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AK47那种垃圾,为什么那么多人用
AK是最好的枪之一,全球几千万支,沙漠,雨林,极地没什么地方不能用的。简单,耐用。就算几个月不保养也能正常发射。其他枪什么枪能做到这个地步。俄罗斯造的武器很多都这样,现在俄罗斯部队依然很喜欢AK枪系,不止AK47还有其他根据AK改造的枪。看俄罗斯士兵都可以一手抓着枪管一手抓着枪托做俯卧撑,可见其质量相当可靠。另外如果你指的是游戏,步枪最好的就是AK M4,AK又比M4更好一些。价格便宜,而且省子弹,威力大。觉得AK不行那肯定是弹道控制不好。用AK就要沉稳自信。
⑵ 俄罗斯AK—130双管130毫米舰炮用于哪种作战
俄罗斯AK—130双管130毫米舰炮新型大、中口径舰炮的战术使命: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各国海军在主要作战舰艇上仍将装备各种类型的大、中口径现代化舰炮。它与一次使用的昂贵导弹相比,无论是作战应变能力还是全天候持续发射,其火力强度及效费比都要高得多。
同时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扩大舰炮的使用范围,充分发挥其多功能作用。因此,在战术技术上将有较大幅度的改进与提高,俄罗斯AK—130双管130毫米舰炮所担负的战术使命是:1.海上水面火力支援,对岸轰击以提高战斗力
包括:(1)压制海岸防御阵地(要塞、火炮、导弹及防空阵地)。
(2)摧毁海港舰群、军事通讯与电子侦察设施。
(3)纵深的增援集团部队、坦克群,实施封锁、瓦解。
(4)对两栖登陆及机动突防的火力支援。
2.水面战、防空战以提高己舰自身的生存力
包括:(1)对舰作战及扩大舰舰导弹攻击后的毁伤效果。
(2)制止高速快艇的多方位进攻。
(3)在有效射程内快速突击发射成组弹丸,构成近炸高杀伤破片拦阻网,对空中目标进行硬攻击。
(4)发射成组闪光、箔条、红外、烟雾等诱饵弹对反舰导弹进行软防御。
新型大、中口径舰炮的关键技术及技术途径
由于海军战斗舰艇所处的特殊作战环境,大、中口径舰炮要满足上述战术使命,必须进一步提高射程、精度和反应能力;从总体结构上要隐形轻型化,具备快速跟踪能力;具有可靠的弹药选择、输送与发射功能;改进弹丸的终点效应,尤其需要具有穿透硬目标能力并能精确制导的增程弹、近炸高杀伤破片弹和带有数十个子弹的灵巧弹。
提高舰炮的有效射程
大、中口径舰炮作为海军水面火力支援武器,应具有远距离的有效射程(指弹丸飞行存速在374米/秒处的水平距离)。这是它最重要的一项战术技术指标,具有代表性的127毫米和130毫米舰炮均有潜力用增加身管的口径倍数来提高初速的方法增加射程。另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大力改进弹、药结构的效能因素,即能从现有舰炮结构基础上较大幅度提高射程、精度和威力。属于高新技术范畴的液体发射药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由于其能量高于固体发射药30%~50%,且装填密度大,内弹道曲线平滑,初速高,从而使射程大幅度提高约20%;电热化学能发射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通过调节放电量来控制工作液体的燃烧过程和膛压-行程曲线面积,以获得最大的炮口动能。美国海军应用该两项先进技术与火箭助推弹相结合,使127毫米舰炮的射程突破100千米大关,203毫米舰炮甚至达到185.3千米。用可携带M46子弹的炮弹,在全球定位系统制导下,将为未来海滨战场和离岸纵深地区提供有效的远距离海军水面火力支援。
⑶ 俄罗斯的传奇步枪AK-47有多传奇
20世纪70年代曾经广为流传过一句话:美国出口的是可口可乐,日本出口的是Sony电器,而苏联出口的是AK47。根据前苏联的统计,全球范围内的AK47系列自动步枪中,9成是仿制品,真正产地是前苏联的仅有10%。到今天,AK47及其仿造品一共生产了8千万支,排行世界第一。而M16所有系列加在一起才不过1千万支。
尼古拉斯凯奇在《战争之王》中也有这么一段台词: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自动步枪,战士最喜爱的武器。由9磅金属和4英尺长木头制成。它不会坏、卡壳、过热。就算它被泥土或者沙子覆盖,它还是可以正常地开火。它的使用很简单,就算一个小孩都可以使用它,而且他们的确在使用它。”
⑷ 为什么俄罗斯不用AK47,而是用AK12
AK都用了多少年了,还不换。AK-47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产品。它的设计、功能材质都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了。而且实际上还在苏联时期,苏军就已经不用AK47了,人家早就用AKM,后来有换成了小口径的AK-74了。
