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俄国历史上皇帝的排位是怎样的
俄罗斯帝国历代沙皇一览表
1547年 - 1584年 俄罗斯帝国世祖伊凡四世(伊凡雷帝)(伊凡大帝)
1584年 - 1598年 俄罗斯帝国度宗费多尔·伊万诺维奇
(留里克王朝亡)
1598年 - 1605年 俄罗斯帝国宁宗鲍里斯·戈东诺夫
1605年 - 1606年 伪沙皇季米特里
1605年 - 1613年 空位时期
(罗曼诺夫王朝开始)
1613年 - 1645年 俄罗斯帝国太祖米哈伊尔三世
1645年 - 1676年 俄罗斯帝国英宗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
1676年 - 1682年 俄罗斯帝国穆宗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
1682年 - 1689年 俄罗斯帝国德宗伊凡五世
1689年 - 1721年 俄罗斯帝国武宗彼得一世
1721年 - 1725年 俄罗斯帝国武宗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1725年 - 1727年 俄罗斯帝国成宗叶卡捷琳娜一世
1727年 - 1730年 俄罗斯帝国代宗彼得二世
1730年 - 1740年 俄罗斯帝国懿宗安娜·伊万诺夫娜
1740年 - 1741年 俄罗斯帝国僖宗伊凡六世
1741年 - 1761年 俄罗斯帝国宪宗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
1761年 - 1762年 俄罗斯帝国中宗彼得三世
1762年 - 1796年 俄罗斯帝国圣宗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大帝)
1796年 - 1801年 俄罗斯帝国仁宗保罗一世
1801年 - 1825年 俄罗斯帝国高宗亚历山大一世
1825年 - 1855年 俄罗斯帝国宣宗尼古拉一世
1855年 - 1881年 俄罗斯帝国神宗亚历山大二世
1881年 - 1894年 俄罗斯帝国明宗亚历山大三世
1894年 - 1917年 俄罗斯帝国文宗尼古拉二世
❷ 俄国的三代帝王:彼得大帝、伊丽莎白女王、叶卡捷琳娜二世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关系如下:
1、彼得大帝是伊丽莎白一世的父亲;
2、伊丽莎白一世为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女儿;
3、叶卡捷琳娜二世与二者无直接关系。
伊丽莎白一世女皇未婚而且无嗣挑选了彼得三世为继承人,而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彼得三世的妻子。
叶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菲娅·奥古斯特是普鲁士一个没落贵族。
她的远房表哥,荷尔施泰因王子卡尔·彼得·乌尔里希,也就是俄国彼得大帝的外孙,被他的姨妈,俄罗斯女皇叶丽萨维塔选中,成为俄罗斯皇位继承人。
又由于普鲁士与俄国的联姻,以及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认可,叶卡捷琳娜二世成为了彼得三世的妻子。
(2)俄罗斯有多少位皇帝扩展阅读:
彼得大帝、伊丽莎白女王、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在位情况:
彼得一世(彼得大帝1682年—1725年在位)
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年—1727年)
皇帝彼得二世(1727年—1730年)
女皇安娜(1730年—1740年)
女皇叶莉莎维塔(1741年—1761年)
皇帝彼得三世(1761年—1762年被杀)
皇帝伊凡(1762年—1764年被杀)
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1796年)
❸ 俄罗斯被称的三个大帝是什么
俄罗斯被称的三个大帝分别是:伊凡大帝、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
1、伊凡大帝
1547年,伊凡大帝即位后发表了重要讲话,宣布自己亲政并正式自称沙皇。从此,伊凡大帝成了第一位沙皇,莫斯科公国(1263—1547年)成为俄罗斯沙皇国,俗称沙皇俄国。
2、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1672─1725),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四代沙皇。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他是俄罗斯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
3、叶卡捷琳娜大帝
叶卡捷琳娜二世,即叶卡捷琳娜大帝,她是沙俄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沙皇,同时也是沙俄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女沙皇。从1762年到1796年,其统治时间长达34年。
