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人喝红茶加什么糖

俄罗斯人喝红茶加什么糖

发布时间:2022-05-12 04:29:03

⑴ 俄罗斯的风俗

俄罗斯民族饮食习惯有以下几大特点:

酸:俄罗斯人喜欢吃酸的食品。面包、牛奶是酸的、菜、汤也多以酸为 冷:午餐多数是冷盘。以红黑鱼子、各种香肠、火腿、红鱼、咸鱼、酸蘑菇、酸黄瓜、凉拌菜、奶酪等为主。
汤:俄罗斯人午餐、晚餐喜欢喝汤。有各种肉汤、鱼汤、酸菜汤、红菜汤、白菜汤等。
酒:俄罗斯人喜欢喝烈性酒,而且一般酒量都大。
茶:俄罗斯人喜欢喝红茶,在茶中加柠檬片和糖。倒茶时,先从茶炊里倒出一些酽茶,然后用水冲淡。
主食:主食大多数是以黑麦、小麦面粉制成的面包。黑面包是俄罗斯人爱吃之物,并常用来作为待客的食品。
副食:主要是鱼、虾、羊肉、青菜和水果。如羊肉串、羊肉汤、烤羊肉、炸羊排、炸羊肠等。蔬菜有黄瓜、西红柿、薯仔、萝卜、生菜和圆葱。但俄罗斯人不吃某些海物(乌贼、海蜇、海参)和木耳。

吃的规矩

在服务性场所,一般给小费,也叫茶钱。付帐的时候酌情多付一点儿,然后说"不用找",就行了。
应邀做客时,进屋应先脱衣帽,向主人及其他人间好。在主人家里,应先向女主人鞠躬问好,然后坐在主人让给的位置上。
吃西餐时,应左手持叉,右手持刀,面包通常用手拿。饮酒时用右手拿杯;嚼东西时应把嘴闭上,不能嚼出声来。吃水果一般削皮。在宴会上须"绅士"一些,照顾好身旁的妇女。

卫生习惯

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不许随地吐痰。在街上,即使你离人群很远吸烟,也会有人走过来"关照你"。俄罗斯人这方面公德意识很强。
俄罗斯人有"泡澡堂"的习惯。他们的澡堂很独特一蒸汽澡堂。澡堂里有炉子、上面放有烧热的石头,把水泼到石头上,立即出现蒸气,然后用白桦树条编成的"小扫帚"拍打身子。

打招呼

俄罗斯人对称呼相当有讲究。在大街、商店、公共汽车等场所,你可称对方"您"或"同志"。如果进一步交谈,你可以按对方性别、年龄,分别称先生、小姐、女士、朋友、小伙子。
假如你与俄罗斯人在一个较正式的场合互相认识和交谈,应该努力记住对方的全名,既要称呼他的名字还要加上

父姓,以示尊敬和客气。而且千万要记住:称"您"不能称"你"。

交际禁忌

让烟时,一般要递上烟盒让其自取,不能只合一支。特别应注意不要用一根火柴替三个人点烟。男人吸烟时,应先问问身边的妇女介不介意。出门进门,男子应帮助同行妇女穿大衣、开门。

谈话时应看着对方,不插话,以示尊敬。上厕所的代语是"对不起,请等一下",或说"对不起,我去打个电话,请等一等"。握手时要摘下手套,不能摇对方的手。如果关系一般,轻轻地握;关系很好时可以用力。对年长者的妇女,不应先伸手;对初次见面的妇女,可先鞠躬。假如你是女子,切忌用裙子当扇子扇风,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对他人不得用手指指点点,交谈时不要大声嚷嚷。俄罗斯人在公共场合要么不说话,要么低声交谈,很文明。 (夜鹰)

俄罗斯社会风尚之女士优先(远东经贸导报2003-29-1)

俄罗斯人一向把尊重妇女当作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修养好的标志。虽然"女土优先"并不挂在口上,但男士们却很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否文明,在妇女面前,他们不仅注意仪表,而且还谈吐文雅、礼貌谦恭。
俄罗斯人尊重妇女反映在日常琐事的一举一动之中,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社会所特有的公德和风尚,这种风尚几乎随处可见。比如,在公共场所的出入口常常见到男人们主动为妇女拉门,公共汽车上为妇女让座位,街道拥挤的路边让妇女先行等等,体现出整个社会对妇女的关心、爱护和体贴。

俄罗斯妇女在这种环境中,自然享有不少的好处,进而也形成了一些不大不小的习惯,如习惯了坐小汽车不自己开门,习惯了出门时别人给披上外衣,习惯了下公交车有人搀扶,总之,习惯了一切文明礼貌性的服务。就连七八岁的小男孩都不乏绅士举动,每当公共汽车停站时,他们会首先跳下车,然后转身递去一只手给自己的母亲或长辈,帮助她们下车,全然一副大男子的风度。

如果说平时这些点滴行动还不足以体现出社会对妇女的关爱的话,那么,俄罗斯妇女在外旅行时受到的周到服务则更为明显。坐飞机、乘火车途中,女性有时要手提沉重的行李,行走困难,这时,素不相识的人会走过来,热情地伸出双手为她帮忙。帮助妇女在俄罗斯似乎已成为极其自然而普通的事情。同宿一个包厢的男女旅客彼此非常照顾,列车起动后,男旅客自动离位,腾出地方和时间给女旅客,这时妇女们便能更换旅行时所穿的舒适的衣服。夜晚入睡前,男人们也让出包厢,等妇女合衣而卧后自己才归来。这些过程大家不用任何语言,仿佛成为一种惯例。

俄罗斯有不少吸烟者,当妇女在场时,他们吸烟首先要征得她们同意,获得同意后,才抽烟。当然,也有对妇女视而不见在公共场合"喷云吐雾"的人,对这种旁若无人的不自觉表现,妇女们,则敢于提出抗议,直至其收敛自己的行为。事情虽小,但尊重妇女的确成为俄罗斯男人一种优雅的风范。

尊重妇女不是一朝一夕人们心血来潮的表现,它是俄罗斯民族长期形成的传统美德。在中小学生的课本中,有专门讲如何尊重妇女的课文供学生阅读。从小的正规教育、家长的正面传授以及社会的耳濡目染,培养了俄罗斯人文明、礼貌、懂得尊重别人的良好习惯。 (珊珊)

传统婚俗:古罗斯和封建时代,俄罗斯人的婚姻严格受社会等级门第的限制,主张门当户对,贵族不与平民、农奴通婚。男女婚姻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子女没有婚姻自由。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发展后,婚姻自主的风气逐渐流传,但传统的婚俗影响仍长期存在,尤其是在农村。

古老的俄罗斯婚俗很具民族特色,但结婚仪式十分复杂隆重,其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是说媒。十月革命前,每个村庄和城镇都有职业媒婆,以说媒为生,多是能说会道的中老年妇女。她们对周围各家未婚男女的情况及其家庭财产情况了如指掌,专为男方出主意,举荐未婚妻,并受男方的委托,到女方家庭去提亲。媒婆去的时间一般是逢单的日子(决不能在每月13号或星期三)的晚上。媒人进房后不能说出自己的身份和来访目的,而是称自己是猎人、朝圣者或商人等等,过一会才花言巧语地说明来意:"你家有个小鸽,我家有只小鹰,你家有只小貂,我家有个猎人,你家有个姑娘,我家有个小伙,咱们来结个亲。姑娘是支花,为何耽误在家。"一番说服后,若女方父母同意考虑这门亲事,他们便与媒人绕桌三圈,然后商定相亲日期。相亲之日,未婚夫与父母、媒人来到女方中,与女方见面。男方父母出面提出婚姻要求。女方父母在相看了未婚夫之后,如初步同意,就把男方带来的面包切成相等的两块或四块与男方家人吃掉。随后男女方家长和媒人一边喝酒一边商谈双方各自应该付的聘礼和嫁妆及婚期等问题。俄罗斯人很看重聘礼,也看重嫁妆。聘礼少或者嫁妆不够就难以缔结良缘。
接下来就是订婚。男方父母和未婚夫在媒人的陪同下择日再次来到女方家中,正式向女方求婚。女方表示正式同意,并接过男方父母献上的面包和盐。双手接过后要吻一下面包,表示感谢,然后把它放在摆满佳肴的宴席上。双方父母祝福未婚夫妇,未婚夫妇交换礼物。一般未婚夫送给心上人订婚戒指或珠宝首饰,有的还在礼盒里装一根短鞭以示丈夫的权利。未婚妻回赠情郎的则是她亲手绣制的围巾、手套等女红。仪式之后,宴会开始,未婚妻给客人们敬酒并回赠每人一块丝绸手帕。

