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等国家的政治经济改革为什么使综合国力大幅度下降
主要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不同步,造成了苏联解体,而俄罗斯的政治改革被西方忽悠一步到位经济改革采用西方的\“休克疗法"使得政治改革不成功,经济改革国有资产私有化使老百姓的生活急剧下降失业率大幅上升。大大削弱了俄罗斯的国力。
‘贰’ 俄罗斯的国力为什么在苏联解体后一直在下降
1、旧的经济秩序被颠覆,新的经济秩序没有建起来。
俄罗斯脱胎于苏联,而苏联解体让俄罗斯大伤元气,例如乌克兰,以农业上来说是俄罗斯的粮仓,失去了乌克兰,使俄罗斯不得不花大量外汇来进口粮食,好在普大帝及其重视农业,不断提升农业水平(每年农业以5%的速度增长),加上俄罗斯又没几个人,现在俄罗斯农业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程度与中国差不多了。
2、寡 头政治。
寡头政治就是慢性病,可以把胖人变瘦,瘦人更瘦乌克兰得了这种病,人均GDP经济比蒙古的一半强一点。(蒙古3500,乌克兰2100,乌克兰是中国人均GDP的四分之一)。菲律宾得了这种病,经济从东盟第一差点变成倒数第一。巴铁也有这种病,然后1亿的人口,人均GDP比印度还差,印度有13亿人口。
而俄罗斯由于身体虚胖,所以当年的寡头病更严重。好在也是普大帝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当然普大帝是用亲克宫的新寡头取代亲美的老寡头)
3、西方制裁
由于结仇时间太长。仇家太多。美苏冷战期间,美国有大量的敌视苏联的人群,这些人一般都是位高权重,而且至今没死,把与俄罗斯敌对的精神一直延续下来。这些人在美国拥有很大的话语权。例如大小布什父子、希 拉 里等。而俄罗斯也给了他们口实,例如顿巴斯战争、叙利亚内战、难熬萨斯等。
所以西方和美国,高兴了制裁俄罗斯,不高兴也制裁俄罗斯。
4、还有很多其他原因。
脱离世界分工体系之外;人口下降和外流;军事强大,拖累经济;北约东扩;小企业比例低。
‘叁’ 到现在为止,俄罗斯的综合国力比前苏联解体前还衰落了多少倍
折算成当年的gdp比的话和当年比并不差多少,苏联解体后失去的只是乌克兰的粮食,高加索的部分石油,中亚的绵花和战略纵深,对经济,特别是gdp的影响不算太大。
但可悲的是人家都在进步,包括中国在内,俄罗斯基本上还是在原地打转,对经济的发展还是离不开原料,科技没有多少提高不谈,金融发展也很缓慢。
‘肆’ 不吹不黑,俄罗斯如今的综合国力是不是已经远远落后于亚州的韩国
这个完全就是错误的判断,就按韩国最拿手的gdp来讲,高俄罗斯也就是一丝丝而已,因为韩国是美国的盟国,美国必定大力辅助韩国发展经济与科技,gdp迅速发展也是很正常的,但是俄罗斯除了gdp,没有一样是比韩国差的,甚至很多领域可以和美国不相上下,比如军事实力方面,以及拿手的科技领域,美国都得惧怕俄罗斯三分,别说韩国这个弹丸之地了。
加上俄罗斯虽然GDP不高,但也是因为人口太少的原因,并且俄罗斯发展不够均衡,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发展,西伯利亚依旧是大片的苦寒之地,俄罗斯在独有的科技领域,比如航天技术方面,依然是世界顶端的这一方面,韩国是永远比不上的,俄罗斯凭借着自己的军事实力,在世界上有足够的话语权,韩国则不一样,韩国的某些方面的发展还得经过美国的同意,毕竟美国将韩国控制在手中,韩国没有足够的主权,是根本无法和俄罗斯抗衡的,国土面积和资源更是如此。
‘伍’ 为什么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综合国力下退了那么多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了以私有化为核心的改革,整个私有化运动贯穿了上世纪90年代。私有化运动开始时,俄罗斯民众期待通过均分国家财富获益,但结果却是,普通俄罗斯人几乎失去了一切,造就的是为数不多的财阀寡头。俄罗斯综合国力严重下滑,获利最大的群体正是极力鼓吹私有化的俄罗斯“精英集团”及美国西方在俄罗斯的代理人。
