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潜艇为什么个头大

俄罗斯潜艇为什么个头大

发布时间:2022-05-14 10:40:10

Ⅰ 俄罗斯潜艇和美国潜艇

俄罗斯现役潜艇大部分是核动力的,只有少数基洛级常规潜艇。
现役的俄罗斯潜艇绝大多数都是苏联时期的。那时候设计局多,提出的设计方案也多,再加上那时候不计成本对抗美国,导致同一级别有好几种潜艇。而美国除了50~70年代验证艇多些外,基本上每一级别只建造一种。但每一级别都有明显进步。

Ⅱ 俄罗斯“拉达”级常规潜艇的优点有哪些

“拉达”级的研制工作可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1989年,苏联海军授予红宝石设计局一份合同,委托其负责设计新的第四代常规潜艇。

由于苏联的解体,国内需求大大减少,为了生存,设计局把目光主要投向国外,在设计时从“小”(小型潜艇)处着手,希望能在国际市场上找到买家。基于这种思想,根据不同用户需求,红宝石设计局最终完成了一个“拉达”级潜艇出口型家族的设计工作。

以标准排水量的不同分别命名为550、750、950、1450、1650和1850型,这是俄罗斯潜艇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所有型号的潜艇均采用相同的设计和整体布局,使用统一的设备,主要差别在于潜艇的外形尺寸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潜艇武备数量、海上自持力、续航力及艇员编制上的差异。

出口型家族统称为“阿穆尔”级,在这个出口型家族中,“阿穆尔”1650型具有最大的出口潜力,也是跟内销型“拉达”级基本一致的型号,主要区别在于动力装置、反舰导弹系统、通信系统和所需人员编制有所不同。由于“阿穆尔”级潜艇采用模块化系列设计,可根据不同需要建造相应吨位的潜艇,因此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在该级艇的研制过程中,吸收了俄罗斯海军和世界上不同海域国家海军使用W级(613型)、F级(641型)、T级(641B型)和“基洛”级多年的经验。出口型“阿穆尔”级上的设备和武器有的是在俄罗斯生产的,有的是在购买国生产的,还有的是在第三国生产的。

1997年12月26日,位于圣彼得堡的海军上将造船厂开工建造首艘内销型“拉达”级潜艇“圣彼得堡”号,将装备俄罗斯海军,后续还可能订购。1998年该厂又开工建造一艘“阿穆尔”1650潜艇,准备出口,去向还不明确。据推测,印度是最有可能的买主。

该级艇的主要设计使命是同水面舰船和潜艇交战,同时执行监视、布放水雷和部署特种作战部队等任务。它可以在濒海地区、浅水域和深水域以及世界范围内任何气候环境下执行任务。

结构特点

该级艇一反苏联俄罗斯潜艇采用双壳体思想,采用西方国家常用的单双壳混和结构,首尾采用双壳体结构,中间采用单壳体结构,这在俄罗斯常规潜艇设计上是一个新突破。艇体外表面光顺,无明显突出体。

非耐压壳体上的流水孔由“基洛”级的长孔形变为缝隙式,进一步减小了水流阻力。

首水平舵也由“基洛”级的上甲板上移到了指挥台围壳上,这种布置阻力很小,因此无论何时首水平舵都不用缩进艇内,大大节省了艇内空间。尾部采用十字型操纵面。

主要优点

既然该级艇是第三代“基洛”级潜艇的“接班人”,所以与已经获得世界好评的“基洛”级潜艇相比,无论是隐身性、机动性、探测能力还是攻防能力,“拉达”级都胜“基洛”级一筹。

隐身性能好

“拉达”级潜艇吸收了“基洛”级潜艇成功的技术和经验,精心地进行了安静化综合设计,特别是被“基洛”级636型证明行之有效的降噪技术在该艇上进一步得到完善利用。

该级艇选用了更多专门研制的低噪声、低振动设备,大大减少了振动噪声源;设备的安装大量地采用了浮筏减振降噪装置,从而有效降低了设备的振动和噪声向壳体的传递;在艇内布置的各种管路上广泛采用了挠性连管、消声扩散器、阻尼橡胶层、阻尼支承和吊架、套袖式复合橡胶管等减振隔声装置,减小了管路振动和噪声传递。