俄罗斯的简介
俄罗斯联邦(俄: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Russian Federation),又称俄罗斯(俄:Россия,英:Russia),简称俄联邦、俄国。是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
国土横跨欧亚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1709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
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
❹ 俄国叶卡捷琳娜彼得安娜多叶丽萨维塔几位皇帝的简介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1.叶卡捷琳娜
网络名片
叶卡捷琳娜一世·阿列克谢耶芙娜(1684年—1727年,1725年—1727年在位),是俄罗斯帝国女皇,立陶宛农民塞缪尔·斯卡乌龙斯基之女。
叶卡捷琳娜一世皈依东正教前的名字是玛尔塔。北方战争中,在马里恩波尔附近成为俄军的俘虏,不久为彼得一世所宠。丈夫死后,得到近卫军的支持,于1725年加冕成为俄罗斯帝国女皇。但是不太参与国政,实权被缅希科夫掌握。按彼得大帝遗嘱建立俄罗斯科学院(1726年),创立最高枢密院。临死前数日,在传位给彼得二世的遗诏上签名。
叶卡捷琳娜二世
(1729—1796年),俄国女皇(1762—1796年在位)
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叶卡捷琳娜二世
如果我们不同意减少残酷性和改善人们不可忍受的的生活状况,那么尽管我们反对,他们自己迟早也会这么做的。——叶卡捷琳娜二世
治理俄罗斯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只能用君主专制,舍此皆为下策。——-叶卡捷琳娜二世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出身
叶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非亚·奥古斯特-腓特烈西亚,出身于一个德国小公爵家庭,自小曾随其母游历过欧洲许多城市,并到过不少德国诸侯的宫廷,但她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744年,这一年俄国女皇叶丽萨维塔为她的继承人彼得(即后来的彼得三世)挑选妻子,叶卡捷琳娜作为候选人被邀请到俄国宫廷之中。
叶卡捷琳娜二世
当叶卡捷琳娜与其母的马车奔驰在东欧平原的驿道上时,可能对未来充满了期望,当从小熟悉宫廷倾轧的她,对未来将要面对的复杂的宫廷生活显然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到莫斯科之后,叶卡捷琳娜很快就被定为皇储的配偶,但接下来的18年对她来说并不轻松。叶丽萨维塔女皇对她时冷时热,使她更加痛苦的是她的丈夫彼得是个身体羸弱,意志薄弱而又怪戾的人,宠爱自己的情妇,经常羞辱叶卡捷琳娜。在这期间,叶卡捷琳娜自称“无时没有书本,无时没有痛苦,但永远没有快乐”,在书本中积累知识,同时偷偷组织了一个小团体,以她的情夫格里哥利·奥尔洛夫五兄弟为首的近卫军青年军官,成为支持她的铁腕力量。
1762年,女皇叶丽萨维塔去世,正在怀孕的叶卡捷琳娜不敢轻举妄动,眼睁睁地看着她的丈夫兼死敌彼得登上了皇位,成为沙皇彼得三世。彼得三世上台之后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行动,终于将自己逼上了绝路。他下令在“七年战争”中形势大好、胜利在望的俄罗斯军队停止战斗,退出所占的普鲁士土地,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签订和约,只因他是腓特烈二世的崇拜者,还准备“亲自率领一部分军队,听从腓特烈二世的指挥”。在国内,他要俄罗斯人改信路德教,宣布信东正教的人为异教徒,没收东正教会的财产。结果,自然是人心思变。在奥尔洛夫兄弟和哥萨克首领拉祖莫夫斯基的帮助下,叶卡捷琳娜发动政变,成功夺取皇位,囚禁了彼得三世,几天后,彼得三世神秘死亡。经过18年的忍辱负重,叶卡捷琳娜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成为世界上幅员最大帝国的主人。
相传彼得三世死在叶卡捷琳娜宠臣阿列克赛·奥尔洛夫的手上,彼得三世死的当晚,他神色慌张,头发凌乱,衣服也被撕破了,也许是他亲手处置了彼得三世。话说回来,其实叶卡捷琳娜完全可以将杀死彼得的兇手绳之以法,从而洗刷掉自己的嫌疑,还能留下一个好名声,但是,她没有这样做,没有为了自己的名声而将为她夺取帝位立下汗马功劳的阿列克赛·奥尔洛夫等人牺牲在政治舞台上。这似乎也体现了叶卡捷琳娜性格的另一面,那就是拥有男人般的胸襟和豪情,她根本不屑这种行为。既然这些人为她卖命,她就有义务去保护他们、提拔他们,和他们同享胜利的果实。也许这就是一介异乡女子能登上沙皇宝座的原因吧!
