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有哪些小型潜艇

俄罗斯有哪些小型潜艇

发布时间:2022-05-09 23:40:07

❶ 潜艇有哪些种类

潜艇的种类,按动力分为常规动力潜艇(柴油机—蓄电池)和核动力潜艇;按战斗任务分为战略导弹潜艇和攻击潜艇。一般排水量在2000吨以上的称大型潜艇,排水量在600~2000吨的是中型潜艇,600吨以下的是小型潜艇。还有更小的微型潜艇,排水量不足100吨。

全世界有多少潜艇?俄罗斯的一个材料说,到1993年初,全世界除俄罗斯外的44个国家的海军,共有潜艇450艘,其中核潜艇142艘。

据另外的一个材料说,世界4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各类潜艇1067艘,其中核潜艇360艘。拥有核潜艇的国家,除美、俄、英、法、中5个核国家外,印度从俄罗斯租赁了一艘,巴西、加拿大在研制,澳大利亚、西班牙也在酝酿建造。

不同的统计数字,可能是统计的时间和方法不一样的结果。反正有一点是明显的,我们地球上的各大洋,每天每时都有核动力和常规动力潜艇在海底深处游动着!

美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潜艇最多的两个国家。俄罗斯有各类潜艇376艘。美国有139艘,其中战略导弹核潜艇36艘。

美国的核潜艇已经发展了3代。第3代核潜艇1979年建成下水。第一艘“俄亥俄”号,水下排水量达1.87万吨,最大下潜深度400米,巡航时间长达70天,噪音小,配备24枚Ⅰ型或Ⅱ型“三叉戟”多弹头战略弹道导弹。Ⅰ型导弹带10个核弹头,射程7400公里。每枚一型导弹带17个核弹头,射程1.2万公里。

❷ 苏联/俄罗斯都有哪些潜艇哪些导弹驱逐舰,巡洋舰

巡洋舰:20世纪50年代的“斯维尔德洛夫”级、60年代的“肯达”级和“克列斯塔”Ⅰ级、70年代的“克列斯塔”Ⅱ级和“喀拉”级、80年代的“基洛夫”级和“光荣”级。

驱逐舰:

