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俄罗斯总统在什么地方办公和生活
办公地点在白宫。
原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和最高苏维埃所在地,白宫目前是俄罗斯联邦政府在地。
至于生活嘛,应该就是在自己家中
不过这里有一篇09年关于总统生活的报道,相信其他总统的生活应该也是这样的。
文章如下: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24日接受媒体采访回顾俄罗斯2009年形势时,还轻松谈论自己的日常生活,说自己总是感到时间不够用。
梅德韦杰夫当日接受俄“第一频道”电视、“俄罗斯”电视台和独立电视台联合采访。他宣布,俄罗斯将研发新一代核武器,提升核威慑能力。他高调谈论他和总理普京的友谊,称“友好关系没有发生变化,确信以后也不会变化”。在承认受金融危机拖累,俄经济2009年严重下滑的同时,表示对2010年经济前景感到乐观。
梅德韦杰夫还轻松谈论日常生活。被问及他眼下最缺乏什么,他回答:“当然是自由和空余时间……对国家高层领导人来说,生活面临种种限制。我从履行(总统)职责的第一分钟起就感到这一点。”
梅德韦杰夫介绍,他经常凌晨2时后才上床睡觉,因为许多事务需要处理。尽管如此,他仍然每天抽出10至15分钟用来读书。
梅德韦杰夫同时称赞家人“正确处理作为国家元首亲属带来的负担”,“在我看来,他们行事恰当,没有对我造成干扰”。
他说自己喜欢古典音乐和足球,赞赏国家足球队荷兰籍主教练希丁克对俄罗斯足球做出的贡献,尽管后者没能带领俄罗斯国家队杀进2010年南非世界杯决赛圈。
❷ 俄罗斯总统住的地方保密吗他住克里姆林宫吗
不保密。有时住在克里姆林宫,有时住在别墅。外出也有不同的地方。这么说吧,他住的地方车臣人都没办法靠近。你就更别想了。把你的两把菜刀省省吧。开玩笑。他们的警卫还是非常好的。以克林姆林宫为例,看似没有什么,但一靠近红墙人家马上就知道。除总统卫队外,附近还有专门协助部队。
❸ 现在俄罗斯白宫政府和克里姆林宫这两个地方哪个是主要政府
俄罗斯政府是在克里姆林宫主政。
白宫政府,指的是美国政府,美国政府主政的地方叫白宫,也称白宫政府。
克里姆林宫始建于1256年,克里姆林宫的“克里姆林”在俄语中意为“内城”。在蒙古语中,是“堡垒”之意。位于俄罗斯首都的最中心的博罗维茨基山岗上,南临莫斯科河,西北接亚历山大罗夫斯基花园,东南与红场相连,呈三角形。保持至今的围墙长2235米,厚6米,高14米,围墙上有塔楼18座,参差错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宫墙上,其中最壮观、最着名的要属带有鸣钟的救世主塔楼。5座最大的城门塔楼和箭楼装上了红宝石五角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克里姆林宫红星。克里姆林宫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
❹ 各国总统的住所都是什么样的
1、美国总统:白宫。
2、俄罗斯总统:克里姆林宫。
3、法国总统:爱丽舍宫。
4、英国首相:唐宁街10号。
5、韩国总统:青瓦台。
6、日本首相:首相官邸。
❺ 俄罗斯总统是在什么地方生活和办公
俄罗斯总统办公室,就在克里姆林宫内的一幢黄色大楼里,这里从列宁/斯大林时期就是最高权力的办公室:
——新奥加列沃别墅,位于连莫斯科地图上都没有标示出的小镇上.
