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外有没有三军仪仗队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三军仪仗队。下面的网友只回答了美国陆军的仪仗队。你怎么还能采纳下面的网友的回答。你不看看这位网友回答问题只回答了一半。你问的是国外有没有三军仪仗队?他只回答了美国陆军仪仗队。那么请问下面的网友你把美国海空军仪仗队吃了吗?
世界各国三军仪仗队排名前几位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仪仗队、俄罗斯联邦三军仪仗队、美利坚合众国三军仪仗队、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三军仪仗队和工农赤卫队仪仗队、日本国三军仪仗队等。是我在网络上经常看世界各国国庆阅兵的时候仔细看的结果。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仪仗队为什么排在世界第一,因为咱们中国军人素质比起其他国家仪仗队帅气的多,有整齐、每个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成员每一个人动作很整齐。
俄罗斯三军仪仗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都是一样,仪仗队成员个子几乎都很高,动作都很整齐。
朝鲜和美国两国仪仗队我就不说了。我认为美国仪仗队虽说也很整齐但是美国仪仗队成员动作不协调。朝鲜也很整齐但是朝鲜一踢起正步走全身都在跳跃有些不好看。
我觉得中国和俄罗斯三军仪仗队是世界各国三军仪仗队最优秀的。因为中国和俄罗斯三军仪仗队动作几乎协调一致。两国三军仪仗队小伙子们个子又高又帅气的。
⑵ 2010年俄罗斯红场阅兵为什么有个举美国棋子的方队
2010年俄罗斯红场,北约成员国部队首次参与俄罗斯反法西斯阅兵,美国作为北约主要国家之一,因此阅兵方阵中会出现美国国旗方队。
2010年5月9日为庆祝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上举行一次史无前例的大阅兵,预计将有1万多人、159辆战车、127架飞机和直升机参加,其中包括来自前苏联所有加盟共和国的1000多名老战士以及来自反法西斯盟国(美国、英国、法国和波兰)各一个连的部队。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德国总理默克尔、以色列总统佩雷斯、波兰代总统科莫罗夫斯基等2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代表出席阅兵式,大约3000名苏联红军老兵及俄各界代表和外国嘉宾观摩。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法国总统萨科齐原定出席,因希腊债务危机临时取消行程。美国总统奥巴马因日程冲突没有接受邀请。
(2)为什么俄罗斯仪仗队是右手摆臂扩展阅读
2010年俄罗斯红场阅兵徒步方队:
1、鼓乐连
2、国旗队(俄罗斯联邦国旗、胜利旗帜和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旗帜)
3、方面军军旗队
4、旗帜连
5、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陆海空三军仪仗队
6、卫国战争步兵连
7、卫国战争空军连
8、卫国战争海军连
9、独联体成员国阅兵分队(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塔吉克斯坦斯坦、乌克兰)
10、反希特勒同盟成员国阅兵分队(波兰、英国、美国、法国)
11、土库曼斯坦方队
12、总统(警卫)团骑兵荣誉护卫队
13、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诸兵种合成军事学院
14、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军事大学
15、茹科夫斯基教授和加加林空军学院
16、防空兵雅罗斯斯拉夫尔高等防空导弹学校
17、乌沙科夫海军上将波罗的海海军学院
18、战略火箭兵谢尔普霍夫军事学院
19、莫扎伊斯克军事航天学院
20、航天兵莫斯科无线电电子军事学院
21、马尔格洛夫梁赞高等空降兵指挥学校
22、空降兵第331伞降团阅兵分队
23、莫斯科边防学院
24、俄罗斯内务部内卫部队营
25、俄罗斯紧急情况部民防学院
26、俄罗斯特种建设军事技术大学
27、莫斯科军区第5诸兵种合成摩步旅
28、莫斯科军区第27诸兵种合成摩步旅
29、莫斯科高等军事指挥学校
30、混编军乐队
⑶ 中国仪仗队在俄为何不行注目礼
因为俄国这次阅兵的场地、军乐、空间、总体行进速度都不同于中国,所以中国仪仗队在俄罗斯没有踢正步,按照队列条例,不踢正步自然就没有敬礼。
正步,是指一种队伍行进的步法,意在展现军威,但训练费时费力,主要应用于阅兵分列式和其他礼节性场合中行进的军人。正步最初是普鲁士军队在19世纪初期在阅兵中使用的。如今,各个地区的正步步法有所不同,但行进时的主要特征均为,每个人上身直立,两腿绷直和两脚着地用力,队伍遵循一定节奏整齐前进。
⑷ 俄罗斯仪仗队昂头的意义
俄罗斯仪仗队昂头的意义有两点:
一、表示忠于国家和人民。脖子是人最脆弱的地方,昂头露出脖子闭上眼睛的意思就是士兵愿意把生命交给自己的国家,意为誓死效忠,这是俄罗斯的军礼!
