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历史上有哪些着名战役

俄罗斯历史上有哪些着名战役

发布时间:2022-04-30 13:59:08

① 拿破仑俄国战役

1812年夏,拿破仑集结军队,于6月24日,渡过涅曼河,向俄国不宣而战,这场为了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爆发了。

战争开始时,俄国由于防守薄弱,只有兵力约24万人,不足以抵抗在此前欧洲无敌的拿破仑军队,库图佐夫采取了撤退的策略,并沿途放火,实行焦土政策。

法军进入俄国腹地后,遇到俄国军民的有效抵抗,尤其是战争开始后不久,俄国的天气很快进入了秋冬天气,寒冷的俄国旷野让远道而来的法国士兵水土不服。

法军处于四面受敌,弹尽粮绝的境地。这时严冬逼近,拿破仑一世为南下寻找粮食和温暖的住所,被迫于10月19日放弃莫斯科。

(1)俄罗斯历史上有哪些着名战役扩展阅读:

拿破仑的战争设想是进军莫斯科,迫使俄军与之决战,消灭俄军主力,从而让沙皇在谈判桌上屈膝。但俄军奉行了诱敌深入、避敌锋芒的战略,而拿破仑却根本没有做在俄国冬天作战的准备。

另外,此时法国试图征服西班牙的战争仍未结束,入侵俄国使法国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

骄傲和盲目的自信让拿破仑错估了形势,试图谈判失败后不得不在敌军主力尚存的情况下撤军,结果,成千上万法军的尸体铺满了从俄国到法国的撤退道路。

远征前并不是没有人警告过拿破仑,前驻俄大使就劝阻他不要把战线拉得过长,要小心俄国的寒冬。但20年常胜的军事生涯让拿破仑丧失了警惕,他听不进别人的不同意见,开始一意孤行。

虽然俄军几乎没有取得一场战役的胜利,但却在一场消耗战中最终拖垮了拿破仑,改变了欧洲大陆的力量对比。

② 俄罗斯历史上吃过哪些败仗

接近一战爆发前的,主要就是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和1905年日俄战争,都是俄国惨败。

③ 俄罗斯前一段时间参加了什么战争

俄罗斯前一段时间参加了叙利亚的国内消灭反政府武装的战争。

④ 有关俄罗斯的战争

1812年夏,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从法国本土及其欧洲盟国与附庸国中征集了一支60余万人的大军,入侵俄国。9月4日,俄军在莫扎伊斯克前方的博罗季诺村筑有完备的工事,迫使法军在对其不利的地形上与俄军交战。俄国方面的战略企图是在防御中消耗法军。拿破仑则是以集中自身优势,一次冲击达成歼灭俄军,使这次具有冒险色彩的会战形成事实上的决战,进而瓦解俄军。但事实是法军达成了战术目的而未能达成战略目的。俄军战术失败但也保存实力,战略目的可以说是达成。