除了官邸之外,据俄中央选举委员会统计,普京总统名下共有两处房产。除了在其家乡圣彼得堡拥有一处77平方米的住房外,他还在莫斯科西区的泽林斯基院士大街上拥有一套153.7平方米的房子。
此外,普京第一次角逐总统时,曾经有两块地产:在莫斯科附近有一块,普京的妻子还在普斯科夫州有一块600平方米的土地。不过到了第二次角逐时,他们家就只剩下一块地产了,普斯科夫州的地产卖了1.1万卢布。
❻ 美国总统,英国首相,俄罗斯总统居住地的名字
美国总统官邸: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白宫。白宫北接拉斐特广场,南邻爱丽普斯公园,与高耸的华盛顿纪念碑相望,是一座白色的二层楼房。
英国首相府:又称唐宁街10号 (No 10 Downing Street)。位于英国首都伦敦威斯敏斯特,威斯敏斯特区白厅旁的唐宁街,一所乔治风格建筑物。建于1680年,后来保留了四所住宅。
俄罗斯总统府:克里姆林宫,位于俄罗斯首都的最中心的博罗维茨基山岗上,南临莫斯科河,西北接亚历山大罗夫斯基花园,东南与红场相连,呈三角形。保持至今的围墙长2235米,厚6米,高14米,围墙上有塔楼18座,参差错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宫墙上,其中最壮观、最着名的要属带有鸣钟的救世主塔楼。
❼ 现在俄罗斯总统通常住在什么地方
应该是克林姆林宫
❽ 什么是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总统办公和居住的地方,位于莫斯科市中心,占地28公顷。其西墙根下是占地7公顷的红场。莫斯科河沿着克里姆林宫南墙根和红场南部穿城而过。克里姆林宫主要建于1475年,15世纪末,克里姆林宫基本成型,并保持至今。意大利和俄罗斯的建筑师们在建筑主体和教堂广场的修建上共同努力,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和俄罗斯传统的建筑风格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些大型建筑在18-19世纪期间修建补充入克里姆林宫建筑群内。红场对面着名的瓦西里.布拉仁教堂就是采用东正教艺术的大型建筑之一。
公元16-17世纪,克里姆林宫成为沙皇的住地。随着1703年政治权力向圣彼得堡的转移,克里姆林宫继续保持了宗教中心的地位。当1918年莫斯科再次成为首都后,克里姆林宫重新成为苏维埃政权政府部门的所在地。此后克里姆林宫统治着苏联。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迁入18世纪参议员大楼办公。高达81米的伊凡大帝钟楼是1600年由鲍里斯·戈东诺夫沙里提出建造的,它也是一座了望塔,可以俯瞰周围32公里的地方。在它的脚下有一座“钟王”,是世界最大的钟,铸于18世纪30年代,重量超过203吨。附近还有一尊庞然大物——“炮王”。其口径为89厘米,造于1586年,重量达40.6吨。“钟王”从未被敲响过,“炮王”也从未发射过炮弹。
克里姆林宫内包括了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和造型艺术的建筑经典。在许多时期,克里姆林宫对促进俄罗斯建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克里姆林宫通过其空间布局、建筑主体及其附属建筑为沙皇时代的俄罗斯文化提供了独特的见证。
❾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家乡在哪儿
圣彼得堡
出身布衣
公元1952年10月7日对于列宁格勒 圣彼得堡 来说,是极为平常的一天。像往常一样,天蒙蒙亮,这座被称为“北方威尼斯”的城市便被上早班的人们从睡梦中唤醒。
清晨,地铁里、公交车上挤满了赶着上班的人群。
白天,学校的读书声、工厂机器的轰鸣声与火车、轮船的汽笛声交织成一片,演奏出城市特有的交响乐。
夜晚,劳动一天的人们纷纷进入梦乡,喧闹一天的城市才得以安静下来。
公元1952年10月7日,列宁格勒发生了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在大杂院里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一个普通的男孩呱呱坠地了。
这个男孩就是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现任俄罗斯总统。
摩尔多瓦的官方报纸《独立的摩尔多瓦》报道:普京的祖籍是摩尔多瓦。
18世纪,普京的先祖弗拉德·普京内 俄语译音:“博奇卡”,圆桶之意 曾是摩尔多瓦大公的卫兵。
有一次彼得一世正在与摩尔多瓦大公议事,一名土耳其刺客前来行刺,普京内挺身而出与刺客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力擒刺客,救了彼得一世和摩尔多瓦大公的性命。
