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罗斯有多少人获得诺贝尔奖
从1904年至今,俄罗斯和前苏联共有16人获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的着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奖项。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有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言说诺贝尔有一个比他小13岁的女友,但她后来和一位数学家私奔了,这件事让诺贝尔大受刺激,他从此不谈婚娶,直到生命的尽头仍是个单身汉。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诺贝尔在设立诺贝尔奖时毫不客气把数学排除在外。实际上诺贝尔忽视数学是受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科学观的影响。19世纪下半世纪,化学领域的研究一般不需要高等数学,他本人根本无法预见到数学在推动科学发展上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因此忽视了设立诺贝尔数学奖。
B. 获诺贝尔奖的俄罗斯科学家有谁
伊•巴甫洛夫(1849-1936)着名生理学家,1904年因在血液循环与消化生理学方面的经典着作被授予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伊•梅契尼柯夫(1845-1916)着名生物学家与病理学家,比较病理学、进化胎生学、微生物和免疫学的奠基人之一,1908年与德国科学家P•欧利希共获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尼•谢苗诺夫(1896-1986)着名化学物理学家,开辟了有关燃烧、爆炸、火焰传播的独立研究领域,1934年创建了链反应的数量通论,1956年与美国科学家C•欣谢尔伍德共获诺贝尔化学奖。
巴•切连科夫(1904-1958)物理学家,1934年在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作研究生时发现了“切连科夫效应”,于1958年与苏联物理学家塔姆、弗兰克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伊•弗兰克(1908-1990)物理学家,1937年与塔姆一起,对切连科夫效应提出了理论解释,三人因此同获195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C. 苏联人得过诺贝尔奖吗
苏联人得过诺贝尔奖。
1、弗兰克(1908-1990)物理学家,1937年与塔姆一起,对切连科夫效应提出了理论解释,三人因此同获195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2、塔姆(1895-1971)理论物理学家,主要创立了快速电子的作用和各种物质发光现象的理论,撰写了有关可控热核聚变问题的着作,1958年与弗兰克、切连科夫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3、朗道杰出理论物理学家,一生主要从事固体理论、低温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及量子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为物理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还创立了第二种相变理论,阐明了相变和物体对称性之间的深刻联系。1941年又创立了液态氦的超流动性理论,预言了第二超声波的存在。朗道对物理凝聚态理论、特别是液态氦的研究有卓越贡献,因而获得196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4、巴索夫(1922-2001)物理学家,量子电子学的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量子电子学方面的研究,为激光物理学的创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激光光束的振荡器和激光器的研制成功,1964年与美国汤斯教授及前苏联普罗霍罗夫教授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5、普罗霍罗夫(1916-2002)物理学家,与巴索夫是量子电子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发展量子电子学作出了杰出贡献,因在量子电子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导致了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发展,因而获196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6、康托罗维奇(1912-1986)着名数学家和经济学家,现代计算数学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康托罗维奇从上世纪30年代初从事函数构造和近似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后将泛函数分析观点用于计算方法,创立了一种近似计算理论。1939年发表《组织和计划生产的数学方法》,为线性规划理论奠定了基础。1975年因资源配置理论研究与美国经济学家库普曼共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7、卡皮察(1894-1984)物理学家,低温物理学和强磁场物理学奠基人之一,其科学成就主要集中在低温物理的基础研究方面,享有“低温物理之父”的美誉。1934年在剑桥大学蒙德实验室工作时建立了第一台氦液化器,通过实验解释了液态氦的“喷泉效应”。因在低温物理的基础研究方面的重大贡献,1978年与美国科学家彭齐亚斯、威尔逊一起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8、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着名诗人、小说家、翻译家。帕斯捷尔纳克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发表诗作,1922年出版抒情诗集《生活,我的姊妹》,1932年发表长诗《重生》。因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一度被开除出前苏联作家协会,后又恢复。1958年因“对现代抒情诗及俄国文学传统有卓越贡献”而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9、肖洛霍夫(1905-1984)着名作家,出生于顿河地区一个磨坊主家庭,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名震世界,1941年获前苏联国家奖。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是他的又一部重要作品,于1960年获列宁文学奖。1965年,肖洛霍夫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在“描写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画面”。
