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话说斯拉夫和日尔曼这两个民族,哪个战斗能力更强
在古代日耳曼人非常勤勉的买卖斯拉夫奴隶,导致斯拉夫和日耳曼语族中的“奴隶”一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当然斯拉夫在斯拉夫人自己的语言中是饱含褒义的。
斯拉夫人比日耳曼人开化更晚,5,6世纪,日耳曼人大部离开了东欧的土地向西方和南方扩张,之后斯拉夫人捡了便宜占据了易北河以东的东欧地区。由于其开化晚,战斗力平庸,奴性又重,而且还是异教徒,所以常受到日耳曼人和其他一些民族地攻击和压迫。东方的游牧蛮族更是常常掳掠斯拉夫人为奴,这种掳掠甚至持续到18世纪,所以说斯拉夫人常被视为“白种牲口“是有深刻历史原因的。
斯拉夫人中最值得骄傲的俄罗斯人,其祖先罗斯人,是在少数斯堪的纳维亚日耳曼人的统治下强大起来的。
Ⅱ 世界上最凶悍的民族有哪些
不同时期有不同答案,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至少一开始是个弱小的民族因为长期受到压迫而奋起反抗才显示出那个民族的骠悍的。本人读了那么多的书,觉得唯一连在顺境当中也比其他人强悍的应该是阿拉伯民族和俄罗斯民族。阿拉伯人自古以来逐水草而居,和其他民族的斗争之中养成了骠悍的个性。但是他们的宗教才是个骠悍的宗教,信奉伊斯教的阿拉伯人根据伊斯教教义中圣战的概念曾经在西亚和北非,甚至欧洲让当地人闻风丧胆。其作战勇猛,杀人如麻其他民族十分少见。10世纪时连当时最先进的中华民族都在中亚吃尽了阿拉伯人苦头而撤退。现在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的许多民族都被他们同化和消灭殆尽头了而且大多成为了伊斯兰国家。俄罗斯人也是一个强悍民族。自1547年立国以来几乎不间断的东征西讨,所消灭的民族多达数百个。欧洲东部所有民族都被他们打败,而西欧的法国人,德国人,英国人等曾经是世界强国的国家也曾经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而使其成为长期左右欧洲政治和军事格局的国家。东方的中华民族,大和民族也在势力最强大的时候被他们打败。在东欧地区都成为蒙古帝国统治之下的时候是俄罗斯人最早取得独立并且取代蒙古人成为东欧霸主。和中国人的战斗中连被称为“大帝”中国清朝康熙皇帝即使在初期获胜也不赶和俄罗斯长期对抗而签订了有利于俄罗斯的和平条约。
最强悍的民族:汉族(谁也灭不了) 犹太民族(怎么灭也没灭成) 德意志民族(总想灭别人) 盎格鲁-撒克逊人(不能叫民族了,算人群吧,英国美国主流都是这一人群体系) 斯拉夫民族(分支很多,其中古代东斯拉夫人与其说强悍不如说原始野蛮) 最软弱的民族:意大利民族(自从罗马帝国灭亡以来就不会打仗了) 法兰西民族(近代出了个战神还是个科西嘉人,变态程度与日本不相上下) 阿拉伯人(自从没了撒拉丁这个库尔德人领导后,就再也不会打仗了,几亿人灭不了以色列) 印度人(印度民族很多,用宗教区分人群比较好,印度人的历史不是印度人创造的而是征服印度的人创造的) 韩民族(不代表中国的朝鲜族,三姓家奴) 波兰人(西斯拉夫一支,总亡国,所以他们的国歌叫波兰永不灭亡~~
Ⅲ 俄罗斯人是日耳曼人种吗
俄罗斯人是斯拉夫民族,波兰、乌克兰都是斯拉夫民族。日耳曼是古代罗马人对北方蛮族的称呼。实际上现在欧洲的主要国家都属于日耳曼人。
Ⅳ 介绍俄罗斯的日耳曼族
现在老毛子的日耳曼族跟本地的斯拉夫人没有什么区别了,除了黄头发。
俄国立国千年,不算现在普京时代,共历三朝,即留里克朝,罗曼诺夫朝,苏联帝国时代。其中,留里克朝七百年,罗曼诺夫朝三百年。在这一千年中,大部分时间里,统治俄罗斯的是日耳曼人。
说起这留里克朝,起根儿上就是北欧日耳曼人的。东斯拉夫人居住在北起北冰洋沿岸,南至黑海,东到乌拉尔山脉的广阔的平原上。这些东斯拉夫人,从事渔猎和原始的刀耕火种的农业。因此,他们通常以分散的家宅和小村落,而不是以人口密集的村庄和城镇为单位。出现的城镇,很少发展成为主要河流沿岸的贸易中心。只有第聂伯河沿岸的基辅和伊尔门湖畔的诺夫哥罗德是当时的贸易中心;前者担负着南北运输,后者控制着东西贸易。
