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在的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如何
A 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中俄之间,现在是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目前两国关系发展很好。
中俄开展战略协作最主要的利益是,中俄两国由冷战时期的对手变成了朋友和伙伴,两国不用再拿出巨大的资源防备对方,而是可以集中力量搞建设、发展自己。同时,两国在国际舞台彼此多了一个有利的支持者;两国在一些重要的具体领域实现了优势互补,两全其美;中俄战略协作产生了良好的辐射效应,带动了两国各自与有关国家关系的发展。另外叙利亚问题,集中体现了中俄战略协作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和平与稳定因素。
但很多人一提到中俄关系,就会想到两国互相靠近取暖,是因为他们拥有共同的敌人美国,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 我们先来看看中俄关系的现状:
(一)两国建立起完善的高层定期会晤及其他各级别交流与会晤机制
1996年4月,双方决定建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定期会晤机制以及战略安全磋商等高层次的合作机制。基本覆盖中俄合作的所有领域,是中国对外合作中规格最高、组织结构最全、涉及领域最广的磋商机制。如此完备的大国合作机制,对中国来说是唯一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见的,它为中俄双方开展合作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的制度框架。
(二)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三)两国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相互支持
俄在台湾、西藏、“东突”等问题上坚定地支持中方立场。中方还在俄维护二战历史荣誉、反对改写二战史观等问题上坚决地站在俄一边。
(四)两国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军事合作
中俄军事合作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说明,双方已不再相互视为潜在的军事对手或军事威胁,两国间的互信程度已发展到很高水平。
(五)两国经济合作稳步上升,经济合作长期滞后的局面逐渐有所改观,中俄关系的物质基础开始增强
中俄能源合作稳步发展。两国天然气、核电等领域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六)边境和地方合作日益成为两国合作的新增长点
(七)两国民间交往和合作空前活跃
(八)两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合作卓有成效
二、中俄战略合作的“弱点”
1、两国关系相当利益化
中俄两国都反对美国的全球扩张和单边霸权主义。虽然中俄两国的伙伴关系并非直接针对美国,但它们达成的共识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遏制美国单边主义的扩张。
不过,中俄关系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并不完全受中美关系的影响。除了共同抵御美国的单边主义外,中俄之间也有其他赖以紧密合作的原因。两国的关系可谓是相当利益化,基本上,双方都只想从自己利益出发,对于对方的要求,大家都有一定的保留。例如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但同时也对日本市场垂涎三尺;俄罗斯卖给印度的先进武器往往比中国还要多;俄罗斯对中国迅速崛起的担忧更甚于比中国害怕俄罗斯崛起。在政治层面,双方达成了相互支持的共识:我可以支持你打击恐怖主义和镇压车臣分裂分子的活动,但你也得支持我反对‘台独’的行动。
2、中俄关系未来或有质变
俄罗斯在处理俄中关系时有所保留,也许是因为俄罗斯担心中国的崛起及其对俄罗斯安全的影响,但中国对俄罗斯的国内稳定也心存疑虑。因此中国更注重其石油和武器进口的多元化,避免对一个大供应商过度依赖。一旦中国经济对俄罗斯资源的依赖性减小,俄罗斯在中国的战略考虑中的地位就将贬值。