婚礼前夕或当天早晨,待嫁的准新娘把闺中好友请来举行"哭嫁"仪式,向少女时代告别。她解开发辫,把发带分赠给女友,跟她们一起唱有关出嫁后悲惨命运的歌曲,这些歌曲都是描写新娘婚后的不幸生活: 啊呀,水是那么凉,又是那么黄/ 他们打发我这姑娘去挑水/ 我光着两只脚,没有鞋穿/ 我赤身露体,没有衣衫……。

接着是洗澡和与家神告别。未婚夫妇在婚礼前都要进行沐浴净身,在传统的浴室里洗个蒸汽浴。结婚时新婚夫妇还要交换桦树枝制成的浴帚。

婚前的一项重要活动是送嫁妆。送嫁妆的车队通常由五辆马车组成,第一辆上装着神像和茶炊,载着一个捧着茶叶和方糖的男孩;第二辆坐着新娘的教母,捧着瓷器和银盐碟;第三辆马车上放着厚薄被各2床,大小枕头各2对,床单床罩各6条,床帏2条,鹅毛褥子1个,还有新娘的衣服什物;第四辆载家具地毯;第五辆上坐着新娘的姨母和抱着一只母火鸡的媒人。新娘家如果富裕,嫁妆多,车队就更长。

高潮是结婚的日子。当天早晨,新娘换上白纱做的结婚礼服,梳上已婚妇女的发型,戴上基奇加帽(已婚妇女才戴的帽子),坐在神像下等待迎亲车队。这时,新郎、伴郎、媒人及亲朋好友分坐四辆马车而来,马车都用彩带、鲜花、树枝装饰得格外华丽。迎亲队伍要经过一番周折(用钱买路、寻新娘等)和逗趣哄闹之后方能进入新娘房内。伴郎向女方家人敬酒三杯,然后把一条手帕塞到新郎手里,把他领到新娘跟前,让新娘握住手帕的另一端。然后,新郎新娘坐在一起接受新娘父母的祝福。此后,新娘与伴娘及女方媒人随迎亲队伍去教堂。动身之前新娘及其家属照例要痛哭一场,这时为整个婚礼的转折点。按照风俗,新娘离家后不应再哭泣。

宗教结婚仪式由神甫主持。神甫给新婚夫妇戴上婚冠,询问双方是否愿意与对方结合,为新人祈福。然后,新郎新娘交换结婚戒指。按照习俗,只有在教堂举行过婚礼仪式、接受过上帝祝福的婚姻才是幸福的、牢固的。
教堂婚礼后,新婚夫妇到新郎家。宾客们在门前用面包和盐迎接新人,往他们身上撒麦粒、啤酒花、花瓣等,祝福新人婚后生活富裕、幸福。随后,盛大的婚宴开始了。婚宴上除了各种美味佳肴以外,特制的大圆面包是必备食品。上面饰有太阳、月亮、星星、鸽子,表示新人如日月相随,相亲相爱。按照传统习俗,婚宴中有一位扮作农家厨娘的妇女端上一瓦罐麦粥,请新人将粥喝尽,并且口中念念有词:"要是树林里的树墩多,你们就多生几个儿子,要是草地上的树墩多,你们就多生几个闺女"。席间,宾客频频举杯向新人祝福,并高喊"苦哇,苦哇",让新人接吻。在这喜庆的宴会上,坐在最显着位置的新人却不能走动,也不能随意吃喝。

狂欢至深夜,新人入洞房。洞房的墙角或床上一定悬挂着箭,箭象征爱情。在俄罗斯的传说中,婚姻是由铁匠锤定的,而铁匠和箭都代表雷神。有雷才能下雨,有雨才能丰收,因而箭也象征多子多福。箭还象征威力,守护新人的幸福。洞房花烛夜,新娘必须为新郎脱鞋,以示顺从。

婚礼的最后一步是回娘家。婚后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到女方家中去。岳母请女婿吃的头道菜是煎蛋,吃后女婿要把一枚硬币投入盛着葡萄酒的高脚杯里,并递给岳母,表示承认新娘的贞洁。

这是传统的结婚礼仪,礼节繁琐,以前通常只有富裕家庭才能做到。

苏维埃时候婚俗:十月革命后,城市居民的订婚仪式很简单。通常是由女方在家中设茶点款待客人,时间一般选在婚前三个月内的某一天。这天未婚夫妇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首先由女方父亲宣布为女儿订婚,然后未婚夫向未婚妻赠送订婚戒指。未来的女主人给客人们斟上香茶,端出覆盆子果酱,请客人们品尝自己亲手烤制的甜点。而客人们照例一边品尝,一边对未婚妻的手艺给予评价。

城市里婚礼也很简单:未婚夫妇先到市、区的民政机关登记,然后在亲友的陪同下分乘两辆汽车来到专为新婚夫妇举行婚礼而设的"幸福宫"。,新郎携新娘在门德尔松的结婚进行曲中走进大厅。新郎一般身着深色礼服,白色衬衫,站在新娘的右侧。新娘则一般穿白色婚纱,头带花环,手持花束。传统的花环由香橙花编成,或为蓓蕾,或半开。花束通常用玫瑰、郁金香、康乃馨和牡丹编成,或是白色,或是玫瑰色。白色象征纯洁、温柔;玫瑰色象征青春。

婚礼主持人先询问未婚夫妇是否自愿结合,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请新郎新娘和证婚人在结婚证书上签字。接着新人交换戒指,接受双方父母的祝福。婚礼仪式结束后,新人会去一些有意义的地方,如初次见面的地方、经常同游的地方,或者去烈士墓、纪念碑等地方献花,或在结婚林中植树。然后再回家或到餐厅举行婚宴和晚会与来宾欢庆。整个过程一般一天就结束了。农村婚礼保留了较多的传统礼节形式。

当代东正教婚礼:苏联解体后,宗教的地位在俄国逐渐上升,教堂婚礼也增多了。正教会禁止与不同信仰的人结婚,因此来教堂举行婚礼的人必须是经洗礼入教者,而且必须持有公民证和在官方民政部门办理的结婚证件。

未婚夫妇在婚礼前须斋戒7-10天。新娘须穿着白色婚纱,也可着兰色、玫瑰红或淡褐黄色婚纱,但忌穿紫色或深色服装。头上要有帽、盖头等物。新郎穿深色西装,不能戴帽。

新郎新娘由男女傧相陪同走进教堂。进入教堂后,新郎立于右侧,新娘立于左侧。神父问明他们确实同意结合之后,向新郎新娘各祝福三次,祈祷上帝赐福,把点燃的蜡烛递到他们手中,把置于圣坛上的戒指戴在他们手上,之后新人相互三次交换戒指,各喝三小口红酒。然后新人亲吻耶酥和圣母像,接受在场者的祝福。仪式结束后,新人男右女左携手走出教堂。

