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罗斯远东山地海岸线曲折的原因
欧洲的地形深受冰川作用的影响,沿海冰川侵蚀地貌比较常见,所以形成曲折的海岸线。最典型的就是挪威西的峡湾海岸。
欧洲地形总的特点是冰川地形分布较广,高山峻岭汇集南部。是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阿尔卑斯山脉横亘南部,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山谷冰川发育,主峰勃朗峰海拔4807米。
欧洲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欧洲东部和中部,里海北部沿岸低地在海平面以下28米,为全洲最低点。南欧和北欧的冰岛多火山,地震频繁。
俄罗斯远东地区
俄罗斯远东地区,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且土地开发较低,人口相对分散。东欧平原是俄罗斯主要的农业种植地区。而且伏尔加河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流河。为农业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水源。
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形地势复杂多样,高低悬殊,且多为山地,其中海岸线曲折,有利于港口的建设。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东亚地区想接壤,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可以与东亚各国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远东地区土地资源优势明显,中日韩基础设施和技术发达,可以很好地进行经济发展。
B. 俄罗斯主要山脉
俄罗斯主要山脉有:
一、乌拉尔山脉
是俄罗斯境内大致南北走向的一座山脉,它位于俄罗斯的中西部,为欧洲与亚 洲分界山脉。北起北冰洋喀拉海沿岸,南至乌拉尔河河谷,绵延2500多公里。宽40~150公里。大致呈南北走向。
乌拉尔山脉介于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之间,为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流域同鄂毕河流域的分水岭。
二、大高加索山脉
高加索山脉主要山岭。从黑海塔曼半岛延伸至里海阿普歇伦半岛,绵亘1200公里(750里)。高加索中部年轻的褶皱山系。在黑海和里海之间,自西北向东南延伸于俄罗斯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的边界上,全长1100公里以上,最宽180公里,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
山势陡峻,一般海拔3000米—4000米,4800米以上山峰15座。最高峰为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可分为西、中、东高加索山三部分。海拔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有冰川约2000条,总面积1424平方公里。邻近黑海有亚热带阔叶林。
厄尔布鲁士山位于山脉中部,是大高加索山脉最高峰,也是欧洲最高峰。
三、普托拉纳山脉
俄罗斯中西伯利亚高原西北端被深谷断开的山地。位于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Krasnoyarsk)边疆区。
(2)俄罗斯远东最高多少峰扩展阅读:
俄罗斯位于30°~180°E,50°~80°N,地跨欧亚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大陆的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地势南高北低,西低东高。西部几乎全属东欧平原,向东为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北西伯利亚低地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耸立着大高加索山脉,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
C.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是什么
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总面积为1707.5万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与疆界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与它接壤的国家有:
南面与东南面:中国、朝鲜、哈萨克斯坦、蒙古、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
西南面:乌克兰
西面:芬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挪威。“飞地”加里宁格勒州则与波兰和立陶宛接壤
俄罗斯拥有的岛屿:北冰洋的新地岛、北地群岛、瓦伊加奇岛、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新西伯利亚群岛、弗兰格尔岛;太平洋的千岛群岛、萨哈林岛。
所濒临的海域:
东部:日本海、鄂霍茨克海、白令海、白令海峡
北部:巴伦支海、喀拉海、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拉普捷夫海
西部:波罗的海、芬兰湾
南部:黑海和亚速海
地形