AK-12比AK-74主要是增加了一些附件的安装功能,枪弹也没有什么变化,而且为了延续俄军的操作习惯,那个大拨片的保险都还保留着。
而又过了快40年了,AK74设计的时候, 缺乏增加附件的能力,那 个时候还没有这种需求 ,现在俄国人在AK-74的基础上又改进出了AK-12,现在准备换那就是太正常的事情了。
⑸ 俄罗斯的AK47有多少个型号,有什么特点
AK-47的型号及衍生型
AK-47 1948年-51年
AK-47的最早期版本,称为第1型,机匣采用压削方法生产。
AK-47 1952年
改进版本,压削机匣、木制枪托及护木、枪管镀铬以抵抗腐蚀,重4.2公斤,产量很少,很快就被第3型所取代。
AK-47 1953年
改进版本,改进了第2型的枪托连接方式,简化了机匣的机械加工方法,使之便于量产。
AKS-47
AKS-47亦被称为AK-47S,是AK-47的金属折叠枪托版本。
AKM
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модернизирован,即“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改进型”于1959年投产的改进型号。AKM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AK-47缺点。此外,卡拉什尼科夫在击锤上加装了一个击锤减速器,防止了在AK-47上因击锤过早撞击击针而导至的哑火及降低射速。并在枪口上加装一个斜切口形枪口装置以抑制枪口跳动及提高连发射击时的散布精度。同时,进一步采用金属冲压、焊接工艺、合成材料,可减轻重量及令生产时间和成本降低,利于大量生产,故障率比AK-47更低。
AKMS
AKMS是装有金属折叠枪托的AKM改进型,枪托折叠后长645毫米,重量减至3.15公斤,主要装备当时的伞兵部队、坦克兵和特种部队使用。
AKMSU
AKMSU是装有金属折叠枪托的AKMS短枪管型,产量极少(比后来的AKS-74U更少),主要装备当时的特种部队使用。
⑹ 一直很想知道前苏联/俄罗斯的AK系列突击步枪和舰炮的AK系列的区别
AK系列突击步枪: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伊热夫斯克机械制造厂的继承者伊孜玛什公司也要考虑市场经济了,为了赚取外汇,伊孜玛什在几年前开始推出多种不同口径的AK-100系列突击步枪。AK-100系列都不是由卡拉斯尼柯夫设计的,但却是在AK-74M的基础上研制的,从结构原理到命名,都体现出这是挖掘AK步枪市场潜力的作品。考虑到出口市场的需要,AK-100系列都有两个统一的特征:枪托都是采用AK-74M的折叠式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枪托,机匣左侧都有瞄准镜安装基座。
AK系列舰炮:AK-130多用途双管舰炮由圣彼德堡的阿美第斯特设计局和弗伦泽军火设计局共同设计制造。该系统包含一套带电视和电子瞄准装置的电脑控制系统。火炮可由雷达控制系统控制实施全自动射击,也可在自主控制模式下由炮手使用炮塔上的康丹瑟光学瞄准具实施射击,还可使用全手动模式射击。
⑺ 俄罗斯军队为什么还装备着AK的改进型
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都要装备步枪,因为步枪是士兵手中最基础的武器。目前俄罗斯军队中普通部队仍然装备着AK74步枪。但是对于俄罗斯军队来说,这一型步枪目测仍然要装备很长一段时间,之所以这型步枪仍然在俄罗斯军队中装备,笔者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首先就是量实在太大了,如果更换成本更高。其次就是俄罗斯军队的训练体系已经针对AK步枪进行训练了很长时间了,更换其他步枪得不偿失。最后就是AK如果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还是一把非常不错的步枪的。
最后就是AK如果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还是一把非常不错的步枪的。而且即便是重新研发一款新型步枪,那么这只新型步枪的能力说不定和改进版的AK相差不多。而且说实话,俄罗斯虽然是一个工业国家,但是在基础工业方面和美国等先进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更何况有限的军费应该投入到最有价值的战略性武器上,那个才是俄罗斯的立国之本。所以俄罗斯不更换新型步枪的原因也很简单了。
⑻ 如何对一个军事白痴解释AK47的意义,优点,等等
叫他看看网络
АК-47是俄语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 1947 года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意思是卡拉什尼科夫1947年定型的自动步枪,是由苏联枪械设计师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Михаил Тимофеевич Калашников设计的自动步枪。
