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有多少支持者

俄罗斯有多少支持者

发布时间:2022-05-04 23:46:55

‘壹’ 俄罗斯现在到底有多少政党

苏联解体后,原来的高度集中、不平衡的社会关系向新型多元化社会组织结构转变。各种力量、各种运动群雄并起,相生相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新型社会关系,使得转型中的俄罗斯社会结构非常脆弱。俄罗斯一度出现了上千个政治组织,各类“运动”、“协会”、“阵线”、“联盟”和政党遍地开花,多如牛毛。1993年叶利钦下令炮打白宫、解散议会后,俄罗斯以街头对抗为主的政党活动方式转入以议会斗争为主,并将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以宪法的形式予以合理化。宪法规定“承认意识形态的多样性”, "每个人都享有结社的自由,社会团体的活动自由受到保障”,“社会团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此后的俄罗斯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中,“议会斗争”成为政党角逐政权的主要手段,俄罗斯的政党政治已逐步走上正轨。

此消彼长的俄罗斯政党结构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俄罗斯始终存在左、中、右三大派政治力量,每一派都有为数众多的政党和组织。在普京第一任期内,俄罗斯左、中、右三派并存的政党格局虽已形成,但各派政党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中派政党逐渐壮大,左派政党力量受到削弱,右翼政党力量下降,主体框架始终是政权党和反对派俄共的对峙。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是俄罗斯最大的左翼反对党。俄共成立于1991年6月,“8.19"事件后被禁止活动,1993年2月重建并恢复活动。俄共代表劳动人民阶层的利益,苏东剧变后成为原苏联、东欧地区组织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共产党。俄共以推翻现存社会制度,重建苏维埃型人民政权,最终实现革新的社会主义为目标,俄共以“爱国”、“强国”等口号孤立了主张西化的自由派,赢得了广大选民的支持。在1993年12月第一届杜马选举中获12.4%的选票,成为第二大党,1995年12月第二届杜马选举中获22.3%的选票,成为第一大党,1999年第三届杜马选举中,获24.2%的选票,成为杜马第一大党团。随着俄罗斯政治局势的稳定、总统权力的加强及其对国家杜马的改组,俄共选民支持率下降。2001年12月统一俄罗斯党成立后,俄共退居杜马第二大党,2002年4月,俄共被剥夺了在杜马中曾经拥有的若干委员会的领导职务。在2003年12月举行的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中,俄共的得票率以及获得的杜马席位,几乎降到1993年重建之初的水平,议席只占9%,成为杜马中的少数派。与此同时,俄共内部也发生了分裂。谢列兹尼奥夫被开除出俄共后,以俄罗斯运动为基础,建立了俄罗斯复兴党,拉走了俄共党内具有社会民主主义倾向的一部分党员。2003年,俄共又与原先的盟友,经济学家谢尔盖·格拉济耶夫发生分歧,格拉济耶夫联合一些政党建立了“祖国”竞选联盟,与俄共分道扬镳。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的党内反对派公开与党中央分庭抗礼,自行召开所谓“中央全会”和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于是出现今年7月1日在莫斯科召开俄共中央的两个全会,3日又举行两个代表大会的场面,并分别产生了两个中央和两个党的领导人——久加诺夫和吉洪诺夫,俄共陷入成立十年多来前所未有的危机。

统一俄罗斯党是支持普京总统的中派政党。其前身是1999年第三届杜马选举前夕成立的“团结”竞选联盟。选举中取得成功,获得23.32%的选票,成为杜马第二大党。2000年2月27日“团结”联盟改组为社会政治运动。同年5月又改组为“团结党”,2001年7月,该党与“祖国”运动联合组成“团结—祖国”联盟,同年决定吸收“全俄罗斯”运动加入联盟。并于12月1日正式成立全俄罗斯“团结与祖国”党又称统一俄罗斯党。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部长绍伊古、鞑靼共和国总统沙伊米耶夫、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共同当选为最高委员会主席。该党在杜马中的议员人数超过了俄共,成为杜马第一大党。中派力量也超过全部议员的半数,形成稳定多数,使普京施政得心应手。自2002年10月起,俄内务部长格雷兹洛夫出任最高委员会主席。该党宣称是总统的支持者和总统政策的执行者,“其宗旨是使俄罗斯联邦公民通过形成和表达他们的政治意愿参加社会政治生活,参与社会政治活动、选举和全民公决,以及表达国家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公民的利益”。 该党还宣称奉行“自由、法律、公正和和睦”的共同价值观,以此将全俄“团结和祖国”——统一俄罗斯党的全体党员联系在一起。