❸ 俄罗斯现役有哪些潜艇

俄决心在21世纪保持强大的战略威慑力量,而拥有一流的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是关键所在。面对俄水面舰艇实力无法与美抗衡的现实,俄军唯有下力发展潜基弹道导弹才能弥补其打击力量的不足。俄海军认为,未来俄潜基核打击力量要占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57%以上,要能担负70%或更多的战略使命,所需费用却仅占国防开支的6%。俄海军这种“合理足够”的原则既反映了俄在冷战结束之后的军事战略转变,又是其国内经济处于拮据状态下的无奈之举。 水下的战略抗衡也呼唤“北风之神”。在俄罗斯着手研制“北风之神”的第二年即1997年9月,美国的“俄亥俄”级的第18艘也是最后1艘“路易斯安娜”号(SSBN-743)加入现役。美国海军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巅峰。尽管其中的4艘改成巡航导弹核潜艇,但剩下的14艘如果按通常的潜艇30年服役期计算,可服役到2010~2030年。“俄亥俄”级的总体作战能力,特别是在隐蔽性能、打击威力、远程攻击精确度等方面,都强过俄罗斯的“台风”级。 拿什么对抗“俄亥俄”?有人主张建造比“台风”级更庞大的潜艇以增加导弹的携载量。这行不通:一是俄财力不济,二是体积和重量过大,也难以适应一般水域作战需要。反复权衡比较后,俄海军决定另辟蹊径,建造经济上能承受又有技术进步的新型战略核潜艇。这就是“北风之神”。“北风之神”级属于俄罗斯第五代(第一代H级;第二代Y型;第三代D级,分D-l型、D-2型、D-3型、D -4型;第四代“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艇被命名为“尤里·多尔戈鲁基 ”号。“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原计划于2002年投入使用,但因经费跟不上致使入役时间一拖再拖。现在经费增加,其下水时间在即。北德文斯克造船厂正在根据俄国防部订货建造4艘“北风之神”级潜艇,共需几万亿卢布,每年5000亿~7 000亿卢布。俄罗斯真“出血”了。 在火力方面,第一艘“北风之神”上装有16个导弹发射筒、12枚洲际导弹,射程1.5万公里,命中精度为300~500米。预计2005~2007年,新服役的“北风之神”级潜艇将配备16枚最先进的潜射“白杨”-M或SS-N-28洲际弹道导弹。“白杨 ”-M洲际导弹,其射程可达2万公里,圆概率偏差小于60米,可实施机动突防,是导弹防御系统的克星;SS-N-28为3级固体燃料导弹,弹长14.8米,重35吨,射程1.05万公里。而“俄亥俄”携带的“三叉戟”新改型导弹最大射程1.12万公里,圆概率偏差为90米,技术指标不如“白杨”-M导弹。另外,“北风之神”上还装备有大量的自卫武器:4~6具鱼雷发射管,可携带18~40枚鱼雷和反潜导弹,增强了自卫能力。俄海军还正在考虑将来在新的“北风之神”上装备速度达200节的高速火箭鱼雷。这种鱼雷不仅能有效地反潜,而且也能反鱼雷。因此,“北风之神”的综合火力强于“俄亥俄”级核潜艇。 在电子系统方面,历来美国电子设备要强于俄国,但新式的“北风之神”在这方面有较大的改进,装备了先进的艇艏声呐、舷侧声呐、拖曳线列阵声呐和水面搜索雷达,差距在逐步缩小。综合比较,俄罗斯的“北风之神”要强于美国的 “俄亥俄”。 俄海军现有两个战略潜艇支队,分别以D级和“台风”级为主角。明年后,“ 北风之神”级很可能以每年一艘的频率逐步取代“台风”级战略核潜艇。那时, “北风之神”战略潜艇支队就成为俄罗斯战略威慑力量的支柱。(

❹ 俄国现役核潜艇型号大全

885m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
955北风之神战略导弹核潜艇
老的是台风级和德尔塔级。

❺ 俄罗斯共有几种潜艇包括常规潜艇和核潜艇

俄罗斯潜艇介绍
“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攻击核潜艇
主尺寸:艇长:154米、艇宽:18.2米、吃水:9米
排水量:13400-14700吨(水面)、16400-24000吨(水下)
动 力:2座VM-5 190 MWt压水堆 2台蒸汽轮机 90000马力
航 速:16节(水面)、32节(水下)
潜 深:500米
艇 员:130名

武器装备:
24具导弹发射筒,用于发射SS-N-19远程反舰导弹(500千米)
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用于发射SS-N-15中程反潜导弹(50千米)和53型鱼雷
4具650毫米鱼雷发射管,用于发射SS-N-16远程反潜导弹(120千米)和65型鱼雷

电子设备:
声纳:“鲨鱼鳃”型主/被动中、低频搜索和攻击用艇壳声纳,“鼠鸣”型主动高频攻击用声纳,“鲨鱼肋”型被动低频舷侧阵声纳,“金字塔”型被动甚低频拖曳线列阵声纳,用于被动搜索远程警戒。
雷达:“窥探对”型Ⅰ波段对海警戒雷达,“场灯”、“方环”型侦察雷达,“穿孔盘”型火控雷达、“酒钵”导弹制导雷达。