名称: 博罗季诺战役
地点: 俄罗斯莫斯科以西124公里的博罗季诺村附近
时间: 1812年9月17日
参战方: 沙皇俄国,法国
结果: 法国小胜
参战方兵力: 俄,154,000;法,130,000
伤亡情况: 俄:44,000;法国:35,000
主要指挥官: 米哈伊尔·库图佐夫;拿破仑
当俄军忙于构筑防御阵地时,拿破仑正在慢慢集结军队,准备向俄军左翼发动大规模攻击。他在驱马观察地形时,一眼便看出法军在向俄军主阵地发起进攻之前,必须先摧毁舍瓦尔季诺棱堡。他把这一任务交给了第1军(由达武元帅指挥)第5师(由孔潘将军指挥),并派两支骑兵部队给予支援。9月5日傍晚日落前,战斗打响了,双方激战到将近午夜才收兵。俄军损失了大约5000人,法军的伤亡略少一些。 尽管俄军在戈尔恰科夫亲王指挥下英勇作战(实际上法军也是如此),但库图佐夫根本不该同意本尼格森的方案,即防守舍瓦尔季诺棱堡,因为它不仅不在俄军炮火的有效射程之内,而且毫无战略价值。俄军却为此损失了许多精兵强将和3门火炮。俄军左翼主要依托巴格拉季昂棱堡,这场战斗并未改变左翼易受攻击的形势。9月6日,俄军全力以赴巩固阵地,拿破仑也渴望更细致地观察地形,准备其作战计划。 于是,拿破仑把指挥部移到舍瓦尔季诺棱堡北面的平坦地带,并多次对俄军阵地进行侦察。当时,他正患重感冒和膀胱炎,身体欠佳,法军的临战状态也不能令他满意。除兵力上稍占优势(约13万:12.2万)外,法军在其他方面并不比俄军更占优势。自从越过涅曼河以来,法军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损失了大约25万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食品短缺无法提高法军的士气。法军骑兵的处境尤其不利,它丧失了大量马匹,剩下的马匹也羸弱不堪。相反,俄军却兵强马壮。此外,俄军在火炮的数量和质量上也占有优势。 9月6日,拿破仑正在侦察阵地,达武走上前去,要求允许他率领自己的军和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的第5波兰军,从侧翼进攻俄军左翼和后方。达武认为,他只需4万人便可以闪击俄军的这一薄弱防区,并迅速取得决定性胜利。这种战术本该受到拿破仑的青睐,但他在稍事考虑后拒绝了这一行动计划,而主张采用大规模正面进攻的方案。朗斯特里特在葛底斯堡战役中也打算采用同样的战术,但同样被断然拒绝了,而且理由更少。 最后制定的作战方案是:达武率第1军进攻巴格拉季昂棱堡(在拿破仑的印象中,那里只有两个而不是3个筑垒阵地);在达武左翼,内伊的第3军在朱诺的第8军的紧密配合下,以近卫军为后方部队,从拉耶夫斯基棱堡北面的谢苗诺夫斯卡娅村攻击俄军防线。这样,法军的整个进攻重心是在约1.5英里的战线上打击俄军左翼和中央。欧仁的第4军和第1军第3师在科洛查河北岸作战,其任务是摧毁博罗季诺村,然后利用三座特制的浮桥渡河,向拉耶夫斯基棱堡进军。骑兵由缪拉全权指挥,他在达武的后方集结了3个骑兵军(第1、2、4军)。从右翼迂回攻击俄军的唯一措施是派波尼亚托夫斯基的第5军沿老斯摩棱斯克大道从侧翼包抄俄军左翼。 法军炮兵(共有587门火炮,但配备到各炮兵连的火炮数量仍显不足)的任务是,战斗一打响就对敌实施大规模炮轰。战斗开始的前一夜;法军已将2个炮兵连部署在舍瓦尔季诺东北面的高地上,准备炮轰巴格拉季昂棱堡。这2个连各有24门火炮。第1军炮兵司令佩内蒂将军又从近卫军、德赛师、孔潘师和弗里昂师抽调62门火炮,增援这2个连。这些火炮主要用来压制俄军的炮火,而索尔比耶将军(指挥近卫军的后备炮兵)则利用近卫军的榴弹炮猛轰俄军堑壕。一旦法军右翼和俄军交火,第3军的40门火炮将一齐向拉耶夫斯基棱堡开火。炮兵在作战中将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9月7日凌晨6时,佩内蒂所部率先向敌开炮,战斗由此开始。法军的进攻时间比原计划晚了一些,因为那2个在夜间部署的炮兵连因火炮射程不足,不得不调动位置。俄军炮兵迅速还击。炮战断断续续进行了数小时,整个战场硝烟弥漫,能见度下降,这给双方的近战增加了困难。 拿破仑的第1、3军一开炮,法军先头师便开始进攻。欧仁亲王率兵向博罗季诺村的巴克莱部队发动攻击,俄军被击退,未来得及拆毁科洛查河桥;但他们很快夺回了博罗季诺村。接着,俄军接到退回主阵地的命令,这一次他们拆毁了科洛查河桥。欧仁亲王在村中留了一个师的兵力和部分骑兵。大约上午9时30分他率余部渡过浮桥,进攻拉耶夫斯基棱堡。 与此同时,孔潘所率的第1军第5师在德赛的第4师的密切配合下,正向巴格拉季昂棱堡挺进。拿破仑希望法军所向披靡,但是俄军炮兵巧妙设防,向法军射出一排排炮弹,使法军纷纷倒下。更为不幸的是,此时俄军步兵也投入了战斗,将无情的子弹射向挺进中的法军。孔潘中弹负伤。达武的坐骑被击中,他本人也被震伤,只得离开战场,将指挥权交给德赛。双方大部分部队都投入到肉搏战中,战斗异常激烈。法军一度攻占了俄军阵地。但巴格拉季昂从图奇科夫将军的第3军调来2个旅组织反攻,终于把法军强行赶出了阵地。这时大约是8时30分。 坚守在指挥所的库图佐夫此时意识到,他的兵力部署太偏重右翼,而左翼兵力不足。于是他命令巴戈武特将军率领第2军绕道俄军后方,支援左翼中央。但就在这支部队准备行动之际,法军又向巴格拉季昂棱堡发动了猛攻。战斗相当激烈,法军先后攻占了两座棱堡,但在进攻第三座棱堡时受挫。在关键时刻,英勇善战的缪拉亲自上阵指挥,基本稳住了阵势。 棱堡争夺战至少还要持续两个小时,此时它已成了各兵种参加的大混战。双方炮兵继续使成千上万人丧生;双方骑兵相互拼杀,淹没在马蹄飞扬、子弹呼啸的混战中;双方步兵刺刀相向,满脸是汗,浑身是血迹和泥土。俄军高级指挥官伤亡最为惨重。最为不幸的是,英勇善战的第2西集团军司令巴格拉季昂亲王也在战斗中负伤,并于两周后死去。 在这个血腥的早晨,两翼战场的情况怎样呢?在法军右翼,波尼亚托夫斯基的部队行动缓慢,几乎到8时才和俄军投弹兵完全接上火。这支俄军担负着为第3军提供掩护的任务。由于俄军第3军已抽调部分人马去保护棱堡,加之前一天俄军参谋长拒不执行俄军总司令的伏击计划而使俄军暴露在危险的阵地上,法军的任务完成得较为顺利。 