按照东正教的习俗,在斋戒期间、某些宗教节日、星期二、星期四、星期六不举行婚礼。

左右方位观: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有右吉左凶的观念。受这些文化的影响,俄罗斯民族中形成了右为尊、为贵、为吉,左为卑、为贱、为凶这一观念,并将右与男、左与女联系起来。在俄语中,"右"这个词同时又是"正确的,正义的"意思;而"左"则有"反面的"意思。心情不好可能是起床时左脚先着地的原因;穿衣时,俄罗斯人必定先穿右袖,先穿左袖是不吉利的;右颊长痣是吉痣,左颊长痣是凶痣。俄罗斯人至今还有向左肩后吐三次唾沫消灾的习俗。

吉凶观念:征兆观念是传统文化的遗留下来的,世界上各民族都有,俄罗斯民族也不例外。

在俄罗斯下列现象被视为吉兆:小孩出生时被羊膜包着全身,预兆终生幸福;儿子像母亲,女儿像父亲,也预兆孩子会终生幸福;两人交谈时,突然同时说出一个词,预兆未来两人的某一个愿望定能实现;坐在两个同名的人之间时,心中想一个愿望,此愿望定能实现;乔迁时先放一只猫进屋,日后生活必定顺意;在俄式澡堂洗澡时,用白桦枝条抽打上身,身体会健康;姑娘试穿新衣时被针刺,预示她穿这件衣服时定会有人,特别是小伙子的喜欢;蜘蛛落到人手上,预示此人将收到信或好消息;杯中茶叶垂直浮在水中,预示喝茶的人将会获得好消息。

下列征兆被视为凶兆:用毒眼看人,对方不吉;乌鸦在屋顶叫,预示死亡;途中遇到猫(尤其是黑猫),或看到兔子穿过道路,或遇到提空桶的人,预示此行不吉;出门时,忘记带某种物品而又回家取,不吉。避凶的办法是返回后照照镜子;看到衣着与自己完全相同的人,不吉;盐倒洒出来,不吉,预示会与人吵架;杯中茶水突然泼掉,不吉,预示有突发事件。

禁 忌:俄罗斯传统习俗中还有一些禁忌,如:不能送他人尖利的东西,如刀、别针等物,如一定要送,则应讨回一枚硬币,或用要送的尖东西扎对方一下;不能送别人手帕,因为送手帕预示着分离;两个用同一手帕擦汗,预示终会分离;忌在家里和公共场所吹口哨,口哨声会招鬼魂;忌让姑娘对着桌角坐,坐在这地方预示姑娘三年嫁不出去。

⑵ 俄罗斯民俗

俄罗斯民俗文化

称呼: 俄罗斯的姓名包括三个部分,依次为名、父称、姓。女人结婚后一般随男人姓,有的保留原姓。在俄罗斯人当中,不同的场合不同对象有不同的称呼。在正示公文中要写全称,非正式文件中一般名字和父称写缩写。表示有礼貌和亲近关系时,用名和父称。平时长辈对晚辈或同辈朋友之间只称名字。在隆重的场合或进行严肃谈话时,用大名。平时一般用小名。表示亲近时用爱称。对已婚妇女必须用大名和父名,以示尊重。工作关系中可称呼姓和职务,再加上"同志"的词。

风俗: 俄罗斯人交际时通常在三种情况下使用“你”:1、对16岁以下的儿童;2、近亲之间与同事之间(年轻人之间);3、年轻人对年轻人。对老年人、陌生人(儿童除外)和领导人则称“您”。对儿童可直呼其名,而对老年人、陌生人和领导人则应呼其名字加父称。目前在俄罗斯“先生”、“同志”、“公民”三种称呼并存。一般在商业机构、新闻媒体和官方机构中人们习惯相互称“先生”;以前在苏联时期普遍使用的“同志”,现在仍然在国营企业、军队、公安部门使用;而“公民”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比如:火车站、商店等。在公开发言时,一般在发言人的姓后面加上“先生”、“同志”或其相应职称“教授”、“工程师”等,比如:“现在请扎罗夫教授讲话”。在写公函时,一般写收件人名字加父称;在非常正式的信函中收件人的姓前面应加上“先生”或其相应职称。大部分俄罗斯人都在家中用餐,只在上班的午休时间才去餐馆。遇有喜庆或举办婚礼时,俄罗斯居民通常都在餐馆举行,由邀请人付费。朋友聚会一般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客人通常都带给主人小礼品(蛋糕、酒)和鲜花。

面包和盐: 铺着绣花的白色面巾的托盘上放上大圆面包和面包上面放一小纸包盐。捧出"面包和盐"来迎接客人,是向客人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

亲吻: 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有男人弯腰吻妇女的左手背,以表尊重。长辈吻晚辈的面颊3次,通常从左到右,再到左,以表疼爱。晚辈对长辈表示尊重时,一般吻两次。妇女之间好友相遇时拥抱亲吻,而男人间则只互相拥抱。亲兄弟姐妹久别重逢或分别时,拥抱亲吻。在宴会上喝了交杯酒后,男方须亲女方嘴。

忌讳: 俄罗斯特别忌讳"13"这个数字,认为它是凶险和死亡的象征。相反,认为"7"意味着幸福和成功。俄罗斯人不喜欢黑猫,认为它不会带来好运气。俄罗斯人认为镜子是神圣的物品,打碎镜子意味着灵魂的毁灭。但是如果打碎杯、碟、盘则意味着富贵和幸福,因此在喜筵、寿筵和其它隆重的场合,他们还特意打碎一些碟盘表示庆贺。俄罗斯人通常认为马能驱邪,会给人带来好运气,尤其相信马掌是表示祥瑞的物体,认为马掌即代表威力,又具有降妖的魔力。遇见熟人不能伸出左手去握手问好,学生在考场不要用左手抽考签等等。

洗礼节: 俄罗斯东正教节日,在公历1月19日。这一天往往是基督教的入教仪式,新生儿在命名日受洗。在洗礼节那天人们除去教堂祈祷外,还要到河里破冰取"圣水"。1月18日晚是占卜日,特别是女孩子,在这一天晚上要占卜自己的终身大事。

谢肉节: 又名"狂欢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之一。时间在复活节的第8周,过7天,每一天都有不同名称,第1天为迎节日,第2天为始欢日,3第天为大宴狂欢日,第4天为拳赛日,第5天为岳母晚会日,第6天为小姑子聚会日,第7天为送别日。节后第7周内是斋期,不杀生,不吃荤。人们在谢肉节期间举行各种欢宴娱乐,跳假面舞,做群众游戏等。

俄罗斯节日:

送冬节(又名谢肉节,为期7天,在每年的2月19日—25日,节日期间,俄罗斯各地都要举办化装演出、游戏、民族歌舞表演等活动送走冬天。)

祖国保卫者日:2月23日(1918年,原为苏联建军节,1992年改为祖国保卫者日。)

“宇航节”:4月12日(1962年苏联为纪念加加林首次太空航行而定)。 “春天和劳动”节:5月1—2日(1992年起将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改为春天和劳动节)。

反法西斯胜利日(又称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5月9日(1945年)。

俄罗斯主权国家宣言日:6月12日(1990年)。

国旗日:8月22日。

和谐和解日:11月7日(1996年11月7日,俄总统叶利钦签署了和谐和解日命令,把原来的“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纪念日”(1917年11月7日)定为和谐和解日)。

宪法日:12日12日

俄罗斯民俗习惯2006-10-22 17:20 俄罗斯优美的自然环境给她的人民提供了很好的休息环境。在夏季,空闲时人们常在公园或路边小憩,或是在郊外烧烤和游泳。当假期来临,他们就去自己的别墅去种种菜,休息休息,是一个极会享受的民族。