在经济领域,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急速下降﹐现代工业大国变成原材料附庸。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0世纪末﹐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年下降52%﹐而1941-1945年的卫国战争期间仅仅下降22%。1990-2001年间﹐科技领域就业人数从250万下降到80万﹐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到美国﹑西欧甚至发展中国家就业或谋生。
在社会领域, 1989年10%最贫穷人口收入与10%最富裕人口收入比为1:4.7﹐而1999年这个比例将近1:80。另外﹐酗酒﹑精神疾病﹑无家可归﹑流浪儿童﹑卖淫等社会问题成堆。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2005年提供的数据﹐俄罗斯男子的平均寿命为58.6岁﹐比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时男性平均寿命的63.4岁还低4.8岁﹐这使得俄罗斯成为全欧洲男子平均寿命最低的国家。
在社会治安领域,剧变十年间各种犯罪﹐尤其是重大犯罪案件剧增。1990年俄罗斯杀人案为1.43万起﹐1998年为2.3万起﹐2001年为2.98万起﹐2002年已超过3.2万起。每年由于犯罪造成的失踪人口超过十万。犯罪案件急剧增加﹐每四个成年男人中﹐就有一个有前科。俄罗斯平均每五分钟就有一人被杀。平均每十万人口有一千个犯人——这是世界上最高的比例。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自由派却依然要求用市场作为解决所有社会经济问题的纲要﹐竭力鼓吹小政府﹐继续弱化、削弱国家各方面的职能。这些自由派所说的“人权保护”实际上保护的是罪犯。
国家职能严重退化。由于照搬西方的多党制,每年用于贿赂的金钱高达数百亿美元﹐政府和居民之间缺乏信任和有效的互动。国家缺乏经过科学论证的发展构想﹐缺乏解决内政﹑外交问题的战略性思维。人们对政治的失望在增加﹐对政治领袖的失望在增加,对其“民主制度”的失望也在增加。
在精神道德领域,一些大众媒体向社会民众传输西方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只是为了追取个人的利益﹐造成原有的劳动伦理和热爱劳动品德的丧失。许多青年不愿从事劳动﹐更希望一夜成为银行家﹑公共关系专家,甚至向往抢劫或敲诈。俄自杀现象随之攀升。1990年自杀人数为2.64万人﹐1998年达3.54万人﹐而2001年已经达到3.97万人。
就国际地位而言,俄罗斯从超级大国沦为二流国家。俄罗斯当局在剧变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逐步主动放弃盟友﹐甚至全面撤退﹐逐渐丧失超级大国的地位。
苏联部长会议原主席尼·伊·雷日科夫在其新着《大国悲剧》中说,苏联解体“给俄罗斯造成巨大损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种情况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威信和作用﹐涉及经济﹑国防能力﹑科学发展﹑生产和文化﹑居民生活水平等”﹐“比较幸运的20%的居民身上﹐集中了一半以上的国民总收入﹐而收入的主要部分则为200-300个家族据为己有﹐他们攫取了国家财富的绝大部分﹐同时也攫取了国家的权力”。
‘陆’ 俄罗斯与以前的苏联相比,综合国力下降不少,与美国综合国力相比也差得较远的原因是什么
网络上有很多这样的资源,我直接粘贴了~!
