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近年来世界和俄罗斯的能源状况及前景预测
世界石油市场价格从稳步下降到急剧上升的转折点是1999年。与1998年相比,世界的石油需求增长了1.1%,而开采量下降了2.1%。1999年全世界石油产量少于1998年的主要原因是“欧佩克”成员国降低了产量。其中,减产最多的是沙特阿拉伯(3000万吨)和委内瑞拉(1600万吨)。相反伊拉克的石油产量增长迅速,近两年增长了1.5倍。所以,1999年伊拉克回到了世界产油国的前10位。而美国在油价下跌期间曾关闭了许多低产井使产量急剧下降。因此,目前产油大国的前三名是沙特阿拉伯(3.84亿吨),俄罗斯(3.03亿吨),美国(2.95亿吨)。
从探明储量的情况来看形势并不乐观,1999年世界石油储量减少了1.8%。其中,美国的石油储量几乎减少了7%,美国政府也称这是近53年来最大的降幅,各个州已探明的新增储量仅能弥补采油量的24%;而“欧佩克”国家增加了1.3%,使他们在世界储量中的份额占到43.5%。在更长的时间段里对储量进行分析可得出结论,近十年来天然气储量增加了22.3%,而石油储量仅增加了1.7%,也就是说天然气储量的增长是石油储量的10倍。
表1.2给出了世界各地区和主要石油消费国1998~2000年每天石油需求量的数据,其中1998年为来自国际能源署石油月报的实际数据,1999年为估计数据,2000年为预测数据。
表1.2 1998~2000年对石油的需求量(百万桶/天)
俄罗斯1991~1998年经济危机中主要燃料的产量急剧下降,石油减少了34%,天然气减少了9.5%,煤(与1988年相比)几乎减少1倍,在工业生产实现攀升的时候第一次出现了尖锐的能源短缺现象。
俄罗斯目前每个居民的石油平均消耗量相当于美国1920年的水平。也就是说,美国一个居民的年平均石油消耗量为3吨,加拿大、挪威、芬兰、瑞士为1.9~2.6吨,欧盟国家为1.6吨,日本为2.2吨,俄罗斯仅为0.9吨(但在苏联解体前的1990年曾达到过将近2吨)。必须看到,近年来俄罗斯的能源生产与消费领域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导致能源不足的现象漫延。这里指的是,1991~1999年给燃料-能源行业的投资缩减了2倍。自1994年起石油、天然气的新增储量开始小于其开采量。而在改革年代,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耗电量增长了0.5倍,一些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大量损耗:煤炭工业损耗率为56%,天然气为35%,采油部门为51%,石油化工为80%左右,电力工程为48%。现有的输油管网损耗了63%,将近40%的发电站已运行25年以上。表1.3中引述的数据可说明这一情况。
表1.3 1998年反映俄罗斯燃料-能源部门不稳定因素的相关指标
1998年一次能源的产量只相当于1990年水平的73.7%,这时国内产品总量降至1990年的60%,而能耗却为1990年的70%。为什么生产不景气,对燃料和能源的需求量却下降不多呢?原因在于:市政、居民生活和农村经济的能耗水平有所提高,即内需增大了,同时许多工厂的生产不景气使能耗比增大,从而使1998年的国内总能耗比1990年提高了16%。
专家们的基本观点是,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情况将进一步恶化:到2005年一次能源的产量只能达到2000年的80%,国内燃料和能源的供应量将比1998年下降30%,采油量下降18%,发电量下降11%。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俄罗斯的能源安全体系具有特别意义。安全体系应包括保证国家能源工业稳步发展的理论和规则体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发点,把保证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的理念作为主要内容具体化。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当然有必要全面了解世界一次能源的消费和生产趋势(表1.4)。
我们注意到,由于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变好,由东南亚1997~1998年金融危机引起的石油需求下降趋势已被遏制,使得石油需求量出现新的增长。这时“欧佩克”成员国于1999年首次突然提高了石油产量。但是,由于缺乏世界石油储量的确切信息,所以当前国际石油市场上仍迷漫着一种不安情绪。国际能源署认为,在1999年底和2000年初人们已开始开采“库存”的储量。国际能源署和国际能源委员会第15次世界能源代表会提出了2020年之前世界能源需求量的预测报告,报告中列举了三种发展世界能源经济的可能方案(表1.5)。
