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欧洲地图上出现俄罗斯是什么时候

欧洲地图上出现俄罗斯是什么时候

发布时间:2022-05-28 12:51:21

① 俄罗斯是什么时候把西伯利亚纳入版图的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公元1547年,莫斯科公国的大公伊凡四世在统一各个俄罗斯公国之后,加冕为俄国沙皇。也从这时开始,莫斯科公国开始被称为沙皇俄国,也就是沙俄。沙俄从成立的那一刻时起,就充满了侵略扩张的欲望。

不过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天朝上国的虎皮被扯下,看到机会的沙俄再次张开了贪婪无比的大口,它采用军事威胁、恐吓、外交讹诈乃至于直接出兵等诸多手段,从懦弱的清政府手中先后割走了中国西北、东北等地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而这些土地,也最终并入了西伯利亚,成为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一部分。

② 俄罗斯属于哪个洲

从国内各种资料上来看,都把俄罗斯描述成了一个欧洲国家,可是在地图上,俄罗斯的广大领土却又划分给了亚洲,很是不解。 维基网络上的也矛盾,欧洲地图上没有显示俄罗斯,欧洲国家列表里却有俄罗斯。欧洲国家和地区列表欧洲地图 —— 截取自上文链接页面的右上角

③ 俄罗斯最早的国家什么时候出现

6世纪,东斯拉夫人逐渐向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等地区迁徙。862年,以留里克为首的瓦朗几亚人征服东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

④ 找一个懂历史的来分析下这张地图

就这幅图其实你是看不出来强国的,但总体来说,当时的亚洲大路上的一流强国无非就是俄罗斯、奥斯曼帝国、大清帝国这三个;二流强国有英国、西班牙、荷兰;三流强国有波斯、暹罗、安南、缅甸。
俄罗斯自不必说,从彼得大帝开始以来,俄罗斯就逐渐成为欧洲的一流强国,而相较于国力普遍较弱的亚洲,综合国力更是远胜之上。
奥斯曼帝国虽然正在走向没落,但百足大虫死而不僵,且周边形势复杂,还是具有相当的国力的,并以此频频于俄罗斯交战。
大清帝国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此时仍然处于康乾盛世的余晖,但承平日久,且国家体制阻碍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其发展速度、综合国力已经和世界强国拉开差距,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国千年帝国的威名还是颇具有震撼力的。
英国、西班牙、荷兰这些都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者,也是在亚洲拓展殖民地的主要国家,但就这一时期而言,除了荷兰和西班牙的东印度和菲律宾较大之外,英国尚未完全占据印度,且亚洲尚不属于这些国家首要的侵略目标,虽然国力强大,但在亚洲也是鞭长莫及,如果注意力转过来,那么亚洲各国将遭到灭顶之灾(之后就应验了)。
最后就是波斯、暹罗、安南、缅甸了,波斯帝国的强盛可谓昙花一现,但地缘位置很好,各方争夺的焦点,基本处于平衡。而暹罗、安南、缅甸则为了称霸东南亚而不断交战,最后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

就地缘位置来看,最佳地缘莫过于日本了,类似于英国,孤悬海外。最差的就是大清帝国了,强敌环伺,一旦国力衰落,就会危机浮现(之后也应验了)

⑤ 俄罗斯是欧洲国家,不属于亚洲国家。为什么在学亚洲地形图时还有俄罗斯啊

这是因为:从地理上分,沿着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以东是亚洲地区,以西属欧洲地区。但俄罗斯人口集中在乌拉尔以东,西部是相对荒凉的西伯利亚,并且,俄罗斯是传统意义上的欧洲国家。 明白了吗?很高兴为您解答。

⑥ 在世界地图上欧洲部分有一小块俄罗斯部分,在波兰和立陶宛之间!那是什么

是俄罗斯的飞地(属于1、归属某一国,但却地处另一国领土内的土地。)