80年代,东欧国家除了阿尔巴尼亚外,都进行着新一轮的改革。推动改革的因素很多,重要的有这样两点:一是东欧国家国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下降,1966-1970年7.4%,1971-1975 6.4%,1976-1980为41%,1981-1985年下降到了34%。国民收入的下降反映了生产的衰竭,说明粗放型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东欧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二是世界能源危机对东欧经济的沉重打击,使东欧国家外债迅速上升。80年代初罗马尼亚外债达140亿美圆,1981年南斯拉夫外债达201亿美圆,1986年,波兰欠西方的外债达382亿美圆,人均1000美圆,1988年匈牙利的外债高达180亿美圆,人均1800美圆。80年代的东欧改革,是此前进行的各个阶段改革的继续和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各国在新一轮的改革过程中,不断摸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打破了苏联模式对东鸥的一统天下,东欧出现了经济体制多样化的趋势。
苏联的改革是由赫鲁晓夫发起的,因此赫鲁晓夫可以称的上是苏联的第一代改革家。但是,正是由于其改革属于第一次,所以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论证而显粗糙,其政策也带有冲击性。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为了克服赫鲁晓夫的缺点,不再那么鲁莽了,这影响了勃列日涅夫 后来在苏联进行的改革。1965年勃列日涅夫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但没过几年,苏联在扼杀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运动的同时,其自身的改革也来了个急刹车,新经济体制和“布拉格之春”同归于尽。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其大搞个人迷信,以他为核心的政治局老化,80年代初的改革没有起到搞活经济的作用。加上苏联与美国的挣霸斗争如火如荼,苏联的经济越来越军事化。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在其上台执时苏联已经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在国内,国民经济的发展也陷入停顿状态,社会的各种矛盾日趋严重。在外部,70年代苏联所奉行的全球进攻战涅开始遭到西方集团的全面反击,美国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是苏联面临着新的一轮军备竞赛中被拖垮的危险,阿富汗战争饿长期化也使苏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可以认为,在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之时,苏联原有的外交政策已难以为续。为了配合国内的政策,戈尔巴乔夫对苏联 的外交政策实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戈尔巴乔夫在苏共第27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大声及呼”:“形势要求改革。”而“加速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是解决我们所有问题的关键;苏联社会的崭新状况只有通过这种途径才能达到。他还说到“完善社会阶级关系饿民族主义”“扩大公开性”等问题,不时地引来雷鸣般的掌声。”然而,戈尔巴乔夫不分阶级的“民主化”。没有限度的“公开性”和“抽象的”的“人道主义”。在国内形成了一种不正常的社会舆论,并逐渐把改革引向误区,对苏联社会造成了较大的思想混乱。
社会主义国家饿改革首先是从东欧开始的,东欧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都套用了苏联模式,从而形成了一种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苏联模式本来是一种在非常状态下实行的特殊模式,但苏联领导人战后不家思索地“输入”到东欧,其弊端日益显露,因而也就陆续出现了改革苏联模式,走自己的路的改革现象,因此,包括苏联在内的苏东地区先后不同程度地卷入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之中,形成了不可逆转的态势。然而,苏联东欧的的改革并没有达到完善社会主义的目的,相反,改革走进了死胡同,各种矛盾的激化达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终使社会主义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共产党政权丧失。
1988年夏,苏联的改革面临复杂形势。一方面经济改革陷入停滞状态,另一方面左翼激进有了较快发展。到了1990召开的苏共28次代表大会后,苏联的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各种政治势力纷纷进行组合,基本形成了以叶利钦等为首的“激进派”,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中间派“和以利加乔夫为首的”传统派的三种势力。再此背景下,爆发了8,19事件,因当说,亚纳耶夫等发动的819事件诣在阻止苏联的演变。但是,819事件的迅速失败,却加速了苏联演变的步伐。具有93年党史,执政74年的苏共顷刻土崩瓦解,曾在苏联各地飘扬的苏共党旗降落了,苏共的瓦解是苏联演变的“里程碑”。没有苏共苏联的苏联,必将走上解体之路。