正是这种长途贸易,为第一个俄罗斯国家提供了基础。彼此不和的东斯拉夫诸氏族,为了平息战乱,遂邀请北欧人的酋长留里克为其统治者。“我们的国家富饶辽阔,但却没有秩序,快来管辖和统治我们吧!”于是862年,留里克成为诺夫哥罗德的第一任王公;不久以后,他的北欧追随者们南移基辅。这些北欧人,即东欧人所称的瓦良格人,他们创建了俄罗斯国家,创造了最早的俄罗斯文化。
留里克兄弟俩带着随从入主诺夫哥罗德,成为该城及周围地区的统治者,留里克朝开始,其对俄罗斯的统治自862年直至1598年。留里克的继承人奥列格后来创建了基辅大公国(882年-1132年)。
基辅大公国的着名君主除了那些开国之主外,还有奥莉加女大公和弗拉基米尔一世,前者开始接受基督教,后者则使俄国接受了东正教。
后来基辅大公国分裂为诸俄罗斯公国,被蒙古人征服达两个世纪,这些俄罗斯王公,都是北欧人的后裔,都是留里克朝的贵族兄弟。
在南方罗斯被蒙古统治期间,唯一幸免于蒙古统治的北方公国诺夫哥罗德,在大公涅夫斯基亚力山大的率领下击败了瑞典人的进攻,正如两次世界大战中,击败德国人的主力是德裔美国人一样。
通过讨好蒙古人而悄悄崛起的莫斯科王公,也是留里克家族成员。
1446年,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二世被敌俘获并刺瞎双目,其子6岁的小伊凡起初躲藏于隐修院,后被秘密送往安全地方。同年父亲获释后,小伊凡才结束了逃亡回到父亲身边。在父亲的教诲下,伊凡学习了作战和治国之道。他12岁便担任远征军统帅,深入北方地区,指挥大军肃清残敌;18岁又挥师南下,与宿敌鞑靼人作战。1462年3月27日,22岁的伊凡即位,成为莫斯科大公并首次自称为“全俄罗斯的统治者”,这就是伊凡三世。他在位期间做了两件大事,统一俄罗斯,推翻鞑靼统治。从他的继承人瓦西里三世(1505—1533)开始,俄罗斯的君主都称“沙皇”(源于古罗马执政官“凯撒”——Caesar),沙皇俄国的历史开始了。
伊万四世(1533——1584)执政期间极力对外发动战争,扩张领土,同时以残暴的手段铲除异己和镇压民众,从而获得伊万雷帝的称号。他消灭了残存的一些鞑靼小汗国,将俄国领土推进到伏尔加河以东。1584年,伊万四世去世。1598年沙皇费多尔过早离世,身后无子。至此,留里克朝绝嗣。此后,俄国皇位更迭,战乱频繁,进入混乱时期。日耳曼人对俄罗斯七百年的统治暂时告一段落。
1613年,俄国军队赶走了波兰军队之后,贵族米哈伊尔-罗曼诺夫(1613——1645)被推举做沙皇。从此开始了罗曼诺夫皇朝(1613-1917)。这算是正经八百的俄罗斯族的君主。1645年,沙皇米哈伊尔去世,其子阿列克塞-米哈伊洛维奇(1645——1676)继承皇位。这时,欧洲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而罗曼诺夫朝的几任沙皇却顽固坚守封建农奴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导致各种矛盾的爆发,市民骚动和农民起义此起彼伏。17世纪最大的一次农民反抗运动当属斯杰潘-拉辛领导的农民起义。
在短暂的俄国本土皇室统治时期,出现了俄罗斯帝国第一位大帝,彼得大帝(1689——1725)。1689年,阿列克塞-米哈伊洛维奇的幼子彼得即位,他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彼得大帝。十七世纪末,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均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十七世纪初的混乱年代将俄罗斯国家推向毁灭边缘。彼得一世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引进欧洲的先进科学技术,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能实现进一步扩大疆域,实现自己的俄罗斯帝国梦。他首先隐姓埋名,亲自到欧洲各国考察和学习科学技术;然后,大力开办兵工厂、造船厂、金属冶炼厂、化工厂等;他不仅从欧洲各国引进了大批专家和技术人才,同时还强迫贵族学习知识;他大力发展各级教育、建立海军学校、军事技术学校以及国家科学院;推行新历法,发展通讯事业。