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俄罗斯的主要河流是什么
俄罗斯的主要河流有:乌拉尔河、鄂毕河、伏尔加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1、乌拉尔河
乌拉尔河起源于俄罗斯境内的乌拉尔山脉南部山地。上源沿南乌拉尔山脉东麓南流,沿途经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等重工业城市,至奥尔斯克折向西流。在奥伦堡以下,纳最大支流萨克马拉河后,继续西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于乌拉尔斯克再次转向南流,于河口大港古里耶夫注入里海。
2、鄂毕河
鄂毕河位于西伯利亚西部,是俄罗斯第三大河,也是世界上一条着名长河。发源于阿尔泰山的比亚河和卡通河在阿尔泰边疆区的比斯克西南汇流形成鄂毕河,鄂毕河曲折向北流,最终向东注入北冰洋。鄂毕河长3650千米,以额尔齐斯河为源,河长5410千米。流域面积达297万平方千米。
3、伏尔加河
伏尔加河又译窝瓦河,位于俄罗斯的西南部,全长3692千米 ,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注入里海。伏尔加河在俄罗斯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俄罗斯人将伏尔加河称为母亲河。
4、叶尼塞河
叶尼塞河是俄罗斯水量最大的河流,世界上的大河之一,是流入北冰洋的三大西伯利亚河流之一。位于亚洲北部,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分界,平原在其西,高原在其东,是西伯利亚河流中水量最丰富的河流以及流入北冰洋的最大河流。
5、勒拿河
勒拿河,俄罗斯境内的河流之一,是流入北冰洋的三大西伯利亚河流之一。勒拿河发源于东南西伯利亚沿贝加尔湖西岸的大山之中,流往位于北冰洋拉普捷夫海滨的三角洲河口,全长4400公里世界第9位,流域面积为249万平方公里世界第8位。全年冰冻期较长。
(1)俄罗斯捕鱼量多少扩展阅读
乌拉尔河全长2428千米,流域面积23.1万平方千米。河水主要靠乌拉尔山脉冰雪融水补给。多春汛。上游河段自河源至奥尔斯克,全部流经山地,多支流汇入,水力资源丰富,马格尼托哥尔斯克下游建有大型水力枢纽。自奥尔斯克起河段进入中游,转向西流后开始流入平原,流量加大。
鄂毕河是由卡通河与比亚河汇流而成,自东南向西北流再转北流,纵贯西伯利亚,最后注入北冰洋喀拉海鄂毕湾。河长4315千米(从卡通河源头算起),流域面积299万平方千米。从卡通河与比亚河汇口起至托木河口为上游,托木河口至额尔齐斯河口为中游,额尔齐斯河口至鄂毕湾为下游。
伏尔加河发源于俄罗斯特维尔州奥斯塔什科夫区、瓦尔代丘陵东南的湖泊间,源头海拔228米。自源头向东北流至雷宾斯克转向东南,至古比雪夫折向南,流至伏尔加格勒后,向东南注入里海,大致自北向南注入里海。
叶尼塞河干流从南向北流,最后注入喀拉海的叶尼塞湾。流域面积260.5万平方千米,总落差1578米,平均比降0.41米/千米,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6255亿立方米,平均年输沙量0.12亿吨。干流全长3481千米。
勒拿河流域位发源于贝加尔山脉的西北麓。于北纬53°~73°、东经105°~130°之间。先朝东北方向流动,基陵加河和维京河汇入其中。与奥廖克马河会合后,经过最大城市雅库茨克就进入低地区接着河流转向北方再汇入右支的阿尔丹河。
‘贰’ 白令海峡帝王蟹捕捞是哪个国家
白令海峡帝王蟹捕捞是美国。
美国的帝王蟹产区在阿拉斯加地区,特别是白令海峡和阿拉斯加的布里斯托湾,帝王蟹主要分布于白令海峡附近,生存水温在2到5℃。美国的阿拉斯加和俄罗斯远东地区附近的海域,就是世界上有名的帝王蟹产区。
美国帝王蟹的产量少原因
美国帝王蟹的产量过少,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国人比较注重渔业资源的保护,特别是被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当作全美渔业资源管理标杆打造的阿拉斯加地区,有着非常严格的渔业捕捞管理,所以在制定帝王蟹捕捞配额上会非常“克制”。再说美国跟俄罗斯不一样,不差这点卖螃蟹的钱。
俄罗斯如今是全球最大的帝王蟹出产国,2020-2021年度的捕捞总配额为39144吨,差不多是挪威和美国两家之和的8倍。别看俄罗斯的捕捞量这么高,但俄罗斯帝远东地区的王蟹捕捞业真正发力也没多少年,都是被“国力”拖了后腿。
‘叁’ 谁有关于欧洲的资料
名称 欧罗巴洲,简称欧洲。
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亚洲的西面。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亚洲分界,西北隔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对。
范围:大陆东至极地乌拉尔山脉(东经66°10′,北纬67°46′),南至马罗基角(西经5°36′,北纬36°00′),西至罗卡角(西经9°31′,北纬38°47′),北至诺尔辰角(东经27°42′,北纬71°08′)。