“奥斯卡”级(Oscar)巡航导弹攻击核潜艇主要用于攻击美国的航母编队,保护前苏联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使敌方攻击型核潜艇难以接近前苏联海军的舰队和基地等。1978年开工,1980年4月下水,1982年交付海军,从第3艘起改为Ⅱ型。目前“奥斯卡”Ⅰ已退役。已建或在建的“奥斯卡”Ⅱ约有15艘,其中3艘或退役或封存,1艘毁损(“库尔斯克”Kursk,舷号K-141)。“奥斯卡”Ⅱ是俄罗斯反航空母舰的核心力量,也是当前世界上吨位最大、威力最强的巡航导弹核潜艇。

http://tieba..com/f?kz=88635959

❻ 俄罗斯核潜艇有哪些

俄罗斯现在有42艘核潜艇,其中攻击型核潜艇15艘,巡航导弹核潜艇6艘,弹道导弹核潜艇16艘、辅助核潜艇5艘。 俄罗斯(苏联)第一艘核潜艇于1958年服役,至2005年,共建造了17个级别29个型号252艘核潜艇,其中包括7级11型90艘攻击核潜艇,4级9型91艘弹道导弹核潜艇, 4级7型66艘巡航导弹核潜艇以及2级2型5艘辅助核潜艇。俄罗斯海军已建造核潜艇的数量占世界核潜艇总数的一半多,堪称核潜艇生产“大户”,其型号之多,数量之大,名列各国之首。

❼ 世界各国的微型潜艇有什么不同

二战中后期,日本海军也发展了微型潜艇。这些微型潜艇排水量不足50吨,以蓄电池带动电动机推动潜艇前进,这使得它们的航行速度比意大利的微型潜艇还要快。为了增强战斗力,日本海军还在这些潜艇上配置了两枚直径为457毫米的鱼雷。这些潜艇也只能容纳两名战士,其中一人负责驾驶和指挥,另一人主要负责航路观察。

1941年12月7日,当日本的航空母舰承载着大量战斗机,向美国珍珠港发起猛烈攻击时,5艘日本微型潜艇也巧妙地通过了美军的防潜网,直向停泊在珍珠港内的美军战舰袭去。但由于制作仓促,各种战技性能远未达到实战要求,这5艘微型潜艇都没有击中目标。

当二战快要结束时,日本海军又研制了所谓的“自杀型微型潜艇”,这种两败俱伤的打法使它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自杀型微型潜艇的排水量仅为9吨,原来放鱼雷的地方被改为驾驶舱和弹药舱,同时还装有弹跳装置。海军战士驾驶潜艇,到达目标45米的地方时,就按下按钮,把自己弹射到海里,留下潜艇带着弹药继续前冲,直至炸毁目标。遗憾的是,日本尽管建造了不少自杀型微型潜艇,但战果并不明显。

英、德等国的海军也发展并使用了一些微型潜艇。1945年7月31日夜,英国海军的排水量仅30吨的XE-3号微型潜艇,由一艘潜艇运至新加坡附近的海域,潜入柔佛海峡,突破了防潜障碍,用携带的磁性水雷炸沉了日本海军的“高雄”号重型巡洋舰。这艘巡洋舰的排水量达13万吨,由此可见微型潜艇这次取得的战绩有多么辉煌。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微型潜艇得到了一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微型潜艇的特点和作用更为各国海军看好。经常在近海海域活动,或拥有较多海峡、港湾的国家,各自出于进攻和防守的需要,尤其重视微型潜艇的发展和使用。目前世界上共有180余艘微型潜艇,分别属于16个国家和地区。

典型的微型潜艇,有意大利的MG120/ER浅水攻击型潜艇和CF2F/X100T型蛙人输送艇;德国的“奥卡”级微型艇;英国的“食人鱼”级微型艇;克罗地亚的“威拉比”微型艇和R-2M“玛拉”级蛙人输送器;北朝鲜的“山高”和“玉高”两级微型艇;俄罗斯的“皮让佳”级微型潜艇等。

美国海军的海-陆-空作战分队,目前拥有MKⅧ和MKⅨ两种蛙人输送艇,其中MKⅧ型的数量较多。这种潜艇的标准艇员为2名,另外可携载4名作战蛙人,或负载大型深弹等装备。艇上装有先进的电子设备,其中包括带自动导航仪的自动进坞系统,以及用于水雷探测和避免碰撞的高频声纳。除此之外,潜艇还加装了带漂浮天线的全球定位系统接收仪,加强了与指挥部的联系。