"АК"在俄语的发音可音译为“阿卡”,所以把其俄语缩写按英文读法读出是错误的。
1946年,卡拉什尼科夫在他设计的使用7.62×39mm М1943式中间型威力枪弹的半自动步枪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连发射击的样枪(称为АК-46),他设计的回转式闭锁枪机,成为此后设计的АК系列枪械闭锁机构的原型。同年参加靶场选型试验。经过一系列试验,并改进了导气装置与活塞系统,设计而成АК-47,在风沙泥水环境中经过严格测试,1947年被选中定为苏联军队制式装备,1949年最终定型,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在伊热夫斯克军工厂生产。1951年开始装备前苏联军队,取代西蒙洛夫半自动卡宾枪。在1953年АК-47改变了机匣的生产方法,由冲压工艺变为机加工艺。АК-47开始大量装备苏联军队。苏军所装备的AK-47于50年代末由其改进型AKM所取代。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АК-47系列是前苏联军队和华沙条约组织国家军队制式装备。在1980年代5.45mm口径的АК-74系列装备前苏联军队后,7.62mm口径的АК-47系列逐渐从苏军制式装备中退出(实际上AKM一直沿用,从第二次车臣战争的图片中可以看到俄军有使用AKM)。
АК-47半解剖图АК-47突击步枪属于自动步枪。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步枪相比,枪身短小、射程较短,适合较近距离的突击作战的战斗。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导气管位于枪管上方,通过活塞推动枪机动作。回转式闭锁枪机。7.62mm口径,发射7.62×39mm M1943型中间型威力枪弹,容量30发子弹的弧形弹匣供弹,保险/快慢机柄在机匣右侧,可以选择半自动或者全自动的发射方式,拉机柄位于机匣右侧。АК-47的枪机动作可靠,即使在连续射击时或有灰尘等异物进入枪内时,它的机械结构仍能保证它继续工作。可以在沙漠、热带雨林、严寒等极度恶劣的环境下保持相当好的效能。据说在越南战争中把它放入水中几个星期然后从水中拿出来上膛后仍能射击。而且它的火力大,适合短兵相接。结构简单,分解容易;容易清洁和维修,勤务性好;操作简便。АК-47主要缺点是,由于全自动射击时枪口上跳严重,枪机框后座时撞击机匣底,枪管较短导致瞄准基线较短,瞄准具设计不理想等等缺陷,影响了射击精度,300米以外无法保证准确射击,连发射击精度更低,实际上它可以满足以遭遇战为主的较近距离上突击作战的要求。
1959年投产的改进型号АКМ(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модернизирован,即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改进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上述缺点。同时,进一步采用冲压、焊接工艺,合成材料,减轻重量,生产成本低,利于大量生产,除了退壳时针偶尔会断外,故障率低越南战争新闻图片中出现的АК-47。
АК-47系列步枪名闻天下是在1960年代的越南战争,АК-47和其中国的仿制品大规模地武装北越正规军和游击队。这种自动武器在丛林环境中深受士兵信赖。在越南战争时期,据说许多美国士兵丢弃手中的不适应热带雨林恶劣条件下的笨重的M14自动步枪或者故障频出的M16自动步枪,转而使用缴获的越南士兵的АК-47,只是因为АК-47系列步枪拥有非常优良的可靠性、容易控制而密集的火力。
苏联将АК-47系列步枪及其及制造技术输出到世界各地。由于АК-47和其改进型令人惊诧的可靠性,结构简单,坚实耐用,物美价廉,使用灵活方便,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甚至西方国家的军队或者反政府武装都广泛使用的АК-47系列步枪。某些地区冲突的各方都非常乐意使用АК-47。另外,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进行了仿制或特许生产,其中包括东德(仿制型号为Mpi-47),前南斯拉夫,匈牙利,中国(中国仿制型长时间被称为56式冲锋枪),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埃及、古巴、朝鲜等,进入21世纪它仍旧在生产。АК-47的设计思路也影响了以色列、芬兰、中国等多个国家步兵轻武器设计:如以色列加利尔突击步枪、中国的81式自动步枪。АК-47系列步枪是使用最广泛的步枪武器之一。其广泛程度在轻武器历史上可能只有毛瑟步枪和柯尔特左轮手枪可以相比。而卡拉什尼科夫则因为АК系列步枪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使用也被誉为“世界枪王”。