⑦ 挪威、俄罗斯、西班牙大洲

都属于欧洲。挪威属于北欧,俄罗斯属于东欧,西班牙属于西欧。

2历史沿革

洲名由来

欧洲的全称是欧罗巴洲,英文为Europe。[1]关于欧洲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一些传说。在希腊神话中,德墨忒尔(Demeter)是专管农事的女神,她保佑人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在有关这位女神的画像中,人们总是把她画成坐在公牛背上。古代,公牛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耕畜,女神既然主管农事,自然就要坐在公牛背上了。这位女神的另一个名字叫欧罗巴,人们出于对女神的敬意,就把欧罗巴称为大洲的名字。此外,还有一个广泛流传的传说:“万神之王”宙斯看中了腓尼基国王的漂亮女儿欧罗巴,想娶她作为妻子,但又怕她不同意。一天,欧罗巴在一群姑娘的陪伴下在大海边游玩。宙斯见到后,连忙变成一匹雄健、温顺的公牛,来到欧罗巴面前,欧罗巴看到这匹可爱的公牛伏在自己身边,便跨上牛背。宙斯一看欧罗巴中计,马上起立前行,躲开了人群,然后腾空而起,接着又跳入海中破浪前进,带欧罗巴来到远方的一块陆地共同生活。这块陆地以后也就以这位美丽的公主的名字命名,叫做欧罗巴了。

在各洲中次于大洋洲和北美洲,居第三位。欧洲的人口分布以西部最密,莱茵河中游谷地、巴黎盆地、比利时东部和泰晤士河下游每平方千米均在2 0 0 人以上,欧洲绝大部分居民是白种人(欧罗巴人种) 。居民分属下列语系:印欧语系,属此语系的居民占全洲总人口的9 5 % ,包括斯拉夫、日耳曼、拉丁、阿尔巴尼亚、希腊、凯尔特语族的民族;乌拉尔语系,包括芬兰、乌戈尔、萨莫耶语族的民族。 居民多信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东正教等。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西北角的城中之国梵蒂冈,是世界天主教中心。

所以说欧洲历史悠久而长远。

概论

欧式建筑欧洲拥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欧洲就出现了巨石文化,现在还留有欧洲巨石建筑遗迹。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人的祖先就定居在爱琴海的克里特岛,它也成为了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并且逐渐发展出城邦文化。来自马其顿的亚力山大大帝并曾建立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公元前5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过后,古希腊走向衰落。

继希腊后,古罗马帝国建立,成为了一个统治半个欧洲的大帝国,意大利半岛是当时欧洲政治和经济的中心地区,与中国文明互相辉映。3世纪后,罗马帝国逐渐衰弱,北欧的日尔曼人及东欧的斯拉夫人相继兴起,直至436年灭了罗马帝国,西欧进入中世纪,但帝国的东半部(东罗马帝国)则持续发展至被土耳其人所灭。

中世纪时期,许多王国相继而立,实行封建采邑制,战争不断。查理曼大帝建立了神圣罗马帝国,但到后期,它只剩下一个名号。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许多国家的雏型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建立起来的。天主教教会握有极大力量,所有知识传承都在修道院中进行,宗教迫害和十字军东征给欧洲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这一时期被启蒙时代的学者称为黑暗时代。被中国击败的匈奴、突厥则在此时期进入欧洲。

从15世纪开始,在南欧和西欧的一些国家中,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通过地理大发现和对海外的冒险,足迹遍及了非洲、美洲和亚洲,荷兰也在随后的贸易中雄霸一时。由于西班牙、葡萄牙对资本的原始积累过剩,也由于缺乏进一步发展,反而使英国先一步获得了更好的机会得到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在伊丽莎白时期,英国战胜了西班牙的海军。同一时期欧洲开始发生文化的大量精进,被称为文艺复兴,这也引发了宗教革命,许多国家脱离天主教教会的管辖而改奉新教,政教合一的各国常因教派不同而引发政争,甚至有许多的宗教战争。在西欧的政教纷扰之际,东方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则在彼得大帝及随后的几位沙皇领导下逐渐强盛。

17世纪末,英国政治上发生了光荣革命,18世纪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随即影响了欧洲大陆,也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兴起,北美十三州从英国殖民地的地位独立建国,欧陆上的法国则发生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称帝;德国、意大利则在19世纪完成统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对外界的不断探索及进化论的提出,欧洲成为帝国主义的摇篮,撂夺全世界的资源。

