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罗斯特种部队的部队介绍
1918年11月5日,前苏联红军正式组建进行间谍侦察和协调军队各侦查机构活动的战地司令部注册局,后逐渐演变成今天的俄罗斯军事侦察兵部队--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军事情报总局,即大名鼎鼎的“格鲁乌”特种部队。
格鲁乌特种部队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国防部长朱可夫元帅向苏共中央政治局建议,在边防军区建立特种情报颠覆部队,一旦发生战争或战前危机,该部队可潜入敌后进行破坏活动。成立初期,该部队服装千奇百怪,起初是摩托化步兵服装,后穿着飞行员和通信兵服装,最后才正式穿特种兵服装。
1979年针对阿富汗紧张局势,前苏联总参谋部决定成立土库曼斯坦军区特种部队。该部队成员都是乌兹别克人和塔吉克斯坦人,他们都会阿富汗当地语言。这支特种部队成立后便被派往阿富汗战场,攻打阿富汗总统阿明的总统府,并于1979年8月进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进行敌后破坏活动。由于阿富汗游击队对前苏联军队构成极大威胁,1985年前苏联军队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决定向阿富汗增派两只约6000人的特种部队。在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格鲁乌特种部队共损失191人,而令对手损失5000多人。他们缴获的武器足够装备一个师。在前苏联军队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后,他是最后一支撤出的部队。
目前,格鲁乌特种部队的总部设在莫斯科市阿尔巴特街的俄罗斯军队总参谋部内,代号44388军事部。总部内约五千余人,派到国外的谍报人员另有一千三四百人,估计各类人约十万人,每年经费预算为15亿美元。前苏联时期,格鲁乌的人事权,对外谍报活动计划与安排等,都要受克格勃的监督与控制。
该部机构设置分部·局·处·科四级建制,共22个局,2个所,10个处,一个直属科。第一局为欧洲军事战略情报局,第二至第四局是对其他地区进行秘密情报活动的军事战略情报局,第二局负责搜集北大西洋和东欧各国的战略情报,第三局负责美国英国与中南美各国及英联邦各国的战略情报,第四局负责搜集从中东到亚洲各国的战略情报。第五局是作战情报局,负责军事作战方面的所有谋略破坏活动。第六局是电子情报局,主要进行电子情报活动。第七道第十二局都是情报资料研究机构。此外,还有特别行动局,主要进行对外颠覆破坏,暗杀,绑架,心理战等活动;空间情报局,负责间谍卫星情报;外事局,又称国防部外事局,负责苏(俄)军的外事活动,并从中进行谍报活动;训练局,负责培训谍报人员;行动技术局,负责所有谍报人员的技术装备,设备;行政技术局,负责外汇和黄金等贵重物品;另有通信局,人事局等。
比较重要的直属处有:直属第一处,负责莫斯科地区的谍报活动;直属第二处,负责在柏林地区的谍报活动;直属第三处,负责第三世界和恐怖组织中进行谍报活动;直属第四处,负责古巴对美进行谍报活动;直属第五处为政治处;直属第六处为财务处;直属第七处为护照处,负责研究,伪造各国护照及各种票证;直属第八处,负责文件加密与解密;直属第九处为档案处。
入选与训练
格鲁乌特种部队的队员挑选是十分严格的。进入这支部队的队员必须在其他部队服役,且每位军人都需经过特种训练。
入选后还要进行更严格的特种训练,除了特种兵进行的体能,耐力专业技能及实战训练外,因格鲁乌部队经常进行境外侦察活动,所以格鲁乌队员还进行强化的外语训练,大部分队员都能熟练的应用一门外语。此外,野外生存训练对格鲁乌部队也很重要。训练时,教官们通常将一名特种兵派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给他60发子弹和一天的粮食,让他在那里利用十天时间完成交给他的任务,以此锻炼队员在艰苦环境下的生存能力。还有,如何招募间谍也是格鲁乌训练与众不同的地方。