[编辑本段]研制历史
1944年,卡拉什尼科夫设计了一种发射7.62×39mm М1943式中间型威力枪弹的半自动卡宾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活塞和活塞杆固定在一起,但与机枪框并不相连,弹匣容量10发,导气管位于枪管上方,这种枪采用枪机回转式闭锁,顺时针方向旋转的闭锁机头上有两个大的对称闭锁突笋。这种闭锁方式是直接参考美国M1式加兰德步枪的。不过在这把半自动卡宾枪上的旋转机头是经过了卡拉斯尼柯夫的改进,比较长,旋转速度更快,大大地增加了闭锁机构动作的可靠性。
AK-47的研制其实是从这种半自动步枪开始的,这种卡宾枪的闭锁机构的进一步改进成为了卡拉什尼科夫自1945年至1990年之间研制的所有自动武器的核心部分,这个系统经历了50多年的实际应用考验,证实其具有非常优越的可靠性,因此这个系统也被人们称之为卡拉斯尼柯夫系统。
这种半自动卡宾枪1945年的试验型是1944年试验型半自动卡宾枪的改进型,基本特征一样,管状的拉机柄位于右上方。弹匣设计有所改变。但枪管上方的导气室,有点像西蒙诺夫的SKS半自动步枪,导气装置的外形上也已经有了一些AK-47的端倪了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
1946年,卡拉什尼科夫开始设计突击步枪。在这种半自动卡宾枪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全自动步枪,并送去参加国家靶场选型试验。样枪称之为AK-46,即1946年式自动步枪。导气装置和枪机基本上与原来设计的半自动卡宾枪一样,使用冲压铆接机匣,发射机构有单发和全自动两种,连发阻铁在扳机上;30发弧形弹匣的入口在机匣下方,保险/快慢机柄都在机匣左侧,手枪型握把,枪托、前握把和护木都是木制的,枪口制退器为圆柱形。
AK-47型试验型的操作原理与AK-46一样,不同的是:活塞、活塞杆和枪机体首次采用连成一体的方案——用螺杆固定在一起。机匣是冲压成形的,机匣前部与枪管固定,保险/快慢机柄首次被安放在机匣的右侧。导气室没有调节装置,拉机柄在右侧。AK-47型2号试验枪的特征是改变了导气室、活塞、活塞杆的设计。延长了导气孔,增加进入导气室的火药燃气,导气筒下方与枪管之间的位置有泄气孔,活塞杆有四条凹槽。枪口制退器改为双室结构。3号试验枪改变了导气室的设计,使圆柱形的导气活塞在导气室内处于完全密封的状态,活塞杆有四条凹槽。采用新的枪口制退器。第1型
AK-47突击步枪(第1型)是最终定型并在1949年正式投入生产的AK-47突击步枪,这种武器是为机械化步兵研制的,同一年苏联军队正式采用AK-47。这种型号并没有刺刀,机匣和许多配件是用冲压工艺来生产的,采用冲压工艺的好处是材料消耗少,生产效率高。许多人把这种早期的AK-47称之为“第1型”,以区分1951年和1953年生产的AK-47。
第2型1951年的试验型(第2型)是在1951年生产的,主要的改变是把机匣的生产方法从冲压转变为机加生产。通过机械铣削出来的机匣的优点是比较结实,但缺点是比较重,而且材料消耗大,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生产这样一个重量不超过0.65kg的铣削机匣,一开始时竟需要2.65kg的钢材。发射机构、枪托和握把都经过加强,并增加了一种单刃刺刀。这种新生产的AK-47被称为“第2型”,不过第2型的产量很少,很快就被第3型所取代。
第3型AK-47(第3型)是在1953年定型,主要是改进了第2型的枪托连接方式,特别是简化了机匣的机械加工方法,使之便于大量生产。这一型号被正式称为“7,62mm Light-Weight Kalashnikov Assault Rifle (AK)”,即“7.62mm轻型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许多人称其为“第3型”。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改用机械加工方法的目的是什么,第3型的铣削机匣却比第1型的冲压机匣更轻。另外第3型的改进还包括弹匣,采用轻金属的新型弹匣在强度也加强了,而且与原来的钢制弹匣可以互换;此外,枪托连接方式也进行了简化和加固,这一系列的改进使突击步枪的整体重量比第1型更轻,而弹道性能则与第1型完全一致。
[编辑本段]结构特点
AK-47式突击步枪动作可靠,勤务性好;坚实耐用,故障率低;结构简单,分解容易。但是连发射击时枪口上跳严重,影响精度;与小口径步枪相比,系统质量较大,携行不便。该枪有配用固定式木制枪托和折叠式金属枪托两种。
该枪枪管与机匣螺接在一起,其膛线部分长369mm,枪管镀铬。无论是在高温还是低温条件下,射击性能都很好。机匣为锻件机加工而成。弹匣用钢或轻金属制成,不管在什么气候条件下都可以互换。