俄罗斯极富民族特色的纪念品--木娃娃(玛特廖什卡)。它几乎是俄罗斯传统工艺品的象征。

茶炊是俄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温馨家庭的独特象征和支柱。 俄罗斯有独特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早餐比较简单,面包夹火腿,喝茶,咖啡或牛奶。午餐则丰富的多,通常都有三道菜。第一道菜之前是冷盘。第一道菜是汤,俄式汤类比较营养,有薯仔丁、各类蔬菜,还有肉或鱼片。第二道菜肉类或是鱼类加一些配菜。第三道菜是甜点和茶、咖啡之类。按照俄罗斯的习惯,菜的顺序不能颠倒。

俄罗斯人善饮伏特加酒。面包和盐则是他们用来招待贵宾的。 在冰天雪地,脚蹬长统靴,腿穿单丝袜,身着超短裙,外套一件银狐或兰狐段大衣,是莫斯科冬天一景。不过莫斯科的风硬,必须带帽子。

俄罗斯人很注重仪表,很爱干净,衣着整洁。出门旅行总要带熨斗。参加晚会、观看演出,俄罗斯人习惯穿晚礼服,尤其是看芭蕾舞剧,显得特别高贵。

俄罗斯人特别喜欢花。逢年过节或是去朋友那里作客都要买花,家中还种一些。他们也特别爱小动物,象猫、狗等。

俄罗斯人用面包加盐的方式迎接贵宾,这是因为在古俄罗斯盐很珍贵,只有款待宾客时才用。面包在当时代表着富裕和地位。一般将面包放在铺有精致刺绣方巾的托盘上。由主人献给尊贵的客人。客人先对面包示以亲吻,然后掰一小块,撒上点盐,品尝一下,表示感谢。

俄罗斯人喜喝红茶加糖、蜂蜜或果酱。俄罗斯的饮茶文化渊远流长。早在十八世纪,俄罗斯的一些城市就开始生产茶具,其中图拉被公认为真正的茶炊之都。茶炊是俄罗斯传统饮茶文化的象征。在今天的俄罗斯,茶炊已经成为了温馨家庭的独特标志。

俄罗斯人喜欢饮酒,但不太讲究菜肴,有酒喝就行。女士们一般喝香摈和果酒,而男士们则偏爱伏特加。伏特加是一种用粮食酿造的烧酒。好的伏特加虽然度数高,但喝后不容易上头。

俄罗斯人喜欢文学,酷爱读书。在汽车上、地铁里,随处可见看报、读书的人。很多俄罗斯人的家里都有丰富的藏书,有的甚至有自己的家庭图书馆

参考资料:http://hi..com/pipipapa/blog/item/48f4ecdd9834aeef76c63883.html

http://www.cnr.cn/lvyou/yyfq/200603/t20060320_504182147.html

⑶ 俄罗斯的习俗

1、俄罗斯人信奉东正教,并以此为国教。

2、俄罗斯人见面一般行握手礼,见面或告别时,最好不要隔着门槛握手,俄罗斯人认为,门槛会把友谊隔断,所以,见面或告别时,一定要走进屋门或走出门槛后再握手。

3、初次见面称呼俄罗斯人时要称其名和父名,不能称其姓。俄罗斯人非常看重社会地位,对有职务、学衔、军衔的人,最好在姓名后加上其职务、学衔、军衔。

4、在迎接贵宾时,俄罗斯人通常会向对方献上面包和盐,这是给予对方的一种极高礼遇,来宾必须欣然接受。

5、与俄罗斯人谈话避免谈及政治矛盾、经济难题、宗教矛盾、民族纠纷、前苏联解体、阿富汗战争以及大国地位等话题。

6、在乡间,已婚女子必须戴头巾,并以白色的为主,未婚女子则不戴头巾,但常戴帽子。在城市,女子多穿西装或套裙。

7、俄罗斯人将手放在喉部,一般表示已经吃饱。

8、向日葵是俄罗斯的国花,俄罗斯人非常喜欢用它做图标,非常崇拜盐和马,喜欢猫和狗,忌食狗肉。

9、俄罗斯人不愿意看到镜子被打碎,因为镜子在他们看来是神圣的物品,打碎镜子就意味着灵魂的毁灭。

⑷ 俄罗斯的人吃什么丶穿什么

俄罗斯优美的自然环境给她的人民提供了很好的休息环境。在夏季,空闲时人们常在公园或路边小憩,或是在郊外烧烤和游泳。当假期来临,他们就去自己的别墅去种种菜,休息休息,是一个极会享受的民族。
俄罗斯极富民族特色的纪念品--木娃娃(玛特廖什卡)。它几乎是俄罗斯传统工艺品的象征。
茶炊是俄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温馨家庭的独特象征和支柱。 俄罗斯有独特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早餐比较简单,面包夹火腿,喝茶,咖啡或牛奶。午餐则丰富的多,通常都有三道菜。第一道菜之前是冷盘。第一道菜是汤,俄式汤类比较营养,有薯仔丁、各类蔬菜,还有肉或鱼片。第二道菜肉类或是鱼类加一些配菜。第三道菜是甜点和茶、咖啡之类。按照俄罗斯的习惯,菜的顺序不能颠倒。
俄罗斯人善饮伏特加酒。面包和盐则是他们用来招待贵宾的。 在冰天雪地,脚蹬长统靴,腿穿单丝袜,身着超短裙,外套一件银狐或兰狐段大衣,是莫斯科冬天一景。不过莫斯科的风硬,必须带帽子。
俄罗斯人很注重仪表,很爱干净,衣着整洁。出门旅行总要带熨斗。参加晚会、观看演出,俄罗斯人习惯穿晚礼服,尤其是看芭蕾舞剧,显得特别高贵。
俄罗斯人特别喜欢花。逢年过节或是去朋友那里作客都要买花,家中还种一些。他们也特别爱小动物,象猫、狗等。
俄罗斯人用面包加盐的方式迎接贵宾,这是因为在古俄罗斯盐很珍贵,只有款待宾客时才用。面包在当时代表着富裕和地位。一般将面包放在铺有精致刺绣方巾的托盘上。由主人献给尊贵的客人。客人先对面包示以亲吻,然后掰一小块,撒上点盐,品尝一下,表示感谢。
俄罗斯人喜喝红茶加糖、蜂蜜或果酱。俄罗斯的饮茶文化渊远流长。早在十八世纪,俄罗斯的一些城市就开始生产茶具,其中图拉被公认为真正的茶炊之都。茶炊是俄罗斯传统饮茶文化的象征。在今天的俄罗斯,茶炊已经成为了温馨家庭的独特标志。
俄罗斯人喜欢饮酒,但不太讲究菜肴,有酒喝就行。女士们一般喝香摈和果酒,而男士们则偏爱伏特加。伏特加是一种用粮食酿造的烧酒。好的伏特加虽然度数高,但喝后不容易上头。
俄罗斯人喜欢文学,酷爱读书。在汽车上、地铁里,随处可见看报、读书的人。很多俄罗斯人的家里都有丰富的藏书,有的甚至有自己的家庭图书馆。