格斗训练
Systema西斯特玛 俄文(Система) 乃前苏联定义为国家机密的一项武术,早期是在前苏联时代的特种部队所教授,学员必需参加军队多年并被选入如KGB(克格勃), GRU(格鲁乌特种部队) SMERSH (直属于斯大林的反情报机构)等特种部队才可以学习的高楷军用武术。
目前已经开始逐渐对外传授
武器配备
马卡洛夫无声手枪,AK-74突击步枪,VSK94狙击步枪,AN94突击步枪,野牛冲锋枪,PP-2000冲锋枪,SVU战术步枪,OSV-96狙击步枪,AKM突击步枪,斯捷奇金冲锋手枪,IZHMASHSK-100系列突击步枪及SVD狙击步枪。
除此之外,每个队员还配备一支名为PP-2000的9MM冲锋枪,使用PP-2000发射7N31穿甲弹时,在90米的射距上可以击穿3mm厚的钢板,在50米处可以穿透厚度为5mm的钢板,如果在20米距离上射击,则可以轻松地穿透8mm厚的钢板。 组建之初,阿尔法小组就已身负重任,因此,该小组对入选的成员可谓“万里挑一”。阿尔法小组首批成员不超过30人,他们全部是身手不凡的克格勃青年军官,并且全都是通过了严格考试后才得以脐身于这支最精锐的特种突击队。
经过5年训练,阿尔法小组终于真正成为了前苏联的第一支反恐怖“拳头”。在20余年的成长历程中,阿尔法小组参与了数十次战斗,屡屡大显身手,立下了显赫战功,成为世人瞩目的一支反恐怖利剑。
1979年7月28日,一名恐怖分子身藏爆炸装置,潜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要求美方外交人员护送他离境,否则就要引爆爆炸装置同归于尽。阿尔法小组奉命采取果断行动,迅速制服了恐怖分子,没有发生任何伤亡。阿尔法小组干脆利落的首次行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9年12月27日,前苏联对近邻山国阿富汗采取了突然袭击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当夜,奉命调赴战场的阿尔法小组参加了强攻阿明宫的激烈战斗。在兄弟特种部队的配合下,阿尔法小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占了戒备森严的阿富汗总理府,生擒阿富汗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政府总理阿明。阿尔法小组第一次真正地经受了一场“战斗洗礼”,充分展示了其独特的战斗能力,但也首次付出了牺牲9名队员的惨重代价。其后,为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阿尔法小组提出了新的目标,这就是“在任何一个可能出现恐怖主义的环境中,阿尔法小组都要有‘自己的人…。随即,阿尔法小组开始扩大规模,成员数量大增。预防性措施并非白费工夫。
从1981年到1986年期间,前苏联境内发生了3起重大的恐怖主义事件。但由于阿尔法小组的果断行动,这些恐怖主义事件无一得逞。
1981年,在萨拉普尔市,阿尔法小组制服了2名携带冲锋枪将25名中学生扣为人质的恐怖分子,在整个战斗中,孩子们没有一人受到伤害。
1983年,在格鲁吉亚加盟共和国首都第比利斯,恐怖分子扣押了一架图一154型客机上的57名旅客,阿尔法小组适时采取行动,再次在毫无伤亡的情况下解救了全部人质。3年后,在乌法市,阿尔法小组又采取了一次类似的战斗行动。在那里,2名恐怖分子一人被击毙,另一人被打伤,所有人质毫发未损。
1988年,在矿水城,几名武装歹徒劫持了一辆大轿车,绑架了车上32名乘客一31个小学生和1位女教师。阿尔法小组迅速赶到出事地点。他们与匪徒们通过无线电台进行了一天一夜的艰苦谈判,最终使匪徒们自动放下武器,释放了全部人质。
在谈判中,阿尔法小组的许多成员都表现得非常勇敢和顽强。这是因为,在每一次行动中,阿尔法小组经常需要耐心细致地与恐怖分子进行谈判,以降低恐怖分子的进攻性,防止他们对人质施加暴力。阿尔法小组的成员具备一套独特的与恐怖分子谈判的战术,他们具有的丰富的战斗经验和生活阅历,使之能够准确地把握住犯罪分子的内心活动。
