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曾经富可敌国的俄罗斯七大寡头,他们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休克疗法”让俄罗斯在短短五年内,就完成了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几乎是以闪电的速度,塑造出了一个寡头阶级,他们聚敛了大量的财富,权势熏天。在这些大家族当中,最被人所熟知的就是“七寡头”金融工业集团。
B. 为什么俄罗斯的富豪要叫寡头
今年,世界银行提供的报告中,有二份报告,极具震撼。第一份是世界银行专家在4月17日公布的关于俄罗斯经济状况的报告中指出,俄罗斯经济增长是符合穷人的利益的经济增长。第二份是世界银行专家12月1日宣布的分析报告:在2001年至 2003年间,中国经济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但13亿人口中最贫穷的10%人群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
一
第一份报告让人震撼,是让人们知道,有一种经济增长,叫“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开始于1999年。从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速度约6%,经济总量增加了70%。然而,俄罗斯的工资和人均收支却增加了 500%,扣除通胀后,人均收入实
际的增长,超过了200%。八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二倍。俄罗斯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当下,俄罗斯人平均月工资10800卢布,约合人民币3650元。其中莫斯科人均工资最高,目前
人均约2万卢布,折合人民币6700元;与中国接壤的远东地区最低,月均工资在9500至10000卢布(人民帀3200至3360元)之间。实际工资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只是俄罗斯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俄罗斯联邦和各联邦主体、地方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领域的。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随着经济增长,俄罗斯各地每一个季度都调整“人均最低生活标准”,也就是“贫困线”。最低生活标准每一季度由俄罗斯各联邦主体制定,用于评估居民生活水平以及作为制定补助金、补偿金及其它社保支付的款项。莫斯科今年第三季度,人均最低生活标准为月51
24卢布(折人民帀每月 1700元,北京市2006年7月1日起,基本生活费确定为每人每月448元,仅为莫斯科最低生活费标的26%),有劳动能力的居民最低生活标准为 5795卢布,退休人员3533卢布,儿童是4381卢布。与中国东北接壤的滨海边疆区今年第二季度居民人均最
低生活费标准定为月4362卢布(折人民帀每月1450元,与之接壤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现行居民最低生活费保障标准是1997年制订的,市区每人每月200元,阿城市、尚志市、木兰县和延寿县为 117元),有劳动能力的居民最低生活费指数为4687卢布,退休人员3383卢布,儿
童4202卢布。由于“贫困线”的标准特别高,全俄罗斯平均计算,相当于人均GDP的40%,而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的最大一块,就用在医疗、教育、补贴、救济等社会保障体系上。以莫斯科市2007年预算儿童补贴项目为例,全市明年财政预算,用于有子女家庭社会支持款
项总额360亿卢布(108亿人民币),生育二胎及更多孩子的家庭所获一次性补助金额将增加4倍,从2000 至1万卢布不等;每个儿童的月津贴数额将增加1至1.5倍;多子女家庭的年度校服补贴从1000卢布增至5000卢布;因在家照顾3岁以下残障儿童而不能外出工作的父母将
获得每月4500卢布(1300人民帀);抚养三岁以下儿童的大学生家庭每月的食品补贴将增加两倍,从550卢布增至1650卢布;为预防社会孤儿出现及发展家庭教育方式,发放给监护人用于抚养被监护人的资金数额将从4500卢布提高到6000卢布。(注:最新汇率10卢布=2.97
31 人民帀)
可以这样说,今日的俄罗斯,“贫穷”是相对的,从绝对意义上,已经没有穷人了。民选
的官员,拼命讨好选民,除免费医疗、免费教育之外,俄罗斯政府补贴,救济项目,共有
几百项之多。这样情势下,在经济恢复了的俄罗斯,想当穷人,不容易做到。4月10日,俄