饮食

吃的内容
俄罗斯民族吃的东西几大特点:
酸:面包、牛奶是酸的,菜汤也是酸的。
冷:午餐时多数是冷盘。红黑鱼子、各种香肠、火腿、红鱼、咸鱼、酸 蘑菇、酸黄瓜、凉拌菜、奶酪等,都凉吃。
冷饮吃得很多,零下30多度照吃冰淇淋。
汤:午餐必喝汤。有各种肉汤、鱼汤、酸菜汤、白菜汤等,夏天还有冰汤。“红菜汤“是一道有名的风味。
酒:烈性酒,而且一般酒量都大。
茶:喝红茶,加柠檬片和糖。倒茶时,先从茶壶里倒出一些酽茶,然后用水冲淡。
主食:以黑麦、小麦面粉制成的面包,黑面包是俄罗斯人爱吃之物,并常以此为待客的食品。粥是各种麦子煮的,或者用荞麦煮。荞麦粥里往往放有鸡蛋、洋葱、蘑菇、原汗汤、鸡肉或别的肉类。
副食主要爱吃鱼、虾、羊肉、青菜和水果。如羊肉串、羊肉汤、烤羊肉,炸羊排、炸羊肠等。
蔬菜是黄瓜、西红柿、薯仔、萝卜、生菜和洋葱。但俄罗斯人不吃某些海物(乌贼、海蜇、海参)和木耳。
吃的规矩
在服务性场所,如饭馆里,一般给小费,也叫荼钱。可以付的时候酌量多付一点儿,然后说“不用找”,就行了。
应邀做客时,进屋先脱衣帽,向主人及其他人问好。在主人家里,先向女主人鞠躬问好,坐在主人让给的位置上。
吃西餐,请左手持叉,右手持刀,面包用手拿,一般只有在使用久时才把刀放下。举杯饮酒请用右手。嚼东西时把嘴闭上,不能嚼出声来。吃水果一般削皮。在宴会上须“绅士”一些,照顾身旁的旁的妇女。

⑸ 俄罗斯有哪些风俗

(一)宗教信仰
主要信仰东正教,这是该国的国教。
(二)节庆
每年要过圣诞节,洗礼节,谢肉节和旧历年等
(三)饮食习惯
日常以面包为为主食,鱼,肉,禽,蛋和蔬菜为副食。他们喜爱牛,羊肉,但不大爱吃猪肉,偏爱酸,甜,咸和微辣口味的食物
俄罗斯人的早餐一般较简单,吃上几片黑面包,一杯酸奶就可以了.但中餐和晚餐很江究,他们要吃肉饼,牛排,红烧牛肉,烤羊肉串,烤山鸡,鱼肉丸子,炸马铃薯,红绘的鸡和鱼等.他们爱吃中国的许多菜肴,对北京的烤鸭很欣赏,但不吃木耳,海蛰,海参之类的是品.
俄罗斯人在中餐和晚餐一定要喝汤,并且要求汤汁浓,如鱼片汤,肉丸汤,鸡汁汤等,
凉菜小吃中,喜吃生西红市,生洋葱,酸黄瓜,酸白菜,酸奶渣和酸奶油伴色拉等.他们吃凉菜时间较长.
他们和啤酒佐餐,酒量也很大.他们喜欢高烈性的伏加特\'\',对我们国产的"二锅头\'\'等白酒也是爱不释手.他们在喝红茶时有加柠檬和糖的习惯,通常他们不喝绿茶.酸奶和果子汁则是妇女儿童们喜爱的饮料
(四)礼貌礼节
俄罗斯人性格豪放,开朗,喜欢谈笑,组织纪律性强,习惯统一行动.这个民族认为给客人吃面包和盐是最殷勤的表示.他们与人见面先问好,再握手致意.朋友间行拥抱礼并亲面颊.与人相约,讲究准时.他们尊重女性,在社交场合,男性还帮女性拉门,脱大衣,餐桌上为女性分菜等.称呼俄罗斯人要称其名和父名,不能只称其姓.他们爱清洁,不随便在公共场所仍东西.他们重视文化教育,喜欢艺术品和艺术欣赏.当代俄罗斯青年中也有不少开始崇拜西方文化.他们普便习惯洗蒸气浴,洗法也很特别,洗时要用华树枝抽打身子,然后用冷水浇身
(五)禁忌
与俄罗斯人交往不能说他们小气.初次结识不可问对方私事.不能与他们在背后仪论第3者.对妇女忌问年龄

俄罗斯极富民族特色的纪念品--木娃娃(玛特廖什卡)。它几乎是俄罗斯传统工艺品的象征。

俄罗斯优美的自然环境给她的人民提供了很好的休息环境。在夏季,空闲时人们常在公园或路边小憩,或是在郊外烧烤和游泳。当假期来临,他们就去自己的别墅去种种菜,休息休息,是一个极会享受的民族。

茶炊是俄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温馨家庭的独特象征和支柱。 俄罗斯有独特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早餐比较简单,面包夹火腿,喝茶,咖啡或牛奶。午餐则丰富的多,通常都有三道菜。第一道菜之前是冷盘。第一道菜是汤,俄式汤类比较营养,有薯仔丁、各类蔬菜,还有肉或鱼片。第二道菜肉类或是鱼类加一些配菜。第三道菜是甜点和茶、咖啡之类。按照俄罗斯的习惯,菜的顺序不能颠倒。

俄罗斯人善饮伏特加酒。面包和盐则是他们用来招待贵宾的。 在冰天雪地,脚蹬长统靴,腿穿单丝袜,身着超短裙,外套一件银狐或兰狐段大衣,是莫斯科冬天一景。不过莫斯科的风硬,必须带帽子。

俄罗斯人很注重仪表,很爱干净,衣着整洁。出门旅行总要带熨斗。参加晚会、观看演出,俄罗斯人习惯穿晚礼服,尤其是看芭蕾舞剧,显得特别高贵。

俄罗斯人特别喜欢花。逢年过节或是去朋友那里作客都要买花,家中还种一些。他们也特别爱小动物,象猫、狗等。

俄罗斯人用面包加盐的方式迎接贵宾,这是因为在古俄罗斯盐很珍贵,只有款待宾客时才用。面包在当时代表着富裕和地位。一般将面包放在铺有精致刺绣方巾的托盘上。由主人献给尊贵的客人。客人先对面包示以亲吻,然后掰一小块,撒上点盐,品尝一下,表示感谢。

俄罗斯人喜喝红茶加糖、蜂蜜或果酱。俄罗斯的饮茶文化渊远流长。早在十八世纪,俄罗斯的一些城市就开始生产茶具,其中图拉被公认为真正的茶炊之都。茶炊是俄罗斯传统饮茶文化的象征。在今天的俄罗斯,茶炊已经成为了温馨家庭的独特标志。

俄罗斯人喜欢饮酒,但不太讲究菜肴,有酒喝就行。女士们一般喝香摈和果酒,而男士们则偏爱伏特加。伏特加是一种用粮食酿造的烧酒。好的伏特加虽然度数高,但喝后不容易上头。

俄罗斯人喜欢文学,酷爱读书。在汽车上、地铁里,随处可见看报、读书的人。很多俄罗斯人的家里都有丰富的藏书,有的甚至有自己的家庭图书馆。

⑹ 俄罗斯红茶是如何冲泡的 有哪些风味特色

从饮茶形式上来看,俄国人喝茶,常伴以大盘小碟的蛋糕、烤饼、馅饼、甜面包、饼干、糖块、果酱、蜂蜜等等茶点。他们喝茶常常为三餐外的垫补或往往就替代了三餐中之一餐。从饮茶的品种来看,俄国人更喜欢喝甜茶,喝红茶时习惯于加糖、柠檬片,有时也加牛奶。因而,在俄罗斯的茶文化中糖和茶密不可分。
冲制俄罗斯红茶的方法
俄罗斯红茶的口味较浓,故茶叶量要多一些。然后将红茶放入壶内并冲入沸腾的热开水。冲泡好之后,将红茶倒入杯中。加入果酱,最好选用带有颗粒的果酱,以增加视觉效果。另外可加入柠檬片、朗姆酒或白兰地,使红茶更富风味。
注意:
俄罗斯红茶的特色,是在红茶中添加果酱,使红茶中充满果香,同时利用水果中的果酸,去除红茶中的涩味。英国人也将添加了柠檬的红茶,称之为俄罗斯红茶。

