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罗斯最大的飞机有多大啊
世界最大的飞机安-225平该机机身长84米,翼展88.4米,高18.2米,相当于5层楼高,最大载重量250吨,最大起飞重量620吨,可一次搭载16个集装箱或80辆轿车,可在机舱外背负一架“暴风雨”号航天飞机。
前苏联生产的安-225运输机在设计之初是用来运载航天飞机的。拥有六引擎的安-225能够运载重达250吨的货物,这比此前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另外一种型号的安托诺夫产品--要高出两倍之多,它的应用将以超重型空中运输为主要目的。
安-225的翼展宽度有88.4米,其机舱内可以乘放80辆小汽车。安托诺夫公司和乌克兰的 Motor-Sych公司联合生产了最新的安-225,其造价约为2000万美元。世界上曾生产过两架安- 225,只有其中的一架升上过天空。
安225基本数据
翼展:88.4米
机长: 84.0米
机高:18.2米
最大巡航速度 865公里/小时
最大商载:250吨
最大起飞总重:600吨
最大载重航程:4500公里
最大油量航程:15400公里
动力装置:六台涡扇发动机
发动机型号:
洛塔列夫设计局D181T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229.5千牛
B. 俄罗斯的直升机如何先进吗
先进,毕竟当年美苏冷战搞军备竞赛时投了不少钱,俄罗斯的直升机代表应该是米-35。
米-35直升机是俄罗斯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原米里实验设计局)研制,俄罗斯Rostvertol飞机厂生产的中型多用途武装直升机。
C. 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
米-26“光环”(Halo)重型运输直升机
米-26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现改名为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股份公司)研制的双发多用途重型运输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的绰号为“光环”(Halo)。这种直升机是继米-6和米-10以后发展的重型运输直升机,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的直升机。为开发西伯利亚及北方沼泽和冻土地带,前苏联决定发展一种全天候重型运输直升机。在70年代初开始方案论证,目标是其装载能力要达到以前生产直升机的1.5至2倍以上,正式研制工作大约持续了3年,原型机于1977年12月14日首次试飞。1981年6月,米-26的预生产型在34届法国巴黎航空展览会上首次公开展出,1982年开始研制军用型,1983年米-26交付使用,1986年6月开始出口印度。总计制造了约300架。目前仍在生产。
米-26直升机具有极其明显的军事用途,这种直升机最大内载和外挂载荷为20吨,相当于美国洛克希德公司C-130“大力士”的载荷能力。米-26直升机主要用于没有道路和其它地面交通工具不能到达的边远地区,为石油钻井、油田开发和水电站建筑工地运送大型设备和人员。米-26往往需要远离基地到完全没有地勤和导航保障条件的地区独立作业,因此,要求直升机必须具备全天候飞行能力。
旋翼系统为传统的铰接式旋翼,桨毂是钛合金制成的,有挥舞铰和摆振铰,带有阻尼器,没有弹性轴承或轴向铰。这种旋翼由8片等弦长桨叶组成,是世界采用桨叶片数最多的单旋翼。每片桨叶由一根管状钢质桨叶大梁和26个玻璃钢翼型段件组成。段件内部用翼肋和加强构件加固,中间填以蜂窝填料,前缘有不可拆卸的钛合金防蚀条。桨叶具有中等程度的扭转角,桨叶厚度沿展向向桨尖方向变薄,后缘装有调整片,可在地面上按飞行状态的需要进行调整。尾桨由5片玻璃钢制桨叶组成,位于尾梁右侧,钛合金尾桨毂。为适应高寒地区使用,旋翼和尾桨桨叶均装有电加热防冰装置。旋翼转数为132转/分。 传动系统包括V-26风扇冷却的主传动系统。主减速器传动功率为14710千瓦。单发工作时传动功率8500千瓦。尾传动轴位于座舱顶。