艇上的结构和设备上也大量采用各种消振元件和阻尼材料,吸收消耗了结构和设备的部分振动能量;整个艇体的外形采用了水滴形流线外型,几乎接近最小阻力外型,亦是最小噪声外型;推进装置采用了7叶大侧斜低噪声螺旋桨并改进了推进轴,大大减小了水动力噪声和螺旋桨噪声。

为了增强隐身能力,艇体外加装了消声瓦,既能有效地吸收敌方主动声呐的探测声波,从而降低敌声呐的探测距离,又能抑制艇壳的振动,隔离内部噪声向艇外辐射,改善了本艇声纳的工作条件,使声纳的作用距离获得较大的提高。

经过以上的一系列措施,“拉达”级的噪声水平降低至90分贝以下,比“基洛”级还要低30分贝。由此可见,“拉达”级潜艇将是比有“深海黑洞”之称的“基洛”级更安静的水下猎手。

在设计方面,该级艇取消了外露设备,实在无法取消的也换成了升降式,使其被雷达侦察到的概率大为降低。

机动能力佳

“拉达”级潜艇的外形尺寸和排水量均小于“基洛”级,所以水面机动能力优于“基洛”级。目前首艇采用的是单轴柴电推进方式,装有2套柴油发电机组,每台功率2500千瓦;1台主推进电机,输出功率4100千瓦。

虽然受舱内空间大小的限制,所能携带的燃料要少,最大续航力不如“基洛”级,但“拉达”级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在潜艇建造期间或进行现代化改装时加装专门设计的AIP系统,即两套氧-氢型燃料电池组。

这种新型柴电推进系统被设置在一个长12米的模块化舱段中,改装时可以很方便加装。常规潜艇水下航行依靠电池组提供能量,一般只能在水下连续航行3~5天就必须浮出水面为电池组充电;而“拉达”级潜艇的燃料电池组可使潜艇在水下连续航行时间达15天以上,是包括“基洛”级在内的一般常规潜艇的3倍,这大大提高了潜艇水下机动能力和作战效能。

探测水平高

该级潜艇的声纳系统在“基洛”级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改进,探测距离和精度均有所提高。该级潜艇装备俄罗斯研制的“利蒂”综合作战系统,其中包括艇首高灵敏度的噪声、测向声纳系统和艇尾的拖曳阵列声纳系统。噪声、测向声纳的基阵覆盖了艇首前端的大部分表面,目前世界上类似的潜艇还没有装备像“拉达”级潜艇覆盖面积如此大的声纳基阵。

该噪声、测向声纳可完成水中全方位探测、警戒监视、跟踪定位和攻击等任务,具有同时跟踪4个以上不同目标的能力。由于该级潜艇自身的噪声非常小,该声纳系统以主动方式探测敌方水面舰艇的距离超过60千米,以被动方式探测敌方水面舰艇的距离为20千米。计划安装的拖曳阵列声纳系统可能是“基洛”级636型潜艇上使用的MGK-400EM或是其改进型,该系统在低频段工作时的探测距离高达100千米以上。

总体来讲,其探测能力不仅能够确保首先发现对方目标,而且使己方有足够时间选择时机和不同的武器来发起攻击。

该级艇还装备有多根可伸缩桅杆和攻击潜望镜。1部观察桅杆可装备电视摄像头、红外成像仪和激光测距仪,以保证在任何时候都能进行观测。1部天线用于接收卫星导航系统GPS和Glonass信号,同时还有1部天线用于接收无线电信号。1部攻击潜望镜具有目视和低可见光电视通路,并且多用途潜望镜采用了非穿透耐压壳技术。1部对海搜索雷达系统可完成自动标图和解决航行问题等任务,目标探测距离、隐蔽性、精确性都有所提高。

复合导航装置包括1套小型惯性导航系统,可保证航行安全并确定发射导弹所需要的潜艇运动参数。无线电通信装备还包括1部可释放无线电天线,可在水下100米无法被探测到的情况下接收指令和信息,这是一种新型水下接收岸上信号的无线电信息系统。

