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圣彼得堡180年着名古迹失火,消防员1死2重伤,现场火势有多大
一、俄罗斯圣彼得堡一座拥有了180年历史的着名纺织工厂发生了严重火灾,火势蔓延到全栋楼总共六层,浓烟滚滚形势严峻。
这个纺织厂在苏联之后就已经私有化,之后被列为俄罗斯圣彼得堡着名的文化古迹,在里面依旧保存着纺织厂的样子,有些部分被当作办公室进行租赁。这里也是在后面才会被俄罗斯圣彼得堡列为最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景点,但是现在这个景点就这样香消玉损j,大家都希望能够查出事情的真相,以防止这样的事故再次发生。
Ⅱ 俄罗斯森林大火的火灾情况
事件:2010年7月下旬
起因:持续高温天气
地点:俄罗斯沃罗涅日州
面积:过火面积达19.6万公顷
预警:520处火点7地区进紧急状态
死亡:至少53人
受伤:至少500人
损失:65亿卢布(约合2.1779亿美元)
影响:近2000房屋被毁,逾3500人无家可归
Ⅲ 土库曼斯坦总统下令扑灭“地狱之门”的大火,这大火燃烧多久了
“地狱之门”这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鬼神传说中的地狱。它位于土库曼斯坦卡拉库姆沙漠中部的“达瓦扎天然气坑”中。达瓦扎天然气矿坑直径约69米,最大深度为30米,虽然没有俄罗斯远东的苔原矿坑大,但已被大火焚烧51年。它已经燃烧了51年。难怪有人把达瓦扎毒气坑比作“地狱之门”,把不灭的火比作“地狱之火”。
为了防止甲烷泄漏毒害附近的居民区,科学家决定点燃坑中的气体。估计大火将在几周内被扑灭。Berdymukhamedov曾命令专家寻找灭火方法,但政府一直无法找到解决办法。此前有专家提出改水灭火,但沙漠深处的达瓦扎地区水资源短缺,用水灭火是不现实的。
Ⅳ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于几年前发生的火灾事件
2003年11月24日凌晨1时17分,还是夜深人静时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火灾,在位于俄罗斯莫斯科市西南位置的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发生。大火在短短的3个小时内就将一幢5层的大楼吞灭,导致32名学生死亡,156名学生受伤。其中有13名中国留学生下落不名,34人因不同程度的伤势住进了医院。
Ⅳ 1812年莫斯科大火 是拿破仑军队到之前烧的 还是拿破仑军队住在莫斯科的时候烧的 烧掉了很多装备和
1812年莫斯科大火是何人所放现在仍然有不同说法,目前主流的看法是莫斯科总督罗斯托普金实施的“焦土政策”:
1、拿破仑认为,“放火烧城”是莫斯科总督罗斯托普金蓄意计划和部署的“疯狂做法”。因为当人们企图救火时才发现,罗斯托普金事先把一切消防水龙和灭火器具都运走了。另外,全城各处同时起火,显然有计划有预谋;据说罗斯托普金本人也承认,是他亲自下令放火烧城的。一些俄国人也认为这场大火是他们自己放的。在他们看来,这是一次勇敢的“焦土政策”,表明俄国人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抵抗外敌入侵。
2、但也有人认为,法国士兵对莫斯科大火负有直接责任。拿破仑的士兵“夜进私宅,点起蜡烛头、火把和柴火照明”,不慎酿成灾难。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小说《战争与和平》中即持这种观点,他认为大火是喝醉了的法国士兵造成的。他的推断依据是:莫斯科这座始建于1156年的俄罗斯古都,地处森林稠密的东欧平原,数百年来人们习惯以木结构为城市建筑的骨干,故有“木屋市”的别名。一直到17世纪末,全城除了克里姆林宫等少数石建筑,木屋仍比比皆是,就连沙皇的其他宫殿也保持着传统的木结构风格。当拿破仑率军入城时,那些法国士兵并不了解莫斯科城内这些情况,因粗心大意而酿成火灾。