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极度扩张终于导致欧洲变为战争策源地,发生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遭受了很大的创伤。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欧洲各国间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除了中国、日本与美国之外,欧洲还是主要的战场。其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在苏联的影响下,又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从1950年代开始,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及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缔约国两个集团对峙的局面。欧洲被划分为两个主要的政治经济阵营:东欧的共产主义和西欧的资本主义,直到1990年左右,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古代时期

欧洲地形直立人和尼安德塔人在现代人类——智人出现后从非洲移居至欧洲。最早的欧洲人骨骼发现于格鲁吉亚达马尼斯,距今180万年。最早的生物学上的现代欧洲人出现于公元前3 5000年。公元前7千年在巴尔干已有定居点的痕迹。中欧在公元前6千年,北欧部分地区在公元前5千至4千年到达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508-2750年的库库特尼-特里波里文化是欧洲最早的大规模文明,也是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意大利卡莫尼卡河谷就开始有了卡慕尼文明,留下了欧洲最多的超过35万幅的壁画。

欧洲的铜器时代,也叫青铜时代,

是一段变化和混乱交错的时期。最重要的事件是中亚民族大举迁徙和入侵欧洲。主流学者认为他们是原始印欧人,但是也有几种有争议的其他看法。其他现象包括巨石崇拜的转播发展,经济上首次出现明显的阶级差别,以及与此相关的在巴尔干地区的第一个已知的君主制政权。欧洲第一个着名的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是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以及随后的希腊邻近地区的迈锡尼文明,始于公元前2千年早期。

虽然早在公元前1100年爱琴海地区的人就懂得使用铁器,但是直到公元前800年该技术还没有传播到中欧,除了石器时代的陶器群文化进化而来的哈尔施塔特文化之外。很可能是这项技术的优越性使得印欧人不久之后明显在意大利和伊比利亚站稳了脚跟,足迹深入这两个半岛编辑本段古典时代

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影响十分明显地表现在当代欧洲的语言、思想、法律和思维方式中。古希腊是一群城邦的集合,从中发展出了早期的民主制度。雅典是最强大的和最发达的城市,从伯里克利时代开始就是知识的摇篮。公民论坛进行国家政策的辩论和立法,最着名的古典哲学家们从中产生,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者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作为希腊马其顿王国的国王,

欧洲亚历山大的军事成就把希腊文化和知识一直传播到印度河边。但是在布匿战争中战胜迦太基强大起来的罗马共和国在这一地区崛起。希腊文明传承到了罗马文化中,雅典本身也被归入元老院和罗马人民(SPQR)的旗下。罗马从阿拉伯一直扩张到不列颠尼亚。公元前44年当罗马到达全盛时,领导人尤利乌斯·凯撒被怀疑破坏共和,意欲独裁而遇刺身亡。在随后的混战中,屋大维篡夺了权力,收买了罗马元老院。宣布共和国重生的同时,他实际上开始了罗马国家从一个共和国到一个帝国——罗马帝国的转变。

古希腊

希腊文明是一群城市国家——城邦(最重要的有雅典、斯巴达、底比斯、科林斯和叙拉古)的集合,拥有千差万别的政体和文化,包括没有先例的各种各样的政府形态、哲学、科学、数学、政治、体育、戏剧和音乐。

最强大的城邦——雅典,通过雅典贵族克里斯提尼发明的一种早期的直接民主方式进行管理。在雅典民主制度之下,雅典公民独立自行投票表决立法和行政议案。这里诞生了了苏格拉底,公认的西方哲学奠基人之一。苏格拉底还发明了苏格拉底法,或称反诘法——一种一直使用至今的教育方法,提出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个人回答,鼓励对问题进行更基础深入的思考。因为这种哲学,苏格拉底被宣判死刑,罪名是“蛊惑雅典的青年人”,以及他的讨论与当时的宗教信仰不相容。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是柏拉图学院的建立者。他在作品中记录了这一幕,并且继续下去发展出了它自己的独特哲学——柏拉图哲学。

欧洲希腊各城邦在黑海、地中海、小亚细亚、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的大希腊沿岸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但是在公元前5世纪向东部的扩张受到了来自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反击。在希波战争中,希腊城邦结成了联盟,