攻防能力强

“拉达”级的作战武器系统在“基洛”级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提高。作战情报指挥系纺采用了新型计算机,处理能力加强、体积重量减小、自动化程度提高;全艇系统也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的中央控制管理。

火控系统能同时解算和攻击两个目标,从目标识别到攻击的最短时间只有15秒,一次齐射全部鱼雷的时间仅为数分钟。据称,该级艇的作战性能比第三代常规潜艇提高了2~3倍。

该级艇最令西方国家感到畏惧的是艇上强大、众多的武器装备,艇载武器共有18枚。

该级潜艇装备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用来发射“俱乐部”-N潜射反舰导弹,改进型SET-80反潜反舰两用鱼雷、SS-N-15中程反潜和SS-N-16远程反潜导弹,甚至可根据用户需要,把俄罗斯最新的“暴风”超高速鱼雷、SS-N-25“天王星”和SS-N-26“宝石”反舰导弹装备在该级潜艇上。如果不带导弹和鱼雷,也可携带水雷执行布雷任务。

该级艇的一大特点是可同时对不同目标进行导弹攻击。为了增强攻击能力,武器发射具有单射和齐射各种组合功能,首次两枚鱼雷齐射的准备时间只需几秒钟。

该级艇上装备的快速装填装置更是令西方常规潜艇望尘莫及,能在不足5分钟内完成重装雷弹动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拉达”级潜艇设有外挂式布雷装置和接口,供艇执行布雷任务时使用。

另外,该艇还装有移动式诱饵等多种声对抗防御系统,用于对抗鱼雷攻击。因此,“拉达”级潜艇的攻防能力较强,可灵活地执行各种战斗任务。

据说,正在向印度推销的艇型还可能在指挥台围壳后加装一个垂直发射舱段,长7米,可以容纳8具垂直发射管,用于发射最大射程达290千米的“布拉莫斯”反舰巡航导弹。2004年9月,俄展示了1艘延长了一段舱体的“阿穆尔”级常规潜艇的模型。

生活条件优

该级艇良好的生活条件令人注目。所有艇员都住在乘员舱内。厨房和起居室装备先进,十分便利。有效的通风和空调系统是专门设计的,可用于在热带海域执行任务。艇上还安装有蒸馏机,可用来补充淡水储备。

基于以上技术性能,军事专家分析指出,费用低但作战性能强的“拉达”级潜艇将很快取代“基洛”级潜艇,成为国际常规潜艇市场上迅速升起的一颗新星。

“拉达”级水面排水量1765吨,水下排水量2650吨;长68米,艇宽7.2米,吃水4.4米;水下最大航速21节,水面航速10节;最大潜深为300米;水下3节航速时续航力为650海里,通气管状态7节航速时为6000海里;人员编制37人。

Ⅲ 俄罗斯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到底有多强,对比结果让人惊讶

从整体战术技术指标上看,北风之神955型战略核潜艇达到了俄海军的基本作战要求,在某些技术指标看已赶上并略领先于美国“俄亥俄”级潜艇,但对俄罗斯而言,955型战略核潜艇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俄军的海基核威慑力量,无法弥补与美军海基核力量的差距。战略核潜艇最重要的威慑武器就是洲际导弹,但俄专家却指出,“布拉瓦”导弹在投射质量、打击精度和其他一系列技术指标上,均无法与美军装备的“三叉戟II”导弹匹敌。尽管俄罗斯对外宣称“布拉瓦”导弹可携带6到10枚分导式核弹头,但该弹1.2吨战斗部重量,再考虑到俄美现役核弹头的重量普遍都超过200公斤,所以“布拉瓦”导弹可能最多也只能携带6枚核弹头。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装备的“三叉戟II”D5型导弹战斗部重量达到2.7吨,可携带8个核弹头,射程可达11000公里。而“布拉瓦”导弹战斗部重1.2吨,带6枚核弹头,射程8000公里,无论是在战斗部重量,弹头数量还是射程这几个指标均处于下风。此外,“三叉戟”导弹自1989年以来已经成功试射了137次,而“布拉瓦”导弹在其仅10几次的试射过程中就多次失败,而其技术的成熟性和稳定性尚无法与“三叉戟”导弹相匹敌。如果使用“布拉瓦”导弹,俄海基威慑能力尚无法与美国抗衡。