罗斯财政部部长库德林宣布,根据俄罗斯2007~2009年三年预算计划,未来三年间,实际
工资还将提高50%。俄罗斯宏观经济分析和短期预测中心《俄罗斯经济长期趋势》报告预测
, 2012年前俄可进入发达国家,赶上韩国、西班牙、以色列的经济发展水平,2020年前,
人均GDP可达29400美元。
十五年转型,俄罗斯人民,真正地实现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百年之梦。
今年10月11日,普金访问德国,接受德国ARD电视台和《南德日报》的采访时表示:“我们
正在建设一个与我们建设了几十年的社会完全不同的新的社会。我们将尽力做到遵循现代
文明世界原则和民主原则,保障我国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目前,俄罗斯有近四千个电视台
,四万多份报纸和杂志,其中半数以上系与外国媒体合办。与许多其它国家不同的是,俄
罗斯不打算对国际互联网进行监控。俄罗斯不打算重返苏联时期的……,我们只是在探索
一种适当的体制,既能保证我国公民享有自由,又能保障他们享有管理国家及解决各种问
题的权利,同时还能使国家成为造福人民的工具”。
二
第二份,世界银行12 月1日在北京发布将完成的《贫困评估报告》初步研究结果,显示20
01年至2003年,中国10%贫困人口实际收入下降2.4%,由于世行专家尚未完整得到2004年
以后的数据,研究仍在进行。有迹象显示中国最贫困的人群正在进一步滑向贫困的深渊。
这份报告,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哗然,是这个结果,彻底地颠覆了发展经济学中“水涨船
高”的基本原理。与腐败共生的权贵资本主义社会,会产生极端的贫富差距,但经济高速
增长的同时,出现一个实际收入减少的庞大群体,全球第一次记录到。
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通过分析发现,在中国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穷人却更加
贫穷了,不是相对贫穷,而是绝对贫穷。世界银行说,中国的贫穷人口已经不再集中在一
些特定的地区,而是分散在全国各地。新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贫穷人口中超过半数的人
不是生活在官方划定的穷困村庄,现在的贫困人口不仅分布在农村地区,而且已经蔓延到
城市,各个发达地区和发达的城市都有。
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里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基本上都有个人头费,生活都有所保障。贫
困大多出现在农村地区。现在城市也出现了大批贫困的群体,并且城市的贫困群体有时候
比农村的贫困群体甚至还要难过。因为在城市的环境条件下,它的水、电、气、买菜、买
油这些所有的东西统统都需要钱。一旦没有钱的话,就比农村还要难过。笔者的舅父和舅
妈,在广东东部沿海的一个小镇,前几天我问他俩,养老金每月多少?每人189.94元。我
舅父说,他是集体八级工,30年前工资八十多元,现在每月拿 189.94元,而一瓶液化气就
要90元。
“水涨船高”,经济增长,全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就会提高。这是发展经济学的根基
,也是政府对其体制合理性和执政合法性论述的承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俄罗斯的
增长同时起步于1999年,增长速度更快。但是,同样甚至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反映在居民
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生活素质的提高却完全不同,犹如天壤之别。
1999年至2006年,中国的经济总量翻了一番还要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全社会工资总额
占GDP的比例不断下降,多数非公职就业人者的工资没有与经济增长同步。与此同时,贫富
差距迅速扩大,公职群体和工商业者的财富迅速积累。“老板”不再吃香,“下海”几乎
绝迹,买官最为时尚,公务员成为最抢手的职业。很大一部份人没有分享到经济高速发展
的成果。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与非公职人员工资滞涨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七年间,国家财
政收入增加接近二倍,增长迅速远远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国家财政收入从1999年1.5万亿增