俄罗斯大约四分之三的领土是平原,其欧洲部分基本上在东欧平原上。这里也有许多山脉:
南部:高加索山脉北麓,其中有俄罗斯及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斯山(5642米)
西北部:希比内山脉(最高峰为1191米)
东部:乌拉尔山脉(最高峰为1894米);
西伯利亚南部:阿尔泰山、萨彦岭、贝加尔山脉和外贝加尔山脉。
乌拉尔山脉以东依次分布着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的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与太平洋之间的东北亚山岭及高原。
东部地区除几条大河的河谷外主要是山地。堪察加半岛上有120座火山,其中23座为活火山,最高的是克柳切夫火山(4750米)。
气候
从西北端的海洋气候到西伯利亚的剧烈大陆性气候和远东的季风性气候。
一月份各地平均气温从0度到零下50度不等,7月份的平均气温则是1到25度。最寒冷的地方在雅库特东部,西伯利亚和远东许多地方有多年冻土。
自然资源
石油、天然气、煤、铁矿、磷灰岩、钾盐、有色金属及稀有贵重金属矿、金刚石和木材。森林和灌木占领土面积的45%。
俄罗斯有85个自然保护区、25个天然国家公园。可耕地占领土面积的8%。
国内最大的河流:伏尔加河、北德维纳河、顿河、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安加拉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和阿穆尔河(黑龙江)。
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37.6万平方公里)、贝加尔湖(世界上蓄水量最大、最深的湖泊——分别为2.3万立方千米和1620米)、拉多加湖和奥涅加湖。
D. 俄罗斯的地形特点是哪里高哪里低,哪里广大
俄罗斯远东山地区位于北亚的东缘,东濒太平洋及其边缘海,西接东西伯利亚。北邻北冰洋楚科奇海,南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为界。本区海岸线漫长,约24000公里,除大陆部分外,还包括萨哈林岛(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的大部分以及一些小岛屿,南北延伸近4500公里,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
俄罗斯远东山地区有极其鲜明的自然地理特征:以中、新生代褶皱山地为主的地形,季风性的气候,东流的季风型水系,复杂多样、对比明显的自然景观。
本区与中西伯利亚区的分界主要取决于气候,即本区受太平洋(季风)影响较大,作为非纬度地带性的区域气候和山地地形决定了本区自然景观的基本特点,所以,滨海的季风性山地是本区自然综合体形成的主导因素。
多山的地形和频繁的地震 本区在大地构造方面基本属于太平洋边缘中、新生代褶皱山带,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正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本区以山地地形为主,山地和山原占全区面积的3/4,山地多属中山地形,如楚科奇山脉、科里亚克山脉、朱格朱尔山脉和锡霍特山脉等。这些山地多为东北—西南向或近经向延伸,也有东西向及西北向的山脉,如斯塔诺威岭(外兴安岭)、土库林格腊—札格得山脉等。本区北部山脉较为高峻,其峰顶多超过2000米,且多为北冰洋与太平洋的分水岭。具有阿尔卑斯型外貌。南部山脉一般较低,平均海拔在1000~1200米以下,超过2000米的山峰很少,南部山地最高点在巴贾利斯基山脉(海拔2640米)。山体形成后久经剥蚀夷平,已失去险峻地势,多呈宽脊缓坡特征。
堪察加半岛大部分位于北纬50°~60°之间,南北长约1200公里,宽480公里,面积37万多平方公里。半岛地形以中低山为主,可分东西两支。这里多火山地震,半岛上现在已知火山超过150座,其中有29座活火山。克留赤夫火山(4750米)是亚欧大陆最年轻、最高的活火山,与构造的不稳定性和强烈的火山活动相联系,这里有很强的地震活动性,近150年来发生200多次地震,地震强度可达8级以上。千岛群岛上有160座火山,其中活火山40多座。
与火山地震活动有关,本区喷发岩形成的山原和高原,构成了独特的地形类型。这种火山熔岩地貌,在锡霍特山、千岛群岛和堪察加半岛等地都有广泛分布。
本区平原面积少,多分布于山间低地和河谷,因为山地往往直逼海岸,所以沿海平原十分狭窄,面积很小。远东南部平原低地较多,且与山地相间分布,较大平原有结雅—布列亚平原和兴凯湖沿岸平原等。
北部冻土分布较广,南部则流水地貌分布最广。
E. 俄罗斯的境内高原是
俄罗斯的平原比较多 ~~`
高原比较少~``
F. 关于俄罗斯的地理知识
俄国全称为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它地跨亚欧两大洲,领土包括欧洲的东部和亚洲的北部,面积为111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8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其领土呈长方形,东西跨经度170多度,最长距离达1万多公里,南北跨纬度约40度,最宽距离达4000多公里。疆界长约5万公里,其中海岸线长约4万公里,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三大洋和多个边缘海;在1万多里的陆上疆界中,与我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有几千公里边界线。