战场永远是检验特种部队的最佳场所,而实战也是磨炼特种部队战斗意志的绝妙手段。俄罗斯特种部队的战斗力既来自精干的队员、一流的装备和严酷的训练,同时也与一次次的实战积累密不可分。不论是在国内外的正规战场上,还是在反恐等一些特殊战线上,俄罗斯特种部队用一个个的辉煌战绩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证明了自己的能征善战。
1974年7月29日,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尤里·安德罗波夫下达命令,在克格勃系统内组建A小组,这是一支专门用来打击恐怖主义的特种小分队,这就是后来着名的阿尔法特种部队的前身。
阿尔法小组创建之初,对成员的筛选可谓是“万里挑一”。经过严格的选择,阿尔法小组只拥有不到30人的首批队员,他们全都是出类拔萃的克格勃青年军官,并且全都是通过了严格的考试之后才得以进入这支最精锐的特种部队。
新生的“阿尔法”小组隶属于联邦安全总局,这支特殊作战部队的独特之处在于:
第一,执行特种任务。
第二,具有独特的组织结构。
第三,在政治上,具有绝对的可靠性。
第四,经过特别挑选、训练和专业训练。
第五,直接隶属于最高行政当局。
第六,创建目的是准备参与任何级别的冲突和战争。
阿尔法特种部队的存在可以说是与国家安全和特种作战息息相关的,这支部队原则上是为进行小规模特种作战而创建,他们特别善于在没有掩护、没有隐蔽、没有当地支持的非常情况下投入战斗。当时国家安全委员会给阿尔法小组下达了这样的死命令:要在极短的期限内组成胜任任何任务的特种部队。
尽管定位极高、任务艰巨,但是阿尔法特种部队在组建之初,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阿尔法部队组建初期没有秘密的训练基地,没有特殊的武器装备,也没有系统的人员培训计划。然而,就是在这种一穷二白的形势下,阿尔法小组还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部队组建,并迅速形成了战斗力。紧接着,则在一系列实战中树立了自己的威名。 俄罗斯有两把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尖兵利剑”,一个是闻名遐迩的“阿尔法”特种部队,另一个就是联邦安全局下属的“信号旗”特种支队,二者的最大区别是前者主要在国内从事反恐怖活动,后者则在国外专门进行反颠覆和警戒俄罗斯驻外目标。由于“阿尔法”近年来多有披露,其行动也受到众人关注,因而许多人对它耳熟能详。但对“信号旗”特种支队却少有所闻,原因是自组建之日起,它就是一支神秘的超级特种部队,很少公开露面,加之大多在俄罗斯境外行动,所以“信号旗”支队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近日来,俄罗斯许多报刊杂志相继介绍了有关这支神秘部队的行动资料,才使得“信号旗”的神秘面纱渐渐撩开。
秘密组建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阿尔法”特种部队在国内反恐怖战场上屡立奇功,令猖獗一时的恐怖分子闻风丧胆,这也令前苏联领导人很受鼓舞。尤其是“阿尔法”特种部队勇夺阿富汗首府阿明宫的成功,使前苏联领导人更加觉得,建立一支专门执行境外特种作战任务的部队是十分必要的。以后不久,随着国际斗争形势的发展,前苏联领导人决定正式建立一支专门用于境外的特种部队,这支特种部队就是现在的“信号旗”特种部队。1981年8月19日,前苏联部长会议和前苏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秘密会议,商讨在克格勃系统内秘密组建一支“绝密支队”,专门用于在境外从事秘密特工活动。前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决定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同意,并委托克格勃“C”局具体负责组建特种部队。新的特种部队取名为“信号旗”,由攻打阿明宫的英雄,海军少将埃瓦尔德·科兹洛夫负责指挥。在组织编制上,“信号旗”列入克格勃“C”局,即境外秘密谍报局。
