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若俄罗斯全面退出美元结算,有什么影响
1、俄罗斯的全球贸易额,其实在世界排名还是比较后的。我们都知道俄罗斯的 GDP总额同我国广东省差不多,那么他的贸易总额也其实不大。而且在2014年占领克里米亚之后,也已经持续受到美丽国的制裁。所以其使用美元的份额并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美元的国际结算体系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果真的有重大影响的话,那其实美国有可能就不会采用这种制裁措施,因为这会伤害美国的利益。别忘了美国的所有政策原则那都是“美国优先”。
总结一下,俄罗斯退出美元结算,对美国影响不大,对俄罗斯影响也不大,但是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B. 俄罗斯将增加对亚洲国家出口量,推动石油输出多元化,你怎么看
我认为这也是俄罗斯发展经济和对外出口贸易的一种有效方式。既可以保证俄罗斯与亚洲多个国家进行石油合作,又可以保证双方建立良好互信的贸易关系。
虽然多个国家都会大量开采石油和使用石油,并不意味着开采量和需求量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中。在此之前,俄罗斯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出口石油的状态,并且与欧盟和亚洲多个国家建立关于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良好合作关系。
国际争端发生后,多个欧美国家选择与俄罗斯停止合作,俄罗斯决定加大对亚洲各个国家的石油出口量。对于亚洲国家来说,充足的石油满足国内居民和工厂的所需。对于俄罗斯来说,全方位和多元化的合作能够增加俄罗斯的经济收入。
总的来说,这也是俄罗斯对外贸易的一种全新的发展策略,毕竟俄罗斯能源储备量十分充足,出口贸易能够使俄罗斯收获满满。除此之外,缺少石油的国家也能获得合作机会,这显然是一种能够促进双方互利共赢的有利方法。
C. 俄罗斯经济政策分析
2020年7月21日,俄总统普京签署《关于203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发展目标的法令》,确定了为使俄罗斯实现突破性发展、增加国家人口、提高公民生活水平、创造舒适生活条件以及发掘个人才能的重点任务目标。9月23日,俄政府正式批准《俄国家经济复苏计划》草案并已准备开始实施计划第二阶段——采取措施恢复消费需求、提高私人投资,在预算调整的情况下,这将确保俄GDP在2021年增长3.3%。俄政府希望2022-2024年不仅为了恢复经济,更是为了实现正在更新的国家目标而吸引私人投资。
2019年俄罗斯与中国双边货物贸易额为1106.5亿美元,增长2.2%。其中,俄罗斯对中国出口565.3亿美元,增长0.9%,占其出口总额的13.4%,提高0.9个百分点;俄罗斯自中国进口541.2亿美元,增长3.6%,占其进口总额的22.2%,提高0.3个百分点。俄罗斯对中国贸易顺差24.1亿美元,下降36.4%。截止到2019年12月,中国是俄罗斯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俄经贸指数报告(2020)》显示,2019年,中俄贸易指数总体呈现平稳上升态势,较2018年上涨12.66%。从中俄经贸指数(月度)来看,1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中俄进出口总额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在2月份达到低点,随着疫情的逐步稳定,中俄贸易逐步恢复,进出口总额稳定上升。2020年第一季度,中俄贸易额达到253.5亿美元,同比增长3.4%,增速在中方主要贸易伙伴中排第二位。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俄罗斯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八章。首先介绍了俄罗斯基本情况与投资环境,接着深入分析了俄罗斯经贸发展、中国投资合作情况以及俄罗斯重点区域投资机会。随后,报告对俄罗斯汽车、钢铁、机电、农业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做出细致透析。最后,报告阐述了俄罗斯外商投资的政策法规、税收制度、外国企业在俄罗斯设立与人员进入程序以及中国企业在俄罗斯投资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俄罗斯联邦统计局、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中投产业研究院、中投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俄罗斯投资环境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