机身传统的全金属铆接的半硬壳式吊舱尾梁结构。蛤壳式后舱门,备有折叠式装卸跳板。尾梁下表面平直。为了防火发动机舱用钛合金制成。垂直尾面向左偏置。尾桨安装在垂直尾面右侧。水平尾面位于垂直尾面与尾梁的交接处。飞行中平尾固定不变,但可在地面上调整,以适应最佳巡航状态。 着陆装置 不可收放前三点轮式起落架,每个起落架有两个轮胎,主起落架轮胎尺寸为1120毫米×450毫米。前轮可操纵,轮胎尺寸为900毫米×300毫米。尾梁末端有可收放的尾橇。尾橇收起时,可自由接近后货舱门。为了通过后货舱门和在不同场地上着陆,主起落架可以进行液压调节。离地时,起落架上的传感器可以通过飞行工程师座位后方的仪表板显示出直升机的起飞重量。 动力装置为两台7460千瓦D-136涡轮轴发动机并排装在旋翼轴前驾驶舱上方。为适应严寒地区和未经修整的场地上作业,发动机进气道采用了双套防冰装置——电加热和热空气防冰系统。进气道前装有粒子分离器,可防止外来物侵袭发动机。发动机两个进气道的上方有第三个进气道,供滑油散热器冷却用。发动机装有功率输出同步和保持旋翼转速的恒定系统。如果一台发动机输出功率衰减,另一台发动机可自动输出最大功率。米-26共装有10个油箱,每台发动机的燃油系统独立,8个油箱在座舱地板下面,两个汇集油箱在发动机上方,正常情况下用油泵供油,发生故障时,可以靠重力自行输油。最大标准燃油量为12000升。另外可带4个辅助油箱。 座舱 驾驶舱内可容纳4人空勤组,驾驶员位于左座,副驾驶员和驾驶员并排坐在一起,在两位驾驶员中间有一折叠座,后面左侧是飞行工程师座,右侧是领航员座。驾驶舱后设有4个座位的旅客舱。货舱可装运两辆步兵装甲车和20000千克国际标准的集装箱。沿货舱两壁设有大约20个折叠座椅。军用型可容纳80名全副武装士兵。用于战场救护可容纳60名躺在担架上的伤员及4至5名医护人员。风挡有加温设备。驾驶舱有四个大型气泡状舷窗。前方的一对舷窗可以向外和向后打开。货舱前面右侧,主起落架后的货舱两侧各有一个可以向下打开的舱门,兼作登机梯。货舱可通过下面向下打开的舱门(另可当作装卸跳板)和两个向上打开的蛤壳舱门(关闭时可形成货舱的后壁)装卸货物。各个舱门均可借助液压系统打开和关闭,紧急情况下也可借助于手摇泵。货舱顶上导轨装有两个电动绞车,每副绞车可沿货舱吊运2500千克货物。有能装载500千克货物的绞车,地板上有滚轮传送机和货物系紧点。
机上装有两套压力为207×105帕的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包括:28伏的直流电,备有辅助动力装置。主尾桨叶前缘有电加热防冰装置。有驾驶舱增压装置。装有标准昼夜全天候飞行所需的一切设备,包括7A813气象雷达、地图显示器、水平位置指示器和自动悬停系统,并可选装GPS。综合飞行导航系统及自动飞行控制系统。闭路电视摄像仪可用来监视货物装卸和飞行中的货物状态。军用型还装有红外抑制器,红外干扰发射机,红外诱饵投放器等。 目前,米-26有如下几种主要型别: 米-26 军用运输型 该型与米-26基本型相似。 米-26A 带有PNK-90综合飞控和导航系统,可自动飞近并降落在指定点。 米-26T 基本的民用运输型,其中又包括消防型,内部燃油箱可用来装15000升灭火剂,或吊挂17260升水;地质勘探型,可携带10000千克的测量设备,在55米~100米高度以180~200千米/小时速度飞行时可飞行3小时以上;双人驾驶舱的米-26模型于1997年在莫斯科航展上展出。 米-26TS 类似于米-26T,1996年以来用于取西方国家的适航证和开拓国外市场,在西方国家编号为米-26TC。
米-26MS 米-26T的医疗救护型,用于重伤员抢救可安排4名伤员和2名医生;用于手术抢救可安排1名伤员和3名医生;用于手术前抢救可安排2名伤员和2名医生;用于一般救护可安排5副担架,3个伤员座位和2个医护人员座位。
米-26P 民用运输型。可运载63名旅客,4人一排,驾驶舱后有厕所、厨房、衣帽间。
米-26TM 吊车型,在机身下主轮后装有指挥员吊舱。
米-26TZ 加油机,可装14040升燃油和1040升润滑油。
米-26M 正在研制的改进型,主桨叶全部为玻璃钢,并且采用新的气动力结构。采用新的D-127涡轮轴发动机,单台功率为10700千瓦。改进了飞行导航系统,并带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实用升限、悬停高度有所增加,吊挂载荷达到22000千克。据报道,已制造了2架原型机,编号为米-27。