通常情况下,MKⅧ输送艇都是由核潜艇带到指定地点,然后从核潜艇的干式甲板上下水执行任务。此外,它也可以从CH-53、CH-47重型武装直升机上“跳”进水中。从核潜艇上释放蛙人输送艇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由2名军官、18名潜水员和2名技术员组成干式甲板释放支援分队。尽管如此,由于微型潜艇具有很大作用,美国海军还是决定在新一代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上设置这个项目。

另一方面,美海军也在加紧研制更加高级的“先进蛙人输送艇”ASDS。这种潜艇的长度将达到21米,除2名艇员之外,还能携载一支“海-陆-空作战分队”或其他特种作战部队。ASDS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可以在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时,实施远程插入和撤退,不需要像MKVⅧ那样由核潜艇或直升机“护送”至指定地点,从而减少了特种部队的负担。

与以往的微型潜艇相比,ASDS也更加“人道”。在以往的“湿型蛙人输送艇”上,艇员不得不长时间浸泡在冷水中等待时机把蛙人输送到目的地。实现远程插入和撤退后,艇员就轻松多了。

❽ 有哪些典型的微型潜艇

典型的微型潜艇,有意大利的MG120/ER浅水攻击型潜艇和CF2F/X100T型蛙人输送艇;德国的“奥卡”级微型艇;英国的“食人鱼”级微型艇;克罗地亚的“威拉比”微型艇和R—2M“玛拉”级蛙人输送器;北朝鲜的“山高”和“玉高”两级微型艇;俄罗斯的“皮让佳”级微型潜艇等。