D. 近几年中俄贸易怎么样
中俄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中俄贸易的历史和现状——总量分析 中俄十多年贸易呈现出总量起点低,早期年度波动大但趋势平缓,2000年以后呈加速增长的两阶段特征。 (一)阶段特征 1.总量起点低:中俄贸易量起点很低。1992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23.36亿美元,俄方向中方出口35.26亿美元。两国双边贸易加起来不超过50亿美元;两国向对方出口分别占各自当年出口的2.8%和6.9%。应该说,出口额在5%以下不会构成一国贸易政策的重要关注点。 2.初期年度波动大但趋势平缓:1993年中俄双边贸易额76.73亿美元,增速为41.26%;但1994年两国贸易从上年的高峰急剧下滑至50.76亿美元,下降幅度达33.84%;并且在之后的6年间,除1996年贸易总额达到68.44亿美元外,其余年份都在50~60亿美元区间徘徊不前。 3.加速增长时期:自1999年以来,中俄贸易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大部分年份的增长率都高达30%以上,中俄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快于中国和俄罗斯各自的对外贸易总额增长。 16年间,中俄贸易的阶段发展特征如此清晰,以致几乎所有关于中俄贸易的研究文献都提到,但关于引发这一特征的原因则众说纷纭。我们认为,由于在此期间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水平发展,所以俄罗斯国内经济状况对双边贸易的影响是导致这样界限分明的阶段性发展的主要原因(见表1)。 - 中俄双边贸易开展后的第一年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采取激进改革措施,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生产滑坡,国内生产受到重挫,gdp迅速下滑,国内市场物资极度匮乏,国民生产、生活都严重依赖外国商品的进口。中国与俄罗斯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因而这种需求信号很快能传递到中国,使得这一时期中俄贸易发展相对较快。但是,这一快速发展期的背后存在若干隐患:俄罗斯建国之初国内政局不稳,外贸机制、法律体系不完善,对迅速发展起来的各种贸易形式难以进行有序的管理,所以这个阶段双方的贸易基础是非常薄弱的,缺乏继续发展的后劲。这一缺陷在下阶段的发展中充分体现出来。 随后出现的波动和持续在低水平下徘徊,主要是因为俄罗斯国内经济发展长期不景气。从表1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的六年中,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除1997年和1999年分别出现0.4%和3.2%的正增长以外,其他年份均为负增长。俄国内经济发展不力,对双边贸易造成的影响是多重的:其一,国内经济状况恶化,使得国家经济政策重心只能是首先解决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而对贸易环境、贸易方式的发展和推动则无暇顾及。其二,作为双边贸易的一方,国内经济不景气,使本国经济潜力难以发挥,难于在双边贸易中有所作为;其三,对于贸易伙伴国来说,对方经济状况恶化,贸易风险加大,因而难以扩展和深入贸易。这一时期不仅是中俄贸易,而且俄罗斯的整体外贸状况都受到了同样的影响。 1999年后,俄罗斯经济终于走出危机,进入恢复性增长期。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除2001年、2002年的增长率分别为5%和4.3%以外,其他年份都保持了6%以上的高增长。国内市场日渐活跃,对外贸商品的需求增强;同时,金融秩序好转,支付能力增强。因而,两国在这一时期进入贸易发展的快车道,以29.46%的年平均增长率快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行为也是对中俄贸易造成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在第一阶段,俄罗斯国内因经济危机陷入了僵局:一方面缺乏投资资金以生产商品,另一方面又因市场秩序混乱缺乏资金来源。