俄罗斯陆军装备了35架,另外米-26还出口到20多个国家,其中包括印度(10架),乌克兰(20架),秘鲁(3架),哈萨克斯坦等国。
1982年2月,米-26创造了5项直升机有效载荷/高度世界纪录。单价1000~1200万美元(米-26TS,1996年币值)。
2006年6月,俄罗斯联邦工业署副署长,参加"Eurosatori-2006"展览的俄罗斯代表团代表A.雷巴斯在展会上宣布,法国有意与俄罗斯联合生产重型运输直升机,及对重型运输直升机进行联合改进。目前,俄方已经与法国国防部和"Eurokopter"公司就联合改进和联合生产米-26直升机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磋商。近期计划签署米-26直升机在法国进行展示飞行的合同。雷巴斯指出,俄罗斯方面认为,联合研制是与欧洲在陆军武器领域开展军事技术合作的最重要方向。作为军事技术合作的另一方向,是与欧洲联合研制用于支援陆军的无人驾驶飞行器。俄罗斯的"土星"科学生产联合体等公司将参与这一计划的联合工作,并且已经签署了为飞机和无人机研制新一代发动机的议定书。
米-26坠毁事故
2002年8月19日下午4时50分,俄罗斯车臣共和国首府格罗兹尼郊外的坎卡拉军事基地内,两名在直升机场边武装值勤的卫兵听到了一阵由远及近的直升机轰鸣声,有“巨无霸”之称的米—26直升机庞大的机身隐约可见。这是从印古什共和国军事基地起飞执行运兵任务的重型直升机。此时天气晴朗,能见度高,无风,不存在任何降落障碍。米—26开始降低高度,调整飞行姿态,做好了降落准备。就在这时,只见那架直升机突然剧烈晃动起来,最后失去了控制向基地外的地面坠去!
更不幸的是,失去控制的直升机正好跌入了坎卡拉军事基地外围的雷区!由于坎卡拉军事基地是车臣俄军的指挥中枢,驻车臣俄联邦武装部队司令部、驻车臣俄内务部队司令部、俄联邦特警部队车臣司令部均设在此,所以这里的防卫格外森严,除了全副武装的卫兵、嗅觉灵敏的军犬和先进的电子侦测装置外,基地四周密密麻麻的灌木林和蒿草丛已经被工兵们变成一个巨大的雷区。这个雷区宽2000米,方圆8公里,埋设了各种反单兵地雷、饵雷、绊雷近万枚,不夸张地说,连一只耗子都休想闯过这片雷区,所以就算车臣武装分子贼胆再大,也始终未能闯入坎卡拉军事基地半步,雷区构成了车臣俄军官兵的安全天堂。
然而,天堂转眼间成了地狱,基地的救援人员眼睁睁地看着数百米外的满地的残骸和呼救连天的战友束手无策,因为不知道都哪些地方埋地雷了,再加上失事现场浓烟滚滚,所以官兵们根本不敢贸然强闯雷场。基地的工兵和弹药专家被火速传到现场,以最快的速度清理出一条通道,救援人员这才得以将幸免于难的战友从熊熊燃烧的直升机残骸中拉出,并立即送往基地医院抢救,基地医院的部分军医也被紧急抽调到现场,对一些重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由于现场一片混乱,所以究竟有多少官兵遭此不幸说法不一。俄罗斯副总检察长谢尔盖•弗雷汀斯基在接受俄国际文传电讯社记者采访时透露了他所掌握的情况,“从事故现场接到的报告称,有数十名官兵死亡或者受伤,但由于失事的现场在数小时之后仍浓烟滚滚,因此我们还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官兵伤亡。”车臣俄军副司令鲍里斯•波多普戈拉上校在接受俄国家电视台记者采访时透露,坠落的直升机上有132名官兵,但他没有透露伤亡的情况,只是表示:“目前基地医院所有的人员都已经赶到事发现场……救援工作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
据俄罗斯ORT国家电视台报道说,这是俄军历史上最惨重的军事空难。
米-26是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原米里实验设计局)研制的多用途重型直升机,绰号“光环”,是当今世界上最重的直升机。该机主要用于军事运输,其运载能力相当于美国C-130运输机的运输能力。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1977年12月第一架原型机首飞,1981年在巴黎航展上首次展出。