击发机构为击锤回转式,发射机构直接控制击锤,实现单发和连发射击。发射机构主要由机框、不到位保险、阻铁、扳机、快慢机、单发杠杆、击锤、不到位保险阻铁等组成。快慢机位于枪的右侧。当快慢机装定于自动位置时,单发阻铁的后突出部被快慢机下突出部压住,不能转动,故扣不住击锤。此时,击发阻铁扣住击锤而成待击状态。扣压扳机后,阻铁解脱击锤,击锤回转击发。此后,只要扣住扳机不放,击发阻铁和单发阻铁都扣不住击锤,只有不到位保险阻铁卡笋能抵住击锤卡槽。当机框复进到位压下不到位保险阻铁传动杆时,卡笋即脱离击锤卡槽,击锤回转击发。以后则重复上述动作,实现连发射击。当快慢机装定于半自动位置时,首发弹击发前,阻铁扣住击锤而成待击状态。扣压扳机后,阻铁解脱击锤,单发阻铁也一同向前回转。若扣住扳机不放,则击发后击锤被机框压倒的同时即被单发阻铁扣住。此时,由于机框未复进到位,不到位保险阻铁传动杆向上抬起,卡笋和击锤卡槽之间有少许间隙。当机框复进到位,再次解脱不到位保险阻铁时,击锤被单发阻铁扣住,若再次发射,必须先松开扳机,使单发阻铁解脱击锤,击锤随之被击发阻铁扣住再次成待击状态。如果机框复进不到位,枪机闭锁就不确实。此时,机框的解脱突笋没有压下不到位保险,故保险阻铁卡笋不能脱离击锤卡槽。因此,即使扣压扳机,击锤仍不能向前回转,于是形成不到位保险。快慢机柄在最上方位置时,其下突出部顶住单发阻铁后突出部和扳机后端突出部的右侧,故扣不动扳机,实现保险。若此时击锤在待击位置,弹膛内有枪弹,因扣不动扳机,击锤不能解脱,所以形成后方保险。若此时击锤在击发位置,因扣不动扳机,阻铁不能向前回转,击锤后倒时即被阻铁挡住,机框只能后坐一很短的距离,不能将弹匣内的枪弹推进弹膛,故形成前方保险。
该枪瞄准装置采用机械瞄准具,并配有夜视瞄准具。柱形准星和表尺U形缺口照门都有可翻转附件,内装荧光材料镭221。表尺分划为100~800m,一个分划为100m,战斗表尺装定300m。但使用瞄准具瞄准时,只能上下拧动准星作高低校正,无法进行风偏修正,而且夜间射击时往往将准星护翼误认为是准星。
该枪自动方式为导气式,闭锁方式为枪机回转式,可实施单,连发射击,固定式枪托全枪长870MM,折叠式枪托托伸全长870MM,托折实645MM,枪管长415MM,全枪重4.3KG,弹匣容量30发,初速710米/秒,理论射速600发/分,有效射程300米。
[编辑本段]主要缺点
虽然АК-47系列步枪是20世纪步枪行列中最耀眼的明星,但它毕竟是40、50年代的产品,从性能方面说,它也存在着许多不足:АК-47枪管缠距偏小、M43弹的弹形欠佳、枪弹撞击目标时过于稳定,杀伤效果不好。子弹出膛时,枪管末端会有微小颤动,导致精度下降。M43弹的飞行不稳定。
[编辑本段]主要型号
АК-47:AK-47突击步枪标准型,1949年最终定型并正式投入生产,是为机械化步兵研制的,同一年苏联军队正式采用AK-47。АКС-47
АКС-47(AKS) :采用可折叠金属枪托的型号。枪托折叠长645毫米。供空降部队、坦克兵和特种分队使用。
АКМ/АКМС:零部件大量采用冲压、焊接工艺,机匣用冲压工艺制造代替了机加工艺,重量减轻到3.15千克。扳机组件上增加了击锤减速装置,消除击针打击子弹底火时哑火的可能性。枪口安装一个简单的斜切口形枪口防跳器,提高连发射击时的散布精度。АКМС是АКМ的折叠枪托的型号。
РПК:在АКМ突击步枪的基础上发展的班用轻机枪,RPK是卡拉什尼科夫轻机枪的缩写。采用延长型枪管,折叠型两脚架(或三脚架),40发弹匣和75发弹鼓供弹。重量5.6千克。射程偏近。
[编辑本段]其他轶闻
曾经有一种说法,认为AK-47是抄袭了德国Stg44突击步枪而设计出来的,证据就是两者外形相似。但事实上Stg44和AK-47的基本结构和原理,都有着极大的不同;只是轮廓投影的相似而矣。Stg44和AK-47最相似的地方就是设计概念,不过在那个年代,也只有Stg44是唯一技术成熟且有大量实战经验的参照物。AK-47是既揉合了前人的精髓而又带有设计者自己技术性质的创新设计的步枪。
1970年代有这么一句俏皮话:“美国出口的是可口可乐,日本出口的是Sony电器,而苏联出口的是AK-47”。根据前苏联方面的统计,全球范围内的АК-47系列自动步枪中,9成是仿制品,真正产地是前苏联的仅有10%左右。
AK-47性能优越且价格低廉,而且适用于各种环境,即使是沙漠、极地,依然大放光彩。所以АК-47一度是匪徒爱用的枪支。过去香港警察的佩枪主要用于防卫用途,所以只配备点38手枪。后来,叶继欢、季炳雄、张子强等悍匪不断在香港做案,并配备了火力强劲的АК-47自动步枪,一度使警方束手无策。后来经过改善火力,以及加强情报等各部门的配套,才把局势扭转,进而把匪徒绳之于法。
1980年代美国毒品犯罪分子经常使用АК-47系列步枪,在虚构的影视剧情节中也经常出现。对公众造成的心理影响,导致美国在1989年立法禁止进口АК-47系列步枪,理由是拥有几个所谓的“突击武器”的外形特征。
[编辑本段]规格参数
原 产 地:苏联
类 型:突击步枪、自动步枪
口 径:7.62 mm
弹 药:7.62×39mm М1943中间威力步枪弹
弹匣容量:30发
自动原理:导气式
闭锁方式:枪机回转闭锁
空 枪 重:4.3 kg
全 长:870 mm(固定枪托型);645 mm(折叠枪托型) .
