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什么导弹把亚欧大陆移动了

俄罗斯什么导弹把亚欧大陆移动了

发布时间:2022-05-15 09:56:32

Ⅰ 俄罗斯最新亚尔斯导弹有多强

RS-24 亚尔斯是俄罗斯洲际弹道导弹,它是以前的白杨-M的改进版本。在西方被称为SS-29。它使用与白杨-M相同的16x16轮式底盘。在外部它看起来相似。然而,它携带改进型导弹,这是更重要的。亚尔斯发展成为了一个既可以路上机动发射也可以在发射井中发射的系统,且使用相同的导弹。它于2007年首次测试,并于2010年被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采用,同年开始量产。它在生产中取代了以前的白杨-M。截至2016年,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部署了63个路上机动型和10个装备在发射井的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这些导弹与白杨-M各部署一半。将成为俄罗斯三位一体核力量地面部分的支柱。

承载路上机动型的亚尔斯导弹的是基于白俄罗斯MZKT-79221 16x16重型高机

动性底盘。该底盘专为白杨-M洲际导弹而设计。前三个和最后三个轴驱动。所以这辆大车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此外,它具有良好的越野机动能力。 该车由三名驾驶员操作。 亚尔斯移动发射载具可独自行走500公里的路程。使得该车在相当于欧洲小型国家的地区很难被发现。

道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较难发现和被袭击。一旦国家遭到袭击,它的生存率很高。一旦高度警戒,亚尔斯可以离开其基地,在偏远的森林地区进行操作,以提高其生存能力。准备发射导弹需要7分钟。亚尔斯可以从准备的现场,具有滑动屋顶的特殊车库或在野外部署期间的无准备位置发射导弹。一旦导弹发射,载具车辆就可以离开它的位置。在实地部署期间,亚尔斯导弹车由多辆后勤及警备车辆护送,包括支援车辆,移动指挥所,信号车辆,燃油罐车和一些其他军队车辆,以确保导弹的安全。在紧急情况下,该车可以自主操作,无需护送。亚斯洲际弹道导弹的使用寿命约为20年。

Ⅱ 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的特点是什么

“短号”导弹是俄罗斯第三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多用途反坦克导弹。它除了用于反坦克外,还能摧毁轻型装甲车、土木工程和有生目标等。其抗干扰能力强,可全天候使用。它真正实现了自动化射击,能同时攻击2个或多个目标,可在地面上发射或搭载在越野车、装甲车和坦克上使用,也可在有限的空间如楼房或建筑物内进行射击。

“短号”导弹的射程:白天为(100~5500)米,夜间为(100~3500)米。弹体直径152毫米,筒装导弹长度为1210毫米,射击速度为(2~3)枚/分。战斗部分为两种:当攻击坦克,特别是披挂反应装甲的新型主战坦克时,使用双级串联聚能破甲战斗部,第一级装,药用于击穿或引爆反应装甲,第二级装药用来击穿坦克的基本装甲,破甲厚度可达(1000~1200)毫米;当攻击有轻型装甲防护的目标(如步兵战车,装甲运兵车)、一般的野战防御工事以及轻型快艇、小型舰艇和其他浮动目标时,可使用燃料空气炸药战斗部。

“短号”导弹的制导方式为激光驾束和半主动直瞄制导。射手利用瞄准镜或热成像仪瞄准目标,同时激光照射器发出的激光波束也照射目标,导弹发射后就进入到激光照射器发出的激光波束中。此后,由导弹自主“感觉”到自身所处激光束中的位置,不断产生修正指令,使导弹沿激光波束轴线飞行,直至命中目标。这种制导方式与有线指令制导相比,由于不受导线的限制,增大了射程,而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其火控系统采用双通道目标跟踪装置,从而将射击效率提高了一倍。如果与“信条”型雷达配合使用,还可大大缩短发现目标的时间。

“短号”导弹除了具有多用途的优势外,它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便携性。“短号”导弹-MR和“短号”-LR导弹的配置基本相同,主要由制导设备、目标跟踪装置、热成像瞄准具和简装导弹组成。它们各部分的尺寸、质量等都很适合士兵使用,并且操作简便。例如“短号”-MR导弹可分解成两部分,由战勤组中的两名士兵携带。其中一部分为发射装置与热成像瞄准具,另一部分为2枚简装导弹,这使其能在难以通行的作战区域内使用。2枚“短号”-MR筒装导弹的质量不超过28千克。

“短号”导弹的离筒速度较低,在居民点进行作战时,它能够从建筑物和空间有限的地方进行发射。此外,“短号”-MR导弹和“短号”-LR导弹的发射装置和弹药具有通用性,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组合,这使得该导弹系统更具竞争力。