米-26的旋翼为八片矩形桨叶,尾桨为五片桨叶,起落架为不可收放的前三点式。它的动力装置是两台乌克兰扎波罗日“进步”机器制造设计局的D-136涡轮发动机,单台功率为7460千瓦。米-26的空重为282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56000公斤。它的最大平飞速度295千米/小时,正常巡航速度255千米/小时,实用升限4600米,悬停高度1000—1800米,航程800公里。目前俄军共有300架米-26直升机,据称它可以运送20吨货物或8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尼古拉•杰里亚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事发当时米-26驾驶员报告说一只引擎起火,请求紧急迫降,在迫降过程中,直升机跌入雷区,因此才酿成了伤亡如此惨重的灾难;车臣俄军副司令波多普戈拉上校还解释说,这起事件发生的原因可能系超载所致,因为米-26重型直升机设计载客最多是8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但实际上这次运载的官兵多达132人,所以远远超过了核定的运载量。不过,令人费解的是,波多普戈拉上校没有解释为什么明知米-26的设计载量是80人,可从邻近的印古什共和国摩兹多克军事基地起飞时硬是挤上了132人。
俄车臣非法武装自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个表白的好时机,他们立即在专门的网站上贴出一张米-26直升机烈火熊熊的照片,同时附了一份书面声明,“拜托‘针’式地空导弹的神力,我们一举击落了一架米-26重型直升机。这是反抗‘占领军’的重大胜利!”这个网站还绘声绘色地说,执行此次袭击行动的是一个猎杀伏击小组。该小组一直在格罗兹尼地区侦察跟踪俄军直升机的行动,等摸清车臣俄军司令部直升机的行动规律后,他们潜入坎卡拉汉军事基地雷区外围密林中,等满载俄情报部队官兵的重型直升机刚准备降落,他们就发射了便携式地空导弹,结果一举中的,给俄军一次不小的打击。
驻格鲁吉亚的车臣非法武装代表阿尔达莫夫在接受路透社记者电话采访时颇为得意地说:“大约有118名俄军官兵被我们消灭。”这一消息与国际文传电讯社从俄军内部获得的消息不谋而合。国际文传电讯社此前曾获得消息说:“直升机似乎是被一枚‘针’式地空导弹击落的。”还有两名俄军士兵报告说,就在直升机坠落前,他们看到有地面炮火向直升机射击。
闻讯后的普京立即要求有关方面随时向其通报这一事件的最新发展情况,并在接受俄国家RTR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我要求能随时掌握有关这起事件的最新情况。我们将彻底调查这起灾难,并尽快向车臣派出一个专门的调查委员会。”
外形尺寸
旋翼直径32.00m
尾桨直径7.61m
机长(旋翼和尾桨转动)40.03m
机身长(尾桨除外)35.91m
机高(到旋翼桨毂顶部)8.15m
机高(尾桨旋转) 11.60m
水平尾翼翼展6.02m
主轮距 7.17m
前主轮距8.95m
内部尺寸
货舱
长度(装卸跳板放下)15.00m
(不包括跳板) 12.00m
宽度 3.20m
高度 2.95~3.17m
容积 121.0m3
面积
旋翼桨盘804.25m2
尾桨桨盘45.48m2
重量及载荷
空重28600kg
最大有效载荷(内部或外部)20000kg
正常起飞重量49600kg
最大起飞重量56000kg
最大桨盘载荷0.68kN/m2
最大功率载荷3.81kg/kw
性能数据(A:米-26;B:米-26M)
最大平飞速度 A 295km/h
正常巡航速度 A 255km/h
实用升限
A 4600m
B 5900m
悬停高度(有地效)
A(国际标准大气,载荷5100kg) 1000m
B(国际标准大气+15℃,载荷12300kg) 1000m
悬停高度(无地效、标准大气)
A 1520m
B 2800m
航程
A(2500m高度,国际标准大气+15℃,载荷7700kg)500km
B(2500m高度,国际标准大气+15℃,载荷13700kg) 500km
A(海平面,国际标准大气,最大内燃油,最大起飞重量下,5%的余油) 590km
A(海平面,国际标准大气,带4个副油箱) 1920km
D. 俄罗斯米-171直升机有哪些尺寸数据
俄罗斯米-171直升机的尺寸数据:外形尺寸:尾桨直径3.908米;
旋翼尾桨中心距12.661米;
机长(尾桨转动)20.17米;
机高(至旋翼桨毂顶部)4.756米;
主轮距4.51米;
前主轮距4.281米;
