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们知道俄罗斯的传统家常饮料克瓦斯吗
俄罗斯人吃啥?择其要者,有面包、牛奶、薯仔、奶酪和香肠——“五大领袖”,圆白菜、葱头、胡萝卜和甜菜——“四大金刚”,以及黑面包、伏特加、鱼子酱——“三剑客”。
早在解放前,上海人就把纺锤形的咸面包叫做“罗宋(俄罗斯)面包”。到了俄罗斯,才知道味道多样、外形花哨的甜面包是当茶点的,只有微咸的“罗宋面包”才是当地餐餐不离、百吃不腻的“主食”。用这里出产的“硬小麦”和“强小麦”做出的面包非常筋道,干了也不掉渣。至于牛奶,更是俄罗斯人的最爱。俄罗斯的牛奶消费量接近人均每天1升,早在上上世纪,这里就把用白水而不是牛奶熬粥视为赤贫的标志。
赫鲁晓夫曾把共产主义简化为“薯仔烧牛肉”,可见俄罗斯人对薯仔的钟爱。苏联时期的外交部发言人曾引用过一句俗话:发言越短越好,香肠越长越好。足见他们对香肠的深情。俄罗斯作家克雷洛夫有一则寓言,说的是狐狸诱乌鸦张嘴,骗走了乌鸦口中的奶酪。由此可见,俄国人把奶酪当做美食的代名词。
如今在莫斯科,从法国的绿菜花到中国菜,从土耳其的西葫芦到西班牙的柿子椒,什么蔬菜都能买到,但是价格最低、味道最正的依然是当地产的圆白菜、葱头、胡萝卜和甜菜。用这“四大金刚”加牛肉做红菜汤,滋味醇厚,鲜香无比,喝了通体舒泰。
黑面包、伏特加和鱼子酱
从某种程度上说,饮食是民族特性的反映。俄罗斯民族粗犷豪放,朴素实诚,其传统饮食简单粗豪。俄罗斯人早先在饮食上要求不高——量大、油重、热乎就行,黑面包加白菜汤符合这三项标准。干体力活的壮汉一顿要吃掉两三磅面包,而干硬粗粝的面包要就着大量油乎乎的白菜汤才能下咽。
俄罗斯的黑面包外皮粗硬、口味酸咸、色如高梁面窝头。不了解情况的人以为这是粗劣食品,一度曾把它看做苏联人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的有力证据。
其实,黑面包既顶饱又有营养,还易于消化,对肠胃极有益,尤其适于配鱼肉等荤菜。这是因为,黑面包发酵用的酒母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生物酶。数百年前的俄罗斯人是凭经验悟得这一道理的。从13世纪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公到现在,俄军士兵的主要食粮一直是黑面包。
最好吃的是农村里用老祖宗传下的方法烤成的面包,足有小脸盆大的面包坯送进温度均匀的俄式炉炕里文火焖烤,出炉时敲敲面包底部,梆梆响的才是上品。旧时俄国农村里一次就做出够吃一星期的面包,这是因为做面包挺费事,光和面和发酵就要近两天。一大缸面,用手和不得劲,干脆把脚丫子洗净了,跳进去踹。
伏特加酒是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又一写照。伏特加的直接词义是“可爱的水”,俄罗斯人对它情有独钟。儿童妇女也统计在内,这里人均每天消费100克。伏特加一般是40度,与白兰地和威士忌一起,同为世界三大烈酒。不过,同威士忌在饭前加冰块苏打水浅尝辄止、白兰地在餐后细品慢啜相比,俄罗斯人喝伏特加要豪放得多,哪怕是满满一大杯也“一口闷”。伏特加在冰镇后口味更佳,就着咸鲱鱼或黑鱼子酱喝当然好,但贪杯者无需任何下酒菜,喝一杯酒闻一下黑面包足矣。
欧洲人视鱼子酱为上等美食,其中又以俄罗斯产的为上品。鱼子酱有灰(明太鱼)、红(鲑鱼)和黑(鲟鱼)三种。灰的口味重,红的太腥,黑的最妙。即使在50年代,黑鱼子酱产量比现在高10倍的时候,对俄罗斯人来说,吃一片抹黑鱼子酱油和黄油的面包也是难得的享受。
俄菜的丰富多样特别体现在凉菜上,酸黄瓜之类的腌渍菜、色拉、香肠、奶酪、鱼冻……一次家宴往往要上近十个品种的凉菜。晚餐通常不上汤,凉菜后就是正菜,一般是烧烤的鸡鸭鱼肉。
正菜吃过,主妇就撤去刀叉和菜盘,端出自制的大蛋糕或甜馅饼,以及果酱、巧克力、水果和冰淇淋,沏上一壶浓茶,就是一通闲聊。什么美国导弹、日本武士道、中国改革开放……有时主人会弹起吉他,客人很自然地分成多声部,合唱俄罗斯歌曲……对俄国人来说,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借机会同朋友交往。
俄菜本来很简单,俗话说,白菜汤,燕麦粥,俄国人的家常菜。但是,俄国人“从善如流”,不论是中国饺子、德国香肠、英国牛排,还是鞑靼羊肉趾、乌克兰红菜汤、汽车奥利维耶色拉……不断引进的外国菜点,最后都成了俄菜一族。俄罗斯的餐具原先也很简单,每人右手握一把大木勺,左手拿一大片面包兼作餐盘。从西欧传来的杯盘刀叉是19世纪才进入普通家庭的。早先农家吃饭,家长坐在长餐桌的一端,主妇端上一大盆白菜汤和加黄油的燕麦粥放在中间,坐在长桌另一端,老人和子女坐在长桌两旁。每个人舀汤后用面包接着送到口中。只有一家之主舀汤后,家庭其余成员才可轮流动手,要是有个孩子“越位”或是连舀两勺汤,老爸就用木勺在他脑门上敲一下,以儆效尤。
上个世纪80年代,麦当劳等洋快餐随着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进入俄罗斯,莫斯科第一家麦当劳门前慕名而来的顾客排起数百米的长龙……如今,北京烤鸭、日本料理、韩国烧烤、土耳其大饼卷肉都在莫斯科安家落户。当然,价格最合理、口味最纯正的还是俄菜。
