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的型号
主要使用的是联盟号U、闪电号M、联盟号FG和联盟号2火箭。联盟号U和联盟号FG
联盟号U和联盟号FG火箭为两级结构,全部采用液氧、煤油推进剂,主要用于发射载人/不载人货运飞船或军用照相侦察卫星,曾发射过上升号载人飞船、联盟号载人飞船、进步号货运飞船以及第2代宇宙号照相侦察卫星。在二级型火箭联盟号U/FG的基础上还可增加伊卡尔和弗雷盖特上面级,用于商业高轨道发射。
闪电号M
闪电号M火箭是三级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军用的大椭圆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1.6t,曾发射过闪电号通信卫星和预警卫星。
联盟2
联盟2火箭是联盟号系列中改动最大的型号,采用了新的二子级和三子级。其基本型(二级型)可将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提高到8.2t,带上面级的三级型火箭可将有效载荷送入大椭圆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2.7~3t,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4.5~4.9t。联盟号2火箭既与原来的联盟号火箭有很好的继承性,又能更好地适应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需求,最终取代现用的联盟号U/FG和闪电号M,进行载人飞船、军事和商业卫星的发射。
联盟2-1B
联盟2-1B运载火箭装备了新型的数字导航系统和更强大的RD-124第三级发动机,这极大地提高了运载火箭的整体性能和有效载荷负载能力。“联盟ST”(联盟2-1B的改进型)。
B. 国外典型的运载火箭是什么
大力神系列运载火箭
美国大力神(Titan)运载火箭系列由大力神-2洲际导弹发展而来,1964年首次发射。该系列由大力神-2、大力神-3、大力神-34、大力神-4和商用大力神-3等型号和子系列组成。它的最大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1.9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5.3吨。
宇宙神系列运载火箭
美国宇宙神(Atlas)系列运载火箭于1958年12月18日首次发射,曾经发射过世界上第一颗通信卫星、美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等。目前正在使用的主要有宇宙神-2A、宇宙神-2AS和宇宙神-3。研制中的宇宙神-5运载火箭的第一级采用了通用模块化设计,其中的重型火箭使用了3个通用模块,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3吨。
德尔它系列运载火箭
美国德尔它(Delta)系列运载火箭系列于1960年5月13日首次发射,迄今为止已发展了19种型号,目前正在使用的是德尔它-2和德尔它-3两种型号。美国空军的全部GPS卫星都是由德尔它-2发射的。德尔它-3是在德尔它-2的基础上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可以把3.8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德尔它-3于2000年8月发射成功。美国还正在研制具有多种配置的德尔它-4子系列,其中的重型德尔它-4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在13吨以上。
土星-V系列运载火箭
土星-V(Saturn)运载火箭是美国专为阿波罗登月计划而研制的、迄今为止最大的巨型运载火箭。其起飞重量为3000吨,直径10米,高110米,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39吨,它能把重达50吨的阿波罗飞船送入登月轨道。土星-V曾先后将1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
东方号系列运载火箭
俄罗斯东方号(Vostok)系列运载火箭是世界上第一种载人航天运载工具,它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月球探测器,第一颗金星探测器,第一颗火星探测器,第一艘载人飞船,第一艘无人载货飞船进步号等。它也是世界上发射次数最多的运载火箭系列。其中联盟号是东方号的一个子系列,主要发射联盟号载人飞船、进步号载货飞船。
