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玉米晓夫是什么梗
是指苏联赫鲁晓夫时期的玉米运动。玉米运动是前苏联总理赫鲁晓夫进行改革时发动的一场运动。据说赫鲁晓夫想学习美国,大面积种植玉米,不顾及苏联的地理气候因素。
赫鲁晓夫决定全苏联种植玉米。但由于苏联地理条件(主要是气温和光照)实在太差,玉米几乎不结“棒子”,加上国家机构人员腐败,从国外购进大“棒子”愚弄总理,玉米运动终究失败。
(1)俄罗斯种玉米的叫什么扩展阅读
苏联大部分地区不具备美国“玉米带”那样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因此,不少地方农民播种的玉米一无所获。这不仅无法为牲畜提供充足的饲料,而且由于玉米的种植挤掉了其他作物,连人的口粮都受到威胁,而以玉米秸秆作青贮饲料,比苏联传统的青贮饲料三叶草、牧场草等成本高出两倍多。
赫鲁晓夫的政策遭到了现实的“无情打击”,“玉米热”因此冷却下来。到了20世纪60年代,玉米热成了赫鲁晓夫的笑柄,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古古鲁沙”,即俄文“кукуруза”,意为“玉米棒子”。
Ⅱ 赫鲁晓夫为什么叫玉米晓夫
这是因为赫鲁晓夫决定在全苏联种植玉米,但最终失败。
1949年,赫鲁晓夫根据乌克兰农民传统玉米种植经验,采用“方形穴播法”,让当地农民一次性扩种了200万公顷玉米,结果大获丰收。这让赫鲁晓夫振奋不已,从此对玉米刮目相看。同年底,赫鲁晓夫调任联共(布)中央书记处书记兼莫斯科第一书记。
一上任,他便打算推广种植玉米。为此,他首先在自家菜园进行了两次试验,都取得了成功。1953年,他在自家周边的农庄播种玉米,使该农庄一下由“过去搞得很糟”成了“全国最先进和最赢利的农庄之一。”这些成功经历冲昏了赫鲁晓夫的头脑,使他萌发了在苏联全国推广玉米种植的想法。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9月,赫鲁晓夫被任命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当月,赫鲁晓夫就正式提出了应该大面积播种玉米的倡议。以后,只要逮到机会,赫鲁晓夫都为推广玉米种植鼓吹一番。
在赫鲁晓夫看来,摆脱苏联农业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发展畜牧业,而“畜产品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足够的粮食”,玉米的奇迹效应无疑是解决该问题的良药。
1959年9月,赫鲁晓夫应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邀请访美。在访问期间,他特地参观了以种植玉米而驰名于世的加斯特农场,目睹了北美洲的辽阔大平原一望无际的玉米丰收景象,赫鲁晓夫啧啧称赞。
这次美国之行更加坚定了赫鲁晓夫在苏联大力推广玉米种植的想法。为推广玉米种植,赫鲁晓夫经常下基层,亲自向基层农业领导人灌输“玉米思想”。
但由于苏联地理条件(主要是气温和光照)实在太差,玉米几乎不结“棒子”,加上国家机构人员腐败,从国外购进大“棒子”愚弄赫鲁晓夫,玉米运动终究失败。
历史评价:
赫鲁晓夫的新政策猛烈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实验,他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也有史学家认为,是赫鲁晓夫的改革使得苏联社会重新焕发了活力才有了后来勃列日涅夫时代的短暂繁荣。但是赫鲁晓夫的继任者勃列日涅夫几乎将赫鲁晓夫任内的改革全部取消。
总体来说,赫鲁晓夫并没有非常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许多着作,但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他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明白斯大林的极端、极其粗暴的行为和非常严重的错误。他具有改革意识。
但在权利斗争中,赫鲁晓夫做出了许多错误决定;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时,并没有领导得非常出色。
1954年,曾经在乌克兰长年工作的赫鲁晓夫,以俄罗斯和乌克兰合并300周年为理由,把原属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半岛作为礼物划归乌克兰。1991年乌克兰脱离苏联独立,境内俄乌两大民族对立加剧。
2014年,以俄罗斯人为多数的克里米亚宣布独立,并于3月16日举行公投,决议加入俄罗斯。时至今日,在很多俄罗斯人眼里,把克里米亚划给乌克兰是赫鲁晓夫的错误,而克里米亚到任何时候都应该属于俄罗斯,这就为当下克里米亚局势的演变埋下了伏笔。
Ⅲ 俄罗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俄罗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大麦 ,玉米等等。
俄罗斯农业人口668.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9.9%。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经济作物以亚麻、向日葵和甜菜为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规范化。