Ⅵ 1708年6月20日7时17分俄国西伯利亚西部通古斯河畔附近大爆炸是否真实
通古斯大爆炸
通古斯大爆炸 Tunguska event
注:图片为通古斯爆炸造成的蝶状森林焚毁
1908年6月30日,在俄罗斯帝国西伯利亚森林的通古斯河畔,突然爆发出一声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天空出现了强烈的白光,气温瞬间灼热烤人,爆炸中心区草木烧焦,七十公里外的人也被严重灼伤,还有人被巨大的声响震聋了耳朵。不仅附近居民惊恐万状,而且还涉及到其它国家。英国伦敦的许多电灯骤然熄灭,一片黑暗;欧洲许多国家的人们在夜空中看到了白昼般的闪光;甚至远在在洋彼岸的美国,人们也感觉到大地在抖动……
具体的发生的时间是早上7:17分,位置在北纬60.55度、东经101.57度,靠近通古斯河附近(今属俄罗斯联邦埃文基自治区 )。其破坏力后来估计相当于1500-2000万吨TNT炸药,并且让超过2150平方公里内的6千万棵树倒下。
大约当地时间早上7:15分左右,在贝加尔湖西北方的当地人观察到一个巨大的火球划过天空,其亮度和太阳相若。数分钟后,一道强光照亮了整个天空,稍后的冲击波将附近650公里内的窗户玻璃震碎,并且观察到了蕈状云的现象。这个爆炸被横跨欧亚大陆的地震站所记录,其所造成的气压不稳定甚至被当时英国刚发明的气压自动记录仪所侦测。接下来几个星期,欧洲和俄国西部的夜空有如白昼,亮到晚上不必开灯读书。在美国,史密松天文物理台(Smithsonian 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和威尔逊山天文台(Mount Wilson Observatory)观察到大气的透明度有降低的现象至少数个月。
如果这个物体撞击地球再迟几小时,那么这个爆炸应该发生在欧洲,而不是人口稀少的通古斯地区,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
当时俄国的沙皇统治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无力对此组织调查。人们笼统地把这次爆炸称为“通古斯大爆炸”。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于1921年派物理学家库利克率领考察队前往通古斯地区考察。他们宣称,爆炸是一次巨大的陨星造成的。但他们却始终没有找到陨星坠落的深坑,也没有找到陨石。只发现了几十个平底浅坑。因此,“陨星说”只是当时的一种推测,缺乏证据,库利克又两次率队前往通古斯考察,并进行了空中勘测,发现爆炸所造成的破坏面积达20000多平方公里。同时人们还发现了许多奇怪的现象,如爆炸中心的树木并未全部倒下,只是树叶被烧焦;爆炸地区的树木生长速度加快;其年轮宽度由0.4—2毫米增加到5毫米以上;爆炸地区的驯鹿都得了一种奇怪的皮肤病枣癞皮病等等。不久二战爆发,库利克投笔从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前苏联对通古斯大爆炸的考察,也被迫中止了。 二战以后,前苏联物理学家卡萨耶夫访问日本,1945年12月,他到达广岛,四个月前美国在这里投下了原子弹。看着广岛的废墟,卡萨耶夫顿然想起了通古斯,两者显然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
爆炸中心受破坏,树木直立而没有倒下。
爆炸中人畜死亡,是核辐射烧伤造成的。
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形相同,只是通古斯的要大得多。
特别是在通古斯拍到的那些枯树林立、枝干烧焦的照片,看上去与广岛上的情形十分相似。因此,卡萨耶夫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认为通古斯大爆炸是一艘外星人驾驶的核动力宇宙飞船,在降落过程中发生故障而引起的一场核爆炸。