在短短的几年里,俄罗斯的工业生产、教育、强大的海军、陆军都建立和发展起来,俄罗斯迅速增强了国力和军事力量,在北方战争中击败瑞典,夺得了北方出海口,从而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彼德大帝还有一大业绩,在荒无人烟的涅瓦河畔沼泽地建设一座新型港口城市——首都彼得堡,在那里建造军舰,建设海军。为了推行改革,彼得一世用残暴的手段镇压一切反对派、屠杀敢于反抗的民众,甚至对自己的儿子也毫不手软。
1725年,彼得大帝死去。此后,经过一番皇位争夺,1761年,俄国皇位重又为日耳曼人所占据,直到俄罗斯帝国灭亡。
事情是这样子的,彼得大帝死后,其孙彼得二世即位,但很快就感染天花而死,罗曼诺夫朝的男性后代绝了种,于是,先是彼得大帝远嫁德国的侄女取得皇位,成为安娜女皇。安娜女皇死后,彼得大帝的小女儿叶丽萨维塔夺得皇位。这位女皇颇为能干,治国有方,但她也有不幸事,她的德国未婚夫早死,此德国小伙颇为英武,他死之后,叶丽萨维塔矢志不嫁,当然也就没有正式的皇子。彼得的大女儿也远嫁德国,与德国丈夫生有一子乌尔里希。叶丽萨维塔就把这个姐姐的孩子接到俄国,作为皇太子,改名为彼得,费多罗维奇。
再说叶丽萨维塔未过门的德国婆家,虽是贵族,经济却颇为窘迫,听说叶丽萨维塔成为女皇,忙发来贺信,这女皇对未婚夫家一直是极为热情。后来听说小姑子有个女儿,便接到俄国,改名叶卡捷琳娜,女皇做主,让皇太子彼得和叶卡捷琳娜成亲。
您看仔细喽,这彼得和叶卡捷琳娜都是根红苗正的德国人,所以他们的后代保罗一世,保罗的儿子,那个摧毁拿破仑帝国的亚力山大一世,亚力山大的兄弟,那个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大败,愤而自杀的尼古拉一世,尼古拉一世的儿子亚力山大二世,亚力山大二世的儿子亚力山大三世,亚力山大三世的儿子,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当然也就都是德国人的后裔了。
叶丽萨维塔去世后,皇太子即位,是为彼得三世。这彼得三世,是个不忘本的好同志,是铁杆哈德派,时刻不忘自己是德国人。他极为崇拜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刚一即位,立刻报效故国。当时,普鲁士在七年战争中,被俄国奥地利和法国打得找不着北,普王身上揣着毒药,随时准备自杀。彼得三世一上台,立刻停止对普作战,归还所有侵占的普鲁士领土,并且派俄军协助普鲁士作战。本来面临亡国之难的普鲁士,绝处逢生,击败奥地利,一跃成为德意志强邦。
彼得三世还坚持信奉路德教,拒不改宗东正教,德籍官吏遍布俄国朝廷,连俄军总司令也由德国人担任。
那叶卡捷琳娜却完全不同,她的家庭不富裕,所以,她对德意志故乡没有什么好印象,相反,地广人众的俄罗斯,却使她十分热爱。这位皇后玩了命地学俄语,学习俄罗斯的风俗文化,改宗东正教,拼着命,想尽快融入俄罗斯社会中去。
由于夫妻二人感情不和,渐渐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叶卡捷琳娜抢先发动政变,杀死彼得三世,成为女皇。
叶卡捷琳娜登基。推行“开明专制”政策,主张自上而下地取消和改革业已过时的封建制度。她在位期间,镇压了普加乔夫哥萨克暴动,还频频发动对外战争,大大扩张了俄国的领土。她伙同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攫取了波兰62%的领土,灭亡了波兰共和国,在波兰建立殖民统治。她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夺得了黑海沿岸的大片土地,使俄国船队能顺利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实现了彼得大帝都没能实现的梦想。
在亚洲,叶卡捷琳娜通过修筑军事堡垒,蚕食高加索,侵入中亚北部的哈萨克草原。到18世纪80年代,俄国完全占领了西伯利亚北部。俄国还从亚洲东北部越过白令海,占领了北美阿拉斯加,俄国成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叶卡捷琳娜的文治武功使得俄罗斯帝国达到极盛,她也因此成为俄罗斯帝国两大帝之一。