中俄两国地理位置上是近邻,为两国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俄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全境设有16个自治共和国、5个自治州、10个民族区、6个边疆区、49个州、 1836个区、1033个市。全国划分为自治共和国--自治州边疆区、州--区三级行政区。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的北部,领土包括欧洲的东半部和亚洲的西部。是世界上 国土最辽阔的国家。国土占原苏联总面积的76.3%,大体呈长方形。位于北纬35° 08′到北纬81°49′之间。疆界长达6万里,其中2/3为海疆,1/3为陆界。海岸 线长达4.3万公里,濒临3大洋的12个海。陆界长达1.7万里,与14个国家接壤, 即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乌克兰、中国、蒙古、朝钱。中苏边界线长达7300公里。隔海还与日本 相望,北部领土中36%在北极圈内。俄罗斯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低地和丘陵占国土总面积60%。其欧洲领土大 部分为东欧平原和乌拉尔以东西西伯利亚平原,这是俄罗斯两大着名平原。前者面积400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在俄罗斯境内;后者面积300万平方公里。东南缘是阿尔泰山脉。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的中西伯利亚高原、图尔盖高原、帕米尔高原 是俄罗斯三大着名高原。俄罗斯山脉众多,大部分分布在边缘地区,可分为高加索 山带、东部山带和斜交山带。高加索山脉的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峰高达5642米,是 欧亚两洲分界线的一部分。东部山带海拔4750米的克留赤夫火山是欧亚大陆最高的 火山。斜交山带斜着纵贯俄罗斯东半部。整个斜交山带的山体不高。俄罗斯联邦境内自北向南为北极荒漠、冻土地带、草原地带、森林冻土地带、 森林地带、森林草原地带和半荒漠地带。 濒临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的12个海,远东包括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西面是波罗的海。南部包括黑海、亚速海。北面包括巴伦支海、东西伯利亚海、 喀拉海、拉普帖夫海、楚科奇海和白海。境内有300余万条大小河流,280余万个湖泊。 河流总长度为960万公里,但占总长度90%以上的河流均是长度不到100公里的小河流。长度超过500公里的大河有254条左右,其中超过1000公里的有58条, 在苏联欧洲部分18条,西伯利亚和远东有40条。 欧洲部分的主要河流有伏尔加河、顿河、北德维纳河、乌拉尔河。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长3530公里,流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平原面积的 1/3以上。西伯利亚的主要河流有鄂毕河、勒拿河和叶尼塞河。其中鄂毕河是俄罗斯最长(连同支流额尔齐斯河为5410公里)和流域面积最大(299万平方公里)的河流。 远东的主要河流有阿穆尔河(黑龙江),长达4400余公里,流入太平洋,是远东的主要河远干线。上游和中游为中俄界河,下游在俄罗斯境内。俄罗斯湖泊众多,但分布极不均匀。在欧洲部分的西北部和西西伯利亚,湖泊 最多,而俄罗斯的森林草原地带几乎没有湖泊。 在西北部的湖泊中,最大的是拉多加湖,其次是奥涅加湖。拉多加湖是欧洲第一大湖,水面面积1.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1米,最大深度230米,蓄水量为 908立方公里。是白海—波罗的海及伏尔加河—波罗的海两水道的重要航道。 荒漠和半荒漠地带也有不少湖泊,巴尔喀什湖是这一带的大湖。其水面面积达 1.83万平方公里,湖水很浅,最大深度为26米,蓄水量112立方公里。高山湖也较多,最有名的湖泊是贝加尔湖、兴凯湖。贝加尔湖是俄罗斯最大的湖,也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它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水面面积3.15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730米,最大深度为1620米。蓄水量2.3万立方公里。南北长 600多公里,东西宽25~80公里。共有336条河流注入该湖,而湖水只由一条安加拉河泄出,该湖可以通航,结冰期长约5个多月。兴凯湖位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和中国黑龙江省之间,大半在俄罗斯境内,水面面积为4190平方公里,最大深度为10.6 米,蓄水量为16.5立方公里。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大湖。该湖原为中国的内湖,沙俄依据《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割占大半,划为界湖。该湖可以通航。 俄罗斯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样,但总的来说基本属于北半球温带和亚寒带的大陆性气候,依其大陆性程度的不同,以叶尼塞河为界分为两部分,西部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西伯利亚属强烈的大陆性气候。西北部沿海地区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而远东太平洋沿岸则带有季风性气候的特点。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暖,春秋两季很短。就全俄而言,降水偏少,年平均降水量为530毫米。 俄罗斯国土位于寒带、亚寒带、温带几个气候带上。1月份平均气温为-1~50 ℃,7月份平均气温为1~25℃。矿物资源十分丰富。铁矿、石油、天然气、铜、森林和水力资源等,均居世界前列。仅西伯利亚能源储量就占世界储量的1/3。煤储量占原苏联的70%。非金属矿藏也极为丰富,石棉、石墨、云母、菱镁矿、刚玉、冰洲石、宝石、金铡石的储 量及产量都较大。宝石和金刚石的主要产地在雅库特自治共和国西部。钾盐储量与加拿大并列世界首位,钾盐产地遍布全国各地。 水力资源也相当丰富。技术上可利用的水力资源,亚洲部分占81.7%。仅西伯利亚水力资源就占原苏联水力资源的61.8%。 森林覆盖率为35%,木材的总积蓄仅西伯利亚和远东就达600亿立方米,居世界首位,占原苏联的77%。 渔业资源更为丰富,生物资源总量有2580多万吨,鱼类为2300万吨。
