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罗斯人是什么人种
俄罗斯人属欧罗巴人种,具有这一人种的基本特征:浅色皮肢,柔软的波状发,男子胡须和体毛发达,鼻窄且高高隆起,唇薄,直颌,面部轮廓清晰,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
(1)俄罗斯青年是什么扩展阅读:
礼节
俄罗斯人对人说话,如果对方是长辈、不相识的人、不亲密的人、被认为重要的或须尊重的人,就须称“您”,语气含有纯事务、客气、庄重或尊敬的意味。对平辈或晚辈的家里人、很熟的人、不须客气或尊重的人,则称“你”,语气含有随便、无拘束、亲热、友好的意味。
宗教
俄罗斯约63%的居民自称信奉东正教。其中大多数属于俄罗斯正教会,该教会在俄罗斯民族感形成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其它国家里的俄罗斯人则归属当地的东正教会。这些教会或者直接与俄罗斯正教会相连(比如乌克兰),或者历史上有联系(比如美国的东正教会)。
服饰
现代俄罗斯人的服装特色是整洁、端庄、大方、和谐。按俄罗斯的传统习惯,妇女必须穿裙子,特别是在公众场合和正式场合。而今,俄罗斯妇女仍保持着这一传统。但70年代以来,俄罗斯女青年争相仿效西方的时尚,穿起了牛仔裤,这曾引起俄罗斯社会舆论的关注。
⑵ 介绍下俄罗斯青年和老人的现状
青年人有光头党,专门袭击中国人.
在这里,3个人上街都不安全,你来吧
⑶ 俄罗斯风俗有什么
(1)他们好喝甜茶,即在茶里放糖、果酱或蜂蜜,还要吃一些甜食,如自制的蛋糕、甜点心、饼干糖果等。
(2)喜欢用茶炊煮茶。茶炊是俄罗斯特有的烧开水用的水壶,传统的由铜制成,现在常见的则是不锈钢的,结构类似于中国北方烧木炭的铜火锅。
(3)喜欢喝浓茶,现代人还常在茶中放些罗姆酒。
(4)俄罗斯人是比较注重礼貌的。“您好”、“你好”、“早安”、“日安”、“晚安”、“万事如意”、“谢谢”、“请原谅”、“再见”、“请”等等礼貌语言,人们不但在外面经常挂在嘴上,就是在家里亲人间也离不开口。
扩展资料
俄罗斯历史起源于东欧草原上的东斯拉夫人,混血的罗斯人是俄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的共同祖先。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
988年开始,东正教(基督教的东部分支)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
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莫斯科公国等多个国家,白俄罗斯、乌克兰受波兰立陶宛王国统治。东斯拉夫三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都自称是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⑷ 俄罗斯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一是勇敢顽强,好胜斗勇。
俄罗斯人喜欢勇士,具有勇士的气质。读一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看一看反映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和《攻克柏林》,再看一看平时俄罗斯人不畏严寒、对孩子不娇生惯养、崇尚英雄、喜欢当兵、运动员在赛场上顽强拼搏、“俄罗斯勇士”和“雨燕”特技飞行员在空中做系列高难度动作,以及普通人士在生活中见义勇为、拔刀相助的情景,您就会对俄罗斯人英勇坚强、不屈不挠的性格有所了解。
二是聪明智慧,富有创造力。
霍赫洛玛手工镀金器具、巴列赫和费多斯基诺微型油漆画、白底蓝花的格热尔瓷器、图拉的茶炊、沃洛戈达的丝线织物、若斯托夫托盘和纯毛大披肩等民间工艺品,反映了俄罗斯人的智慧。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许多宏伟建筑,如红场的波克罗夫教堂和克里姆林宫,圣彼得堡的冬宫、夏宫和叶卡捷琳娜宫,都是集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成就为一体的杰作。
三是激情热忱,充满艺术气质。
俄罗斯文学灿烂辉煌,才华出众的俄罗斯诗人和作家不胜枚举,其中有被誉为“俄罗斯民族诗歌的太阳”普希金、《当代英雄》作者莱蒙托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果戈理、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大托尔斯泰和小托尔斯泰、契诃夫、叶赛宁、马雅科夫斯基、叶夫图申科、阿赫马托娃等等。
四是宗教性很强,具有弥赛亚情结。
俄罗斯大多数居民信教,其中约7000万人信奉基督东正教。在俄语里,东正教就是“正确的宗教”的意思。无私心、友善、奉献、怜悯、仁慈、同情、忍耐、恭顺、禁欲主义等俄罗斯人性格特点都是在东正教影响下形成的。
五是相当勤劳,对感兴趣的事全力以赴。
俄罗斯俗语说:“懒人不受尊重。”“聪明的大脑不喜欢懒惰的双手。”俄罗斯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象非常美丽,但这是它们主人付出了辛勤劳动的结果。为了开发俄罗斯北部地区,人们花费了多么巨大的劳动!