叶卡捷琳娜二世最大的成就在俄国的对外侵略扩张上,这也是她对历史的主要影响。包括三次瓜分波兰,两次对土耳其的战争和一次对瑞典的战争。
波兰问题
在波兰问题上,叶卡捷琳娜采用循序渐进的策略,首先在1763年操纵波兰选王会议,将她的情夫波尼亚托夫斯基扶上波兰王位。1772年,俄国与普鲁士、奥地利第一次瓜分波兰,得到了白俄罗斯和拉脱维亚的一部分。波兰爱国人士进行了灭亡前的反抗,1791年,爱国党通过了《五三宪法》,宣布废除自由选王制和自由否决权,结果遭到俄普两国的联合打压。叶卡捷琳娜的军队攻占华沙,宣布《五三宪法》无效,并与普鲁士一起签订了第二次瓜分波兰的协议,得到西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立陶宛的一部分。在叶卡捷琳娜军队的刺刀下,1793年波兰的最后一次议会以“沉默表示同意”的形式通过了这个被宰割的协约。叶卡捷琳娜本来可能想为她的情夫保留一个傀儡王国,但1794年波兰救亡起义风起云涌,在联合普奥两国镇压了波兰起义后,为免夜长梦多,决定第三次瓜分波兰,使这个国家彻底从地图上消失。三次瓜分波兰,贪婪的北极熊共分得4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彼得大帝在位时期没能完成打通黑海出海口的愿望,土耳其始终是沙俄的头号死对头。但叶卡捷琳娜时代对土耳其的战争进行得出人意料的顺利。1768年,在俄国挑逗下,土耳其对俄宣战,本来被认为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却呈现出俄国一边倒的优势,在多瑙河、克里木、高加索和爱琴海四条战线大获全胜,在1774年的和约中,土耳其除了割地赔款之外,还承认克里木汗国独立,并承认俄商船可以自由出入黑海的出海口。
土俄都在备战。1787年两国战争再次爆发。这一次,俄在苏沃洛夫率领,伊兹梅尔一战中歼敌2万多。土耳其再次签约,割让南布格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土地,克里木地区被迫割让给沙俄。曾经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沦为任人宰割的西亚病夫的过程中,叶卡捷琳娜是最大的催化剂。
在第二次俄土战争中还有个小插曲,瑞典“演员国王”古斯塔夫想乘机偷袭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结果大败而归。瑞典、波兰和土耳其一直是俄国在欧洲扩张的三个主要对象,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取得全胜。
望着大大扩张了的俄国版图,叶卡捷琳娜豪情万丈地说:“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
叶卡捷琳娜早年曾读过许多西欧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在流行“开明专制”的时代,她也使自己成为这一时髦的追逐者,即位之后与伏尔泰有过密切的书信联系,还曾资助过“网络全书派”的代表人物狄德罗。她兴办各类学校,提倡文学创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采取鼓励的政策,取消对贸易的限制等,但在沙皇这个专制主义宝座上坐热之后,她的思想逐渐改变了。
1773年由假扮沙皇彼得三世的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持续了一年多就被镇压了下去,而且未占领过战略意义重要的大城市,但还是使她感受到巨大威胁。她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如改“省,州,县”三级制为“省,县”二级制,并给予贵族更多更大的权力,1787年颁布的《俄国贵族、自由和特权诏书》是集中体现,她也因此被称为“贵族女皇”。对此,虽然短期内有利于巩固统治,但从长期来看加剧了贵族农奴主和农奴两个阶级的矛盾对立,农奴所受的剥削和压迫进一步加深。农奴制一直是俄国社会的一大痼疾,叶卡捷琳娜二世加剧了它并将这个棘手的难题推给她的后代去解决。
另一方面,由于给予了贵族更多的自由,使其中的先进分子能够充分接触西欧的自由主义思想,为俄国的现代化打开了一道门缝。俄国推翻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第一声呐喊就是从进步贵族中发出的。
叶卡捷琳娜据说很风流,她的情夫之中着名的有格里哥利·奥尔洛夫、波将金、波尼亚托夫斯基,不过她自己不承认自己荒淫无耻。
总而言之,叶卡捷琳娜二世对历史的影响主要还是体现在使版图的变化。她使波兰灭亡和土耳其迅速衰落的同时,使俄国强大,统治力量进一步逼近欧洲心脏地带。
2.