质子号系列运载火箭
俄罗斯质子号(Proton)系列运载火箭分为二级型、三级型和四级型3种型号。目前正在使用的有质子号三级型和四级型两种。三级型质子号于1968年11月16日首次发射,其低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0吨,它是世界上第一种用于发射空间站的运载火箭,曾发射过礼炮l~7号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各舱段和其他大型低地轨道有效载荷。1998年11月20日,质子号发射了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段。
天顶号系列运载火箭
天顶号(Zenit)系列运载火箭是前苏联(后为乌克兰)研制的运载火箭,分为两级的天顶-2、三级的天顶-3和用于海上发射的天顶-3SL。天顶-2的低地轨道运载能力约为14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约为11吨。可在海上发射的天顶-3SL是美国、乌克兰、俄罗斯、挪威联合研制的运载火箭,其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2吨,1999年3月首次发射成功。
能源号运载火箭
能源号(Energia)运载火箭是前苏联/俄罗斯研制的目前世界上起飞质量和推力最大的火箭。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105吨,既可发射大型无人载荷,也可用于发射载人航天飞机。能源号于1987年首次发射成功,曾将前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成功地送上天。目前由于俄罗斯经济状态不佳就再也没有发射过。
阿里安系列运载火箭
阿里安(Ariane)火箭是由欧洲11个国家组成的欧空局研制的系列运载火箭,该系列已有阿里安l~5共5个子系列,目前正在使用的是阿里安-4和阿里安-5。阿里安-4于1988年6月15日进行了首次发射,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9.4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4.2吨。阿里安-5于1997年进行了首次发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2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6.7吨。目前阿里安-5正在进行改进,在2005年底之前将逐步把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从目前的6.7吨提高到11~12吨。
H系列运载火箭
日本H系列运载火箭由H-1、H-2、H-2A等火箭组成,目前正在使用的H系列火箭只有H-2A,2001年8月首次发射成功。
极轨卫星火箭
印度自行研制的极轨道(PSLV)4级运载火箭的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1吨,低地轨道运载能力为3吨。1993年9月首次发射,但由于火箭出现故障,卫星未能入轨。此后,该火箭连续三次发射成功。1999年5月,一箭三星技术又取得成功。
C. 俄罗斯目前服役中的有哪些火箭最大推力有多大
最早的有“东方号”系列
已退役!现役四大系列“联盟号”“天顶号”“能源号”“质子号”
联盟号系列发射货运飞船
天顶号系列发射同步轨道或星际轨道
能源号是大推力液体火箭近地轨道
质子号是主要用于发射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器!
现役主力都是联盟
能源
和质子系列
求采纳!!!!!!!!
D. 关于俄罗斯/苏联航天
东方号“东方号”运载火箭是对“月球号”火箭略加改进而构成的,主要是增加了一子级的推进剂质量和提高了二子级发动机的性能。这种火箭的中心是一个两级火箭,周围有四个长19.8米,直径2.68米的助推火箭。中心两级火箭,一子级长28.75米,二子级长2.98米,呈圆筒形状。发射时,中心火箭发动机和四个助推火箭发动机同时点火。大约两分钟后,助推火箭分离脱落,主火箭继续工作两分钟后,也熄火脱落。接着末级火箭点火工作,直到把有效载荷送入轨道。东方号火箭因发射“东方号”宇宙飞船而得名,1961年4月12日把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送上地球轨道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联盟号