除少数人外,没有人知道“信号旗”特种部队的存在。它的名称是“前苏联克格勃独立训练中心”,部队番号为35690,后来改为5555。“信号旗”特种部队通常以班为单位进行活动,在战斗时,以小组为单位行动。每个班的人数从10人到30人不等。情况紧急或需要时,几个班就可迅速联合在一起,组成一支较大规模的部队。
“信号旗”队员的选拔十分严格,不仅要政治上要合格,绝对忠于祖国,效忠国内最高领导人的指示,而且要具有优秀的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熟悉某国的风土人情。对于候选人员首先是调查他的档案,然后进行面谈。条件符合要求的候选人报克格勃领导审批。之后是为期两个月的试训和考试。考试合格后,这些候选人被正式录用,成为“信号旗”特种部队的一员。到1991年初,“信号旗”特种部队已发展到1200多人,其中90%的队员是军官,士兵和准尉只能在保障分队里服役。由于时间紧张,“信号旗”首批队员首先从“天顶”和“瀑布”特种部队中挑选。以后主要从国家安全机关、空降兵、边防军、中级军事院校优秀毕业学员中遴选。年龄限制在22—27岁之间,一般为15—20个候选人之间才能选中一个,到35岁退役,前后只有10年服役时间,而且前5年主要用于训练。
挑选“信号旗”特种部队队员的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外语知识。一般候选人要懂两门外语。其中,一门外语要精通,第二门外语应能借助词典翻译书面材料。
“信号旗”特种部队的队员都是“超人”,个个骁勇善战,人人身怀绝技,这主要是严格训练的结果。入选“信号旗”之后,所有队员都要重新进行基础教育培训、特种教育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虽然“信号旗”所有队员都受到了高等教育,但还必须花费很长的时间训练,才能成为“秘密战的职业队员”。
训练科目包括一般体能训练、徒手格斗、射击训练、驾驶、地雷爆破、使用电台、小分队战术、侦察、空降、攀岩、游泳、医疗救护等。以上各种技能只有通过号称“炼狱”般的4个训练阶段才能完全掌握。
第一阶段为基础训练阶段,队员全副武装地进行10-15公里的越野和急行军,穿越茫茫原始森林和沼泽地带,要求队员在充满腐烂尸体、水蛇、尖桩和陷阱的泥水中匍匐前进。此时,要求队员克服极度恐惧心理,处处小心,以防掉进预先设置的陷阱,从而失去继续参训的机会。
② 求《俄罗斯突袭(2020)》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在线观看,艾文·科蒂克主演的
链接:https://pan..com/s/1GvX57JD8eFmGYvYdtASI8w
前俄罗斯特种部队干员尼基塔受雇去消灭一家工厂里庞大的私人保安力量,这样他那可疑的雇主就能要挟工厂老板。但尼基塔和跟随他的一群熟练战士却发现拥有这家工厂的其实是一个与俄罗斯军方有染的危险军阀。
③ 俄罗斯新锐“SSO”特种部队,曾在叙利亚战场16人击溃300名恐怖分子
最近几年,随着叙利亚战争的爆发,俄罗斯驻叙特种部队的身份也逐渐被大家所关注。基于战斗民族的特性,俄罗斯特种部队不仅战斗力强悍,而且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也足以让我们敬佩。而且,这些出现在叙利亚战场上的俄罗斯特种兵,不再是人们印象当中喝着伏特加、戴着电焊盔、穿着海魂衫,勇气制胜的“蛮干”部队。现在的俄罗斯特种部队无论是人员编制、作战模式,还是武器装备都与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特种部队别无二致。因此,这支神秘部队的战斗力也强大到让人刮目相看!
