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内蒙古东北部俄罗斯族多少人口

内蒙古东北部俄罗斯族多少人口

发布时间:2022-05-23 23:57:09

1. 满洲里多少俄罗斯人

俄罗斯族为220870人,占8.66%。

满洲里,由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代管,是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单列市 ,是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旅游试验区。境内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满洲里常住人口为150508人。

满洲里西临蒙古国,北接俄罗斯,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总面积453平方公里,居住着蒙、汉、回、朝、俄罗斯等20多个民族。设有边境经济合作区、中俄互市贸易区、东湖区、国际物流产业园区、敖尔金区5个管理区。

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旺盛的泉水”。1901年因东清铁路的修建而得俄语名“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为“满洲里”。满洲里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融合中俄蒙三国风情,被誉为“东亚之窗”。

2020年,满洲里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14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降6.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82048元。

满洲里曾连续三次获得“全国文明口岸”称号,六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普示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CCTV十佳魅力城市。2019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9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 俄罗斯族是中国人吗

俄罗斯族是中国人。

俄罗斯族,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中国的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不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俄罗斯族分布

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下辖额尔古纳市等地,据《2021中国统计年鉴》,俄罗斯族总人口为16136人,其中男性7615人,女性8521人。

3. 我国北部内蒙古大草原上居住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在我国东北部地区,大兴安领的东边,有一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这里水草丰美,土地肥沃,“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景随处可见。在这片草原上生活着:鄂伦春族!:鄂伦春是本民族自称,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使用驯鹿的人”,一种是“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族又称为“玛涅克尔”、“毕拉尔”、“满珲”、“奇勒尔”等。主要居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呼玛、逊克、黑河、嘉荫等地。清代文献曾把鄂伦春族归人“索伦部”,有时也称之为“打牲部”。17世纪,鄂伦春族被编人满洲八旗。黑龙江流域是鄂伦春族的历史摇篮。
鄂伦春人的衣着主要用狍皮制做。冬季的衣服用皮厚毛长的抱皮制做;夏季的衣服用皮薄毛短的狍皮制做。男皮袍叫“皮罗苏思”,有两种:一种是长袍,长到膝盖以下;另一种是短皮袍,只到膝盖。长短皮袍均带大襟。为了美观和耐用,袍边和袖口均镶有薄皮边。为了骑马方便,除左右开衩外,前后也开衩。青年人穿的皮袍还着上黄色。女皮袍叫“阿西苏恩”。式样同男皮袍,但都是长袍,前后襟不开衩,脖领周围,左右两侧开权处和袖口上均绣有花纹。不论男女,穿皮袍均扎腰带。
鄂温克族自治旗地处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大草原中南部,该旗鄂温克族人口约占全国鄂温克族人口的30%。鄂温克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 “鄂温克”在鄂温克语中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鄂温克族比较古老的住房是“撮罗子”,呈圆锥形屋架,高3米左右,底部直径约4米,在外面围盖上桦树皮、兽皮即可住人。顶部留出通烟口。撮罗子搭制方便,至今仍为进山狩猎的邻温克人使用。牧区鄂温克人以住“俄儒格柱”(蒙古包)为主,也住土房和板房。布特哈地区鄂温克族很早就实现定居了,并建有土木结构的住房。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鄂温克族牧民、猎民都实现了定居,许多人家建起了砖瓦房,住房内部结构和设施也在发生变化。
鄂温克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和氏族外婚制。传统的婚姻习俗,有请媒人求亲、订婚、纳彩礼和举行婚礼的过程。各地鄂温克人婚礼方式有所不同,但都有送亲、迎亲、设婚宴、举行歌舞娱乐活动的内容,具有欢乐、祝福的气氛。
鄂温克族一般对死者实行碱棺土葬,举行送葬仪式。过去也曾有树葬和火葬的习俗。同一氏族有共同的墓地:对己故长辈、子女要附孝。并在春节、清明节等日子,举行扫墓、祭奠活动。
达斡尔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是一个团结的民族。明末清初,沙俄南侵,是达斡尔人首先打响了抗俄的第一枪。
男子夏穿布衣,外加长袍,用白布包头,戴草帽,冬戴皮帽。妇女穿长袍,不束腰带,不穿短衣。冬天男女皆穿寄卡米(皮靴),妇女穿以蓝色为主的长袍,夏日喜穿白袜、花鞋。
据史学家考证,达斡尔族起源于大兴安岭南麓的洮儿河。达斡尔”一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属辽代契丹的后裔。
萨满教是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古老宗教信仰。它以多神崇拜为内容,以一定的祭祀活动为表现形式。“萨满”是对神职人员、巫师的称谓,在鄂温克语中有知晓、通晓的意思。
俄罗斯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俄罗斯族人口有15609人。内蒙古自治区俄罗斯族人口有5020 人,主要居住在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河畔。中国的俄罗斯族是近300年来,分多次由俄国迁入的俄罗斯移民的后裔。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明确规定了两国以额尔古纳河为界,额尔古纳河东岸属中国,西岸属俄国,但仍有俄国流民非法越境采金、伐木、垦种、放牧。199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帝国主义列强借口出兵进犯,沙俄沿东北边境大举入侵,额尔古纳河右岸沿边哨卡皆被焚毁,官兵逃散。在边关空虚的情况下,大量俄国移民流入额尔古纳市境内生活。中东铁路施工时,俄国招募大批华工前往俄国境内筑路,很多工人与当地俄国女子成婚,其后返回额尔古纳河右岸定居。俄国十月革命后,许多白俄贵族越过西伯利亚,逃亡到额尔古纳河畔,部分人渡河进入额尔古纳市境内定居。到本世纪20年代以后,额尔古纳市境内俄侨已达万人之多。民国初年,冀、鲁等地遭受水旱灾害,相当数量的青壮年农民“闯关东”来到额尔古纳河地区,与在此生活的俄罗斯女子通婚。至今,其后裔已繁衍到第四、五代。

