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罗斯蔬菜大棚如何建
做温室大棚嘛. 我的网络空间里有说明
Ⅱ 俄罗斯国土面积世界第一,那俄罗斯远东的耕地面积为什么没有东北多
俄罗斯的领土面积很大,但人口并不多。尤其在远东地区,堪称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人类常住区域。总面积达到6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只有不到600万人口,平均算下来,一平方公里的区域里不到一个人。其实很多区域方圆几十公里都没有常住人口。俄罗斯领土上适合耕种土地面积大约占到总领土的13%,耕地面积至少在2亿公顷,是世界上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农业区域。
俄罗斯的主要粮仓在伏尔加河流域,在二战以及苏联时期,主要的粮食产区则在乌克兰。这也是德国进攻苏联时,围绕基辅地区展开了长时间的进攻行动,因此错失了闪击莫斯科的良机。德国当时的想法就是控制住苏联的粮食主产区,用断粮的办法逼迫苏联投降。后来乌克兰分出去后,伏尔加河就成了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区。这里的气候比较稳定,水源充足且水质好,可以撑起俄罗斯的粮食产业。但为了保险,俄罗斯的农业大量采用了温室大棚技术,避免由于寒流和大洋暖湿气流而影响收成。
Ⅲ 请教在俄罗斯投资蔬菜大棚
我家是寿光 你问我吧
Ⅳ 关于俄罗斯的环境问题 (模拟联合国)
一:参考资料:
1、《京都议定书》简介: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才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欧盟及其成员国于2002年5月31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2004年11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使其正式成为俄罗斯的法律文本。截至2005年8月13日,全球已有14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批准国家的人口数量占全世界总人口的80%。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
一、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二、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
三、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四、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2、1992年,联合国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目前已有192个国家批准了这份公约,而该公约的核心内容正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首先要讲“共同”二字,每个国家都要承担起应对气候变化的义务。打个比方说,如果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园面临生存危机,那么毫无疑问,所有人都必须齐心协力、相互扶持来共同应对和解决危机,置身事外的人必然要受到大家的指责。
“共同”责任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忘了讲“区别”责任。发达国家要对其历史排放和当前的高人均排放负责,它们也拥有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和技术,而发展中国家仍在以“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消除贫困为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公约语)”。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是因为考虑到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和当前人均排放上存在差异,才确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发达国家率先减排,并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达国家技术和资金支持下,采取措施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
这个觉得也可行!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制强制性减排目标,你可以从这里出发,套在俄国上,范围可以参考网络搜出来的,自己概括总结下,至于标注原理相同。
我国是没有环境壁垒的,美国等发达国家有,一般是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货物出口到他们国家的,你可以结合俄国的国际贸易环境来谈
我觉得最好是能,这样容易答,发展模式将我国的套在俄国,如可持续发展,呵呵
五、参考资料:
http://ke..com/view/831144.htm 这里是关于碳交易的网络,你可以从里面提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我个人觉得俄国应该推行碳交易,呵呵……你可以从碳交易发展的历史趋势,以及其产生的原因对照俄国现在的情况等角度去分析的
发达国家如何提供资金与技术可以从提供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植树造林(也可以有技术支持);自己的节能技术传授给发展中国家等
促使相关国家和地区严肃对待此问题,如何处理,借鉴国内的套过去,当建议提出就行!呵呵
资料不是很有帮助,你自己捡着有用的用吧,嘿嘿
Ⅳ 温室效应的危害,导致最终的结局
温室效应知识
什么是温室效应
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是让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
温室效应是怎么来的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人类活动和大自然还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它们是氯氟烃、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等。
温室效应有什么危害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
它会带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
