米、玉米之乡,菜肴比较符合大众口味,主要有三大特点:油大、盐多、菜码大。东北人口味重,基本上每道菜都咸味都比较重。炝拌菜、家常凉菜、酱沾菜,则是典型的吉林农家菜肴,只用新鲜的黄瓜、萝卜、凉粉等配上不同的调料,做法简单,味道却很新鲜。
(6)吉林省距俄罗斯波西特湾多少千米扩展阅读
吉林的位置境域:
吉林省位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地跨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0′~46°19′之间。
东西长769.62公里,南北宽606.57公里,土地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北接黑龙江省,南邻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东与俄罗斯联邦接壤,东南部与朝鲜隔江相望。吉林省地处边境近海,边境线总长1438.7公里。
其中,中朝边境线1206公里,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最东端的珲春市最近处距日本海仅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
❼ 吉林占地面积多大
吉林,地处中国东北中部,东北亚地理中心,因清初建吉林乌拉城而得名,简称“吉”,省会长春,原省会吉林市。地跨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0′~46°19′之间。东西长769.62公里,南北宽606.57公里,土地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2%。
吉林省位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北接黑龙江省,南邻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东与俄罗斯联邦接壤,东南部与朝鲜隔江相望。吉林省地处边境近海,边境线总长1438.7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1206公里,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最东端的珲春市最近处距日本海仅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
现辖省会长春(副省级市)和吉林(较大的市)、四平、通化、白山、辽源、白城、松原8个地级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个自治州。
根据《吉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吉林省常住人口为2746.2297万人。其中:男性为13912019人,占总人口的50.66%;女性为13550278人,占总人口的49.3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0-14岁的人口为3292657人,占11.99%;15-64的人口为21867007人,占79.63%;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302633人,占的8.38%;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2716108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463172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1155319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6607037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2015年末,吉林省总人口为2753.3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0.9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22.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31%,比上年末提高0.5个百分点。2015年出生人口16.16万人,出生率为5.87‰;死亡人口15.23万人,死亡率为5.53‰;自然增长率为0.34‰。人口性别比为101.77(以女性为100)。民族民系
吉林省是多民族省份,有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18.57万人, 占总人口的7.96%。其中,朝鲜族1040167人,满族866365人,蒙古族145039人,回族118799人,锡伯族3113人。除了以上5个少数民族,其他少数民族人口12222人,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只有1人。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为世居民族,朝鲜族为清末时期或东北沦陷时期从朝鲜半岛迁移过来的难民。
吉林省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延边、吉林、通化、白山等市州,蒙古族和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白城市和松原市,满族、回族以长春、吉林、通化、四平、辽源市居多。
吉林省有4个民族自治地方,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伊通满族自治县。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口103.40万人,占吉林省少数民族人口的47.31%,占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的30.18%。散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115.17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2.70%,占散居地区总人口的4.8%。吉林省还设有33个民族乡(镇)和1个享受民族乡待遇的镇。
吉林省少数民族人口数和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位于全国第9位和第1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