编辑
“联盟号”火箭是“联盟号”子系列中的两级型火箭,通过挖掘“东方号”火箭一子级的潜力和采用新的更大推力的二子级研制而成。因发射联盟系列载人飞船而得名。最长49.52米,起飞重量310吨,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为7.2吨。能源号
编辑
“能源号”运载火箭是前苏联的一种重型通用运载火箭,也是目前世界上起飞质量与推力最大的火箭。“能源号”运载火箭的主要任务有:发射多次使用的轨道飞行器;向近地空间发射大型飞行器、大型空间站的基本舱或其它舱段、大型太阳能装置;向近地轨道或地球同步轨道发射重型军用、民用卫星;向月球、火星或深层空间发射大型有效载荷。
“能源号”运载火箭长约60米,总重2400吨,起飞推力3500吨,能把100吨有效载荷送上近地轨道。火箭分助推级和芯级两级,助推级由四台液体助推器构成,每个助推器长32米,直径4米;芯级长60米,直径8米,由四台液体火箭发动机组成。发射时,助推级和芯级同时点火,助推级四台助推火箭工作完毕后,芯级将有效载荷加速到亚轨道速度,在预定的轨道高度与有效载荷分离。然后有效载荷靠自身发动机动力进入轨道。“能源号”运载火箭成为前苏联运载火箭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天顶号
编辑
“天顶号”是前苏联的一种中型运载火箭,主要用来发射轨道高度在1500km以下的军用和民用卫星,经过改进的“联盟号”TM型载人飞船和“进步号”改进型货运飞船,“天顶号”2型是两级运载火箭,其一子级还被用作“能源号”火箭助推级的助推器。
“天顶号”3型是三级运载火箭,它在2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远地点级,用于将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其它高轨道或星际飞行轨道。2型与3型用的一子级和二子级是相同的。“天顶号”是前苏联继“旋风号”后第二个利用全自动发射系统实施发射的运载火箭。在发射厂,火箭呈水平状态进行总装、测试、转运至发射台,所有发射操作都是按照事先确定的程序自动进行的。“天顶号”2型最大长度57米,最大直径3.9米。“天顶号”3型最大长度61.4米,最大直径3.9米。质子号
编辑
“质子号”系列运载火箭是前苏联第一种非导弹衍生的、专为航天任务设计的大型运载器。在“能源号”重型火箭投入使用以前,该型号是前苏联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质子号”系列共有三种型号:二级型、三级型和四级型。 二级型“质子号”共发射了三颗“质子号”卫星,此后便停止使用。火箭全长41米,最大直径7.4米。 三级型“质子号”主要用于“礼炮号”、“和平号”等空间站的发射。火箭全长57米,最大直径7.4米。 四型级“质子号”主要用于发射各种大型星际探测器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火箭全长57.2米,最大直径7.4米。
E. 苏联的运载火箭有几种
1957年8月27日, 前苏联塔斯社发表了一则轰动全球的公告:1957年8月21日,世界上第一枚多级远程弹道火箭向太平洋进行全程发射试验成功。这则公告宣称:火箭试验进展顺利。经过短时间的远距离飞行之后,火箭在预定区域降落,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飞行。一个半月后,10月4日又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卫星号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运行。
卫星号运载火箭
卫星号运载火箭奠定了苏联航天运载工具发展的基础。它是用苏联P—7洲际导弹改装的,火箭由一枚芯级火箭和4台侧挂助推火箭并联捆绑而成。全长29.17米,起飞重量267吨,有效载荷1.3吨。为了控制航向,火箭另外安装了12台可摆动的小型游标发动机。火箭发射时,5台发动机同时点火工作。在飞行中,4台助推火箭先行熄火和分离,芯级发动机继续工作,直到把卫星送入轨道。卫星号火箭用来成功发射了3颗人造卫星。
东方号/闪电号/联盟号运载火箭