尽管俄罗斯人与欧美居民一样,以奶油,肉类等高脂、高热量荤食为主体的饮食内容,但是,他们同时饮用大量牛奶及其制品,并且每天均要喝茶,这对降低血脂、减肥、防止心脑血管硬化是十分有利的。我们国家尽管以素为主,便脑血管、高血脂者比例甚高。可能与少吃奶类制品,喝茶也不普遍有关。 俄式饮食,菜肴还是比较丰富,而且制作简便,用在吃饭上的时间不长,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日,也可供我们借鉴。
馅饼,在俄餐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每逢重要节日、新年、洗礼、生日、命名日、婚礼以及葬礼,馅饼作为一道重要的菜肴,都是必不可少的。
俄式馅饼有着“太阳”、“伟大节日”、“丰收”、“孩子健康”和“婚姻幸福”等多种含义,俄国古谚语中说道:俄国人的一生都伴随着馅饼。
在俄罗斯,馅饼不仅制作方法多样,更有在馅饼用料、形状等多方面的差异。
俄式馅饼属于酵母发酵类馅饼,并依据使用原料的不同,将馅饼分为:黄米类、荞麦米类和面类馅饼。俄式馅饼的形状有很多种,除了常见的圆形馅饼外还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比萨式露馅形、半露馅形、封闭形等等。馅饼的命名也很有趣,如:以人名命名的有“古里耶夫斯基饼”;以用途命名的有“婚礼馅饼”;还有以馅心命名的“卷心菜大馅饼”、“果酱大馅饼”、“奶渣饼”……多数薄煎饼在食用时配以蜂蜜、草莓甜酱等,还有的馅饼可配西红柿、黄瓜一起食用。
在饮用VODKA或馈赠亲友时,馅饼都是理想的佐餐食品或礼物。当家中的小孩吵架时,妈妈就要做一个大馅饼让大家分吃,这意味着“和好如初”。俄罗斯还有一种馅饼名为“婚礼馅饼”,它有着非常有趣的制作方法,并代表了一个特殊的俄罗斯风俗。
当一对俄罗斯青年准备结婚时,在婚礼当天除了要制作各种佳肴宴请宾客外,男女双方还要做一种传统的馅饼——由薄煎饼加几种馅层层垒叠而成。而最特别的是这种馅饼的盖。在制作馅饼盖时,夫妻两家制作的花纹会有所不同:丈夫家的馅饼花纹要制成小人形,表示“人丁兴旺”,而妻子一方的花纹要以鲜花为主,象征美丽、忠诚。瞧,看似简单的馅饼却饱含了深深的祝福……
俄罗斯人的传统清凉饮料——克瓦斯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饮料。中国人推崇茶,德国人和捷克人热爱啤酒,美国人喜欢可口可乐,法国人愿喝苹果酒和柠檬水,意大利人偏好橘汁。俄罗斯人的民族饮料则是克瓦斯。
克瓦斯,深深的颜色,酸酸甜甜,散发出新鲜黑麦面包的香味,是不含酒精的饮料之一。克瓦斯在俄罗斯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然流行。古时,人们就知道,它很解渴,能有效地恢复体力,使人精力充沛,还能帮助消化。
传统的克瓦斯是用麦芽(黑麦芽和大麦芽)、黑麦粉、糖和薄荷做的,现在用面包,还有水果克瓦斯——用苹果、柠檬、红莓果等。
郎中和医生学者都想弄明白,为什么克瓦斯有利于健康。有人说是禾本作物起作用,有人觉得是做面包时放的酵母,有一些人则认为是做克瓦斯添加的东西,争论至今没有停止。看来,还是那些认为克瓦斯的所有成分都在起效是对的,它的成分有:酵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有机酸、各种维生素、酶、矿物质。
在过去,俄罗斯人一天也离不开克瓦斯。在工作时、下班后、饭前饭后都要饮用。难怪它的做法在西欧引起了好多国家的兴趣。1975年在南斯拉夫的国际比赛上,来自莫斯科的克瓦斯得了18分,而着名的可口可乐只得了9.8分。
㈡ 为什么俄罗斯醉熊糖这么受欢迎
你还不知道伏特加怎么喝才够味么,十一区一酒鬼发明的罪恶配方:将小熊软糖泡在伏特加酒中两天两夜,即可得到“俄罗斯醉熊糖”,表面看起来晶莹剔透,软萌可爱,实际上酒精度超过40%,吃上三五颗就能不省人事。Gummy Bear,小熊软糖,用来泡酒后就叫做“drunken gummies”。
我推荐伏特加,或者朗姆酒(听起来很有趣)。我建议你买一个便宜的集装箱。然后,浸入你的熊,它应该放在一个罐子或容器里。把容器装满熊。不要把他们当作溺水的熊,把它当作一只真正的熊!用一些塑料包裹熊的容器,如果你把它们放在冰箱里,它会让你的小熊“酒”满了。知道你的熊是否醉的最好的方法是用一个有槽的勺子。这样,你就可以保存剩余的伏特加,并可能用它来注入混合饮料。因此,一次取一个小熊就会导致很多遗憾和模糊的回忆。品尝熊的味道,记住每一个都变得更有趣。
生活中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都可以被我们发现并了解。而俄罗斯醉熊糖正好表现了这一点,这也这是说明有些时候乐趣源自于生活,而这种源自于生活的乐趣也会引起人们的共鸣。所以让我们继续发现俄罗斯醉熊糖这种有意思的事物吧。
㈢ 俄罗斯醉熊糖的制作方法是什么,好吃吗
用料
小熊软糖 想吃几颗泡几颗
伏特加或者你喜欢喝的其他酒 适量,最好能没过软糖
伏特加软糖——又名“俄罗斯醉熊”的做法
挑出你想要吃的软糖,按照颜色排列好
用你喜欢的酒淹没他们~酒的选择上最传统就是伏特加,也可以像我一样用百加得的白朗姆,葡萄酒如果喜欢感觉也没问题。但是切记,最好不要用52度的二锅头,可能会全部融化掉;像百利甜这种质地的酒也不要实验了好吗答应我!