4. 俄罗斯族有多少人口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俄罗斯族人口为16136人。

中国的俄罗斯族主要是从俄罗斯移居而来。早在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侵入我国黑龙江地区的部分沙皇俄国士兵被俘归降后,被清政府送往北京,编入八旗。

在后来的顺治七年(1650年)、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二十二至二十四年(1683—1685年)间,又有百余俄罗斯士兵,随军队自黑龙江北雅克萨边城迁居北京。今北京的罗、何、姚、田、贺五姓俄罗斯族人约200余人,即他们的后裔。

俄罗斯族的禁忌

1、俄罗斯族忌讳星期五和13这两个数字,请客不请13人,结婚也要避开每月13日,认为是不祥之日。

2、忌讳送黄颜色礼品,认为黄色表示不忠诚。

3、忌讳问妇女的年龄。

4、到俄罗斯人家做客或办事,进门必先敲门,否则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

5、不能将客人引到厨房,认为是最不礼貌的接待。

6、忌讳生人坐床上。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俄罗斯族

5. 中国俄罗斯族有多少人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在中国,俄罗斯族总人口为15609人。

俄罗斯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

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等地,共约1.4万人,占俄罗斯族总人口的89.40%。

6. 中国的俄罗斯族有多少人他们的来历

俄罗斯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共有13504人。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市等地,其余分散于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一带。

俄罗斯族是18世纪前后由俄国迁入我国的。起初的成份主要是战俘、逃亡士兵、谋生的农民和东正教传教士等。19世纪的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更多的俄罗斯人进入我国,直到20世纪30年代还有陆续迁入者。当时,他们被称为“归纯族”。新中国成立后,他们获得了民族平等的权利,正式改称为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使用俄文。在家庭之外的社会交往中,他们普遍使用汉语、汉文。
东正教(亦称希腊正教)是俄罗斯族的传统信仰。但由于与其他民族的密切交往、通婚,宗教信仰已日渐淡漠。

居住在城镇的俄罗斯族,知识分子有相当大的比重,教师、医生、工程师、技术工人以及干部,是他们主要从事的职业。在农村和牧区的俄罗斯族也大都是知识型的农牧民,普遍擅长园艺栽培、家畜家禽饲养和养蜂等。