并在普拉蒂亚战役中战胜波斯帝国,击退波斯人的入侵。希腊各城邦结成了提洛同盟继续与波斯战斗,但是雅典在联盟中的领导地位促使斯巴达组织了针锋相对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两个联盟之间为希腊的领导权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伯罗奔尼撒联盟获胜。对于随后的斯巴达霸权的不满导致了科林斯战争爆发,底比斯领导的联盟在留克特拉战役中击败了斯巴达。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战将希腊文化传播到波斯、埃及和印度,也得到了这些国家的更古老的知识,开创了一个被称为希腊化时代的新的发展时期。亚历山大逝世于公元前323年,他的帝国分裂成许多希腊化文明国家。

许多希腊的知识被罗马吸收,它利用敌人的不团结从意大利向外扩张,唯一真正对罗马的崛起的挑战来自腓尼基人的殖民地迦太基, 它被击败在公元前3世纪,这一事件标志罗马统治的开始。罗马首先被国王统治,后来是元老院共和(罗马共和国), 最后在公元前1世纪成为帝国,受奥古斯都和继任的独裁者们的统治。罗马帝国势力在地中海,控制着沿岸所有国家。它的北部边界是莱茵河和多瑙河。在皇帝图拉真(公元2世纪)统治时,帝国领土达到了最大,控制着近似5,900,000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包括不列颠, 罗马尼亚和部分美索不达米亚。帝国带来了和平,文明和中央政府对治下领土有效的管理,但是在3世纪一连串的内战消弱了它的经济和社会力量。在4世纪,皇帝戴克理先和君士坦丁把国家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虽然戴克里先残酷迫害基督徒,但是君士坦丁还是于313年在米兰敕令中宣布停止国家支持的对基督教的迫害,从而为帝国之后于380年将基督教作为国教埋下伏笔,使天主教成为一个重要的组织。

近代以后

国旗在文艺复兴之后知识获得了尊重,[2]开始挑战传统的科学和神学教条。新教改革开始,德国神父马丁·路德挑战教皇的权威。同时亨利八世混乱的感情生活、对生儿子的渴望、以及政治上的野心使英国教会同样脱离教皇管制,也让英格兰在随之而来的德意志和西班牙之间的宗教战争中得以采取更灵活的结盟政策。但是,宗教战争一直持续到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结束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光荣革命确认了这个协议。

从英国开始,新大陆的资源流入,加上工业革命,使得更依赖于制造业和贸易,而不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新型经济成为可能。早期的大英帝国在美洲的殖民地起义,建立了代议制政府,帝国分裂。欧洲大陆的政治改革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鼓舞,人民大呼“自由、平等、博爱”。随后的法国领导人拿破仑·波拿巴通过直到1815年的战争征服和改革了欧洲大陆的社会解构。随着越来越多的小有产者获得投票权,在法国和英国,社会主义和工会运动风起云涌,革命在1848年席卷欧洲。最后的农奴制残余在1848年的奥匈帝国被废除。俄国农奴制在1861年被废除。巴尔干国家开始从奥斯曼帝国重获独立。

在普法战争之后,意大利和德国由各诸侯国分别统一于1870年和1871年。在追求建立帝国的过程中爆发了全球性的冲突,直到这种野心到达顶点,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无希望的战争和赤贫中,1917年俄国革命许诺给予“和平、面包和土地”,东欧以及世界的政局向激进化转变直至今日。德国战败,订立凡尔赛条约,付出了经济崩溃的代价,在大萧条中一览无余,导致重新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战胜了法西斯主义,西欧形成了自由贸易区,通过铁幕与苏联分隔,后者形成了共产主义警察国家体系。柏林墙1989年倒塌后,欧洲签订了一个新的联盟条约,至2007年为止,包括了27个欧洲国家,超过4亿人口。二战后的军事组织北约也扩大到包括了俄罗斯的邻国——这是欧洲自从一世纪罗马帝国以来一体化最显着与最具军事优势的时期。

3自然地理

范围

欧洲位于亚洲的西面,是亚欧大陆的一部分。它的北、西、南三面分别濒临着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东部和东南部与亚洲毗连,宛如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一个大半岛。