作为“台风”级和“德尔塔”级核潜艇的后继型,总体性能有了极大提升,其威力更强、机动性更好、信息化程度也更高。该级核潜艇庞大的艇体设计为其破除北冰洋厚厚冰层提供了足够的浮力,其携带的“布拉瓦”导弹可以突破导弹防御系统,几乎可从任何方向对美国发起攻击。俄媒体对此评论称,“‘尤里多尔戈鲁基’的服役会让美国人在水下再次安静下来。

Ⅳ 为什么潜艇的形状各不相同,有头大的,有圆的

老式潜艇的头都是尖的就和舰艇船底差不多,但是新式潜艇强调了隐身能力,所以改为滴水形,这种形状的好处就是水底航行时产生的水文较为平静不同老式潜艇那样,在水面也能看到水下的动静。

Ⅳ 俄罗斯“世界最大核潜艇”首次出海,这艘潜艇有哪些功能

俄罗斯的这次核潜艇功能还是很多的,它能够搭载核鱼雷。近日在俄罗斯令人非常期待的核潜艇实验开展,这其实是俄罗斯首次把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进行试验。那么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在海域进行出海测试的时候,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主要也是由于这一艘核潜艇,它实际上是世界范围之内目前体积最大的,而且这个核潜艇他还能够搭载核动力的无人潜航器,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鱼雷。

那么它所能够产生的动力是非常大的,不过对于他具体的信息其实目前还没有进行公布。不过有相关的专家表示,根据这个核潜艇它的动力判断的话,基本上可以攻击美国海岸线上目标。由此看来的话,这一个超大号的核潜艇的动力还是不容小觑的,不知道它的具体的数据有一天是否能够公开呢,这样的话大家就能够对他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了。

Ⅵ 俄罗斯的核潜艇与美国的核潜艇实力对比如何

单从技术上来说,俄罗斯的潜艇综合水平更高一些。但并不能说俄罗斯核潜艇能全面超越美国,毕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俄罗斯的潜艇在最重要的两个指标,静音和潜深两个方面都能甩美国几条街。

俄罗斯OK-650压水堆是没有自然循环能力的,而美国海狼、弗吉尼亚级在低输出的情况下是不依靠主水泵即可实现自然循环能力。然而即便如此,海狼和弗吉尼亚级在低速下的噪音水平仍然只与亚森级相当。而高速下,美国核潜艇噪音激增,超过26节航速下可以接近120DB,而亚森在高航速时噪音依然控制在108DB左右并且主要是难以探测方位的中低音噪音(目前公认的说法,认为亚森在低速下与海狼噪音相当,高速下亚森噪音比海狼低10DB)。足以看出俄罗斯核潜艇的降噪水平之高。更何况俄罗斯在90年代中期(有资料说95年,也有资料说96年)已掌握自然循环堆的设计技术,很可能在未来改型潜艇中使用,进一步降低其噪音水平。

潜深方面,俄罗斯在冶金和金属加工两个方面是下足了功夫。俄罗斯钛金属整体加工工艺属于全球独步,而特钟钢无论低磁还是屈伏强度,也很难有与之相比的国家。像日本NS110屈伏强度也很高,但焊接难度比俄罗斯差不少,低磁性也差。而美国虽然理论上有HY100、HY130甚至更高规格的钢材,但都属于合金钢,加工难度高,使用最多的仍然是HY80。好在美国的HY80低碳钢性能确实不错,而且加工焊接技术也比较成熟,能够最大限度挖掘钢材潜力,才使得海狼能够达到600-700米的潜深,但艇身整体设计仍然是曲面更为均匀的拉长水滴形,呈雪茄状,比不上亚森的耐压壳设计。

