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棉花怎么贸易

俄罗斯棉花怎么贸易

发布时间:2022-05-15 05:56:50

㈠ 棉花有咩特征

棉花Cotton
科属 属锦葵目锦葵科木槿亚科棉属。 棉花Cotton
科属 属锦葵目锦葵科木槿亚科棉属。
原产地印度.
棉花是离瓣双子叶植物,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锦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至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等

㈡ 做进出口贸易的打算从国外进口棉花想了解报关流程

棉花进口需要的单证比较多,而且监管条件也很多。
海关监管条件:t:关税配额证明;
出口许可证;
出口许可证(加工贸易);
入境货物通关单;
出境货物通关单;

检验检疫类别:
进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检疫;
出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检疫;
进口商品检验;
出口商品检验;
流程:
货物到港之后,备案,报检报关,商检,抽样送检,出税单,海关放行,商检局出卫生证。

㈢ 新疆棉花出口俄罗斯吗

新疆棉花出口俄罗斯,俄罗斯纬度偏高,不适合棉花生长,需要大量进口

㈣ 现在国内棉花市场很好 想从印度进口棉花 怎么操作 听说棉花有配额

对的 棉花是需要办配额的。主要也分报关报检两大块。
棉花配额的申请期为每年的10月下旬 办理机构为国家发改委授权的各地方机构负责本地区的配额申请 一般也是地方发改委去国务院争取 在下一年的一月一日前 发放下年度的进口关税配额 10月份之后在发改委网站上会有配额的详细情况。
配额证分几种种 分别对应不同的商品编码
1.关税配额外优惠关税税率进口棉花配额证:指对于一定数量的关税配额外报关进口的棉花按“暂定优惠关税税率”征收进口关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授权机构出具《关税配额外优惠关税税率进口棉花配额证》。 这个税率是2010年暂定的 因为国内棉花价格太高 为了增加进口。关税率为零
2.配额内的:进口时由商务部签发《关税配额证明》关税率为百分之十
普通配额外进口的棉花 税率很高 2010年的税率为百分之四十 高昂的关税成本很难进口 这个税率为最高的 实行滑准税率 最高为百分之四十 根据进口价格有调整

报检的特殊要求对于进口棉花的国外供货商需要提前在中国质检总局备案 没有备案不接受报检

报关报检需要的单证:发票 箱单 合同 提单
报检还需要原产地证 植检证等

流程
一般来说企业直接进口自用的话就比较简单 对于贸易商的话 大部分棉花还是先存入保税仓库 然后由实际使用单位用配额办理出库 对于贸易商来说可以不用配额不用交税先进口到保税库然后再销售给国内买家。保税库或保税区等都有这个功能。

补充一点:加工贸易进口货物有些许可证是免的 但是加工贸易进口的棉花 一样需要办理配额 会在配额上显示加工贸易的字眼 这个是不免的。

如要想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 可以加我个人资料的联系方式

㈤ 棉花怎么进口清关,配额要求是什么

你好,关于棉花的进口清关和配额要求,我给您分条整理了一下!
第一:
首先由于棉花的农作物的特殊性,是锦葵科( Malvaceae )棉属( Gossypium )植物的纤维,原产于 亚热带 。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是 中国 、 美国 、 印度 、 巴西 、 墨西哥 、 埃及 、 巴基斯坦 、 土耳其 、 阿根廷 和苏丹。
第二:关于棉花配额
关于配额
棉花配额的申请期为每年的10月下旬 发放机构为国家发改委授权机构负责本地区的配额申请 一般也是地方发改委去国务院争取
在年底发放下年度的进口关税配额 在发改委网站上会有配额的详细情况。
配额证分两种 分别对应不同的商品编码
1.关税配额外优惠关税税率进口棉花配额证:指对于一定数量的关税配额外报关进口的棉花按“暂定优惠关税税率”征收进口关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授权机构出具《关税配额外优惠关税税率进口棉花配额证》。
这个税率是暂定的 因为国内棉花价格太高 为了增加进口。
2.配额内的:进口时由商务部签发《关税配额证明》
如果不用领配额进的
税率很高 2010年的税率为百分之四十 高昂的关税成本很难进口 这个税率为最高的 实行滑准税率
最高为百分之四十 根据进口价格有调整
第三:关于棉花进口的报关报检问题的注意事项
报检:
报检的特殊要求:对于进口棉花的国外供货商需要提前在中国质检总局备案 没有备案不接受报检
单证:发票 箱单 合同 提单
(这也是报关的基本单证)报检还需要原产地证 植检证等 报检后检测称重 出具重量证和品质证 因为棉花牵扯到回潮率的问题
报关报检流程
一般来说企业直接进口自用的话就比较简单 对于贸易商的话 大部分棉花还是先存入保税仓库 然后由实际使用单位用配额办理出库
对于贸易商来说可以不用配额不用交税先进口到保税库然后再销售给国内买家。保税库或保税区等都有这个功能。当然贸易商有配额
也可以自己进口然后在国内直接销售。
补充一点:加工贸易进口的棉花 一样需要办理配额 会在配额上显示加工贸易的字眼 这个是不免的。

㈥ 俄罗斯主要的出口商品除了军火和石油天然气还有哪些

俄罗斯已经形成了以9大工业部门(能源、黑色冶金、化学和石油化工、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木材加工和造纸、建筑和材料、轻工、食品和微生物)为中心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无论从经济实力的基础情况来看,还是从工业、科技区域布局来考察,俄罗斯占有了原苏联工业的绝对优势。

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央区集中了原苏联纺织工业1/2以上,机械工业1/5。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西北区是原苏联重要的加工工业区,精密机械制造、机电、化学和有色冶金等部门均较发达。北方区木材采伐、锯木制材、经济用材运出量和制浆造纸工业均居原苏联的首位。乌拉尔区的采煤业居原苏联第二位。