彼得大帝,是后世对沙皇彼得一世的尊称。彼得一世(1672─1725),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之子,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1682─1725)。俄国沙皇(1682年—1725年)、俄罗斯帝国皇帝(1721年—1725年),着名统帅,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作为罗曼诺夫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罗斯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
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他继位后积极兴办工场,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继而发动了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可以说,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
❺ 历届俄罗斯沙皇都有谁
罗斯帝国皇帝世系表
莫斯科公国
1462年 - 1505年 太祖文皇帝伊凡三世(全罗斯的大公)
1505年 - 1533年 太宗睿皇帝瓦西里三世
1533年 - 1547年 世祖桓皇帝伊凡四世
沙皇俄国沙皇
1547年 - 1584年 俄罗斯帝国世祖桓皇帝伊凡四世(伊凡雷帝)(伊凡大帝)
1584年 - 1598年 俄罗斯帝国昭宗愍皇帝费多尔·伊万诺维奇
(留里克王朝亡)
1598年 - 1605年 鲍里斯·戈东诺夫
1605年 - 1606年 伪沙皇季米特里
1605年 - 1613年 空位时期
俄罗斯帝国皇帝
(罗曼诺夫王朝开始)
俄罗斯帝国高祖平皇帝费奥多尔·尼基季奇·罗曼诺夫(追封,太祖之父)
1613年 - 1645年 俄罗斯帝国太祖孝皇帝米哈伊尔三世
1645年 - 1676年 俄罗斯帝国太宗景皇帝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
1676年 - 1682年 俄罗斯帝国文宗穆皇帝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
1682年 - 1689年 俄罗斯帝国德宗闵皇帝伊凡五世
1689年 - 1721年 俄罗斯帝国世宗武皇帝彼得一世
1721年 - 1725年 俄罗斯帝国世宗武皇帝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1725年 - 1727年 俄罗斯帝国成宗懿皇帝叶卡捷琳娜一世
1727年 - 1730年 俄罗斯帝国定宗敬皇帝彼得二世
1730年 - 1740年 俄罗斯帝国仁宗康皇帝安娜·伊万诺夫娜·罗曼诺夫
1740年 - 1741年 俄罗斯帝国哀宗惠皇帝伊凡六世
1741年 - 1761年 俄罗斯帝国宣宗章皇帝叶丽扎维塔·彼得罗芙娜·罗曼诺夫
1761年 - 1762年 俄罗斯帝国中宗襄皇帝彼得三世
1762年 - 1796年 俄罗斯帝国圣宗高皇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大帝)
1796年 - 1801年 俄罗斯帝国宪宗肃皇帝保罗一世
1801年 - 1825年 俄罗斯帝国高宗明皇帝亚历山大一世
1825年 - 1855年 俄罗斯帝国武宗元皇帝尼古拉一世
1855年 - 1881年 俄罗斯帝国神宗文皇帝亚历山大二世
1881年 - 1894年 俄罗斯帝国明宗成皇帝亚历山大三世
1894年 - 1917年 俄罗斯帝国烈宗贞皇帝尼古拉二世
❻ 俄国历史上有几位皇帝
罗曼诺夫王朝共历18位沙皇(或皇帝)。 1613年-1645年,米哈伊尔·罗曼诺夫 1645年-1676年,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 1676年-1682年,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 1682年-1689年,伊凡五世 1682年-1725年,彼得一世 1725年-1727年,叶卡捷琳娜一世 1727年-1730年,彼得二世 1730年-1740年,安娜·伊万诺夫娜 1740年-1741年,伊凡六世 1741年-1761年,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 1761年-1762年,彼得三世 1762年-179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留里克王朝的后裔) 1796年-1801年,巴维尔一世 1801年-1825年,亚历山大一世 1825年-1855年,尼古拉一世 1855年-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 1881年-1894年,亚历山大三世 1894年-1917年,尼古拉二世
❼ 俄罗斯历史朝代顺序是什么