当然美国也有美国的强项。首先就是声纳,美国同轴球形阵声纳、舷侧阵声纳公认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世界上也就只有美国玩得转。而俄罗斯使用柱形阵声纳。

其次是战略核潜艇上的弹道导弹,三叉戟II(D5)型发射成功率高到惊人的地步。而俄罗斯试射圆锤导弹一直不顺利,直到最近才勉强服役。

本回答专业性由科学教育分类达人 杨新印认证

Ⅶ 俄罗斯最大的台风级战略核潜艇有多厉害呢

现在世界上在役最大的核潜艇,是俄罗斯(前苏联)发展的941型核潜艇,即我们所熟知的台风级核潜艇。这种核潜艇的水面排水量为2.32万吨,几乎相当于现役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的排水量,而水下排水量则高达4.6万吨,为全球之最。核动力攻击潜艇是建立强大海军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装备,最早诞生于美国。前苏联海军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大力发展核动力潜艇,至今已发展了四代。改进型“台风”级潜艇属于第四代。



当然,台风级核潜艇建造的数量并不多,俄罗斯红宝石设计局一共只设计生产了6艘同型核潜艇。之所以造得少,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核潜艇太大造起来吃力,另一方面当然就是因为经费紧张,没办法造太多。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风级核潜艇就一直缺乏有效维修。现在已经有3艘直接拆解了,剩下的3艘中只有1艘能用。相比之下,美军的18艘俄亥俄级核潜艇目前仍然全部处于活跃状态。

Ⅷ 俄罗斯核潜艇为什么如此强大

俄罗斯核潜艇为什么如此强大?相比空基核力量的争议,俄罗斯在发展海基核力量方面可谓是不遗余力,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说过即使是卖掉了克林姆林宫也要及时造出新一代的核潜艇,俄罗斯为何会如此重视核潜艇呢?

核潜艇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生存能力,海基核力量就是弹道导弹核潜艇搭配潜射弹道导弹它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它可以借助深水大洋,可以在水下长期潜伏,即使陆基核力量和空基核力量被敌人消灭了,海基核力量仍然可以生存下来,所以说它是一个国家核报复能力的体现,一个国家只有有一支相对比较完整强大的弹道导弹核潜艇部队才能说它的核力量具有了二次打击能力。

俄罗斯无论它的陆基核力量多么强大,海基核力量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们看俄罗斯最近一些年致力于它的核潜艇的研发,致力于潜射弹道导弹的发展,说到底就是要保证自己的核力量有一个可信、可靠的报复能力,不然的话可能在大国博弈当中居于下风。

Ⅸ 苏联雅森级攻击型核潜艇相对同时期的核潜艇有什么优势

苏联海军经过几十年苦心经营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共研制、建造了三代核动力攻击型潜艇:N级、V级、“阿库拉”级(也称“鲨鱼”级)。

冷战后期建造的“阿库拉”级性能相当不错,但由于装备这级核潜艇的初衷,是为了对付美国海军装备“三叉戟”导弹的“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即着重用于深海作战,所以在冷战结束后显得有些落伍。

冷战结束后不久,美、英、法等西方大国逐渐转向重视在浅水海区作战,在俄罗斯近海海域活动频率开始明显增加,为此俄深感这方面的威胁在日益加大。

于是,俄罗斯海军决定生产一型足以与美国最先进的“海狼”级和“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相对抗,甚至总体性能要优于它们的全新水下战舰。

于是,苏联决定与美国讨论关于第四代攻击型核潜艇问题。最初方案中提出多用途、反潜、反航母三个功能,并对此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1985年,政府批准建造计划,并委托红宝石中央设计局研发,于是开始了兼有上述三种功能的第四代攻击型核潜艇885型的详细设计。

该级艇计划建造七艘。首艇“北德文斯克”号于1993年12月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铺设龙骨,原预计于1995年下水,但因种种原因推迟至1998年下水,有望2007年服役。第2、3艘艇也分别于1996年和1998年1月开工建造,并进入了紧张的施工之中。