加到今年接近4万亿元的情况下,社会保障体系却近乎完全消失。人们在医疗、教育、养老
、住房四座大山下,被压得有些喘不气过来。更有一个10%的贫困人口实际收下还在下降
。世行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Bert Hofman)表示:“分析表明,大量生活在贫困线
以下的人口受到收入冲击的影响,因此只能依靠储蓄来维持消费”。令人担心的是,他们
微少的储蓄,能补贴他们维持多久;六年前1.5万亿的财政收入,建立不起社会保障体系,
六年后,年4万亿的国家财政收入,也没有一套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他们的希望,何等渺茫。 "
C. 韩国的财阀们和当年的俄罗斯经济寡头,两者之间到底有何区别
这中间的区别非常大,可谓天壤之别,韩国的财阀们只是控制了大量的国家财富,只能说富甲一方,但是俄罗斯的寡头不仅大量瓜分了国家财富,还一直在和政坛上的人互相勾结, 进行贪污腐败等活动。
但是俄罗斯寡头就不一样了,首先俄罗斯寡头诞生于苏联解体之后,大批国家财产进行低价拍卖,这些寡头们抓住机会,用最低的价格掌握了国家的财产,实质上就是在钻国家的空子,将俄罗斯人民的财产转变为自己的财产。对社会没有一点贡献;在苏联解体的时候,工业基础非常殷实,但是如今的国际市场上并没有任何一个俄罗斯的国际品牌。
D. 当年的普京是如何打击俄罗斯寡头的
有两点措施。第一采用安抚和利用的政策,比如对一些寡头进行罚款,弥补过去国家的损失。第二就是颁布反垄断的政策,有效地控制了国内寡头们对经济的垄断行为,有效的清点了国家的资产,保护了中小企业的合法利益,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普京通过颁布这一系列政策,保障了国家经济的平稳,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市场的有序竞争,促进中小企业蓬勃发展。
普京当过兵,曾经是一位军人,做事情非常干净利落,所以普京被称为强硬派的代表人物,对于这些寡头,普京自然是看不惯的。所以很快就采取措施对付他们,让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得到改善。
E. 俄罗斯七大寡头是什么人他们有什么经历
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庞大的金融资本,幷在实际上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权的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东方财富网文章称,俄罗斯的七大金融寡头,是从叶利钦执政前发展起来的,有些对叶利钦甚至普京的执政做了大力扶植;但他们自恃功臣,处处干预政治,实施行业垄断,暴敛资本,资助车臣,意图参政,干预政府。这样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大亨下场,往往祗有逐渐衰落一途。
传媒大亨古辛斯基:颠沛流离
古辛斯基是犹太后裔。1989年,他组建了大桥银行。1993年,他转向传媒业,随后,他控制了《今日报》和《七日》周刊,收购了着名的"莫斯科之声"电台,与美国人合办《总结》周刊。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古辛斯基成了传媒大亨,个人财产高达4亿美元。
随着普京在民众中的声望日高,古辛斯基重操手中的舆论工具,对普京在车臣发动围剿非法武装的行动丑化,在俄罗斯掀起一场反战浪潮。独立电视台对第二次车臣战争进行全程跟踪报道,不断地直播那血淋淋的作战场面,挑起民众对政府产生不满情绪。
2000年春季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之前,古辛斯基所掌控的传媒工具覆盖率,已经完全可以与政府手中的传媒覆盖率相抗衡。
普京明白,要想打击和削弱寡头干预政府,首要任务是控制舆论导向。2000年6月12日,俄总检察院指控他侵吞国有资产幷下令将其逮捕。6月16日,蹲了3天大牢的古辛斯基被取保候审,之后就神秘失踪。11月俄通过国际刑警机构发出红色通缉令。2001年12月12日,古辛斯基在西班牙家中落网,但西班牙警方拒绝了俄方的引渡请求幷将其释放。2003年8月23日,古辛斯基在希腊再次被捕,不久后又被释放。目前,古辛斯基躲藏在以色列。
评:叶利钦曾经在答谢宴上对他说:"钱多不要紧,但不要从政。"最终,他没有接受这个劝告,与政府作对,结果在所难免的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别列佐夫斯基:政治避难
当有记者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及别列佐夫斯基的名字时,普京在嘴里重复了几下,然后轻蔑地反问:"他算老几?"