当彼得一世知道是普京内救了他之后,把他留下来当了自己的卫士。彼得一世笑着对普京内说:“我不会叫你‘博奇卡’,你就叫普京吧。”
彼得一世封弗拉德·普京内为上尉,并赏赐他一块领地。弗拉德·普京内家族由此便在圣彼得堡住了下来。弗拉德·普京内婚后生有六子,个个学父从军,个个英勇善战,都是出色的侦察兵。
普京的祖父出生于圣彼得堡,是位名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到莫斯科郊区哥尔克镇工作,为当时住在那里的列宁及其家人做饭。列宁逝世后,他又被调到斯大林的别墅。退休以后,他在莫斯科市委伊林斯科耶休养所当厨师,普京小时候多次到伊林斯科耶休养所玩儿,直到现在他还特别怀念与祖父、祖母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普京的父亲生于191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普京的祖父带着全家逃荒到祖母家乡特维尔州彼米诺沃村。
17岁那年普京父亲在应征入伍前,为彼此有个保证,结婚成家了。1932年全家回到列宁格勒,住在郊区的夏宫附近。母亲在一家工厂工作,父亲继续在潜艇部队服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普京父亲自愿报名再次上前线,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战争结束后父亲到叶戈罗夫车厢厂工作,他腿上一直带着榴弹碎片,天气不好的时候连走路都有点儿困难。
普京是家里的独苗。他曾有两个哥哥,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列宁格勒遭德寇围困时先后夭折。一个刚出生几个月就死了,另一个死于白喉。当时普京父亲正在前方打仗,家中无人照顾,结果只有母亲一人活了下来。
父亲对普京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对儿子要求十分严格,尤其注意对儿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普京的父母一直生活在列宁格勒。1989年冬天,母亲死于癌症。更令人遗憾的是对儿子寄予无限希望的普京父亲,最终也没有看到儿子成为总理的那一天。但是,生前受到癌症煎熬的普京父亲预料到儿子不会在当时的职位上原地踏步,他还应该有更大的舞台,供他一展身手。普京父亲对周围人说:“看着吧,我的儿子将成为沙皇。”1999年8月2日,就在距离普京被提名为俄罗斯政府总理仅一周的时间,普京父亲不幸去世,享年88岁。
普京一生对父母十分孝敬,他父亲的突然病逝对他打击很大。在父亲病逝并安葬九天之后,已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日理万机的俄罗斯政府总理普京又风尘仆仆专程回到家乡,出席亲友为父亲举行的纪念仪式。
普京的父母都安葬在圣彼得堡谢拉菲莫夫斯基公墓,夫妻二人葬在一个十字架下,这些年普京多次回故乡为父母扫墓。
大杂院趣事
普京的童年时光是在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捷尔任斯基区巴斯科夫胡同的一个大杂院里度过的。
普京家住在大杂院中一幢五层楼里,普京家的房子是他父亲所在的车厢厂分给的,楼房很简陋,既没有热水,也没有洗漱间。厨房很小,还是公用的。房子破旧不堪,经常要维修,总是很冷。
普京家居住的房子建于1859年。那时候房主通常把房子租出去赚钱,这种房子在十月革命前,被称为“摇钱树”,1917年以后这种出租房子的现象渐渐没有了。这种多房间的住宅大多分布在圣彼得堡市中心。后来,它们都被分给普通市民居住,通常是几家共用一个单元房,一家一个房间。
普京家住的12号楼,是带有天井式小院子的楼房。穿过拱形门后向左拐就进入门洞了。门洞里非常黑暗,勉强能看到路,台阶破烂不堪,有的地方有扶手,有的地方没有扶手。不少人家把煤气灶摆放在窄窄的走廊里。
据当时去过普京家的桑巴式摔跤教练回忆:“普京家的楼洞黑漆漆的,有一股难闻的气味。院子里还堆满了垃圾,正门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不过,不论是我,还是我们队里其他的同学,都住在这样的大院里。他家和我家的房间一模一样,只不过我家的面积小一些,住的人多一些。惟一的不同是:他家里很干净。当时的穷人家都很干净、整洁,我不敢说当时列宁格勒人生活都是这样,但是,我所接触过的人就是这样。”