不过,虽然自彼得三世后,俄国历届沙皇都是德国裔。但是,除了彼得三世外,自叶卡捷琳娜大帝以下,在精神上和相貌装束上,历代沙皇可以说都是不折不扣的俄罗斯人,与德国已没有什么关系了,正如留里克朝的各位王公,除了开国的留里克兄弟还被认为是北欧人以外,其他后来的王公,从里到外,早已是毫无疑问的俄罗斯人了。
Ⅳ 巅峰时的哥萨克人和日耳曼人,哪个战斗力最强
哥萨克人。哥萨克人的起源是蒙古人,蒙古征服了半个欧洲,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性都影响了一大批欧洲人,这些受到蒙古文化影响的欧洲人就是最初的哥萨克人。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俄罗斯。当初蒙古的铁骑,从东到西,一马平川,踏平了无数的国家,建立起来一个庞大的世界级别的帝国。
俄罗斯的发展,是蒙古帝国内乱。大家都知道蒙古帝国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内部权力的纷争,导致了蒙古帝国很快地分崩离析。俄罗斯发展起来后,被周围的东欧国家抵制,一时间停止了扩张的脚步。但并没有停止实力的增长,因为他们在停下来消化之前的收获。果然,后来俄罗斯消化完毕后,他们学习蒙古建立起来的铁骑,再次势不可挡慢慢地发展成为了如今的俄罗斯。
而日耳曼人曾经也很强,但是分布太过于散乱,内部的文化也不想哥萨克人这么野蛮彪悍,所以战斗力是不如哥萨克人的。
Ⅵ 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哪个更壮
斯拉夫人,斯拉夫人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比较好
首先斯拉夫人的起源本来就是古雅利安人和多个种族的混血,所以身体基因上混血优势比较明显(野蛮+野蛮)
在公元前一万年左右的史前时期,斯拉夫人的原始居住地是亚洲西部以及欧亚大陆桥,公元前3世纪或2世纪间移居到欧洲东部某些地区。公元5~6世纪时,日耳曼人受东北亚民族匈奴人的压迫向西移动,连锁式地引起了斯拉夫人的大迁徙——斯拉夫人向西进入奥得河和易北河——萨勒(Elbe-Saale)河之间的地区,向南进入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匈牙利、巴尔干地区,向北则沿着第聂伯河上游迁移。西斯拉夫人的文化和政治生活已和一般的西欧、中欧模式合为一体。俄罗斯人和巴尔干斯拉夫人因其土地分别被蒙古人和突厥人所侵扰、统治。
其次历史上斯拉夫人受到的压迫还有内部的混乱是数不清的,彼此内部就比较争强斗勇(比如波兰和俄国,巴尔干半岛国家),也比较好战(波兰骑兵就打败过条顿骑士团)
第一次瓜分波兰
1772年5月,沙皇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国在彼得堡会谈,于8月5日签署第一次瓜分波兰的条约。据此,波兰丧失了约35%的领土和33%的人口,波兰成为俄、普、奥的保护国。1793年1月23日,俄、普在彼得堡签订第二次瓜分波兰的协定,经第二次瓜分,波兰成为仅剩领土20万平方公里,人口400万的小国,成为沙俄的傀儡国,波兰国王未经沙皇许可,不得与外国宣战与媾和。1795年1月3日,俄、奥签订第三次瓜分波兰的协定,10月24日,普鲁士也在协定上签署。根据该协定,波兰领土被全部瓜分。俄国吞并了立陶宛、库尔兰、西白俄罗斯和沃伦西部,把边界推进到涅曼河—布格河一线,共12万平方公里,人口120万。奥地利占领了包括克拉科夫、卢布林在内的全部小波兰和一部分玛佐夫舍地区,共4.75万平方公里,人口150万。普鲁士夺得其余的西部地区、华沙、其于部分的玛佐夫舍地区,共5.5万平方公里,人口100万。至此,存在了800多年的波兰国家灭亡了。概括在三次瓜分波兰的过程中,沙俄夺占的领土约占原波兰领土的62%,共约46万多平方公里,普鲁士夺占约20%,共约14.11万平方公里;奥地利夺占约18%,共约12.18万平方公里。经过了这三次瓜分之后,波兰亡国,波兰就从欧洲地图上消失长达123年多年之久。