二、发自内心的骄傲。当一支军队凭自己的力量浴血奋战,把强敌彻底赶了出去,并占领了这个敌国,他们自然要扬起高傲的头 、并永远在这个日子这样做。
⑸ 中国的三军仪仗队,国外人怎么评价
俄罗斯媒体评价说:中国人已经超越了所有的仪仗队,他们出色的一致性,分毫不差步调一致。
在现场的一位俄国军人则从专业角度点评了中俄两国军人正步的不同。
俄罗斯正步,是对前沙俄军队传统正步稍作修改后形成的。俄国军人正步走时,上体躯干保持正直,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向后摆臂时,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 30~35厘米,脚向前方踢出时,腿要绷直,脚尖上跷,腿与地面平行,两腿夹角90~100度,通过检阅台向右看时,头要上扬30度,以体现自豪感。
为此在军界,也有人讲这种正步的走法为“鹅步”。中国正步则汲取了德式、苏联正步的经验并加以改动,使它更适合于中国人体型,同时更显威严。
墨西哥网友“Apple”:所有的队伍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简直太难以置信了,所有的人都站得笔直,行进的方式与其他的队伍不同,脚砸在地上很有力量,所有的动作都简洁且整齐划一,真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⑹ 奏国歌时俄罗斯仪仗队礼兵为什么向左上方看
这是传统,苏联时期就是这样,表现了他们的士兵高傲、敢于蔑视一切
⑺ 为什么各国仪仗队走正步的姿势千姿百态
我国的军姿谈不上有什么古代的烙印喽,都是从西洋军事中学过来的,就像我国的礼仪也变成了握手。常言说入乡随俗,但外国元首来访,入的是我们的乡,随的却是他们的俗。
⑻ 为什么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升旗的军人走正步时手是与肩齐平,好像和平时的正步不一样啊
进场前进摆臂的时候要打直臂,幅度与肩同高,与肩成90度角。这是因为“鸟巢”有二层和三层,观众都往下俯看,如果打弯臂,那样会影响效果。 再比如举旗正步走的时候,每步的步高为35厘米,比正常要高10厘米,也是为了让高层的观众感到动作的大气、铿锵有力。另外,新设计了接旗的动作,这在以前的升旗仪式上也是没有的。
⑼ 各国仪仗队都使用什么枪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和武.警仪仗队使用的礼仪用枪为1956年式(简称56式)半自动步.枪,两名护旗兵使用的仪仗步.枪称为1956年(简称56式)式冲.锋.枪(实际为突击步.枪),56式半自动步.枪是前苏联7.62毫米西蒙诺夫SKS半自动步.枪的仿制品,56式冲.锋.枪是前苏联7.62毫米卡拉什尼科夫AK—47突击步.枪的仿制品。
越南人.民军三军仪仗队也使用SKS作为礼仪用枪。
朝.鲜礼仪用枪
朝.鲜人.民军三军仪仗队。可以看出队员手中的SKS半自动步.枪外观要漂亮一些。
叙利亚礼仪用枪
叙利亚采用的是装三棱刺刀的56式。
俄罗斯礼仪用枪
俄罗斯武.装力量仪仗队队员手持7.62毫米西蒙诺夫SKS半自动步.枪行举枪礼。