10、索尔仁尼琴(1918-)小说家,1956年开始文学创作,1962年因发表处女作《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一举成名。1965年勃列日涅夫政权开始时,他的作品遭禁,1974年被赶出前苏联。描绘莫斯科附近一所特殊监狱故事的《第一圈》及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写出的《癌病楼》等两部长篇小说在西方出版,197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D.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人
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人一共有5个伊凡·布宁(1933年)帕斯捷尔纳克(1958年)肖洛霍夫(1965年)索尔仁尼琴(1970年获奖 )约瑟夫·布罗茨基(1987年)生平你就自己动手搜索一下吧,很多的
E. 俄罗斯有人得诺贝尔奖吗
俄罗斯有人获得,而且有十余位
物理学奖:
伊利亚·弗兰克-1958,伊戈尔·叶夫根耶维奇·塔姆-1958,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1958,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1962,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1964,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1964,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查-1978,若•阿尔费罗夫-2000,维•金兹堡-2003
化学奖:
谢苗诺夫-1956
生理和医学奖:
伊•梅契尼柯夫-1908
经济学奖:
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1975
文学奖: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933,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958,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65,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70
和平奖:
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维奇·萨哈罗夫-1975
F. 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事例
2000 授予三位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们的工作,特别是他们所发明的快速晶体管、激光二级管和集成线路(芯片)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这三位科学家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约飞物理技术学院的Zhores I. Alferov,美国加州圣巴巴拉加州大学的Herbert Kroemer,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Jack S. Kilby。奖金总额为900万瑞典克朗,前两位物理学家分享其中的一半。
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科学家艾里克A.科纳尔、德国科学家沃尔夫冈.凯特纳以及美国科学家卡尔E.威依迈,三人将共同平分1千万瑞典克郎的奖金。
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打开了人类观测宇宙的两个新“窗口”。
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拥有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科学家维塔利·金茨堡以及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安东尼·莱格特,以表彰他们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上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2004年度物理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科学家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泽和弗兰克·维尔泽克。今年的诺贝尔单项大奖奖金总额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6万美元。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授予这三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文告中称,他们是因在夸克粒子理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才获此奖项的。夸克是自然界中最小的基本粒子。这三位科学家对夸克的研究使科学更接近于实现它为“所有的事情构建理论”的梦想。
G. 俄罗斯作家布宁因哪部作品获得诺贝尔奖
俄罗斯作家布宁因《米佳的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
《米佳的爱情》是俄罗斯作家伊凡·布宁创作的中篇小说。布宁因《米佳的爱情》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米佳的爱情》描写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米佳和戏剧学校学生卡嘉浪漫而痛苦的悲剧式爱情,卡嘉为了当名演员而投入校长的怀抱,对米佳忽冷忽热,米佳心灰意懒,一度同视为卡嘉替身的女仆幽会,最后因绝望而开枪自杀。
(7)俄罗斯人获得过什么诺贝尔奖扩展阅读:
《米佳的爱情》作品评价
1、法国诗人亨利·福雷纳埃:“蒲宁这部非凡的小说是出自拥有屠格涅夫和列夫·托尔斯泰的那个时代的俄国小说巨匠之笔。”
2、评论家斯捷布恩认为,蒲宁成功“挖掘了位于两个世界之间的作为实体的、源于人的自然状态的爱情悲剧”,它也正是米佳悲剧的实质所在。
3、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我读了《米佳的爱情》的法译本后,大为激动。我叹服于小说对爱情分析的细腻,我不能不表达我对小说的赞赏。”
4、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在《米佳的爱情》中,蒲宁以对心理的全面的娴熟把握,来剖析年轻人的情感。在这种心理把握中,感官印象和心理状态得到了出色处理,这是特别不可或缺的。”
H. 俄罗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哪些人