斯拉夫人(加波罗的人)对抗日耳曼人
坦嫩贝格会战。1410年波兰王国、立陶宛大公国的联合武装力量与条顿骑士团国家进行的着名战役。条顿骑士团是十字军东侵时,于12世纪末由德意志封建主在巴勒斯坦创建的。1226年,波兰马索维亚(今马佐夫舍)公国康拉德公爵招来骑士团,给予封地,用于征讨普鲁士人。骑士团在征服普鲁士人后,不但不臣服于波兰,反而抢占了波兰濒临波罗的海的领土,并于13世纪末建立了骑士团国家,严重威胁着波兰的安全。1410年7月15日,波兰、立陶宛联军以及支援他们的罗斯和捷克军队共约4.5万人,在国王瓦迪斯瓦夫二世·亚盖洛(见亚盖洛王朝)率领下,与大首领U.von容金根指挥的3.9万名骑士团军人,在波兰东北部的格伦瓦尔德和坦嫩贝格之间的地域展开激战,联军大捷,骑士团惨败,大首领阵亡。这次战役使骑士团一蹶不振,制止了它对波罗的海沿岸波兰土地的进一步侵略。
还有就是生存环境吧,斯拉夫人是欧洲大陆的几个角,日耳曼人则是欧洲的中心,演化的结果就是斯拉夫人更耐不良环境,也比较坚韧和凶悍吧。二战中苏军就是乌拉战术,人海战术,其次波兰起义,也是非常惨烈,但是勇敢的一个事件。
华沙起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兰地下军反抗德国占领军的战役。这场战役是在1944年8月1日开始的。波兰地下军的目的是想在苏联红军到达华沙前解放德国的占领,以避免受到苏联的控制。50,000波兰地下军采用了游击战对抗25,000德军,整个起义持续了63日,直到1944年10月2日,波兰军队方才向德军投降。在波兰方面有大约18,000名军人和超过250,000名平民死亡,另有大约25,000人受伤。德军方面有大约17,000人死亡和9,000人受伤。
虽然华沙起义和华沙犹太人居住区起义经常被人混淆,但是这两个事件是没有关系的。华沙犹太人居住区起义是在1943年4月19日爆发,比华沙起义早一年。而且,这两个事件的目的也是不同的。华沙的犹太人的目的是宁愿死在华沙,而不去集中营,所以他们在还有能力时抵抗纳粹德国。一般西方国家认为,在整个华沙起义,波兰地下军没有得到盟军的任何援助。虽然苏联红军早在1944年7月29日就已经达到维斯瓦河的东岸,但他们没有向波兰地下军提供任何帮助。因为斯大林是反波兰流亡政府的。
波兰地下军投降后,希特勒命令德军将华沙夷为平地。结果85%的地方都被毁坏。直到1945年1月17日苏军才进入华沙。
Ⅶ 日本是大和民族,那俄罗斯是什么民族德国是日耳曼民族
俄罗斯境内主要分布着俄罗斯族、乌克兰族、鞑靼族等。其中俄罗斯族人口有11900万,约占其总人口的80%。
俄罗斯人与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源于同一祖先。它们的祖先是9至13世纪形成的古罗斯部族。13世纪的时候,鞑靼蒙古族征服了古罗斯地区,并统治该地区长达240年之久。在与蒙古征服者斗争和建立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过程中,古罗斯人逐步分化为三个民族,俄罗斯民族逐渐形成。随着沙皇俄国的对外扩张和领土的扩展,俄罗斯人于公元16~17世纪占据了伏尔加河下游、乌拉尔、北高加索和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18~19世纪又扩展到波罗的海沿岸、外高加索、中亚、哈萨克斯但和远东地区。在与其他民族广泛的接触和杂居过程中,接受了其他民族的许多优秀文化成份和生产技术。在各地区的不同条件下,俄罗斯人到19世纪中叶形成若干个支系,其中主要有南方支系和北方支系。二者在语音、服饰、礼仪和建筑风格上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南北两大支系之间还形成了一个兼有两者特征的中部支系。另一个支系是哥萨克人。他们原是逃避封建农奴制压迫从俄国中央地区逃到边疆的农民和城镇工商民,后被沙皇政府雇佣当兵,在沙皇向西伯利亚、中亚、高加索扩张过程中充当急先锋,起了重要作用,因此长期享有各种特权。按地域分,哥萨克人又可分为顿河、库班、乌拉尔、西伯利亚等几个族群。十月革命后,哥萨克人的特权被取消,多参加农业生产。此外,还在白海沿岸形成了沿海族群,在阿尔泰地区形成了旧教派族群,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形成了带有当地少数民族特点的若干族群。