1.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2.海平面上升;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可能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着名的国际大城市,如纽约、东京和悉尼等。
怎样减少温室效应
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少开汽车;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所以,另一方面我们要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
京都议定书全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第三次会议制定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工业化国家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危险,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到2010年,相对于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全世界总体排放要减少5.2%,包括6种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氟利昂(氟氯碳化物)等。到2008年至2012年的五年间,欧盟国家应减少8%,美国7%,日本6%,加拿大6%、东欧各国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则不必削减,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分别比1990年增加10%、8%、1%。《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之后才具有国际法效力。各个国家之间可以互相购买排放指标,也可以以增加森林面积吸收二氧化碳的方式按一定计算方法抵消。中国年排放28.93亿吨二氧化碳,人均2.3吨,美国年排放54.1亿吨二氧化碳,人均20.1吨,欧盟年排放31.71亿吨二氧化碳,人均8.5吨。�
美国曾于1998年11月签署了《京都议定书》,2001年3月美国单方面退出京都议定书。澳大利亚也没有批准京都议定书,澳大利亚是温室气体人均排放量第二高的国家。�
中国于1998年5月29日签署了该议定书。2002年8月30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英凡大使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交存了中国政府核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的核准书。�
经过近8年争拗后,京都议定书终获得120多个国家确认履行公约,包括俄罗斯于2004年11月接纳后,终使议定书能在2005年2月16日起正式生效。
Ⅵ 外国有没有大棚
有 很多。。。俄罗斯就有不少中国的大棚 韩国也有。。。
Ⅶ 为什么俄罗斯远东还没有东北的耕地面积多
因为当地条件恶劣,例如:地处高纬,冬季严寒。所以很多俄罗斯人都不愿意去此地生活,上世纪末俄罗斯政府曾出台政策,愿意去远东地区的俄罗斯人可以免费得到一定面积的土地,但现实却是应者寥寥。所以,耕地的开发远远不及东北。
虽然俄罗斯人跟中国人有点像,笃信“有地斯有财”,并占据了大量的土地,但在开发土地方与中国相比还是相差甚远。
(7)俄罗斯为什么不搞温室大棚扩展阅读
俄罗斯的领土面积很大,但人口并不多。尤其在远东地区,堪称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人类常住区域。总面积达到6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只有不到600万人口,平均算下来,一平方公里的区域里不到一个人。其实很多区域方圆几十公里都没有常住人口。
俄罗斯领土上适合耕种土地面积大约占到总领土的13%,耕地面积至少在2亿公顷,是世界上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农业区域。但由于俄罗斯人缺乏深厚农业传统,以及远东气候存在不稳定因素,因此远东一直未能开发。
俄罗斯的主要粮仓在伏尔加河流域,在二战以及苏联时期,主要的粮食产区则在乌克兰。这也是德国进攻苏联时,围绕基辅地区展开了长时间的进攻行动,因此错失了闪击莫斯科的良机。德国当时的想法就是控制住苏联的粮食主产区,用断粮的办法逼迫苏联投降。
后来乌克兰分出去后,伏尔加河就成了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区。这里的气候比较稳定,水源充足且水质好,可以撑起俄罗斯的粮食产业。但为了保险,俄罗斯的农业大量采用了温室大棚技术,避免由于寒流和大洋暖湿气流而影响收成。
远东地区的温度比较低,但靠近我国东北的这部分区域是具备耕种开发条件的。但远东人口太少,劳动人口不足。俄罗斯也缺乏农业传统,大部分人骨子里并不喜欢从事农业,农业需要长期的劳作,不畏烈日和严寒。到了收获季节,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割谷物。
习惯了豪饮和打猎的多数俄罗斯人,难以静下心来劳作。普京上台后出台了一些治理酗酒的法令,但并未彻底解决豪饮风气。总体来说,游牧传统太强,农业意识不足。
Ⅷ 去俄罗斯种菜
1、是否具有合法的经营权限,譬如具有出国劳务中介的资格,难以确认他是否雇佣人,但是需要核实他们是否合法经营;2、需要自己办理护照,带上身份证、户口本、照片和照片回执,前往户口所在地县级以上出入境管理股申请办理;3、电话,没有其他方式了。
Ⅸ 我想到俄罗斯投资几个大棚 种植西红柿 我不是农民 80后 我什么都不懂 都需要雇人 朋友们你们说行吗
在俄罗斯投资,尽管利润巨大可有一定风险。
如果没有当地可靠的关系,办不出来打工卡,还是不去为好。
一些人会说利润巨大,没有打工卡也能靠行贿呆下去,冒险也值得,这时你就要小心了,没准他就是第一个算计你的人。
没有打工卡,后患巨大,我见过收获即将开始的时候,合作方翻脸,移民局驱逐了所有的中国劳务,自然,没有了主人的大笔收成归了合作方。
在俄罗斯,稳当才是快!不要被计算出来的诱人利润闹昏了头,把父母的血汗钱扔到水里去。
Ⅹ 俄罗斯冬天都是积雪,蔬菜水果问题怎么解决
俄罗斯的蔬菜水果都是事先储存好了,留着过冬的,没有新鲜的。
一切都类似于俄罗斯传统的卡通,电影和有关冬季的童话故事。美丽是美丽的,但是真的很冷。俄罗斯人在寒冷中直接喝伏特加酒的刻板印象是过去留下的古老观点。酒精会带来温暖的感觉,但实际上,体温并没有改变。外国人注意到,在街上很容易看到有人拿着热水瓶。蜂蜜,柠檬和浆果的热茶是俄罗斯传统的冬季饮品。通常,随着寒冷的来临,俄罗斯食物发生了变化。蔬菜和水果,虽然不是新鲜的,但要事先准备。蜂蜜放在桌上,树莓和柠檬被用来预防感冒。在冰箱里,可以找到传统的罗宋汤,散步后会被热吃,俄罗斯食品变得更加肉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