面积:1016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 地理区域:欧洲有44个国家和地区。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五个地区。南欧指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和附近岛屿,包括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和安道尔。西欧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大西洋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中欧指波罗的海以南、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欧洲中部地区。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北欧指欧洲北部的日德兰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包括冰岛、法罗群岛(丹)、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东欧指欧洲东部地区,在地理上指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和俄罗斯西部。 【居民】 人口 7.28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2.5%,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人口分布相对均匀。绝大多数国家人口密度为50人/平方千米,仅北欧地区相对稀疏。
民族:欧洲绝大部分居民是白种人(欧罗巴人种),在各大洲中,种族构成相对比较单一。全洲大约有70个民族,绝大多数民族的人口均达到一定数量,小民族和小部落较为少见。多数国家的民族构成也较单一。民族构成较复杂的国家有俄罗斯、瑞士等。
语言:欧洲各国语种很多,主要语言有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
宗教: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自然环境】
海岸线 大陆海岸线长37 900万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一个洲。多半岛、岛屿和港湾。半岛和岛屿的总面积约占全洲面积的1/3(其中半岛面积约24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洲面积的24%;岛屿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洲总面积的7%)。此外还有许多深入大陆的内海和海湾。
地形:欧洲地形总特点是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分布较广,高山峻岭汇集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约占全洲面积的40%,其中海拔在500? 000米的仅占15%,海拔2 000米以上的高山仅占约2%;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洲面积的60%。全洲平均海拔300米,是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欧洲平原西起大西洋岸,东至乌拉尔山,绵延数千里,形成横贯欧洲的大平原。阿尔卑斯山脉横亘南部,是欧洲最大的山脉。东南部大高加索山脉的主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为欧洲最高峰。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地势比较平缓,沿岸多深入内陆、两岸陡峭的峡湾。里海北部沿岸低地在海平面以下28米,为全洲最低点。
气候:欧洲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具有温和湿润的特征。大陆南北跨纬度35°,包括附属岛屿也只有47°,除北部沿海及北冰洋中的岛屿属寒带、南欧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外,几乎全部都在温带。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一洲。欧洲西部各地方距海洋均不超过700千米,而东部距海洋最远的地方可达1 600千米,因此欧洲从西向东由海洋性气候过渡到大陆性气候。又由于平原辽阔,从浩瀚的大西洋吹来的湿润西风能无阻地深入内陆,湿润的空气调节了气温,北大西洋暖流使整个西欧及北欧西部沿海地区更为温暖。最冷月广大地区在0?16℃之间;最热月平均气温多在8?4℃之间。降水量的多少及其分布情况是由于距大西洋的远近和盛行风向的不同而有差别。靠近大西洋的向风坡,年平均降水量达1 000毫米以上,广大的低山、丘陵、高原和平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00? 000毫米之间,南欧三大半岛的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冬季降水区,冬季降水约占全年降水的30?0%。 水系:欧洲河网比较稠密,多短小而水量丰沛的河流,不少河流之间有运河连接。外流区域约占80.5%,其中流入大西洋的河流(包括流入地中海、黑海和波罗的海)流域面积约占全洲面积的68%;流入北冰洋的约占12.5%;内流区域约占19.5%,大多注入里海。主要河流是伏尔加河、多瑙河、乌拉尔河、第聂伯河、顿河、莱茵河、罗讷河、泰晤士河等。欧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挪威的奥尔默利瀑布,落差563米。欧洲湖泊众多,且是一个多小湖群的大陆,但分布很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北部和阿尔卑斯山地区。欧洲湖泊多为冰川作用形成。阿尔卑斯山麓分布着许多较大的冰碛湖和构造湖,山地河流多流经湖泊。