经过一场激战,俄军停止了抵抗,波尼亚托夫斯基的部队轻而易举地攻占了乌季察村,而且还可能继续夺取村后那座具有重要战术价值的小山,严重威胁俄军左翼。为此,库图佐夫命令第2军从俄军右翼迂回过来。这支部队的及时到达阻止了波尼亚托夫斯基的后续攻击,保住了高地。但是俄军第一军军长图奇科夫却在战斗中阵亡。该翼的战斗平息下来。 如前所述,欧仁亲王夺取博罗季诺之后便率大军南渡科洛查河,准备进攻拉耶夫斯基棱堡。他在博罗季诺地区保留了一些炮兵,其炮火足以覆盖棱堡北侧。他还在科洛查河南岸部署了增援部队,企图在步兵进攻前以猛烈的炮火削弱敌方的防御。坚固的棱堡为俄军炮兵提供了较好的保护(步兵没有藏身之处),而部署在棱堡后方、奉命坚守到底的第3骑兵军却遭受了巨大损失。 上午9时30分,欧仁亲王的步兵发起进攻,战斗同样很激烈。拉耶夫斯基的第7军因不得不派兵增援俄军左翼而兵力不足,无力控制谢苗诺夫斯卡娅的防线。尽管如此,法军的第一次进攻还是被俄军击退了,而且伤亡巨大。但法军以莫朗的第1师(配属于第4军)和博纳米将军的第30步兵旅为先头部队,很快又发动了第二次进攻。这些部队经过激烈而残酷的战斗终于攻入棱堡,与高大健壮的俄军炮手展开了面对面的殊死搏斗。法军一度占领过阵地,但俄军很快又夺回了阵地,并最终通过白刃战将法军赶出了阵地。 棱堡周围的战斗异常激烈,此时格鲁希的第3预备骑兵军也投入了战斗,企图突破俄军仓促形成的方阵,但不仅没有得逞,反而遭到巨大损失。这时俄军又痛失一些高级将领,其中第1西集团军参谋长负伤,杰出的年轻炮兵指挥官阵亡。到11时30分,这些顽强抵抗的俄军士兵仍坚守在拉耶夫斯基棱堡周围。拿破仑下令再次发动进攻,一支俄军突然向法军左翼发动袭击,迟滞了法军的进攻。 大约10时30分,库图佐夫得知法军没有在科洛查河的一个渡口设防,便命令乌瓦洛夫将军的第1骑兵军(约2500名骑兵)和普拉托夫将军的顿河哥萨克部队进攻留在北岸的法军。在阳光的映照下,这支阵容严整的俄军刀光闪烁。俄军约8000名骑兵击退了奥尔奈诺伯爵的胸甲骑兵和轻骑兵中队(其任务是保护拿破仑“大军”的左翼),但未能攻破留守博罗季诺的法军1个师的方阵。当法军骑兵从南岸渡过河时,俄军经过较为激烈的交战后便撤走了。库图佐夫对两位骑兵指挥官行动拖沓,作战不力极为不满。但这支骑兵的出现(其哥萨克人活动在法军侧翼和后方)完全打乱了法军在拉耶夫斯基棱堡前的计划和进展。 除上述左右两翼的进攻外,拿破仑在战斗打响后1小时左右发动了第三路进攻。这是在被摧毁的谢苗诺夫斯卡娅村南面某处到拉耶夫斯基棱堡地区之间对俄军左翼中央发动的一次进攻。达武和内伊的部队联合实施了这次行动,并得到了在左翼进攻的拉图尔·摩布尔的骑兵和在右翼作战的南苏蒂的骑兵的大力支援。和在其他地方的战斗中一样,双方的炮兵,步兵和骑兵都投入了此次战斗。战斗开始时,法军照例先对俄军实施炮轰,俄军炮兵迅速还击,不断将实心弹、葡萄弹和榴霰弹射向仓促形成一道红蓝长墙的法军步兵纵队。不过这场战斗首先还是一场骑兵战。身穿艳丽服装的法军骑兵肩并肩排成一列列横队,步伐整齐地向俄军开来,继而便转入和俄军刀光剑影的拼杀中。 俄军虽然在作战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果敢,但无论在殊死激烈的马战、步战还是谢苗诺夫卡河两岸的炮战中,它最终还是被法军击退了,这一重要战场开始陷落。俄军的失败已成定局,其所需要的只是抓紧时机,重新部署兵力,组织部队,恢复元气。由于拿破仑不在场,一直坚守在阵地最前沿的内伊和缪拉向拿破仑皇帝紧急求援,以期在俄军立足未稳之时一举攻破俄军的防线,这样便很可能赢得这场战役。然而,拿破仑犹豫片刻后拒绝动用他的预备队,从而坐失了良机。 于是,这场着名的博罗季诺战役又要打到下午乃至夜晚了。法军仍需攻克拉耶夫斯基棱堡。因为中午时分,俄军收复了拉耶夫斯基棱堡。乌瓦洛夫和普拉托夫的骑兵对法军侧翼的威胁,迟滞了拿破仑命令欧仁亲王发动的下一次进攻。这对第4骑兵军无疑极为不利,因为就在欧仁亲王的部队准备阻止哥萨克人的威胁时,第4骑兵军也已前进至谢苗诺夫斯卡娅前沿。于是它不得不任凭棱堡中的俄军炮火轰击长达2个多小时,并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将近下午3时,欧仁亲王已为另一次大规模进攻做好了准备。为配合欧仁亲王的进攻,位于谢苗诺夫斯卡娅和博罗季诺的炮兵连集中优势炮火对拉耶夫斯基棱堡实施了交叉火力封锁。 这主要又是一场骑兵的混战以及和往常一样的步兵的阵地争夺战。一个中队接着一个中队的骑兵投入到殊死的恶战中。法军第2骑兵军军长蒙布兰将军不幸阵亡,战场上那刺耳、尖厉的刀枪撞击声一时间大作。拿破仑的一个随从参谋奥古斯特·德·科兰古将军接替了蒙布兰的职务。但他也在率第5胸甲骑兵团攻入棱堡时阵亡了。棱堡内的俄军炮手进行了顽强抵抗。直到西夫里准将率领的第9步兵团赶到后,俄军才被制服。棱堡内尸横遍野,惨不忍睹。伤势严重的士兵倚靠在扭曲的火炮架上奄奄一息。 法军终于拿下拉耶夫斯基棱堡,但战斗又持续了2个多小时,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几千骑兵卷入的大混战。欧仁亲王为达到突破俄军防线的目的,在棱堡后的高地上集结了所有可动用的骑兵。然后这一队队勇猛的法军士兵向集结在阵地上准备应战的俄军骑兵中队和紧随其后的步兵纵队发起了进攻。很快,俄法两军混战在一起。巴克莱·德·托利一直在战斗最激烈的地方指挥着他的轻骑兵和长矛骑兵冲杀,他的坐骑被击毙,他也险些丧命。正当骑兵混战时,双方的步兵和炮兵也都参加了战斗。 到下午5时,双方都已精疲力竭。在法军右翼作战的波尼亚托夫斯基已向乌季察高地发动过一次猛攻。俄军的巴戈武特将军(早些时候他率第2军从俄军右翼迂回过来)发现在中央和右翼的俄军主力已开始后退,自己已处于不利境地。为了行动上的一致,他也主动后撤,把阵地让给了波兰人。 战斗即将结束,和这一天中其他重大、激烈的战斗相比,此时相当平静。俄国人还在垂死挣扎,有人想如果这时拿破仑将他的近卫军投入战斗,俄军必将全军覆没。但这位皇帝又一次没有这么做,而且这次包括贝尔蒂埃(拿破仑的参谋长)和缪拉在内的大多数高级将领都支持拿破仑的主张。库图佐夫在夜间决定第二天清晨把部队从战场上撤下来,他仍坚信自己赢得了这场防御战。