俄罗斯主要工业产品,有原苏联经济中也占有决定性地位。主要产品占原苏联同类产品的比重,分别为:发电量占62.5%,石油占90.9%,水泥占60.2%,天然气占77.3%,煤占55.4%,钢占57.9%,商品木材占91.6%,纸占84.6%,玻璃占61.9%,机床占50%,汽车占80%,拖拉机占45%。能源 电力,1988年发电10660亿度,1991年为10460亿度。煤1988年为4.25亿吨,1991年为3.53亿吨。石油,1988年5.69亿吨,为历史最高纪录,1990年

5.15亿吨,1991年减至4.6亿吨。钢铁 1988年钢产量为6387.7万吨,1991年为5510万吨,原苏联5大钢铁基地中的乌拉尔、中央区和西西伯利亚3个位于俄罗斯境内。1991年大多数消费品生产比1990年下降2~6%,食品生产下降9%。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工业很不发达,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仅占1/3,而工业部门结构中又以轻工业为主,其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2/3。 本来就十分落后的俄国工业,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外国武装干涉及国内战争的破坏,使工业濒于崩溃的边缘。国内战争结束后,在国民经济恢复基础上,原苏联通过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决议。决议明确规定,工业化的总路线的基础就是从重工业开始,从发展重工业的核心,即机器制造业开始,这实际上就是偏重于甲类工业,即生产资料生产。当前,俄罗斯已成为拥有高度发达的机械化农业的工业强国。这是原苏联几十年间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果。 目前,工业在俄罗斯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俄罗斯工业的特点是:重工业发展始终占优先地位,同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涌现出许多新兴工业部门。工业生产集中程度很高,这是俄罗斯生产力布局政策的结果。 俄罗斯工业部门分工很细,现共有12个行业及其下属300多个不同的部门和相当数量的个别生产部门。

12个行业是:
电力工业;
燃料工业(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工业);
黑色冶金工业;
有色冶金工业;
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
微生物和复合饲料工业;
医药及医疗器材工业;
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
(包括:动力和机械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冶金设备制造业、机床制造业、化工和石油机
械制造业、建筑机械和筑路机械制造业、机车
车辆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造船业、航空工业、
轴承制造业、拖拉机制造业、农业机械制造业);
林业、木材加工业、制浆造纸业;
建筑材料工业;
轻工业(包括:纺织工业、缝纫工业、制鞋工业);
食品工业。

在工业生产中,俄罗斯把以上工业部门分成几个综合体来进行计划和组织发展。这几种综合体是:燃料动力综合体、冶金综合体、机器制造综合体、化学森林综合体、建筑综合体、社会综合体和东部的区域性生产综合体。 这里要着重强调一下俄罗斯东部的工业。东部包括西伯利亚和远东,面积为1276.59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面积的2/3以上。近年来东部的地位越来越高。 俄罗斯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联邦,东西两大部分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欧洲部分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产值占全俄罗斯的3/4以上。可是,欧洲部分因其资源有限,经济进一步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而东部地区却拥有各种各样蕴藏量极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这里的工业基础薄弱,部门单一,资源远未得到充分利用。为了改变这种生产力布局的不合理状况,俄罗斯实行了工业东移政策,称之为“纲领性政策”。目前,俄罗斯经济对东部地区的依赖日益增强。今后,东部地区在增强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保障出口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将是“亚太时代”的下个世纪,俄罗斯将更为重视其东方的发展。

俄罗斯的电力工业包括火力、水力和核能发电三大部门。发电量仅次于美国,居第二。其中火力发电为主,约占72%。 俄罗斯丰富的电力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进入70年代后,由于欧洲部分有机燃料日益匮乏,俄罗斯决定在该地区加速发展核电工业。目前,俄罗斯拥有8座核电站(1985年)。 俄罗斯电力生产的突出特点是高度集中,绝大部分电力是由大型电站生产的。目前,俄罗斯已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输电系统,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90%,保证了主要工业区的动力供应。 俄罗斯电力的主要消费部门是工业,其用电量占全国用电量的60%。俄罗斯电力也用于出口,由于经互会的解散,现在出口量急剧减少。

俄罗斯的燃料工业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工业。目前,俄罗斯是世界上工业国家唯一燃料能够完全自给并可保持一定出口的国家。

石油工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能源工业部门。天然气工业是俄罗斯一个发展很快的新型能源部门。煤炭的生产在能源生产工业中一直占重要地位,它是燃料平衡的基础。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在十月革命前是俄罗斯工业部门中最薄弱的一环。当认识到化学工业是保证工业物质基础最重要的部门,是推进国民经济工业化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时,俄罗斯才采取紧急措施来建立和发展这一部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俄罗斯化学工业有了显着提高。俄罗斯的化肥、硫酸、焙烧苏打的产量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80 年代以来,在化学工业中,化学制药工业、基本化学工业、化学纤维工业发展最快;在石油化学工业中,基本有机合成产品发展最快。 俄罗斯目前共生产9万余种化工产品,其中90%以上的生产工艺不是最先进的,质量亦不如国外产品。为此,俄罗斯开始进一步扩大新型结构材料的生产,增加品种和提高质量。 但是,近几年,由于政局动荡,经济急剧衰退,能源和原材料工业萎缩,化学工业产量也急剧下降。

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工业是俄罗斯的工业核心、科技进步的基础。其发展受到极大重视,发展速度亦十分迅速。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工业只有3个独立部门:机车车辆制造业、造船业和农机制造业。现在,俄罗斯这个部门已发展到100多个分部门。其产品已超过13万种。 机器制造业发展的方向是:迅速发展能保证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分部门;大幅度增加自动化工具、仪表和仪器;金属加工设备中优先增长先进的锻压设备、数据控制机床、速控和速算成套设备。