【自然资源】
矿物 欧洲的地质勘探进行较早,大部分地区已勘查。目前,石油的探明储量约124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约37万亿立方米(多集中在原苏联,其次在荷兰、英国和德国);硬煤探明储量4.7万亿吨(乌克兰的顿巴斯、波兰和捷克之间的西里西亚、德国的鲁尔和萨尔、法国的洛林和北部煤田、英国的英格兰中部等皆有世界着名的大煤田);钾盐储量约640亿吨(多集中在原苏联、德国);铁矿储量3 400亿吨(主要集中在原苏联、法国、瑞典、英国和德国);铜矿金属储量约7 100万吨(其中50%以上集中在原苏联,其次分布在波兰);铬矿储量约3.5亿吨。褐煤、铅、锌、汞、硫磺也较丰富。阿尔巴尼亚盛产沥青,世界驰名。
森林与草原:欧洲森林面积达8.74亿公顷,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3%,其中以原苏联森林面积最广大。草原面积约占世界草原总面积15%。
水利:可开发的水力资源估计年可发电量为18 000亿度,约占世界可开发水力资源的18%。
海洋渔业:欧洲沿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32%。盛产鲭、鳀、鳕、鲑、鳗、沙丁鱼和金枪鱼等。着名渔场有挪威海、北海、巴伦支海、波罗的海、比斯开湾等。欧洲捕鱼量约占世界30%,捕鱼量最多的国家为俄罗斯和挪威,其次为西班牙、丹麦、英国和冰岛等。 【经济简况】
欧洲经济发展水平居各大洲之首。工业、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金融保险等在世界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在科学技术的若干领域内也处于世界较领先地位。欧洲绝大多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其中北欧、西欧和中欧的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南欧一些国家经济水平相对较低。 工业 欧洲煤、铁开采量占世界总开采量的30%以上,汞、钾盐均占60%以上,其主要工业部门是钢铁、机械、化学、食品。汽车、船舶、飞机、发电设备、农机、电子器材等产量占世界40?0%,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的生产规模巨大。此外瑞士的钟表和精密仪器、捷克与斯洛伐克的重型机器、德国的光学仪器、西班牙的造船、瑞典的造船和矿山机械等在国际上素有盛誉。
农业:欧洲农业为次要生产部门。农牧结合和集约化水平高为重要特点。主要种植麦类、玉米、马铃薯、蔬菜、瓜果、甜菜、向日葵、亚麻等,小麦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大麦、燕麦约占60%以上。园艺业发达,主产葡萄和苹果。畜牧业以饲养猪、牛、绵羊为主。
欧洲已形成了庞大的综合运输网络,各种运输方式高度发展,铁路、公路、海运、航空等都非常发达。运输业居世界各洲之首位。
‘肆’ 世界一年大概捕杀多少鱼
人伤害鲨鱼A】
过度捕杀
相比起少数鲨鱼对人类的伤害,鲨鱼受到的威胁远远大于它对人类造成的威胁。据一份《鲨鱼危机——全球鲨鱼现状》的调查显示,由于过度捕杀,全球每年有大约1亿条鲨鱼或类似鲨鱼的鱼种被杀害,鲨鱼消费者更从20世纪80年代的上百万人迅速增加到3亿人。这份在12个国家进行的调查警告说,过度捕杀已经严重威胁鲨鱼的生存。
人类捕杀鲨鱼的原因很多,它们的肉、鳍、皮、牙齿、甘油、软骨等等都让人类眼馋。国际环保组织野生动物救援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由于人类的贪欲,在过去50年里,鲨鱼数量至少减少了80%,已成为濒危动物。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专家发出警示:除非严格限制捕杀,不然鲨鱼将面临灭绝。
据悉,鲨鱼发育缓慢、繁殖率低,许多种类的鲨鱼要长到十多岁才有生殖能力,绝大多数种类鲨鱼每次生产不到100条,其中许多不到成年就被捕杀。这不仅威胁到鲨鱼种群的生存繁衍,也使海洋的食物链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最终将危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人伤害鲨鱼B】
盘中美餐
目前,对鲨鱼数量威胁最大的是人类对鲨鱼鳍的掠夺,因为鲨鱼鳍是当之无愧的高档货,每吨干鳍可卖到大约2万英镑,此项买卖能迫使许多鲨类灭绝。
野生动物救援协会的专家透露说,鱼翅贸易是鲨鱼被捕杀的主要因素。据估计,每年全球大约有1万吨的鱼翅贸易量,东南亚地区是全球最大的鱼翅进口和消费地。作为一种奢侈的消费品,一碗鲨鱼鱼翅羹在有的酒店能卖到100美元。