别列佐夫斯基集数学家、金融家、媒体大亨和"政坛鬼才"各种身份于一身,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1999年12月,别列佐夫斯基混入了国家杜马代表行列,但2000年7月他又主动放弃了代表资格。寡头别列佐夫斯基暗中操控媒体,还养了一帮精英,包括法学家!
但他涉嫌资助车臣分裂势力,2000年初,俄司法机关指控他参与了一系列欺诈案。为躲避牢狱之灾,别列佐夫斯基于当年5月溜到英国。2003年3月26日,别列佐夫斯基在伦敦落网。俄总检察院曾准备将其引渡回国,但别列佐夫斯基居然说服英国政府同意了他的政治避难要求。尽管如此,这棵"白桦树"(别列佐夫斯基的外号)还是被普京砍倒,再也直不起来了。
评:逃亡之后,白桦树又涉嫌雇佣前克格勃少将刺杀普京,可见其野心昭然若揭。处处和当权作对。树大招风,白桦树成长的太茂盛了,也就需要修剪修剪了。
霍多尔科夫斯基:身陷囹圄
原为共青团干部的霍多尔科夫斯基靠倒卖假酒发家。1990年,步入金融界。1997年到2003年,霍氏的财富由24亿美元增至80亿美元,在全球富翁排行榜上跃居到第26名,成为俄罗斯首富。
03年7月,霍氏公开支持反对党,挑战普京。10月25日,俄特警在霍氏乘坐的专机上将其抓获,幷关进监狱。霍氏正面临着偷税、逃税等多项指控。
评:有钱了就想着不受政府的束缚,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你要是长的不成型了,肯定会被规矩掉。
斯摩棱斯基:出国避难
1989年,斯摩棱斯基创办了首都储蓄银行幷担任总裁。1996年11月,他获得全俄第五大银行农工银行的控制权,首都储蓄-农业银行成为全俄八大银行之一。
在1998年的金融危机中,"首都储蓄-农业银行"遭到毁灭性打击。同时,俄内务部调查局开始调查斯摩棱斯基非法经营案件。为此,斯摩棱斯基不得不跑到维也纳去避难。
评:仅在政府面前做"乖孩子"还不行,你可不能挑战金融秩序啊,再加上经营不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维诺格拉多夫:破产隐居
1988年10月,维诺格拉多夫成立了私人银行--莫斯科国际商业银行,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在1998年金融危机中,国际商业银行遭到致命的打击,所欠23万储户的存款无力偿还。在俄中央银行没收了国际商业银行营业执照后,1999年维诺格拉多夫申请破产。2001年,俄罗斯审计院指控他非法转移资产,但司法机关没有追究其刑事责任。在"七大寡头"中,维诺格拉多夫输得最惨,正如他的姓氏(意为葡萄)一样,他已是一串烂掉的葡萄。现在,维诺格拉多夫深居简出,俄罗斯媒体差不多将他忘了。
评:又一个受金融危机打击,搞银行无法偿还储户存款,估计这葡萄个头也得从巨峰葡萄瘦成默默无闻的野生小葡萄了。
赌场老板马尔金:祗能小赌怡情了
1994年,马尔金开始担任俄罗斯信贷商业银行总裁。1998年金融危机时,该银行遭受重2000年马尔金辞去银行总裁职务,改任第一副总裁。2002年,俄媒体指责马尔金参与了俄罗斯和安哥拉一笔贷款的商业诈骗活动,幷涉嫌向车臣非法武装提供资金援助。但俄司法部门没有调查此事,马尔金躲过一劫。马尔金加入加拿大国籍,但一直居住在俄罗斯。2002年4月,他在莫斯科开了一家名叫"地狱花园"的赌场。
评:经济失利,还和车臣有关系,好在没人追究。但吓得不敢兴风作浪,也祗能小赌怡情了。
国际化寡头米哈伊尔·弗里德曼:失势了
1991年弗里德曼创建了Alfa银行。从2001年到2003年间弗里德曼的资产从11亿美元增至43亿美元。秋明石油公司是弗里德曼商业帝国的核心企业。该公司最近与英国石油公司(BP)成立了一个合资企业,资产达140亿美元。
外界传闻的Alfa集团从事毒品走私、进行间谍活动等。但后来经过努力,Alfa集团出资50万美元雇用一家叫做Kroll的公司做的调查报告洗清了罪名。
但最近Alfa集团的形象再次受到打击,被日内瓦法庭起诉。法庭认为Alfa集团意图以非法手段控股俄罗斯一家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移动电话公司MegaFon。
评:被标榜为经济学家,但不守经济游戏规则,"寡头"不再时髦喽!