右翼自由主义政党是俄罗斯政治结构中的右派力量,主要有“亚博卢”联盟、“右翼力量联盟”和日里诺夫斯基领导的自由民主党。“亚博卢”联盟成立于1993年10月,在1993年、1995年、1999年杜马选举中分别获得7.86%、6.8%、5.93%的选票。在去年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中被挡在议会大门之外,党的领袖亚夫林斯基因而引咎辞职,今年7月3日重新被推举为党的领导人。该党代表中产阶层的利益,主张在市场经济轨道上进行改革。右翼力量联盟也是一个右翼自由主义政党,成立于1999年8月,由涅姆佐夫、丘拜斯等人领导。在第三届杜马选举中,该联盟获8.52%的选票。2001年5月27日,“右翼力量”联盟召开代表大会,决定解散联盟内部的各派组织,成立新的“右翼力量联盟党”简称“右翼党”,涅姆佐夫任该党领导人。虽然新的“右翼党”重新改组,但因其内部不统一,派系斗争异常激烈,涅姆佐夫—基里延科派与盖达尔派之间的矛盾尤其尖锐。在去年国家杜马大选中败选出局,从此一蹶不振。日里诺夫斯基领导的自由民主党也是一个右翼民族民主义政党,成立于1989年12月13日,该党主张俄罗斯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致力于恢复俄罗斯昔日的超级大国地位。由于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曾得到部分选民的支持,在第一届杜马选举中获22.19%选票,一度成为国家杜马第一大党,在之后的两届杜马选举中,分别获11.18%、5.98%的选票。但近年来,该党力量剧减,影响日益缩小。

随着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分化演变,俄罗斯左、中、右三种政治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其结果是中派力量上升,左、右力量削弱,俄政党初步呈现出多党并存、一党主宰政坛、反对党继续分化组合的格局。

‘贰’ 俄罗斯老百姓为什么这么支持普京呢

有支持的,当然也有反对的。但总体而言,支持者大于反对者,而且那些反对普京的人,也多半受美国等西方反俄阵营教唆。
俄罗斯民众之所以支持普京,最准确的答案,要去问俄罗斯人!

‘叁’ 除了车臣,俄罗斯外援还有啥

白俄、朝鲜以及叙利亚等。
俄乌大战进行一个月之际,俄罗斯再次迎来新外援,之前,俄方得到了白俄、车臣的军事支持,朝鲜的道义支持。以及叙利亚志愿军的支持外,现在再次迎来一批新的支持者,更是派兵前来支援。
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提供的经济或其他援助。

‘肆’ 普京为何在俄罗斯有那么高的支持率

俄罗斯人支持普京有四方面原因:

一、普京的果敢、干练和智勇符合俄罗斯人的传统价值观。

普京从成为总理那一刻起所体现出来的就是果敢、干练且大智大勇,上世纪90年代车臣问题曾是俄罗斯的噩梦,俄罗斯付出巨大代价都无法解决。普京上台后,以雷霆手段很快解决车臣问题,其体现出的强悍让俄罗斯人看到了苏联时期俄罗斯人强悍的影子。俄罗斯人性格中很强悍,被称作“北极熊”,但俄罗斯又是“双头鹰”,非常狡猾,强悍和狡猾是俄罗斯民族的性格,普京恰恰这两点都具备,这完全符合俄罗斯人对自己领导人的印象。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才让俄罗斯人对普京打内心里认可。

二、普京是俄罗斯的“救世主”。

苏联解体以来,叶利钦政府最初是充分信任西方的,并完全按照西方的建议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然而,西方曾经对俄罗斯的承诺基本都未兑现,给俄罗斯提供的“休克疗法”彻底让俄罗斯经济休克了,俄罗斯经济因此大倒退,人均寿命大幅降低,可谓民不聊生。最终,叶利钦将挣扎中的俄罗斯交给了普京。

普京接手后,通过强硬的手段从那些侵吞了大量国有资产的财阀中夺回了能源主导权。要说普京的运气是真的不错,在其夺回能源主导权后,国际油价就不断攀升,普京在短时间内利用国际油价攀升的机会快速恢复国力,俄罗斯经济在进入21世纪的头十年蒸蒸日上,俄罗斯的国力和民生得到了大幅改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在俄罗斯人看来,普京就是俄罗斯的“救世主”,是普京的强有力的领导成就了21世纪俄罗斯的复兴。

基于这种感情,俄罗斯人对普京有超乎寻常的信任。这也正是为什么普京的支持率长期徘徊在80%左右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俄罗斯对西方的强烈民族情绪。

俄罗斯在上世纪90年代吃了西方的亏,俄罗斯当时惨淡的情况才刚刚过去十几年,对俄罗斯人来说仍然是历历在目。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人对西方有着非常强烈的不信任和抵触情绪。所以,西方越抹黑普京,结果俄罗斯人越支持普京。也正是基于这种情绪,西方支持的俄罗斯反对派力量在俄罗斯一直难以获得很高的支持,哪怕俄罗斯反对派领袖在街上意外死亡俄罗斯人也没什么感觉。