有关专家曾介绍,捕鲨割鳍是一种相当残忍的行为。鲨鱼鳍只占到鲨鱼身体的5%。鲨鱼肉相对于其它一些鱼(如金枪鱼)来说要相对低廉,为了节省船上的储存空间,捕捞者把鲨鱼拉上甲板后,割掉鲨鱼鳍,然后再把失去鳍的鲨鱼扔回大海,使之在痛苦中慢慢死去。
【人伤害鲨鱼C】
海洋污染
除了上述捕杀,人类对海洋的污染也在威胁着鲨鱼的生存。杀虫剂以及废水排放量的剧增,刺激了海藻的过度滋生,这对海洋水域具有严重影响,也迫使鲨鱼逃离适宜生存和繁殖的水域。
科学家指出,实际上,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鲨鱼特别容易受到污染物的伤害,例如重金属、有机化学物等都可能会影响它们的繁殖力。
【人伤害鲨鱼D】
全球变暖
另外,气候变化对鲨鱼也构成了不利影响。由于全球变暖,洋流出现变化,这自然给海洋食物链造成无法预知的重大影响。
因为浮游生物的活动时间和分布都将因此有所改变,可能会把鲨鱼从它们传统的生活区域中驱逐出来。
据统计,全球每年报道出来的鲨鱼袭击人事件大约有50—60起,其中可能有10来起为致死事件。但是,人类对鲨鱼的伤害呢?为了获得它们的鳍,人类每年估计要杀掉100万条鲨鱼。此外,世界各地的人还因为各种原因捕杀鲨鱼,这种水下生物在海洋中的生活环境也在日益恶化。
所以,鲨鱼和人到底谁吃谁,答案已经非常明显。
喋血、逃生和传奇
鲨鱼大概是海洋世界里最古老也最凶猛的动物之一,它总是静静地游来,又无声地游去,演绎着徐志摩的经典名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喋血版】
三种攻击方式吃人
鲨鱼通常有三种攻击方式:流动攻击、撕咬式袭击、悄悄咬噬,一般以流动攻击最为普遍。在流动攻击中,鲨鱼总是伺机而动,以寻觅美味,目标也是确定的。而撕咬式攻击造成的后果最为严重,鲨鱼常把游泳者的手脚看作鱼蟹而咬之。
2006年1月初,澳大利亚一名21岁女子在布里斯本附近一个海岛游泳时,遭遇三条鲨鱼同时袭击,她的双手被咬断,双脚和身躯也受到重创,最终伤重不治身亡。当时她的宠物狗也在水里,据专家推测,这可能提高了女子遭鲨鱼攻击的风险。
2005年3月,一条6米长的“食人鲨”将一名在澳大利亚西海岸潜水的26岁青年一撕两半。
人类丧生鲨鱼之口的故事数不胜数……
【逃生版】
一旦被盯上难逃命
一旦被鲨鱼盯上,脱身的机会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鲨口余生的幸运儿也是有的。
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一天,一艘军舰在大西洋的洋面发射一枚深海定时炸弹,一条游弋在船边的大白鲨在炸弹射向水下的同时也一个猛子扎了下去,并把这个定时炸弹吞到了嘴里。最骇人的是,它马上又浮上了水面,把船长和船员们都吓得面如土色。船长命令舵手赶快加足马力,躲开身怀定时炸弹的这条大鲨鱼。就在这时,它又一次冲进了深海里,只听一声“轰”的爆炸声从水下传来,船上的人安然无恙。人们推测,当时从船上发射下来那种巨响激怒了大白鲨,它才不顾一切地把定时炸弹吞到了嘴里。
31岁的布赖恩·安德森是美国着名的冲浪选手。2005年12月26日,当他在俄勒冈州西塞德市以南的一处冲浪胜地冲浪时,突然感到有什么东西咬住了他的大腿,他很快意识到这是条鲨鱼。他想到《探索》频道的《鲨鱼周》中讲过,鲨鱼的鼻子是鲨鱼最脆弱和最敏感的部位。于是,他一再猛击鲨鱼的鼻子,在挨了几拳之后,鲨鱼终于松开大口,掉头游走了。安德森创造了赤手空拳击退鲨鱼的奇迹。
【传奇版】
鲨鱼竟然帮人大忙
鲨鱼与人类之间也并不是只有伤害与被伤害,鲨鱼有时也会无意中帮了人类的大忙!
1935年,一条大虎鲨被人活捉后,就在澳洲一间水族馆里供游客观赏。突然从虎鲨口中吐出一条人臂,顿时把游客吓坏了!但经法医鉴定,手臂不是鲨鱼从人体上咬下来的。警方联想到两个星期前发生的一起失踪案,迅速侦破了这宗奇案。原来这截手臂是一个业余拳击师的,他参加了一个阴谋集团,事情败露后被同伙杀害肢解、抛入海里灭迹,后被虎鲨吞入肚中。虎鲨刚吞下人臂便被俘获,也许是它当时并不饿,又或许是那手臂被海水泡得已是滋味不佳,于是虎鲨便把人臂吐了出来,出现了开头那惊人的一幕。
电影导致人类捕鲨
长篇小说:《大白鲨》
作者:彼得·班奇利
小说《大白鲨》一开头就制造了一种毛骨悚然的血腥气氛,一条凶猛的大白鲨在短短的几天里就制造了三起骇人听闻的血案。随着事件的发展,人与鲨、人与人之间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搏斗。小说最精彩的部分是对人与大白鲨搏斗场面的描写。警察局长布罗迪与海洋鱼类学家胡珀和渔人昆特一起迎战这个“白色的死神”。经过一场血腥大战,虽然只剩下布罗迪活了下来,但大白鲨却终于被征服了。
电影:《大白鲨》
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上映时间:1975年
1975年,由小说《大白鲨》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31年后再看此片,它依然无愧于好莱坞恐怖片之冠的称号。影片上映后,曾经一度造成人们不敢到海边去。一些科学家认为《大白鲨》间接导致了1975年以来全世界对鲨鱼大规模和不负责的捕杀,并直接导致了大白鲨数量的下降。
鲨鱼之所以在无数人心目中都留下了“恐怖”和“冷血杀手”的形象,除了鲨鱼确实会吃人,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人们对鲨鱼的了解还不够多、不够充分。其实,和所有动物一样,鲨鱼有自己的生活习性,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它们既有凶残也有温情,既有强势也有弱点。作为海洋中最古老的生物之一,鲨鱼拥有好多独特的秘密!