❾ 小型潜艇的主要型号

法国SMX-22型近海潜艇
SMX-22型近海潜艇其实包含3艘子母潜艇:1艘排水量2750吨的母潜艇和2艘排水量480吨的子潜艇。
母潜艇采用双层壳体结构,外壳直径8米,长84.3米,最大宽度8米,下潜深度超过250米,水下航速大于17节,艇员25名,其作用是将子潜艇运送到作战海区,并向子潜艇下达作战计划和分派作战任务,通过信息网络指挥作战行动。此外,它还承担着向沿海目标发射巡航导弹、向敌方舰船和潜艇发射鱼雷和导弹等任务。
排水量480吨的子潜艇是在近海浅水地区活动的主要力量。它们也采用双层壳体结构,外壳直径5.3米,长36米,下潜深度可超过250米,水下航速不低于17节,配备10名艇员,水下自主巡航时间为25天,可持续作战1-2天。可执行侦察、探测水雷、布雷、在浅水地区使用鱼雷和导弹攻击敌人和支援蛙人作战等任务。
法国SMX-23型近海潜艇
在2006年的“欧洲海军技术装备展”上,DCNS首次公开展示SMX-23型近海潜艇的设计方案。发言人表示,SMX-23型潜艇利用了已在“鲉鱼”级潜艇上使用的七成技术和系统,通过控制最大航程和下潜深度,使造价降低到“鲉鱼”级的一半,追求的是“最佳性价比”。
SMX-23潜艇长48.8米,水面排水量855吨,采用双层艇壳设计,下潜深度200米,以4节速度航行时能在水下持续停留60小时。其在水面以最大航速8节航行时,续航力可达到1850海里。SMX-23的额定艇员为19人,还可搭载2名教练。该艇设计自持力为15天,每年可以运行280天,使用寿命长达35年,大修间隔为96个月。
SMX-23在浅海中具有精确导航能力,能停留在海床上实施监视任务,也很适合特种部队作战、情报搜集和布雷,其集成的导航系统包括了惯性导航、GPS、罗盘、精确的时间与频率测量仪和一个电子绘图与显示信息系统。
德国 210型概念潜艇
德国蒂森克虏伯海事系统公司(TKM)S同样认为市场上缺少一种通用的多功能紧凑型潜艇。该公司的应对方法就是利用209型、212A型、214型潜艇上成熟的系统和技术,设计排水量在1000吨左右的210型潜艇。
210型潜艇采用单壳体单舱设计,长56米,水下排水量1000吨,耐压艇体直径5.3米,下潜深度可达250米,采用X型舵增强机动性。这种小潜艇配有8具533毫米口径的鱼雷发射管,可以发射重型鱼雷、反舰导弹或水雷,艇上还有空间用于放置6枚备用弹。艇上人员配置有2种方案:2班轮值需要15名艇员;3班轮值需要21名艇员。
210型潜艇采用低转速、低噪音的西门子PERMASYN主推进电机,并设有2个电池舱,分别位于艇首和艇尾,每个电池舱内都包括216个电池单元。TKMS声称现有的铅酸电池技术可以获得较高的水下航行速度。满足现有潜艇任务条件下,其电池容量最多能确保以4节速度航行时续航力达到4000海里。
210型艇还特别强调了指挥台围壳的设计,具备了212A型较低的围壳舵和“乌拉”级平台较好的水动力性能。综合以上特点,指挥台围壳上安装了4根可升降的桅杆:一根通气管桅杆(在给电池充电时,它为柴油发电机工作提供空气)、一根导航用雷达桅杆、一根通讯桅杆和一个潜望镜。
除了潜望镜外,所有桅杆都是非穿透型的。实际上,设计方案中所预留的安装空间和潜艇负重能力可以再集成3个额外的桅杆,TKMS的建议是:再分别安装1根ESM、1根EO传感器和1个UHF卫星通讯天线。指挥台围壳中的进出通道内还包括了一个可容纳2人的密闭舱室。
俄罗斯 “阿穆尔”系列潜艇
俄罗斯红宝石中央设计局开发了较小排水量的近海潜艇“阿穆尔”550型和“阿穆尔”750型,它们是以“阿穆尔”1650型(677号工程)常规动力潜艇为基础设计建造的。
该系列艇采用双层壳体结构,艇体外表面无明显突出体。非耐压壳体上的流水孔由“基洛”级的长孔变为缝隙,进一步减小了水流阻力。前水平舵也由“基洛”级的上甲板上移到了指挥台围壳上,尾部采用十字型操纵面,并设有救生通信浮标。由于采用新型计算机,该型艇的自动化程度有所提高,火控系统能同时解算和攻击2个目标,从目标识别到发动攻击只需15秒。据称,与“基洛”级常规潜艇相比,该级艇的作战性能提高了2-3倍。
另外,俄罗斯孔雀石潜艇设计局也已开发出许多小型潜艇,包括P-130、P-170、“剪刀鱼-T”、“剪刀鱼-2”、P-550、P-650E、P-750等级别及它们的改进型。这些潜艇的排水量在130-1000吨之间,能下潜200-300米。它们的巡航距离在2000-4500海里之间,自持力在20-30天之间。尽管这些潜艇的体形相对较小,它们却可携带多种武器,包括鱼雷和水雷,同时较大一点的P-550、P-650E和P-750还可以携带巡航导弹。
以标准排水量为950吨(加上 AIP装置模块后为1000吨)的P-750级潜艇为例,该型艇长68.4米,水下航速16节,水下持续航行距离1200海里,下潜深度300米,自持力30天,艇员9名再加6名作战蛙人。武器包括4具口径533毫米的鱼雷发射管,不仅能发射鱼雷也能发射巡航导弹。该级艇还拥有8具口径400毫米的反潜鱼雷管,也能利用舷外装置携带24枚水雷。此外,该级艇上还能安装4具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管,内装“俱乐部-S”系统的3M-14E导弹,用来打击300公里范围内的近岸目标。
意大利俄罗斯 S1000型潜艇
由意大利造船金融集团、俄罗斯鲁宾海洋工程中央设计局共同研发的S1000型潜艇堪称是第三代近海潜艇。S1000在设计时针对的首要任务是在浅水区域执行反潜战、特种战、秘密监视、情报收集和侦察,其他任务还包括反舰战、打击陆地目标、布雷和支援海上空战等。
该型艇采用单壳体单舱室设计,长56.2米,耐压艇体直径为5.5米,排水量约1000吨,最大下潜深度250米,艇员约16人,采用7叶低噪声螺旋桨、X型控制面和水平舵,巡逻续航力10天左右。其动力系统包括2台65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各配备112个铅酸蓄电池单元),以及1个200千瓦的燃料电池。
艇首装有6具口径533毫米的鱼雷管,其后为武器舱,可以储存8枚重型鱼雷、反舰导弹或远程攻击导弹,艇尾下部安装有一个C303鱼雷对抗装置。S1000潜艇还可根据需要配备防空武器,用于打击反潜直升机和海上巡逻机。
该型潜艇配备的声纳组包括一个正形矩阵声纳、一个拦截阵、一个水雷/障碍物避碰声纳和一套自噪声监测系统。在雷达和传感器方面,S1000安装有一根非穿透式光电桅杆(包括电视、红外和激光测距传感器和雷达报警器)、雷达波ESM(在专用桅杆上)和一个I(X)波段导航雷达。在通讯系统方面,该艇上安装了2根通讯桅杆,一根用于为VHF、UHF、GPS和INMARSAT-C提供天线功能,上面还装有一根HF鞭状天线;另一根用于安装HF、VHF和UHF等频段的卫星通讯天线。