而且,对此美军专家也早就指出,俄罗斯进行改革的特种部队虽然在装备上现在不如美军先进,但其战斗力已经达到了成倍的增长,如果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几年内俄罗斯的特种部队就会威胁到美军特种部队的地位。笔者认为,在这一点上有很多地方值得中国特种部队学习,俄罗斯特种部队之所以改革成功,不单单是装备战术上的升级改造,最关键是他们利用多次战争冲突机会,义无反顾的将其新建特种部队投入到战场,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说白了,一支部队装备可以容易的替换,但作战经验却非常难得,好的装备,好的战术,能不能打胜仗,上了战场才知分晓。
④ 求突袭1的俄军详细攻略
突袭》流程攻略 (攻略秘技之T类)
盟军部分
第一关:战地救护
任务简介:1)医疗士兵,维修车辆
2)轰炸位于西北方的被敌人占据的小岛
3)摧毁敌人的仓库(位于敌人在南部的一个营区内)
第二关:法国抵抗力量
任务简介:1)摧毁位于地图中央的一座桥及桥东边的敌人仓库
2)一旦摧毁了敌军防空部队之后,可以呼叫空军前来轰炸
第三关:桥
任务简介:1)炸毁河上的两座桥梁
2)解放位于北方的小镇
3)将部队从北方出口撤出战场
第四关:登陆诺曼底
任务简介:1)占领西部沙滩
2)夺取腹地的控制权
3)攻取南部沙滩
第五关:英军
任务简介:占领地图中央的小镇
第六关:英军铁拳
任务简介:1)攻占敌人的火车站
2)俘获敌人摆放在此火车站的先进武器
3)解放地图上的两个小镇
第七关:狭道相逢
任务简介:1)坚守东边小镇
2)控制由西到东贯穿整幅地图的道路
3)把补给车开进东边小镇
任务八:突围
任务简介:1)击退敌人的进攻
2)向北方小镇突围
任务九:三座大桥
任务简介:1)占领东方高地
2)摧毁敌人联络站
任务十:V2
任务简介:摧毁敌人的V2导弹基地
第十一关:暴走
任务简介:1)解放东部小镇
2)保证坐在吉普车里的我方长官的安全抵达东部小镇
第十二关:最后一战
任务简介:1)防守中央战线,抵御敌人由东边发起的进攻
2)解放位于南方的小镇
德军部分
第一关:伏兵
任务简介:1)指挥伞兵夺取敌人的反坦克炮
2)在道路上埋设地雷
3)摧毁敌人坦克
第二关:特种兵
任务简介:1)俘获敌人的补给车
2)修复桥梁
3)固守桥头堡
第三关:东部前线
任务简介:1)夺取火车站
2)保护我军部队中的长官及他们所乘坐的车辆
第四关:中路突破
任务简介:1)占领敌人炮塔
2)保护北方的几个我军长官安全到达地图西边
3)占领地图东边的小镇
第五关:天旋地转
任务简介:1)保卫我方位于地图中央的仓库
2)消灭敌人的伞兵
第六关:喀秋莎
任务简介:1)指挥伞兵俘获俄军的喀秋莎火箭炮
2)摧毁地图西部和北部的两个敌人仓库
3)至少有一部喀秋莎火箭炮能够安全从西部撤离
第七关:斯大林格勒
任务简介:夺取伏尔加河上桥梁附近的控制权
第八关:环形攻势
任务简介:向东方进军
第九关:烟火
任务简介:1)占领敌人的兵工厂
2)摧毁东部的敌人通讯站
第十关:突袭
任务简介:夺取北方小岛
第十一关:自由
任务简介:1)解救我方被俘的官员和飞行员
2)将他们安全送到西边公路的尽头
第十二关:压倒性胜利
任务简介:1)将我军军官送到西北处两个了望塔之间
2)解放地图中央的城镇
俄军部分
第一关:训练
任务简介:1)清除雷区
2)控制高地
3)摧毁运输车
4)与南部我军会师
5)炸毁敌人联络站和桥梁
第二关:特工
任务简介:消灭敌人伞兵
第三关(一):巴巴罗沙计划
任务简介:消灭敌人的全部坦克
第三关(二):边界
任务简介:消灭所有敌人
第四关:
任务简介:1)集合部队冲破敌人防线,解放东部小镇