【秘密一】
鲨鱼吃人有规律
鲨鱼是不是见人就吃?大凡了解、研究和热爱鲨鱼的人都确信:鲨鱼极少攻击人类。真正吃人的鲨鱼其实数量不多,只有少数几种鲨鱼,像大白鲨、大青鲨、锯齿鲨、斜齿鲨、双髻鲨这几种凶猛的鲨鱼,它们对血腥味非常敏感。
举例来说,大白鲨主要以食海狮、海豹、海豚等哺乳动物和海中的其他鱼类为主,因为不具备辨别海中的人与动物的能力,大白鲨常常会误把人甚至滑水板当做水里的动物而进行袭击。而且它们只有在嗅到水里的血腥味时,才会发动袭击。
科学家还提醒人们,如果你穿一套黑色泳衣到大白鲨出没的水域去游泳,那实在是愚蠢透顶。因为你看上去像一只海豹。
【秘密二】
鲨鱼最爱肥肉
鲨鱼最爱吃什么?美国研究鲨鱼食物的海洋生物学家曾经提出这样的理论:鲨鱼并不喜欢吃人肉,而是偏爱吃肥肉,因为人肉有点咸,而且不够肥。正因为如此,凶残的大白鲨从来不放过捕食海豚、海狮甚至鲸的一切机会。
生物学家因此认为,正由于爱吃油腻食物,所以某些时候,大白鲨将人咬了一口后又弃之而去。油腻食物由于含热值高,对大白鲨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能量上,肥肉的意义要大于肌肉。在鲨鱼大口猛吃死鲸的录像带上,可以明显看出它们只吃鲸的肥肉。
据悉,人们曾经在加拿大海岸边发现500只被鲨鱼咬死的海豹。有意思的是,这些海豹只剩尸骨,身上的那层肥肉没了。
【秘密三】
看家本领成就“海上霸主”
那么鲨鱼,特别是凶猛的大白鲨凭什么成为“海上霸主”呢?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大白鲨能威震海洋,得益于它们天生的“看家本领”。
首先,大白鲨有发达的大脑。它们具有其他鲨鱼不具备的大脑感应电磁场,能把外界各种信息储存到大脑里,并利用大脑把所有信息再传递到运动神经系统。
其次,大白鲨的牙齿与众不同。它们的牙齿相当锋利,边缘呈锯齿状,令人不寒而栗。
第三,大白鲨的游行速度非常快。据悉,它们的游行速度能达到每小时70公里。
第四,大白鲨具有极其灵敏的嗅觉。
【秘密四】
奋勇抵抗可能吓退鲨鱼
鲨鱼是不是也会害怕?有关专家建议人们:在遭到鲨鱼攻击时可以奋勇抵抗,力争用行动和气势吓退发动攻击的鲨鱼。
2006年2月,在一份关于鲨鱼袭击的报告中,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乔治·伯吉斯教授建议说,当一只鲨鱼已经向你发起攻击时,你应该勇敢地积极回击,可以用拳头狠狠地打它的鼻子、腮、甚至用力打它的眼睛。当鲨鱼一旦遇到疯狂的抵抗后,它同样会产生畏惧心理,从而放弃继续攻击的念头。
‘伍’ 渔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和捕鱼量最多的国家。
渔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从洋流对渔场影响的角度讲,世界上有四大渔场:
1、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
2、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
3、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的。
4、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
综合考虑,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它们是鱼类的饵料,一般温带海区较多。
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着,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上泛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
另外寒暖流交汇和冷海水上泛处,饵料也很丰富。
从这几方面综合考虑,世界有五大渔场:
1、北太平洋渔场:是包括北海道渔场、我国舟山渔场、北美洲西海岸众多渔场在内的广阔区域;
2、东南太平洋渔场:是包括秘鲁渔场在内的广阔区域;
3、西北大西洋渔场:是包括纽芬兰渔场在内的广阔区域;
4、东北大西洋渔场:是包括北海渔场在内的广阔区域;
5、东南大西洋渔场:是包括非洲西南部沿海渔场在内的广阔区域。
捕鱼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秘鲁,日本,智利,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挪威。
‘陆’ 高分求俄罗斯 澳大利亚 日本 印度 美国 巴西 比较表
洲名
地形主要特征
亚洲
⑴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⑶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非洲
⑴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⑵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⑶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高原边缘
欧洲
⑴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⑵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⑶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
⑴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⑵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⑶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
⑴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⑵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
⑴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⑵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
⑴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⑵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洲名
地形主要特征
亚洲
①气候复杂多样(南北所跨纬度和东西所跨经度,各大洲中最广,因此地面受热状况和干湿程度,各地差异很大)②季风气候显着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大陆轮廓,一方面使亚洲具有广大的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促成了大陆性和干燥性气候范围的广大;另一方面,冬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着,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非洲
①干燥(a南北回归线横穿大陆的南部和北部;b海岸线平直,缺少深入内陆的港湾,减少了海洋的影响;c东北部紧邻亚洲大陆干燥区,从那吹来的东北信风性质干燥)②暖热(a纬度位置决定了太阳高度角大,地面接受太阳辐射量多;b干燥地区广,空气透明度高;c相当大地区处于背风位置,加强了高温的程度)③气候南北对应
欧洲
①有常住人口各洲中唯一没有热带气候的大洲 ②温带气候占绝对优势(a纬度位置决定36°N-71°N;b大陆轮廓,以南欧为底边略呈三角形,缩小了寒冷北冰洋影响的范围)③海洋性显着(a西风带;b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近;c山脉东西走向;d北大西洋暖流+三角形的大陆轮廓,使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广,西北欧沿海地区成为同纬度冬季最温和的地区)
北美洲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大陆形状北宽南窄,其中50°N-70°N最宽,所以温带气候占优势,热带气候缩减)②气候类型多样(北美大陆南北延伸很广,地面受热状况有很大差异,几乎穿越了北半球除热带以外的所有气候带)