表1.4 各时间段世界发电所需能源的增长速率
表1.5 世界能源需求量预测
注:分子——需求量,×10亿吨标准燃料;括号内的数据——能源载体在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分母——与1990年相比的增量。
(1)参考方案——在保持20世纪80年代下半叶年均经济增长率3.3%的前提下,假设各国能耗下降的速率比以前更快,世界的能源需求将由1990年的125亿吨增至2020年的191亿吨标准燃料。
(2)加速发展的方案——假设发展中国家将以比参考方案更高(增加1%)的经济增长率发展,2020年能源消耗几乎要增长1倍,达247亿吨标准燃料。
(3)环保方案——尽量考虑到环境保护政策的要求,假设各国的能耗下降速率比近15年来快50%,则到2020年世界的能源需求将增加30%,为160亿吨标准燃料。
众所周知,大量已探明的石油储量都集中在“欧佩克”成员国(大于1060亿吨),主要分布在中东和近东地区(将近900亿吨),这些国家完全有能力长时间进行高速开采。但考虑到目前国际上的石油供求关系非常复杂,预计将来石油供应的形势将更严峻。可以肯定,今后世界油价必然上涨,为获取石油来源和争夺远景区地质勘探权的斗争必将加剧。
据国外专家预测,世界上有70%未开发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中东和近东地区、前苏联地区和美国。所以人们特别关注五个有油气前景并在近年来已投入大量开发的地区:巴西的卡姆波斯地区、东委内瑞拉地区、前苏联的北卡斯皮斯克和卡尔斯克地区、沙特阿拉伯的波斯湾省,以及新的含油气区域——中国西部的塔里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巴布亚地区和巴列海东部。
世界天然气资源的相关数据列于表1.6。
表1.6 截止1999年1月1日的全球天然气资源
注:据1994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召开的国际天然气资源代表大会资料。单位:上表—万亿m3,下表—%。
对许多国家来说,随着自有资源的枯竭,天然气的供应形势将进一步复杂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得不去寻找并开发新的含气区域,其中包括一些难进入的地区。
Н.А.克雷洛夫对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远期前景做了预测。他认为,第一阶段(25~30年内)将在已经开发或打算开发的矿区进行开采;第二阶段(至2100年)的石油天然气基地就是今天尚未勘探的地区。目前主要用地质模拟的方法来对这些地区的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资源预测的重要基础。预测2030年以后的采油动向时,他以1993年1月1日公布的俄罗斯陆上和水上石油资源评估资料、报告和历史资料为基础。他认为,报告中提到的已投入60%~70%资金但目前尚未探明的资源可能就是21世纪的工业储量。Н.А.克雷洛夫预测,在2030~2100年间俄罗斯将进入采油量下降的阶段,但下降的速率可能逐步减缓,到2100年石油和冷析油的产量可能达1.8亿~2.0亿吨(图1.2)。他把21世纪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分成三个大阶段:
图1.2 俄罗斯年采油量(包括含气冷析油)实际值和至2100年预测值的曲线
图中1、2、3分别表示最大值、最可能的值和最小值
(1)2000~2030年:开发西西伯利亚的资源,并开始开发巴伦支海、喀拉海、萨哈林岛大陆架和东西伯利亚的资源。
(2)2031~2060年:在开采强度下降的情况下继续开采西西伯利亚气田,开发喀拉海和巴伦支海、东西伯利亚的资源,并开始勘探北极东海。这时大陆架和东西伯利亚的开采强度开始普遍下降。
(3)2061~2100年:继续开发北极西部水域的资源并开始开采北极东部海域的资源,在西伯利亚开采强度进一步下降的同时,继续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陆地资源。
作者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他专家的研究成果——“21世纪世界能源的需求动态及燃料-能源基地的结构”相吻合。