重量及载荷:最大起飞重量130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11100千克;
空重7055千克;
最大载重4000千克。
E. 苏联米-17直升机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米-17原称米-8MT,1981年参加巴黎国际航展时才叫响新名。米-8MT采用TB3-117MT发动机,1977年开始批量生产。在阿富汗战争中,米-8MT平均出勤率达90%,执行任务的可靠性概率达97.5%。在多山的阿富汗,米-8MT载着机降分队机动灵活地避开许多山间火力点选定一个相对安全的机降处。
它常常是只让前轮或主轮着地,然后放下绳梯实施机降。这已经成了世界直升机战史的一个经典画面。米-8MT积累了在恶劣条件下提升作战效能和生存力的经验。它是世界公认的耐用性高、可靠性高和通用性高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米-17就是在这样高起点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持续获得新的发展。
米-17最突出的发展特点是适应性强、用途性广。在米-17军用、民用基本型的基础上,根据用户不同的功能环境要求发展出繁多的改进型别。无论在-45℃的冰川雪野,还是在55℃的酷热沙漠,也不管是海拔4000米的高原,还是在斗风蹈海的舰船,人们都能看到米-17的身影。
从结构设计上看,它以米-17运输型为基本型,通过加装不同的任务模块改装成不同型别的米-17,诸如战术运输型、空中突击型、医疗救护型、电子战型、警用型、通信型和指挥型等近百种。米-17是世界改装型号最多的中型直升机。
不断采用成熟的新技术也是米-17改进型发展的重要特点。米-17B装置了TB3-117BM高空发动机,这使它能在海拔3000~4000米的高原上起降,能在6000米高空实施平飞。它装备了新型气象雷达和远距离导航电台,主要防护部位加装防弹钢板,油箱内增设泡沫聚氨脂塑料填料保护层,机上增加了武器座架和外挂架。
米-17B爬升率、航程等飞行技术性能和作战能力都有了显着提高。米-17B发展出两个着名的改进型系列,即米-171和米-172。
米-17在遂行战术运输和空中突击作战任务时,具有多种武器挂装方案。它的机座两侧挂架上可挂8具
火箭发射器,每具发射器内可装16枚57毫米火箭弹,共128枚。机身两侧共有6个军械挂架,总共可挂192枚火箭和4枚“斯瓦特”红外制导反坦克导弹、6枚“萨格尔”反坦克导弹。
新型米-17将挂载射程更远些的9M120(AT-9)反坦克导弹和9M39空空导弹。此外,机上还装置有一挺12.7毫米机枪和一门23毫米航炮。米-17的武器威力是世界其他同类无人机无法比拟的。
2001年,米-17新的改进型飞出了俄罗斯喀山直升机厂。它采用当今世界先进的涡轴发动机——VK-2500发动机,额定功率比基本型增加了1.77兆瓦,燃料损耗降低,发动机寿命增加到6000小时。这种高原战术型多用途米-17能在世界高海拔的地区遂行军事任务。
它的高温、高原性能超过了美国UH-60“黑鹰”直升机。空降突击型米-17左舱门由基本型宽830毫米扩大到1.25米,另增一个宽830毫米右舱门,并安装液压驱动的上下机斜板,使士兵在直升机着陆前即可离机,离机速度由改进前的4分10秒提高到仅15秒,比美国“支奴干”直升机快1分15秒。
最新型米-17的最大起飞重量较米-8提高了3吨,最大巡航速度提高了35公里/小时,无地效悬停升限提高了4150米,航程提高了380公里,这样高的机动性能已经优于上世纪90年代出世的世界先进的欧洲NH90通用直升机。
近年,在俄罗斯车臣地区,人们看到一种能在夜间巡飞的米-17新改进型。它装置了夜视仪和前视红外系统与激光测距仪,可在可视度很差的外部条件下在距地面40~50米高的超低空飞行。它加装了ASO-2V曳光弹发射器、L116V主动红外干扰器和发动机排气散热系统,电子对抗能力和生存力都有明显增强。
F. 俄罗斯最新武装直升机是什么