当时俄罗斯的国内市场物资极度匮乏,商店的存货都被民众疯抢而空,币值极度不稳。中国政府为鼓励对俄贸易实行了一系列易货贸易优惠政策,因而促进了两国贸易额的增长。同时,俄罗斯方面为缓解国内供给不足的压力,完全放开外贸体制,采取自由化贸易政策,以零关税鼓励外国商品进口,为双边贸易的发展打开了便利之门。但在第二阶段,俄罗斯把对外贸易的发展重心放在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上,中国也把贸易重心放在与日、美、韩等国的双边贸易上,因此这期间虽然中俄关系正常发展,但却没有能有效刺激两国贸易发展的重大举措出台。同时,这一时期俄罗斯为保护国内工业的尽快恢复,开始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对双边贸易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与此相应的是从本世纪起,当中俄两国分别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国稳定了发展关系以后,两国政府在“战略伙伴关系”的政治基础上,开始把两国合作重心转移到经贸领域上来。2000年两国签订《中俄政府间2001—2005年贸易协定》,2001年又签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大大推动了两国经贸发展,使两国经贸合作的内涵日渐丰富和深化,合作形式多样化。同时,俄罗斯为加入wto,大幅度削减关税,也为双边贸易发展带来了利好消息。自此,中俄贸易在经历十年的磨合期后,终于走出了低迷。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俄贸易还停留在以政府行为为导向的阶段,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 (二)贸易结构与贸易逆差 1.贸易结构。中俄贸易另一特征是贸易总额长期偏低。直到2005年,中俄贸易在经历了37%的高增长后,其占中国外贸总额仍仅为2%,占俄罗斯外贸总额也不到6%,2006年该份额又有下滑。究其原因,其一,在于贸易结构的初期特征。两国贸易主要集中在最终产品的交换上,没有深入到要素市场通过工程推进成为可持续向对方出口的国民经济成分。在产品贸易发展上,两国都运用资源比较优势。俄罗斯向中方出口转向能源和原材料,它们不仅比中方生产成本要低廉,而且部分产品是绝对优势,中方没有相应产品。可以想象,如果俄罗斯不单向中方出口原材料产品,而是将自己的能源材料工业产链跨境延伸,当石油管道引人中国后,像英国bp公司在美国设立加工厂那样,催化裂化原油,并再行拉长产业链向美国消费者提供石油服务,从而以工程推动产业链跨境延伸为特征,贸易结构由产品市场深入到要素市场。在整个产业链序列的各个环节上与中方贸易,结果是贸易总量因结构拓展而增大,而且因具备了可持续存在的出口类国民经济成分具有了可持续存在的潜力。中方对俄贸易也应该采取上述方式。这也是中美、中欧和中日贸易占据中国贸易大部分的结构原因。 其二,拓展贸易构成不仅有产品市场贸易的瓶颈,还需要解决制度问题,正是因为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外开放起步较晚,致使两国对外贸易制度、法规不完善,无法为双边贸易提供由产品市场深人到要素市场提供良好的环境。 其三,中俄两国虽然毗邻,但因国土广袤,邻国优势并不十分突出。中国的经济重心在东部,而俄罗斯的经济重心在西部,两地相距甚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双边贸易的成本。但如果将双方贸易通过工程项目拓展到要素市场上,这种成本劣势将改变。中国的前三大贸易伙伴美国、欧盟和日本,与中国在地缘政治利益一致的程度都比不上俄罗斯。如果中俄贸易能再上一个台阶,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无疑有了一个可依托的、在地缘意义上有优势的战略伙伴。 2.中方持续逆差。两国贸易自开展以来,中国一直处于人超地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多年来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大项大都集中在重工业、能源等高价值商品上,而中国则以出口低价值的轻工制品为主,贸易品价值量的差异使中方长期处于出超地位。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结构不断升级,中国对俄出口品价值也逐步提升,例如,机械电子等高附加值产品已成为中国对俄出口的大项(见图2)。从这种贸易结构来看,中方的逆差主要体现了两种力量的对比:世界油价上涨拉动的俄罗斯能源、原材料等出口品价格上涨与中国制造业发展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开发所促进的高附加值、强竞争力出口品的出口额上涨。