虽然人们在预报世界石油开始减产的时间上有些分歧,但有一个结论是共同的,即在21世纪前25年必然会出现石油减产。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欧洲经济委员会下属的动力委员会预测,到2005年全球煤的需求量将是1990年的1.24倍(由33亿增至41亿吨标准燃料)。国际能源委员会预测,在1990~2020年间世界煤炭的需求量按参考(中等)发展模式将增至46亿吨标准燃料,或者说2020年将是1990年的1.39倍;而按快速发展模式将增至69亿吨标准燃料,或者说2020年将是1990年的2.09倍。
不同的学者对全球煤炭的需求量做出了或乐观或保守的预测。例如,德国学者屠达斯预计,到2060年煤的需求量将比1980年增加3倍,在2060年和以后的200年里煤将是世界的主要能源。契德维克则认为,煤的产量将平稳而适中地增长,他对欧洲和原经互会国家煤炭工业的发展前景不看好,缺乏信心。许多专家还预测,可用露天方法开采的煤炭资源将很快用尽。随着煤炭需求量的增长,无论露天采区还是地下采区的煤炭资源都将被快速开发。
煤炭的主要应用领域还是发电。许多国家一半以上的能耗来自煤发电厂提供的电能。例如,美国每年有将近2/3的煤炭产量用于发电。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在新建的发电站里将采用组合循环工艺,使燃烧效率由现在的35%~40%提高到45%以上。
随着石油天然气储量的消耗,人们期待着在煤层气化领域取得新的技术突破。因为世界上煤的储量非常巨大,那怕只有一小部分能用来产生人工流体燃料也是很可观的,可以从本质上改变世界经济的面貌。
目前世界主要产煤国家——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波兰等国将成为主要的煤炭生产和出口国。中国计划到2010年采煤20亿吨;美国在采用“净化工艺”的条件下,到2010年将产煤11.95~13.88亿吨。可以预计,哥伦比亚、巴西、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越南和其他国家煤的开采量、消耗量和出口量也将增加。
可燃页岩是我们关心的另一个热点。加拿大和前苏联都曾做过许多利用可燃页岩作为热电站燃料的试验。然而,可燃页岩更吸引人的用途是将来可作为获取人造石油和其他化工产品(包括副产品二氧化钛)的重要来源。今后应按这个目标来开发利用莲斯克矿区的大量可燃页岩储量。
国际原子能办事处和欧洲原子能铀矿组的技术委员会会议指出,在1995~2010年期间全世界对铀矿的需求量为106.8万吨,其中包括WOCA成员国的87.7万吨和其他国家的19.1万吨(表1.7)。据全俄矿物原料和资源利用研究所的数据,再结合某些原子能欠发达国家(例如一些亚洲大陆国家)准备快速发展原子能的预报,可以肯定今后原子能的需求量将出现实质性增长,许多国家都将开展铀的开采和加工。其中,中国准备到2010年使铀的生产至少达到3500吨/年。
表1.7 2010年之前每年对铀的需求量预测
注:
一些铀矿的主要用户(西欧和东欧某些国家,日本,美国等)由于自身缺乏铀矿资源,所以将主要依赖从铀矿丰富、开采业发达的国家进口。这些国家主要指加拿大、澳大利亚、尼泊尔、纳米比亚,而巴西、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和乌克兰也可能成为铀矿的出口国。将来通过销毁核弹头,从高浓缩铀中获得的低浓缩铀也将成为原子能发电站核燃料的重大补充来源。
即使采用“绿色”运行模式,原子能发电的成本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俄罗斯原子能发电站发出1千瓦小时电能的成本是15.2戈比,而天然气发电成本是23.6戈比,重油发电是72.7戈比,煤发电是44.5戈比。
预计今后十多年的特点是,发展中国家对包括原子能在内的能量需求也将猛增。考虑到1995~2010年间许多矿山将由于储量枯竭和其他原因而停产,所以必须加速铀矿新区的勘探和开发,在形成等级储量的矿区引进新的采矿设备,使采矿成本控制在80美元/千克之内,将来再升至130美元/千克。这样将有利于提高采矿速度,并繁荣世界的铀矿贸易。近期内,许多国家(包括原子能技术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面临铀原料的供应问题。所以,争夺铀原料必将成为一个尖锐的世界性经济政治问题。
至于其他的未来能源,还有钍、氚、天然气水合物、泥炭和地热等。目前人们尚未注意到可作为能源载体的钍。但是现在工业应用钍的工艺已研制成功,其主要优点是钍比铀在环保方面要安全得多。而且还有一点很重要,钍的矿产地就是采锆矿时产生的矿渣。所以对钍资源必须重新评价。氚的储量有无限大。天然气水合物是将来可能的动力原料之一,我国北方的海洋中就有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显示。应从农村经济的需要出发对泥炭重新评价。再远的未来,人类将大量从地热和海洋能中获取热能。