密封好放在冰箱里面冷藏!一定要冷藏,不然太热的话也会融化掉哦~浸泡的时间主要根据你可以接受的酒精度和酒的量决定,一般泡到酒没有了就可以,如果酒很多就泡两天一夜或者两天两夜。
取出来就会发现它变大了变透明了~摸起来黏黏的软软的~放心大胆的来一口~boom~反正我是很爱这种味道咯,欢迎你也来试试,告诉我其他酒是什么口味哦~
㈣ 俄罗斯人都用什么调味品
他们都是用胡椒粉黑椒。
㈤ 有谁可以告诉我关于俄罗斯的饮食
在饮食习惯上,俄罗斯人讲究量大实惠,油大味厚。他们喜欢酸、辣、咸味,偏爱炸、煎、烤、炒的食物,尤其爱吃冷菜。总的讲起来,他们的食物在制作上较为粗糙一些。
一般而论,俄罗斯以面食为主,他们很爱吃用黑麦烤制的黑面包(Хлеб)黑面包是用面粉、荞麦、燕麦等原料烤制而成的,颜色很深,是俄罗斯人的主食,就像我国北方人的面食和南方人的米饭一样。初尝黑列巴有一点酸酸的味道,还有点刺嗓子,但越嚼越能品出淳淳的麦香。黑列巴的形状象一个小枕头,外壳烤得很是坚硬。如果放了两天不吃,它就会硬得根本嚼不动,这倒保证了它不会变质。黑列巴在俄罗斯很便宜,是政府能控制价格的不多商品之一。除黑面包之外,俄罗斯人大名远扬的特色食品还有鱼子酱、酸黄瓜、酸牛奶,等等。吃水果时,他们多不削皮。
俄式大菜脍炙人口,口味浓郁,用油较重,酸甜咸辣俱全,是享誉世界的美食。而红菜汤和薯仔是俄式大菜中的两款特色。俄罗斯菜是十分丰富的,在北部、中部和西伯利亚地区,最普遍的第一道菜是用牛肉或别的肉类、新鲜的或经酸渍的白菜和别的蔬菜所做成的菜汤。新西伯利亚市面上、伊尔库芡克州的居民喜欢吃红菜汤。红菜汤在俄罗斯久负盛名。做法是先用甜菜、戈瓦斯放在罐中焖煮,煮开后放入白菜、甜萝卜,煮烂后放入葱、蒜、油、盐、肉,这是最基本的程序。真正的俄式红菜汤做法程序严格。煮汤时用文火并适当加柠檬、西红柿酱和香菜,放置要合理。也有的用酸模(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叶酸辣,嫩叶可用作制色拉)做成的、放置一夜后的冷青菜汤。菜汤中往往加入一种称为"香料"的树叶,增强汤香味、鲜味。在众多的汤品中,鱼汤也是很受欢迎的一种。还有用鸭块、母鸡块或者腰花和腌黄瓜熬煮的肉汤,味道很鲜美。
在夏季,人们喜欢制备冷杂拌汤。这是用格瓦斯和切成碎块的肉、新鲜蔬菜或加煮鸡蛋做成。吃时浇上一层酸奶油,有清暑除烦、提神醒胃的作用。以中国的腐竹、香菇、粉丝和俄式的鸡块煮汤,味道也十分鲜美。在餐厅,较为普遍的菜汤是牛肉块、薯仔块或薯仔丝、胡萝卜块、红甜菜等一起熬成的大杂烩汤。或者是加入鸡块,一般肉块都切得较大。一餐多半一大盘汤,加面包、奶油就足够了。除了黑面包外,面粉烤制的食品也多种多样,如大馅饼、油炸饼、牛肉煎包、奶渣饼、软圆面包等。
第二道菜中最普通的还是炖牛肉,或是与薯仔或其他配菜一块炒的牛肉,有时吃薯仔泥、色拉、大红肠、鱼块。但当地居民一般不吃鲫鱼,很便宜的大鲫鱼大多是华侨买了吃。而俄罗斯人都喜欢吃生鱼块、腌成红肉色的,味道挺好。
薯仔是俄罗斯人喜欢的食品。做法很多,煎薯仔条配餐是俄罗斯烹饪的一大特点。薯仔烧牛肉做法是将薯仔块与青椒、牛肉煮,然后放些黑胡椒、葱、蒜、醋等,起锅时撒点香菜。此菜有肉有菜,营养丰富,是最普及的一道菜。
一般地说,根据工作时间决定进餐的早迟,但大多数情况是这样,8点10点间吃早餐,有蒸蛋、煎蛋、红肠,喝红茶或咖啡、牛奶,吃面包。下午1点到4点进午餐,有菜汤、牛肉、鸡块、薯仔或薯仔泥、甜点心、薄饼、水果。到下午5点到6点间喝红茶、吃点面包。傍晚7点晚饭,有色拉、肉块等,就是不喝汤。
夏季日照长时一日四餐,冬季夜长,一日三餐已足够了。尽管俄罗斯人与欧美居民一样,以奶油,肉类等高脂、高热量荤食为主体的饮食内容。但是,他们同时饮用大量牛奶及其制品,并且每天均要喝茶,这对降低血脂、减肥、防止心脑血管硬化是十分有利的。
说到俄罗斯的饮食,就不能不提到俄式的传统面食之一—— 馅饼(пирог),小些的叫пирожок。它在俄餐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每逢重要节日、新年、洗礼、生日、命名日、婚礼以及葬礼,馅饼作为一道重要的菜肴,都是必不可少的。
俄式馅饼有着"太阳"、" 伟大节日"、"丰收"、"孩子健康"和"婚姻幸福"等多种涵义,俄国古谚语中有"俄国人的一生都伴随着馅饼"的说法。
