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罗斯航空强国,为什么造不出好的大客机
一方面是投入不大;另一方面,也不能说它没有好的大客机,只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一些客观因素、让别人不太能接受他们设计的客机。首先,俄罗斯不缺能源(现在他们国内的98号汽油折合人民币也就是4-4.5元左右一升),所以他们造的汽车和飞机都不太考虑油耗的问题,这也正是很多其它国家不能接受的一点。再有,他们的思维上,认为人的智慧和操作能力与机器相比、是绝对权威而且可靠的,所以他们设计的飞机不太智能、更多的相信人的控制;他们早期飞机上的自动控制系统的作用仅限于减轻人的操作压力、而不像欧美飞机一样考虑让智能系统来辅助人、给驾驶员提供操作建议甚至在必要时“逾越”驾驶员的操作权来防止事故的发生。这也导致俄罗斯客机上人员配备比欧美飞机多、人的操作压力大、犯错率也就高,图154发生那么多事故、其实有90%以上都是飞机不存在任何严重故障、单纯是人为失误造成的。再有一方面,他们过多的依赖前苏联内部的生产能力、国际合作意识差,导致他们的飞机产能也上不去,而且他们飞机在全球占有率低,也势必导致维护成本的提高、各航空公司就更不愿意使用。
不过俄罗斯人已经在慢慢地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大飞机制造方面开始吸纳欧美先进的经验并开始全球化合作,比如跟波音联合研制的苏霍伊SSJ100客机在油耗、驾驶舱智能、航电方面有很大改善,现在这种客机不仅在俄罗斯国内主流航空公司里越来越常见、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在不断提高。包括SSJ100和MS-21客机在内、他们也都在寻求跟中国以及其它国家在联合生产方面的合作。
⑵ 俄罗斯有造民用大飞机的技术吗为什么不造呢 缺钱吗
苏联的时候有自己大型客运飞机和货运飞机。苏联解体俄罗斯貌似还没有研究过新的大飞机,主要限制就是资金。
⑶ 俄罗斯MC21客机机身复合材料使用比例高达40%
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MC-21双发中短途干线客机5月28日在位于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市的一个机场成功首飞。专家表示,这款飞机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在完成后续测试、通过相关审批后,该飞机有望与波音、空客的同类型客机进行商业竞争。
客机的两台PD-14发动机采用了压气机转子整体叶盘技术,有助提高推重比。此外,发动机采用全权限数字式发动机控制系统和低排放燃烧技术,使局部噪音比国际民航组织标准低15分贝,二氧化碳排放量比部分国际同类机型低20%。
报道还指出目前两种型号的MC-21客机已有175架订单。按俄方计划,该客机年产量在2020年前将达到40架。
⑷ 2015年俄罗斯生产多少ssj100客机
俄罗斯航空公司集团的SSJ-100飞机总数量在2017年前达到50架。
目前,此类机型生产量超过了50架。其年度生产增速很快。2014年计划生产40架飞机,2015年准备生产56架。计划在2020年以前生产大约491架苏霍伊超级喷气-100(Sukhoi Superjet 100)系列飞机。
分为基本型和远程型,有60座、75座和95座布局,其中基本型的航程为3000多公里,远程型的航程为4590公里。客机首次飞行是在2008年5月,2011年2月获得俄罗斯国家间航空委员会型号合格证证书。
不久前,俄罗斯“苏霍伊民用飞机公司”与中国欧贝公司签署销售100架超级100喷气式(SSJ-100)飞机合同,中俄签署合同的条件不仅是供应飞机,而且还包括将来在中国郑州专门区域建立SSJ-100组装厂。许可证协议造价高达35.4亿美元。
⑸ 为什么俄罗斯乌克兰能造出大飞机,甚至战略轰炸机,生产的民航客机却没有市场
苏联/俄罗斯在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显着落后于西方,特别是航发的可靠性和寿命方面,一直是苏联/俄罗斯的头号软肋。而航空发动机不但是飞机的心脏,而且对于民航发动机而言,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寿命,是民航飞机好不好用的主要衡量因素。西方的民航发动机,使用寿命动辄达到10000到20000小时,着名的CFM56-3型发动机,使用时间最长的大道21529小时。
在可靠性上,成熟期的西方民航发动机,空中停车率一般仅为0.01~0.1次/1000飞行小时,最出色的CFM56-5A的空中停车率仅为0.003次/1000飞行小时。而俄罗斯的民航发动机,寿命仅为3000~5000小时,可靠性、故障率等数据,更是比西方民航发动机低了好几个数量级。民航飞机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发动机要耐用、可靠,而军用发动机则是把性能放在第一位;这就决定了在民航发动机上,俄罗斯与西方的技术差距比军用发动机领域要大得多。这样一来,苏联的军用飞机虽然还挺厉害,但民用飞机就落后得多了。
在飞机制造技术和材料方面显着落后。举个例子,西方民航客机在上世纪80、90年代以后为了降低油耗率、提高舒适性、提高机体寿命等,开始大量采用新型航空材料制造民航客机,比如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飞机的大型结构部件等,这使得飞机的寿命、可维护性、油耗率等指标显着改善,而苏联在飞机制造技术和材料上行动迟缓,还固守传统金属飞机制造,在这一浪潮中严重落伍。因此苏联/俄罗斯客机在世界上,以乘坐舒适性差、油耗高、维修成本高着称,竞争力持续下降。拥有先发优势的西方国家,在民航飞机适航审定等规则上,给企图大举进军民航飞机领域的苏联/俄罗斯制造技术和非技术壁垒。
美国航空局FAA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制定了高度复杂和有利于自己的适航审定规则,而苏联/俄罗斯飞机由于设计、制造标准等方面的原因,根本无法通过FAA和EASA两大组织的适航审定,因此按照规定无法进入欧洲和北美市场,同时国际民航市场也基本以这两家标准马首是瞻,因此苏联/俄罗斯民航客机的市场被进一步压缩。欧洲曾以伊尔-96客机不符合适航标准为由,禁止其进入欧洲领空运营。近年来俄罗斯放低姿态,开始与法国斯奈克玛等欧洲公司进行技术合作,试图让新研发的SSJ100和MS21客机进入欧洲市场,前提条件就是欧洲版客机必须使用西方发动机,以便于通过EASA和FAA的适航审定标准。