与此同时,在中俄关系正进入所谓的经济发展高速轨道后,俄罗斯却在能源开发方面拖拉,而且对未来的规划也跟不上潮流。两国目前都处于后社会主义改革阶段,这是两国的共同使命。一旦中国在经济改革方面领先一步,进入更高的改革层次,中俄关系将会经历一次质变,这一点从两国对上海合作组织(SCO)的不同期望可以证明。
3、单纯双边交流难敌全球整合
俄罗斯仍然狭隘地以为SCO的使命应该是反恐、反分离主义和反原教旨主义,而中国希望将SCO的使命提升到经济发展的层次。中国建议两国共同建立欧亚自由贸易区,但遭到对方拒绝。其原因看来是俄罗斯觉得自己深陷危机,而且有一种被人围困的感觉。它相信一旦自由贸易区得以建立,俄罗斯和整个中亚地区的经济将受中国操控,届时俄罗斯将失去它在这些前苏联共和国的影响力。
三、中国放眼未来20年
和目前的政治关系相比,中俄经济合作关系则过于虚弱和单调,缺乏动力和创造力。迄今为止,中俄合作仍然局限于能源和反恐两个方面。
与俄罗斯相比,中国处于更强势的战略地位。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应该而且必定会被中国用来实现其和平崛起的宏伟目标。因此要理解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应该从中国宏伟目标的战略阶段和空间的视角来审视它。要把握未来20年的战略合作机遇,以牺牲空间来赢得时间的方式是中国的基本选择。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何争执多年的中俄边境冲突,最终在有利于俄方的方式下解决了。这种中俄关系的战略阶段与空间与中国的大战略是相容的,因而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了深化、细化合作的关键阶段
中俄战略协作需要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追求更多具体的合作成果。西方谚语说“细节出魔鬼”,随着中俄双方合作越来越具体,越来越触及两国的切身利益,利益协调难度无疑会有所增大,出现利益分歧的情况在在所难免。
(二)中俄两国同时快速发展使两国战略协作面临新的形势
中俄两国目前都在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这是当前国际形势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在中俄两国300多年的关系史上也是第一次。随着中俄两国国力的同步增强,两国关系中的竞争性会不会扩大?两国会不会调整对对方的政策?会不会提高甚至改变与对方合作的条件?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认真研究和考虑的。
(三)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仍然是不均衡的,突出表现在经济合作仍然远远滞后于政治合作,中俄两国经济合作还有很大的潜力未能挖掘出来。
四、中俄潜在冲突
1、 需要解决一个核心思想认识问题,就是中俄两国彼此如何看待对方的强大。
中俄两国都在走向强大。中国如何看待俄的强大?俄如何看待中国的强大?是否认为一方的强大将会对另一方构成威胁?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中俄政治互信的基础就难说牢固。
2、正确看待和妥善处理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3、一定要下大力气把经济合作尽快搞上去。中国的快速发展,俄方越来越担心自己恐有沦为中国原料市场的风险。而中美经济关系的发展是对中俄经济关系发展的一个吸引力提醒。
2. 谈谈对俄国侵华的历史看法认识
沙皇俄国侵占了中国最多的土地;苏俄不但没有归还中国的原有领土,在二战结束前夕又强迫民国政府割出蒙古。所以说俄国是让中国地图由公牛变成雄鸡的罪魁祸首,对中国的实际伤害最大,李鸿章就曾说过:“忘中国者,必沙俄也!”
3. 如何看待沙俄侵占大量中国领土
1689年(康熙28年),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第8条明确规定:“2国大臣相会,议定永远和好之处,奉行不得违误”。这里所说“永远和好之处”,是指划定的边界为“永远”和好之处。“奉行不得违误”,自然是指:不得破坏这个边界。这是尼布楚条约规定得清清楚楚的。
然而,俄国并没有遵守《尼布楚条约》的这个规定。在签订条约之后不久,俄国便有计划、有组织地破坏《尼布楚条约》,把侵略魔爪逐步渗透到中国的黑龙江边,侵占到中国黑龙江的左岸(以黑龙江的流向为正,流向的左面为左岸)。到太平天国变乱,英法侵华时期,中国的清王朝处在内外交困状态,这时一直在偷窥侵华时机的俄国,看到机会来了,于是从对中国领土的“蚕食”,迅速走上“鲸吞”。