在俄罗斯,馅饼不仅制作方法多样,更有在馅饼用料、形状等多方面的差异。 俄式馅饼属于酵母发酵类馅饼,并依据使用原料的不同,将馅饼分为:黄米类、荞麦米类和面类馅饼。俄式馅饼的形状也有很多种,除了常见的圆形馅饼外还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比萨式露馅形、半露馅形、封闭形等等。馅饼的命名也很有趣,如:以人名命名的有"古里耶夫斯基饼";以用途命名的有"婚礼馅饼";还有以馅心命名的"卷心菜大馅饼"、"果酱大馅饼"、"奶渣饼"......在饮用Водка或馈赠亲友时,馅饼都是理想的佐餐食品或礼物。当家中的小孩吵架时,妈妈就要做一个大馅饼让大家分吃,这意味着"和好如初"。俄罗斯还有一种馅饼名为" 婚礼馅饼",它有着非常有趣的制作方法,并代表了一个特殊的俄罗斯风俗。当一对俄罗斯青年准备结婚时,在婚礼当天除了要制作各种佳肴宴请宾客外,男女双方还要做一种传统的馅饼——由薄煎饼加几种馅层层垒叠而成。在制作馅饼盖时,夫妻两家制作的花纹会有所不同:丈夫家的馅饼花纹要制成小人形,表示"人丁兴旺",而妻子一方的花纹要以鲜花为主,象征美丽、忠诚。看似简单的馅饼却饱含了深深的祝福和对新生活的无限希望与憧憬!
俄式的馅饼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显示着俄罗斯的文化,由此不仅看出俄式面点历史发展渊远的一面,还会使人联想到粗犷豪放的俄罗斯人民细腻深情的一面。
二、俄罗斯的酒文化
伏特加(Водка)是俄国罗斯的国酒,又称俄得克、俄斯克。日本、中国也有生产。它是极寒之地的产物。12世纪,沙皇俄国酿制出一种以稞麦酿制的啤酒和蜂蜜酒蒸馏而成的"生命之水" 可以认为它是现今的伏特加酒的原型。之后不久,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引进俄国,成了伏特加酒新的原料。18世纪,确立了用白桦木炭炭层过滤伏特加原酒的方法。19世纪,随着连续式蒸馏机的应用,造就了今天的无臭无味、清澄透明的伏特加酒。正牌伏特加酒,没有其他蒸馏酒的风味和香气,因此作鸡尾酒的基酒最合适。冰镇后干饮也妙不可言,仿佛冰溶化于口中,进而转化为一股火焰般的清热。伏特加是俄罗斯的名酒,在世界上也小有名气。有些西方人干脆把伏特加当成了俄罗斯的代名词。
在俄罗斯人看来,不喝酒的男人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俄罗斯男人则说,不让喝伏特加还不如让我死了。有些俄罗斯人见面时也会问候一下喝了没有,就像我们中国人见面时常问"吃了没有"一样,只不过他们不是说出来,而是用形体语言表达:右手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圆,然后食指弹出,弹到下巴。难怪常驻俄罗斯的外国人把伏特加比喻成俄罗斯男人的"第一妻子"。
严格地说,伏特加酒大体相当于中国所说的白酒,因为它并不是特指一个牌子的酒而是泛指一类酒。在俄罗斯几乎所有的白酒都叫伏特加,国产的伏特加酒有几十个牌子,由欧洲进口的也有十个牌子。伏特加酒的酿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酒精进行活性炭处理,除去不纯气味然后加水勾兑。市面上出售的伏特加酒大都是这样勾兑而成的,度数有38度、40度和42度三种。我个人觉得这种伏特加口感较差,味同假酒。在国内时,一位朋友从苏联带回伏特加酒请我们几位同学品尝。我们喝了第一杯后,觉得与我们想象中的味道相差甚远,便一致断定朋友带回的伏特加是假酒。这位朋友坚持说"老毛子"喝的就是这种口味的伏特加。到了俄罗斯之后,我发现朋友说的是对的。不过他只说对了一半.因为伏特加还有一种是用粮食酿制而成的。这种伏特加口味比用酒精勾兑的那种好多了,清冽净爽,余味悠长,基本属于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口味。只可惜这种伏特加酒在商店里卖的不多。
俄罗斯人喝酒对酒杯比较讲究,普通老百姓家里都备有饮用啤酒、葡萄酒、白兰地、伏特加酒的各式专用酒杯。伏特加酒杯大多是200-300毫升的大杯子,饮伏特加之前需把它放进冰箱冷却一下,据说这样口感更好。俄罗斯人喝伏特加喜欢一口喝干,很是豪爽,当然一般情况下酒只倒到酒杯的三分之二左右。第一杯通常是一齐干下,以后各人按自己的酒量随意酌饮。不过,俄罗斯人喝酒从不耍滑,都极为诚实,一般不劝酒,有多少喝多少,直到喝倒。
俄罗斯人喝酒不太注重地点,只要想喝,不必在家,也不必到饭店,再说那样还用花钱。每天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大街上尽是可爱的酒民:姑娘们一只手牵着爱犬,一手提着啤酒瓶,她们坚信啤酒就是面包;男人们手里拿的一准儿是伏特加,边走边喝。冬天雪地上常有冻死的酒鬼,大街上随处可见踉踉跄跄找不着家门的醉汉。