东方号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液体火箭,它在卫星号两级火箭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级火箭,因此它的运载能力比卫星号增大了2.5倍。这种火箭的中心是一个两级火箭,周围有4个长19米,底部直径3米的助推火箭。中心两级火箭,长28米,上面一级长不到4米,呈圆筒形状。发射时,中心火箭发动机和4个助推火箭发动机同时点火。大约两分种后,助推火箭分离脱落,主火箭继续工作两分多钟后,也熄火脱落。接着未级火箭点火工作,直到把效载荷送入绕地球的轨道。
东方号火箭因发射东方号宇宙飞船而得名,1959年1月2日试飞,发射成功月球1号探测器。后来又4次用于发射动物卫星舱的试验,1961年4月12日把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送上地球轨道飞行。截至1980年,东方号火箭总共发射了85个航天器,其中包括5艘载人飞船。在东方号火箭的基础上,1961年又研制成功闪电号和联盟号两种系列火箭。
闪电号以改装后的东方号三级火箭,再加上第四级构成,火箭全长42.8米,起飞重量300吨,其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最高达到7吨。1961年2月4日首次发射成功,随后相继用来发射了7个金星号,10个月球号,1个火星号探测器和数十颗闪电号通信卫星。
联盟号火箭系因发射联盟系列载入飞船而得名。它是由东方号三级火箭改进第三级后的新型三级运载火箭。总长49.3米,起飞重量310吨,近地轨道地运载能力为7.5吨。1963年11月16日首次发射宇宙22号卫星成功,1964年和1965年又先后用来试验发射两艘上升号载入飞船。1967年开始用来发射联盟号,联盟T号系列载入飞船和进步号自动货运飞船。
旋风号运载火箭
1966年开始发展。谢尔登编号系统对“F”型火箭的描述不够准确。依照惯例,该型火箭用它第一次发射的卫星名称命名。它以采用可贮液体推进剂的第二代洲际弹道导弹SS-9为基础发展而来。直到1977年,所有的旋风运载火箭都在拜科努尔发射。旋风火箭第一级直径3米,载荷整流罩直径2.7米。第二级采用RD-219推力可调发动机,最大推力90,000 千克。推进剂为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第二级空重1,500千克。大多数时候,第二级会为载荷做适应性修改,成为载荷的一部分,这一点和美国的阿金纳上面级很相似。发射条件:气温-40℃ ~ +50℃,风速小于20米/秒。载荷对接完成后发射准备时间最长24小时。
SL-10 (F-1r) 第一次使用是在1966年9月,它发射“宇宙U1”(U代表不公开发射)进行“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的测试飞行。它将弹头送入轨道,经南极上空,绕地球运行不到一周后就重返大气层,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打击美国的目标。F-1r中的r意为反推火箭。
SL-11 (F-1m) 发射RORSAT卫星,即海洋雷达侦察卫星。卫星与火箭上面级合为一体,上面级装有离子发动机,用于精确地维持轨道高度。F-1m中的m就代表这种机动系统。
SL-11 (F-1s) 发射EORSAT卫星,即海洋信号侦察卫星。和RORSAT任务一样,F-1sd的上面级也承担着精确维持EORSAT卫星轨道的任务。EORSAT的运行周期是93.5分。RORSAT卫星和EORSAT卫星配合工作,对美国海军舰只进行探测、跟踪、定位。
SL-14 (F-2) 取代联盟火箭发射电子侦察卫星、“流星”气象卫星和部分民用卫星。低轨道运载能力5,500千克。F-2是F-1增加第三级而来。高39.27米。在拜科努尔发射时,轨道倾角75.8°从1977年首次发射到1987年,63次发射仅有2次失败。到1992年,共进行97次发射,成功93次。
天顶号中型运载火箭
天顶号是前苏联的一种中型运载火箭,主要是用来发射轨道高度在1500km以下的军用和民用卫星、经过改进的“联盟号”TM型载人飞船和“进步号”改进型货运飞船。天顶号II型是两级运载火箭,其一子级还被用作“能源号”火箭助推级的助推器。天顶号III型是三级运载火箭,它在二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远地点级,用于将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其它高轨道或星际飞行轨道。2型与3型用的一子级和二子极是相同的。
天顶号是前苏联继“旋风号”后第二个利用全自动发射系统实施发射的运载火箭。在发射厂,火箭呈水平状态进行总装、测试、转运至发射台。所有发射操作, 包括火箭离开总装测试厂房,由铁路转运至发射台、起竖、 连接电路、气动与液压系统、测试、加注推进剂、点火等都是按照事先确定的程序自动进行的。