在这次战役中,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将近30万人。双方的伤亡异常惨重,特别是高级将领的死伤人数更为惊人。看来很可能有大约30%的参战人员负伤,但谁也不清楚确切的伤亡数字。据西尔·罗伯特·威尔逊将军说,俄军伤亡3.6万人,法军伤亡3.5万人,然而他并没有亲临战场,而是在整个战斗期间都在沙皇的大本营里。他提供的法军伤亡数字有可能是准确的(尽管他宣称法军只有26名将领伤亡,这个数字显然太低了,实际上是38人),但俄军很可能损失了4万人。一般估计为俄军伤亡4万4千多人、法军伤亡3万5千多人。在这场会战中,尽管双方的总司令都没有立下卓着战功,但是双方下级指挥官却以他们的勇气,斗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发了部队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战斗热情。 库图佐夫从博罗季诺撤下来,拿破仑并没有追赶他。9月13日,库图佐夫在莫斯科城郊重新部署部队,打算在此抗击法军,但最终又被众人说服放弃了这个计划。于是他率俄军穿过莫斯科城继续后撤。9月14日下午,缪拉率领的第一支法国军队进入了莫斯科城,不久莫斯科城变成了一片火海。博罗季诺战役是拿破仑战争期间最重要的战役之一,该战役不仅对整个“1812年俄国战争”的影响深远,而且在9月7日一天的战斗当中双方伤亡总数高达6万6千多人的记录,也创造了到目前为止在战争史上有记载的单日死伤人数最多的战役。