地形
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其地势是西低东高,大致形成三大地形单元。其西部分布有东欧平原一部分(又称俄罗斯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其平原面积约占全俄面积的1/2;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为中西伯利亚高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4,中西部的乌拉尔山、东部山带和斜交山带等组成的山地面积约占全俄面积的1/4。
俄罗斯有数条长度超过2000公里的河流,其中几条被列为世界长河的均分布在国土的东部地区,如叶尼塞河、勒拿河等。由于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东部地区的河流多发源于南部山地,向北、向东注入大洋;欧洲地区河流多发源于中部丘陵地带,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由于俄罗斯地域辽阔,地势大部平坦,而且不少地区开发较晚,因此依纬度而变化的水平地带性特点十分明显。俄联邦从高纬向低纬分布有极地荒漠带、苔原带、森林苔原带、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等自然景观带(或自然地带),在山地则按高度变化形成垂直分布的景观特征。
气候
俄罗斯大部分领土属于温带和寒带气候。气温从北向南逐渐升高,东北高原、山地气温最低,年温差较差大,是气候条件最严酷的地区。由于受西风带、大西洋暖湿气团的影响以及西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外加东部山地的屏障作用,太平洋的水气难以进入,导致俄罗斯的降水量的分布大致由西向东和由森林带向南北两侧呈递减的趋势。太平洋沿岸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较大。
G. 请你解释俄罗斯远东地区森林面积广阔的自然原因
远东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北部,西与东西伯利亚经济区交界,东临太平洋,隔海与美国阿拉斯加、日本相望,北濒北冰洋,南与中国、朝鲜接壤;南北长3900公里,东西长2500—3000公里,辽阔的幅员使各地在自然条件上有相当大的差别。
自然原因:1、远东是多山地区,山地平均高1000—2000米,个别高山分布在萨哈东北部和科里亚克民族自治区,高度达2250—3000米。远东是俄罗斯惟一有火山的地区,火山数量多达20座,高度大都在3300—3600米,其中克留切夫火山(高4750米)曾于1972—1974年喷发。堪察加半岛上火山众多,有大量温泉,地热资源和矿泉水资源极为丰富,是着名的疗养和旅游圣地。
2、远东各地气候不尽相同。北部地区深入北极圈,气候呈寒带特点。冬季漫长且寒冷、干燥,1月份的气温达到零下38—50℃,萨哈的奥伊米亚康有零下70度的记录,被称为“寒极”。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人感到呼吸困难,金属脆性增大,橡胶变硬,润滑油凝固,使机械性能下降,飞机很少冒险起飞。这里的夏季凉爽而短促,7月的气温只有11—15℃,全年降水量140—290毫米,植物生长期仅50—100天,依偎地面的植物匆匆开花结果。自然界呈现一派荒凉的景象。
3、近年来远东南部频繁发生森林大火,过火林地面积达数百万公顷。许多林地过火后三五年内得不到及时采伐,造成木材损失和森林病虫害蔓延。
4、远东平原面积占全区面积的近1/4,主要分布在南部阿穆尔河(黑龙江)流域和兴凯湖沿岸,以及萨哈中部和勒拿河及其支流维柳伊河西岸。平原是远东生活和生产条件最好的地带,这里集中了远东主要的人口和生产潜力。
而远东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季气温在零下10—21℃,夏季为15—21℃,降水量530—1050毫米,植物生长期125—200天,这里能够种植西伯利亚和远东其它地区所不能种植的水稻和大豆,其它作物还有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和各种蔬菜,是远东的主要农业区。
远东地区资源:1、远东河流纵横,其中有在俄罗斯长度名列第一和第二的阿穆尔河和勒拿河。阿穆尔河是中俄两国界河,中国称黑龙江,长4440公里,注入太平洋。河里鱼类达99种,其中20种为特有鱼种,有较大经济价值。阿穆尔河及其支流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可供修建总功率2000万千瓦的梯级电站。目前已在其左岸支流结雅河上建成功率为1290兆瓦的结雅水电站,在另一条支流布列亚河上正在修建布列亚水电站。注入北冰洋的勒拿河长4400公里,水量丰富,流量为伏尔加河的2倍,上游水力资源丰富,但尚未得到开发利用。在其支流维柳伊河上建立了年发电20亿度的水电站。其它较长的河流还有科雷马河(2600公里)、阿纳德尔河(1145公里)、奥廖克马河(1436公里)等。在远东缺少公路和铁路的条件下,这些河流在运输中的作用显得格外突出。但因封冻期长,通航期仅6-7个月,所以运输量不大。南部地区受太平洋季风的影响雨季集中,常常造成河水泛滥,因此必须修筑堤坝和其它防洪设施以保护农田和村镇。
2、远东海岸线长达1.77万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占全俄海岸线总长的29%。海洋在远东经济中占有特殊地位。在俄罗斯太平洋200海里水域里估计有鱼2600万吨,其中鳕科鱼1600万吨、