1930年,蒲宁,名作《米佳的爱情》
1958年,帕斯捷尔纳克,名作《日瓦戈医生》
1965年,肖洛霍夫,名作《静静的顿河》
1970年,索尔仁尼琴,名作《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1987年,布罗茨基,名作《诗选》(1977年加入美籍)
近几十年没有。
I. 俄罗斯有什么着名的科学家
俄罗斯有什么着名的科学家?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1711.11.19-1765.4.15),俄国网络全书式的科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和诗人,被誉为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物质不灭定律)的雏形。
尼古拉•罗巴切夫斯基,在1829年创立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后来被社会公认并完全替代了欧几里得。喀山大学毕业生。随后在喀山大学任教,并出任校长。
巴夫尼提•切比雪夫,在数学和力学方面有杰出的贡献。创立了40多种机构学,其中大部分被使用在现代汽车制造中。
亚历山大•斯托列托夫,在电磁学、光学和分子物理学领域作过研究。 创建第一个光电探测器。把光电子的能量转换成电能。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在1869年发现基本自然定律-—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他制作出的元素周期表能够将现有元素分类,并据以预见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和它们的性能。被公认为材料科学发现史上最伟大事件。
亚历山大•波波夫,发现电磁波的实际应用,比如,电磁波在无线电通讯领域的使用。 在1895年创建了当时最完善的无线电收音机。
谢尔盖•博特金,创立了机体整体性的学说。 初次介绍了甲型病毒性肝炎(博特金伯特克疾病)。
尼古拉•皮罗戈夫,野战外科学、局部解剖学、俄罗斯麻醉学的创始人。 把外科变成一门科学。
伊万•巴甫洛夫,致力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因在消化生理学方面的出色成果而荣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金,成为俄罗斯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伊里奇•梅契尼可夫,比较病理学、进化胚胎学、免疫学的创始人。 发现胞噬作用。成立了老年学。在1908年因为对免疫性系统的研究得到诺贝尔奖。
弗拉基米尔•佐利金
工程师、发明家。在俄罗斯出生并在这里学习。 ”现代电视之父“。创立显象管(1929年)、光电显象管(1931年)、电视系统(1933年)、奠定彩色电视基础(1940年)。
帕维尔•切连科夫,光学、原子核物理学、高能原子物理学的奠基人。诺贝尔奖获得者(1958年)。
尼古拉•瓦维洛夫,育种学原理、世界植物培植起源地学说的奠基人。植物免疫学说的发明人。
列夫•朗道,被“理论物理学经典教程”的作者之一。 在物理学多个领域都有重大贡献。因液氦的先驱性理论,被授予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激光技术的创始人。创立了各种激光器。1964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彼得•卡皮察,因低温物理学方面的基本发现和发明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奖。液化气体工业装置的发明人。圣彼得堡立技术大学毕业。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
列昂尼德•坎托罗维奇,数学家,线性规划的创始人之一。在1975年获得诺贝尔奖。
尼古拉•谢苗诺夫,化学、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链式分支反应理论。在1958年获得诺贝尔奖。圣彼得堡大学毕业。曾在托木斯克技术研究所和托木斯克大学工作。参与了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的创建
伊格尔•库尔恰托夫,在核物理学领域有一系列重大发现。在他的领导下,建造了欧洲第一座原子反应堆,造出了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世界上第一颗氢弹,并在 1954年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奥布宁斯克核电站。
安德烈•图波列夫,航空设计师。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型超音速客机Tu-144(1968年)。 参与过一百种以上飞机的创建,其中70个进入了系列。
若列斯•阿尔费罗夫,在半导体、半导体电子学和量子电子学方面有着五十多项发明并发表了五百多篇科学论文。特别是制造了第一个发光二极管。 2000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列宁格勒电子技术学院毕业生。
格里戈里•佩雷尔曼,现代杰出的数学家。 在2002年证明了庞加莱猜想,解决了数学界七大难题之一。
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莫斯科物理技术大学的毕业生。在2010年由于对石墨烯研究获得诺贝尔奖。
尤里•奥加涅相,领导合成新化学元素的工程。在1999-2010年期间,他的实验室科研人员超过了欧洲同行业实验室。他们第一个获得了六个超重化学元素周期表。
阿列克谢•斯塔罗宾斯克,宇宙产生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卡弗里奖获得者(2014年)。
拉希德•苏尼亚耶夫,苏尼亚耶夫-泽尔多维效应(即:在外部空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影响下电子发生逆康普顿散射)的创始人之一,。吸积盘理论(即:自由落体的物质被吸入黑洞)的创始人,京都奖获得者(2011年)。
亚历山大•霍列夫,有170多部着作,包括在国外出版的专题论文。对量子论的数学表述、量子统计学和量子信息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三个国际大奖获得者 :量子通信奖 (1996年)、冯•洪堡奖(1999年)、克劳德•香农奖(2016年)。
J. 三位俄罗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发现改变了世界,请问是哪三位
截至目前,俄罗斯科学家已经在各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发现。 以下是其中最杰出的三项发明。
瑞典物理学家佩尔•德尔辛(Per Delsing)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阐述了这种革命性新材料的非凡特质。他说道,用石墨烯制成的一平方米吊床(一个原子厚)足以支撑一只4公斤重的猫。吊床本身重约1毫克,就像猫的胡须一样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