南美洲
①温暖湿润,以夏雨为主(由于多雨面积广,干旱沙漠区面积相应狭小,它在南美大陆所占的比率在具有沙漠的各洲之中是最小的)②热带气候为主(大陆北宽南窄,略呈三角形,5°S附近最宽广,使得热带气候占优势。同时南回归线以南大陆紧缩,52°S已近尾闾,使亚热带、温带气候大大局限,且缺乏水平地带的亚寒带、寒带气候)③气候类型结构的独特性(大陆东西两侧同纬度地区气候类型截然相反)
大洋洲
①干旱区面积大(山地偏居大陆东岸,阻碍太平洋暖湿气流西进,广大内陆地区因此干燥)②降水分布呈半环状(地形单调,无气候障碍,使中西部气候类型渐变)③普遍暖热(大陆轮廓东西宽、南北窄,增加了副高控制的面积且南北各地受热状况差异小)
南极洲
烈风、暴雪和酷寒的极地气候
2、日本:
〔读图识记〕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2.纬度(300N—450N);3.关东平原、富士山;4.札幌、函馆、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
⑴ 自然地理特征
①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形似一张弓,东京是搭箭的交点,似乎要射向太平洋
②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
③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
④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⑤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
⑥季风显着,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⑦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
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
⑧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⑵ 发达的经济
①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
②经济发展的条件
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
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
③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
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④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濑户内五大工业区。(因为: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减少了陆上运输,省时、省钱、成本低。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⑤工业布局趋向分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
⑥农业和渔业
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
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达到基本自给、自足,多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山丘地区多种桑树、果树和蔬菜。但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进口。苹果中红富士苹果是日本培育的优良品种。日本是一个岛国,周围海域盛产各种海产。
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着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
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
⑶ 主要城市
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
科学城——筑波 宇航中心——种子岛 硅岛——九州岛
3、朝鲜半岛
位置:朝鲜半岛三面环海,东濒日本海,西临黄海,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海岸线长而复杂,多半岛,多海湾,多良港,多岛屿。陆上与我国辽宁、吉林两省接壤,鸭绿江和图们江为中朝两国界河。海上邻国有日本、俄罗斯等。
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山地多集中在北部和东部。多低山丘陵,东部太白山脉是主要山脉。平原多集中在西部和南部的河流中下游和海岸地带。
气候:由南向北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河流:主要河流有洛东江、汉江、锦江等。多自东向西注入黄海和朝鲜海峡。
资源:森林、水力较丰富。
经济:韩国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其二战后积极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加工业,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使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近些年针对国际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
〔注意〕朝核问题
二、东南亚
〔读图识记〕1.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2.10个国家(新世纪第一个独立的国家——东帝汶);3.赤道穿过;4.克拉地峡
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⑴ 范围 赤道两侧,100S—250N之间,主要位于热带。
中南半岛:有6个国家,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三个(越南、老挝、缅甸),老挝是惟一内陆国,半岛上的半岛是马来半岛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群岛,6个国家和地区,印尼在东南亚面积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东帝汶2002年5月独立
⑵ 十字路口的位置
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本区的咽喉,载重通过能力25万吨
〔注意〕中国的能源安全与泰国的克拉运河计划
⑶ 地形与河流
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是我国西南南北走向的横断山系向南的自然延伸,与我国西南地区的山水相连),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上游河段落差大,切割成“V”形谷,水利资源丰富;中下游地区多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湄公河平原(东南亚最大平原),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伊洛瓦底江下游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区。
河流
上游河流
流经国家
城市
红河
元江
中国、老挝、越南
河内
湄公河
澜沧江
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
金边、万象
湄南河
泰国
曼谷
萨尔温江
怒江
中国、缅甸
伊洛瓦底江
中国、印度、缅甸