希望这些材料对你有所帮助~
F. 为什么俄罗斯的富豪叫寡头
寡头市场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寡头市场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组织,西方国家中不少行业都表现出寡头垄断的特点,例如,美国的汽车业、电气设备业、罐头行业等,都被几家企业所控制。
再说,这个可能跟不同国家的垄断名称不同有关:卡特尔;托拉斯; 辛迪加; 康采恩。它们之间固然有程度差异,但很中的一点就是国别不同。故俄罗斯的富豪多叫寡头,联系下日本的财阀可能就会更清楚了哦。
G. 罗曼·阿布拉莫维奇的寡头思想
一个门外汉可以把一个50年间一直不愠不火的俱乐部突然变的有声有色,这不光能从简单金钱层面就能做到的。有钱的俱乐部不少,会花钱的老板却不多。阿布清晰的雇佣有经验的管理层和教练,是他成功的关键。而他用人不疑和圆滑处世的生活态度,更让蓝军有了长期发展进步的基础。对于球迷,这样的足球门外汉无疑会带给他们更多的精彩。他想过了,他看过了,他征服了。从踏出私人飞机,迈进斯坦福桥的那一刻起,他就改变了英国足球。因为在他眼里“英格兰的足球是一项竞争激烈的商业投资”。他是谁呢?
每年8月31日,是欧洲各国联赛球员转会的截止日期,这期间随时都会有“晴天霹雳”带给球迷。或是神秘富豪收购某家俱乐部、或是原本效忠本队的球星突然转投死敌,琢磨不透的转会市场往往给人以无限遐想。
不过,在过去的4年里,欧洲乃至世界的足球转会市场似乎没有任何遐想。因为,这个市场完全成了一个叫做阿布拉莫维奇的独角戏。他任凭自己的爱好,挥金如土的买进自己想要的球星;凭借自己在俄罗斯聚敛的“卢布”,把从前的准豪门切尔西打造成一支令人生畏的“蓝色战舰”;任凭自己的喜好改变着英格兰足球原有的格局……如果需要一个合适的词语对他进行一番形容的话,那么“暴发户”可能再恰当不过了。 阿布从小是一个孤儿,从不与邻居家粗暴笨拙的小孩踢球。更不会有人会相信他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个亿万富翁。但是,在阿布出生的地方,人们一直在流传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天晚上阿布被带去老特拉福德体育场,看比赛。曼联的场地、球迷、管理等让阿布眼前一亮,这使他心中一直思绪着要“经营足球”的情结。和曼联相比,皇马、巴萨这样的西班牙俱乐部则完全是一个不同的概念,因为它只属于“球迷”。阿布心随所愿了,英超联赛也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阿布从莫斯科一间阴暗平房内销售塑料玩具鸭开始起家,之后在俄罗斯转型环境中大发其财,建立了一家石油供应公司Runicom。但是他财富的积聚并不是靠自己的艰苦努力和干劲,而是通过一桩当时俄国所称的最大的丑闻“贷款换股份”计划获得的。阿布与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商业巨头别列佐夫斯基合作,逐渐进入俄国总统的社交圈。当时叶利钦已经在政治上严阵以待,但是缺乏资金。正是这样的“交际”,给了阿布一个唾手可得的机缘。不久,阿布利用国家社会转型,大发“国难财”。