六是幽默风趣,喜欢开玩笑。
在幽默大师契诃夫笔下,小公务员、变色龙、套中人、跳来跳去的女人等一个个小人物被刻画得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而果戈理的喜剧《钦差大臣》和长篇小说《死魂灵》简直是讽刺和幽默的范本。
七是热情好客,喜欢热闹。
俄着名文化学者利哈乔夫指出:俄罗斯人喜欢朝圣者、过路人和商人,殷勤地招待他们。“不招待一个客人,就不能让他走”。“面包和盐”礼仪是俄罗斯欢迎贵宾的崇高方式。俄罗斯人在家待客非常殷勤。
(4)俄罗斯青年是什么扩展阅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用这句中国谚语,去了解和认识另一个国度、另一个民族,也是恰如其分的。这是我在俄罗斯工作生活期间的切身感受。
俄罗斯人的性格,孕育于俄罗斯这方水土。形容俄国的自然,可以概括为一个“大”字。俄罗斯是全球领土最大的国家,它拥有郁郁葱葱的大森林,辽阔无垠的大平原和呼啸弥漫的大风雪……与此相互映衬的是俄罗斯人高大魁伟的身躯、粗犷顽强的气魄和豪爽豁达的脾气。
如果仅以上面的简单概括来勾勒俄罗斯人的性格,那只是一个“轮廓”。还应该深入地对“轮廓”进行刻画,才能表现俄罗斯人性格的“细部”。俄罗斯横跨欧亚两洲,它汇集着东西方许多民族相似、相近甚至大相径庭的文化习俗。
所以,俄罗新人喜欢引用19世纪俄国诗人尤特列夫的话自我剖析,“用理性不能理解俄罗斯,用一般标准无法去衡量它,因为在它那里存在的是特殊的东西。”诗人泛指的“特殊的东西”,大概有着历史、民族和宗教的内涵。这些因素经过千百年的碰撞、融合、交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俄罗斯人的性格。
⑸ 俄罗斯青少年喜欢做什么
主流的俄罗斯青少年喜欢读书、上网、体育锻炼(田径、冰球、滑雪、溜冰、体操、足球、篮球、乒乓球等是俄罗斯青少年的最爱)、听音乐(包括摇滚乐爵士乐)
⑹ 俄罗斯的节日的青年节
每年6月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日是青年节。节日这天,男女青年们兴高采烈地参加各种庆祝活动。有些地区的青年在这一天开展各项义务劳动,大搞清洁卫生或者植树造林。有些地区举办各种文艺演出会、联欢会。有的年轻人利用节日的喜庆气氛举行婚礼,使得节日更加热闹。
⑺ 俄罗斯还有共青团和少先队吗
90大寿俄共青团后继无人?