天顶号II型最大长度57米,最大直径3.9米。天顶号III型最大长度61.4米,最大直径3.9米。闪电号和联盟号运载火箭
能源号运载火箭
能源号运载火箭是前苏联的一种重型的通用运载火箭,也是目前世界上起飞质量与推力最大的火箭。
能源号运载火箭的主要任务有:发射多次使用的轨道飞行器;向近地空间发射大型飞行器、大型空间站的基本舱或其它舱段、大型太阳能装置;向近地轨道或地球同步轨道发射重型军用、民用卫星;向月球、火星或深层空间发射大型有效载荷。
能源号运载火箭长约60米,总重2400吨,起飞推力3500吨,能把100吨有效载荷送上近地轨道。火箭分助推级和芯级两级,助推级由四台液体助推器构成,每个助推器长32米,直径4米;芯级长60米,直径8米,由四台液体火箭发动机组成。发射时,助推级和芯级同时点火,助推级四台助推火箭工作完毕后,芯级将有效载荷加速到亚轨道速度,在预定的轨道高度与有效载荷分离。尔后有效载荷靠自身发动机动力进入轨道。
能源号运载火箭成为前苏联运载火箭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1987年5月15日,前苏联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成功一枚超级运载火箭。它的总设计师古巴诺夫披露了这种巨型火箭的细节:火箭长约60米,总重2400吨,起飞推力3500吨,能把100吨有效载荷送上近地轨道。
这种命名为能源号的运载火箭由两级组成。第一级捆绑4台液体助推火箭,高39米,直径4米;第二级为直径8米的芯级,由4台液氢液氧发动机组成。发射时,第一,二级同时点火,第一级4台助推火箭工作完成后,由地面控制脱离芯级火箭回收,经修理后可重复使用50次;第二级即芯级火箭可将有效载荷送入地球轨道运行。
1988年11月15日,能源号火箭将不载入人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载入太空轨道飞行,成为前苏联运载火箭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质子号运载火箭
质子号运载火箭(俄语:Протон)是苏联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系列的名称,该系列也被称为Д运载火箭。“质子”号火箭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是苏联及其航天力量的继承者俄罗斯在发射大型航天器时的主要运载工具。由于Н-1探月火箭的研制失败和对能源号运载火箭的弃用,质子号火箭实际上成为俄罗斯现在拥有的发射能力最强的运载火箭。以横向比较而言,质子号系列中最大型的产品的运载能力远逊于能源号和美国阿波罗计划中使用的土星5号火箭,与美国的大力神4型及欧洲航天局的阿丽亚娜5型火箭处于同一水平,强于中国和日本所研制的任何一种火箭。俄罗斯与乌克兰研制的安加拉号,以及美国最新研制的宇宙神5型箭中的某些型号,其运载能力可能也强于质子号。
在前苏联的航天活动中,质子号运载火箭发射最为频繁,它是目前世界上运载能力最大的火前之一。它先后研制有二,三,四级3种型号。最大一种四级火箭全长44.3米,底部最大直径7.4米,起飞重量800吨。第一级由6台助推火箭组成,中心是一个直径较大的氧化剂箱,四周捆绑6个燃料箱,起飞推力达1000吨。第二级高约13.7米,装有4台发动机,总推力为240吨。第三级高6.4米,装1台发动机,另有4台校正航向的可控微调发动机。第四级高5.5米,装有1台封闭式循环发动机,可二次点火。这种火箭可将21吨重的有效载荷送上近地轨道。1965年7月16日,质子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将一颗重达12.2吨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971年4月19日以发射成功重17.5吨的礼炮1号轨道站。从1971年到1973年相继发射了6个火星号探测器。1974年发射第一颗静止轨道卫星宇宙637号。1975年到1983年陆续发射了金星号探测器,1984年发射两个维加号哈雷慧星探测器,1986年又把第三代轨道站和平号送入太空。这一系列发射纪录,表明质子号火箭对于前苏联航天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前苏联的领土上有三座航天城:拜科努尔,卡普斯丁亚尔和普列谢茨克。其中拜科努尔航天中心最负盛誉。
拜科努尔航天中心位于莫斯科东南2100千米的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丘拉坦沙漠地带,始建于1955年,占地广阔,装备齐全。