结构特点

总体布置

该级艇采用目前各海军强国最为看好的拉长水滴型,具有较合适的长宽比。由于它是在“阿库拉”级基础上作了重大改进并精心设计而成的,因此其外形类似“阿库拉”,但艇体显得更为修长,艇首圆钝并光滑过渡到尖细的艇尾。

指挥台围壳布置在距艇首部约艇长的1/3处。指挥台围壳与艇体本身为圆滑过渡,因此整个艇体的声波反射信号非常弱小。

艇体采用高性能的钦合金双壳体结构,艇内分七个舱室布置,即鱼雷舱、居住舱、指挥舱、巡航导弹舱、反应堆舱、主机舱和尾舱,储备浮力极佳。在这方面,美国核潜艇无法与之匹敌。指挥舱内还设有能容纳全体乘员的救生室。

从结构上可以看出,俄罗斯在逐渐改善艇的居住性。苏联海军设计核潜艇的指导思想一向是首先满足艇的作战性能要求,而对艇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考虑不足,主要是住宿条件拥挤,空气噪声大,保健和娱乐条件不足。

在设计“雅森”级核潜艇时却一反常态,设置了健身房、游泳池、日光浴室、桑拿浴室和娱乐区等,使艇的自持力达到120天,从而也提高了艇的在航率和战斗力。

隐身性能

该级艇采用了俄罗斯几十年来在隐身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就。预测表明,它的辐射噪声将比现役“阿库拉”级的100~130分贝还低,比美国“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要低10分贝。

目前,俄罗斯核潜艇所采用的隐身措施和美国攻击型核潜艇所采用的措施基本相同,且在消声瓦、消磁、消除尾流痕迹、下潜深度等方面还具有领先优势,但是在设计与建造工艺总体水平方面还有一些差距,因此隐身性效果也显得稍逊一筹。

第一,该级艇的排水量较小,具有较小的水下目标。该级艇的排水量仅为“阿库拉”II级攻击型核潜艇的90%,“塞拉”级的94.5%,“奥斯卡”级的47%。艇长也仅为“奥斯卡”级的72%。减小了排水量和几何尺度,可减小暴露目标的概率。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俄罗斯潜艇由大型艇向中型艇发展的趋势。

第二,该级艇采用的核动力装置,主要有三种。一是采用紧凑型布置压水堆装置,至少是该级艇的前几艘如此;二是采用KTP-6型一体化压水堆装置;三是采用热电型核反应堆,直接把反应堆的高温转变为电能,无需使用传统反应堆的一回路和二回路等热交换回路。这样,产生机械噪声的主循环泵和齿轮箱等两大噪声源即可消除。笔者认为,目前该级艇采用的应仍然是紧凑型布置压水堆装置。

第三,该级艇在设计中,对艇内机械装置进行了降噪设计,将主机等主要噪声源设备安置于筏形减振机座上,并采用了减振降噪效果更好的主动减振技术。据称,这是在“阿库拉”级核潜艇基础上改进的。因而机械噪声低。

第四,该级艇应用苏联峨罗斯30多年研究核潜艇用消声瓦技术成果,装设了多种高效能消声瓦。该级艇上装设的消声瓦将有双层消声瓦,内层瓦是一种直径不同的多孔消声瓦,外层是整体式消声瓦。两层瓦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该级艇在艇艏外壳还将装有厚度约50毫米的蒙皮。蒙皮是一种利用仿哺乳动物的表皮制成的整体式护皮,除了可以消声外,还能降阻。因为这种弹性的护皮表面比金属壳体表面对水的阻力更小。

第五,该级艇采用泵喷射推进器(目前首艇继续采用七叶大侧斜螺旋桨)。俄罗斯核潜艇多年来一直在采取多种措施降低螺旋桨的噪声。继英、美等国之后,俄罗斯在该级艇上首次采用了泵喷射推进器,使艇的辐射噪声可降低20分贝以上。

第六,该级潜艇还采用了全新的有源消声技术,配备了一种反音响声源系统,可在空气噪声较大的位置,针对该处的空气噪声特征,发出与原空气噪声振幅相同但相位相反的音响,从而达到彻底抵消原来空气噪声、实现静音的目的。