1857年,英法发动第2次侵华战争,俄国迅即从2个方面进攻中国。一是调派大军,侵进中国海兰泡,要挟中国割让黑龙江以北领土;二是派遣外交官来华,伺机敲诈勒索。
俄国政府特派驻伦敦的海军代表普提雅廷 ( Count EVPoutiatin )为驻华公使,迅速来华。俄国政府在给这个代表团的训令中指出:“在和中国政府打交道时,要放弃旧的1套不够果断的作风”,就是要不顾一切,不择手段。
俄国还通过其驻北京30多年的特务、主教巴拉第,向中国理藩院进行威胁和讹诈,说什么英法要占据中国,因“本国(俄)边境与之(清)界连,倘生事端,亦受其祸,祈将2国边界之事极早完结,以后情愿与贵国彼此相安相保,并防将来不测之事”。在他写给俄国政府的信中说:“我再也不怀疑合并阿穆尔左岸1事。自由通航还只是1个不彻底的措施……,在我看来,事情可以悄悄地安排好,但要坚决行动起来”。
普提雅廷在来华途中,先跑到伊尔库茨克,与俄国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会面。2人一起策划侵华阴谋。从此,一方面由穆拉维约夫在东北加紧进行军事侵略;一方面由普提雅廷在中国内地勾结英、法一道侵华。南北夹击,强迫中国割让土地。
一、炮火威胁下,逼迫中国清朝政府签订《瑷珲条约》http://www.doc88.com/p-9062388524120.html
1858年5月,穆拉维约夫调集12,000最野蛮的哥萨克兵,侵驻黑龙江口,军事占领黑龙江左岸。穆拉维约夫宣称:从1858年航期开始,“凡留在左岸的居民,均属我国(俄国)管辖”。并声称:“我认为,如果我们被迫对中国人使用武力,那么阿穆尔将是我们的主要作战基地。在瑷珲登陆,从那里有几条平坦大道,穿过人烟稠密的地区,通向南满和北京”。
当普提雅廷率俄国军舰,伙同英、法侵略军,进逼天津时,穆拉维约夫用大炮威胁清朝谈判代表,黑龙江将军奕山签下了《瑷珲条约》。
这份条约共3条,主要是把俄国侵夺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的事实法律化。中国的内河黑龙江,便成了中俄界河。江东64屯,由中国人“永远居住,仍着清国大臣官员管理;与俄罗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
在当时,94俄国政府中,不少人也公开承认,在武力威胁下签订的条约,显然是无效的。
这份条约,清朝政府没有批准。并且,将谈判不力的代表奕山“撤职留用”。对另1谈判代表吉拉明阿处以撤职查办,戴枷游街示众。奕山是道光皇帝的侄子,误了国,照样受处分。
4. 沙俄领土扩张对俄罗斯人来说是怎么对待的,有什么逻辑
俄罗斯历史教科书秉承的逻辑是“胜利者不应该被指责”,在这个口号下,俄罗斯从弱小的公国一步步成长为横跨欧亚的大帝国,成为一个真正的胜利者。一切有利于(壮大)俄罗斯的人和事,就该是正确的人和事。
5. 俄罗斯政府现在对历史上侵华战争是什么样的认识和态度与日本政府对历史上侵华战争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对于历史上的侵华战争,从官方角度来看
1、战争的性质
俄国人认为是对俄罗斯疆土的伟大开拓,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功业之一
日本认为,是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当然,我们认为他们不是说的真心话)
2、对战争行为的道歉
俄国从来没有进行过道歉
日本,从72年以来,对中国的官方正式道歉超过50次(当然,我们认为他们不是真心实意的道歉)
3、对于侵略战争中刽子手的态度
俄国,印在钞票上,并在全国各地建立雕像,进行纪念
日本,放在民间的靖国神社里面,天皇从未参拜,首相和官员也只敢以私人身份参拜
4、教科书
俄国、全部教科书都将对华侵略战争视为伟大的战争
日本、97%的教课书将侵华战争视为侵略战争,3%的教科书将侵华战争视为帮助亚洲人民摆脱欧美殖民侵略的战争
5、民间态度
俄国、绝大多数俄国人认为那是他们祖先的荣耀
日本、大约80%的日本人认为“那是上一代的事情,的确是我们做的不对,给别人造成了麻烦,现在就让它都过去吧,一切向前看。”,3%的人对那场战争表示不服气,有几千人叫嚣要再打一次
6. 俄罗斯人对中国人到底是什么态度
关于俄罗斯人对中国人的态度?其实这个问题一点都不复杂,咱们先说一下历史上态度。
(俄罗斯美女都希望嫁到西欧和美国)
总的来说,俄罗斯人对中国人的态度很一般,真的很一般,尤其政府部门,特别喜欢勒索中国商人。
当然了,如果有时间大家可以亲自去俄罗斯看一看,玩一玩,也是挺不错的。
7. 苏联人民面是如何面对德国人入侵的
苏联人民没有被吓倒,苏联军队也没有丧失元气。德国法西斯的背信弃义,激起了苏联人民的无比愤慨,德军在苏联领土上的疯狂屠杀,千百倍地增强了苏联人民消灭法西斯的战斗决心。“崇高的愤怒,像浪潮一样翻滚——人民战争,神圣的战争到处奔腾!”