E. 美国将取消俄罗斯的“最惠国”贸易地位,对两国的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
美国取消俄罗斯的最惠国贸易地位将会对两国经济造成两个负面影响:首先,这会影响两国关于能源资源的交易。其次,这也会对两国的货币兑换造成巨大冲击。
按照拜登此次表示美国取消俄罗斯的最惠国贸易地位是对俄罗斯进一步限制的结果,同时将会让俄罗斯更难与美国做生意,这是对俄罗斯又一次毁灭性打击,俄罗斯一定会因为美国的制裁而感觉十分痛苦。北约组织的行为一直都是比较无耻的,他们强,所以他们在占别人便宜的时候总会宣称所谓人道主义;等到别的国家也强起来的时候,他们则用更为无耻的手段去侵占别人的资源,这就是帝国主义的真正面目。拜登此次作出的决策绝对是代表美国的利益的同时,这将会对两国经济发展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美国在世界范围也不是能够一家独大的。
F. 中俄双边贸易发展如何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6月7日表示,在中俄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经贸合作加速提质升级,呈现出增长快、范围广、成效实、潜力大等特点,双方基本实现了合作领域和地域的“全覆盖”,预计全年双边贸易额有望超过1000亿美元。
从合作地域看,双方合作从传统的边境毗邻地区向中国东南沿海、中西部省区和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扩展,两国地方间累计已缔结了137对友好城市和友好省州,基本实现了合作领域和地域的“全覆盖”。据介绍,中俄双方贸易和投资呈现出“增长快”的特点。从贸易看,2017年双边贸易额达840亿美元,同比增长20.8%。今年前4个月实现312亿美元,同比增长27.3%,贸易增速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位列第一,俄罗斯在我贸易伙伴中由去年的第11位上升到第9位。来源:
新华网
G. 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如何,发不发达
俄罗斯曾是世界超级大国,二战期间一度与美国“并驾齐驱”,那时候的俄罗斯还不叫俄罗斯,当时叫做苏 联,经济实力强大,军事强大这些都是他的代名词,是联合国的成员,而且土地面积广,有很丰富的资源。
特别是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合作发展,更是为俄罗斯经济带来新的活力。根据有关安排,俄罗斯计划于2024年前将中俄两国双边贸易额提升至2000亿美元,同时将中国对俄罗斯投资额提升至150亿美元。
H. 俄罗斯贸易量是多少
俄罗斯在2018年全球出口了价值4493亿美元的商品。
从大陆的角度来看,俄罗斯出口的54.5%按价值出口到欧洲其他国家,而36.8%出口给亚洲进口商。较小的百分比流向非洲(3.8%),北美(3.4%)和拉丁美洲(1.2%),不包括墨西哥,但包括加勒比地区。
鉴于俄罗斯人口为1.41亿,其在2018年的出口总额为4493亿美元,对于这个欧亚大陆的每个居民来说,大约为3,200美元。
以下出口产品组代表2018年俄罗斯全球出货量中的最高美元价值。此外,还显示了每个出口类别在俄罗斯总出口方面所占的百分比。
一,包括石油在内的矿物燃料:237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2.9%)
二,钢铁:234亿美元(5.2%)
三,谷物:105亿美元(2.3%)
四,宝石,贵金属:101亿美元(2.2%)
五,包括电脑在内的机械:92亿美元(2%)
六,木材:90亿美元(2%)
七,肥料:82亿美元(1.8%)
八,铝:66亿美元(1.5%)
九,铜:54亿美元(1.2%)
十,电机,设备:49亿美元(1.1%)
I. 统计数字:2021年俄罗斯总共卖了多少天然气给中国
130.7953万亿卢布,与2020年相比实际增长4.7%,这就是俄罗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经济初步统计数值。整体来看,在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各种限制、隔离措施逐步松懈带来的消费、投资复苏激励下。
在全球经贸的持续回暖,特别是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创新高的带动下,俄罗斯2021年的经济在经历了上一年的较大比例缩减后,又迎来了较为明显的提振——甚至创下了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的最高增速。