Ⅱ 全世界石油储备还有多少,全世界每天消耗多少石油
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中国750万桶.全球保有储量还可开采大约41年.
Ⅲ 俄罗斯油气资源概况
俄罗斯目前是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年产石油5亿吨左右。石油是俄罗斯的主要能源,也是重要的出口物资。2009年俄罗斯石油(包括凝析油)出口2.47亿吨。石油工业在俄罗斯国民经济中居重要地位,是重要的支柱产业部门。俄罗斯也是世界上天然气资源最丰富、产量最多、消费量最大的国家,还是世界上天然气管道最长、出口量最多的国家,有“天然气王国”之称。
俄罗斯国土面积1707.54万平方千米,广阔的国土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有油气前景的陆地和海域面积约1290万平方千米,其中大陆架和海域面积为560万平方千米。俄罗斯石油、凝析油和天然气的总资源量分别为353.5亿吨、8.4亿吨和98.74万亿立方米。截至2001年底,俄罗斯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67亿吨,居世界第七位,占世界总储量1400亿吨的4.7%;原油探明程度不足34%,凝析油探明程度不足15.6%;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47.57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储量149万亿立方米的31.9%
俄罗斯油气资源虽然丰富,但从地理分布上来说不十分合理,绝大部分储量集中在西伯利亚,远离国内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消费中心,仅西西伯利亚和伏尔加-乌拉尔地区的原油储量就占全俄的75%左右,其次为蒂曼-伯朝拉地区。俄罗斯的原油生产主要集中在上述三个地区。其北部沿海及近海地区将是有希望的原油蕴藏区。天然气也主要分布于西西伯利亚地区,其探明储量占全俄的80%左右;其次为伏尔加-乌拉尔区、科米自治区共和国、北高加索等地。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利用程度低,仅为3%和9%,而在石油天然气消费水平高的地区,储量开发利用程度已超过50%,发现新油气田的几率大大降低。
俄罗斯共有8个大油气区,其中主要油气区有5个:①西西伯利亚大油气区。西西伯利亚油气区面积约350万平方千米,油气资源十分丰富,1988年最高产量达4.1亿吨。该区共发现300多个油气田。已开发的油田主要集中在鄂毕河中游地带的下瓦尔托夫斯克、苏尔古特油田区和萨伊姆油区。②欧洲的伏尔加-乌拉尔大油气区。该油气区位于俄罗斯西部,面积约78万平方千米,1970年最高产量达到2亿吨。该区共发现900多个油气田。其石油产量仅次西西伯利亚,位居第二。③蒂曼-伯朝拉盆地。该盆地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东北部,它是俄罗斯继西西伯利亚、伏尔加-乌拉尔之后的重要油气产区和远景区,共发现油气田70多个。④东西伯利亚大油气区。该油气区位于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面积约400万平方千米,预测石油储量为115亿吨,天然气储量为44万亿立方米,目前只探明很小一部分,是继西西伯利亚大油气区之后将要开发的另一大油气区。已发现几十个油气田,成为俄罗斯重要的油气产能接替地区。⑤俄罗斯周边海域大陆架含油气远景。俄罗斯周边海域面积620万平方千米,其中水深200~300米大陆架面积45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海洋大陆架面积的13%。据地质学家预测,上述大陆架面积中的80%,即360万平方千米为含油气远景区。
俄罗斯周边海域油气潜在可采资源量可达900亿~1000亿吨(折合成原油),比北海油气储量大6倍。石油和天然气比例中,天然气的预测资源量又占有绝对优势,石油占比重不超过15%~20%。根据俄罗斯政府制定的计划,到2020年俄罗斯在大陆架探明的油气储量有望分别达到130亿吨和20万亿立方米
Ⅳ 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多少
根据俄罗斯海关数据,2019年1~10月,俄罗斯累计出口原油2.23亿吨,约占其原油总产量的47.8%,其中向独联体国家出口1400万吨,同比减少10%,主要受土库曼斯坦和白俄罗斯进口量减少的影响;对非独联体国家的原油出口量达到2.09亿吨,同比增长5.6%,主要受对中国原油出口量增加推动。预计俄罗斯2019年原油出口总量为2.68亿吨,同比增长3.9%。按照目前62美元/桶的乌拉尔原油平均水平估算,预计俄罗斯2019年的原油出口收入约为130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3%。