2005年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仪仗队队员手持SKS半自动步.枪,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接受中俄两军总参谋长的检阅。
美国礼仪用枪
美国三军仪仗队手持本国研制的7.62毫米伽兰德M1半自动步.枪列队行进。
美国三军仪仗队擅长做行进间动态耍枪、抛枪的表演,不但大幅度耍枪、抛枪动作非常精彩,而且全长动作整齐一致,与我.国三军仪仗队的静态队列威仪与整齐的正步端枪行进动作形成两种风格。
日本礼宾枪
日本同样采用伽兰德MI半自动步.枪作为礼仪用枪。俄罗斯普京总统检阅手持美国伽兰德M1半自动步.枪的日本自卫队仪仗队。
菲律宾礼仪用枪
采用M1伽兰德步.枪作为礼仪用枪的还有菲律宾三军仪仗队。
德国礼仪用枪
德国三军仪仗队手持7.92毫米毛瑟M⑨8K式步.枪接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检阅。
巴西礼仪用枪
2004年,巴西总统卢拉在巴西利亚总统府广.场举行欢迎仪式,这是胡锦.涛主.席检阅巴西军.队仪仗队。作
为南美大国的巴西,仪仗队使用德国毛瑟步.枪为礼仪用枪,与德国仪仗队的毛瑟M⑨8K不同的是,他们使用的是M⑨8K的前身口径为6.5mm的M94步.枪。该枪枪管要比M⑨8K长,由M1⑧93式改进而来,另有一种M94式是7mm口径。巴西M94式的刺刀是巴西毛瑟步.枪所独有的。
法国礼仪用枪
法国三军仪仗队手持5.56毫米FAMAS自动步.枪。
英国礼仪用枪
英国三军仪仗队使用L85A1突击步.枪时还创造了照片上这种独特的持枪动作,即用右手托住枪托底端的持枪动作。
英国三军仪仗队的仪仗兵使用本国研制的L85A1突击步.枪立正托枪的照片,该仪仗兵用左手托枪且手心朝上。
泰国礼仪用枪
泰国武.装部.队仪仗队使用美国M16步.枪作为礼仪用枪,注意:步.枪上未装弹匣
约旦礼仪用枪
同样采用M16步.枪的约旦仪仗队,步.枪上装有弹匣。
韩国礼仪用枪
训练中的韩国仪仗队。和泰国一样,作为韩国仪仗队礼仪用枪的M16步.枪上未装弹匣。值得一提的是,韩国仪仗队队员们的静止、行进间动态耍枪、抛枪的表演比美国的仪仗队有过之而无不及。
瑞典礼仪用枪
胡锦.涛主.席和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检阅仪仗队。瑞典的仪仗队使用AK5突击步.枪作为礼仪用枪。
印度礼仪用枪
印度仪仗队使用的礼仪用枪是源自比利时FN FAL步.枪的1A SLR步.枪。印度的FN FAL名为1A SLR(自动装填步.枪),印度仿制的FAL是基于英国的L1A1,但瞄准标尺不同,由本国的伊莎波尔兵工厂生产,没有向FN公.司申请生产许可证。
⑽ 俄罗斯仪仗队检阅时为什么仰着头
仪仗队是军队中执行礼仪任务的分队。仪仗队在执行任务时,配有军乐队,象征着国家或军队的最高礼仪。
早在公元前,古埃及、波斯和罗马等国就有仪仗队的记载。18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广泛普及了用仪仗队来显示军威的作用。
当一支军队凭自己的力量浴血奋战,把强敌彻底赶了出去,并占领了这个敌国,他们自然要扬起高傲的头 、并永远在这个日子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