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俄关系历史最好,中国和俄罗斯建交多少年了
你好,这个事情要这样来看,中国和俄罗斯关系是很好的,原先中国和苏联建交的时期比较少,建国时就建交,如果和俄罗斯算起来,应该是在1990年独联体分裂后,同俄罗斯建交的。
㈡ 中俄关系怎么样
俄中关系发展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特殊意义,双方制定了切实深化合作计划。
举一个例子,最近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要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此前在上海合作组织内部,中国凭借其政治和经济影响力,隐隐然处于领导地位,俄罗斯积极拉拢本身积极性不高的印度加入上合组织,外媒就判断这是俄罗斯试图联合印度,在上合组织内部抵消中国的影响力,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所带来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远胜于现在的俄罗斯,基本上看,俄罗斯除了庞大的核武库和普京的强硬态度,真的剩不下什么了。
㈢ 现在的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如何
A 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中俄之间,现在是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目前两国关系发展很好。
中俄开展战略协作最主要的利益是,中俄两国由冷战时期的对手变成了朋友和伙伴,两国不用再拿出巨大的资源防备对方,而是可以集中力量搞建设、发展自己。同时,两国在国际舞台彼此多了一个有利的支持者;两国在一些重要的具体领域实现了优势互补,两全其美;中俄战略协作产生了良好的辐射效应,带动了两国各自与有关国家关系的发展。另外叙利亚问题,集中体现了中俄战略协作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和平与稳定因素。
但很多人一提到中俄关系,就会想到两国互相靠近取暖,是因为他们拥有共同的敌人美国,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 我们先来看看中俄关系的现状:
(一)两国建立起完善的高层定期会晤及其他各级别交流与会晤机制
1996年4月,双方决定建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定期会晤机制以及战略安全磋商等高层次的合作机制。基本覆盖中俄合作的所有领域,是中国对外合作中规格最高、组织结构最全、涉及领域最广的磋商机制。如此完备的大国合作机制,对中国来说是唯一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见的,它为中俄双方开展合作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的制度框架。
(二)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三)两国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相互支持
俄在台湾、西藏、“东突”等问题上坚定地支持中方立场。中方还在俄维护二战历史荣誉、反对改写二战史观等问题上坚决地站在俄一边。
(四)两国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军事合作
中俄军事合作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说明,双方已不再相互视为潜在的军事对手或军事威胁,两国间的互信程度已发展到很高水平。
(五)两国经济合作稳步上升,经济合作长期滞后的局面逐渐有所改观,中俄关系的物质基础开始增强
中俄能源合作稳步发展。两国天然气、核电等领域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六)边境和地方合作日益成为两国合作的新增长点
(七)两国民间交往和合作空前活跃
(八)两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合作卓有成效
二、中俄战略合作的“弱点”
1、两国关系相当利益化
中俄两国都反对美国的全球扩张和单边霸权主义。虽然中俄两国的伙伴关系并非直接针对美国,但它们达成的共识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遏制美国单边主义的扩张。
不过,中俄关系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并不完全受中美关系的影响。除了共同抵御美国的单边主义外,中俄之间也有其他赖以紧密合作的原因。两国的关系可谓是相当利益化,基本上,双方都只想从自己利益出发,对于对方的要求,大家都有一定的保留。例如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但同时也对日本市场垂涎三尺;俄罗斯卖给印度的先进武器往往比中国还要多;俄罗斯对中国迅速崛起的担忧更甚于比中国害怕俄罗斯崛起。在政治层面,双方达成了相互支持的共识:我可以支持你打击恐怖主义和镇压车臣分裂分子的活动,但你也得支持我反对‘台独’的行动。