⑹ 俄罗斯的直升机如何先进吗
先进,毕竟当年美苏冷战搞军备竞赛时投了不少钱,俄罗斯的直升机代表应该是米-35。
米-35直升机是俄罗斯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原米里实验设计局)研制,俄罗斯Rostvertol飞机厂生产的中型多用途武装直升机。
⑺ 俄罗斯民航!
俄罗斯现有民用飞机5618架,其中包括轻型与公务、支线和干线飞机;货机及轻型、中型和重型直升机。保证商业运输(2004年为3380万人次)的客机现在有1438架,其中663架为干线飞机(伊尔-96-300、伊尔-86、图-154,再加上外国制造的飞机),有775架支线飞机(图-134、安-24和雅克-40)。这些基本上都是"原苏联遗产",但实际上能够飞行的只有其中的一半飞机。俄罗斯民用航空国家科研所总经理柳利科称,现在俄罗斯的航空器暂时还能完成空运任务,但这只是利用上世纪90年代需求缩减60%后形成的所谓剩余潜力。
⑻ 俄罗斯400吨飞机一飞冲天,飞行3天绕地球一圈,再破纪录,你了解吗
近年来,我国在军事领域方面发展很快,但由于在大功率航天发动机方面存在不足,我国在大型飞机研发方面仍频频受阻。不过,俄罗斯有这样一款大型飞机,起飞重量超过400吨,被称为“巨兽”,其一飞冲天,飞行3天绕地球一圈,再破世界纪录。
除了这款大型飞机,据说苏联方面曾经还秘密研发一款绝密飞机,这种飞机功能强大,能够“上天入水”,甚至在不需要加油的情况下能够到达指定的地点,其攻击能力更是强悍无比。
后世人将其称为能上天的航空母舰,但可惜的是,这架飞机刚刚试飞不久,苏联方面便决定将这架飞机永久封存雪藏。
⑼ 详细的俄罗斯国情
四、经济
[编辑本段]
俄罗斯是世界经济大国。苏联时期它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苏联解体后其经济一度严重衰退。2000年之后俄罗斯的经济迅速恢复发展。2006年俄罗斯的经济全面超过解体前的1990年。2007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35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十位。丰富的资源为俄罗斯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俄重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部门发达。近年来俄罗斯的电子计算机工业、宇航航空工业、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特别提出的是俄罗斯的国防工业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独特的地位,实力雄厚,其武器产品出口到全球各地。俄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类商品等。
资源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储量大,自给程度高。森林覆盖面积8.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50.7%,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积量807亿立方米。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储量6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2-13%。煤蕴藏量200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铁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铝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水力资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铀蕴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黄金储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
最大的煤矿:库兹巴斯
最大的铁矿:库尔斯克
最大的油田:第二巴库、秋明
工业
俄罗斯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空航天业占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业产值为112090亿卢布 ,同比增长6.1% 。 工业从业人口2055.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6732.2万)的30.5%。 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业也较发达。俄工业结构不合理,民用工业落后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主要工业区有:
圣彼得堡工业区:以石油化工、造纸造船、航空航天、电子为主。
莫斯科工业区:以汽车、飞机、火箭、钢铁、电子、为主。
乌拉尔工业区:以石油、钢铁、机械为主。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以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电力为主。
俄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圣彼得堡工业区
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莫斯科工业区。
农业