在这里,火箭飞行路线可跨过朝东和东北方向的一片杳无人烟的宽阔地带,空间轨道在苏联境内就有几千千米,一直延伸到太平洋上的赤道上空为止。由于它在前苏联境内属低纬度地区,有利于将各种航天器发射入轨。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第一艘载人飞船都从这里飞上太空,后来的联盟号系列载入飞船,礼炮号和和平号轨道站,还有部分人造卫星和月球号,金星号,火星号空间探测器也都从这里发射进入太空
起飞号系列运载火箭
在介绍宇宙号火箭时曾提到,1997年12月,俄政府决定由俄航空航天局全面负责运载火箭系统。该局后来成立了发射服务公司,专门负责俄小型运载火箭的市场开发和弹道导弹转为运载火箭的工作,其中包括起飞号小型运载火箭的市场开发和发射操作。
起飞号是一种五级运载火箭。它是由使用固体燃料的洲际导弹RS-12(SS-25)改造而来的。该火箭价格低廉,很有竞争力。但由于俄内部管理原因以及复杂的批准程序,起飞号火箭的研制进度受到了一定影响。另外,1993年和1995年的两次试飞均告失败,也影响了该火箭的研制进度。
1996年10月,俄罗斯与加拿大阿克瑞特宇航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同意在加拿大北部的马尼托巴地区建设发射场,使用起飞号火箭提供商业发射服务。但由于双方政府方面的原因,此项目搁浅。
发射服务公司介入起飞号火箭推销工作后,力图排除干扰,但成效不很明显。到1997年12月24日起飞1火箭在斯沃博德内发射场成功发射,将美国地球观察公司的“晨鸟”遥感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项目才有了一点起色。
1999年4月,俄罗斯与以色列西印度洋空间公司签署了用起飞号火箭发射3颗“地球资源观测卫星”(EROS)的合同。但由于卫星方面的原因,直到2002年7月,才完成了其中的一次发射任务。另外,起飞号火箭还发射了瑞典宇航公司的“奥丁”科学实验卫星。
第聂伯号系列运载火箭
第聂伯号系列运载火箭是由洲际导弹RS-20(SS-18)改造而来的。根据俄罗斯和美国达成的反弹道导弹协议,RS-20弹道导弹在被销毁清单之列。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政府于是成立专家组,对RS-20导弹转为商用运载火箭——第聂伯号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第聂伯号系列火箭有三种型号。第聂伯1采用了原导弹所用的“拖拉式”有效载荷分离方法,而第聂伯M将改用常见的推进式有效载荷分离系统。第聂伯3配备了旋风号火箭所用的S5上面级。所有发射均在拜科努尔发射场进行,采用发射井方式。第聂伯号系列运载火箭的低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达4000千克。
第聂伯号系列运载火箭研制任务完成后,授权美国固体火箭生产商ATK锡奥科尔公司负责市场开发。它的发射费用仅有800~1100万美元,一度受到一些欧洲国家科学实验卫星项目的青睐。据报道,欧空局的“低温星”项目和德国的“大地SAR-X”项目均选择了第聂伯号火箭来承担其发射任务。美国跨轨道公司也计划使用第聂伯号火箭发射其第一颗商用月球卫星“开路者”。该卫星可向地球转发月球表面的数据和图像。1999年4月,第聂伯1首飞获得成功。2000年9月进行了第二次发射。
呼啸号运载火箭
1991年冷战结束后,UR-100N(SS-19)型洲际导弹成为前苏联转为商用运载火箭的首批洲际导弹。该项目被命名为“呼啸号”。转换后的呼啸号火箭配和风K或和风KM上面级,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可以把1800千克的有效载荷送至200公里、倾角63度的低地轨道。1994年和1995年间,赫鲁尼切夫中心与德国原戴姆勒-克莱斯勒宇航公司联合成立了欧洲呼啸合资公司,负责呼啸号火箭的市场开发。
为了验证UR-100转为航天运载火箭后的能力,1990年11月20日和1991年12月20日,呼啸号火箭分别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的发射井进行了两次亚轨道试飞。1994年12月26日,该火箭在拜科努尔进行了首次正式飞行,将一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000年5月16日,配备新型上面级和风KM和安加拉号火箭整流罩的呼啸号火箭终于在普列谢茨克进行了首次发射,成功地将两颗模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呼啸号是一种三级液体燃料火箭。全箭长29.15米,第一和第二级直径为2.5米,整流罩直径2.6米,起飞质量107.4吨。上面级和风KM具有再次启动功能。由于发射准备时间短,发射灵活性高,呼啸号很适于发射地面备份卫星。