此论一出,立即在前苏联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应。支持者和反对者乏其人。索罗托夫等人进一步推测该飞船来到这一地区是为了往贝加尔湖取得淡水。还有人指出,通古斯地区驯鹿所得的癞皮病与美国1945年在新墨西哥进行核测验后当地牛群因受到辐射引起的皮肤病十分近似,而通古斯地区树木生长加快,植物和昆虫出现遗传性变异等情况,也与美国在太平洋岛屿进行核试验后的情况相同。
五、六十年代,前院多次派出考察队前往通古斯地区考察,认为是核爆炸的人和坚持“陨星说”的人都声称考察找到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对于没有找到中心陨星坑的情况,有人认为坠落的是一颗彗星,因此只能产生尘爆,而无法造成中心陨星坑。
1973年,一些美国科学家对此提出了新见解,他们认为爆炸是宇宙黑洞造成的。某个小型黑洞运行在冰岛和纽芬兰之间的太平洋上空时,引发了这场爆炸。但是关于黑洞的性质、特点,人们所知甚少。“小型黑洞”是否存在尚是疑问。因此,这种见解也还缺少足够的证据。直到今天,通古斯大爆炸之谜仍未解开。
【调查历史】
令人惊讶的是,当时只有很少的科学家对这个冲击感到兴趣,大概是因为通古斯地区过于偏远。就算当时有任何对这地区的调查,那些记录也应该会在接下来混乱的时代遗失—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革命和俄国内战。
现存第一个对此地区最早的调查已经是几乎20年后了。1921年,俄罗斯科学院(Росси́й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的矿物学家Leonid Kulik到达通古斯河地区,并在这个地区调查当时陨石撞击的确切地点。他用陨石上的铁可能解救苏联工业的理由,说服苏联政府对科学调查队给予资金。
Kulik的调查队在1927年终于找到爆炸地点。让他们惊讶的是,没有发生任何陨石坑。烧焦枯死的树横跨了大约50公里。少数靠近爆炸中心的树没有倾倒,它们的树枝和树皮则被脱去。倾倒的树则是向爆炸中心相反的方向倾倒。
接下来10年,有另外3支队伍被派到这一地区。Kulik发现一个小沼泽可能是陨石坑,但在排光其中的水后,他在底部发现一些树木残支,所以确定那不是陨石坑。1938年,Kulik又找人来空照整个区域,显示树是以一个像蝴蝶的巨大形状倾倒,然而他仍然没有发现任何陨石坑。
50和60年代的调查队在这个地区发现了极小的玻璃球洒在土地上。化学分析显示球内含有大量的镍和铱—在陨石中常见的金属,而且也确定它们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另外由Gennady Plekhanov所领导的研究队发现并没有辐射异常的迹象,这表示这并不是自然的核自爆现象。
【历史上关于通古斯大爆炸的各种学说】
多年来,有关通古斯大爆炸的原因说法不一,从1927年开始寻找陨石碎片以来,人们不断提出各种假说,试图揭示通古斯大爆炸的原因,其中包括陨石撞击说、核爆炸说、飞船坠毁说、黑洞撞击说等……
·1927年 出现陨石转化为气体的猜想
·1929年 提出陨石与地球相切
·1930年 提出彗核爆炸说
·1932年 提出宇宙尘埃云与地球相撞说
·1934年 提出彗尾撞击地球说
·1945年 提出宇宙飞船核爆炸说
·1946年 提出火星飞船爆炸说
·1947年 提出反物质陨石湮灭说
·1958年 提出冰陨石说
·1959年 提出行星星核碎片说
·1961年 提出飞碟分裂说
·1962年 提出流星破坏地球电离层说
·1963年 提出陨石静电破坏森林说
·1964年 提出外星文明回应地球信号说
·1965年 提出雪人飞船入侵说
·1966年 提出白矮星超密碎片撞击说
·1967年 提出闪电引发甲烷气体爆炸说
·1968年 提出爆鸣气爆炸和水分解说
·1969年 提出反物质彗星撞击说
·1993年 提出冰陨石撞击说
·1995年 提出反物质湮灭说
·1995年 提出含碳球粒陨石说
·1996年 提出60米直径小行星撞击说
·1996年 提出无线动力鱼雷发射影响说