鲱科鱼300万吨。此外还有250万吨非鱼类海产晶,包括虾、蟹、海螺、海参等。年海产品容许捕捞量可达450万吨。远东北部沿海和岛屿上还栖息着海狗、海豹等多种海洋毛皮兽。
3、远东的森林覆盖率为45%,森林总面积达2.806亿公顷,占全俄森林面积的31.1%,森林面积居各经济区之首。木材蓄积量达204亿立方米,仅次于东西伯利亚经济区而居第二位,占全俄木材蓄积量的26%。成熟林和过熟林的比重为45.9%,蓄积量近百亿立方米,为大规模采伐提供了条件。远东的树种以落叶松为主,面积达1.667亿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60.9%;其次是桦树,面积2070万公顷,占6.7甲o;再次是云杉和冷杉,1500万公顷,占5.5%;其它树种还有柞树(310万公顷)、椴树(80万公顷)、水曲柳(40万公顷);珍贵树种和观赏树种300万公顷,其中包括自1991年起禁止采伐的红松林40万公顷。此外还有4780万公顷的灌木林。
远东森林中还蕴藏着大量非木材资源,其中有1000多种药用植物、350多种山野菜、400多种食用菌、可提供花粉和养峰的蜜源植物400多种。每年可采松子、榛子48.53万吨、浆果120万吨、蘑菇50万吨、药材25万吨。此外还生活着40多种珍贵的毛皮兽和其它野兽,为发展林产品采集、养蜂、野生动物养殖业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远东地下资源也极为丰富,已发现和探明储量的矿物有70多种。在萨哈西部有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矿,俄罗斯84.1%的金刚石资源集中在这里。原生矿的矿石中金刚石含量为每吨0.4克拉,而砂矿床的含量为每立方米1.8克拉。远东是俄罗斯重要黄金产地。金矿主要分布在萨哈(占全远东的44%)、马加丹州(占17%)、堪察加州(占16%)、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占14%)和阿穆尔州(占8%)。金矿的品位为:原生矿石为4.5—5.5克/吨,金砂矿为0.7—10克/立方米。
远东银储量在全俄处领先地位。虽然目前还未发现纯银矿,但在50多处其它矿石产地发现了银。银的探明储量57%在马加丹州,24%在哈巴罗夫斯克边区,9%在萨哈共和国,9%在滨海边区,8%在堪察加州,阿穆尔州最少,仅为2%。
远东是俄罗斯最大的锡矿石产地,全俄95%的锡矿资源集中在这里,已探明183座可供工业开采的矿山。85%的锡矿资源在原生矿,15%在冲积矿床。萨哈共和国的锡矿资源最丰富,占全远东储量的44%;其次是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和马加丹州,各占21%;再次是滨海边区,占14%。远东钨矿资源占全俄储量的24%。已探明可供工业开采的钨矿和含钨矿山有55处,其中26处原生矿,29处冲积矿。钨矿主要分布在滨海边区(占全远东储量的40%)、萨哈(37%)、马加丹
州(14%)和哈巴罗夫斯克边区。 远东有铅锌矿30处。81%的铅矿石和79%的锌矿石集中在滨海边区。其它储量分布在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和马加丹州的多金属矿之中。
远东钛矿石储量巨大,但和铝矿储量一样目前尚未探明。已探明的是,这里的钛矿石质量好,丝毫不比美国和加拿大最好的钛矿石逊色。钛矿资源主要分布在阿穆尔州和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炼铝原料明矾石的储量主要分布在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的阿穆尔河下游地区。
远东已探明的铁矿石储量为44亿吨,约占全俄储量的8%—10%,其中79%分布在萨哈共和国南部,16%在犹太自治州,5%在阿穆尔州。值得一提的是,萨哈共和国和哈巴罗夫斯克边区还有炼钢所需要的锰,而且储量巨大,达640万吨;其它辅助原料也都齐全,这为建立强大的黑色冶金基地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远东所有行政区都有煤炭资源。已探明的煤田近100处,煤储量298亿吨,占全俄储量的40%。萨哈是远东最大的产煤区,47%的探明储量集中在这里。南雅库特煤田是俄罗斯东部地区最重要的焦煤煤田,所开采的焦煤是远东重要的出口物资。
远东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萨哈和萨哈林两大油气盆地。萨哈油气田的勘探工作已初步完成,但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开采。萨哈林油气田储量丰富,萨哈林岛上的油田早就进行了工业开采,原油通过跨海输油管输送到阿穆尔共青城进行炼制加工;岛周围大陆架蕴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则采用租让方式吸引外国投资者投资开采,目前部分油井已开始工业产油。
远东其它金属矿藏也很丰富。其中锑占全俄储量的88%、汞占63%。非金属矿藏品种齐全。其中硼占全俄储量的90%、萤石占41%、天然硫和磷灰石占8%—10%。此外还有储量丰富的云母、生产水泥用原料和各种建筑用石材。远东被称为自然资源宝库是当之无愧的。
H. 为什么俄罗斯地区人口多分布在西部,而东部分布少(自然原因)
俄罗斯地区人口多分布在西部的原因:
1、俄罗斯气候东西差异大,东部降水量少,集中于夏季;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西部年降水量较多,年内分配较东部均匀。位于俄东北部的奥伊米亚康村,是世界上最冷的定居点之一,1月平均温度-50℃,历史最低值-71.2℃。
2、俄罗斯地势南高北低,西低东高。西部几乎全属东欧平原适合人们居住,而向东几乎都为山地,如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并不适合人们居住。