呼啸号火箭的第一次商业发射是2002年3月17日进行的。这次发射成功地把美国航宇局的两颗科学卫星送入轨道。随后,它在2002年6月20日发射了两颗铱星。截至2003年底,呼啸号火箭共进行了8次发射(包括两次亚轨道试飞)。2003年6月30日,它曾进行了一次一箭九星发射,用户分别来自俄罗斯、美国、捷克、加拿大、丹麦和日本等。
F. 麻烦介绍一下俄罗斯的运载火箭系列和欧空局的阿里安系列(不要太深奥哦)
俄罗斯的运载火箭系列
“东方号”系列火箭是世界上第一个航天运载火箭系列,包括“卫星号”、“月球号”、“东方号”、“上升号”、“闪电号”、“联盟号”、“进步号”等型号,后四种火箭又构成“联盟号”子系列火箭。
“东方号”运载火箭是对“月球号”火箭略加改进而构成的,主要是增加了一子级的推进剂质量和提高了二子级发动机的性能。这种火箭的中心是一个两级火箭,周围有四个长19.8米、直径2.68米的助推火箭。中心的两级火箭,一子级长28.75米,二子级长2.98米,呈圆筒形状。发射时,中心火箭发动机和四个助推火箭发动机同时点火。大约两分钟后,助推火箭分离脱落,主火箭继续工作两分钟后,也熄火脱落。接着末级火箭点火工作,直到把有效载荷送入绕地球的轨道。东方号火箭因发射“东方号”宇宙飞船而得名,1961年4月12日把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送上地球轨道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
“联盟号”火箭是“联盟号”子系列中的两级型火箭,系通过挖掘“东方号”火箭一子级的潜力和采用新的更大推力的二子级研制而成。因发射联盟系列载人飞船而得名。最长49.52米,起飞重量310吨, 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约为7.2吨。
“能源号”运载火箭是前苏联的一种重型的通用运载火箭,也是目前世界上起飞质量与推力最大的火箭。
“能源号”运载火箭的主要任务有:发射多次使用的轨道飞行器;向近地空间发射大型飞行器、大型空间站的基本舱或其它舱段、大型太阳能装置;向近地轨道或地球同步轨道发射重型军用、民用卫星;向月球、火星或深层空间发射大型有效载荷。
“能源号”运载火箭长约60米,总重2400吨,起飞推力3500吨,能把100吨有效载荷送上近地轨道。火箭分助推级和芯级两级,助推级由四台液体助推器构成,每个助推器长32米,直径4米;芯级长60米,直径8米,由四台液体火箭发动机组成。发射时,助推级和芯级同时点火,助推级四台助推火箭工作完毕后,芯级将有效载荷加速到亚轨道速度,在预定的轨道高度与有效载荷分离。尔后有效载荷靠自身发动机动力进入轨道。
“能源号”运载火箭成为前苏联运载火箭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质子号”系列运载火箭是前苏联第一种非导弹衍生的、专为航天任务设计的大型运载器。在“能源号”重型火箭投入使用以前,该型号是前苏联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质子号”系列共有三种型号:二级型、三级型和四级型。
二级型“质子号”共发射了三颗“质子号”卫星,此后便停止使用。火箭全长41米,最大直径7.4米。
三级型“质子号”主要用于“礼炮号”、“和平号”等空间站的发射。火箭全长57米,最大直径7.4米。
四级型“质子号”主要用于发射各类大型星际探测器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火箭全长57.2米,最大直径7.4米。
“天顶号”是前苏联的一种中型运载火箭,主要是用来发射轨道高度在1500km以下的军用和民用卫星、经过改进的“联盟号”TM型载人飞船和“进步号”改进型货运飞船。“天顶号”2型是两级运载火箭,其一子级还被用作“能源号”火箭助推级的助推器。“天顶号”3型是三级运载火箭,它在二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远地点级,用于将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其它高轨道或星际飞行轨道。2型与3型用的一子级和二子极是相同的。