2)会合援军,消灭本区域内的所有敌人
第五关:反击
任务简介:发动反击,占领西北小镇
第六关:伏尔加河
任务简介:防守伏尔加河沿岸地区,消灭本地区的所有敌人
第七关:天平
任务简介:防守北部工厂,夺回南部工厂
第八关:目标:西方
任务简介:占领地图西边的敌人仓库
第九关:最后障碍
任务简介:占领西北小镇,并消灭其附近的敌军
第十关:1945年5月
任务简介:占领地图南边的小镇
⑤ 俄罗斯特种兵是如何解救人质的
说到俄罗斯挽救人质这件工作,在大多数人看来,不是很靠谱。毕竟在许多救援行为中,俄罗斯军警的体现成果都不算是成功。网络上甚至有不少网友戏弄说――俄罗斯戎行站在门外要挟到:里边的恐怖分子听着,人质现已被我们击毙了,赶快出来投降。当然,戏弄归戏弄,战役民族真的不善于挽救人质吗?本次我们就来谈谈,战役民族都是怎么破门挽救人质的。
从战术层面来说,基本上全部的挽救人质计划都在遵从着一个大致的流程,分散周围的人群,狙击手远处设定狙击点调查,特种部队随时待命打破,外围行为负责人快速制定战术。然后,商洽专家进入,一是为了争取时间,搬运绑架人质者的注意力。另外更是要断定恐怖分子份子的数量、散布方位这些问题。当全部信息得到正确的反应,这时候因具体状况开始采纳不同的战术。
与其他当地的人质绑架事情不同的是,俄罗斯发作的人质绑架事情大多数是极点民族主义份子精心策划的,他们大多数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或者是要挟政府的行为。其目的,也多是制作惊惧而已,这也是最难以与商洽专家交流的一类恐怖分子。略微有一点警惕,可能就会瞬间暴起,做出危险性行为。所以,俄罗斯的挽救人质行为,实际行为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比如2002年的莫斯科剧院人质事情,当时有40多名车臣绑匪闯入莫斯科文化宫大楼剧院,胁持了857名人质,要求俄罗斯戎行撤出车臣。这批车臣装备份子训练有素,且态度强硬回绝再次交流,要想安全救出人质难度很大。俄国军警及阿尔法小组在剧院内秘密开释化学气体麻醉表演厅内全部人,将车臣绑匪消灭。终究成功将人质们救出,没有发作交兵事情。
当然,我们从俄罗斯的各种人质救援事情中,仍是能够看出,他们在行为策划和各单位合作上面显得很粗糙。比如在莫斯科剧院人质事情中,就有中麻醉气体的人质由于送往医院后无法救治形成死亡。战役民族挽救人质的行为,伤亡率仍是比较夸大的。想来关于这种状况,俄罗斯还需要去学习别国的先进经验。
⑥ 俄罗斯的精锐特种部队SSO,到底有多厉害
每当提起俄罗斯的特种部队,很多人就会想起一些军事论坛上的博主所排列出来的所谓“世界十大特种部队”。在这种排名里面,最常出现的俄罗斯部队就是阿尔法和信号旗两支特种部队。不过这两支特种部队虽然名气不小,而且出于顶尖水平,可他们却不属于俄罗斯军队体系,而是归属于俄罗斯安全部门。实际上在此之前这支部队的作战能力已经经受住了多次考验,他们经常能够消灭大量敌人而自身几乎保持零伤亡,这与之前俄罗斯在车臣损失近千名特种兵相比可谓是大获全胜,也意味着俄罗斯的特种作战能力经过战火的磨炼之后获得了长足的提升。实际上不止是这一支部队,俄罗斯武装体系中其他的特战力量也曾秘密在叙利亚参战积累经验,这有助于俄罗斯建立起一支世界顶尖的特战部队。
⑦ 俄罗斯特种兵突击控制了那个国家机场
在捷克布拉格机场和科索沃普里什蒂纳机场之间,还有阿富汗坎大哈机场突袭,推翻了阿明政权,开始了阿富汗数十年的战乱。
这几场机场突袭都可以算震惊世界,特别是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⑧ 被称为俄罗斯新锐的“SSO”特种部队,他们如今的实力到底有多历害