2、中俄关系未来或有质变
俄罗斯在处理俄中关系时有所保留,也许是因为俄罗斯担心中国的崛起及其对俄罗斯安全的影响,但中国对俄罗斯的国内稳定也心存疑虑。因此中国更注重其石油和武器进口的多元化,避免对一个大供应商过度依赖。一旦中国经济对俄罗斯资源的依赖性减小,俄罗斯在中国的战略考虑中的地位就将贬值。
与此同时,在中俄关系正进入所谓的经济发展高速轨道后,俄罗斯却在能源开发方面拖拉,而且对未来的规划也跟不上潮流。两国目前都处于后社会主义改革阶段,这是两国的共同使命。一旦中国在经济改革方面领先一步,进入更高的改革层次,中俄关系将会经历一次质变,这一点从两国对上海合作组织(SCO)的不同期望可以证明。
3、单纯双边交流难敌全球整合
俄罗斯仍然狭隘地以为SCO的使命应该是反恐、反分离主义和反原教旨主义,而中国希望将SCO的使命提升到经济发展的层次。中国建议两国共同建立欧亚自由贸易区,但遭到对方拒绝。其原因看来是俄罗斯觉得自己深陷危机,而且有一种被人围困的感觉。它相信一旦自由贸易区得以建立,俄罗斯和整个中亚地区的经济将受中国操控,届时俄罗斯将失去它在这些前苏联共和国的影响力。
三、中国放眼未来20年
和目前的政治关系相比,中俄经济合作关系则过于虚弱和单调,缺乏动力和创造力。迄今为止,中俄合作仍然局限于能源和反恐两个方面。
与俄罗斯相比,中国处于更强势的战略地位。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应该而且必定会被中国用来实现其和平崛起的宏伟目标。因此要理解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应该从中国宏伟目标的战略阶段和空间的视角来审视它。要把握未来20年的战略合作机遇,以牺牲空间来赢得时间的方式是中国的基本选择。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何争执多年的中俄边境冲突,最终在有利于俄方的方式下解决了。这种中俄关系的战略阶段与空间与中国的大战略是相容的,因而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了深化、细化合作的关键阶段
中俄战略协作需要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追求更多具体的合作成果。西方谚语说“细节出魔鬼”,随着中俄双方合作越来越具体,越来越触及两国的切身利益,利益协调难度无疑会有所增大,出现利益分歧的情况在在所难免。
(二)中俄两国同时快速发展使两国战略协作面临新的形势
中俄两国目前都在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这是当前国际形势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在中俄两国300多年的关系史上也是第一次。随着中俄两国国力的同步增强,两国关系中的竞争性会不会扩大?两国会不会调整对对方的政策?会不会提高甚至改变与对方合作的条件?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认真研究和考虑的。
(三)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仍然是不均衡的,突出表现在经济合作仍然远远滞后于政治合作,中俄两国经济合作还有很大的潜力未能挖掘出来。
四、中俄潜在冲突
1、 需要解决一个核心思想认识问题,就是中俄两国彼此如何看待对方的强大。
中俄两国都在走向强大。中国如何看待俄的强大?俄如何看待中国的强大?是否认为一方的强大将会对另一方构成威胁?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中俄政治互信的基础就难说牢固。
2、正确看待和妥善处理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3、一定要下大力气把经济合作尽快搞上去。中国的快速发展,俄方越来越担心自己恐有沦为中国原料市场的风险。而中美经济关系的发展是对中俄经济关系发展的一个吸引力提醒。
㈣ 中国和俄罗斯关系怎么样
俄罗斯已经确定发展资本主义,与中国在意识形态上有截然的差距。不过在国家关系方面,目前中俄关系还算不错的。
从俄罗斯方面看,面对西方国家日益逼近的地缘政治压力,绝对不希望对华关系再出波折,当年苏联在中苏边境备战花费了2000亿卢布,当时折合超过3000亿美元,俄罗斯肯定不想重蹈覆辙,现在俄罗斯也远没有当年的实力。同时,俄罗斯广大的远东地区发展迟缓,俄罗斯非常希望借助中国发展的良机,带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展。
同时,中国也是俄罗斯武器和原料的重要出口国。俄罗斯经济目前非常依赖能源和武器的出口,而中国则是重要的出口国。
而从中国方面看,中俄两国有漫长的边界,稳定的中俄关系对华肯定有利。同时,中国在能源进口,尤其是先进武器装备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合作没有太多的选择对象。而且中俄在维护世界稳定,发展多极化,抑制美国霸权等方面有共同利益。
不过中俄也并非一团和气。俄罗斯国内始终担心中国过于强大后会对俄罗斯构成威胁,届时俄罗斯将东西两面受敌。中国的军工技术和航天技术发展迅速,俄罗斯可供出口的武器越来越少,优势越来越小。中国则对俄罗斯在对华武器出口的诸多限制拖延以及能源出口上的多变感到不满。不过总体来说中俄关系还是比较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