当时楼道里老鼠为患,经常要上演“人鼠大战”。有一次,普京看到一只很大的老鼠就对它穷追猛打,直到追得它上天无路、入地无“洞”,躲到墙角。走投无路的老鼠气急败坏,不顾一切地向普京扑了过去,普京吓得“哇”地一声大叫,转身就逃。普京在前面跑,老鼠在后面追,普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撞开自己家的门,把老鼠挡在门外,深深地喘了一口气。
普京10月出生,前苏联与中国一样是9月开学,因此他上学比别的孩子整整晚了一年。
母亲41岁才生下普京这棵“独苗”,因此父母对他视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上小学前普京只能在大院里玩。妈妈不放心他,时常要从窗户里探出头来,问一声“沃洛佳 普京昵称 ,你在院子里吗”,然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毕竟对孩子来讲诱惑是太大了,所以有时普京也会突破“禁令”悄悄地溜出大院。
五六岁时,普京头一回悄悄地走到他家附近的涅瓦大街上,那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街上人山人海、好不热闹。他好奇地到处张望,呆呆地看着眼前欢天喜地的人们。
再稍大一点,普京每周可以和小伙伴们到公共浴池洗澡了,在浴池里他们经常打闹或者用凉水对冲,或者把小伙伴的衣服偷偷藏起来。工作人员看不住这帮“小淘气儿”,经常在他们还没洗尽兴时早早把他们轰出浴池。
有一年冬天,普京背着父母,同几个小伙伴乘电动火车去郊区玩。到了郊外,他们迷路了,走啊,走啊,不知走到了哪里,俄罗斯的冬天,零下几十度,天寒地冻,他们没吃没喝,要不是带着火柴点起篝火,简直要把他们冻僵。好不容易找到返程的电动火车,回到家中。为此普京挨了父亲一顿“臭揍”。从那以后普京再也不敢随便出远门了。
不安分的学生——不安分的想法
普京八岁那年和其他适龄儿童一样,背起书包,走进学堂。
普京曾先后在列宁格勒的两所学校里接受过小学和中学教育。他先是在第193中学读了八年书,而后转入了以讲授化学课见长的第281中学,读完了剩下的课程。
普京不能算是好学生,充其量只能算是“大器晚成”。
初入学校的普京,依旧留恋无忧无虑的孩童时代,对学习兴趣不大,尽管他家距学校很近,只有步行几分钟的距离,但他却总是迟到。冬天普京都来不及穿好衣服,就气喘吁吁地往学校跑,到了学校再脱外套又需要很多时间。
后来,他想了个好办法来节省时间,干脆不穿大衣,出了家门就拼命地往学校跑。从此,他就能够按时到校了。
这也难怪,一个从小在大杂院的环境中长大的人,初到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学校里,他总会有一段时间不适应。
在学校里普京是个不安分的学生,普京成名后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报道,人们在普京度寒假的乡下找到一本尘封已久的学生手册,上面记录了11岁的普京的所作所为。
有的老师在普京的学生手册上写道:普京“在上课前把黑板擦朝同学身上扔去”,“回家不做作业”,“上课时大喊大叫”。
有一次,普京在上课时不专心听讲,给另一个同学传纸条,被老师逮住,挨了批评。
当时普京学习成绩并不好。在五分制的学习成绩中,算术和自然课只得三分,绘画二分,只有历史和操行课得了五分。由于普京学习成绩不够突出,又十分调皮,所以在学校一直得不到老师的青睐,其他同学三年级加入少先队,普京直到小学五年级还没能入队。
在一位名叫维拉的老师耐心教育下,六年级时普京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不仅在学习上有了巨大的进步消灭了三分、加入了少先队组织,而且也懂事多了。
一次上作文课,老师布置的作文题是《我的理想》。当时,老师念了几篇范文,同时组织同学讨论,以便帮大家打开思路。“从小立大志”,同学们的理想五花八门,想干什么的都有。有的同学写道: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宇宙飞船设计师,我要用我的知识和智慧化为一次次神秘的太空旅行。”
当老师打开普京的作文本,不禁愣住了,普京作文里写道:“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间谍。尽管全世界的人们都对这个名字不曾有任何好感,但是从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出发,我觉得间谍所做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
在这篇作文里,普京首先回顾了在战争年代里间谍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列举了一个个苏联着名间谍的英雄事迹,接着论述了在苏美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时期间谍的重要作用,在作文最后,普京写道:
父亲从小就教育我要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所贡献的人,老师也经常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和人民。而我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方式就是去做一名出色的间谍,用我的恶名去换取敌人的失败,用我的牺牲去赢得祖国和人民的胜利。
看完普京的作文,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这样一篇立意深远、论述精彩的文章会是出自一个平时看起来性格内向、孤独、不安分的小学生之笔。从此老师、同学对普京不得不刮目相看。
普京在作文中表述的思想、流露的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强烈爱国热情是受了他父亲的巨大影响。据传说普京的父亲虽是一名勤勤恳恳、乐善好施的普通工人,却是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 克格勃 的成员。
普京一直视维拉老师为第二母亲,一直到现在当了总统的普京还经常去看她,他们一起在公园里漫步聊天。记者想要采访维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说现在必须经总统府批准。
大学时代
在普京眼里,克格勃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职业,普京早在16岁时,就决定要加入克格勃了。
16岁那年普京跑到列宁格勒的克格勃办事处,要求加入克格勃,办事处告诉他,他们只接收大学毕业生和复员军人,普京追问收什么样的大学生,答:最好是法律系毕业生。于是普京决定报考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为将来加入克格勃做准备。
1970年,普京如愿以偿考上了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跨出了迈向克格勃的第一步。
对于一个工人家庭来说,子女以优异成绩考入与莫斯科大学齐名的高等学府无疑是一件大喜事。
20世纪70年代的前苏联大学校园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各系都要组织各种晚会或其他文娱活动,然而普京却很少参加这些丰富多彩的晚会。
在夜晚,同学们总是能在学校的图书馆里见到他,看着他读书时十分专注的神情,没有人忍心去打扰他,拉他去参加晚会。
普京的学习成绩在大学始终名列前茅,他各科成绩都是五分。
普京早在少年时期,就是个摔跤好手。据说,普京从小就十分喜欢摔跤运动。因为这不仅是他保护自己免受他人欺负的必要手段,而且使他从中体验到了独特的乐趣。普京在少年时代就加入过专门的摔跤俱乐部,接受专业训练。
他的中学同学至今还津津乐道这样一件事:在281中学上九年级时,他曾和一个十年级的同学恶战一场。普京当时“一战成名”:那位学长先是踢了普京一脚,并拒不道歉,这可惹怒了平时不显山露水的普京。经过一番拳打脚踢,那位学长体力不支,败退而去。普京原以为事情到此结束。没想当天放学后,普京又在马路上被那位大同学领着的整个十年级的全体男生截到了半道儿。普京很快在众人面前把那位大同学制服在地,并且大摇大摆扬长而去。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在小个子普京面前施展拳脚了。
进入大学后,普京又迷上了桑巴式摔跤和柔道运动。除了学习之外,他花费时间最多的就是练习柔道了。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普京不仅佩上了代表柔道运动最高水平的黑腰带,成为运动健将,还在1974年夺取了列宁格勒市柔道冠军。
直至今日,回忆起当年的柔道比赛,普京印象最深的是与世界柔道冠军沃洛迪亚·卡列宁那场比赛。那场比赛,普京输了,但比赛开始时,也许是卡列宁太轻视对手了。身材矮小的普京却干净利索地把卡列宁从背上摔了下去,这让普京得意了好一阵子。
在列宁格勒大学学习期间的另一重大收获是,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个对他未来命运产生重大影响的,若干年后引导他踏入政界的经济法教师索布恰克,普京从三年级开始听索布恰克的课,与索布恰克建立了超出师生的良好关系。普京的毕业论文《论国际法中的最惠国原则问题》被评为“优”。当时的毕业论文就是由索布恰克主持审查的。
索布恰克是前苏联后期着名的改革派领导人,1990年索布恰克任列宁格勒市苏维埃主席,后来正是他力邀普京加入他的政府,并把普京推荐给总统叶利钦,将普京引入政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