博罗季诺会战,双方未能决出真正的胜负,但为俄军消耗法军和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尽管从战术上看,法军取得了博罗季诺会战的胜利,俄军退出了战场,但俄军并未被歼灭,拿破仑入侵俄国的唯一目的因此落空了。在交战中双方伤亡惨重,但俄军仍拥有随时可以投入战斗的预备队,而且后勤补给安然无恙;而拿破仑的运输线太长,难以维持其现有部队的补给。结果,几个星期后遭到毁灭性打击的是法军,而不是俄军。 博罗季诺战役对俄法1812年战争的整个进程有重大影响。虽然没有直接导致战争进程发生根本性转折,但标志拿破仑军队覆灭的开始。拿破仑后来曾写道:“在我一生的作战中,最令我胆战心惊的,莫过于莫斯科城下之战。作战中,法军本应取胜,而俄军却取得了不可战胜的权利。”

⑤ 二战苏军的战斗力如何有哪些比较有名的战役

在二战中,苏联的作用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但苏军的战斗力不是特别强,因为从苏德战场的战后统计来看,苏军阵亡866万人,德军阵亡大约416万,比例大约是2:1。比较有名的战役有苏芬战争和斯大林格勒战役。

⑥ 苏联卫国战争中经历了哪几次重大战役

要说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战役,那么按开始时间顺序是: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会战、基辅会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库尔斯克会战、白俄罗斯战役(第三次打击)、维斯瓦河—奥德河战役、柏林战役。

⑦ 二战时发生在俄罗斯境内的着名战役

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莫斯科、诺门坎、明斯克战役等,都很大,死伤都在万人以上

⑧ 历史上中俄之间的战争有哪些

1、康熙年间的尼布楚-雅克萨之战,中国战胜,确立了外兴安岭为两国国界,包括库页岛都是中国的。

2、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俄国借机胁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包括之前瑷珲条约,虽然没有爆发战事,但是康熙爷当时确定的边界被一举占去,失地多达1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几万个钓鱼岛。失地俄国至今不归还中国。

3、19世纪末中俄冲突不断,但都不大,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北洋政府在1919年还伙同英美日等国出兵西伯利亚,但规模较小。

4、1929年7月至12月爆发的中东路事变可谓是中苏之间最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双方动用的一线兵力保守估计也超过二十万,战事持续达近五个月之久,最终以东北军的失败而告终。此战东北军实力大受损伤,如果没有此次事件,两年后的九一八也许可能会有一点点变数。

5、1969年珍宝岛冲突、铁列提克事件。


中东路事件(2)11月,苏军先后攻占扎赉诺尔、满洲里、海拉尔。中国军人死伤及被俘人员9000余名(伤亡2000名,被俘7000余名)。据苏方统计,苏军被击毙143人,失踪4人,受伤665人。苏军胜,12月20日,张学良派代表与苏签订《伯力议定书》。