·1996年 提出地外物质(可能是铱含量极高的行星)撞击说
【通古斯大爆炸六大热门假说】
陨石撞击说:
前苏联科学家、第一位亲临通古斯现场的莱奥尼德·库利克认为,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是由于一颗流星落到了地面。后来,美国科学家也在实验室里用计算机模拟出了陨石高速撞地引发的大爆炸效果,计算机摹拟很好地解释了冲击波扬起的地面尘埃高达大气外层,反射回的日光造成了当年通古斯卡周边地区如昼之夜的景象。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很长时间以来,所有的实地考察都没有发现任何陨石残骸。
核爆炸说: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震惊世界的第一颗原子弹。这颗在距离地面1800英尺上空爆炸的原子弹,给广岛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广岛原子弹的破坏景象却意外地给研究“通古斯大爆炸”的科学家们以新的启示。那雷鸣般的爆炸声、冲天的火柱、蘑菇状的烟云,还有剧烈的地震、强大的冲击波和光辐射,这一系列的现象与通古斯大爆炸简直相似到了惟妙惟肖的地步。于是,前苏联的军事工程专家卡萨茨夫第一次大胆地提出了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是一场热核爆炸的新见解。
外星人飞船说:
1946年,提出“热核爆炸说”的卡萨茨夫不仅肯定了“通古斯大爆炸”是一场核爆炸,更惊人的是,不久后他还第一次提出了这样一个大胆推测:通古斯大爆炸的神秘怪物是第一艘访问我们地球的太空飞船。
反物质撞击说:
1965年,三位美国科学家提出,通古斯大爆炸事件可能是从太空降到地球来的一种反物质———反陨石造成的。他们在调查报告中说,当天,一个由“反物质”组成的陨石意外地闯入了地球并导致了这场灾难。他们认为:半克“反铁”与半克铁相撞,就足以产生相当于在广岛爆炸的那颗原子弹的破坏力。
黑洞撞击说:
1973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两位科学家———杰克逊和莱伊安根据黑洞天体的理论,认为“通古斯大爆炸”是由于微型黑洞天体的强大引力所造成的,他俩断定:“小型黑洞是在冰岛和纽芬三岛(加拿大)之间大西洋某地区穿过地球。”
彗星撞击说:
第一位提出“彗星撞击说”的,是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彼得洛夫。他认为引起通古斯爆炸的,是一个来自太阳系遥远地方的由稀松的雪团组成的彗星。当它以每小时4万公里的速度冲破地球表面的大气层时,由于摩擦产生了过热的气体。这种气体一接触地面,就发生了相当于数颗原子弹破坏力的巨大冲击波,由于彗星很快便蒸发完了,所以地球上没有留下任何残骸作为“物证”。
正如在6500万年前,昌盛一时的爬行类动物恐龙神秘地从地球上消失了一样,“第一代人类文明”也是因为某种原因,从地球上神秘地消失了。当然,这种假设还有待于科学家作进一步的考证。如果这种假设成立,那么毁灭”第一代人类文明”的元兇又是什么呢?
发生在本世纪初,位于西伯利亚的一场神秘的大爆炸,就为寻求答案的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线索。
1908年6月30日,在位于今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卡地区,一团巨大的火球划破苍茫的夜空,随即,引发了一场相当于1000枚广岛原子弹能量总和的大爆炸,爆炸引起的大火,烧毁了周围数百英里内的原始森林,成群的驯鹿在大火中化为灰烬。大爆炸后的数日内,通古斯卡地区方圆9000英里的天空,被一种阴森的桔黄色所笼罩,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远在西欧的人,竟然能在夜间不用灯火看报!