(8)俄罗斯远东最高多少峰扩展阅读:
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俄罗斯位于30°~180°E,50°~80°N,地跨欧亚两洲,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的黑龙江省、蒙古和朝鲜。同时,俄还与日本、加拿大、格陵兰、冰岛、瑞典和美国隔海相望。
2、气候特征:
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8℃~-10℃,7月平均温度为11-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 高,冬季严寒而漫长,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和湿度适宜,利于针叶林生长。
I. 俄罗斯的地形怎么样
俄罗斯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地势南高北低,西低东高。
西部几乎全属东欧平原,向东为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北西伯利亚低地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耸立着大高加索山脉,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
主要山脉: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
两大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J. 地理俄罗斯
面积
1707.55万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占苏联领土面积的76%),水域面积占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人口
俄罗斯人口分布极不均匀,欧洲部分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4/5。而广大东部地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不足一人。城市人口占全国的73%。1.41亿(2008年政府估计,世界第9名)。人口密度8.3人/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209名)。性别比为0.88。
民族
俄罗斯共有民族130多个。其中俄罗斯人占79% 。主要少数民族有德意志、鞑靼、乌克兰、楚瓦什、巴什基尔、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乌德穆尔特、亚美尼亚、阿瓦尔、马里、哈萨克、奥塞梯、布里亚特、雅库特、卡巴尔达、犹太、科米、列兹根、库梅克、蒙古、印古什、图瓦等。
语言
俄语(Русский язык)是俄罗斯联邦的官方语言。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有30多种语言。并在该共和国境内与俄语一起使用,目前俄语是四个独联体国家的官方语言。
宗教
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2001年俄权威社会调查机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俄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91 %信奉东正教,5%信奉伊斯兰教,信奉天主教和犹太教的各为1 %,0.8 %信奉佛教,其余信奉其它宗教。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1707.52万平方公里(占苏联领土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的76%),居世界第一位,东西最长为9000公里,南北最宽为4000公里。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7653公里。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 ①主要山脉:乌拉尔山脉、达高加索山脉。 ②两大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③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气候
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5℃,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和湿度适宜,利于针叶林生长。 近五分之四的人口(包括乌拉尔区)、大部分城市和首都莫斯科均在欧洲部分。西部几乎全属东欧平原,向东为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北西伯利亚平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耸立着达高加索山脉,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从西到东大陆性气候逐渐加强,冬季严寒漫长;北冰洋沿岸属苔原气候(寒带气候),太平洋沿岸属温带季风气候。从北到南依次为极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带和半荒漠带。大河有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等。
河流和湖泊
①欧洲第一长河——伏尔加河,全长3685千米。(俄罗斯的母亲河,五海通航) ②西伯利亚地区的鄂毕河、叶尼塞河(水流最湍急)、勒拿河(全国最长)。 ③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和里海。