⑺ 俄罗斯饮食习惯

俄罗斯饮食习惯也属民俗范畴。俄罗斯人的饮食比较简单,分斋戒的和荤的两种五大类:面食、奶类、肉食、鱼类、植物类。俄罗斯人喜欢吃黑麦面包,对普通百姓来说,用麦面粉制作圣饼和白面包常常是俄罗斯传统节日的美食。俄罗斯一种特色的食物是大馅饼,用发酵或没发酵过的面团加馅烤制而成,过去的大馅饼为长圆形。根据重量的不同,大的称作大馅饼,小的叫作小馅饼。

在荤日,俄罗斯人用羊肉、牛肉、免肉等作馅,在谢肉节期间用奶渣和鸡蛋作馅,在斋日。他们用松乳菇 

豌豆芜菁、白菜、植物油作馅,或烤制甜馅饼,以葡萄干、干果等充馅。有时也用胡瓜鱼、鱼脊筋等制作馅饼。 

俄罗斯人习惯用茶炊沏茶,喜喝红茶加糖或加果酱、蛙蜜。茶炊是俄罗斯茶文化的象征,是有别于其他民族以茶文化的标志之一。他们的方法是先把茶倒在小茶碟里,轻轻把茶吹凉再喝,然后单独吃糖,按俄罗斯习俗,宴会上,当端上茶和甜点心或蛋糕时,说明宴会就要结束了。喝茶时俄罗斯人用茶匙不出声地搅拌好茶中的砂糖等或果酱、蜂蜜后,取出茶匙放在茶碟上,不用茶匙喝茶。

⑻ 简述俄罗斯的东西差异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俄罗斯这样发展严重失衡。俄罗斯居民生活水平研究中心主任波波夫强调:“我们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世界的贫富差距。”俄罗斯伊万诺夫州与圣彼得堡的生活质量截然不同,就像富裕的欧洲国家与拉丁美洲相比一样。要知道,后者是世界两大洲之比,而前者是俄罗斯统一的国家两个州之比。
俄罗斯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俄罗斯边远地区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在扩大,因此也使各个地区贫困人口数量的差距加大。西北地区:科米自治共和国指标不错,沃洛格达州差距也不大。南部地区情况相同:罗斯托夫州和伏尔加格勒州生活好一些,印古什和卡尔梅克州比较落后。沿海边疆区:萨马拉州和鞑靼州比较好,而马里自治共和国情况恶劣。最好的是俄罗斯乌拉尔地区,但也是两极分化:亚马尔—涅涅茨州和汉特—曼西自治区生活富裕,而库尔干州情况较差。西伯利亚地区:克麦罗沃和奥姆斯克州处在上游,埃尔基和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州处在下游,差别很大。远东地区:雅库茨克和马加丹生活富裕,犹太自治州、阿穆尔自治州和科里雅克自治区比较贫穷。
据俄官方统计,俄罗斯近几年经济发展比较平稳,货币收入低于贫困线的人口占居民总数的18.9%(1992年为33.5%,1995年为25%)。但贫困人口分布地区不均匀:在乌斯季奥尔登斯基自治区贫困人口占83%、印古什占78%,是绝对的多数。在伊万诺夫州和卡尔梅克自治区,陷于绝境的贫困人口超过一半。这种岌岌可危的情况在俄罗斯8个地区表现得较为严重。首都莫斯科的生活水平在俄罗斯连第二位都没排上,低生活水平的居民占17.1%。最好的地区是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贫困人口数量在俄罗斯各地区差距达 11.2倍。
一般来说,最贫困的人是生活在最偏远地区。但俄罗斯并不完全是这样。例如:涅涅茨自治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9000美元,领先俄罗斯,相当于德国的经济水平。在楚科奇自治区为19000美元,当地人并不满足这样的生活水平。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给这些地区的居民提供高水平的生活保障,他们有机会成为富翁。但不是所有地区都能达到这项水平,国家资源还要再次分配。因此出现了资源丰富的有保障地区的居民生活并不好,他们脚下到处是亿万财富,却没有他们生活所需要的。
2004年,俄罗斯人均 GDP已接近4000美元,但俄罗斯一些地区这项指标没有达到或者说仅达到400美元,地区间的差距大概在80倍左右。差距不仅反映在原料和非原料产地,而且反映在联邦自治区内部。雅拉斯拉夫州不是首都所在地,不是俄罗斯的中心,也没有自然资源,然而,按俄罗斯标准,人民生活得非常好:人均收入是俄罗斯最低生活标准的2百倍,贫困人口只占17.9%。邻近的是伊万诺夫州——人均收入勉强达到基本生活标准。一大半居民生活在贫困中。地图上这两个邻近的州,反差如此之大。
俄罗斯居民普遍认为,我们在一个国度里生活,但就好像在不同的星球一样:一些人可以买宫殿、豪华快艇、足球俱乐部,而另一些人连香肠都买不起。政府官员置若罔闻,工作按部就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振振有辞地说,在所有地区贫困人口越来越少。俄罗斯陷入了困境,居民感到生活越来越穷。出路只有一个——逐渐均衡发展经济。
对于低收入群体的正式统计还没考虑到无收入群体。对俄罗斯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国家统计局还没有引起注意。政府的主要任务是降低贫困人口。在俄罗斯对中等收入的界定始终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1998年经济危机后,俄官方规定的最低生活标准为 1054卢布(3卢布约合人民币1元);2001年低收入定义为每人每月低于1524卢布。2005年俄罗斯居民生活水平研究中心认为,达到最低生活标准2.5倍为中等收入。目前定为5500卢布。在这个生活水平上,占俄罗斯居民 38.8%。这只是平均情况。然而,有37个州明显落后。那里居民的平均收入是其他地区的1/3。按照中产阶级家庭数量,地区差距比按照贫困家庭的数量距离更大,大约在70倍。例如秋明州这个比例达66%,莫斯科63%,圣彼得堡57%。在薄弱地区,还没达到 2%。
如果按照俄罗斯统计局评价的贫困人口越来越少,那么,富裕居民的数量也不会增长很快。实际上与去年相比,中产阶级的数量增加了1.8%。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研究中心认定中产阶级收入为5500卢布,也就是少于200美元。这是多么可笑!哪有这样的中产阶级。按照这样的逻辑,其余居民就应该是贫困阶层。如果按国际标准看,中产阶级的财富应该更多一些。俄罗斯的实际情况是在1.2—2.7万卢布/月。对于莫斯科人来说,应该在3.5—7万卢布/月之间。这样的家庭应该有相匹配的住房、汽车、大笔银行存款,可以到舒适的环境中度假疗养,其中包括到国外旅游。这才是真正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按照官方统计,这样的人在俄罗斯只有1300万人(9%)。而富豪有220万人(1.5%)。
这种贫富分化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经济部门之间贫富差距的扩大。贫困地区就业人员的收入比富裕地区就业人员的收入低1/3;贫困地区领取庆恤金的居民比富裕地区的多30%。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持续拉大,特别是石油能源部门、金融部门的职工收入远远高于其他部门的职工收入。公职人员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一般公务员月工资收入只有几百美元,与私营部门职工平均收入相比相差几倍到几十倍。因此,公务执行中违规收费和公开的勒索行为是常见的现象。
面对这种情况,俄政府今年已投入了成百亿卢布的资金用以脱贫。财政拨了款,但22个地区不仅没达到中等水平,而且仍然落后于其他地区。地方政府投入很少,他们习惯坐享其成,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例如,最近4年。财政主要投入在俄罗斯南部,资金几乎增长了3.5倍,而北高加索地区与国家平均水平的差距实际上并没有缩小。由于国家投入的不均衡,人们生活在一个国度,实际上好像生活在不同的国家。
在俄罗斯,各项社会改革仍然在继续,教育和医疗改革逐渐向货币化过渡。也就是说,不得不付出更多的费用。住房和公共设施改革也在进行,100%的货币化是大势所趋。在不久的将来,社会福利优惠政策会越来越少,随之,贫困人口的数量会越来越大。两极分化不仅不会消失,而且差别会越来越大。
俄罗斯横跨欧亚两洲,领土总面积为1708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700万平方公里。领土总面积比美国大 1.8倍,比中国大 1.6倍,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陆地边界总长 20139公里,其中与中国东北边界3605公里,与中国西北边界40公里。海岸线总长 37653公里。它东濒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西南连里海,北靠北冰洋。东西长9000多公里,南北宽4000多公里。东西两端的时差11个小时。 俄罗斯西部主要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东部是中西伯利亚高原和远东丘陵,南部为大高加索山脉,最高峰是海拔5642米的鄂尔布鲁士峰,是全俄罗斯的最高点。 乌拉尔山和乌拉尔河是俄罗斯也是欧亚大陆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以东是西伯利亚平原,它由叶尼塞河分为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以东是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俄罗斯濒临12个海,波罗的海、黑海和亚速海、巴论支海、东西伯利亚海、喀拉海、拉普帖大海、楚克奇海、白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还有一个内海--里海。流经俄罗斯境内的河流主要有最长鄂毕河(总长度为5410公里);阿穆尔河(黑龙江)、西伯利亚的勒拿河和叶尼塞河以及着名的被誉为俄罗斯的"母亲河"伏尔加河。俄罗斯境内的湖泊有20多万个,其中贝加尔湖是俄罗斯最大的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
俄罗斯的行政区划
俄罗斯国家的全称是俄罗斯联邦,是联邦制的国家,首都是莫斯科。 俄罗斯由21个自治共和国(如阿巴什克斯坦、车臣、鞑靼斯坦等)、49个州(如阿穆尔州、赤塔州、伊尔库茨克州、新西伯利亚州、圣彼得堡州及莫斯科州等)、 6个边区(如哈巴罗夫斯克边区、滨海边区等)、10个自治区和一个自治州。
俄罗斯的交通、通信
俄罗斯的铁路总长154000公里,其中 87000公里用于公共运输( 49000公里为柴油机车铁路、 38000公里为电力机车铁路);公路总长934000公里,其中非柏油路209000公里;内河航运线总长101000公里;原油运输管线 48000公里、石油产品运输管线 15000公里,天然气运输管线140000公里(1993年 6月统计);港口21个,千吨以上船舶 800艘;飞机场2517座。 电话共2440万部,其中城市2090万部,乡村 350万部;电视广播站7183座,电视机5420万台。