欧洲的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内,它是世界上有人定居的各洲中距离赤道最远的一洲。它没有热带。

欧洲四个极点的位置分别是:东为北乌拉尔(东经66°10’);最西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罗卡角(西经9°31’);最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诺尔辰角(北纬71°8’);最南伊比利亚半岛上的马罗基角(北纬36°)。

从海陆位置看,欧洲面对大西洋,背靠亚洲腹地,处于大陆西岸的位置。中纬度的大陆西岸,在大气环流系统中属于西风带,因此,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终年吹拂西风,各地气候深受大西洋的影响。

水平轮廓破碎是欧洲自然地理的一个显着特点。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属于半岛和岛屿,其中半岛面积又占全洲面积的27%,这在世界各大洲中是独一无二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次大的半岛有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科拉半岛、日德兰半岛,克里木半岛和布列塔尼半岛等,欧洲诸岛屿中以大不列颠岛为最大,着名的大岛还有冰岛、爱尔兰岛、西西里岛、撒丁岛、科西嘉岛和克里特岛等。

众多的半岛和岛屿把欧洲大陆边缘的海洋分割成许多边缘海、内海和海湾。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和比斯开湾是欧洲较大的边缘海,白海、波罗的海、地中海和黑海等则深入大陆内部,成为内海或陆间海。

巴伦支海是北冰洋的一个边缘海,介于欧洲大陆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和北地群岛之间,面积达140万平方公里左右,全部位于大陆架上。巴伦支海是亚欧大陆北面各边缘海中深度最大的一个,它的绝大部分在200~400米之间,平均深度为229米。它有广阔的水道与北冰洋相连,因此海水的盐度与大洋的盐度相近,接近于35%。巴伦支海与北冰洋的其他边缘海不同,由于西南部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即使在严冬时节,表面水温也可达4℃左右,因此这里虽然地处高纬,但是海水却终年不冻。

白海实际上是巴伦支海深入欧洲大陆内部的一个海湾,本身又有三个海湾:坎达拉克沙湾、奥涅加湾和德文斯克湾。白海面积不过9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只有89米。由于白海四面受陆地包围,只有一条狭窄海峡与巴伦支海相通,北大西洋暖流不能到达这里,因此这里冬季的水温低,自11月至翌年5月海面为冰雪覆盖,呈现一片白茫茫景色,白海即因此得名。由于北德维纳河和奥涅加河的大量河水注入白海,海域的南部海水含盐度较低,在2。0~2。6%之间,北部海水的含盐度可达3.0~3.08%。

在巴伦支海和白海有许多鱼类和海兽,其中鳘鱼、鲱鱼、鳕鱼和海豹是这里的主要水产。

欧洲西濒大西洋,在大陆与深海盆之间有一片面积很大的大陆架,不列颠群岛和北海即位于其上。这里原来是欧洲大陆的一部分,第四纪冰期以后,海水上升,北海才出现,不列颠群岛才形成。在北海海底仍然有欧洲古河道的踪迹。北海北面的挪威海和南面的比斯开湾,大陆架都较狭窄,离开海岸不远即为深水海盆。

欧洲(5)波罗的海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面积38.6万平方公里,大部分海域的深度在60~130米之间,平均深86米。它有许多海湾深入大陆,其中以波的尼亚湾为最大,几乎占整个波罗的海面积的三分之一,较大的海湾还有芬兰湾、里加湾等。由于有大量河水注入,加以纬度较高、蒸发量小和只有一些浅而窄的海峡与北海相通等原因,波罗的海的盐度普遍很低,中部为7%左右,海湾中为2~3%,河口附近甚至全部是淡水。深层水的盐度略高,但最高也不超过20%。冬季,中部表层海水水温为1~3℃,在海湾和沿岸地区则降到0℃以下,波的尼亚湾和芬兰湾东部从11月或12月起冰封,冰期一直延续到来年4月或5月。波罗的海的动物种类贫乏,但数量很多。