东欧聚变首先从波兰开始,其次是匈牙利,民主德国……虽然各国演变的过程基本一致,但东欧国家政权转移方式却大不相同,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执政的共产党最高层内部发生了裂痕,自己搞垮了自己,最终丧失了国家政权,比如匈牙利。二是执政的共产党在国内外的综合作用冲击下曾试图加以抵抗甚至回击,但在“团结,和睦,合作,共事”的口号下一步步地妥协退让,从而被逼交出政权下台,如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三是通过袜子冲突的斗争形式实现政权的更替和突变,这是东欧聚变中最为激烈和尖锐的一种,如罗马利亚。
综上所诉不难看出,苏联东欧放下红旗,重新选择社会制度,并不是一开始的革命不应该爆发,而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内外因素合力所至。同样是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从另一方面证明:革命是正确的是不容怀疑的。
以史为鉴,可知兴谴,虽然我们伟大的国家在那场浩劫中“辛免于难”,但也付出了血的代价。但实践证明,我们的领导人是高瞻远瞩的。虽然那代价过于沉重。可是我们要知道在那样一个年代,已没有什么比我们的社会主义主国更重要的了。苏东聚变还映证了这样一个道理:在发生重大事件或国家遇到巨大挫折的时候。采取了“联邦”或“邦联”制的国家,很可能分崩离析。况且,这两种制度本身就是不安定的应素,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谁会和我们患难与共呢?而现在台湾岛内大炒特炒的“联邦”制我们不可放松警惕。我们还要明白:发展是硬道理,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放在第一位,不搞对抗,不搞军备竞赛,不拉帮结派,时刻严防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还有,由于我国是民主集中制的国家,万一出现了戈尔巴乔夫型的领导人,后果不堪设想。在20世纪70-80年代间苏联就曾为领导人的年龄和健康问题大伤脑筋,而我国领导人的年龄问题也不容小觑。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有效的监督体制和合理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民主制度。
‘柒’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经济和国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苏联解体之后,尽管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国力的四分之三,但俄罗斯的经济和国力,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基本上都是不好的变化。当时的俄罗斯经济停滞之余,陷入衰退,国民的生活水平严重倒退,国力迅速下降,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当时的俄罗斯真的非常凄惨,最艰难的几年,国际社会称俄罗斯为“国际乞丐”。
直到今天,普京大帝都在收拾叶利钦当时搞出来的烂摊子。普京为此已经奋斗了20年,离婚后连老婆都没有时间去找。相对而言,普京还是不错的,现在的俄罗斯已经比叶利钦时代好了很多,在国际上,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某些区域还敢跟美国对着干。
‘捌’ 前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国力明显下降,以难与美国抗衡,其原因是
1、从社会经济上来说,由于苏联时代的高度集中发展重工业,轻工得不到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产业比例失调,解体后经济一团糟,就业问题,通货彭胀问题等等形成很大的民生问题,那时苏联要买个牙刷都要从中国进口。
2、从政治上来说,由一分为多个国家,原来凝集力、生产力等都分开,和以前没有了可比性。解体后,社会的转型,从社会主义转到资本主义,所以整个社会政治思想上的混乱,方向不明确。
3、军事上,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不景气,出现了很大的财政问题,对军事的开支也一落千丈,分裂后俄罗斯分得苏联的财产最多,无论是军事武器上,还是其它方面上,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军事是还是世界第二的
4、从国际环境上来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是对俄罗斯很紧惕,
‘玖’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实力为何下滑那么严重
提起苏联老大哥,大家并不陌生。想当初,新中国跟着这个超级大国亦步亦趋,在很多方面都要仰仗苏联的帮助。几十年过去了,中国是日渐强大,可是俄罗斯却已大不如前。
由于苏联把工厂和产业布局到全国各地,所以苏联解体后,原先完整的工业体系被拆分的七零八落,导致很多世界先进的工业被荒废。这对于国家的发展几乎是致命的打击,而俄罗斯自此之后也是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