7. 中国俄罗斯族人口有多少

1.42亿(截至2007年6月1日)。全国有13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人占82. 95%

(即117789000人,一亿一千七百七十八万九千人,壹亿壹仟柒佰柒拾捌万玖仟人)

其它人口资料:主要少数民族有鞑靼、乌克兰、楚瓦什、巴什基尔、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日耳曼、乌德穆尔特、亚美尼亚、阿瓦尔、马里、哈萨克 、奥塞梯、布里亚特、雅库特、卡巴尔达、犹太、科米、列兹根、库梅克、印古什、图瓦等。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西部发达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52—77人,个别地方达261人,而东北部苔原带不到1人。高加索地区的民族成分最为复杂,有大约40个民族在此生活。居民多信奉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俄语是俄罗斯联邦全境内的官方语言,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并在该共和国境内可与俄语一起使用。主要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

8. 介绍一下中国的俄罗斯族

人口为15609人。 民族概况 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匿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俄罗斯族人口数为15609。使用俄罗斯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通用俄文。 “俄罗斯”一词起源于一个东斯拉夫部落之名“罗斯”或“鲁斯”。在种族分类上,俄罗斯人属于欧罗巴人种(皂种人)。中国的俄罗斯族由于与周围民族通婚,体质逐渐变化,具有黄种人特征。早在18世纪,但主要是19世纪以及俄国十月革命前后,俄罗斯族从沙皇俄国迁到我国新疆。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的时期,他们被称“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俄岁斯族。 由于俄罗斯族迁来我国的时间不长,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在前苏联还有自己的亲友。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之间又恢复了关系,不少人要求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50年代,经中苏两国政府协商同意、并帮助他们陆续迁回家乡。此外,也有部分俄罗斯族迁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地,因为那里也有他们的亲族,因此,我国现有俄罗斯族的人数已经不多了。 社会经济 1949年前,居住在城镇的俄罗斯族人民大多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的还兼营农业。有些人专门经营园艺、饲养家畜及养蜂等。在农村的俄罗斯族人民大多数十户聚居在一起,独自成为一个村庄。他们在伊犁河、特克斯河两岸荒芜的草原上,垦荒种地。居住在靠近牧区地方的,也从事畜牧业。他们深受历代反动政府的压迫。如特克斯县的俄罗斯村,是俄罗斯人民经过多年辛勤劳动建设起来的.但后来国民党军阀强占了他们的土地,迫使他们另迁居所,垦种生息。 解放后,俄罗斯族与各族人民一样,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在全国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中均有俄罗斯族代表。俄罗斯族人民积极参加了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城镇居民通过劳动就业,大多成为工交、财贸、卫生各条战线上的职工。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一些俄罗斯族群众参加了当地的国营农场,成为农业职工。他们的生活水平均有显着提高。 文化艺术 俄罗斯文学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源泉是俄罗斯人的祖先为后辈留下来的口头文学遗产,如歌颂勇士的长篇史诗、童谣、谚语等。特别在19世纪初,俄罗斯的文学遗产对我国的俄罗斯族的文化有一定的影响。 风俗习惯 中国的俄罗斯族的生活习俗基本与前苏联的俄罗斯人相同。俄罗斯族妇女,上身穿粗布上衣,外面罩一件无袖、高腰身、对襟长袍,下身穿毛织长裙。男子的内衣是斜领衬衫(长及膝盖)和细腿裤,头戴呢帽或带耳罩的毛皮帽。逢年过节,花色鲜艳一些。春秋季节穿粗呢长袍,冬季穿羊皮短外套或皮大衣。夏季,农民还穿一种用桦树或柳树皮条编成的简易鞋子(类似草鞋),冬天着毡靴或毛皮鞋。未婚少女梳发辫,喜戴色泽艳丽的四方头巾,戴耳环等饰品。现在的俄罗斯男女大都喜欢穿现代服装。 住宅多为土木结构,屋顶用麦秸覆盖,土墙围院,前院种植树木花草,后院架设畜圈,建有库房,挖有地窖。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屋内很整洁。 在饮食上,俄罗斯人以面食为主。面包、馕、各种馅饼等为主食。一般一日三餐,中餐丰盛,早晚简单。他们还爱吃黄瓜、西红柿等新鲜而营养丰富的生蔬菜,爱喝白酒、啤酒。另外有种叫“克瓦斯”的低度饮料也是俄罗斯人喜欢的。禁食驴、马肉,有的还不吃猪、狗肉。 在婚俗上,俄罗斯族崇尚自由恋爱、婚姻自由,但讲究门当户对,结婚要征得父母同意。与其他民族都可以通婚。婚礼仪式隆重、繁琐。婚礼要在教堂举行,由神父为他们念祷文、唱赞美诗,互换结婚戒指。然后接回新郎家,举宴庆贺。现在中国的俄罗斯族婚礼形式多样化了,并且朝着简单而有意义的方式发展。 过去俄罗斯族人死后,要停放在凳子上,头朝圣像,脚对大门,一两天后埋葬。出殡时,棺木不能从大门出去,而要从后门或窗户抬出去。多行土葬,墓上立十字架,亲人在其去世后的第12天、20天、40天和周年都要举行悼念仪式。现在俄罗斯族人死后,一般要为他开追悼会。城镇居民多改为火葬。 俄罗斯族很讲究礼节,见面时要打招呼。或鞠躬行礼、握手。在社交中,接吻礼节也比较盛行。到俄罗斯族家作客时,要先敲门,进了屋子要摘帽,坐在主人让给的座位上,不能坐床。在给人递烟时,不得单独递一支,而要递烟盒,点烟时,不能一根火柴点三个人的烟:吸烟借火时,不能拿对方的烟。妇女在长辈或客人面前,必须戴头巾,以示尊重。最隆重的传统礼节是用面包和盐迎接客人,象征善意和友谊。来客须用刀子切下块面包沾少许盐吃下后才可进屋,过去是用于迎新娘和贵宾,现在也用于一般社交场合。吃饭用过的刀、又、勺不得放在桌布上,要搭在盘沿上。俄罗斯人忌送黄色礼品,认为黄色表示不忠诚,蓝色代表友谊。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俄罗斯族最初信奉多神教(万物有灵),近代,他们改信东正教。解放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中国的俄罗斯族大都信仰东正教,有信仰基督教的,不信教的人越来越多。东正教与天主教不同的是不承认罗马教皇有高出其他主教的地位和权力。主张主教以外的其他教士均可婚娶。主要节日有复活节、圣诞节、洗礼节等。东正教的圣诞节开始于1月7日,为时共3天