Ⅲ 俄罗斯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有哪些基本数据

俄罗斯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白杨-M”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80年代后期,它是“白杨”(SS-25)导弹的改进型。

白杨-M导弹虽然其大小及某些设计特性都明显地受到了反导条约的限制:最大飞行距离为10000千米,长22.7米,壳体最大直径1.86米,重47.1吨,弹头重1.2吨(长5.2米),但是,白杨-M导弹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其不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改装成多弹头的导弹,而且其分弹头还可以单独制导。

Ⅳ 史上最大核弹威力有多大:炸得亚欧大陆板块移动

沙皇炸弹”,是冷战期间苏联所制造的氢弹,总共制造两枚,其中一枚于1961年10月30日在新地岛试爆,另一枚作为研究与备用。它是人类至今所制造过所有种类的炸弹中,体积、重量和威力上均为最强大的炸弹,因此被称作是“炸弹之王”。

图为沙皇炸弹试爆产生的蘑菇云
它的爆炸当量本来相当于一亿吨的TNT炸药,不过苏联当局忧心试爆后的核子落尘对环境的严重影响,会导致内政难题与外交风波,因此将核弹减半为5000万吨的爆炸威力。尽管被删减了一半的威力,沙皇炸弹的威力依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投掷于广岛和长崎的“小男孩”原子弹之3800倍,“胖子”原子弹之2300倍。

苏联科研人员研制“沙皇炸弹”
1961年8月13日,柏林墙开始起造。鉴于局势愈发紧张,郝鲁晓夫下令试爆一枚沙皇炸弹。10月30日,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震撼了整个世界,爆炸造成的地震波环绕地球三圈仍能被仪器感知,整个亚欧板块甚至在这场爆炸中被推动了8毫米。
虽然这一次试爆是在空中试爆,但是往地球传送的震波被美国地质调查仪侦测到引起里氏地震规模5~5.25的地震。爆炸甚至使得波兰许多房屋的玻璃都被震碎......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宽近40公里,高约64公里,相当于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的7倍多。图中最左边放大后的图案为广岛核爆后的蘑菇云,和沙皇炸弹一比简直小的可笑。

Ⅳ 将欧亚大陆炸的位移7毫米,巅峰时期的苏联到底有多么

大伊万核弹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核弹,米格25是世界上第一款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机,图95是世界上非得最快的涡轮螺旋桨轰炸机,图160是世界上载弹量最大,飞得最远的轰炸机,ss18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洲际导弹,T7轰炸机是当时最大的轰炸机(但后来原型机坠毁),国家GDP占世界15%,世界最强也是排水量最大的核动力导弹战列巡洋舰基洛夫级,有航母巡洋舰之称的基辅级航母,现代垂直起降战机的典范雅克141。

Ⅵ 什么是俄罗斯SS-11导弹

SS-11洲际弹道导弹(前苏联的定名不详)于1966年开始服役,并发展成三种型式。本型导弹较民兵式导弹稍长但宽厚许多,因此可携行一较大型的弹头。它的两节推进火箭均使用可储存式液态燃料,第一节有4副平衡翼,1971年第一阶段战略武器限制协议(Strategic Anhs Limitation Talk,SALT)谈判中同意SS-11洲际弹道导弹可部署进970个掩体,包括66个新建的。

一型具有单一大型弹头,一度传闻其当量高达2000万t。二型是前者的改良,具有较佳的射程、投掷重量、辅助穿透装置及较精确的弹头。三型是前苏联第一种配备多弹头重返大气层载具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1969年侦测其具有3枚弹头。1973年60枚SS-11三型洲际弹道导弹服役。当1970年代末期这970枚SS-11导弹过半数为新的SS-17或SS-19所取代时,仍有450枚继续服役。然而,一旦机动的SS-25洲际弹道导弹进入部署时,更多的SS-11洲际弹道导弹将在10枚5S-11对9枚SS-25的合适比例下开始退役。

本型导弹所部署的数量曾经举世无比(1972年达1036枚),现今仍有440枚服役中。据估计除了20枚一型外,其它则是二、三型的混编。这400多枚导弹主要部署在两个地带:前苏联西部地区的科泽尔斯克(Kozeisk)、台克夫(Teykovo)、彼尔姆(Penn)以及远东地区的格雷得卡亚(Gladkaya)、杜富亚尼亚(Drovyanya)、斯沃博德尼(Svobodny)、奥伏亚尼亚(Olovyannaya)。