自然资源
俄罗斯资源总储量的80%分布在亚洲部分。 ①森林和水力资源。 ②矿产资源:煤(库兹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天然气、铁(库尔斯克)、锰、铜、铅、锌等。石油探明储量6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2-13%,居世界第二位。森林覆盖面积8. 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50. 7%,居世界第一位。林材蓄积量807亿立方米。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强,居世界第一位。水力资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2000年核能发电量为1310亿千瓦/小时。核电占俄电力的10%。煤蕴藏量200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铝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铁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铀蕴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黄金储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
工业
俄罗斯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空航天业占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业产值为112090亿卢布 ,同比增长6.1% 。 工业从业人口2055.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6732.2万)的30.5%。 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业也较发达。俄工业结构不合理,民用工业落后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主要工业区有:中央工业区,西北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西西伯利亚工业区等。 圣彼得堡工业区:以石油化工、造纸造船、航空航天、电子为主。 莫斯科工业区:以汽车、飞机、火箭、钢铁、电子、为主。 乌拉尔工业区:以石油、钢铁、机械为主。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以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电力为主。 俄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圣彼得堡工业区 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莫斯科工业区。 中央工业区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区,以其生产的大量工业品供应全国。
编辑本段农业
2004 年农业产值为13663亿卢布 ,同比增长1.6% 。 农业人口668.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9.9%。 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经济作物以亚麻、向日葵和甜菜为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
编辑本段服务业
2004 年服务业产值 42035 万亿卢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5% 。 2004 年服务 业从业人口4008.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6732.2万)的59.6%。
编辑本段交通运输
俄罗斯的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管道运输均很发达。 以铁路、管道为主。铁路在欧洲部分比较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管道主要运输石油、天然气。
铁路
至2003 年底铁路总里程为13.9万公里,客运量1571 亿人公里,货运量18016 亿吨公里(2004 年)。
公路
至2003 年底公路总里程90 万公里,客运量1681 亿人公里,货运量1821 亿吨公里(2004 年)。
水运
2003 年海运商船3900 艘,总吨位 830 万吨。 2004 年,海运货运量 589 亿吨公里,内河货运量878 亿吨公里。主要海港位于波罗的海、黑海、太平洋、巴伦支海、白海等,包括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新罗西斯克等。
空运
2001 年民用飞机有7 万多架,国际航线总长约8 万公里 。 2003 年客运量52 亿人公里,货运量 30 亿吨公里(2004)。主要机场有莫斯科的谢列梅杰沃2号国际机场、谢列梅杰沃 1号国际机场、伏努科沃1号国际机场、多莫杰多沃机场、圣彼得堡国际机场、新西伯利亚机场、叶卡捷琳堡机场,哈巴罗夫斯克机场等。
管道运输
至 2000 年底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总长 21.3万公里,2004 年输油气总量 24133 亿吨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