9. 中国有多少俄罗斯族人

据《2021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俄罗斯族总人口为16136人。

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中国境内俄罗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语言,在社会上,俄罗斯族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内,在与本民族交往时讲俄语,使用俄文。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不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下辖额尔古纳市等地,据《2021中国统计年鉴》,俄罗斯族总人口为16136人,其中男性7615人,女性8521人。

族称

编辑播报

“俄罗斯人”(Russian、Русские)一词源自于欧洲古代斯拉夫人的部落名称——罗斯。

公元1世纪时被罗马史家称为“维勒底人”。

元朝文宗皇帝时,曾征调金帐汗国境内的1万名罗斯军人入大都充扈卫亲军,并赐给土地,史书中称为色目人。

清朝文书中称为“罗刹”,这是俄罗斯族祖先罗斯部族的音译。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末和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由于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残酷统治,大批俄罗斯人从西伯利亚等地涌入中国新疆北部地区。盛世才于1934年召开新疆第一次民众代表大会,已加入中国国籍的俄罗斯人以“归化族”的名义出席了会议。

1935年,新疆召开了第二次民众代表大会。会议对新疆各少数民族的划分和称谓做了具体规定,并通过了相应的决议案。其中,加入了中国国籍的俄罗斯人和其他欧洲人被冠以“归化族”的名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 。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俄罗斯族




10. 中国俄罗斯族人共有多少人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在中国,俄罗斯族总人口为15609人。

俄罗斯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

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等地,共约1.4万人,占俄罗斯族总人口的89.40%。

阅读全文

与内蒙古东北部俄罗斯族多少人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