建筑材料工业 建筑材料工业是俄罗斯的传统工业部门之一,十月革命前就已具有一定的生产基础。主要部门有水泥、混凝土预制件和玻璃制品工业等。俄罗斯建筑材料工业70%集中在欧洲部分。俄罗斯发展建筑材料工业的基本方向是,优先发展既能降低金属用量、降低造价和劳动量、减轻建筑物重量,又能提高其保暖程度的建筑材料;扩大高标号、多成份和特种水泥的生产;增加抛光玻璃、强化玻璃和玻璃纤维布以及建筑用瓷器等高效装修材料的生产。进一步研制开发新产品并注意提高其传统产品质量。

轻工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传统工业部门之一。十月革命之前,俄罗斯轻工业就已初具规模。轻工业的主要部门有纺织工业、皮鞋业、针织业等。俄罗斯的轻工业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人口稠密的地区。 由于原苏联长期片面执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严重制约了轻工业的发展。俄罗斯轻纺工业的设备落后,长期以来生产质量差、产品款式陈旧。 为了改变这些现象,原苏联和俄罗斯新政府都曾努力加速轻工业的发展。但是,整个国民经济体制几十年来一直重重工,轻轻工,一时难以扭转。加之近几年经济衰退,轻工业生产趋于下降。

食品工业在俄罗斯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食品工业由24个分部门构成。主要部门有肉类及罐头加工工业、奶和奶制品工业、捕鱼业、制糖工业、饮料和面食制品工业等。 肉食品工业是本部门中最大的分部门,其产值约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1/4。大型肉类制品联合企业大都建在大中城市。近年由于经济全面衰退,肉食品工业产量亦大幅度下降。另外近年面食制品亦明显下降。 长期以来,由于对食品工业投资的不足,加上农业生产不稳定,食品工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因为,市场供应长期紧张不是短期内所能改善的。

〔农 业〕

从60年代以来开始实行集约化经营,主要是全盘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科学化和知识化,从而逐步改变以前的粗放经方式,使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高。

俄罗斯农业中的主要项目,如谷物、马铃薯、亚麻、肉乳等产品,占原苏联的1/2到1/3。近年来农业生产发展水平速度受到动荡局势的影响。1991年农工综合体产品总值,包括农业总产值比1990年减少5%,并低于最近5年的平均产值。1991年,国家谷类收购量达2250万吨,比1990年低34%,是最近25年以来最低的一年。1991年国家向日葵收购量170万吨,比1990年少产25%。国家薯仔收购量470万吨比1990年少产6%,国家蔬菜收购量440万吨,比1990年少产28%。1991年,向国家交售油料的数量是近6年以来最低的,薯仔和蔬菜交售量是近18年以来最低的。但1992年10月国家已征购到12300万吨粮食,较去年增加150万吨,粮产量为250万吨,较去年增加50万吨,薯仔产量基本与去年持平。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年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值的57%。十月革命后,原苏联经历了一条曲折的农业发展道路。
50年代以前,原苏联全力发展重工业,加上国内战争、卫国战争和农业全盘集体化政策失误的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缓慢。50年代中期起,农业开始得到重视,旧的农业体制和政策都得到了一定的调整和改革。60年代,开始从粗放式经营转向集约化经营,扩大农业投资,促进了农业发展。但70年代到80年代初,农业生产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实行了扩大农庄农场自主权,改善农村经济关系,采用各种承包制、租凭制,改变农业投资取向,加强基础设施和农业社会改造等措施,试图挖掘农业的发展潜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力争在短期内解决食品供应问题。
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混乱,从原苏联晚期开始,农业就处于滑坡状态。1990年起,农业产值呈负增长。1991年,俄罗斯农业产值下降5%;到1992年,农业产值下滑速度更快,下降幅度达12%,畜产品下降幅度更大,如头9个月肉产品产量下降27%。

种植业

俄罗斯的种植业主要包括谷类作物、经济作物(棉花、甜菜、向日葵、亚麻等)以及薯仔、蔬菜、瓜类、水果和饲料作物等生产部门。
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种植业以谷物为主,其播种面积占全部播种面积的90%。 1909~1913年,谷物年均产量为7250万吨,其中每年出口15%。
十月革命后,种植业遭受到国内战争和卫国战争以及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破坏,生产发展缓慢。50年代以来,种植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其内部结构也得到了调整。 1950年种植业中谷物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0%,经济作物占8.1 %,薯仔、蔬菜和瓜果作物占7.4 %,饲料作物占14. 5%。1988年,种植业中谷物种植面积占54%,经济作物占6,4 %,薯仔、蔬莱和瓜果作物占4 %,饲料作物占到34.6%。1988年与1950年相比,谷物播种面积比重有所下降,而饲料作物比重则明显上升。

1.谷类作物

50年代中期,由于大面积垦荒,迅速扩大了谷物播种面积,谷物产量大幅增加。 60年代初,由于农业政策的严重失误和垦荒地区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谷物产量增长缓慢。60年代中期,俄罗斯农业生产开始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化经营,增施化肥、培育优良品种、改良土壤和兴修水利等措施,谷物产量有所提高,1976~1980年平均谷物产量比60年代上半期提高56%,同期谷物单产量提高了54.9%,1981年到80年代后期,由于旱灾和经营机制方面的问题,谷物产量持续下降。
数十年来,尽管谷物生产有了大幅度增长,但由于饲料粮消费量的不断上升,俄罗斯每年需大量进口粮食。近几年,对粮食的进口需求量日胜一日。
在谷物播种面积中,小麦占重要地位,小麦的产量和国家收购量在谷物中均占首位。小麦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40%,产量占总产量的39%,国家收购量占总量的48%。在小麦播种面积中,春小麦占2/3,但单产较低;冬小麦单产比春小麦高得多。大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小麦。播种面积占谷物播种面积的26%,总产量占到谷物总产量的27.1 %。
燕麦的播种面积比40年代减少了40%,但其单产高于大麦和春小麦,适于作饲料。播种面积占谷物总面积的10%左右。
黑麦的播种面积不断缩小,这是单产较低没有较高生产价值的原因所造成。
此外,俄罗斯远东地区还种植水稻。另外还生产高粱、养麦等,但种植面积不大,产量也不多,不占重要地位。