瞄准基线:378 mm
枪管长度:415 mm
膛 线:4条,右旋,缠距240mm
射 速:600 rounds/min
枪口动能:1989 J
枪口初速:710m/s
表尺射程:800m
有效射程:300m
瞄 准 具:柱状准星,U形缺口照门
[编辑本段]枪弹资料
枪弹名称: 7.62×39mm M1943中间威力步枪弹
弹头结构:尖头,锥底,覆铜钢被甲,铅钢复合弹心
全 弹 长:56mm
弹 头 长:26.8mm
弹 壳 长:38.7mm
弹头质量:7.91g
弹壳样式:无突缘,瓶颈形,覆盖铜钢或者漆钢(棕色)弹壳
弹壳最大直径:11.35mm
底火样式:伯尔丹式无锈蚀底火
发 射 药:单气孔管状单基药
装火药量:1.6g
平均膛压:274.4MPa
全弹质量:16.4g
⑼ AK-47步枪为什么被人称为枪中之王,它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7.62mm突击步枪AK―47式7.62mm突击步枪是前苏联着名枪械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俗称冲锋枪,从研制到装备部队时间很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苏联在与德国战争中深感托卡列夫CBT-----38半自动步枪火力不足,且有底缘的7.62mm枪弹无法保证可靠的全自动射击。因此,研制新型弹药和与之匹配的突击步枪成为当时苏联迫在眉睫的事情。
二次大战结束前,N?M?耶里萨罗夫和B?V?瑟明研制成一种名为M43式7.62mm中间型枪弹。为发射此弹,有许多枪械设计师设计了样枪,其中有西蒙诺夫、苏达耶夫、斯帕金、布尔金、捷格加廖夫等。西蒙诺夫的样枪叫CKC45式,是第一支发射M43式7.62mm新枪弹的步枪。苏达耶夫于1944年也研制出了他的样枪。卡拉什尼科夫于1946年才研制出样枪。经过多次评审试验,卡氏样枪击败了所有对手而被采纳,并于1947年定型,1949年装备部队。前苏军摩托化步兵部队、空军和海军的警卫、勤务人员使用木制或塑料制固定枪托型,伞兵、坦克乘员和特种分队使用折叠金属枪托型。
现在,AK47式突击步枪是世界上最着名,装备范围最为广泛的步枪,除前苏外,也装备前华约各国以及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的军队装备中都在使用,有的还进行了仿制或特许生产。以色列的加利尔7.62步枪、芬兰的瓦尔梅特M60式、M62式、M82式的7.62mm步枪,就是参照AK--47式设计的;波兰的PMK----DGM----60式和前南斯拉夫的M64式7.62mm步枪也是它的仿制品。中国也于1956年仿制AK47制造出名为56式7.62毫米冲锋枪,在当时全军范围内装备,这支仿制步枪是我军装备时间最长的武器,直到80年代初,才停止生产。
椐不完全统计,AK47突击步枪以及由它发展或仿制的系列步枪在全世界的用量近9000千万支,后来该枪于50年代末期由其改进型AKM7。62mm突击步枪取代。
AK47突击步枪的结构原理极其性能特点
1、AK--47的枪械结构和发射原理
该枪枪管与机匣螺接在一起,其膛线部分长369mm枪管镀铬。无论是在高温还是低温条件下,射击性能都很好。机匣为锻件机加工而成。弹匣用钢或轻金属制成,不管在什么气候条件下都可以互换。
击发机构为击锤回转式,发射机构直接控制击锤。
快慢机位于枪的右侧。当快慢机装定于自动位置时,单发阻铁的后突出部被快慢机下突出部压住,不能转动,故扣不住击锤。此时,击发阻铁扣住击锤而成待击状态。扣压扳机后,阻铁解脱击锤,击锤回转击发。此后,只要扣住扳机不放,击发阻铁和单发阻铁都扣不住击锤,只有不到位保险阻铁卡笋能抵住击锤卡槽。当机框复进到位压下不到位保险阻铁传动杆时,卡笋即脱离击锤卡槽,击锤回转击发。以后则重复上述动作,实现连发射击。
当快慢机装定于半自动位置时,首发弹击发前,阻铁扣住击锤而成待击状态。扣压扳机后,阻铁解脱击锤,单发阻铁也一同向前回转。若扣住扳机不放,则击发后击锤被机框压倒的同时即被单发阻铁扣住。此时,由于机框未复进到位,不到位保险阻铁传动杆向上抬起,卡笋和击锤卡槽之间有少许间隙。当机框复进到位,再次解脱不到位保险阻铁时,击锤被单发阻铁扣住,若再次发射,必须先松开扳机,使单发阻铁解脱击锤,击锤随之被击发阻铁扣住再次成待击状态。
如果机框复进不到位,枪机闭锁就不确实。此时,机框的解脱突笋没有压下不到位保险,故保险阻铁卡笋不能脱离击锤卡槽。因此,即使扣压扳机,击锤仍不能向前回转,于是形成不到位保险。
快慢机柄在最上方位置时,其下突出部顶住单发阻铁后突出部和扳机后端突出部的右侧,故扣不动扳机,实现保险。若此时击锤在待击位置,弹膛内有枪弹,因扣不动扳机,击锤不能解脱,所以形成后方保险。若此时击锤在击发位置,因扣不动扳机,阻铁不能向前回转,击锤后倒时即被阻铁挡住,机框只能后坐一很短的距离,不能将弹匣内的枪弹推进弹膛,故形成前方保险
2、AK--47的特点和主要的性能参数
AK47式突击步枪动作可靠,勤务性好;坚实耐用,故障率低,尤其在风沙泥水中使用,性能可靠;结构简单,分解容易。但是连发射击时枪口上跳严重,影响精度;与小口径步枪相比,系统质量较大,携行不便。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回转闭锁机构,其突出特点是动作可靠,故障小,能在各种恶劣的条件下使用,而且武器操作简便,连发时火力猛。在这里我举一个小小的例子,美国越战期间,有许多美国士兵仍掉M16步枪改用缴获的AK47突击步枪来对付敌人,由此可见,AK47在实战中的威力以及好用之处。
下面我在列出AK47突击步枪的一些主要参数以供参考
口径----7.62mm
初速----710m/s