俄罗斯民俗习惯

俄罗斯优美的自然环境给她的人民提供了很好的休息环境。在夏季,空闲时人们常在公园或路边小憩,或是在郊外烧烤和游泳。当假期来临,他们就去自己的别墅去种种菜,休息休息,是一个极会享受的民族。
俄罗斯极富民族特色的纪念品--木娃娃(玛特廖什卡)。它几乎是俄罗斯传统工艺品的象征。
茶炊是俄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温馨家庭的独特象征和支柱。 俄罗斯有独特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早餐比较简单,面包夹火腿,喝茶,咖啡或牛奶。午餐则丰富的多,通常都有三道菜。第一道菜之前是冷盘。第一道菜是汤,俄式汤类比较营养,有薯仔丁、各类蔬菜,还有肉或鱼片。第二道菜肉类或是鱼类加一些配菜。第三道菜是甜点和茶、咖啡之类。按照俄罗斯的习惯,菜的顺序不能颠倒。
俄罗斯人善饮伏特加酒。面包和盐则是他们用来招待贵宾的。 在冰天雪地,脚蹬长统靴,腿穿单丝袜,身着超短裙,外套一件银狐或兰狐段大衣,是莫斯科冬天一景。不过莫斯科的风硬,必须带帽子。
俄罗斯人很注重仪表,很爱干净,衣着整洁。出门旅行总要带熨斗。参加晚会、观看演出,俄罗斯人习惯穿晚礼服,尤其是看芭蕾舞剧,显得特别高贵。
俄罗斯人特别喜欢花。逢年过节或是去朋友那里作客都要买花,家中还种一些。他们也特别爱小动物,象猫、狗等。
俄罗斯人用面包加盐的方式迎接贵宾,这是因为在古俄罗斯盐很珍贵,只有款待宾客时才用。面包在当时代表着富裕和地位。一般将面包放在铺有精致刺绣方巾的托盘上。由主人献给尊贵的客人。客人先对面包示以亲吻,然后掰一小块,撒上点盐,品尝一下,表示感谢。
俄罗斯人喜喝红茶加糖、蜂蜜或果酱。俄罗斯的饮茶文化渊远流长。早在十八世纪,俄罗斯的一些城市就开始生产茶具,其中图拉被公认为真正的茶炊之都。茶炊是俄罗斯传统饮茶文化的象征。在今天的俄罗斯,茶炊已经成为了温馨家庭的独特标志。
俄罗斯人喜欢饮酒,但不太讲究菜肴,有酒喝就行。女士们一般喝香摈和果酒,而男士们则偏爱伏特加。伏特加是一种用粮食酿造的烧酒。好的伏特加虽然度数高,但喝后不容易上头。
俄罗斯人喜欢文学,酷爱读书。在汽车上、地铁里,随处可见看报、读书的人。很多俄罗斯人的家里都有丰富的藏书,有的甚至有自己的家庭图书馆。

饮食

吃的内容
俄罗斯民族吃的东西几大特点:
酸:面包、牛奶是酸的,菜汤也是酸的。
冷:午餐时多数是冷盘。红黑鱼子、各种香肠、火腿、红鱼、咸鱼、酸 蘑菇、酸黄瓜、凉拌菜、奶酪等,都凉吃。
冷饮吃得很多,零下30多度照吃冰淇淋。
汤:午餐必喝汤。有各种肉汤、鱼汤、酸菜汤、白菜汤等,夏天还有冰汤。“红菜汤“是一道有名的风味。
酒:烈性酒,而且一般酒量都大。
茶:喝红茶,加柠檬片和糖。倒茶时,先从茶壶里倒出一些酽茶,然后用水冲淡。
主食:以黑麦、小麦面粉制成的面包,黑面包是俄罗斯人爱吃之物,并常以此为待客的食品。粥是各种麦子煮的,或者用荞麦煮。荞麦粥里往往放有鸡蛋、洋葱、蘑菇、原汗汤、鸡肉或别的肉类。
副食主要爱吃鱼、虾、羊肉、青菜和水果。如羊肉串、羊肉汤、烤羊肉,炸羊排、炸羊肠等。
蔬菜是黄瓜、西红柿、薯仔、萝卜、生菜和洋葱。但俄罗斯人不吃某些海物(乌贼、海蜇、海参)和木耳。
吃的规矩
在服务性场所,如饭馆里,一般给小费,也叫荼钱。可以付的时候酌量多付一点儿,然后说“不用找”,就行了。
应邀做客时,进屋先脱衣帽,向主人及其他人问好。在主人家里,先向女主人鞠躬问好,坐在主人让给的位置上。
吃西餐,请左手持叉,右手持刀,面包用手拿,一般只有在使用久时才把刀放下。举杯饮酒请用右手。嚼东西时把嘴闭上,不能嚼出声来。吃水果一般削皮。在宴会上须“绅士”一些,照顾身旁的旁的妇女。

卫生习惯

公共场所不许吸烟,不许随地吐痰。在很空旷的大街上,离人家很远抽烟,也会有人走过来“关照你”。俄罗斯人这方面公德意识是很强的。
俄罗斯人有“泡澡塘”的习惯。他们的澡堂很独特——蒸汽澡堂,澡堂里有炉子、有烧热的石头,把水泼到石头上,立即出现蒸气,然后用白桦树条编成的扫帚拍打身子。