Ⅷ 日耳曼民族怎样的他们凶悍吗德国人是他们的后裔吗给我介绍一下
代日耳曼人:满头金发、肌肉发达,头戴角盔,经常饮酒狂欢,发生混战。事实上,日耳曼人性格坚毅,骁勇善战。但他们生活非常艰苦,时常陷入饥饿的困境。历史学家黑勒德伽尔德·埃勒斯内尔在本书中生动地描述了辛布里人和条顿人是如何告别他们的家乡——北欧,去南方寻找更好的生活环境。从辛布里人和条顿人的大迁徙开始,日耳曼人一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因为农业歉收和自然灾害等原因,他们四处迁徙;同时,日耳曼人还要抵抗罗马人的进攻,捍卫自己的领土。日耳曼人(Germani或Germans)亦称条顿诸民族(Teutonic Peoples),指使用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诸语言的任何一个民族。日耳曼人是一些语言、文化和习俗相近的民族的总称。这些民族从前2千年到约4世纪生活在欧洲北部和中部,即波罗的海沿岸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日耳曼人属于雅利安人种,语言属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日耳曼人不称自己为日耳曼人。在他们的漫长历史中他们可能也没有将自己看作是同一个民族。民族大迁徙后从日耳曼人中演化出斯堪的纳维亚民族、英格兰人、弗里斯兰人和德国人,后来这些人又演化出荷兰人、瑞士的德意志人、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的许多白人。在奥地利也有许多日耳曼人后裔。许多这些新的民族今天都是与其它民族混合而成的。
Ⅸ 俄罗斯人是日耳曼人吗
不清楚。
日耳曼人是古代一些语言、文化、血缘和习俗相近的民族(部落社会)的总称。古罗马人将公元前2千年到约4世纪生活在欧洲北部和中部,使用日耳曼语族的各种语言的民族,统称为日耳曼人。日耳曼既不是一个民族,也算不上一个种族,今天各日耳曼国家也不称自己为日耳曼人,更多的是以语言划分的民族集团。民族大迁徙后日耳曼人中演化出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民族、德意志人、奥地利人、英格兰人(盎格鲁-撒克逊人)、弗里斯人、法兰克人、哥特人、勃艮第人、伦巴第人、汪达尔人,后来又从这些人中演化出荷兰人、瑞士人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的许多白人。这些新的民族今天都是日耳曼人后裔与其它民族混血而成的。
Ⅹ 俄罗斯人和德国人有什么区别吗 也就是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的区别 具体点
德国人只是日耳曼人其中的一个品种,相对西边的邻居稍微纯一点,但是还是不如他的北欧邻居纯。但是他们和法国人的日耳曼人成分主要都来自法兰克族群。英格兰人也是日耳曼人,但和他们不是一个族群,他们是海上来的维京人。其他比较大的族群大部分都被罗马摁死了。
俄国人是东斯拉夫人,相对西边的邻居有一定混血,主要是维京人的。除此之外,罗斯人是被罗马人教化而开化的,他的文明算是罗马的儿子辈,他本身又和罗马结亲+结盟,所以从立场上来说,和罗马的敌人,现在的欧洲人不同;之后又被蒙古统治了很长时间,影响了他的民族性格。所以虽然都是黄毛,但是三观和欧洲人迥然不同。
俄罗斯人和德国人在外貌上是有分别的德国处在中部欧洲的平原上而俄罗斯人却在东欧以至更高纬度地区生活虽然同是欧罗巴人种(也就是平常说的白种人)但是俄罗斯人更为高大、鼻梁高挺不像其它欧洲人那样眼凹陷那么深我相信全世界的人都会说俄罗斯女人要比德国女人要好看就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