卡-52 米-35 都是俄罗斯目前最强的,也可以说是最新的,卡-52简介 卡—52是俄罗斯卡莫夫公司研制的共轴反转昼夜全天候战斗直升机。在1995年8月的莫斯科航空博览会上,卡莫夫公司拿出了这种直升机的原尺寸模型。1996年11月12日,在乌赫托马直升机制造厂,首次公开展出了以“短吻鳄”这种可怕的两栖动物命名的卡—52的原型机。它参加了当年的莫斯科航展,并在同年举办的印度国际航空博览会上首次对外展出。 卡—52的最显着特点是采用了并列双座布局的驾驶舱,而传统的武装直升机都为串行双座布局。该机采用并列双座布局并非标新立异,它是根据现代武装直升机的驾驶需要和所担负的战斗任务而设计开发的。首先,卡—52是为全天候、全天时、超低空攻击地面目标而设计的。当初,美国在制造F—111、苏联在研制苏—24全天候攻击机(同样为了低空作战)的时候,飞行员和领航员/武器操作员就是并列坐在一个驾驶舱内,这种布局曾被看作是最佳方案,而且已被用到苏—34)新一代歼击/轰炸机上。其次,早在1972年,美国在实施AH—1“休伊眼镜蛇”串行双座布局夜战型武装直升机计划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机组成员最好采用并列布局。所以,卡—52直升机的双座布局并非倒退,而是根据使用需要的一种合理设计,是武装直升机座舱布局的一项创造。并列双座的优点是两人可共用某些仪表、设备,从而简化了仪器操作工作,使驾驶员能集中精力跟踪目标,最大限度地缩短作出决定的时间。 技术参数 1..全机身长15..96米 2..机高4.93米 3.旋翼直径14.43米 4.起飞重量10400千克 5.最大平飞速度每小时350千米 6.续航时间一小时四十分钟 该机安装新型“弩”式机载雷达,两台TB3-117BMA型涡轮发动机,一门单管三十毫米2A42机炮,其短翼下的4个武器挂架能挂载12枚“旋风-M型”激光制导和串联战斗部的超音速反坦克导弹,也可安装4个B-8B20A火箭发射巢,最多可装备80枚S-8型火箭弹。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军用直升机之一。 米-35 前面也有人提到过米-35的指标,这里也就不再提起了。我这就 以卡-52为主,而过于米-35 您可以参照上面的回答,一小点涉猎希望能帮你解疑,谢谢!
G. 世界上最大的直升飞机是什么
M-26大型直升机是由俄罗斯米里设计局设计,罗斯托夫直升机有限公司生产的,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在飞行技术领域保持着12项世界记录。 基本技术数据: M-26机身长40.025m, 高11.6m, 轮距宽5m; 主旋翼直径32m,有8片浆叶; 2台D-136发动机,22800马力; 正常起飞重量49.6吨,最大起飞重量50吨,空机重28.6吨; 最大载人82名,货仓载重20吨, 外挂吊水15吨;巡航速度255Km/小时; 标准油箱情况下航程800Km,外加四个副油箱航程可达1920Km。 可执行任务:火场侦察、巡逻报警、卫星热点侦察、火场急救、投撒宣传单、机降、索降、滑降、吊桶洒水。M-26直升机用于行森林航空消防的型号为M-26TC,执行森林航空消防任务时,外挂吊桶可进行水灭,M-26直升机配备的 VSU-15A型蓄水装置,吊桶的上口直径为3.1m,下口直径0.60m,高3m,载水量高达15吨。
H. 世界上最大的重型武装直升机是什么
世界上产量最大的专用武装直升机:米-24
在担任总设计师的21年中,他的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战斗直升机的研制上,其次是重型民用直升机的研制。
首先,季申科领导设计局对米—24进行重大改进。由于米里领导研制的米—24A存在不少缺点,它不是“纯”战斗直升机,又要作战,又要运兵,势必顾此失彼;并列驾驶舱设计影响飞行员的视界,不利于作战;驾驶舱后面的运兵舱,使机身特别宽大,雷达截面积大、被弹面积大,容易被探测和攻击;同时,由于“包袱”沉重,直升机的机动性受到影响。
从1970年开始,季申科领导设计局重新设计了米—24的前机身:将并列双座的宽大驾驶舱改为两个各自独立的串行式阶梯型座舱,射击员在前,驾驶员在后。这样的改进有很大益处。