12月26日,“中东路事件”以中方接受苏方提出的恢复中东铁路中苏共管的原状、双方释放被俘人员而宣告结束。值得一提的是,中东路事件期间,苏占据我国领土黑瞎子岛,这是日后中俄在领土争端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中俄珍宝岛冲突背景: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它同附近的卡脖子岛和七里沁岛都在中苏边境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中国一侧,历来主权属于中国。自60年代以后,随着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两国边防军在珍宝岛地区不断发生摩擦,并不断升级。

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军70余人,装甲车两辆,卡车和指挥车各一辆,侵入珍宝岛,打死打伤中国边防战士多人;我国守岛巡逻队被迫自卫反击,激战一小时,打击了入侵者。3月4日后,苏联边防军和飞机再次入侵珍宝岛。

3月15日,苏联出动步兵200余人,坦克20余辆,装甲车30余辆,在飞机掩护下,连续向我国守岛军民发起三次攻击;我国守岛指战员、民兵和群众紧密配合,艰苦奋战9小时,打退了苏军的进攻。

3月17日,苏联出动步兵百余人,坦克3辆,又一次登岛疯狂向我国进攻;我国边防战士奋起自卫,以猛烈的炮火予以反击。中国外交部三次向苏联政府提出强烈抗议。这一边境武装冲突事件,一度使中苏两国走到战争的边缘。随后,在新疆铁列克钦地区,中苏两国发生了更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⑨ 俄罗斯历史上的战争没输过吗

1904年日俄海战

甲午战争结束后,俄国为遏制日本势力在华蔓延联合法、德两国迫使日本向中国归还辽东半岛,为了对俄国的“义举”表示感谢,中国允许俄国修建横穿东北的铁路,并将辽东半岛租借给俄国。(后来日俄战争中中国又表示‘中立’,在你的国土上打仗,你能中立吗!)

日本对此极为不满,利用从中国获得的巨额赔款疯狂扩充军备,并与英国缔结军事联盟,准备在远东联合抗衡俄国。在军事实力高速膨胀又得到英国支持的情况下,日本向俄国发出挑衅,要求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占优势利益”。

此时的俄国政府正面临资本主义革命的压力,日本的做法正好用于分散人民的注意力,于是沙皇拒绝了日本的要求。于1904年2月6日两国断交;日本2月8日对旅顺港内的俄国舰队发动偷袭,日俄战争爆发。这里要说的是:日本人一贯认为背信弃义的偷袭就是智谋,这次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以下是摘录的陆军战况:8日夜日舰偷袭了旅顺港内毫无准备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后,9日,日舰队袭击仁川迫俄舰自沉,日军获得制海权。3月21日,日军在朝鲜镇南浦登陆,4月进至鸭绿江,30日夜突破俄军防线,5月初日军在辽东半岛登陆,5月底占领金州和大连,开始攻打旅顺。俄军用堑壕、地雷、电网加强了旅顺外围防线。8月7日,日军发动攻击,10日,俄舰队试图突围,很快被日舰队击溃。8月19日,日军发动强攻,至24日,仍未突破,开始进行围困。6月俄军企图增援旅顺被击退,在鞍山、辽阳一线组织防御,8月24日,日军发起进攻,9月3日俄军撤退。9月19日,日军对旅顺发动第二次进攻,遭俄军顽强阻击损失惨重。10月30日,日军发动第三次进攻,12月7日日军占领城外制高点,用重榴弹炮轰击俄舰队,9日,俄舰队基本被歼。1905年1月1日,俄军投降。俄军从辽阳撤退后,在奉天组织防御,2月18日夜日军发起攻击,3月9日,日军突破俄军阵地,3月10日转入追击,奉天会战中俄军损失7万人。

下面是偶的记述:战争开始后,俄国太平洋舰队因实力不足连连失利,躲入旅顺港。日本人用沉船将旅顺口军港的主航道封死,使得俄军舰队不能出海作战。纠缠中,俄国海军指挥官,马卡洛夫在旅顺口海战中阵亡。为了扭转在远东的不利局势、沙皇决定在波罗的海舰队内组建出一支特混舰队,前往远东。

这支费时4个月,由7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及一些辅助舰船组成的舰队,被命名为太平洋第2舰队,由沙皇宠臣罗哲斯特文斯基中将统帅前往中国。