对于阿布的“寡头财富”,恐怕连他自己都无法否认其财产来源的不合法性。可是在戈尔巴乔夫“新经济政策”破产后直到普京打击俄罗斯寡头经济这段时间,侵害俄罗斯乃至前苏联地区公权经济利益的不只是阿布一个。在混乱的社会经济政治体系中,所有有能力获得利益的人无所不用其极,攫取自己所需要的利益,最大的个人利益。有人搜刮经济势力,有人种植政治资本。在那个畸态的社会,经济寡头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关于阿布拉莫维奇如何成为一名富可敌国的大鳄,全世界媒体都进行了无数报道,但真正清楚阿布发家史的人,这世上或许没有几个。而如今在英国,在俄罗斯,甚至全世界,已经没有多少人再去猜测阿布的钱怎么来的?是否干净?他们知道的事实是,阿布是拥有过百亿镑的富豪,阿布的切尔西正逐步成长为英超的巨无霸。而大部分俱乐部的所有者,不管他们从哪儿来,国外的还是本国的,被吸引投资是因为足球是他们手中的玩物,帮他们赚钱的工具,而不是因为他们与俱乐部有什么联系。花这笔钱是有用的,俱乐部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足球的竞争性却越来越弱。
收购蓝军,移居伦敦,让阿布不在只属于俄罗斯,而属于欧洲。2006年英国《星期日邮报》公布的英格兰富豪排行榜上,阿布的身价已经升至“英国富豪榜”三甲之列。足球,让这个曾经危机四伏的俄罗斯富翁成为欧洲新宠。阿布尽可能用“切尔西老板”这个身份来淡化他的寡头和政治人物的身份。阿布的出现对于足球,却是莫大的幸事。他的金元让以露疲态的欧洲足球有了重新爆发的经济基础。对于切尔西球迷来说,更是一生中可能惟一的一次幸运。
正如原《标准晚报》的体育编辑西蒙·格林伯格所说,“以前人们抱怨英国足球由曼联和阿森纳占主导地位,阿布的切尔西的出现颠覆了这个格局。舍甫琴科、巴拉克、赖特·菲利浦斯等球星的出售,已经使得他们原属的俱乐部获益匪浅。因为,阿布是会用转会的钱平衡收支的。切尔西的大规模投资是种催化剂,会引起对其他俱乐部的投资,阿布对切尔西的投资改变了英超垄断的格局,创造了更多的竞争,这对比赛有好处。” 阿布进入足球领域前,已是一个充满着低调、圆滑和机智的超级富豪,一位对足球情有独钟的俄罗斯寡头,而阿布的足球经营也似乎正在沿着这条垄断的思路在行进。在他接触足球后,这种“垄断”性格被更加直观的放大了。
阿布的介入使切尔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俱乐部前主席贝茨在1997年11月欠下的巨额债务7500万欧洲贷款,就像10英镑一样,一下子就还清了;俱乐部以前购买球员往往捉襟见肘,阿布随时都可以甩出美元、英镑收购新球员……从2003年入主切尔西至今的4年时间内,阿布总计投入俱乐部的资金超过4亿英镑(包括收购俱乐部、偿债、转会投入和弥补每年的赤字),而每年超过1亿镑的投入可谓前无古人。因此,切尔西在短短4年就完全控制了英超的转会市场,成为英超竞技上的新“霸主”。这使得英超其他俱乐部只能望“钱”兴叹。
切尔西的突然崛起完全打破了足球俱乐部从小到大、累进发展的常规,就像阿布本人发迹俄罗斯的过程一样,超出常规、突然、让人震撼。更重要的是,阿布财富的产生是在损害了他人利益的基础上急剧膨胀起来的。而切尔西的快速成长事实上也是压制甚至损害了其他俱乐部的基础上一跃而起的。这也是阿布作为一名成功的超级寡头自然而然的手段。
“他就是一个来自西伯利亚的奸诈之徒。”疯狂的投入以使贝茨这样评价阿布。不管贝茨的言语是否妥当,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出英超“旧式贵族”对“暴发户”们的嫉妒和敌意。这种敌意在竞技层面上,是对阿布垄断转会市场和球员买卖的不满,更深层面来说,是贝茨这些昔日英超的老板在更强大资本面前不得不退居二线的无奈和嫉妒。
“自阿布出现在斯坦福桥的看台上以来,我们还很难看清楚他的到来是否会在整体上损害英超经营,还是从整体上提高英超在世界足坛的地位。不过可以肯定,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人能像阿布一样在37岁就有累计过百亿的财富,没有几个人能像他一样狡黠。他对于足球,就像我们对于FM着迷一样简单!”俄罗斯《真理报》记者谢尔盖这样说。