俄罗斯是世界上第二大军事强国,其国内的特种部队也有许多,比如最为人熟知的信号旗和阿尔法特种部队。但是SSO特种部队是俄罗斯新组建的特种部队,虽然组建的时间最短,但是其战力却异常强大。首先就是SSO特种部队是学习美国特种部队建立的一支特种部队。其次就是其获得的各种装备也是俄罗斯国内最好的,所以装备的先进性上也是非常强大的。最后就是SSO特种部队虽然成立时间最短,但是SSO特种部队的实战经验却非常强大。所以SSO特种部队的实力在世界上也是可以排得上号的,也是世界上一流的特种部队之一。
最后就是SSO特种部队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是其作战经验非常丰富。其最着名的作战就是在叙利亚的作战,在这场战斗中,SSO特种部队出动了部队为俄罗斯空军指引了大量的目标,对敌军进行了巨大的杀伤。
⑨ 测试条件令老兵都害怕,进入俄罗斯特种部队究竟有多难
俄罗斯特种部队是俄罗斯反恐作战和对外干涉的一柄利刃。所以俄罗斯特种部队也是出了名的难以进入。不仅仅是进入之前的 考核,还有进入俄罗斯特种部队之后还要进行大量非常严苛的训练。首先就是关于招募方面,俄罗斯特种部队不招收任何新兵, 主要的招收对象是老兵和军校学员。其次就是要求这些前来应征的学院比喻拥有一定的特殊技能,或者是精通某一项格斗技巧。最后就是俄罗斯特种部队并不仅仅对体能进行训练,更多的还是对其综合战斗力进行训练,比如对其指挥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训练。
最后就是俄罗斯特种部队并不仅仅对体能进行训练,更多的还是对其综合战斗力进行训练,比如对其指挥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其实作为特种部队的士兵,战术技能好只是一个方面,特种部队更多的是对个人思维能力和指挥能力的考验。
⑩ 俄罗斯“信号旗”特种部队的战功有哪些
俄罗斯有两把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尖兵利剑,一个是闻名遐迩的“阿尔法”特种部队,另一个就是联邦安全局下属的“信号旗”特种部队。二者的最大区别是前者主要在国内从事反恐活动,后者则在国外专门进行反颠覆和警戒俄罗斯驻外目标。
秘密组建
1981年8月19日,苏联部长会议和苏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秘密会议,商讨在克格勃系统内秘密组建一支“绝密支队”,专门用于在境外从事秘密特工活动。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决定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同意,并委托克格勃“C”局(即境外秘密谍报局)具体负责组建特种部队。新的特种部队取名为“信号旗”,由攻打阿明宫的英雄、海军少将埃瓦尔德·科兹洛夫负责指挥。
组建初期,没有人知道“信号旗”特种部队的存在。部队的名称是“苏联克格勃独立训练中心”,部队番号为35690,后来改为5555。在一般情况下,“信号旗”特种部队以班为单位进行活动,在战斗时,以小组为单位行动。每个班的人数10~30人不等。遇有情况紧急或需要时,几个班就可迅速联合在一起,组成一支较大规模的部队。
屡建战功
“信号旗”特种部队接受的首次严峻考验是在阿富汗。