仰光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多山、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
⑷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马亚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为对流雨
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分旱、雨两季
2、居民和经济
⑴ 人口稠密 华人众多
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黄色人种,印尼为东南亚人口最多的“亿人”国家,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岛,岛上有其首都城市雅加达。
宗教:信仰佛教的居民很多,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吴哥窟为着名佛教建筑、泰国将佛教为国教。印尼、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菲律宾居民多信仰天主教
华人、华侨最集中分布区,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
⑵ 主要农产和矿产
①主要热带经济作物---热带企业化种植园
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金鸡纳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马来西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最大生产国。
②主要农作物(主食):水稻
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平原区,如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此外马来群岛沿海平原也产稻米。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为稻米产国,其中泰国出口最多。
③东南亚的矿产以锡和石油最着名
缅甸、泰国、马亚西亚、印度尼西亚处于东南亚的锡矿带
石油主要分布于印尼、文莱,特别是印尼,集中于苏门答腊岛,由于石油丰富被称为“希望之岛”,现在印尼成为东南亚重要的石油输出国,主要输往日本,当两伊战争爆发时,东南亚的石油尤其显得重要。
物产
天然橡胶
油棕
椰子
蕉麻
金鸡纳霜
稻米
锡
石油
主要国家
马亚西亚
马亚西亚
菲律宾
菲律宾
印尼
泰国
马亚西亚
印尼、文莱
⑶ 迅速发展的工业和旅游业
初级产品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利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发展工业,旅游业迅速发展
3、新加坡——“花园式城市”
⑴ 城市岛国:马来半岛南面的城市岛国,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望。地狭人稠,华人很多,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港口条件好,粮食进口、淡水靠邻国供给
⑵ 利用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在转口贸易的基础上,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口原料,发展炼油和造船业(最大的工业部门)、海上钻井平台制造(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钻井平台的制造中心)、电子电器业(第二大工业部门)等;利用风景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
⑶ 工业布局:重工业集中在西部工业区,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在远离市区的小岛上;市区以商业、金融业、旅游业为主,有少量轻工业,同时合理安排绿地面积。
‘柒’ 俄罗斯曾经是和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经济一直紧跟美国,即便是现在解体后俄罗斯依旧在国际拥有很大影
现在的俄罗斯算不上超级大国。解体前的苏联才是超级大国。现在俄罗斯的影响力大不如前,但是其在军事,尤其是在核武库方面仍然保持令世界胆颤的实力。
经济方面,苏联有先天的不足,而截止到二战后,美国的资本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经济实力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而苏联的经济条件世人有目共睹,温饱都几乎成问题,所以经济上,在二战结束初期,苏联和美国是没办法比的。
在80年代,苏联在经济上取得了很多令世界瞩目的进步。下面是当时鼎盛时期的苏联在经济各个指标方面和美国的对比:
人口:苏联26450万人美国22260万
国民总收入:7054 亿美圆,美国:10528亿美圆,是美国的67%
人均国民收入:苏联2667美元;美国4730美元,是美国的56%
钢产量:苏联14800万吨,美国10380万吨,是美国的143%
发电量:苏联12950亿度;美国24750亿度,是美国的52%
石油产量:苏联60300万吨;美国43000万吨 ,是美国的140%
天然气产量:苏联4060亿立方米;美国6000亿立方米,是美国的 67.7%
商品煤: 苏联65300万吨;美国78400万吨,是美国的83.3%
家用轿车产量: 苏联133万辆;美国658万辆;是美国的20.2%
塑料:苏联360万吨,美国1386万吨,苏联是美国的26%
化学纤维:苏联117.6万吨,美国390万吨,是美国的30%
化肥:苏联2480万吨,美国224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111%
水泥:苏联12500万吨 美国770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162%
纺织品: 苏联71亿平米,美国40亿平米,苏联是美国的178%
联合收割机:苏联11.3万台,美国3.18万台 苏联是美国的355%
拖拉机:苏联55.7万台,美国27万台,苏联是美国206%
粮食产量:苏联18910万吨,美国2637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71.7%
肉制品产量: 苏联1500万吨,美国267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56.2%
奶制品产量: 苏联9060万吨,美国5830万吨, 苏联是美国155.4%
棉花产量:苏联332万吨,美国238万吨,苏联是美国139.5%
捕鱼量:苏联920万吨, 美国35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262.9%
商船吨位(注册吨位数):苏联2226.2万吨,美国1618.8万吨,苏联是美国的137.5%
财政收入:苏联4572亿美元;美国4659.4亿美元,苏联是美国的 98.1%
对外贸易额:苏联1225.4亿美元;美国3962.4亿美元,苏联是美国的30.9%
军事方面的对比:
俄罗斯比美国有全面的差距,除了核武器有能力保持相互毁灭。
武器装备比美国至少差一代以上,很多都差好几代。原因是苏联无视经济规律,严重透支国家,现在苏联一解体,除了核武器其他常规武器经费根本无法保障,很多武器都是苏联时代留下的,小修小改,没有新东西。而美国的强大经济国力做后盾,武器的研制一直领先,从未间断。
不论军队规模,武器质量和数量和性能,还有军队士气,实战经验,研发能力,组织于管理。这个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和美国抗衡,美国都在各个方面指定了现在和未来的标准,其他国家都以自己军队某一方面能达到和接近美国标准而骄傲。不要说超过了。
‘捌’ 俄罗斯(前苏联)经济不算发达,但是为什么他们的军事科技实力那么强大怎样支撑军事科技的发展的
前苏联的经济不算发达?我不知道楼主是凭据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但不管怎样,还是请楼主先看看以下一组对比数字再说吧!