2.经济作物

俄罗斯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甜菜、亚麻和向日葵等。
十月革命后,政府为了发展经济作物,采取了增加投资、提高收购价格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因此,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不断上升。
棉花的生产在十月革命后得到迅速发展。播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增长了一倍半。
亚麻是俄罗斯的传统纺织原料之一。其种植面积一直在减少,主要原因是其收获和加工的机械化程度低,费劳力,而亚麻的种植主要分布在劳动力十分缺乏的中央黑土区。亚麻单产量也较低。
向日葵籽是俄罗斯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其播种面积约占全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的3/4,产量约占80%。滁此之外,油料作物还有亚麻籽、棉籽、大豆、油菜籽、大麻籽。但产量都不是太多。

3.上豆、蔬菜和瓜果作物

薯仔是俄罗斯居民的基本食品之一。但是薯仔产量日益下降。主要因为,一部分薯仔生产者是个人副业者,随着农村居民的减少及其生活方式的改变,其薯仔生产量下降。二是种植薯仔机械化程度低。
战后,蔬菜种植面积,一直都保持不变,其中约有2/3是水浇地。俄罗斯人均年消费量为100公斤。
瓜类作物的种植主要是西瓜、甜瓜和南瓜。俄罗斯盛行水果和浆果。为了提高水果产量,俄罗斯建立了大型果园。目前,鼓励农村居民发展果园合作社,农庄农场协助合作社建立基础设施,并提供农业技术与各方面服务。

畜牧业

俄罗斯的畜牧业包括的主要部门有:养牛业、养猪业、养羊业、养禽业。此外,还包括小规模的各个部门,如养马业、养蚕业等。当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畜牧业的意义会越来越大。
十月革命前,俄国畜牧业的经营方式落后,畜产品产量不高。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农畜产品产量减少,到20年代末,已经超过1913年,然而,在农业全盘集体化期间,由于政策严重失误,使畜牧业遭受重大损失。加之二战的巨大创伤,直到1950年后,畜产品产量尚未恢复到1913年的水平。
50年代中期后,俄罗斯采取了增加投资、加快发展专业化和集中化、提高畜产品的收购价格、扩大质量差价和加强科研工作、采用科学的饲养工艺、加强饲料基地等措施,大大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俄经济衰退,投资危机、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致使畜牧业大大停滞不前。畜产品产量大幅度下降。1992年头9个月,畜产品产量就下降21%。

1.养牛业

这是俄罗斯规模较大的畜牧业部门。目前这个部门提供98%的奶和40%以上的肉。此外,还提供高质量的皮革原料。
全俄饲养的牛,80%是由农庄农场、跨单位组织或其他农业生产企业饲养的:另外20%由个人副业饲养。
80年代末,奶牛业的专业化和集中化水平有所提高,有的地方出现了奶牛业跨单位综合体或养牛联合公司,其内部分为繁育、育成、饲养及产奶、加工饲养等专业化企业,以提高生产效率。

2.养猪业

这是俄罗斯第二大畜牧业部门。按标准头数计算,养猪业约占牲畜总头数的15%。养猪业提供肉类、皮革、猪鬃和其他轻工原料。
近些年来,养猪业进行了技术改造,逐渐建立了许多工业型大猪场。内部分为专业化繁育、肥育企业等具有完整工艺的大型企业,此外,还有专门从事良种畜培育和繁育的猪场,负责提供优良种猪。

3.养羊业

这也是畜牧业一大部门。按标准计算,绵羊和山羊占牲畜总数的14%。该部门主要提供肉、奶、油脂、羊毛、羊皮等。由于养羊业产品价格偏低,处于低赢利状态。所以,养羊业发展缓慢。

4.养禽业

这是俄罗斯一个作用日渐提高的畜牧业部门。养禽业提供高营养价值的肉、蛋以及绒毛和羽毛。
目前,俄罗斯养禽业产品的主要供应者是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提供的产品大大超过了副业。这改变了60年代以前主要靠个人副业提供禽产品的状况。 这是俄罗斯大力发展机械化养禽场,实现了养禽工序的综合机械化的结果。

畜牧业部门结构近20年来变化较大。其中,养禽业由于技术改造和工厂化饲养方法的采用,发展速度最快。肉用养牛业发展也较快,而奶牛业由于工厂化程度低而发展也较慢。在养猪业中,肉用和腌肉用方向得到较大发展,这方面的产品,居民需求量很大。
从肉类总平衡表的结构来看,猪肉和羊肉的比重下降,牛肉和禽肉比重上升。这主要是经济发展总水平的提高、产品消费量的增长和食品结构的完善起着重作用。
发展畜牧业最重要的条件是建立可靠的饲料基地,它对增加牧畜头数和提高其产品率以及增加产品产量和降低成本有直接影响。俄罗斯饲料作物,以多年生牧草面积最大,此外有一年生牧草、玉米、大麦、燕麦、豌豆、饲用黑麦、粮豆作物、瓜类作物等。
另外,在农业集体化后,俄罗斯允许农庄庄员和国营农场职工经营个人副业,作为农村居民的收入补充。个人副业主要是经营畜牧业,其畜牧业产值约占其全部产值的2/3。