使用:SS-11一型及二型洲际弹道导弹均有单一的大型弹头。但是它们并不太准确,因此只能用来攻击大范围的、软性的、对抗价值取向目标(counter-valuetarget),如城市、工业中心及来经保护的军事设设。

SS-11三型洲际弹道导弹有3具重返大气层载具而且是用来攻击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掩体。的确,由前苏联的测试资料显示这3具所涵括的打击区域正是民兵式导弹掩体的范围,而这样的科技是从SS-9四型导弹上开发而来的。然而,由于更准确、更合适的弹头不断被开发出来,因此,即使踢-11三型洲际弹道导弹依旧瞄向美国,应该已改变了原先的攻击目标。将SS-11洲际弹道导弹部署在前苏联远东是极具价值的。它的射程可涵括中国大陆、日本及其它亚洲国家。

Ⅶ 俄罗斯最厉害的战略导弹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俄罗斯最厉害的战略导弹是白杨系列导弹。一直以来,俄罗斯底气十足的原因是他们有能突破美国反导系统的白杨-M导弹。最近,俄罗斯又要对其战略导弹部队大扩军了。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宣布,俄军计划到2015年前共采购69套白杨-M弹道导弹系统,这些导弹系统除包括井式导弹系统之外,还包括机动式的导弹系统。

白杨-M导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已经在研制了,但由于苏联解体,直到1993年底,俄罗斯军方才宣布,在莫斯科热工技术研究院的主持下,俄罗斯为战略火箭部队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战略导弹。1994年12月24日,这种被命名为“白杨-M”的新型导弹进行第一次飞行试验,标志着第一种完全在俄罗斯境内研制、生产的战略弹道导弹的诞生。

其实,白杨-M导弹虽然其大小及某些设计特性都明显地受到了反导条约的限制:最大飞行距离为10000公里,长22.7米,壳体最大直径1.86米,重47.1吨,弹头重1.2吨(长5.2米),但是,白杨-M导弹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其不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改装成多弹头的导弹,而且其分弹头还可以单独制导,这对于在距离打击目标100公里处分离的弹头抗击敌方的干扰信号相当有益。此外,弹头的分离还是在战斗部每30-40秒自动更换飞行参数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敌方的反导系统不仅来不及确定弹头的分离点,也根本无法判定战斗部本身的飞行参数。