俄国海军在当时世界海军排行榜上列第3位,太平洋第二舰队是一支非常强大的舰队。这支由太平洋第2舰队和中途加入的太平洋第3舰队组成的特混编队,共有多达38艘战列舰。

当时陆地战况吃紧,俄军使用了新式的马克辛重机枪,日军对此事先毫不知情,战争中才发现,对此束手无策。日军唯一的对应方法就是组织敢死队,顶着重机枪的弹雨硬往上冲。阵亡者数以千计。这件事最大的功效就是提醒海军真正做好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日军指挥陆地战争的乃木大将,此人后来竟被日本人命名为仅有的两个‘军神’之一。这是一个很滑稽的事情,因为不知用计,死了那么多人还当‘军神’实在是一个国际玩笑,当时评定的标准有几个:最终的胜利是一个(此前日本从未战胜过欧洲列强);另一个就是他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放进敢死队,而且全都阵亡了。乃木在国内也面临着极大的批评,所以战后他便自杀身亡。

马克辛重机枪事件使日本海军警觉起来,开始按照真正的战争准备进行动员,在情报、后勤和训练上马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首先是情报方面的。日本人从这时开始重金收买情报,结果在欧洲的间谍在巴黎的一次舞会上发现俄国人已经组成了强大的第二太平洋舰队。

接着日本人又发现这支舰队存在着极大的问题:新旧舰只不一,编队航速相当低;由于俄国舰队是从波罗的海出发前往远东,途中经过北海、大西洋、印度洋、中国海,航行220多天,航程近18000海里(几乎相当于绕地球一圈),在航行过程中舰队得不到可以加煤的港口,只得把军舰上一切能装东西的地方都装上了煤,结果造成整个舰队的航速更慢、舰员的生活环境变得异常恶劣。

俄国军舰表面强大,但火炮射速远远落后于日本、炮弹质量也差(前主炮俄国炮弹平均装药15磅,而日本是105磅),海战中经常出现炮弹不爆炸的情况……

训练方面日本海军经历了甲午战争和旅顺战役,联合舰队的士气异常旺盛,而且舰队中的官兵大都有战斗经验(甲午海战的经验)、训练有素;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海战,日本海军进行了近似疯狂的训练,实弹练习几乎用掉国内炮弹储备的一半,日本军舰在总吨位、航速、火炮射速、先进程度等方面也占明显优势。

而且日军还进行了一个特别的训练,根据俄舰侧影判断这是什么舰,这个训练后来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而俄国人因为没有进行过类似训练,观察哨发现远处的日本军舰时却以为是俄军的驱逐舰,结果损失了至少两艘主力舰。

日本联合舰队指挥官东乡中将还发明了一种新的战术,即以横队代替纵队进行作战。这种战术的具体做法是当面对敌方舰队时,一改英国的战法以纵队相向,用前主炮和部分侧炮迎战;而是改为舰队成侧面对敌,用前后主炮和一侧全部侧炮应敌,这样的战术虽然参战的炮火增加了(毕竟增加有限),但是自己暴露的面也变得非常大。评论褒贬都有。这个战术后来没有人继续采用,但是成者英雄败者贼,这个战术随后很少有人批评,当然也很少有人评论。

关于敌军行动路线的分析在‘大树谈兵之综合分析’一文中已经说过了,这里不再多嘴。

大约在1905年5月21日,南太平洋的渔民最先发现了驰援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过路的浓烟,划船24小时后找到电报局发电通知日本海军。27日清晨4时45分,严阵以待的日本辅助巡洋舰“信浓丸”发现了俄国舰队,5时5分,东乡下令全舰队出击,中午11时30分,俄国舰队司令罗哲斯特文斯基下令改变阵形,以利战斗。

以下是摘录别人的帖子,主要是描述当时的战况:

‘下午1时30分,日、俄双方接近至10海里,而俄国舰队尚未把混乱的阵形恢复。1时55分,东乡平八郎模仿特拉法尔加海战时的纳尔逊,发出“皇国兴亡在此一战、各员奋励努力”信号,下午2时5分,为获得有利攻击阵位,东乡毅然下令敌前大转向,即着名的“U”型转弯。2时8分,俄国舰队旗舰“苏沃罗夫公爵”向日本舰队开火,2时11分,完成转向的日本舰队旗舰“三笠舰”发炮还击,双方主力舰在6000米距离内开始炮战,对马海战正式开始

日本舰队利用16分钟时间完成“U”型转向后,渐次采用抢占T字横头的战术穿过俄国舰队,向俄国先头战舰攻击。在日本舰队的转向过程中,俄国舰队曾打伤了日本两艘装甲巡洋舰“出云”、“浅间”,但在转向完成后,日本舰队利用其较高的航速和射速、以及火炮弹药威力方面的优势,渐渐夺取了战场主动权,俄国舰队旗舰“苏沃罗夫公爵”号遭到日方炮火的集中猛烈射击,下午2时20分,船舵被打坏,军舰失去控制,舰队司令罗哲斯特文斯基也身受重伤,全部上层建筑都被打烂的“苏沃罗夫公爵”被迫退出战列在海面上漂浮,俄国舰队陷入没有指挥的混乱局面。