〔交通运输〕

铁路为主导,1990年铁路运营线总长85000公里。西伯利亚7416公里长的铁路中的6000公里是世界最长的电气化铁路。

公路在交通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公路总长71万多公里。以莫斯科为中心,14条公路干线,四通八达。

海洋运输和内河航运发展都较快。此外还有发达的管道运输。航空运输以客运为主,与80多个国家有航线相通。

商业概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建设战略重点的调整,俄罗斯的商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些不稳定因素。
几十年来,商品零售总额逐渐增加,与此同时,商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零售总额之中,非食品商品(文化生活用品、日用品,特别是耐用品)的比重不断增加,而食品的比重则相对下降。在食品商品中,高质量食品,如鱼、肉、奶、蛋、水果等比重在增加,粮食制品比重下降。这反映了俄罗斯居民生活的提高和日用轻工业的迅速发展。
60年代以来,商业的物质技术基础有所发展和改善。现代化的商业网络和公共饮食业网相继出现。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营方式也得到一定的应用。
俄罗斯商业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这是商业体制不完善、商业与工业严重脱节的后果。同时存在一些技术和设备上的问题,如商业网点、营业面积严重不足,设备陈旧,机械化程度低等。
近几年,由于经济全面衰退,商业也相应萧条。这主要由两个方面原因造成:一是社会产品急剧减少,尤其是消费品。1992年1~9月,消费品生产下降14%,其中食品生产下降23%,轻工业生产下降24%。二是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大大低于价格上涨速度,同时居民存款也大大贬值,这使居民购买力急剧下降。消费品严重不足加上居民购买力降低,致使1992年前9个月的零售商品流转额下降39%。
伴随着零售商品流转额的急剧下降,商品价格急剧上涨。1992年工业品批发价格上涨了33倍,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5倍,其中许多食品价格提高了上百倍,到1993年上半年,食品价格又上涨了数倍,尤其是食品价格。这些造成了商业的一片混乱。表现在市场上,一方面是商品供应奇缺,百姓家庭了无存储,一方面是私营商人囤货居奇,哄抬市价。
为了刺激商业的发展,俄罗斯政府推行私有化,把大量的百货商店转入私人手中。并订出计划,每月出售大约8000家百货商店和服务性企业,这将大大提高商业私营化程度。

商业形式

目前,俄罗斯存在着四种商业形式。即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集体农庄贸易,以及近几年随着私有化的推行而日益壮大的私营商业。在这四种形式中,国营商业日益失去主导地位,而私营商业发展势头迅猛,极有可能会后来居上。

国营商业

这是国家所有制商业,国营商业是经营消费品的主要形式。国营商业除包括俄罗斯商业部系统的商业组织和企业外,还包括工业部系统的职工供应处、文化部、卫生部等非工业部系统的专业网点。
国营商业企业和组织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由国家预算拨款和本单位所得利润组成。绝大部分国营商业网点设在城镇,主要为城市居民服务。国营商业在全国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中仍占优势。约占48%的工农业部分产品目前还集中于国营商业。

合作社商业

这是集体所有制商业。其财产由合作社成员所缴入社费和股金、经营活动所得利润形成。建立合作社商业的原则是自愿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原则。主要为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居民服务。其出售价格与国营商业相比较为灵活。除提供商业服务外,合作社商业还从事收购农产品和原料,发展个人副业等。合作社商业占全国商业零售总额的23%左右。
从事合作社商业的主要有:消费合作社商业网络和手工业合作社商业网络。除国营商业、消费合作社商业外,近年来,又出现了国营一合作社联合公司和跨部门联合公司,如农工商联合公司。

集体农庄贸易

原苏联时期,农业合作化过程中,集体农庄贸易就已出现。在集体农庄和公民个人的财产基础上建立集体农庄市场。经营国营农场、集体农庄和劳动者个人完成任务后剩余的农副产品,以及副业产品。这种形式是城市居民食品供应的必要补充来源。
集体农庄贸易主要是经营私人生产的剩余产品的一种形式。因此,这种形式能刺激农副产品产量的增加,扩大城乡商品交换的渠道,改善农产品的供应,同时增加集体农庄和劳动者个人的收入。
近几年,俄罗斯出现了农贸市场,这是改革措施推行的结果。这种商业形式对居民的农副产品供应能起到促进作用。这种市场,由官办改为民办,管理由行政管理改为经济杠杆调控。在农贸市场上,产品价格不加明确限制,由市场自行产生、浮动。

私营商业

在长期的中央计划经济指导下,俄罗斯私营经济一直增势甚微。原苏联解体后,随着私有化的推行,私有经济开始迅猛发展,私有商业企业的不断建立。这是原苏联经济市场化的重要步骤,也是对商业形式的一个补充。俄罗斯提出《关于财产非垄断化(私有化)》法律草案,使更多的居民和劳动集体拥有私有财产,甚至把国营企业、合作社企业自愿联合改造成股份制公司,出售或拍卖给私人业主。
私有化的推行,在商业领域尤为显着。如批发性和零售商业设施企业、公共饮食业及生活服务设施、国营合作社贸易等领域。目前俄罗斯已有40%以上的商店实行了私有化,农村出现了37万多个私人农场,而且每月以约8000的速度增加,资本额也越来越大,仅在商业流通领域,拥有百万美元以上的私人业主已超过1 万。他们正在改变俄罗斯的商业服务内容和形式