第一,大大改善了飞行员的视界,有利于贴地飞行时观察地面障碍物,有利于搜索和攻击目标;第二,前机身变窄,减小了阻力,能防止一弹击中两名机组人员,有利于提高生存力。此外,武器系统也有所增强,其导弹攻击目标的准确性提高了两倍。军事专家们认为,经过重大改进的新型号米—24D优于 美国AH—1S“眼镜蛇”。米—24D型战斗直升机连续生产20多年,共生产数千架,其出口型米—25和米—35销往世界二十多个国家。70年代中期以后,季申科领导设计局开始根据军方要求研制新一代战斗直升机米—28。同米—24相比,米—28具有重大改进。首先米—28不再担任运兵任务,是专门用于作战的“纯”战斗直升机,直升机的性能和机动性明显提高;其次由于机身变细,减小了雷达截面积,降低了被探测概率、有利于提高直升机的生存力。该机在设计上采取巧妙的安排,让不太重要的部件作为屏障,保护那些关键部件。两台发动机距离较远,中间由主减速器隔开,防止一弹击中两台发动机。前后驾驶舱防护增强,前有防弹玻璃,周围有陶瓷装甲,能经受子弹的多次打击。可以说,米—28是世界—上防护最强的战斗直升机。米—28装有新型的瞄准—驾驶—导航综台系统,其武器威力大,所携带的16枚反坦克导弹,射程可达8千米。优于西方的导弹。许多西方军事专家认为,米—28的生存力高于美国的 AH—64“阿帕奇”。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是俄罗斯的米-26,绰号叫“光环”,是米里设计局研制的重型运输直升机。该机旋翼直径为32米,机身长为33.727米,最大载荷为25吨,可装载坦克、步兵战车、自行榴弹炮等辎重,可装运100多名士兵或85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米-26在1981年第34届法国巴黎航空展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1982年2月3日,在前苏联波得莫斯科夫纳机场,米-26载重20吨飞至4600多米高,载重25吨飞至4100多米高,创造了直升机载重爬升高度的世界记录。 这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巨型”直升机,不过武装类还是长弓阿帕奇比较牛逼。
I. 最大的直升飞机
第一名:Mil
V-12
前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制造的迄今为止最大的直升机Mil
V-12,是一架不寻常的测试直升机,两翼分别带有一个螺旋桨,每个直径达到35m,当它们旋转起来,螺旋桨可触碰的死亡地带长达67m,这个宽度超过了波音747。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05吨!是个不折不扣的怪物。它的各项超级参数都被写进了国际航空协会的记录和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书中。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世界上只生产过2架V-12,因为它的身躯过于庞大,机动性很差,且操作不便,所以没有量产。目前,这两架的其中一架陈列在俄罗斯的Monino航空博物馆,另一架据说停在莫斯科的Mil工厂内。
J. 请问世界上最大的直升飞机是俄罗斯的吗能具体说一下它的型号和性能吗谢谢
如果是现在还在使用的那就是米-26
如果是历史上曾经出现的那就是米-12
米-12是前苏联米里直升机实验设计局(现称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制造厂)设计的重型运输直升机。北约组织赋予绰号为“信鸽”。前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制造的迄今为止最大的直升飞机米-12,两翼分别带有一个螺旋桨,每个直径达到35m,当它们旋转起来,螺旋桨可触碰的死亡地带长达67m,这个宽度超过了波音747。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05吨!它的各项超级参数都被记入了国际航空协会的记录和吉尼斯世界纪录。米-12在1965年开始设计,当时预计生产数为100架,但后来只生产了4架,未投入批生产。有2架原型机于1971年年中试飞。米—12创造了一些有效载重—高度纪录,1969年2月22日的飞行中,装载31030公斤有效载重,以180米/分的爬升速度爬升列2951米高度,这一高度打破了最大载重下爬升到2000米高度的纪录。1969年8月6日,驾驶员瓦西里·科洛琴科驾驶米—12,在40204.5公斤载重下爬升到2255米高度,当时机上载有6名机组人员。
可以看下下面的连接,是世界上载重前8的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