地中海和黑海是欧洲南部的两个陆间海。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洲之间,黑海位于欧亚两洲之间,两海以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博斯普鲁斯海峡相通。地中海海域中半岛和岛屿甚多,它们把地中海分割成几个深浅不一的海盆,海底地形比较复杂。黑海除西北部有几个小岛外,基本上没有岛屿,海底除西北部和北部的亚速海较浅外。大部分为水深1500~2200米的平原。地中海周围或为多山的半岛,或为荒漠,注入的河水不多,而且夏季炎热干燥,蒸发量大,因此海水盐度高,表层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8%,黑海有大量河水注入,表层海水的平均盐度仅1。7~1。85%,底部也只有22。5%。黑海的海面稍高于地中海,由此产生了由黑海注入地中海的表流,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平均流速每小时2。3~4。6公里;同时,在深处存在着自地中海注入黑海的反流,但流量较小。在直布罗陀海峡也有自大西洋流入地中海的表流和深处的反流。来自大西洋和黑海的表流是维持地中海水量平衡的重要因素。

地中海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动植物种类总数在8000种以上。黑海的动植物种类则少得多,只有地中海的七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由于黑海上层海水的盐度低,海水的垂直环流很弱,因而深层水经常处于缺氧状态,并有大量硫化氢集聚。硫化氢带从150~200米的深度开始,有机界只能生活在这个深度以上,从200米左右开始,直到海底,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

水平轮廓破碎,陆地与海犬牙交错,再加上欧洲的面积不大(1040万平方公里),这就使得全洲各地距海都不太远,东欧距海最远的地方也只有1600公里左右。这样,就更加深了海洋对大陆的影响,加深了欧洲气候的海洋性。

欧洲海岸线曲折,海湾众多,这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也提供了方便。

气候

欧洲欧洲位于中纬度地区,西边是海。海岸线受海水作用的影响而形成锯齿状,而海洋是控制气候的主要原因。受海洋影响,欧洲气候温和、降雨丰富,相对湿度高并且多云,这一现象包括阿尔卑斯山北方的内陆地区。欧洲大陆东边降雨量则少,相对湿度低,天空晴朗,这一气候现象广及欧亚交接的的广大山麓地区。这些影响沿着南北程带状分布,并且穿过挪威、丹麦与德国。阿尔卑斯山南面山区移动性的季节以亚热带高压系统为主,因此此地区的雨量,随着季节而有显着的不同,冬季多雨,夏季则干旱。

夏季最高温是在地中海区。雅典7月的平均气温是27℃,西班牙格拉纳达为25℃,而意大利的都灵为23.5℃。夏季平均温度向北方及沿海地区逐渐下降,挪威的特浪索和瓦尔多7月平均气温约为11℃和9℃。冬季时,温度由欧陆西南向东北逐渐下降;因此葡萄牙里斯本一月平均气温为10.5℃,前苏联的阿干折同月平均气温却是-14.5℃,大西洋沿岸冬天的平均气温颇高,例如挪威境内的北极圈沿岸冬季并不比纽约市冷。降雨量多集中在大西洋与地中海沿岸地区,而西北海岸的岛屿降雨量也不少,例如不列颠群岛。西北岸的降雨量多超过2000毫米,降雨量逐渐往东南方的黑海递减。

居民

城市人口约占全洲人口的6 4 % ,在各洲中次于大洋洲和北美洲,居第三位。但人口呈负增长,欧洲的人口分布以西部最密,莱茵河中游谷地、巴黎盆地、比利时东部和泰晤士河下游每平方千米均在200人以上,欧洲绝大部分居民是白种人(欧罗巴人种) 。

欧洲人口增长率

语系

印欧语系:属此语系的居民占全洲总人口的95 % ,包括斯拉夫、日耳曼、拉丁、阿尔巴尼亚、希腊、凯尔特语族的民族。

突厥语系:分布于南欧与东欧, 包括土耳其、哈萨克、阿塞拜疆、鞑靼等民族。

欧洲语言

乌拉尔语系:芬兰语族和乌戈尔语族。

地形

欧洲的地形具有许多独特性。 最高点位于阿尔卑斯山脉的勃朗峰,高度4807米。

首先,欧洲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一洲,平均高度只有340米。高度在2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洲总面积的60%,平原所占比重之大,在各大洲中首屈一指。欧洲的平原西起大西洋沿岸,东迄乌拉尔山麓,绵绵数千公里,没有间断,形成横贯欧洲的大平原。欧洲山地所占面积不大,高山更少,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仅占全洲总面积的2%。