俄罗斯人喝酒也不大讲究菜,喝口酒,吃口面包,再来一小口奶酪就成了。不少俄罗斯人人外出时,随身总带着伏特加,下酒菜不一定总备着。如果同车或同机上有哪位酒友早已打开了味道鲜美的熏制鲟鱼或者香肠、奶酪、腌黄瓜什么的,那他们的旅途就会更愉快了。据说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有的穷人喝酒买不起菜,就在酒店里干喝白酒,喝一口酒,就把油腻的袖口贴近鼻子闻一闻,权当吃菜。
俄罗斯民族能歌善舞,男人们大都谈锋很健,极富幽默感,喝起酒来会把这一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几杯伏特加下肚,遂雅兴大发,或翩翩起舞或尽展歌喉。接下来便是各色故事、笑话、绕口令脱口而出,妙趣横生。朋友间聚会喝酒一般要持续三四个小时,每隔1小时休息10分钟,烟民们可出去过会儿烟瘾。俄罗斯人的祝酒词也很有意思,第一杯为相聚,第二杯祝愿健康,第三杯为爱,对祖国的爱,对家庭的爱,对妻子的爱,总而言之,为所有的爱干杯。接下来便是祝愿和平、祝愿友谊等等。如果是在朋友家聚会或做客,最后一杯要献给女主人,表示对她高超厨艺的赞赏和辛勤劳动的感谢。
据说俄罗斯总统普京并不是伏特加爱好者,这在俄罗斯政坛实属罕见。他喜爱喝啤酒,只是在正式场合或在朋友执意劝说下才喝伏特加。前总统叶利钦可以说是伏特加酒最忠实的捍卫者。他不仅喜欢喝伏特加,而且常喝,并且海量,一次可喝一升。上议院议长斯特罗耶夫很少喝酒,而且只认准一种牌子得伏特加。他喝酒很讲究,酒具必须精致,下酒菜必须可口,因而被封以"酒仙"得雅号。下议院议长谢列兹尼奥夫则刚好相反,他善饮,但只要是国产伏特加就行,下酒菜也不挑剔,生嚼圆白菜足矣。
俄罗斯人宠爱的另一种酒精饮料是啤酒。在俄罗斯,啤酒是作为一种普通饮料出售的。也就是说,它不作为酒类饮料在政府控制下销售。因此,啤酒在任何一个出售软饮料的商店、商亭里你都可以方便地买到,但却未必能买到伏特加。由于其兼具软饮料和酒类饮品的特点,成为俄罗斯人每日生活的必选。无论是在酷暑还是在严冬,无论是在清晨还是在深夜,你都可以在大街小巷、车站地铁,看到数量不菲的俄罗斯男女公民或步履匆匆,或悠闲自得地手持啤酒瓶开怀畅饮的情景。这已经成为俄罗斯街头文化不可或缺的一景。在街头设置的保洁箱里,街边的牙石上,随时都可以看到被人丢弃的啤酒瓶。有一次笔者在路边候车,无意间发现路边的街灯上竟有一只啤酒瓶,看来俄罗斯人饮酒之余也没忘了幽默一下。
在俄罗斯,上年纪的人还是钟情于一种叫格瓦斯的饮料,但年轻人已经被可口可乐等西式饮品的特殊口感和声势浩大的广告宣传所俘虏。
葡萄酒在俄罗斯好像没有像在欧洲大陆那样占据崇高的地位,也许是伏特加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地位太重要了,以至于再好的东西也难以取而代之。
三、俄罗斯的茶文化
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人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俄国人饮茶的历史虽不算太长,但茶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却占有重要位置。俄国人不但喜欢饮茶,而且逐步创造并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
历史上,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直接传入俄罗斯。1616年,俄国人出使中国,使他们得到了认识茶叶的机会。在招待宴会上,俄国特使彼得罗夫十分惊异地看到,端上来的热牛奶里放着一种不知叫什么的叶子,这种彼得罗夫从未见过的叶子就是茶叶。这是俄国人了解茶叶的开端。二年后,明朝政府派人携带茶叶数箱前往俄国,赠送沙皇,企图打开华茶在俄国的销售市场,未果。1638——1640年,瓦西里·斯塔尔科夫出使阿勒坦汗庭,受到达音诺彦的宴请,席间他们喝的是茶。临别前,阿勒坦汗赠给沙皇许多礼品,有皮货、绸缎以及按蒙古人估价相当于一百张貂皮价格的茶叶二百包。斯塔尔科夫对茶叶一项提出了异议,说在俄国,这是一种不知名的、没有人想要的东西,因此,莫斯科宫廷宁愿请汗赠以相等价值的貂皮。但是结果仍按原来方案处理。此项茶叶约248公斤多一点,价值约合旧卢布30个,这是华茶输俄的开端。比华茶输入荷兰晚了30多年。可见在17世纪中叶之前,茶叶对俄罗斯人来说还是新奇的东西。在品尝之后,沙皇即喜欢上了这种饮品,从此茶便堂尔皇之地登上皇宫宝殿,随后进入贵族家庭。从17世纪70年代开始,莫斯科的商人们就做起了从中国进口茶叶的生意。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167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关于俄国从中国长期进口茶叶的协定。但是,从中国进口茶叶,路途遥远,运输困难,数量也有限。因此,茶在17、18世纪的俄罗斯成了典型的"城市奢侈饮品",其饮用者的范围局限在上层社会的贵族、有钱人,喝茶则一度成了身份和财富的象征。直到18世纪末,茶叶市场才由莫斯科扩大到少数外省地区,如当时的马卡里叶夫,如今的下诺夫哥罗德地区。到19世纪初饮茶之风在俄国各阶层始盛行。