2004 年农业产值为13663亿卢布 ,同比增长1.6% 。 农业人口668.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9.9%。 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经济作物以亚麻、向日葵和甜菜为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
服务业
2004 年服务业产值 42035 万亿卢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5% 。 2004 年服务 业从业人口4008.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6732.2万)的59.6%。
旅游业
为新兴经济部门,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在国民经济中尚不占重要地位。国内主要旅游点是莫斯科、圣彼得堡市、黑海疗养地、伏尔加河沿岸城市、下诺夫哥罗德和滨海边疆区。俄目前吸引外国旅客不到国际旅客流量的 1 %,排名未进入世界前 40 名。
2003年俄入中国境的人数为137.1678万人次,其中持旅游签证的68.7521万人次;中国入俄境人数为67.9608万人次,其中持旅游签证的有20.3264万人次。
交通运输
俄罗斯的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管道运输均很发达。
以铁路、管道为主。
铁路在欧洲部分比较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
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管道主要运输石油、天然气。
铁路:至 2003 年底铁路总里程为 13.9万公里,客运量 1571 亿人公里,货运量 18016 亿吨公里( 2004 年)。
公路:至 2003 年底公路总里程 90 万公里,客运量 1681 亿人公里,货运量 1821 亿吨公里( 2004 年)。
水运: 2003 年海运商船 3900 艘,总吨位 830 万吨。 2004 年,海运货运量 589 亿吨公里,内河货运量 878 亿吨公里。主要海港位于波罗的海、黑海、太平洋、巴伦支海、白海等,包括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新罗西斯克等。
空运: 2001 年民用飞机有 7 万多架,国际航线总长约 8 万公里 。 2003 年客运量 52 亿人公里,货运量 30 亿吨公里( 2004 年)。主要机场有莫斯科的谢列梅杰沃 2 号国际机场、谢列梅杰沃 1 号国际机场、伏努科沃 1 号国际机场、多莫杰多沃机场、圣彼得堡国际机场、新西伯利亚机场、叶卡捷琳堡机场,哈巴罗夫斯克机场等。
管道运输:至 2000 年底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总长 21.3万公里,2004 年输油气总量 24133 亿吨公里。
银行
主要银行有:
1 、俄罗斯储蓄银行, 1991 年成立,注册资本 241 亿卢布。
2 、俄罗斯外贸银行, 1990 年成立,注册资本 65.5 亿卢布。
3 、工商银行, 1988 年成立,注册资本 22.9 亿卢布。
4 、首都储蓄银行-农工银行, 1988 年成立,注册资本 21.6 亿卢布。
5 、国际工业银行, 1992 年成立,注册资本 18.5 亿卢布。
6 、天然气工业银行, 1990 年成立,注册资本 18.5 亿卢布。
此外俄大银行还包括外经银行、阿尔法银行和古打银行等。
对外贸易
2004年俄对外贸易总额2780亿美元,同比增长31.1%。其中出口1832亿美元,进口948亿美元,顺差884亿美元。
2004年俄主要贸易对象为:欧盟(45.1%),其中德国(9.3%),意大利(5.9%),荷兰(6.5%),芬兰(3.2%),法国(2.9%),瑞典(1.2%);独联体国家(18.3%),其中白俄罗斯(6.8%),乌克兰(6.6%),哈萨克斯坦(3.2%);中国(5.8%),美国(3.8%)。
2004 年在与非独联体国家的贸易中,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56.8%),金属及其制品(16.9%),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7.5%),化工产品(6.6%);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40.9%),食品和农产品(18.1%),化工产品(15.9%),金属及其制品(7.9%),纺织服装类商品(4.5%)。
对外投资
截止 2004 年底,俄累计对外投资 69 .73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占60%,协议投资占6.2%,其他投资占33.8%。主要投资对象国有:英国(18.6%)、塞浦路斯(10.9%)、荷兰(8.8%)。
截止2003年底,俄对华投资项目1542个,实际投资额3.38亿美元。
外国资本
截止2004年底,俄累计吸引外资820亿美元,同比增长43.8%,其中直接投资占44.1%,协议投资占1.9%,其他投资占54%。
2004年吸引外资405亿美元,同比增长36.4%,其中直接投资占23.3%,协议投资占0.8%,其他投资占75.9%。外国对俄投资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业及日用品修理业130.37亿美元,加工业102.36亿美元,采矿业99.34亿美元,不动产25.72亿美元,交通、通讯业20.33亿美元,国家管理和军事安全、社会保障10.59亿美元,金融业10.01亿美元,建筑业2.34亿美元,农业、林业1.21亿美元,公用事业1.07亿美元。
2004年主要对俄投资国:德国(占11.4%)、英国(10.6%)、美国(8.1%)、法国(4.7%)、维京群岛(2.3%)、瑞士(2.1%)、奥地利(1.7%)。
人民生活
2004 年俄人均月收入 6296 卢布(约218美元),同比实际增长7.8%。2004年俄职工人均月工资6828卢布(约237美元),同比实际增长10.8%。2004年12月消费品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