在阿富汗战争中,“信号旗”特种部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秘密破坏行动和搜集情报。为此,参战的“信号旗”特种部队的队员多次深入敌后,对阿富汗游击队进行分化瓦解,散布假情报,以及解救人质,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81—1991年间,“信号旗”特种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在苏联境外进行侦察破坏活动,以及其他特种行动。具体包括:打击恐怖组织和游击队,保护苏联境外居民和机关,破坏敌人的重要战略设施,如交通枢纽、核电站、水电站、化学和石油企业,保护苏联的战略目标,帮助友好国家解救人质,扣押敌国飞机和军舰等。
1991年后,“信号旗”特种部队开始用于对付核恐怖主义,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训练。经过10年的秘密训练和摔打,“信号旗”已经成为一支作战能力很强的特种部队,毫不逊色于美国的捷尔塔特种部队和英国的CAC部队,而且在许多方面都超过了二者。1993年6月,几名恐怖分子劫持了一艘核动力船,“信号旗”特种部队奉命赶到。几名队员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了核动力船,另外几名“蛙人”以特殊方法潜到了船舷两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船上的外围警戒。紧接着,几名空降兵从天而降。十几分钟之后,几名恐怖分子便被押到了岸上。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海上风速达到15米/秒,而一般情况下,在风速为10米/秒时,就连专业跳伞员也要停止训练,“信号旗”队员硬是在这样的海上风速条件下完成了准确降落动作。
战争中狙击手间的真实较量
在车臣战争中,俄罗斯伤亡惨重,主要是车臣恐怖分子中那些狙击手给俄罗斯特种部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市区,俄军一名特种兵被车臣狙击手击中阵亡。在朦胧的晨色中,眼看战友阵亡,俄特种兵普卡科夫和他的战友卡普罗夫迅速从米鲁特卡广场附近的掩体中爬出来,冲到了200米外的路口处,企图抢回战友的尸体。突然,从远处的楼群中传来“砰”的一声枪响,一颗7.62毫米的弹头正好洞穿了普卡科夫的心脏,普卡科夫倒地阵亡。紧接着枪声再次响起,子弹又准确地射进了卡普罗夫的前额,然后从后脑穿出,卡普罗夫也阵亡了。
面对士兵普卡科夫和卡普罗夫的死,“信号旗”特种部队很快组成一个狙击小组,秘密潜入了米鲁特卡广场地区。被称为“冷血杀手”的普什科夫少尉担任第一射手,尤尼科夫担任观察手兼第二射手。决定生死的较量开始了。
1996年4月16日清晨,诱杀计划开始实施。由第二射手尤尼科夫扮演“诱饵”,由“冷血杀手”普什科夫执行猎杀行动。行动之前,普什科夫耐心地将7.62毫米口径“德拉古诺夫”式狙击步枪及PSO-1光学瞄准镜伪装成一根枯树枝,然后用精制的细锉将10发子弹的弹头逐一磨尖,以便更准确地击中目标,最后,普什科夫匍匐到距尤尼科夫6米远的预定狙击点,将狙击枪悄悄地伸出掩体。
天临近黄昏时,整个战场被一片色彩诡异的晚霞笼罩着,死一般的沉寂中却又充满杀机。
相持了8小时后,目标终于再次出现,普什科夫再次将十字线对准了目标。倒霉的车臣狙击手刚要撤退,“砰!”枪声响了,7.62毫米的弹头从防火帽中飞出,随即被几百米外的脑袋挡住了去路,但尖尖的弹头并不在乎太阳穴那里脆弱的障碍,直接钻了进去。几厘米的穿行之后,弹头猛地破墙而出,并带出一些红白相间的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