四、俄罗斯人并不认为俄罗斯经济问题是普京的责任。

在乌克兰问题上,普京的处置非常果断,虽然没有力挽狂澜,但拿回了曾经属于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并且仍然保住了东乌克兰这个对俄罗斯来说非常重要的缓冲地带。在俄罗斯人看来,乌克兰是俄罗斯民族的发源地,普京的做法完全符合俄罗斯人的民意。至于俄罗斯遇到的困难,这一切都是以美国为首西方挑衅俄罗斯、遏制俄罗斯的结果。当然,俄罗斯的经济问题,在俄罗斯人看来也是因为西方的围堵和制裁所致,主要责任并非是普京的政策。

基于上述四点,俄罗斯人才在当前经济如此窘迫的情况下依然强力支持普京

‘伍’ 叙利亚战争俄罗斯支持哪方

俄罗斯支持政府军。

1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的重要盟国,西方想借机推翻他建立亲西方的新政府,所以支持反对派。

2.所谓西方世界并不是一个地理名词,而是一个政治概念。泛指英美主导的民主阵营,其前身是一战时的协约国阵营。日本是西化很早的非白人国家,早期也是英国在远东的小兄弟,现在则是美国控制下的经济殖民地,所以也是这其中之一。而俄罗斯从地理和文明概念上讲的确是西方国家分支之一,但是他一直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东方世界。冷战其实就是东西对抗的产物,最后以东方世界的暂时失败而结束。

‘陆’ 俄罗斯现在有多少个同盟国组成

俄罗斯联邦由83个不同的行政分区组成:
21个享有较大自由的共和国(республики),这些共和国往往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46个州(области)
9个边疆区(края)
4个自治区(автономные округа)
1个自治州(автономная область)—犹太自治州
2个联邦直辖市(города федерального значения)—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柒’ 俄罗斯为什么变成了资本主义国家

皇专制主义压迫与苏维埃极权主义梦靥被西方自由主义所取代应该就是俄罗斯变成资本主义国家的基础。

18世纪早期彼得大帝的统治下,俄罗斯成为重要的欧洲强国,并更倾向于认同西方。彼得在欧洲广泛游历,他迫切地渴把望欧洲文化大量的移植到俄罗斯。他对西方的兴趣或许可以从1712年他把俄罗斯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在波罗的海沿岸)这一事件中看出来。

1917年革命中布尔什维克党人的成功,使俄国与西方的关系陷入混乱。新政权的意识形态把一个德国人--卡尔·马克思的思想与俄罗斯的独特条件相结合。列宁本人就是一个熟悉西方思想的知识分子,并在革命前流放和居住在欧洲好几年。尽管马克思列宁主义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和外交政策持有敌意,但是,该意识形态并不是天然的就反西对方。马列主义被认为是建立在西方的遗产及其基础上,它并将后者以一种乌托邦式的命运推向极致,而不是彻底拒绝西方的成就。

联领导人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变种,即人们后来所知道的马列主义或者有时简单说就是列宁主义,规定了这个国家的发展。尽管有这样一个意识形态的名称,我们还是不能认为列宁本人为苏联的政治经济发展设计了详细的蓝图。然而,列宁本人是懂得机随应变并知道走回头路的人。在形成明确合理的发展计划之前,列宁就去世了,这样,斯大就林收拾内战后的烂摊子,并迅速使苏联实现了工业化,达到了能够在二战中抵御国德的水平。虽没有详细的计划,列宁主义还是为新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

着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长为一个可以与美国相媲美的、有着高度工业化的济经和科学部门的军事强国,西方分析家对苏联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开始非常关注。

了防止苏联向西欧扩张,冷战期间西方对苏联发展的影响并不是那么明显。苏联权政通过对旅游的严格审查和管制来限制西方思想与文化的渗透。但是,西方的影响还是蔓过延来了,特别是在苏联的青年中,他们追求西方的音乐、时尚、文学和杂志。斯大林死后审查的放松使这些东西日益容易获得,通过解冻,文化交流成为可能。

联实验的失信与终结是共产党本身的最高官员所发起的,即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同志。他力图“纠正”在他看来由其前任领导人所犯下的尚可改正的错误。在放松政权对反对派的迫害和解除共产党对政治权力的垄断方面,戈尔巴乔夫释放了自革命时代以来就存在的、可能还增长了的潜在力量。这些力量很快就发起了一场革命,也可能是反革命——否定了列宁主义的根本内容。

某种意义上,三场独立的革命把戈尔巴乔夫统治下的、处于风雨飘摇中的苏联入送了坟墓。


俄罗斯就是这样变为了资本主义国家。

尽管

1996年的调查显示,俄罗斯人中宁可要1990年之前的苏联制度者和西方式民主制的支持者分别为41%和27%。


——摘引自《西化VS斯拉夫化:俄罗斯挣扎三百年》作者:斯蒂芬·D·布瓦拉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有多少支持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5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2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