打招呼

俄罗斯人相当讲究称呼,不过如果你和他们只是一般打打交道,就不用清楚所有的章法了。
在大街、商店、公共汽车等平常场合,你可称对方“您”(威),或“同志”(达瓦里西)。
如果进一步交谈,你可以按对方性别年龄,分别称“先生”(嘎斯巴季尼)、“小姐”“捷乌什嘎”、“女士”(达姆)、“朋友”(得路克)、“小伙子”(马拉多依)。
与俄罗斯人在一个较正式的场合互相认识和交谈,要努力记住对方的全名,既要称呼他的名字还要加上父姓,以示尊敬和客气,而且记住:称“您”不称“你”。

交谈禁忌

让烟时,一般要递上烟盒让其自取,不能只给一支。特别注意不要一根火柴点三个人的烟。
男人吸烟时,先问问你身旁妇女介意不介意。出门时,男子帮助同行妇女穿大衣,拉大门。
谈话时请看着对方,不插话,以示尊敬。
上厕所的代语是“对不起,请等一下”或说“对不起,我去打个电话,请等一等”。
握手时要脱手套,不摇对方的手,一般的关系,轻轻地握;关系很好时可用力。
对年长者的妇女,别先伸手。对初见面的妇女,可先鞠躬。
你是女子,请切忌以裙子当扇子扇风,否则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还有,对他人不得用手指指点点,交谈时不要大声嚷嚷。俄罗斯人在公共场合要么不说话,要么低声交谈,很文明。

⑼ 俄罗斯对茶有什么讲究呀,他们有什么风俗习惯呀特别是对铁观音的

一般俄罗斯人只喝红茶。多数人习惯加糖,也有糖加奶的。最喜欢的红茶是斯里兰卡产的。
绿茶只是为了调节情调,显示小资等偶尔喝喝。
花茶,有很多人愿意喝,最喜欢的是茉莉花茶,因为闻起来很香。
至于铁观音,大红袍之类的,对于他们等于对牛弹琴,根本不懂的。他们对茶叶的评价与中国不一样。中国所谓的名茶,在俄罗斯市场上,很难销售。
如果是送朋友,或者是销售,最好是提供红茶,袋泡的红茶,或者像斯里兰卡一样,将整叶的大叶红茶加工成小的颗粒状。也可以提供最普通的绿茶。

⑽ 俄罗斯的饮食文化习俗

俄罗斯的饮食文化习俗

俄罗斯民族吃的东西几大特点:
酸:面包、牛奶是酸的,菜汤也是酸的。
冷:午餐时多数是冷盘。红黑鱼子、各种香肠、火腿、红鱼、咸鱼、酸 蘑菇、酸黄瓜、凉拌菜、奶酪等,都凉吃。
冷饮吃得很多,零下30多度照吃冰淇淋。
汤:午餐必喝汤。有各种肉汤、鱼汤、酸菜汤、白菜汤等,夏天还有冰汤。“红菜汤“是一道有名的风味。
酒:烈性酒,而且一般酒量都大。
荼:喝红荼,加柠檬片和糖。倒荼时,先从荼壶里倒出一些酽荼,然后用水冲淡。
主食:以黑麦、小麦面粉制成的面包,黑面包是俄罗斯人爱吃之物,并常以此为待客的食品。粥是各种麦子煮的,或者用荞麦煮。荞麦粥里往往放有鸡蛋、洋葱、蘑菇、原汗汤、鸡肉或别的肉类。
副食主要爱吃鱼、虾、羊肉、青菜和水果。如羊肉串、羊肉汤、烤羊肉,炸羊排、炸羊肠等。
蔬菜是黄瓜、西红柿、薯仔、萝卜、生菜和洋葱。但俄罗斯人不吃某些海物(乌贼、海蜇、海参)和木耳。
吃的规矩
在服务性场所,如饭馆里,一般给小费,也叫荼钱。可以付的时候酌量多付一点儿,然后说“不用找”,就行了。
应邀做客时,进屋先脱衣帽,向主人及其他人问好。在主人家里,先向女主人鞠躬问好,坐在主人让给的位置上。
吃西餐,请左手持叉,右手持刀,面包用手拿,一般只有在使用久时才把刀放下。举杯饮酒请用右手。嚼东西时把嘴闭上,不能嚼出声来。吃水果一般削皮。在宴会上须“绅士”一些,照顾身旁的旁的妇女。
俄罗斯的茶饮文化

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人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 俄国人饮茶的历史虽不算太长,但茶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却占有重要位置。俄国人不但 喜欢饮茶,而且逐步创造并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
历史上,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直接传入俄罗斯,这一过程没有西欧国家的介人。据 一些史书和网络全书的记载,俄罗斯人第一次接触茶是在1638年。当时,作为友好使者 的俄国贵族瓦西里·斯塔尔可夫遵沙皇之命赠送给蒙古可汗一些紫貉皮,蒙古可汗回赠 的礼品便是4普特(约64公斤)的茶。品尝之后,沙皇即喜欢上了这种饮品,从此茶便堂尔 皇之地登上皇宫宝殿,随后进入贵族家庭。从17世纪70年代开始,莫斯科的商人们就做 起了从中国进口茶叶的生意。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167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关于俄国从中国长期进口茶叶的协定 。但是,从中国进口茶叶,路途遥远,运输困难,数量也有限。因此,茶在17、18世纪 的俄罗斯成了典型的“城市奢侈饮品”,其饮用者的范围局限在上层社会的贵族、有钱人,喝茶则一度成了身份和财富的象征。直到18世纪末,茶叶市场才由莫斯科扩大到少数外省地区,如当时的马卡里叶夫,如今的下诺夫哥罗德地区。到19世纪初饮茶之风在 俄国各阶层始盛行。 然而,事实上,有关史料证明,俄罗斯人第一次接触茶的时间还要早些,是在1567年。 当年到过中国的两位哥萨克首领彼得罗夫和亚雷舍夫曾经描述过一种不知名的稀奇的中 国饮品,这种饮品在当时的西伯利亚东南部及中亚地区已经比较普及。但可能因为哥萨 克首领的描述没有引起沙皇贵族的注意,因此,这段历史也就鲜为人知了。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饮茶习俗。从饮茶形式上来看,中国人饮茶一向是香茗一杯 ,细品慢饮;俄国人喝茶,则伴以大盘小碟的蛋糕、烤饼、馅饼、甜面包、饼干、糖块 、果酱、蜂蜜等等“茶点”。从功能上看,中国人饮茶多为解渴、提神亦或消遣、待客 ;俄国人喝茶则常常为三餐外的垫补或往往就替代了三餐中之一餐。当然,喝茶之际谈天说地是必不可少的,俄罗斯人把饮茶当成一种交际方式,饮茶之际达到一种最好的沟通效果,而独自饮茶则可以给自己一个沉思默想的机会,进行一种“我”与“我”的交流。
从饮茶的品种来看,中国人喜喝绿茶,俄罗斯人则酷爱红茶。有趣的是红茶在俄语 是“ 椐拽猝擐恣? 椐学邸 ,直译为"黑茶"。之所以称之为“黑茶”,似乎有合乎逻辑的道理:一来红茶在没泡入水中时呈黑色,二来俄罗斯人喜喝酽茶,浓浓的酽红茶也呈黑色。从饮茶的味道看,俄国人更喜欢喝甜茶,喝红茶时习惯于加糖、柠檬片,有时也加牛奶。因而,在俄罗斯的茶文化中糖和茶密不可分,人们用 厂岌学悃讧咬?зачай- 悃学绉学?直译谢谢糖茶)来表示对主人热情款待的谢意。从饮茶的具体方式看,俄罗斯人喝甜茶有三种方式:一是把糖放入茶水里,用 搅拌后喝;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人喝红茶加什么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2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