在此仅以1980年美苏经济力量对比为例。
人口:苏联26450万人 美国22260万
国民总收入:7054 亿美圆,美国:10528亿美圆,是美国的67%
人均国民收入:苏联2667美元;美国4730美元,是美国的56%
钢产量:苏联14800万吨,美国10380万吨,是美国的143%
发电量:苏联12950亿度;美国24750亿度,是美国的52%
石油产量:苏联60300万吨;美国43000万吨 ,是美国的140%
天然气产量:苏联4060亿立方米;美国6000亿立方米,是美国的67.7%
商品煤:苏联65300万吨;美国78400万吨,是美国的83.3%
家用轿车产量: 苏联133万辆;美国658万辆;是美国的20.2%
塑料:苏联360万吨,美国1386万吨,苏联是美国的26%
化学纤维:苏联117.6万吨,美国39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30%
化肥:苏联2480万吨,美国224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111%
水泥:苏联12500万吨 美国770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162%
纺织品: 苏联71亿平米,美国40亿平米,苏联是美国的178%
联合收割机:苏联11.3万台,美国3.18万台 苏联是美国的355%
拖拉机:苏联55.7万台,美国27万台,苏联是美国206%
粮食产量:苏联18910万吨,美国2637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71.7%
肉制品产量: 苏联1500万吨,美国267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56.2%
奶制品产量: 苏联9060万吨,美国5830万吨,苏联是美国155.4%
棉花产量:苏联332万吨,美国238万吨,苏联是美国139.5%
捕鱼量:苏联920万吨, 美国35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262.9%
商船吨位(注册吨位数):苏联2226.2万吨,美国1618.8万吨,苏联是美国的137.5%
————————————————————————————
财政收入:苏联4572亿美元;美国4659.4亿美元,苏联是美国的98.1%
对外贸易额:苏联1225.4亿美元;美国3962.4亿美元,苏联是美国的30.9%
诚如楼主所说,发展一个国家的军事科技,确实也要以经济作为基础。但根据以上这组对比数字不难看出,前苏联经济的综合实力已达到美国的2/3以上!所以如果说发展军事要砸钱,前苏联也完全砸得起!
PS:看问题不能只是凭印象,凭感觉,关键时刻还得拿有力的数据来说话!~~
‘玖’ 俄罗斯为什么渔业不发达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疑惑以下是我为您做的分析希望答案您还满意是受他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影响。俄俄罗斯疆域辽阔,气候多样。以温带和亚寒带气候为主体。由西到东,大陆性特征逐渐增强,南北差异明显。这就决定了他的大部分河流和海面都不适合河运和海运。这就是俄罗斯河海运不发达的主要原因。 从历史上来说,俄国海上力量崛起较晚,地理原因是地处高纬(50·N-70·N),气候寒冷,适合通行的港口很少,主要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圣彼得堡和黑海里海沿岸以及北极港口摩尔曼斯克。大陆广阔,地广人稀,海外贸易滞后。再加上苏联时期政府大力投资创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海军(60~80年代),损伤了国内经济发展,经济贸易最近才兴起。还有资源因素,俄罗斯资源丰富,煤炭铁矿石油金属矿产和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对外需求量较少,主要集中轻工业产品(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小商品在俄国畅销),和日本的情况恰恰相反。
‘拾’ 苏联解体前的经济规模排世界第几
曾经伟大的苏联不是用GDP计算
现在用汇率核算的GDP很容易被人为操控。
冷战后,西方为了抹黑苏联的巨大成就,抄底苏东集团的财富,恶意贬低卢布的汇率。本来卢布兑美元的汇率一般为1:1,甚至1:2,但苏联解体初期,卢布汇率一泻千里,达到夸张的3000:1。由此核算的GDP自然大幅缩水。
有的人以缩水后的GDP为理由,说苏联GDP太低,这显然缺乏常识。
随便列几个美苏工业产值对比。
钢产值:苏联14800万吨,美国10380万吨,是美国的143%
发电量:苏联12950亿度;美国24750亿度,是美国的52%
石油产值:苏联60300万吨;美国43000万吨 ,是美国的140%
天然气产值:苏联4060亿立方米;美国6000亿立方米,是美国的 67.7%
化肥:苏联2480万吨,美国224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111%
水泥:苏联12500万吨美国770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162%
纺织品: 苏联71亿平米,美国40亿平米,苏联是美国的178%
联合收割机:苏联11.3万台,美国3.18万台 苏联是美国的355%
拖拉机:苏联55.7万台,美国27万台,苏联是美国206%
粮食产值:苏联18910万吨,美国2637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71.7%
奶制品产值: 苏联9060万吨,美国5830万吨, 苏联是美国155.4%
捕鱼量:苏联920万吨,美国35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262.9%
财政收入:苏联4572亿美元;美国4659.4亿美元,苏联是美国的 98.1%
对外贸易额:苏联1225.4亿美元;美国3962.4亿美元,苏联是美国的30.9%
……
以上数据引自“苏联根本数字手册”,时事出版社1982年版,来历是苏联一些计算年鉴和西方国家的报刊资料。
可见,在许多主要工业品产值上,苏联跟美国的差距并不大,甚至远超美国。
虽然苏联不是世界银行成员,经济统计方式也不是采用GDP,但工业产值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进行参考。
而且,作为唯一可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做基础,又怎么可能与美国争霸数十年?
所以,在冷战期间,苏联的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是靠谱的,也是公认的。
据统计,冷战后,西方国家用金融手段,抄底掠夺了苏东集团近40万亿美元的财富,这也导致90年代西方进入经济繁荣期,克林顿时的美国更是出现历史最长的经济增长期……如果苏联真的只有区区几百几千亿的产值,又怎么可能积攒下如此庞大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