第二,欧洲的地形,大体上可以以波罗的海东岸至黑海西岸一线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以平原占绝对优势,地形比较单一,西部则山地和平原互相交错,地形比较复杂。地形的分布与地质构造基础有着密切联系。

第三,在第四纪冰期时,欧洲存在着两个大的冰川中心,一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大陆冰川中心,一为阿尔卑斯山脉的山地冰川中心,前者对欧洲的影响很大,由于它的作用,欧洲北半部遍布冰川地貌。

西欧地势较为平坦,为平原;中欧有阿尔卑斯山,气温较低;欧洲有四大半岛(伊比利亚;亚平宁;巴尔干;斯堪的那维亚)三大平原(东欧、波德、西欧)气温与同纬度相比更暖和,这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语言

官方语言有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捷克语、克罗地亚语、希腊语、拉丁语、波兰语、荷兰语、拉脱维亚语、爱沙尼亚语、丹麦语、瑞典语、芬兰语、爱尔兰语、哈萨克语、土耳其语、冰岛语、挪威语、保加利亚语、罗马尼亚语、匈牙利语、马其顿语、斯洛文尼亚语、卢森堡语等30余种语言。欧洲是世界上语言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其中90%以上语言都是以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为基础构成的。

人种

欧洲居民中的99%属欧罗巴人种(白种人),是种族构成比较单一的洲。东欧还分布有白黄混血的哈萨克人(突厥人)。

地理集锦

多瑙河——流经9个国家,是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亚速海——最深处14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

里海——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海。

埃特纳火山——世界有记录的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

俄罗斯——世界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达1707万平方千米。

梵蒂冈——世界陆地面积最小的国家,面积仅0.44平方千米。

摩纳哥——人口密度约为16 000人/平方千米,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

自然资源

欧洲的矿物资源以煤、石油、铁比较丰富。煤主要分布在乌克兰的顿巴斯、波兰的西里西亚、德国的鲁尔和萨尔、法国的洛林和北部、英国的英格兰中部等地,这些地方均有世界着名的大煤田。石油主要分布在喀尔巴阡山脉山麓地区、北海及其沿岸地区。其它比较重要的还有天然气、钾盐、铜、铬、褐煤、铅、锌、汞和硫磺等。阿尔巴尼亚的天然沥青世界着名。欧洲的森林面积约占全洲总面积的3 9 % ( 包括俄罗斯全部) 。占世界总面积的23 % 。西部沿海为世界着名渔场,主要有挪威海、北海、巴伦支海、波罗的海、比斯开湾等渔场。

⑧ 俄罗斯属于欧洲,为什么地图上不标出

俄罗斯在政冶地理上属于欧洲,是欧洲国家。但在自然地理上面亚欧分界线是横穿该国的,不能说是欧洲国家,地图是展现自然地理的,当然只把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以西划作欧洲。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⑨ “俄罗斯” 名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现在俄罗斯的全称是俄罗斯联邦,它是1991年12月以后由原来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中“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更名而来。据说在 6世纪,居住在第聂伯河两岸的斯拉夫部落,在罗斯部落领导下联合了起来。这个部落因第聂伯河的支流罗斯河而得名。加入这个联盟的所有斯拉夫人逐渐地都被称为罗斯人。莫斯科大公伊万三世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伊万之子瓦西里三世继续扩张,完成了俄罗斯统一大业。彼得大帝时首次定国号为“俄罗斯帝国”。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加入了苏联。1991年12月改名为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

在中国元明朝时称俄罗斯族为“罗斯”或“罗刹国”。当时蒙古族人用蒙语拼读俄文“ROCIA”时,在“R”前面加一个元音。因此,“ROCIA”就成了“OROCCIA”。满清政府时,蒙语的“OROCCIA”转译成汉语时,就成了“俄罗斯”。