“天顶号”是前苏联继“旋风号”后第二个利用全自动发射系统实施发射的运载火箭。在发射厂,火箭呈水平状态进行总装、测试、转运至发射台。所有发射操作, 包括火箭离开总装测试厂房,由铁路转运至发射台、起竖、 连接电路、气动与液压系统、测试、加注推进剂、点火等都是按照事先确定的程序自动进行的。
“天顶号”2型最大长度57米,最大直径3.9米。
“天顶号”3型最大长度61.4米,最大直径3.9米。
。。。。。。。。。。。。。。。。。。。。。。。。。。。。。。。
欧空局的阿里安系列
“阿里安”家族史
由欧空局研制的"阿里安"1号运载火箭于1979年12月24日首次发射成功。迄今已研制有"阿里安"1-5号五种基本型和多种改进型火箭。
从1979年12月24日至2000年底,欧空局的阿里安运载火箭已有137次发射记录。其中,最大的火箭当然是阿里安5型,因此,它被称为阿里安系列火箭中的“大力神”。
阿里安5型火箭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包括上面级、设备舱、整流罩等,下部分包括一个低温主级和两台大型固体助推器。火箭全长可达56米,起飞质量716吨,起飞推力11.4兆牛。
欧空局:阿里安-5运载火箭改进计划。欧洲的阿里安系列运载火箭现在占据着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半壁江山,为了提高其竞争能力,欧空局从为了提高竞争能力,欧空局于1995年便通过了对阿里安的下面级进行改进的阿里安计划(改用推力更大的“火神”2主发动机和增强的固体助推器),1998年又决定进一步对火箭设计进行一系列改进,并将改进型火箭命名为阿里安5+。阿里安5+的各项改进措施原定于2003-2005年逐步到位,后鉴于其它国家加紧了新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这一时间被提前到2004-2005年。
G. 俄罗斯系列火箭的质子号
“质子号”系列运载火箭是前苏联第一种非导弹衍生的、专为航天任务设计的大型运载器。在“能源号”重型火箭投入使用以前,该型号是前苏联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质子号”系列共有三种型号:二级型、三级型和四级型。 二级型“质子号”共发射了三颗“质子号”卫星,此后便停止使用。火箭全长41米,最大直径7.4米。 三级型“质子号”主要用于“礼炮号”、“和平号”等空间站的发射。火箭全长57米,最大直径7.4米。 四型级“质子号”主要用于发射各种大型星际探测器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火箭全长57.2米,最大直径7.4米。
H. 俄罗斯东方号(Vostok)系列运载火箭它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包括哪些
俄罗斯东方号(Vostok)系列运载火箭是世界上第一种载人航天运载工具,它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月球探测器,第一颗金星探测器,第一颗火星探测器,第一艘载人飞船,第一艘无人载货飞船进步号等。它也是世界上发射次数最多的运载火箭系列。其中联盟号是东方号的一个子系列,主要发射联盟号载人飞船、进步号载货飞船。
I.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为什么用俄罗斯的火箭发射
萤火一号是探测火星的,对火箭的推力要求较高,我们的火箭有些勉强;同时也是为了体现双方的太空合作
J. 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为什么会失败
萤火一号是和俄罗斯的福波斯·土壤号组合在一起,这个组合体是一次完整的探测任务。它在2011年11月8日乘坐巨大的天顶-2SB(Zenit)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出发后,10多分钟后便抵达目标的近地轨道,信心满满准备变轨前往火星。
最终,在两个月后的1月15日,探测器再也无法抵抗地球引力的吸引和空气阻力的摩擦,悄无声息地坠入太平洋。这次的失败原因在于,探测器的芯片受到了宇宙高能粒子的冲击而失效,导致它无法发出既定的指令,既是意外,也是硬件不过关的客观现实。我国的萤火一号,也跟着倒霉了,并没有顺利离开地球,更别提去火星工作了。
实际上中国的火箭如长三乙有能力独自运送萤火一号,但受限于中国深空测控网建设尚未完成的制约,只能与俄罗斯的深空通讯系统合作,也因此选择搭乘俄罗斯火箭和福波斯·土壤号探测器共同前往火星。2020年,我国将独立探测火星,真正意义上的首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