㈦ 请问从俄罗斯进口棉花 需要哪些手续及贸易流程请您具体些,都需要哪些部门

配额证
其他都一样
配额证决定了你交的税
需要商务部和海关
具体的我建议你找个代理
就搞定一切了

㈧ 棉花进口操作

报关

关于配额
棉花配额的申请期为每年的10月下旬 发放机构为国家发改委授权机构负责本地区的配额申请 一般也是地方发改委去国务院争取
在年底发放下年度的进口关税配额 在发改委网站上会有配额的详细情况。
配额证分两种 分别对应不同的商品编码
1.关税配额外优惠关税税率进口棉花配额证:指对于一定数量的关税配额外报关进口的棉花按“暂定优惠关税税率”征收进口关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授权机构出具《关税配额外优惠关税税率进口棉花配额证》。
这个税率是暂定的 因为国内棉花价格太高 为了增加进口。
2.配额内的:进口时由商务部签发《关税配额证明》
如果不用领配额进的
税率很高 2010年的税率为百分之四十 高昂的关税成本很难进口 这个税率为最高的 实行滑准税率
最高为百分之四十 根据进口价格有调整 下边列出来不同编码的进口税率:
编码
品名 最惠国税率 增值税率
监管条件
5201000001 未梳的棉花(包括脱脂棉花(配额内) )
0.01000 0.13000
t4xAB

5201000080 未梳的棉花(包括脱脂棉花(关税配额外暂定) ) 0.00000
0.13000 4ABex

5201000090
未梳的棉花(包括脱脂棉花(配额外) ) 0.40000 0.13000
4xAB

报检:

报检的特殊要求:对于进口棉花的国外供货商需要提前在中国质检总局备案 没有备案不接受报检

单证:发票 箱单 合同 提单
(这也是报关的基本单证)报检还需要原产地证 植检证等 报检后检测称重 出具重量证和品质证 因为棉花牵扯到回潮率的问题

报关报检流程

一般来说企业直接进口自用的话就比较简单 对于贸易商的话 大部分棉花还是先存入保税仓库 然后由实际使用单位用配额办理出库
对于贸易商来说可以不用配额不用交税先进口到保税库然后再销售给国内买家。保税库或保税区等都有这个功能。当然贸易商有配额
也可以自己进口然后在国内直接销售。

补充一点:加工贸易进口的棉花 一样需要办理配额 会在配额上显示加工贸易的字眼 这个是不免的。

㈨ 地理问题

俄罗斯纺织业虽有较大发展,但国内生产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大量依赖进口。目前俄纺织工业70%的原料依靠进口。其中,棉织物完全依靠进口原料生产,主要品种的棉花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独联体国家。俄纺织企业对化纤原料的需求为每年60万吨,其中从国外进口的化纤占57%。除棉布和纯毛布料及一些产业用纺织品外,俄罗斯的丝织、人造丝绸、家用纺织品等主要依靠"倒爷"从中国、东南亚和土耳其进口。俄罗斯自上述国家的进口分别以年均25%、10%和8%的速度增长,并在今后5年内保持原有增长率以上的依赖程度。
俄罗斯工业科技部于2002年底发布了关于纺织和轻工业2010年阶段发展方案报告,提出了2010年俄罗期轻纺行业发展目标,即将国产有竞争力的产品在国内市场所占份额提高到55%。
为发展纺织生产,俄政府正计划从体制和结构上对其纺织业进行重组,并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使其尽快生产出更多"货真价实"的高质量产品。同时,还通过鼓励招商引资,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使俄罗斯纺织工业的生产与贸易尽快缩短和世界先进国家纺织生产的距离。
俄对纺织品实行出口配额和许可证管理制度。出口许可证由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驻地方特派员负责发放。
俄联邦为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工艺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发展出口潜力,在其境内建立了自由经济区,为外商及外资企业制定较为优惠的经营制度。
中俄贸易经历了俄独立之初的较快发展阶段、受俄经济恶化和金融危机影响的下滑阶段,以及自1999年以来的快速增长阶段。
据我海关统计,2002年,中俄贸易连续第四年保持增长,连续第三年创历史新高,全年贸易额达到119.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我出口首次突破30亿美元大关,达到35.21亿美元,增长29.9%,自俄进口84.07亿美元,增长5.6%,中方逆差48.86亿美元,同比减少6.9%。俄为我第九大贸易伙伴,我为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对俄出口的主要产品为轻纺产品、食品及通讯电子产品,自俄进口主要为能源、原材料和机械设备。
2003年1-8月中俄贸易达95.14亿美元,同比增长24.5%,其中我出口30.97亿美元,同比增长55.3%,进口64.17亿美元,同比增长13.7%。
近几年,俄从我国进口的服装每年以大约30%的速度递增。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中国对俄罗斯纺织品的出口增长了13.4%,服装出口增加32%,全年通过各种渠道从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纺织品和服装已经逼近10亿美元大关。2002年中国对俄出口的服装、鞋帽、箱包、皮革等约占我对俄罗斯出口总额的70%。北京雅宝路市场是中俄纺织品服装贸易的桥头堡,每年来这里的俄罗斯个体或公司采购商约有6万人次,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采购贸易,还有物流和信息。雅宝路堪称为我了解俄纺织品市场需求的窗口。
近年来,中俄个体公司以灰色通关形式出口中国服装的数量仍然很多,双方政府都希望加强和规范贸易秩序,以保证中国商品安全地进入俄罗斯市场。

㈩ 世界上主要产棉花的国家和地区有哪些怎样的自然条件适合生产棉花

世界主要棉花产区

中国、美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埃及等。其中中国的单产量最大,乌兹别克斯坦有“白金之国”之称。