在战列舰进行交战的同时,双方的巡洋舰也在激烈交锋。巡洋舰交火约从下午2时45分开始,主要是在日本第三、四战队和俄国巡洋舰分队之间展开。战斗中,日本3艘巡洋舰被重创,俄国数艘辅助船发生火灾。至下午4时左右,俄国舰队败局已定,前往海参崴的航道也已被封锁,由于双方舰队在烟雾中经常失去接触,航线混乱,双方开始了混战。4时45分,日本第五、六战队投入战斗,不久,俄国巡洋舰“斯维特拉娜”号被击沉,另一艘旧式巡洋舰“顿斯科伊”顽强地抵抗了6艘日本巡洋舰的围攻,并击伤了其中的两艘(“浪速”、“音羽”),后为避免被俘而由船员自行凿沉。“奥列格”、“阿芙乐尔”、“珍珠”及其他几艘驱逐舰、辅助船,向北突围不成,便一直南下达菲律宾。

双方的主力舰在4时45分、5时30分曾两次相遇,但俄国战舰都受了重创,无法发起有力的攻击,结果3艘战列舰相继被击沉。晚7时,被打得千疮百孔的“亚历山大三世”号战列舰沉没,舰员全部遇难,10分钟后,“博罗季诺”号弹药库被日本“富士”号击中,弹药库被摧毁,并引起了锅炉爆炸,当即下沉,全舰官兵仅1人获救。在海上漂浮的旗舰“苏沃罗夫公爵”依然遭到日方炮击,俄国驱逐舰“狂暴”号冒险靠近旗舰,接走舰上伤员,其中包括舰队司令罗日捷斯特文斯基。7时20分,日本驱逐舰发射鱼雷将“苏沃罗夫公爵”号最终击沉,全舰幸存20人。

晚7时30分,日本所有重型舰只撤出战场,准备用鱼雷艇和驱逐舰发起夜间攻击,白天战斗告一段落。晚7时30分至次日凌晨5时,日方21艘驱逐舰、37艘鱼雷艇向残余的俄国舰只发起鱼雷攻击,俄国第三分队因接受过反鱼雷进攻训练,因而大都幸存下来(由此可见训练的重要性,大树注)。而第二分队的舰只大部被击沉,“西索伊-维利基”、“海军上将纳西莫夫”、“纳瓦林”先后被鱼雷击沉,旧式装甲巡洋舰“莫诺马赫”在舰艏被鱼雷炸掉的情况下,仍顽强的击沉了向它发射鱼雷的日本鱼雷艇,后因伤势严重,于凌晨5时由舰员自行凿沉。

28日清晨5时过后,残余的俄国舰队缓缓地朝海参崴方向行驶,但在上午9时,再次被日本舰队包围,遭到日舰猛烈的炮击,担任俄国舰队司令的涅鲍加托夫海军少将决定投降。10时53分,“尼古拉一世”、“海军上将阿普拉克辛”、“海军上将谢尼亚文”、“鹰”等4艘战列舰投降,而日本舰队在看到俄方投降信号后,依然进行不人道的炮击,直到俄国军舰挂出日本旗为止。载有舰队司令罗哲斯特文斯基的“鲁莽”号也向日方投降。但其余的舰艇或进行了抵抗后被击沉,或成功逃走。

“海军上将乌沙科夫”号上的俄国官兵看到日本的劝降信号后,毅然用炮火做了回答,最后为了不让这艘用俄国着名海军将领命名的战舰落入敌手,舰长下令自行凿沉,巡洋舰“绿宝石”号在逃往海参崴的途中触礁,被舰员炸沉,余下几艘分别逃往上海、马尼拉、马达加斯加等中立国港口,最终到达海参崴的只有巡洋舰“金刚石”号和另2艘驱逐舰。对马海战至此结束。’

战后海战指挥东乡平八郎也被命名为‘军神’。他没有自杀,但是从此隐居不出。

其他如对后面的局势的影响等就不在这里多说了。偶只想用这个帖子说明:军备、训练和综合分析的重要性。打仗只是很短的时间,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一般都在军备、训练和综合分析上面了。一个重要的战役还没有打,胜负也许已经出来了。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历史上有哪些着名战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