由于通古斯卡地区地处偏远,大爆炸发生的最初十几年中,一直无人问津。直到1927年,前苏联的地质学家库里克才带队亲临现场考察。一望无际的被烧焦的树木,使考察队员得出结论:大火是在大范围内辐时燃烧起来的。部分考察队员推测,大火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但爆炸区内,并没有找到火山口,显然,这种推测是错误的。库里克决心弄清大爆炸的真实原因,他访问了许多火球从天而降的目击者,并先后4次进入通古斯卡地区,进行了详尽的实地考察,最后,他得出结论:是一颗宠大的陨石在在快速运动中,与大气摩擦后,充分燃烧分解,引起大爆炸。但是,如果真是这种情况,就一定能在该地区找到陨石碎片,遗憾的是,库里克和众多考察队员,费尽了周折,也没有找到任何陨石碎片。
二战期间,通古斯卡大爆炸的确定曾一度中断。二战后,由于人类首次领略了核爆炸的威力,因而,有人指出,只有核爆炸,才会有如此巨大的摧毁力。但是,人类掌握核爆炸的技术是在本世纪40年代,那么1908年的核爆炸是如何产生的呢?只能有一个解释:此乃外星人所为。一时间,这一观点轰动一时,整个平常界为此沸沸扬扬。科学家们纷纷推测是,是外星人的飞船事故呢?还有外星人的地球上做的实验?然而,这种推测却找不到任何科学的依据。
通古斯卡引起了前苏联科学家的足够重视,许多一流的科学家每年夏天都要去通古斯卡考察,他们搜集了大量的资料。
其中有个叫法斯特的科学家,测出了大爆炸所摧毁的树木占地约850平方英里。在这之后,又经过35年的艰苦努力,法斯特拼出了该区域内被毁树木的详解图。根据此图,科学家们推算出,这片原始森林,当年是被一个自西向东飞行的,相当于1~2千万TNT当量的天体,在距地面4的英里的高空爆炸所毁。就此,大爆炸的真实原因逐渐露出端倪。
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大批西方科学家蜂拥而至,他们对通古斯卡的兴趣是显而易见的,搞清大爆炸的真实原因,对人类本身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暂且不说“第一代人类文明”是还存在,又是如何毁灭的,仅是搞清6500万年前,恐龙神秘消失的原因,对科学家们来说,就是个不小的进步。
意大利核物理学家用重同位素法测试出,1908年被击毁的冷杉,其微量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其它年份的含量,而这些微量元素不可能源于地球,显然,大爆炸与陨石有关。
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用计算机模拟出了大爆炸的真空效果:当一块直径约200英尺的陨石以45°角撞向地球时,由于与大气的剧烈摩擦,使其充分燃烧和分解,恰好在距地4英里的高空处爆炸,冲击波扬起的地面尘埃高达大气外层,反射回的日光恰好解释了当年通古斯卡周边地区的如昼之夜.
Ⅶ 史上最热五一,西伯利亚发生大火,2020为什么那么多火灾
我们刚经历了一个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一假期,各地气温接连暴表,五一刚过就开冷气可能是近年来罕见的,但比我们日子更难过的是俄罗斯,不仅正在经历新冠疫情爆发性增长的阶段,单日新增10581例,确诊总数达到了125817例!
作者没有给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结果,但他们已经发现了全球变暖是这个严重后果的促进因素,可能海洋比大气环流对全球变暖更加敏感,未来要怎么办?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这样的自然灾害可能会越来越多!
如果人类不想去改变的话,那么只能去适应!
Ⅷ 是谁放火烧了莫斯科。
俄国人自己放的 1812年6月24日,拿破仑率领近60万军队侵入俄国。他没从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开刀,而是单刀直入,直取俄国心脏莫斯科。他想借助占领莫斯科来孤立几百公里外的圣彼得堡,然后等待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投降。战争一开始,俄国军队屡遭失败,丧失大片国土。9月7日,在莫斯科以西124公里处的博罗季诺,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指挥12万俄军同法军展开着名的“博罗季诺会战”,在战斗中俄军死伤惨重,损失约4万人。为保存俄军有生力量,库图佐夫被迫决定放弃莫斯科向后方转移,伺机再同法军作战。9月14日,莫斯科城里部分居民随同军队一道,撤离莫斯科。 9月15日清晨,历史性的时刻到了,拿破仑骑马带队浩浩荡荡进入莫斯科城,但此时的莫斯科看上去却像一座空城,除了趁火打劫的俄国农民,法军在空荡荡的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居民。