“社会升降电梯”停摆
本报特约记者 苏清
虽然还有共青团地铁站,甚至还有共青团城,但俄罗斯的共青团组织其实早已随着苏联的解体烟消云散了。
10月29日是曾经强大的俄罗斯共青团组织诞生90周年(1918年10月29日成立)的日子,俄罗斯媒体指出,在目前俄罗斯400多个青年组织中,没有一个能够达到当年共青团的水平。不过,几乎所有青年组织都或多或少效仿了共青团的部分特征。
俄罗斯《新消息报》指出,苏联时期,总共有两亿人加入了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之初的名称是“俄罗斯共产主义青年团”。1924年7月改名为“俄罗斯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3月改为“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根据当时党和政府布置的任务,共青团组织积极参与了征服太空、开荒以及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但后来,失去国家支持的共青团于1991年8�6�119事件后解体。
如今,俄罗斯的政党们重新表示出对青年运动的浓厚兴趣。目前俄全境有超过400个青年组织,但在专家看来,不管是民主派在上世纪90年代创办的青年组织,还是统一俄罗斯党的青年组织“纳什”、“青年近卫军”,没有一个能够与原先的共青团组织相提并论。
俄罗斯国家战略委员会的瓦列里�6�1霍米亚科夫,在谈到目前俄罗斯的青年组织时说,“这些组织效仿了共青团组织的一些特征,但并没有效仿最好的一面。”社会体系研究院副院长巴多夫斯基也表示,“这些青年组织正在模仿共青团,比如组织形式、内部准则等等,但是他们没有实现共青团组织最主要的职能。共青团组织是执政党的青年梯队,就像一部社会的升降电梯。”巴多夫斯基指出,积极参与共青团组织的活动,任何人都有机会创造自己在党内的前程,或者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这恰恰是目前俄罗斯青年组织不具备的。
对于共青团组织已经在俄罗斯消亡的说法,俄共方面并不认同。俄共代表指出,共青团存在直接的继承者,那就是“共产主义青年联盟”。现在约有10万青年人参与了这个组织。他们正在继承原来共青团的衣钵。例如在不久前的南奥塞梯冲突中,就有200名共产主义青年联盟的代表开赴那里,参加战斗。俄共也积极组织了纪念共青团成立90周年的活动,俄共主席久加诺夫还热情地接待了“共产主义青年联盟”的代表。(青年参考)
⑻ 俄国的青年男女比例是多少
有一个占领俄罗斯最佳方法!众所周知,俄罗斯人口只有1.4亿,而纯俄罗斯民族只有1亿。而且他们女多男少,青年男女比例为1:4点几(俄罗斯鼓励一夫多妻就是最好的例子)人口不但逐年负增长,而且也已经老龄化啦!只要我们中国广大男青年踊跃报名去俄罗斯找妻子,将来把他们同化,用不了100年,俄罗斯必然名存实亡!!!
⑼ 如何评价gosha rubchinskiy所代表的俄罗斯青少年亚文化
北京联盟摘要: 如何评价gosha rubchinskiy所代表的俄罗斯青少年亚文化?,上一篇:请问如果一个人长期把晚上当成白天过,日夜颠倒像出到外国倒时差 下一篇:失眠了怎么办?怎么办? 。gosha rubchinskiy所代表的russian youth subculture最早可以溯源到什么时期(苏联解体还是更早),政治色彩浓厚为什么会在近年来爆红(别告诉我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中产阶级对此有着超乎实际的酷的幻想)
⑽ 青年是什么
青年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年龄群体概念,泛指介于少年和成年之间特定年龄段的年轻人。大约是指十多至二十多岁,介乎儿童与成年人的人。这段期间的人多为学生,且也进入一种人身的转变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青年的定义,不止是天真活泼、血气充沛、勇往向前,还包含强毅的意志,进取的雄心,坚固的信仰,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所以青年,并不限于年龄。年轻的青年,固然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在知识丰富方面远胜于幼年、童年、少年;在其体魄强健方面又胜于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