俄罗斯联邦(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语:The Russian Federation),通称俄罗斯或俄国,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建立沙皇俄国,并在1721年由彼得一世改称俄罗斯帝国,对外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曾吞并欧亚多个国家,领土不断扩张,19世纪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库页岛、海参崴等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二战时期促使外蒙古从中国独立,导致中国再度失去173万平方公里领土,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伤害。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冷战期间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后,最大加盟国俄罗斯正式独立,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军事力量,综合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二,拥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库。在“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中,俄罗斯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强国,其军工实力雄厚,特别是航空航天技术,居世界前列。俄罗斯还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安理会议案拥有一票否决权。除此以外,俄罗斯还是五个金砖国家之一。
Ⅳ 俄罗斯玉米和国产玉米的区别
摘要 1、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玉米量较少。虽然俄罗斯地大物博,但是由于俄罗斯大部分国土都位于寒冷的地区,所以可以种玉米的地区并不是很多。按照以往我国进口玉米的国家来看,俄罗斯并不是我国玉米进口的主要国家,我国主要从阿根廷、巴西等国进口玉米,我国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玉米量少之又少,所以俄罗斯限制粮食出口,并不会导致我国玉米价格突然大增。
Ⅳ 俄罗斯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1:气候条件是农作物生长的必备条件,解释俄罗斯的气候特点:
俄罗斯欧洲部分属于温带湿润性气候,夏季水热充足,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是俄罗斯主要粮食产地;乌拉尔以东的亚洲部分地区地广人稀.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大陆性气候为主。
2:主要粮食是小麦,俄罗斯主要的农产品有谷物、马铃薯、亚麻和乳肉制品。
所以这道题的答案是:小麦!
Ⅵ 苏联人民称为玉米的人
被苏联人民称为“玉米”的苏联领导人是赫鲁晓夫.赫鲁晓夫手拿玉米的这幅图片反映他在农业大力推广玉米种植.
故选C.
Ⅶ 俄罗斯的农业类型有哪些
俄罗斯是耕作业与畜牧业并重的国家,两者产值的比重为43∶57。谷物种植业是俄罗斯农业与耕作业的基础。粮食作物种类较少,主要为麦类,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俄罗斯的谷物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内,西西伯利亚南部地区和伏尔加河东岸地区为春小麦种植区;中央黑土区和北高加索为冬小麦和玉米种植区域;马铃薯主要分布于俄罗斯中部地域。
畜牧业在俄罗斯农业中居于十分重要地位。养牛业主要分布在南部泰加林区、森林草原区和草原区,奶牛则以俄欧北部为重点分布区。养猪业分布地区几乎与粮食作物和马铃薯种植业相一致。养羊业主要以草原带、半荒漠和山地地区为主。
农业地带与地域类型由于俄罗斯诸种自然条件及其组合特点的明显地域差异,尤其是受自然景观带的制约,以及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明显形成三大农业地带和几大地域类型。
(1)北部放牧业地带。位于北部的苔原带与森林带,其面积几乎占全俄的1/2。
(2)中部农牧业地带。位于俄罗斯南半部。包括森林带的南半部和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从俄罗斯西部国境线西端起,呈楔形向东深入,逐渐变窄,直到东部沿海,几乎与俄罗斯楔形人口集中分布地带相一致,其面积几乎占全俄的2/5。这里是俄罗斯的主要农耕地带,包括绝大部分耕地,所有商品粮基地都集中于此,畜牧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都很发达,种植业与养畜业紧密结合是这一农业地带的主要特点。在不同地带又形成几种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北部乳用畜牧业地区。分布于暖温的南部泰加林地带,即经常提到的“非黑土地带”。南部种植业与养畜业区。位于森林草原带与草原带内,包括中央黑土区、北高加索和南西伯利亚,为世界重要的黑土区域,积温较高,适于谷物生长,但周期性干旱对南部地区威胁较大。
(3)南部放牧业与灌溉农业地带。位于俄罗斯南部半荒漠地区,包括伏尔加河下游和里海低地。本区积温高,热量充足,日照较强,但降水量少,地表多为干草原和半荒漠。
此外,在大中城市周围发展了城郊型农业。俄罗斯城市人口比重较大,大中城市较多,因而,郊区的乳用畜牧业、蔬菜种植业、马铃薯栽培业以及供应肉蛋的养畜业和养禽业都很发达。
Ⅷ 适合俄罗斯远东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和树木品种
农作物:大豆,2000-2200积温的玉米
树木:糖戚,稠李,落叶松,白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