Ⅷ 俄罗斯白杨M弹道导弹

白杨-M”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80年代后期,它是“白杨”(SS-25)导弹的改进型。1994年12月20日,“白杨”-M导弹进行了首次试射,原计划进行7次试射,实际上只进行了4次。1997年7月8日,在普列谢茨夫靶场“白杨”-M导弹进行了第4次发射试验,也是定型前的最后一次发射。设计者们认为,在“白杨-M”导弹系统研制、试验过程中,以及在其战术技术性能指标中有很多“第一”,甚至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如第一次为高防护性的井基和机动陆基发射装 置制造了标准化统一的导弹;首次使用了新型试验系统,借助它可检验导弹系统在地面和飞行状态下各系统和组件的工作状态和可靠性,这可大大缩小传统试验规模,减少费用,同时又不降低导弹系统研制和试验的可靠性。
据设计者称,“白杨-M”导弹系统的全部试验都进行得很顺利,此外,在训练场和战备值班中将进行有关的试验工作,全部战术技术性能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白杨”-M导弹系统之所以引起世人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所拥有的战术技术性能优势。该导弹为单弹头式洲际战略弹道导弹,采用多种制导方式,是一种3级固体燃料导弹,即可机动发射,也可固定发射。该导弹长(带战斗部时)22.7米,直径1.95米,导弹发射重量47.2吨,投掷重1200千克,飞行距离超过10000千米,核装药的准确当量虽未公布,但根据某些信息可以确定,弹头爆炸当量约为55万吨,同时命中精度也有较大的提高。
其实,白杨-M导弹虽然其大小及某些设计特性都明显地受到了反导条约的限制:最大飞行距离为10000公里,长22.7米,壳体最大直径1.86米,重47.1吨,弹头重1.2吨(长5.2米),但是,白杨-M导弹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其不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改装成多弹头的导弹,而且其分弹头还可以单独制导,这对于在距离打击目标100公里处分离的弹头抗击敌方的干扰信号相当有益。此外,弹头的分离还是在战斗部每30-40秒自动更换飞行参数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敌方的反导系统不仅来不及确定弹头的分离点,也根本无法判定战斗部本身的飞行参数。
“白杨-M”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80年代后期,它是“白杨”(SS-25)导弹的改进型。1994年12月20日,“白杨”-M导弹进行了首次试射,原计划进行7次试射,实际上只进行了4次。1997年7月8日,在普列谢茨夫靶场“白杨”-M导弹进行了第4次发射试验,也是定型前的最后一次发射。设计者们认为,在“白杨-M”导弹系统研制、试验过程中,以及在其战术技术性能指标中有很多“第一”,甚至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如第一次为高防护性的井基和机动陆基发射装 置制造了标准化统一的导弹;首次使用了新型试验系统,借助它可检验导弹系统在地面和飞行状态下各系统和组件的工作状态和可靠性,这可大大缩小传统试验规模,减少费用,同时又不降低导弹系统研制和试验的可靠性。
据设计者称,“白杨-M”导弹系统的全部试验都进行得很顺利,此外,在训练场和战备值班中将进行有关的试验工作,全部战术技术性能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白杨”-M导弹系统之所以引起世人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所拥有的战术技术性能优势。该导弹为单弹头式洲际战略弹道导弹,采用多种制导方式,是一种3级固体燃料导弹,即可机动发射,也可固定发射。该导弹长(带战斗部时)22.7米,直径1.95米,导弹发射重量47.2吨,投掷重1200千克,飞行距离超过10000千米,核装药的准确当量虽未公布,但根据某些信息可以确定,弹头爆炸当量约为55万吨,同时命中精度也有较大的提高。
其实,白杨-M导弹虽然其大小及某些设计特性都明显地受到了反导条约的限制:最大飞行距离为10000公里,长22.7米,壳体最大直径1.86米,重47.1吨,弹头重1.2吨(长5.2米),但是,白杨-M导弹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其不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改装成多弹头的导弹,而且其分弹头还可以单独制导,这对于在距离打击目标100公里处分离的弹头抗击敌方的干扰信号相当有益。此外,弹头的分离还是在战斗部每30-40秒自动更换飞行参数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敌方的反导系统不仅来不及确定弹头的分离点,也根本无法判定战斗部本身的飞行参数。
“白杨-M”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80年代后期,它是“白杨”(SS-25)导弹的改进型。1994年12月20日,“白杨”-M导弹进行了首次试射,原计划进行7次试射,实际上只进行了4次。1997年7月8日,在普列谢茨夫靶场“白杨”-M导弹进行了第4次发射试验,也是定型前的最后一次发射。设计者们认为,在“白杨-M”导弹系统研制、试验过程中,以及在其战术技术性能指标中有很多“第一”,甚至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如第一次为高防护性的井基和机动陆基发射装 置制造了标准化统一的导弹;首次使用了新型试验系统,借助它可检验导弹系统在地面和飞行状态下各系统和组件的工作状态和可靠性,这可大大缩小传统试验规模,减少费用,同时又不降低导弹系统研制和试验的可靠性。
据设计者称,“白杨-M”导弹系统的全部试验都进行得很顺利,此外,在训练场和战备值班中将进行有关的试验工作,全部战术技术性能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白杨”-M导弹系统之所以引起世人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所拥有的战术技术性能优势。该导弹为单弹头式洲际战略弹道导弹,采用多种制导方式,是一种3级固体燃料导弹,即可机动发射,也可固定发射。该导弹长(带战斗部时)22.7米,直径1.95米,导弹发射重量47.2吨,投掷重1200千克,飞行距离超过10000千米,核装药的准确当量虽未公布,但根据某些信息可以确定,弹头爆炸当量约为55万吨,同时命中精度也有较大的提高。
其实,白杨-M导弹虽然其大小及某些设计特性都明显地受到了反导条约的限制:最大飞行距离为10000公里,长22.7米,壳体最大直径1.86米,重47.1吨,弹头重1.2吨(长5.2米),但是,白杨-M导弹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其不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改装成多弹头的导弹,而且其分弹头还可以单独制导,这对于在距离打击目标100公里处分离的弹头抗击敌方的干扰信号相当有益。此外,弹头的分离还是在战斗部每30-40秒自动更换飞行参数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敌方的反导系统不仅来不及确定弹头的分离点,也根本无法判定战斗部本身的飞行参数。
俄罗斯计划在下世纪初的前10年内部署300-350枚“白杨”-m导弹系统,其中井式发射的90枚导弹将部署在改造后的pc-18(ss-19)导弹发射井中。
现在,俄军的5个井式白杨-M导弹团已有42套白杨-M导弹系统,而且,2006年俄军还计划购买7套白杨-M导弹系统,如果再加上这69套战略火箭军中的白杨-M导弹系统,俄军装备的白杨-M导弹系统已接近了其所希望最终配置270枚这一目标的半数。