然而,事实上,有关史料证明,俄罗斯人第一次接触茶的时间还要早些,是在1567年。当年到过中国的两位哥萨克首领彼得罗夫和亚雷舍夫曾经描述过一种不知名的稀奇的中国饮品,这种饮品在当时的西伯利亚东南部及中亚地区已经比较普及。但可能因为哥萨克首领的描述没有引起沙皇贵族的注意,因此,这段历史也就鲜为人知了。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饮茶习俗。从饮茶形式上来看,中国人饮茶一向是香茗一杯,细品慢饮;俄国人喝茶,则伴以大盘小碟的蛋糕、烤饼、馅饼、甜面包、饼干、糖块、果酱、蜂蜜等等"茶点"。从功能上看,中国人饮茶多为解渴、提神亦或消遣、待客;俄国人喝茶则常常为三餐外的垫补或往往就替代了三餐中之一餐。当然,喝茶之际谈天说地是必不可少的,俄罗斯人把饮茶当成一种交际方式,饮茶之际达到一种最好的沟通效果,而独自饮茶则可以给自己一个沉思默想的机会,进行一种"我"与"我"的交流。
从饮茶的品种来看,中国人喜喝绿茶,俄罗斯人则酷爱红茶。有趣的是红茶在俄语是"чёрный чай",直译为"黑茶"。之所以称之为"黑茶",似乎有合乎逻辑的道理:一来红茶在没泡入水中时呈黑色,二来俄罗斯人喜喝酽茶,浓浓的酽红茶也呈黑色。从饮茶的味道看,俄国人更喜欢喝甜茶,喝红茶时习惯于加糖、柠檬片,有时也加牛奶。因而,在俄罗斯的茶文化中糖和茶密不可分,人们用Спасибо за чай-сахар (直译谢谢糖茶)来表示对主人热情款待的谢意。从饮茶的具体方式看,俄罗斯人喝甜茶有三种方式:一是把糖放入茶水里,用勺搅拌后喝;二是将糖咬下一小块含在嘴里喝茶;三是看糖喝茶,既不把糖搁到茶水里,也不含在嘴里,而是看着或想着糖喝茶。第一种方式最为普遍,第二种方式多为老年人和农民接受,第三种方式其实常常是指在没有糖的情形下,喝茶人意念当中想着糖,一边品着茶,结果是似乎也品出了茶里的甜味,很有些"望梅止渴"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人还喜欢喝一种不是加糖而是加蜜的甜茶—— чай с мёдом。在俄国的乡村,人们喜欢把茶水倒进小茶碟,而不是倒人茶碗或茶杯,手掌平放,托着茶碟,用茶勺送进嘴里一口蜜后含着,接着将嘴贴着茶碟边,带着响声一口一口地吮茶。喝茶人的脸被茶的热气烘得红扑扑的,透着无比的幸福与满足。这种喝茶的方式俄语中叫"用茶碟喝茶"。有时代替蜜的是自制果酱,喝法与伴蜜茶一样。在18、19世纪的俄国乡村这是人们比较推崇的一种饮茶方式。
俄罗斯人重视饮茶,也就常常赋予饮茶以更多的文化内涵,从而使俄语里的"茶"(чай)一词有了更多的意义。俄罗斯人中常以пригласить (звать) на чай(на чашку чая)(请来喝杯茶)向友人发出作客的邀请,同时也是向对方表示友好诚意的一种最佳方式。另外,旧时俄国人有喝茶给小费的习惯,俄语里称之为"давать на чай",后来俄语这一表达方式转义表示指在任何场合的"付小费"。
中国的茶文化讲究茶具,谈到俄罗斯的茶文化,也不能不提到有名的俄罗斯茶炊(самовар)。俄国有"Какой же чай без самовара"(无茶炊便不能算饮茶)的说法。在民间,人们还把"самавар"(音译"萨马瓦尔")亲切地称作"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Самовар"(伊万·伊万诺维奇·萨马瓦尔),或是"Золотой 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金子般的伊万·伊万诺维奇),以表示对茶炊的钟爱和尊崇。在古代俄罗斯,从皇室贵族到一介草民,茶炊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器皿,同时常常也是人们外出旅行郊游携带之物。俄罗斯人喜爱摆上茶炊喝茶,这样的场合很多:当亲人朋友欢聚一堂时,当熟人或路人突然造访时;清晨早餐时,傍晚蒸浴后;炎炎夏日农忙季节的田头,大雪纷飞人马攒动的驿站;在幸福快乐欲与人分享时,在失落悲伤需要慰藉时;在平平常常的日子,在全民喜庆的佳节......在不少俄国人家中有两个茶炊,一个在平常日子里用,另一个只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启用。后者一般放在客厅一角处专门用来搁置茶炊的小桌上,还有些人家专门辟出一间"茶室",茶室中的主角非茶炊莫属。茶炊通常为铜制的,为了保持铜制品的光泽,在用完后主人会给茶炊罩上专门用丝绒布缝制的套或蒙上罩布。