“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一支在未来10年以及更长时间内,世界上最成功的足球俱乐部。”这是阿布入主切尔西后夺得首个英超冠军时的豪言壮语。
H. 俄罗斯那些寡头是不是比中国房产商人和矿主还有钱
俄罗斯寡头掠夺财富的本事中国矿主和私营房地产老板怎么比得?他们攫取的是整个国家的资源,一段时间富可敌国!叶利钦时代,曾经有一年政府国库里全部的外汇储备只剩下不足九十亿美元,还被中央银行拿去炒了外汇,政府几乎破产。而那时寡头每年偷逃到国外的黑钱就超过一千亿。
中国政府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么?中国有这么牛逼的企业家和矿主吗?
苏联解体造就了这些寡头,这也是特殊时期出现的事情!
I. 从猛虎嘴里夺食,普京当年究竟是如何将权力从寡头手里收回的
普京在其上任的时候,在寡头们看起来还是非常弱小的一个政客,但是在普京出任总统之后,却成功的将权力从寡头手中取得。其实之所以普京能够做到这一点,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当时的寡头们之所以能够一手遮天,核心是阻断了国家政府中上下级之间的有效联系。其次就是实际上在国家机器面前,寡头们根本无力抵抗,而普京在国国家机器中树立的良好的威信。所以控制了国家机器的普京根本不是寡头们能够抵挡的。最后就是和其他东欧国家不同,俄罗斯的寡头虽然拥有非常多的财富,但是没有掌控国家的一些政府机构,实际上也无法进行控制。
最后就是和其他东欧国家不同,俄罗斯的寡头虽然拥有非常多的财富,但是没有掌控国家的一些政府机构,实际上也无法进行控制。所以再面对掌握了军政大权之后的普京,寡头们对于自己不能和普京抗衡这件事心知肚明。而且普京只是打击,并没有彻底让寡头一下子失去所有,而是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这样俄罗斯寡头只好乖乖和普京进行合作。
J. 什么是俄罗斯寡头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啊。
俄罗斯寡头:
寡头市场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寡头市场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组织,西方国家中不少行业都表现出寡头垄断的特点,例如,美国的汽车业、电气设备业、罐头行业等,都被几家企业所控制。
再说,这个可能跟不同国家的垄断名称不同有关:卡特尔;托拉斯; 辛迪加; 康采恩。它们之间固然有程度差异,但很中的一点就是国别不同。故俄罗斯的富豪多叫寡头,联系下日本的财阀可能就会更清楚了哦。
寡头这个词一般用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在俄罗斯,专门用来形容那些在苏联解体之后,乘机将国家资产占为己有,而后在资本主义市场上不断侵吞其他同行,最后成为这个国家(俄罗斯)某个行业的绝对“统治者”。在俄罗斯,人们不用“垄断”资本家这个词,而是用“寡头”,可能是由于历史原因吧~
普京上台后,对国内的经济“寡头”们进行了大清洗。这就是为什么原石油寡头尤先科最后变得那么惨,而阿布不得不离开俄罗斯,改行搞足球的根本原因。
“寡头”这个词有较强的贬义。毕竟这些人发迹靠的是为人不齿的勾当~
还有军事寡头、政治寡头,与独裁者就有些相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