电子设备

该级艇装备了新型的综合声呐系统,即“阿亚克斯”,据称有效作用距离为100千米,能适应多种水声环境,搜索能力大大提高。该系统包括艇首球阵主被动搜索与攻击低频声呐、低频舷侧阵声呐、甚低频拖线阵声呐,另外还安装有测深仪、测冰仪、探雷和通信声呐等。

该级艇还采用了改进的综合导航系统,并采用静电陀螺仪、卫星导航、I波段搜索雷达和电子对抗警戒雷达。

“雅森”级的一个突出设计特点是将鱼雷舱放在了艇的中部,这一新方式保证了能够将大型球面阵放在艇首,因而可最大限度地发挥传感器的性能。人所共知,声呐技术的研究方向至今没有改变,即低频、大功率、大声孔径。

人类已为此作了许多努力,并且不断地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潜艇壳装声呐AN/BQQ-5直径达4.6米,发射功率100千瓦,主动工作频率为3.5千赫兹。据说“雅森”级潜艇球阵声呐直径已达8米。

由于舰艇本身尺寸和结构的限制,使得声呐声孔径不能无限制地增加,美、俄等国的潜艇已使基阵的孔径几乎接近艇壳直径,使基阵增益达到最大。美国采取的措施是把潜艇的鱼雷发射管从艇首移到艇中部而且向外倾斜,把艇首空间全部让给声呐基阵。最大程度满足声孔径之后,还要继续考虑搜索范围。

美国的AN/BQQ-5球阵共1245个基元,可水平、垂直两维扫描,不仅扩展了水下观测范围,而且可以利用声场的垂直分布信息提高探测性能。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在改造“雅森”级潜艇时将圆柱阵声呐也改装成球阵的原因。

武器装备

该级艇在艇首左右两侧装备4具650毫米和2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向外倾斜,可发射53型及65型鱼雷、SS-N-15反潜导弹。在指挥台围壳后面巡航导弹舱布置了8个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管,专门用于发射SS-N-27型潜射巡航/反舰导弹。

该型巡航导弹的外形与尺寸均小于SS-N-21型,其最大飞行速度2.5马赫,最大射程超过3000千米,导弹命中精度为4~8米,真可谓百步穿杨!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尚无有效对付这种导弹的方法与武器,是航空母舰的杀手之一。武器装载量38枚,总共有30枚用鱼雷发射管发射。据称,该级艇也将加强水雷搭载能力。

此外,该级艇建造计划起动时就进行了所要搭载武备的集中控制和情报交换系统的设计,以更有效地实施对水下、水上、陆上目标的集中攻击。

雅森级攻击型核潜艇水面排水量5900t,水下排水量8600t,舰长111米,宽度12米,吃水8.4米。该级艇将装备一台紧凑布置型压水堆装置,此新型反应堆的寿命长达25~30年,几乎与艇体寿命相同,反应堆热功率195兆瓦;一台43500马力汽轮机,两台涡轮发电机(各为2000kw),单轴;水下航速31节。最大潜深600米。该级艇艇员77名,其中军官22名。

Ⅹ “世界最大核潜艇”首次出海,这艘潜艇此次出海的目的是什么

报道称,这项令人期待已久的核潜艇试验将在白海海域进行,该潜艇能够搭载6具“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也被称为“核鱼雷”)。按照俄罗斯新闻社此前的报道,“别尔哥罗德”号核潜艇长约184米,排水量达3万吨,“属全球最庞大的核潜艇之一”。其体型大小甚至超过了台风级核潜艇“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号(艇长172.8米,水下排水量超过4万吨)。

别尔哥罗德

当然也不是不可以用自身动力靠码头,而且这在我国海军是有专门训练的,训练都是用护卫舰来训练靠港的,为了就是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曾经我们军舰访问俄罗斯,并参加联合军演,但是在进港时俄罗斯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就是没有拖船过来协助我方军舰靠港,这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看我方军舰的笑话和尴尬,可是我方军舰完美的上演了一次靠自身动力靠港,赢得了俄罗斯海军人员的掌声和尊重!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潜艇为什么个头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