俄罗斯各行业经济复苏并不均衡
分行业来看,俄罗斯2021年的经济复苏并不均衡。其中,酒店餐饮、休闲娱乐、交通运输、信息与通讯等产业因为居民社交行为的恢复,其复苏形态较好,但农林牧渔、国防等领域仍在缩减。
数据还显示,以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矿石为主的采矿业在2021年仅实际增长了4.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知道,石油、天然气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核心部分,这一领域复苏滞后,影响不可低估。
特别是在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2021年,多国能源产业实现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俄罗斯采矿业的增速只有区区的4.2%,这着实令人惊讶。这首先离不开“俄气在欧洲市场的持续低迷”——2021年俄罗斯销往欧盟的天然气产量出现了缩减。
与之相比,美国却利用俄乌局势紧张之机,将销往欧盟的天然气实现了翻倍增长。到了2022年1月份,欧盟从美国购买的LNG甚至达到了从俄罗斯进口管道天然气的5倍——在欧洲市场,俄气遇到了新的竞争者。
在我国天然气市场,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虽然中俄两国间的LNG贸易仍在稳步增长,但美国天然气占据的市场增幅更快——整个2021年,我国从美国购买的LNG几乎达到了2020年的3倍。
并推动美国从我国LNG进口的第六大渠道,转变成为仅次于澳大利亚的“第二大渠道”,成为我国天然气进口市场中的“新势力”。南生还注意到,在中欧市场的持续推动下,美国在2021年超过俄罗斯,成为仅次于卡塔尔、澳大利亚的全球第三大天然气出口国。
而俄罗斯的天然气全球出口排名则由2020年的全球第三,降为2021年的全球第四名。还有石油领域,在页岩油商业化开采获得突破后,美国早在2019年就实现了对俄罗斯和沙特的赶超,上涨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开采国了。
俄罗斯GDP,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俄罗斯2021年完成的名义GDP为130.7953万亿卢布,按平均汇率换算为1.775万亿美元,与2020年的1.483万亿美元相比,增幅不到3000亿。按接近1.46亿人口计算,俄罗斯人均GDP恢复至1.2万美元左右。
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人均GDP,俄罗斯与美国的差距都在2021年获得了进一步的扩大——美国2021年的经济增长5.7%,GDP达到了23.04万亿美元,人均更是达到了6.94万美元的超高水平。
一项是“美俄”并称的两个全球性大国,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分化后,美国经济、科技以及综合国力的优势得以稳固,而俄罗斯却在经济、能源、外贸以及其他领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难题。
这也从侧面给予我们新的启示:尽量推动经济、贸易、科技、国防、教育、文化、外交以及其他领域的全面发展,努力实现各领域综合性赶超,从而实现国家以及居民生活的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J. 2021年俄罗斯进出口贸易数据是什么
2021年俄罗斯对外贸易额达7894亿美元,比2020年1-12月增长38.03%。
2021年俄罗斯对中国进出口1407.04亿美元,同比增长35.60%,占17.92%;德国进出口569.96亿美元,同比增长35.90%,占7.26%;荷兰进出口464.40亿美元,同比增长62.94%,占5.92%;白俄罗斯进出口384.27亿美元,同比增长34.74%,占4.90%。
俄罗斯贸易出口情况
2021年,中国、荷兰、德国、土耳其、白俄罗斯是俄罗斯出口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地区,俄罗斯对中国出口1407.04亿美元,同比增长35.60%,占17.92%;对德国出口569.96亿美元,同比增长35.90%,占7.26%。
对荷兰出口464.40亿美元,同比增长62.94%,占5.92%;对白俄罗斯出口384.27亿美元,同比增长34.74%,占4.90%;对美国出口350.18亿美元,同比增长44.65%,占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