❿ 俄罗斯“拉达”级常规潜艇的优点有哪些

“拉达”级的研制工作可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1989年,苏联海军授予红宝石设计局一份合同,委托其负责设计新的第四代常规潜艇。

由于苏联的解体,国内需求大大减少,为了生存,设计局把目光主要投向国外,在设计时从“小”(小型潜艇)处着手,希望能在国际市场上找到买家。基于这种思想,根据不同用户需求,红宝石设计局最终完成了一个“拉达”级潜艇出口型家族的设计工作。

以标准排水量的不同分别命名为550、750、950、1450、1650和1850型,这是俄罗斯潜艇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所有型号的潜艇均采用相同的设计和整体布局,使用统一的设备,主要差别在于潜艇的外形尺寸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潜艇武备数量、海上自持力、续航力及艇员编制上的差异。

出口型家族统称为“阿穆尔”级,在这个出口型家族中,“阿穆尔”1650型具有最大的出口潜力,也是跟内销型“拉达”级基本一致的型号,主要区别在于动力装置、反舰导弹系统、通信系统和所需人员编制有所不同。由于“阿穆尔”级潜艇采用模块化系列设计,可根据不同需要建造相应吨位的潜艇,因此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在该级艇的研制过程中,吸收了俄罗斯海军和世界上不同海域国家海军使用W级(613型)、F级(641型)、T级(641B型)和“基洛”级多年的经验。出口型“阿穆尔”级上的设备和武器有的是在俄罗斯生产的,有的是在购买国生产的,还有的是在第三国生产的。

1997年12月26日,位于圣彼得堡的海军上将造船厂开工建造首艘内销型“拉达”级潜艇“圣彼得堡”号,将装备俄罗斯海军,后续还可能订购。1998年该厂又开工建造一艘“阿穆尔”1650潜艇,准备出口,去向还不明确。据推测,印度是最有可能的买主。

该级艇的主要设计使命是同水面舰船和潜艇交战,同时执行监视、布放水雷和部署特种作战部队等任务。它可以在濒海地区、浅水域和深水域以及世界范围内任何气候环境下执行任务。

结构特点

该级艇一反苏联俄罗斯潜艇采用双壳体思想,采用西方国家常用的单双壳混和结构,首尾采用双壳体结构,中间采用单壳体结构,这在俄罗斯常规潜艇设计上是一个新突破。艇体外表面光顺,无明显突出体。