这激奋的战歌,响遍苏联大地,苏联人民万众一心,奋起抗敌。全军将土发出了钢铁誓言:“为保卫祖国,消灭法西斯,流尽最后一滴血!”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以极大的凝聚力,把苏联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一股消灭法西斯的革命洪流。苏联人民用自己的心血培养起来的红色伞兵,也满怀对法西斯的仇恨,投入了这场伟大的战争。
8. 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都放弃了自己殖民地,为何俄国却死也不放手
因为俄国的殖民地都与它的国土直接相邻,所以俄国就直接将这些土地纳入到了自己的管辖范围内,而不是远距离殖民。不管是俄国还是苏联,都奉行大陆性扩张,所以可以看出,俄国的殖民地基本上都在自己国家四周,几乎全部都是对国家毗邻区进行扩张。
俄国、苏联和英法有着明显差异,他们更为强势,善用武力。俄国的强势对殖民地非常有效果,俄国并没有像英法两个国家那样难以维持广大的殖民地,甚至殖民地闹独立就放任他们独立。俄国的原则非常简单,殖民地一旦出现镇压不了的问题,那就使用武力来解决,这一点英法两国很难做到,所以他们被迫放弃了殖民地,而俄国一直保留。
9. 抢中国土地最多的俄罗斯,为什么很少有中国人恨它
主要是媒体和电视剧的渲染,现在媒体都在报道日本针对中国的一些军事举动,导致中国人民潜意识都把日本当最大的敌人。相反媒体都在报道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很好,紧密合作的关系。还有历史原因,以前是清朝晚期沙俄侵略了大清王朝抢了中国的土地,那时候还不是共产党执政,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中国有国民党和共产党,并且日本侵略军杀了很多共产党和八路军,所以现在的中国政府都把对日本的仇恨最大化。而且俄罗斯也是经过了沙俄,前苏联,到后来解体才有了独立的俄罗斯,军事和政治上中国和俄罗斯有很多需要团结合作的地方,不能反目成仇。
10. 俄罗斯是怎样一步步吞并西伯利亚的对我国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也是盘踞于欧亚大陆北方的一个大国,不仅领土面积大,军事也是非常的强劲的,那么它的领土面积是如此一步一步的达到今天如此之大的呢?这还要从它本身的历史上说起。原来的俄的国土面积并非现如今之大,我们知道现在的它领土面积非常之大,达到了1700万平方公里,但是历史上可不是这样的。
公元1533年俄统一的时候国土面积才仅有280万平方公里,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国土面积一直在扩张,到伊凡四世时期,进行了一番扩张,国土面积才达到了398万平方公里,距离今天的1700平方公里的国土相差甚远,之所以今天俄的国土面积能够达到如此之大,是因为国土面积的不断扩张,俄一步步吞并了西伯利亚。那么俄罗斯是怎样一步步吞并西伯利亚的?对我国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结语但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趁机侵占东北,签约割地,后来又出现了外蒙独立事件,让我国丢掉了1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所以俄能在西伯利亚进行一番征服,而我国却没有,是因为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太过于寒冷,种植业很难发展,作为一个古时候的农业大国,农民对这一块土地并不感兴趣,但是对于俄来讲,他们能够适应这里的寒冷,并且这里虽然不能耕地,但是拥有着很好资源,这都让俄人看在眼里,“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
我国古代是农业文化,但是因为俄相关气候与地理的原因,他们是商业文化,西伯利亚地区对于商业的扩充来讲,十分的有利,这使得他们非常的关注西伯利亚地区,并且最终收服西伯利亚地区,从他们民族的侵略过程可见,他们战斗民族的称号。一直不断的扩张侵略过程中,体现着他们身为战斗民族的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