俄语里叫中国“基塔伊”(Китай),是沿袭着对“契丹”人的称呼

⑩ 俄国历史地图解说:一千一百年来俄国疆界的变动的目录

第一图 奥列格时代(约公元878-912年)的俄罗斯--俄罗斯国家的建立 1
第二图 伊戈尔在位时期(约912-945年)和斯维雅托斯拉夫在位时期(945-972年)的俄罗斯--最早的“俄罗斯帝国” 4
第三图 从斯维雅托斯拉夫逝世时(972年)到雅罗斯拉夫逝世时(1054年)的俄罗斯--鼎盛时期的基辅罗斯 7
第四图 1054年至1237年的俄罗斯--基辅罗斯的衰落 10
第五图 蒙古人的武力扩张与俄罗斯--蒙古人统治下的俄罗斯 13
第六图 1237年至1462年间俄罗斯在西边所丧失的土地--蒙古人统治时期西邻的入侵 17
第七图 1300年至1340年莫斯科公国的发展--在蒙古人统治时期,俄罗斯开始聚集力量 21
第八图 1340年至1389年的莫斯科公国--“傲慢者”谢苗在位时期、伊凡二世在位时期和“顿河王”德米特里在位时期的莫斯科公国 25
第九图 1389年至1425年的莫斯科公国--瓦西里一世在位时期的莫斯科公国 28
第十图 1425年至1462年的莫斯科公国--瓦西里二世在位时期的莫斯科公国 31
第十一图 1462年至1505年的莫斯科公国--伊凡三世在位时期的莫斯科公国 34
第十二图 1505年至1533年的莫斯科公国--瓦西里三世在位时期的莫斯科公国 37
第十三图 1533年至1598年的俄罗斯--伊凡四世在位时期和费奥多尔在位时期的俄罗斯 39
第十四图 1598年至1618年俄国所丧失的土地--“大混乱时期”及其后果 44
第十五图 1618年至1689年的欧俄部分--介于波兰和俄国之间的乌克兰 47
第十六图 1598年至1689年间俄国的向东扩张--西伯利亚之征服 50
第十七图 1689年至1725年的欧俄部分--彼得一世与俄罗斯帝国的建立 53
第十八图 1689年至1762年间俄国在亚洲的扩张--俄国东方疆界的变动 56
第十九图 1725年至1762年间俄国在欧洲的扩张--嬖幸和外国人任事时期 59
第二十图 1762年至1796年的欧俄部分--喀德邻二世所兼并的土地 62
第二十一图 1798年至1807年俄国在地中海的前哨站--俄国与拿破仑法国早期的关系 66
第二十二图 1796年至1815年的欧俄部分--俄国与拿破仑法国后期的关系 69
第二十三图 十九世纪时的比萨拉比亚和多瑙河三角洲--一百年中相对稳定的俄国西部边界 72
第二十四图 1763年至1914年的高加索和外高加索--高加索和外高加索之征服 75
第二十五图 1763年至1914年俄国在中亚的扩张--哈萨克斯坦和土耳其斯坦之征服 80
第二十六图 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俄国在北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和收缩--俄国在北太平洋和北美洲的领地 85
第二十七图 1763年至1897年俄国在远东的扩张--俄国侵占萨哈林岛(库页岛)、阿穆尔河(黑龙江)北岸和滨海省 91
第二十八图 1898年至1945年俄国在远东的变动--1904年-1905年的日俄战争及其后果 95
第二十九图 1918年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苏俄在建国初期所丧失的土地 99
第三十图 1918年至1938年的欧俄部分--1918年至1921年苏俄在西部所丧失的领土 103
第三十一图 1939年至1941年的欧俄部分--德苏协定时期苏联的扩张 107
第三十二图 1944年至1956年苏联所攫取的土地--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带来的扩张 110
第三十三图 十五世纪至二十世纪的俄属北冰洋诸岛--北极航空线上的战略要地 115
第三十四图 苏联现状--今日之俄罗斯 119
第三十五图 植被地带的分布 121
第三十六图(甲) 农作物生长季节的气温和降水量 121
第三十六图(乙) 冬季的气温和冰封期的长短 121
第三十七图 苏联的地形--俄国的地形对俄国的历史发展意味着什么? 128
〔附录〕 俄国一些较为重要的城镇名称的改变 132
译名对照表 140

阅读全文

与欧洲地图上出现俄罗斯是什么时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