有效射程----300m
枪口动能----1980J
理论射速----600发/min
自动方式----导气式
闭锁方式----枪机回转式
发射方式----单发、连发
供弹方式----弹匣
容弹量----30发
全枪长----699mm
固定式枪托----870mm
折叠式枪托----860mm
枪托打开----870mm
枪托折叠----645mm
枪管长----415mm
膛线----4条,右旋,缠距240mm
全枪质量(不含弹匣)----4.3kg
准星----柱形
照门----U形缺口式
⑽ AK是什么意思用来形容什么的
AKB48?这是组合
AK?这是赤西和龟梨CP简称
AK47?这是枪AK(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是指由前苏联着名枪械设计师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Михаил Тимофеевич Калашников,也有译成“卡拉斯尼柯夫”)设计的一系列自动步枪。凭借着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价格低廉的优势,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备受青睐。据统计,目前是全世界是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多的一种自动步枪,有近百个国家的军队在使用或曾经使用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还有6个国家甚至把这种枪的图案印在了本国的国徽国旗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是世界上生产最多、使用最广的自动步枪。
编辑本段AK-47突击步枪
АК-47,是俄语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 1947 года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意思是卡拉什尼科夫1947年定型的自动步枪。 AK-47突击步枪,于1947年被选中定为苏联军队制式装备,1949年最终定型,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在伊热夫斯克军工厂生产。1951年开始装备前苏联军队。在1953年АК-47改变了机匣的生产方法,由冲压工艺变为机加工艺。АК-47开始大量装备苏联军队。АКС-47(AKS)采用可折叠金属枪托的型号。 АК-47突击步枪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步枪相比,枪身短小、有效射程较短(300米),适合较近距离的战斗。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回转式闭锁枪机。发射7.62×39毫米M1943型中间型威力枪弹,容量30发子弹的弧形弹匣供弹,可选择半自动或者全自动的发射方式。 AK-47的枪机动作可靠,坚实耐用,故障率低,无论是在高温还是低温条件下,射击性能都很好,尤其在风沙泥水中使用,性能可靠;勤务性好;结构简单,分解容易。АК-47主要缺点是,由于全自动射击时枪口上跳严重,枪机框后座时撞击机匣,枪管较短导致瞄准基线较短,瞄准具设计不理想等等缺陷,影响了射击精度,300米以外无法保证准确射击,连发射击精度更低,而且重量比较大。实际上它可以满足以遭遇战为主的较近距离上突击作战的要求。 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冲锋枪,战士最爱的武器,由9磅金属和4英尺长木头制成,他不会坏,卡壳或者过热,就算他被泥土或沙子覆盖,它还是可以正常的开火。最终定型并在1949年正式投入生产的AK-47突击步枪了,这种武器是为机械化步兵研制的,同一年苏联军队正式采用AK-47。这种型号并没有刺刀,机匣和许多配件是用冲压工艺来生产的,采用冲压工艺的好处是材料消耗少,生产效率高。许多人把这种早期的AK-47称之为“第1型”,以区分1951年和1953年生产的AK-47。 AK-47的枪管与机匣螺接在一起,膛线部分长369mm,枪管镀铬;弹匣用钢制成;AK-47的击发机构为击锤回转式,发射机构直接控制击锤,实现单发和连发射击;发射机构主要由机框、不到位保险、阻铁、扳机、快慢机、单发杠杆、击锤、不到位保险阻铁等组成。 AK-47采用机械瞄准具,并配有夜视瞄准具。柱形准星和表尺U形缺口照门都有可翻转附件,内装荧光材料镭221。表尺分划为100~800m,一个分划为100m,战斗表尺装定300m。但使用瞄准具瞄准时,只能上下拧动准星作高低校正,无法进行风偏修正,而且夜间射击时往往将准星护翼误认为是准星。 (已有数个国家仿制出AK,以致出现了多个类似AK的枪械) 口径 7.62×39mm M43 全长 固定枪托型 870 mm 折叠枪托型 折叠 645 mm 展开 870 mm 枪管长 415 mm 膛线 4条,右旋,缠距240mm 瞄准基线 378 mm 枪口初速 710 m/s 枪口动能 1980 J 理论射速 600 RPM 弹匣容量 30 rds 表尺射程 800 m 有效射程 300 m 最大杀伤力射程 1500 m 枪重 含空弹匣 4.3 kg 含实弹匣 4.876 kg 发射方式 单发,连发 AK47遭到最多的诟病就是远距离精度不佳。我军长时期将仿AK47步枪研发的56式冲锋枪与半自动步枪混编,主要是依据对印自卫还击作战中所取得的经验,试图用56式半自动步枪的高精度来弥补56式冲锋枪的不足,发展63式自动步枪也是出于这种考虑。在越南的丛林战中,能见度差、直射距离近、自然环境恶劣,所有的条件几乎是上帝单为AK47所创造的,AK47在与M16的对决中完胜对手,包括敌人在内的称赞使AK47名扬天下,而它精度差的缺点则被轻轻掩盖了。到了阿富汗战争时,阿富汗的山区和越南的地理环境相差霄壤,步枪远距离射击的情形远远多于近距离作战,AK系列远距离精度差等毛病开始凸现,游击队甚至用老式的美制M1903式斯普林菲尔德步枪与苏军远距离作战,苏军士兵大吃苦头。
