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乌克兰都给了中国什么军事机秘
回顾一下中国与乌克兰的军事技术合作:
一、军售策略与俄罗斯大不同
乌克兰和俄罗斯在军售上截然不同:乌克兰境内有许多前苏联科研单位和军工企业,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又在“分家”中获得了包括战略轰炸机、洲际弹道导弹在内的各种武器。虽然根据《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核武器以及战略轰炸机已经被全部销毁,但是许多留存在乌克兰境内的常规武器依然得以保留。
出于地缘战略考虑,俄罗斯在军售中,十分注重保护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乌克兰则完全不同,作为经济崩溃的地区性国家,乌克兰既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维持这些武器的开发甚至维护,庞大的军火库和科研体系在大多数时间里反而是政府的负资产。至于清理不良资产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低价将它们卖给有需求的客户。
中乌两国因为国土相隔甚远,几乎不可能发生地缘冲突,向中国出口武器对乌克兰国家安全完全没有损害,加上中国在国际军火市场一贯“及时付款”“从不拖欠”的良好信誉,使这种交易显得有益无害。中国因此往往能以相对很低的成本获得乌克兰保留的苏联技术。同样的技术,俄罗斯开出的价码则经常数十倍于乌克兰。
以中国海军的舰载机歼-15为例,该机在研制初期,为获得参考并加快研制进度,军方曾寻求俄罗斯出售若干架苏-33舰载战斗机给中国用于研究。俄罗斯同样有恢复生产苏-33战机的企图,希望通过与中国的交易获得重新生产的启动资金。因此俄方狮子大开口,要求中国要么不买,要么出资数十亿美元“至少采购48架”。最后,中国在乌克兰发现了一架苏-33的原型机T-10K-3,并以很低的价格将其引进(乌克兰不需要航母,单独的舰载机原型机对其毫无用处)。虽然该机与定型的苏-33还有不少差别,但中国科研人员还是以此为基础,成功完成了国产舰载机的研制任务。
二、乌克兰军工实力不可小觑
目前,乌克兰在航天、航空、航海、冶金、化工等领域居世界前列。虽然“南方机械制造厂”现已不再生产战略导弹,但该厂仍是世界上着名的运载火箭生产厂。俄罗斯等国使用的“宇宙”“飓风—2”“飓风—3”“天顶”等型号运载火箭都是该厂生产的,被外界称为军工界“小俄罗斯”。此外,乌克兰太空技术领域近几年发展很快。在国际航空市场上,安东诺夫航空科技综合体研制的运输机和客机仍占有一席之地。乌克兰曾多次展出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安—225“梦幻”运输机。该机最大载重200吨,最大航程4500公里。目前,“安”系列运输机仍是俄军主力运输机之一。
乌克兰造船业经过苏联解体后大幅萎缩,但仍具有很高的水平,保留了可建造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各型军舰的完整技术和相关技术工人。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科学院巴顿焊接所的焊接技术在国际上一直居领先地位。利用该所发明的技术,技术工人可以在任何条件下进行焊接。因此,该技术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乌克兰目前是世界上第六大武器出口国,同世界上50多个国家保持着军技合作关系。目前乌克兰向俄罗斯提供的军工产品达7000余种,从俄进口的军工产品则达到8000余种。
三、中乌军事合作全面深入
实际上,中国才是乌克兰军事工业的第一大消费国,迄今为止乌克兰向中国出口了30多种军事技术,其中涉及大型水面舰艇的动力系统、大型运输机设计、超音速高速教练机、坦克发动机和空对空导弹等核心部件、装备。而中国和巴基斯坦合作研制的“哈立德”主战坦克采用的也是柴油发动机6TD-2E、新一代高级教练机教练-10(猎鹰-15)所用的原发动机就是AI-222,并且通过仿制发展出了涡扇-15型。而燃气涡轮机的进口更使得我国大型战舰“心脏”终于有了依靠。据外媒报道,中国进口了乌克兰“曙光”机械设计科研生产联合体引进的UGT-25000燃气轮机,最终,乌克兰也同意出售技术。
中乌合作除了航母、战机、地面坦克、装甲车的动力之外,还有导弹技术方面的合作。中国引进苏-27和苏-30战机后配套的空空导弹希望得到升级,但俄罗斯担心被仿制而拒绝,此时,中国选择了乌克兰。基辅雷达厂生产的“阿加特”半主动雷达导引头改良版,其性能和抗干扰能力都强于俄罗斯。中国对现有R-27空空导弹进行了改进,同时推出了自己的中距空空导弹系列。
四、两国军事合作前景几何?