1、留里克王朝,Rurikids Dynasty862-1575,1576-1598,1606-1610。
2、卡西姆王朝,Qasim Dynasty1575-1576。
3、戈杜诺夫王朝,Gonov Dynasty1598-1605。
4、德米特里王朝,Dmitriy Dynasty1605-1606。
5、瓦萨王朝,Vasa Dynasty1610-1612。
6、罗曼诺夫王朝,Romanov Dynasty1613-1725,1727-1762。
7、斯卡乌龙斯基王朝,Skowroński Dynasty1725-1727。
8、安哈尔特王朝,Ascania Dynasty1762-1796。
9、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戈托普王朝,Schleswig-Holstein-Gottorf Dynasty1762,1796-1917。
❽ 俄罗斯历史上有几个最着名的沙皇
最着名的有:
1.伊凡四世雷帝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Иван IV Васильевич,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18日),又被称为伊凡雷帝(Иван Грозный),瓦西里三世与叶琳娜·格林斯卡娅之子,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1533年至1547年为莫斯科大公,1547年至1584年为沙皇。详细介绍,可打开网页:http://wiki.keyin.cn/index.php/%E4%BC%8A%E5%87%A1%E5%9B%9B%E4%B8%96
2.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Пётр I Великий,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俄罗斯沙皇,1682年——1725年 俄罗斯皇帝,1721年——1725年 。详细介绍,可打开网页:http://wiki.keyin.cn/index.php/%E5%BD%BC%E5%BE%97%E4%B8%80%E4%B8%96
3.叶卡捷琳娜二世 阿列克谢耶芙娜 原名索非亚·弗雷德里卡·奥古斯塔(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1729年4月21日出生于德国斯特丁,1796年11月6日逝世于普希金)是俄罗斯的女沙皇。在位期是1762年至1796年。详细介绍,可打开网页:http://wiki.keyin.cn/index.php/%E5%8F%B6%E5%8D%A1%E6%8D%B7%E7%90%B3%E5%A8%9C%E4%BA%8C%E4%B8%96
4.尼古拉二世 亚历山德罗维奇(Николай II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1868年—1918年),最后的俄罗斯皇帝,在位时间1894年—1917年。详细介绍,可打开网页:http://wiki.keyin.cn/index.php/%E5%B0%BC%E5%8F%A4%E6%8B%89%E4%BA%8C%E4%B8%96
这是历代沙皇的列表:(包括历代莫斯科公国的大公)
莫斯科公国大公
1276年—1303年,达尼埃尔
1303年—1325年,尤里·达尼洛维奇
1325年—1340年,伊凡一世
1340年—1353年,谢苗一世(高傲王)
1353年—1359年,伊凡二世
1359年—1389年,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顿河英雄)
1389年—1425年,瓦西里一世
1425年—1462年,瓦西里二世(瞎子王)
1462年—1505年,伊凡三世(全罗斯的大公)
1505年—1533年,瓦西里三世
1533年—1547年,伊凡四世
俄罗斯沙皇
1547年—1584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或伊凡大帝)
1584年—1598年,费多尔·伊万诺维奇
(尤里克王朝亡)
1598年—1605年,鲍里斯·戈东诺夫
1605年—1606年,伪沙皇季米特里
1605年—1613年,空位时期
(罗曼诺夫王朝开始)
1613年—1645年,米哈伊尔·罗曼诺夫
1645年—1676年,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
1676年—1682年,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
1682年—1689年,伊凡五世
1689年—1721年,彼得一世
俄罗斯皇帝和沙皇
1721年—1725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1725年—1727年,叶卡捷琳娜一世
1727年—1730年,彼得二世
1730年—1740年,安娜·伊万诺夫娜
1740年—1741年,伊凡六世
1741年—1761年,叶丽萨维塔·彼得罗芙娜
1761年—1762年,彼得三世