种 植

抓好播种,确保一播全苗,是确保高产的第一个环节。播种保苗环节的栽培主攻方向是实现“五苗”,即“早、全、齐、匀、壮”。“早”就是适期播种、早出苗;“全”就是不缺苗断垄、保证计划密度;“齐”就是棉籽萌发出苗整齐一致;“匀”就是棉苗分布均匀一致;“壮”就是棉苗生长稳健、根系生长迅速、最终实现棉花早现蕾开花、早结铃吐絮。播种要在搞好施肥整地造墒、选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抓好种子处理、足墒播种、适期播种、适量播种、适深播种、抗旱播种,同时大力推广脱绒包衣种子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

一、施肥整地造墒

农谚说“土是本、肥是劲、水是命”,这说明棉花播种前搞好整地施肥造墒的重要性。一般要求棉花播种前15天左右及时进行整地施肥造墒。每亩施有机肥6000—8000斤,三元复合肥100斤,锌肥2—4斤,硼肥2斤,黄萎病发生地块要增施钾肥每亩硫酸钾20—30斤。生产实践证明,增施钾肥,黄萎病发病株率明显低于不施钾肥的。施肥后,及时耕翻整地,要把地整的无明暗坷垃上暄下实、平整无洼地,能在大雨后及时排水。一般低洼地块形成积水,容易引发黄萎病发生,严重时,造成棉花萎蔫死亡;平整地块发病较轻。整地后,有水浇条件的,要及时浇水造墒,为播种打好基础。

二、选用优良品种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种子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棉花增产增收的第一要素。选用优良品种,主要抓好三点:一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种植的好品种,根据近几年我县种植品种的考察,比较适合我县种植的品种有新丰66、鲁棉研28、鲁棉研21、鲁棉研22、中抗12等。另外,有水浇条件的地块,提倡推广种植抗虫杂交棉,我县地处鲁西南地区,光热资源能够满足杂交棉的生长需要,种植杂交棉可以实现更高的产量,适合我县种植的杂交棉有鲁棉研15、鲁棉研30等。二是选择健子率高的棉种,一般毛籽健子率要在70%以上,脱绒包衣光籽健子率要在80%以上。另外,提倡种植脱绒包衣光籽。种子脱绒包衣,就是给棉种脱去短绒包上一层种衣剂,种衣剂中含有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等成分,包衣棉种播到土壤中后,就可以在种子周围(3厘米)形成保护屏障,直接杀死地下害虫和土壤中的病原菌,同时被根系吸收,将药剂传送棉苗的地上部,以杀死棉花苗期的主要病虫害,对苗期病害虫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期长达45—55天,同时可以促进早出苗,促进增产,一般可以早出苗2天左右,有利于实现一播全苗、壮苗早发,棉苗整齐度高,霜前花率高,单产平均增加7—10%,同时脱绒包衣使棉种丸粒化,可以进行机械化播种,使用播种搂播种,能加快播种进度,提高播种质量。但是包衣种子播种时绝对不能进行浸种,同时播种剩余的种子要深埋地下,防止人畜中毒。三是购买种子时,到正规种子门市部购买,要看好说明,所要购种发票,以便出现问题时进行索赔。

三、种子处理

1、晒种。一般在播种前15天进行晒种。晒种,可以打破棉种的休眠状态,有效杀灭棉种表皮病菌,减轻苗期病害,促进种子后熟,增强种子吸水力和种皮透气性,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促进种子萌发出苗。毛籽种子要在强光天气条件下曝晒3—5天,每天晒5—6个小时,一般摊晒厚度不超过10厘米,每天翻动3—4次,以保证晒匀晒透。脱绒包衣种子,要在弱光天气条件下晾晒1天左右。晒种时,特别注意不要石板上、水泥地面或塑料薄膜上晒种,以避免高温灼伤棉种,影响种子发芽率。
2、浸种。温汤浸种是我国一直沿用至今的传统毛籽处理方法,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种子萌发出苗,特别是在土壤墒情较差的条件下,有利于实现一播全苗。脱绒包衣种子不能进行浸种。经山东农业大学试验证明,温汤浸种一般不具备减轻苗期病害的作用,反而如果浸种时间太长,造成种子内养分外流太多,可能加重苗期病害的发生。所以,浸种的关键是掌握种子吸水不宜太多,一般以达种子本身风干重量的60%—70%、种皮发软、子叶分层为宜。浸种时间长短,以水温而定,18—20℃条件下,浸种12—16小时,捞出控干进行药剂拌种。不必强调温汤浸种。不提倡催芽。
3、药剂拌种。药剂拌种,可以杀死种子携带的病菌和播种后周围土壤中的病菌,以提高出苗率,防治苗期病害,配合使用杀虫剂拌种,也可以减轻苗期虫害的危害。拌种药剂,含有一定数量的杀菌剂、杀虫剂及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常用的药剂和处理方法是:按20斤干棉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克拌种;或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125克拌种。

四、足墒播种

由于棉种萌发出苗对水分、温度和氧气条件要求严格,尤其是水分。我县棉区冬季雨雪稀少,土壤墒情是常年影响出苗的限制因素。因此,有水浇条件的,播种前必须适时造墒,一般要求不迟于播前15天左右进行浇灌,以确保地温及时回升,不影响播种。无水浇条件的,要采用水种包包抗旱播种方式或地膜覆盖。

五、适期播种

温度是决定播期的重要依据。一般在5厘米地温5天稳定通过14℃时,就是棉花的播种时期。根据我县的气候条件,棉花适宜播种期是4月中旬。但是近几年由于受倒春寒影响,这个时期常有阴雨天气,气温低土壤湿,常造成棉花苗病发生重,死苗严重,不利于保全苗。一般从终霜期考虑,掌握“冷尾暖头”抢时播种。近几年随着温室效应加剧,无霜期加长,一般霜降期推迟到11月上旬,因此可以适当晚播几天,以有利于保全苗。