法军进城之后又展开另一轮“攻势”,挨家挨户搜索食物、财宝和女人。占领了莫斯科后,法军每个分队都有了正规的营房,得到了充足的食物,法军士兵都感到很振奋,认为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此时的拿破仑也认为可以静静地等待亚历山大来投降,然而法国人的美梦才做了一天就破灭了。 克里姆林宫陷入一片火海 16日夜,拿破仑正在克里姆林宫休息,突然一名副官走到近前把他叫醒,神色慌张地说:“陛下,莫斯科全城都烧起来啦!”拿破仑匆忙穿好衣服,透过克里姆林宫的窗户向外眺望,只见莫斯科全城烈焰腾空,一片火海。这位法国皇帝顿时惊得面如土色,连声叫道:“多么可怕的景象!”此时正赶上狂风大作,火势更加猛烈。克里姆林宫附近、莫斯科河南岸一带和索良卡等地,火逐风飞,烟焰满天。最后,连克里姆林宫也燃起了呼呼的火苗。 在侍卫的搀扶下,拿破仑逃离一片火海的克里姆林宫。此时,莫斯科城内已经乱成一团。火焰声、房屋倒塌声、士兵的奔跑和尖叫声夹杂在一起。当城中的法军稳住阵脚,开始有组织地进行灭火时,他们才发现,全城所有的灭火器具都被破坏了。法国士兵们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民房中翻箱倒柜也找不到一个水桶。法军指挥官只好组织士兵排成行,利用行军提桶和每个人的军帽递水,但在熊熊大火面前,这点水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于是法军干脆动用炸 药,想用爆 炸隔断火路;但火从四面八方而起,断了东路,来了西路,毫无办法。法国人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大部分粮草、大炮和枪械,还有住所慢慢化为灰烬。 在俄罗斯爱国诗人的笔下,这场大火被赋予了拟人化的色彩,它就像一个勇敢的战士,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大军赶出莫斯科。但是俄罗斯人又不得不面对一个惨烈的现实:一个美丽的城市毁于一旦。大火一直烧了好几天,直到一场暴雨来到,火才渐趋熄灭。这场大火几乎使莫斯科全城的古代建筑、古物、园林都化为灰烬。1812年以前,莫斯科有3万幢房屋,火后剩下不到5000幢,全城着火面积有3/4。在大火中被烧 死和烧伤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在灰烬中随时都能发现尸体。 大火之后留下的谜团至今一直困扰着人们,是谁点起这把火的呢?主流观点认为这场大火是库图佐夫精心策划的。他要让法军舒舒服服住到莫斯科,等法军把所有的辎重都安顿到城内以后,再将它们一把火烧掉。那些打劫的“农民”就是纵火者,其中一部分是沙皇敕令赦免出狱的政治犯和刑事犯,为了立功,他们乐于执行这道命令。 拿破仑认为,“放火烧城”是莫斯科总督罗斯托普金蓄意计划和部署的“疯狂做法”。因为当人们企图救火时才发现,罗斯托普金事先把一切消防水龙和灭火器具都运走了。另外,全城各处同时起火,显然有计划有预谋;据说罗斯托普金本人也承认,是他亲自下令放火烧城的。一些俄国人也认为这场大火是他们自己放的。在他们看来,这是一次勇敢的“焦土政策”,表明俄国人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抵抗外敌入侵。 但也有人认为,法国士兵对莫斯科大火负有直接责任。拿破仑的士兵“夜进私宅,点起蜡烛头、火把和柴火照明”,不慎酿成灾难。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小说《战争与和平》中即持这种观点,他认为大火是喝醉了的法国士兵造成的。他的推断依据是:莫斯科这座始建于1156年的俄罗斯古都,地处森林稠密的东欧平原,数百年来人们习惯以木结构为城市建筑的骨干,故有“木屋市”的别名。一直到17世纪末,全城除了克里姆林宫等少数石建筑,木屋仍比比皆是,就连沙皇的其他宫殿也保持着传统的木结构风格。当拿破仑率军入城时,那些法国士兵并不了解莫斯科城内这些情况,因粗心大意而酿成火灾。 不管起火原因究竟如何,这场大火改变了整个欧洲的历史,它直接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衰弱直至灭亡。正如德国评论家弗朗茨·梅林所说,“莫斯科的大火开始了一个时代”。
Ⅸ 俄罗斯大火什么时候发生的
7月30号开始的 已经10多天拉...那转载个新闻给你吧
从7月30日到今,俄罗斯森林大火已持续10天,除了大片草木化为片片焦土,更引发连锁反应:莫斯科成了“雾都”,数十米外难见人影,居民在户外活动几个小时所受到的危害相当于抽40根香烟,使得当地居民争相抢购防烟用具。此外,火灾还殃及军事基地,逼近核研究设施,影响交通运输。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的双雄组合也备受考验。