目前,除去那些日常的零部件交易外,中国和乌克兰的军事合作主要集中在航空和船用动力领域。这些企业在此次乌克兰内乱中的情况,则直接决定了中乌军事合作的前景。
目前两国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军工合作是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产品。乌克兰的马达西奇公司与中国有多个发动机合作项目,包括向中国提供AI-222-25F涡扇发动机以装备教练-10型高级教练机,向中国转移相关发动机制造技术以及为中国的米-17直升机提供在高原环境下使用的大功率发动机等。该厂目前还掌握有中国绝对感兴趣的D-18T发动机设计专利——这种发动机是前苏联最大的两种战略运输机的核心动力,一旦引进,对中国大飞机的发展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家企业位于乌克兰东南部的扎波罗热市,目前看来并未受此次内乱的影响。但乌克兰国内经济和航空业的不景气可能会对这家企业造成不小的冲击。该公司曾不止一次表示,为生存考虑,可能把D-18T发动机设计专利卖给中国。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乌克兰来说,对中国的军售是一块大蛋糕,不论谁上台都会对中乌军事不会产生任何实质影响,毕竟上一次革命时,中乌两国的军贸并未受到影响。
B. 俄国到底给了中国多少军事技术
毛子本来给中国的技术就不多,吃了SU-27的亏之后基本上就在没给过,乌克兰倒是给了中国不少技术。
C. 中国从俄罗斯引进过哪些先进军事装备
苏27/30/35战斗机及其武器装备
现代级驱逐舰和基洛级潜艇及其武器装备
S300/400防空导弹系统,道尔防空系统
还有一些军事技术
D. 俄罗斯航母坏了为什么不找中国来修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这是苏俄海军历史上第1艘真正意义的航母,因为早于它之前的“基辅级”与“莫斯科级”,这只能算是准航母而已。
而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也是世界上第1款采用滑跃起飞、拦阻降落方式的航母,它对于苏俄海军的航母发展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也先不说中国同不同意帮俄罗斯维修这艘航母,就算是双方达成了合作维修协议,俄罗斯也愿意拿出先进技术与中国做交换,可想把“库舰”从“摩尔曼斯克”运到中国大连造船厂,这绝对是一个绕了大半个地球的大工程。
因为库兹涅佐夫号自从建成开始,它的动力系统从来就没有正常工作过,就算是被砸之前“库舰”都不可能完成这样几万公里的远航,更何况现在还处于重病中?
所以俄罗斯放弃这艘航母,以挤出精力去研制下一代新航母,这何乐而不为呢?
E. 俄罗斯默默问问为中国捐赠物资,这么多年俄罗斯与中国如何互相扶持
俄罗斯和我国目前是战略合作伙伴,当然中俄这对搭档之间也闹过非常多的不愉快,但是到现在为止,俄罗斯和我国还是处于互相扶持的状态。我国对俄罗斯进行经济上的扶持,而俄罗斯对我国则进行军事,航空发动机等方面进行扶持。而且这次武汉出现的疫情,俄罗斯也默默的捐出了大量的物资,帮助我国对抗疫情。之所以我国能够和俄罗斯互相扶持,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俄罗斯由于自身的经济问题,国力正在逐渐下滑。而我国的经济发展势头非常猛。所以俄罗斯也开始借助我国经济发展的势头重新振兴国内的经济发展。其次就是俄罗斯和我国都面对着美国的各种挑衅,所以我国和俄罗斯统一了战线,对抗美国。最后就是俄罗斯国内的军工业发达,尤其是航空发动机技术,这正是我国目前比较需要的关键技术。
最后就是俄罗斯国内的军工业发达,尤其是航空发动机技术,这正是我国目前比较需要的关键技术。毕竟我国的大飞机成长之路一直被航空发动机技术限制,而俄罗斯由于苏联时期的军工底子厚实,所以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还是非常强大的。所以我国也希望对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技术进行学习。
F. 中国和俄罗斯可以在哪些方面合作
个人意见,是多方面的,
或者说是战略性的合作,
因为地缘关系,
经济是重要的,
因为即使是军事包括武器,
也存在着经济关系。
G. 就目前而言,俄罗斯还有哪些先进装备值得中国买
H. 俄罗斯的军事和中美比起来,哪些方面强
1、俄罗斯地对地导弹(洲际导弹),比美国和中国都强。尤其是白杨M导弹,具有很多独一无二的技术,当然,这也跟,美国停止发展洲际导弹有一定关系。
2、俄罗斯陆军防空导弹技术世界第一。其最先进的S400,是一种组合导弹系统,包含远程(40N6)导弹、中程(48N6)导弹、近程(9M96)三种导弹,整合在一个系统中,这在陆军防空导弹中,是独有的。
防空导弹比中国强,因为中国也需要进口俄罗斯防空导弹,也比美国强。
3、俄罗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反舰导弹技术独步天下。因为美国反舰导弹、巡航导弹都是亚音速的。
4、俄罗斯常规动力潜艇比美国强,因为美国已经不发展常规动力潜艇了。
5、俄罗斯的导弹艇、轻型护卫舰、核动力破冰船之类都比美国强。
I. 中国“北斗”和俄罗斯强强联手,将迎来怎样的机遇
2000年前,美国有GPS,俄罗斯有GLONASS,世界上其他国家要使用这两个定位系统,必须向这两个国家支付昂贵的费用,购买服务。2000年建成的北斗导航试验系统,这个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成为了全球第3个成熟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用户提供高可靠定位,高进度的导航和授时服务。
J. 中国和俄罗斯军事合作的内容有哪些
思考下双方现在的各自长处和不足,怎么个合作法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赢,这种合作主要集中在海空军方面。地面上的就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