(罗曼诺夫王朝的荷尔斯泰因-哥道普分支开始)
1762年—179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大帝)
1796年—1801年,巴维尔一世
1801年—1825年,亚历山大一世
1825年—1855年,尼古拉一世
1855年—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
1881年—1894年,亚历山大三世
1894年—1917年,尼古拉二世
(罗曼诺夫王朝灭亡)
❾ 历届俄罗斯沙皇
罗斯帝国皇帝世系表
莫斯科公国
1462年 - 1505年 太祖文皇帝伊凡三世(全罗斯的大公)
1505年 - 1533年 太宗睿皇帝瓦西里三世
1533年 - 1547年 世祖桓皇帝伊凡四世
沙皇俄国沙皇
1547年 - 1584年 俄罗斯帝国世祖桓皇帝伊凡四世(伊凡雷帝)(伊凡大帝)
1584年 - 1598年 俄罗斯帝国昭宗愍皇帝费多尔·伊万诺维奇
(留里克王朝亡)
1598年 - 1605年 鲍里斯·戈东诺夫
1605年 - 1606年 伪沙皇季米特里
1605年 - 1613年 空位时期
俄罗斯帝国皇帝
(罗曼诺夫王朝开始)
俄罗斯帝国高祖平皇帝费奥多尔·尼基季奇·罗曼诺夫(追封,太祖之父)
1613年 - 1645年 俄罗斯帝国太祖孝皇帝米哈伊尔三世
1645年 - 1676年 俄罗斯帝国太宗景皇帝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
1676年 - 1682年 俄罗斯帝国文宗穆皇帝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
1682年 - 1689年 俄罗斯帝国德宗闵皇帝伊凡五世
1689年 - 1721年 俄罗斯帝国世宗武皇帝彼得一世
1721年 - 1725年 俄罗斯帝国世宗武皇帝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1725年 - 1727年 俄罗斯帝国成宗懿皇帝叶卡捷琳娜一世
1727年 - 1730年 俄罗斯帝国定宗敬皇帝彼得二世
1730年 - 1740年 俄罗斯帝国仁宗康皇帝安娜·伊万诺夫娜·罗曼诺夫
1740年 - 1741年 俄罗斯帝国哀宗惠皇帝伊凡六世
1741年 - 1761年 俄罗斯帝国宣宗章皇帝叶丽扎维塔·彼得罗芙娜·罗曼诺夫
1761年 - 1762年 俄罗斯帝国中宗襄皇帝彼得三世
1762年 - 1796年 俄罗斯帝国圣宗高皇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大帝)
1796年 - 1801年 俄罗斯帝国宪宗肃皇帝保罗一世
1801年 - 1825年 俄罗斯帝国高宗明皇帝亚历山大一世
1825年 - 1855年 俄罗斯帝国武宗元皇帝尼古拉一世
1855年 - 1881年 俄罗斯帝国神宗文皇帝亚历山大二世
1881年 - 1894年 俄罗斯帝国明宗成皇帝亚历山大三世
1894年 - 1917年 俄罗斯帝国烈宗贞皇帝尼古拉二世
❿ 俄国共经历了多少个朝代多少位皇帝共在位几年〈关于俄国历史〉
留里克王朝(862-1598年);大动乱时期(1598-1613年);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年);苏维埃时期(1917-1991年);新俄罗斯(1991年以后)。按照统治中心的变迁划分: 基辅罗斯时期(862-1240年) 俄罗斯国家形成于9世纪末。862年,留里克统治诺夫格罗德。882年,留里克的亲属、诺夫格罗德公国的奥列格大公征服基辅公国和其他一些部落,逐步以基辅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国家(史称基辅罗斯),取得基辅大公称号。伊戈尔(912-945年);奥丽加(伊戈尔之妻945-962年);斯维亚托斯拉夫(965-972年);弗拉基米尔(978-1015年在位)。从专制统治(862-1132年)到采邑统治贵族时期。13世纪初,基辅罗斯衰落,封建制度与诸侯分立。 蒙古人(鞑靼人)统治时期(1240——1480年) 1237年,金帐汗国入侵罗斯,攻占梁赞,1240年攻占基辅。诸侯割据与莫斯科公国的崛起。莫斯科大公伊凡·卡利达(1325-1340年)取得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称号,史称“伊凡一世”。伊凡二世(1341-1359年在位)。1380年,德米特里大公(1359-1389年在位)率军在顿河平原击败蒙古军,被尊称为德米特里·顿斯科伊(亦即“顿河的德米特里”)。莫斯科的王公还有:瓦西里一世(1389-1425年)、瓦西里二世(1425-1462年在位),伊凡三世(1462-1505年在位)。 莫斯科时期(1480-1703年):沙皇俄国 伊凡三世(1462-1505年在位)的历史作用:1472年,娶东罗马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非亚·巴列奥略格为妻,以双头鹰为国徽,开始自称沙皇。开始恢复君主制。于1478年吞并诺夫戈罗德共和国。1480年迎战蒙古军队,蒙古军因严寒不战而退,从此结束了长达二百四十年的异族统治,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独立的俄罗斯国家。