非耐压壳体上的流水孔由“基洛”级的长孔形变为缝隙式,进一步减小了水流阻力。

首水平舵也由“基洛”级的上甲板上移到了指挥台围壳上,这种布置阻力很小,因此无论何时首水平舵都不用缩进艇内,大大节省了艇内空间。尾部采用十字型操纵面。

主要优点

既然该级艇是第三代“基洛”级潜艇的“接班人”,所以与已经获得世界好评的“基洛”级潜艇相比,无论是隐身性、机动性、探测能力还是攻防能力,“拉达”级都胜“基洛”级一筹。

隐身性能好

“拉达”级潜艇吸收了“基洛”级潜艇成功的技术和经验,精心地进行了安静化综合设计,特别是被“基洛”级636型证明行之有效的降噪技术在该艇上进一步得到完善利用。

该级艇选用了更多专门研制的低噪声、低振动设备,大大减少了振动噪声源;设备的安装大量地采用了浮筏减振降噪装置,从而有效降低了设备的振动和噪声向壳体的传递;在艇内布置的各种管路上广泛采用了挠性连管、消声扩散器、阻尼橡胶层、阻尼支承和吊架、套袖式复合橡胶管等减振隔声装置,减小了管路振动和噪声传递。

艇上的结构和设备上也大量采用各种消振元件和阻尼材料,吸收消耗了结构和设备的部分振动能量;整个艇体的外形采用了水滴形流线外型,几乎接近最小阻力外型,亦是最小噪声外型;推进装置采用了7叶大侧斜低噪声螺旋桨并改进了推进轴,大大减小了水动力噪声和螺旋桨噪声。

为了增强隐身能力,艇体外加装了消声瓦,既能有效地吸收敌方主动声呐的探测声波,从而降低敌声呐的探测距离,又能抑制艇壳的振动,隔离内部噪声向艇外辐射,改善了本艇声纳的工作条件,使声纳的作用距离获得较大的提高。

经过以上的一系列措施,“拉达”级的噪声水平降低至90分贝以下,比“基洛”级还要低30分贝。由此可见,“拉达”级潜艇将是比有“深海黑洞”之称的“基洛”级更安静的水下猎手。

在设计方面,该级艇取消了外露设备,实在无法取消的也换成了升降式,使其被雷达侦察到的概率大为降低。

机动能力佳

“拉达”级潜艇的外形尺寸和排水量均小于“基洛”级,所以水面机动能力优于“基洛”级。目前首艇采用的是单轴柴电推进方式,装有2套柴油发电机组,每台功率2500千瓦;1台主推进电机,输出功率4100千瓦。

虽然受舱内空间大小的限制,所能携带的燃料要少,最大续航力不如“基洛”级,但“拉达”级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在潜艇建造期间或进行现代化改装时加装专门设计的AIP系统,即两套氧-氢型燃料电池组。

这种新型柴电推进系统被设置在一个长12米的模块化舱段中,改装时可以很方便加装。常规潜艇水下航行依靠电池组提供能量,一般只能在水下连续航行3~5天就必须浮出水面为电池组充电;而“拉达”级潜艇的燃料电池组可使潜艇在水下连续航行时间达15天以上,是包括“基洛”级在内的一般常规潜艇的3倍,这大大提高了潜艇水下机动能力和作战效能。

探测水平高

该级潜艇的声纳系统在“基洛”级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改进,探测距离和精度均有所提高。该级潜艇装备俄罗斯研制的“利蒂”综合作战系统,其中包括艇首高灵敏度的噪声、测向声纳系统和艇尾的拖曳阵列声纳系统。噪声、测向声纳的基阵覆盖了艇首前端的大部分表面,目前世界上类似的潜艇还没有装备像“拉达”级潜艇覆盖面积如此大的声纳基阵。

该噪声、测向声纳可完成水中全方位探测、警戒监视、跟踪定位和攻击等任务,具有同时跟踪4个以上不同目标的能力。由于该级潜艇自身的噪声非常小,该声纳系统以主动方式探测敌方水面舰艇的距离超过60千米,以被动方式探测敌方水面舰艇的距离为20千米。计划安装的拖曳阵列声纳系统可能是“基洛”级636型潜艇上使用的MGK-400EM或是其改进型,该系统在低频段工作时的探测距离高达100千米以上。