俄罗斯茶炊出现于18世纪,是随着茶落户俄罗斯并逐渐盛行而出现的。茶炊的制作与金属的打造工艺不断完善密切相关。何时打造出的第一把茶炊已无从查考,但据记载,早在1730年在乌拉尔地区出产的铜制器皿中就有外形类似于茶炊的葡萄酒煮壶。直到18世纪中下期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俄罗斯茶炊。在当时,有两种不同用途的茶炊:茶壶型茶炊和炉灶型茶炊。茶壶型茶炊的主要功能在于煮茶,也经常被卖热蜜水的小商贩用来装热蜜水,以便于走街串巷叫卖且能保温。原理在于茶炊中部竖一空心直筒,盛热木炭,茶水或蜜水则环绕在直筒周围,从而达到保温的功效。炉灶型茶炊的内部除了竖直筒外还被隔成几个小的部分,用途更加广泛:烧水煮茶可同时进行。这种"微型厨房"式的功能使它的使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家庭,而且深受旅游、旅行者青睐。无论在森林还是草场,在能找到作燃料的松果或木片的地方,人们都可以就地摆上炉灶型茶炊,做一顿野外午餐并享受午后茶饮的惬意。到19世纪中期,茶炊基本定型为三种:茶壶型(或也称咖啡壶型)茶炊、炉灶型茶炊,烧水型茶炊(只用来烧开水的茶炊)。
茶炊的外形也多样化。有球形、桶形、花瓶状、小酒杯形、罐形,以及一些呈不规则形状的茶炊。
谈到茶炊就不能不提到它的产地。19世纪初,莫斯科州的彼得·西林先生的工厂主要生产茶炊,年产量约3000个。到19世纪20年代,离莫斯科不远的图拉市则一跃成为生产茶炊的基地,仅在图拉及图拉州就有几百家加工铜制品的工厂,主要生产茶炊和茶壶。到1912、1913年,俄罗斯的茶炊生产达到了顶峰阶段,当时图拉的茶炊年产量已达66万只,可见茶炊市场的需求量之大。
俄罗斯作家和艺术家的作品里也多有对俄罗斯茶炊的描述。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有这样的诗句:
天色转黑,晚茶的茶炊
闪闪发亮,在桌上咝咝响,
它烫着瓷壶里的茶水;
薄薄的水雾在四周荡漾。
这时已经从奥尔加的手下
斟出了一杯又一杯的香茶,
浓酽的茶叶在不停地流淌
诗人笔下的茶炊既烘托出时空的意境,又体现着俄罗斯茶文化所特有的氛围。
俄罗斯着名的画家巴·库斯托季耶夫以饮茶为题材作有油画《商妇品茗》,画面左侧靠边就是一把高高立在餐桌上的铜制茶炊。通过人的视觉,传递俄罗斯茶文化的信息。
在现代俄罗斯人的家庭生活中仍离不开茶炊,只是人们更习惯于使用电茶炊。电茶炊的中心部分已没有了盛木炭的直筒,也没有其它隔片,茶炊的主要用途变得单一烧开水。人们用瓷茶壶泡茶叶,茶叶量根据喝茶人数而定,一般一人一茶勺。茶被泡3一5分钟之后,给每人杯中倒入适量泡好的浓茶叶,再从茶炊里接煮开的水入杯。在现代俄罗斯的城市家庭中流行趋势是,用茶壶代替了茶炊,茶炊更多时候只起装饰品、工艺品的作用。但每逢隆重的节日,现代俄罗斯人一定会把茶炊摆上餐桌,家人、亲朋好友则围坐在茶炊旁饮茶,只有这样,节日的气氛、人间的亲情才得以尽情喧染。而传统意义上的пить чай за самоваром(围着茶炊饮茶)在俄罗斯乡村的木屋里一直流传至今。
㈥ 俄罗斯糖果什么味道好吃吗
口感介绍:酥脆是焦糖特色,紫皮糖层次分明,外层巧克力包裹,巧克力搭配酥脆的焦糖脆,先尝到浓郁的巧克力甜味,后会焦糖夹心酥脆,甜度恰到好处,增幸福好滋味,是热量偏低的mm最爱哦,只要您尝尝,肯定会爱死它的,在吃提醒,不用担心热量高哦!细腻做工而成的焦糖杏仁夹心脆,细致酥脆,口感丰富:加上焦糖巧克力体味,风味独特,清爽甜蜜。(规格:原包装每袋1公斤,每袋约140颗糖,每箱一共5袋。)
俄罗斯紫皮糖好吃吗
网友评论:
本来很开心地买了准备甜滋滋地开吃结果在另一个帖子里看见有鹅说这个紫皮糖用的是代可可脂然后我就把都放进嘴里一半了的糖给吐了粗来。
我吃了组里的安利买了一包寄回家了,等我回家吃了告诉你。哈哈。
好吃呀,而且一吃就停不下来,外面那一层巧克力不怎么好吃,里面是那种花生糖,很好吃。
这是一种只要吃了一块后就停不下的神奇糖果,比我们的跳跳糖还厉害么。
俄罗斯哪些糖果好吃
1、紫皮糖
俄罗斯紫皮糖KPOKAHT,杏仁巧克力糖,直接嚼呀嚼,香脆可口,嘎嘣脆!吃过的人都知道口感超级棒,会一直不停的吃。
2、榛子白巧克力糖
太好吃啦!绝对值得一试,白巧克力在嘴里化开的那一瞬间我想到了很多,想到的啥不能告诉大家。
3、小蜜蜂夹心软糖
外表Q弹的小蜜蜂,吃完满满的幸福感。
4、黄花生士力架