编辑本段AKM突击步枪
АКМ(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модернизирован,即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改进型)。 卡拉什尼科夫在1953年至1954年期间改进AK-47突击步枪,最终定型为AKM,并在1959年开始被苏军装备。 АKМ突击步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AK-47突击步枪的缺点。同时,进一步采用冲压、焊接工艺,合成材料,减轻重量,生产成本低,利于大量生产。AKM最主要特点是用冲铆机匣代替AK-47第3型的铣削机匣,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而且新的冲压机匣也比AK-47第1型的冲压机匣和第3型的铣削机匣都要轻,改进后的AKM只有3.15kg重。 AKMC型为折叠金属枪托型(英文为AKMS),折叠枪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两根撑杆制成的,折叠于机匣下方,是较为常见的AKMS型号;另一种是折叠于机匣右方,中间带加强护板。此外还有一种短枪管的AKMCY型(AKMSU)。 AKM突击步枪1959年投产,已经成为至今为止生产量最高、影响最大的AK系列步枪。
编辑本段AK-74步枪
AK-74步枪在AKM突击步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它是前苏联装备的第一种小口径步枪,1974年定型生产,1977年列装。首次露面是在1974年11月7日的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在1980年代是前苏联军队制式装备。 AK74发射使用5.45×39毫米(M74型)小口径步枪弹,有效射程400米。30发弧形塑料弹匣供弹。全枪重3.6公斤。АК-74采用与АКМ相同的导气式系统和机枪闭锁方式,供弹方式、击发发射机构也完全相同。对枪管的长度和膛线缠度及弹膛形状、自动机和供弹机构均作了相应的改进。AK74与AKM相比,口径减小射速提高,后座力减小精度提高,AK74的零件中有53%延用了AKM的零件,从生产和换装训练的角度说这是最经济实惠的。AK74枪口安装了结构复杂的具有制退、消焰、防跳作用的枪口装置,整体机加工出来的圆柱形双室结构,这个枪口装置是AK74与AKM在外形上的最大的区别;与AK47和AKM相比,AK74的精度大大提高了。 AK74步枪有两种枪托:固定枪托,称之为AK-74;折叠枪托,称之为AKC-74。 AK-74继承了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的传统,结构简单、轻便、坚固,使用方便,动作可靠,故障少,是世界上生产和装备数量最多的小口径自动步枪步枪之一。
编辑本段AK100系列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了出口市场赚取外汇的需要在AK-74M的基础上开始推出多种不同口径的AK-100系列突击步枪。AK-101、是标准型突击步枪;AK-102、AK-104、AK-105是短突击步枪。分别使用5.56×45mm NATO枪弹、7.62×39mm M43枪弹、5.45×39mm M74枪弹等三种口径弹药。AK-100系列均已不是由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从结构原理到命名规则,都说明是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的改进型。
编辑本段对比评价
从AK47到AKM,再到AK74,直至AK100等,AK系列的改进主要是工艺、重量和口径,卡拉什尼克夫出于生产便利、士兵训练和武器通用方面的考虑,对AK系列未作大的修改。AK系列的优点和缺点都和以前一样突出(AK74的精度略好主要是依据弹药的进步)。而在世界范围内,以AK系列为原型的各类武器大获发展,芬兰的梅尔瓦特M76,韩国的K2,中国的81式,甚至丹麦的马林斯M82,特别是以色列的伽利尔,都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射击精度,大有青出于蓝之势。卡拉什尼克夫在访华时曾当面对81式步枪的总设计师王志军说:“你的枪比我的枪好。”恐怕未必完全出于谦逊。其实以前苏联的工业和士兵训练的水平,在和平时期是否有必要在轻武器领域采取数十年一贯制的做法,值得商榷。反观美国的斯通纳,就并未躺在M16的辉煌上睡大觉,他的斯通纳63开了组合式枪族的先河,总体水平大大超过M16,虽被美军以代价太高为由拒绝列装,但这种理念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很值得钦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