总体来讲,其探测能力不仅能够确保首先发现对方目标,而且使己方有足够时间选择时机和不同的武器来发起攻击。

该级艇还装备有多根可伸缩桅杆和攻击潜望镜。1部观察桅杆可装备电视摄像头、红外成像仪和激光测距仪,以保证在任何时候都能进行观测。1部天线用于接收卫星导航系统GPS和Glonass信号,同时还有1部天线用于接收无线电信号。1部攻击潜望镜具有目视和低可见光电视通路,并且多用途潜望镜采用了非穿透耐压壳技术。1部对海搜索雷达系统可完成自动标图和解决航行问题等任务,目标探测距离、隐蔽性、精确性都有所提高。

复合导航装置包括1套小型惯性导航系统,可保证航行安全并确定发射导弹所需要的潜艇运动参数。无线电通信装备还包括1部可释放无线电天线,可在水下100米无法被探测到的情况下接收指令和信息,这是一种新型水下接收岸上信号的无线电信息系统。

攻防能力强

“拉达”级的作战武器系统在“基洛”级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提高。作战情报指挥系纺采用了新型计算机,处理能力加强、体积重量减小、自动化程度提高;全艇系统也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的中央控制管理。

火控系统能同时解算和攻击两个目标,从目标识别到攻击的最短时间只有15秒,一次齐射全部鱼雷的时间仅为数分钟。据称,该级艇的作战性能比第三代常规潜艇提高了2~3倍。

该级艇最令西方国家感到畏惧的是艇上强大、众多的武器装备,艇载武器共有18枚。

该级潜艇装备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用来发射“俱乐部”-N潜射反舰导弹,改进型SET-80反潜反舰两用鱼雷、SS-N-15中程反潜和SS-N-16远程反潜导弹,甚至可根据用户需要,把俄罗斯最新的“暴风”超高速鱼雷、SS-N-25“天王星”和SS-N-26“宝石”反舰导弹装备在该级潜艇上。如果不带导弹和鱼雷,也可携带水雷执行布雷任务。

该级艇的一大特点是可同时对不同目标进行导弹攻击。为了增强攻击能力,武器发射具有单射和齐射各种组合功能,首次两枚鱼雷齐射的准备时间只需几秒钟。

该级艇上装备的快速装填装置更是令西方常规潜艇望尘莫及,能在不足5分钟内完成重装雷弹动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拉达”级潜艇设有外挂式布雷装置和接口,供艇执行布雷任务时使用。

另外,该艇还装有移动式诱饵等多种声对抗防御系统,用于对抗鱼雷攻击。因此,“拉达”级潜艇的攻防能力较强,可灵活地执行各种战斗任务。

据说,正在向印度推销的艇型还可能在指挥台围壳后加装一个垂直发射舱段,长7米,可以容纳8具垂直发射管,用于发射最大射程达290千米的“布拉莫斯”反舰巡航导弹。2004年9月,俄展示了1艘延长了一段舱体的“阿穆尔”级常规潜艇的模型。

生活条件优

该级艇良好的生活条件令人注目。所有艇员都住在乘员舱内。厨房和起居室装备先进,十分便利。有效的通风和空调系统是专门设计的,可用于在热带海域执行任务。艇上还安装有蒸馏机,可用来补充淡水储备。

基于以上技术性能,军事专家分析指出,费用低但作战性能强的“拉达”级潜艇将很快取代“基洛”级潜艇,成为国际常规潜艇市场上迅速升起的一颗新星。

“拉达”级水面排水量1765吨,水下排水量2650吨;长68米,艇宽7.2米,吃水4.4米;水下最大航速21节,水面航速10节;最大潜深为300米;水下3节航速时续航力为650海里,通气管状态7节航速时为6000海里;人员编制37人。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有哪些小型潜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2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