开始逐步建立农奴制度。 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在位)。 伊凡四世(1533-1584年在位),1547年正式加冕为沙皇,俄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绰号“伊凡雷帝”(Иван Грозный)。确立农奴制度。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在克里姆林宫戴上了罗马皇帝使用过的王冠,成为俄国的第一个沙皇,在俄语中“沙皇”的意思就是“恺撒”。 费多尔·伊凡诺维奇(1584-1598年在位),伊凡四世之子。 鲍里斯·戈都诺夫(1598-1605年在位) 伪季米特里(1604-1613年在位)“大动乱时期”,波兰、瑞典的入侵。 1613年1月,全俄缙绅会议选举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为沙皇(1613-1645年在位)。罗曼诺夫王朝建立。征服西伯利亚,并使农奴制度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阿历克塞(1645-1676年在位),费多尔(1676-1682年在位)。费多尔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伊凡和彼得同时登基为帝。伊凡(1682-1696年在位)体弱多病,彼得年幼,实际权力掌握在长公主安娜手里。彼得成年后,放逐了安娜,夺取了政权,并把首都迁到彼得堡,由此开始了俄国历史的新时代。 彼得堡时期(1703-1917年):沙皇俄国晋升为俄罗斯帝国 彼得一世(彼得大帝1682-1725年在位)的改革与战争:通向西欧之路。对内励精图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对外发展与西欧的关系,加强俄国的实力,从而使古老的俄国逐渐摆脱了中世纪封闭落后的状态。1713年,彼得一世做出了一个对俄罗斯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决定,他放弃了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俄罗斯古老都城——莫斯科,在从瑞典手中夺来的涅瓦河口,重新建立了一个崭新的首都——圣彼得堡。 1721年获得皇帝称号。1725年1月28日,彼得一世去世了。 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1727年) 皇帝彼得二世(1727-1730年) 女皇安娜(1730-1740年) 女皇叶莉莎维塔(1741-1761年) 皇帝彼得三世(1761-1762年被杀) 皇帝伊凡(1762-1764年被杀) 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的开明专制。1762年,一位33岁的女皇登上了沙皇的宝座,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她在杀害丈夫彼得三世和竞争者伊凡之后,为争取贵族的支持,解放贵族,免除贵族的兵役,但强化农奴制度。引起普加乔夫起义(1773-1776年)。 保罗一世(1796-1801年被杀) 亚历山大一世(1801-1825年)的自由主义的细微改革。与拿破仑的战争(1812年)。十二月党人起义。俄国向何处去? 尼古拉一世(1825-1855年在位),“黑暗王国”;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斯拉夫派与西欧派的形成,思想论战。 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年在位),农奴制的废除(1861年俄历2月19日改革),革命民主主义的诞生和民粹派运动。 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5年在位)的暴政;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尼古拉二世(1895-1917年在位)民粹派与无产阶级革命派的论战。 苏维埃时期(1917-1991年)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发展、衰落和联盟的解体。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 列宁(1917-1924年);斯大林(1924-1953年);赫鲁晓夫(1953-1964年);勃列日涅夫(1964-1982年);安德罗波夫(1982-1984年);契尔年柯(1984-1985年);戈尔巴乔夫(1985-1991年)。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社会改革:叶利钦(1990-1999年)普京(2000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