六、适量播种

应根据播种方式、发芽率高低、留苗密度及土壤墒情状况而定。条播,每亩需毛籽种子10—12斤。点播或穴播,毛籽每穴3—5粒,每亩需种子5—7斤;脱绒包衣种子每穴2—3粒,每亩需要种子3—4斤。播种量不能过大,否则,既浪费种子,出苗后又易形成高脚弱苗,病害发生重。

七、适宜播深

一般播深以3—4厘米为宜。播后及时覆土并适当镇压。

八、抗旱播种

东平县春季一般经常干旱,无造墒条件的棉田要实行抗旱播种,一般采用“水种包包”的方法。技术要点是:按行距要求开浅沟,沟深2.5—3厘米;匀溜水,水量以接到底墒为宜;水下渗后,按株距要求播种;然后覆土起脊,要湿土在下、干土在上,并适度镇压,脊高3—5厘米,脊宽10—13厘米;待70%棉籽扎根时,及时破脊去覆土,一次扒平放完。

九、地膜覆盖

春季温度回升慢、温度不稳定是限制棉花一播全苗、促壮苗早发的重要因素。地膜覆盖具有保温增温作用,同时具有保墒提墒作用,可以确保棉花一播全苗、壮苗早发。地膜覆盖棉花根据播种和覆盖的程序,可以分为先播种后覆盖和先覆盖后播种。一般采用先播种后覆盖,覆盖地膜时,地膜要与地面紧密接触,地膜边缘要尽量垂直压入沟内,入土深度不少于5厘米,同时覆膜后在膜上压土,一般每隔3—5米压一堆湿土,以防大风吹揭地膜,或地膜上下煽动伤害棉苗。

病 害

棉花红腐病
症 状 在棉苗未出土前受害。幼芽变棕褐色腐烂死亡;幼苗受害,幼茎基部和幼根肥肿变粗,最初呈黄褐色,后产生短条棕褐色病斑,或全根变褐腐烂。
棉花红腐病
防治方法 在苗期阴雨连绵,棉苗根病初发时,及时用40%多菌灵胶悬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托布津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隔1周喷1次,共喷2-3次。

棉花黄萎病
症 状 现蕾期病株症状是叶片皱缩,叶色暗绿,叶片变厚发脆,节间缩短,茎秆弯曲,病株畸形矮小,有的病株中、下部叶片呈现黄色网纹状,有的病株叶片全部脱落变成光秆。
棉花黄萎病
防治方法 在轻病田和零星病田,采用12.5%治萎灵液剂200-250倍液,于初病后和发病高峰各挑治1次,每病株灌根50-100毫升。
棉花红粉病

棉花红粉病
症 状 整个铃壳表生松散的桔红色绒状,比红腐病的霉层厚,病铃不能开裂,僵瓣上也长有红色霉粉。
防治方法 可喷用50%多菌灵、70%托布津、75%百菌清或65%代森锌等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

棉花炭疽病
棉花炭疽病
症 状 棉籽和幼芽受害,变褐腐烂;棉苗受害,幼茎基部初呈红褐色斑,渐呈红褐色凹陷的梭形病斑,病重时斑包围茎基部或根部,呈黑褐色湿腐状,棉苗枯萎而死。子叶受害,叶缘产生褐色半圆形病斑,病斑边缘紫红色。
防治方法 在苗期阴雨连绵,棉苗根病初发时,及时用40%多菌灵胶悬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托布津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隔1周喷1次,共喷2-3次。

棉花枯萎病
症 状 病株一般不矮缩,多由下部叶片先出现病状,向上部发展,病叶叶缘和叶脉间的叶肉发生不规则的淡黄色或紫红色的斑块。
棉花枯萎病
发生规律 发病与温湿度,枯萎病一般土温在20℃左右时开始显症,土温上升到25℃-28℃时形成发病高峰,当土温上升到33℃以上,病菌受抑,出现暂时性隐症,入秋后待土温下降到25℃左右,又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 在轻病田和零星病田,采用12.5%治萎灵液剂200-250倍液,于初发病后和发现高峰各挑治1次,每病株灌根50-100毫升。

棉花立枯病
症 状 棉籽受害,造成料籽和烂芽;幼苗茎基部受害,出现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并渐扩展围绕嫩茎,病部缢缩变细,黑褐色、湿腐状,病苗倒伏枯死。子叶受害,多在中部发生不规则形黄褐色病斑,易破裂脱落成穿孔。
棉花立枯病
防治方法 在苗期阴雨连绵,棉苗根病初发时,及时用40%多菌灵胶悬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托布津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隔1周喷1次,共喷2-3次。

棉花曲霉病
棉花曲霉病
症 状 在铃壳裂缝处和虫孔处产生黄绿色或黄褐色的粉状霉层,高湿时呈绒毛状褐色霉层,棉絮也霉变,铃不开裂。
发生规律 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发生,8、9月份的雨量将成为铃病发生轻重的关键因素。
防治方法 可喷用50%多菌灵、70%托布津、75%百菌清或65%代森锌等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

棉花角斑病
棉花角斑病
症 状 真叶发病,初为褐色小点,渐扩大成油渍状透明病斑,后变为黑褐色病斑扩展时因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
发生规律 苗期土壤含水量较高,7、8月份的铃期雨量较大,尤遭暴风雨侵袭时,角五病易流行。
防治方法 在发病初期,喷洒1:1:120-220波尔多液、2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棉花黑星病
棉花黑星病
症 状 全铃受害,铃壳变黑、僵硬,不开裂。铃壳上密生小黑点。高湿下全铃满布烟煤状粉末。病铃棉絮烃黑色僵瓣。
防治方法 在烂铃病原较复杂的棉区,可喷洒50%多菌灵、70%托布津、75%百菌清或65%代森锌等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为提高防治效果,可用波尔多液或铜皂液加入上述药剂混合施用。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棉花怎么贸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