在俄军近年来新建的白杨-M战略导弹团里,每团所拥有的导弹系统基本上都是6套,因此,69套“白杨-M”导弹系统,已足以装备10个战略火箭兵的导弹团了。这10个导弹团,如果加上俄军现有的5个井式白杨-M导弹团以及一个已经在筹备之中的机动式白杨-M导弹团,可以说俄军届时将会非常接近其“战略火箭兵计划编有2至3个白杨-M导弹师,每个师将编有4至6个公路机动导弹团”的最低建军目标。

参考文献:新型的SS-N-27白杨M导弹

Ⅸ 前苏联最强核弹“大伊万”试爆导致欧亚大陆偏移9毫米

很多人印象中的核弹就是原子弹,其实核武器也叫核子武器或原子武器,包括氢弹、原子弹、中子弹、三相弹等,其中人类历史至今最大威力的核弹便是前苏联大伊万,也称”赫鲁晓夫炸弹”,它是一枚三相氢弹,地面和空中核爆炸,产生高压冲击波,能够形成很强的光辐射,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碎片等对人体极其有害的物质,它也是史上威力最大,最恐怖的核弹!


正是因为这种核弹恐怖的毁灭力,所以当时造出的大伊万5800万核当量仅有2枚,仅试爆一枚之后,另外一枚作为研究以及备用用途,现存于俄罗斯核武博物馆。苏联当时所部署的最大当量核弹为SS-18洲际弹道导弹的弹头,核当量为2500万吨,从军事角度来讲制造这么大当量的核武器只能说是毁灭地球,因为实战意义不大,试想当时如果不把大伊万的核弹当量从1亿吨减少到5800万吨,那爆炸后会发生什么结果,着实没人能预料的到。

Ⅹ 什么是俄罗斯“白杨”-M导弹

“白杨”-M导弹被西方称为SS-27导弹,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种自行研制和生产的导弹系统,也是俄罗斯固体燃料弹道导弹进一步改进过程中的重大进步,“白杨”-M导弹可以认为是俄军工企业的新生儿。该导弹是一种中型单弹头陆基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其制导控制系统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它技术先进、可靠性高、飞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强,可令敌人防不胜防。该导弹装备了克服反导弹防御系统的最先进手段,即反拦截手段,专门对付美国正在斥巨资研制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L因此,“白杨”-M导弹真正成了当今世界上第一个NMD的克星。

该导弹是SS-25导弹的改进型。1994年12月20日,白杨”-M导弹进行了首次试射。1997年7月8日,在普列谢茨夫靶场“白杨”导弹进行了第4次试射。接着,于1998年12月9日在普列茨克发射场对“白杨”-M导弹进行了第6次发射试验,导弹按预定轨迹准确击中了靶场目标。这最后一次发射试验的目的在于对这种面向21世纪的最新型战略导弹的飞行技术参数做最后的鉴定。

“白杨”-M导弹系统在研制、试验过程中,以及在其战术技术性能指标中都创造了多个“第一”,甚至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如第一次为高防护性的井基和机动陆基发射装置制造了标准化统一的导弹;首次使用了新型试验系统,借助它可检验导弹系统在地面和飞行状态各系统和组件的工作状态和可靠性,从而可大大缩小传统试验规模,减少费用,同时又不降低导弹系统研制和试验的安全性。

“白杨”-M导弹之所以引起世界人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是当今世界技术最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为单弹头,采用惯性加星光修正制导方式。该导弹弹长22.7米,弹径1.95米,导弹发射质量47.2吨;投掷质量1200千克,射程超过10500千米。单弹头当量约为55万吨级,命中精度为350米,反应时间为60秒。

“白杨”-M导弹的最大特点是,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反弹道导弹无法将其击落,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飞行速度加快。由于该导弹使用了3台功率强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其飞行速度比现有俄制导弹速度都快,大大缩短了导弹在轨迹主动段的飞行时间和高度,增大了穿透力;同时它还有数十台辅助发动机,加上操纵系统和设备使这种快速飞行的导弹很难被敌方辨别。

(2)电磁隐蔽性好。“白杨”-M导弹几乎完全没有对电磁脉冲的敏感性,在该导弹试射过程中,尽管美国的侦察卫星极力进行跟踪,但导弹的信号还是躲过了美电子侦察系统的监视。

(3)先进的隐身措施。据说,“白杨”-M导弹的前锥体部分可放置起欺骗作用的物体。当发射时,这些干扰物将使反导弹系统看到“数千枚弹头”,将使它难以从那些假弹头中区分出真弹头。俄罗斯计划在21世纪初的前10年内部署(300-350)枚“白杨”-M导弹系统,这些导弹有井下发射和公路机动发射两种型号。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什么导弹把亚欧大陆移动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