浓浓的巧克力,淡淡的麦芽甜,令人回味无穷。
5、俄罗斯版费列罗
同样是费列罗,材料也差不多,都是榛子的,但是俄罗斯版本的完美滴诠释了俄罗斯的暴力美学,值得一试,口感不错。
㈦ 俄罗斯风俗有什么
(1)他们好喝甜茶,即在茶里放糖、果酱或蜂蜜,还要吃一些甜食,如自制的蛋糕、甜点心、饼干糖果等。
(2)喜欢用茶炊煮茶。茶炊是俄罗斯特有的烧开水用的水壶,传统的由铜制成,现在常见的则是不锈钢的,结构类似于中国北方烧木炭的铜火锅。
(3)喜欢喝浓茶,现代人还常在茶中放些罗姆酒。
(4)俄罗斯人是比较注重礼貌的。“您好”、“你好”、“早安”、“日安”、“晚安”、“万事如意”、“谢谢”、“请原谅”、“再见”、“请”等等礼貌语言,人们不但在外面经常挂在嘴上,就是在家里亲人间也离不开口。
扩展资料
俄罗斯历史起源于东欧草原上的东斯拉夫人,混血的罗斯人是俄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的共同祖先。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
988年开始,东正教(基督教的东部分支)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
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莫斯科公国等多个国家,白俄罗斯、乌克兰受波兰立陶宛王国统治。东斯拉夫三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都自称是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㈧ 俄罗斯平时吃什么
俄罗斯人主要饮食有面包、牛奶、马铃薯、猪肉、蔬菜,喜食黑麦、面包、鱼子酱、黄油、西红柿、火腿等。
俄罗斯人喜吃酸味和咸味食品,如酸面包、番茄、酸黄瓜等。吃冷盘番茄用盐拌,不加糖。用餐先喝汤。他们说,这有利于消化、保护胃。他们常喝的汤有:酸辣汤、鱼汤、肉丸汤及各种菜汤。喝完汤后再上主菜,如牛排、鸡鸭肉、蛋类、奶制品等。俄罗斯人喜欢吃一种叫“沙”大杂烩粥。做法是:把大米、燕麦、葱头、胡萝卜、番茄、酸奶、香肠、食盐等混在一起放锅里熬成粥。风味独特,令人垂涎欲滴。
早餐、晚餐被重视
俄罗斯人对早餐和午餐较为重视,居民的早餐多为便餐。早晨,女主人拎着奶罐,到街口打回鲜奶,买回刚出炉的热面包,回来切成薄片,抹上奶油后,便摆上餐桌。再配以几片酸黄瓜,两三个西红柿。一碟卤甘蓝或奶酪,早餐就齐了。
有时,还摆上几个熟鸡蛋,俄国人吃鸡蛋和西红柿竟然用盐面子蘸着吃,饭后,他们再喝上一小杯咖啡或加糖的红茶。在所有饭店、餐馆和小吃部的餐桌上都放有两小碟调料,是盐和辣椒面,让食客自己各取所需。他们习惯用蔬菜、西红柿、鸡蛋蘸咸盐、辣椒面佐餐。
晚餐也很讲究。一般有三道大菜,头道菜为热汤类,即番茄牛肉卷心菜做的苏巴汤,并配有夹肉面包和冷盘。第二道菜为肉、鱼、禽、蛋、奶类食品,这道菜是主菜,多是烤牛排、烤鸡、熏鱼之类,同时上酒水。第三道菜是水果、果汁类饮料。这时,女主人会端上用奶油、蜂蜜和松仁烤制的各种小点心,味道美极了。
从不客套地招待客人
进餐时,俄国人爱播放轻音乐助兴,在温馨的气氛中进入宁静的夜晚。中国人进餐时东道主总要盛情地说:“吃好,喝好!”同样,俄国人也有一句必说的餐桌用语:“祝你胃口好,愿你吃得香!”
俄罗斯人饮茶的方法别具一格,是用专门的“茶炊”煮水、泡茶。漂亮的茶炊由铜或银制作,大而华丽,放在室内桌上,光彩夺目、四壁生辉,是一种既有实用价值,又有美学意义的家庭工艺品。饮茶时,男主人坐在桌子的一端,女主人则坐在对面一端,专门管理煮开水的茶炊。
俄罗斯人尤爱喝红茶,每家备有茶炊和茶具,有铜制的或瓷制的。俄罗斯人饮茶习惯同中国人大不相同,茶水中一般要放糖,也有放些盐的,如西伯利亚的一些土着居民,喝茶时还要就着果酱、蜂蜜、糖果和点心等。在农村,人们常一边嚼着糖,一边小口小口地喝茶。有时还倒点朗姆酒混在茶里一起喝。
㈨ 俄罗斯紫皮糖是怎样一种糖自己在家能不能做
俄罗斯紫皮糖是一种巧克力包裹着焦糖和坚果的糖果,三层结构,层次分明,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色。最外层的巧克力口味浓郁,口感丝滑,搭配中间层酥脆的焦糖,吃起来口感非常脆,也不会特别硬。味道是巧克力,杏仁,焦糖的混合味,非常香。不像花生糖那般甜腻。味道非常像巧乐兹雪糕除去巧克力外衣后的第一口脆脆的那个部分。
㈩ 米酒和俄罗斯紫皮糖可以一起吃吗
米酒和俄罗斯紫皮糖可以一起吃吗?米酒和俄罗斯紫皮糖是可以一起吃的。味道美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