灾情
大火离首都最近只有15公里
俄罗斯紧急事务部8日最新统计表明,俄境内目前共有554个森林着火点和26个泥岩着火点,着火总面积超过19万公顷。幸好经过大力扑救,森林大火的着火点和失火总面积都在减少。不过,最近的火灾发生地距莫斯科城区只有15公里。
到8日,这场俄罗斯近130年来最严重的森林大火已经造成至少53人死亡、500多人受伤,超过2000间房屋被毁,虽然目前已经有超过16万人,2.6万件设备,包括56架飞机灭火,但明显无法扑灭不断蔓延的大火。因此,俄罗斯紧急事务部正号召志愿者加入灭火行列。
距离莫斯科最近的着火点只有15公里。6日,路边一个加油站附近起火。这个加油站南侧有一道大约10米宽的隔离带,再往外则是一个比足球场还大的草场,草场的东、西、南三面是森林。记者看到,100多米长的火龙借着风力向加油站方向翻滚而来。过火之处,留下黑乎乎的灰烬。加油站的职工用提水桶和脸盆盛着水往草场飞奔。
很快,两辆红色的消防车疾驰而来。十几名消防队员跳下车,拎着粗水管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火龙发起冲锋。经过一番紧张的奋战,大火终于被扑灭了。
影响
户外活动相当于抽40根烟
大火已经给包括莫斯科在内的俄罗斯各地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莫斯科的空气污染物含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医生建议最好不要外出。而由于能见度低,莫斯科的航班半数被取消或延误。由于大火影响,俄罗斯已经停止小麦等谷物出口。
莫斯科的空气污染物含量7日已经达到历史最高值,例如,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就已达到可接受值的6.6倍,直到入夜才稍微降低。一些医生警告说,若无防范措施,居民在户外活动几个小时,受到的危害至少相当于抽40根香烟。因此有关专家建议莫斯科1050万居民尽量避免外出,即便外出也应该做好防护准备。
清晨上班的莫斯科人被迫佩戴防毒面具赶往单位,这使得防毒面具以及口罩等防烟产品热销。
由于莫斯科三个机场的地面能见度最低的已经降低到400米左右,超过半数的航班被取消或延时。所有入港的航班也都被建议降落在莫斯科附近的其它机场。
目前三座机场中只有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能见度在600米以上,其他两座国际机场的近二十个航班已经改降到了这里。由中国飞往莫斯科的航班都是降落在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因此目前中俄之间的航班暂时还没有受到影响。
Ⅹ 俄圣彼得堡一座180年历史建筑被烧毁,引起火灾的原因是什么
俄罗斯调查委员会说,他已经对大火展开了调查。据塔斯社报道,有关部门于3月16日视察了该建筑物,发现9起违规行为。塔斯社援引相关部门消息人士的话说:“该建筑物严重违反了消防安全要求,包括消防系统的缺失或失效(自动灭火,火灾报警,排烟等)的缺失或故障。 ”
历史上许多老建筑发生火灾,使人们想起了老建筑的特征,古建筑自身的特点已使其成为消防"困难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文物和古建筑的火灾事故屡有发生,造成无数财产损失,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令人伤心。
1、老建筑历史悠久,消防设施陈旧,有的甚至失灵;
2、建筑物很高,灭火时水枪的喷雾难以到达着火点;
3、周围的建筑物密集,道路狭窄,这是造成不良救援的主要原因。
4、中国文物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木砖结构,民用建筑和薄弱的消防基础,这是很难防止的。
5、一些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安全责任尚未落实,消防安全管理粗陋而混乱,各种火灾隐患广泛。
预防火灾的方法:近年来,全国许多风景名胜区被列入风景名胜区名单,也有利于保护风景名胜区的文物古建筑。但这远远不够,古文物和旧建筑的火灾仍在发生,珍贵的文化遗产和民族遗产仍在流失。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更多地立足预防和控制,消除引起火灾的各种因素,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燃”,使旧建筑物远离火源,让这些珍贵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民族遗产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