Ⅳ 世界石油大国排名
截至2018年,世界石油储量排名如下。
1、委内瑞拉
委内瑞拉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按照其每日消耗74.6万桶计算,在不考虑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长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储可供其使用775年。
2、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储存,其国家90%的经济来自于出口石油燃料,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
3、加拿大
加拿大的石油储量位居世界前茅,但是很多人说起石油只会想到中东地区,其实是加拿大出于保护自然资源的考虑,并没有过多的去开采石油。
4、伊朗
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欧佩克第二大石油输出国,其国家工业主要以石油开采为主,国家经济命脉和外汇也主要以石油为主要来源,可以说石油收入占据了伊外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5、伊拉克
伊拉克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原油储量本是世界排名第四,在伊拉克石油是国家的经济支柱,工业也主要跟石油有关,70%的天然气属于石油伴生气。
6、科威特
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国民的经济支柱主要以石油的出口和天然气为主,是整个中东海湾地区的石油大国,石油和天然气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
7、中国
虽然中国一直都被称为“进口原油大国”,但其实我们国家的石油资源其实也很丰富,虽然发现了大油田,但是由于技术和时间问题,开采量可能不是很大,加上要维持稳定,所以一直都进口大量的原油。
8、阿联酋
1962年的时候就成为了世界第五大原油出口国、阿拉伯第二大原油生产国,在不考虑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长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储可供其使用491年,而且近些年来,阿联酋也在考虑多元化发展,减轻对石油的依赖性。
9、俄罗斯
俄罗斯地大物博,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石油储量也很丰富,在不考虑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长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储可供其使用74年
10、是利比亚
石油是利比亚的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国家工业也是主要依靠石油来发展的。
(5)2019年俄罗斯石油消耗量多少扩展阅读:
2012年开采的石油88%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为化工业的原料。实际上,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原料。
世界海洋面积3.6亿平方 千米,约为陆地的2.4倍。大陆架和大陆坡约55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上沉积盆地面积的总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资源的1/4和最终可采储量的45%, 埋藏在海底。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蕴藏重心,将逐步由陆地转向海洋。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石油
Ⅵ 俄罗斯是当前世界第一石油生产大国吗
楼主您好!俄罗斯是当前世界第一石油生产大国!
2007年第一季度以前,沙特阿拉伯一直是世界第一石油生产大国,2007年第一季度以后,沙特阿拉伯被俄罗斯赶超,直到目前为止,俄罗斯都是世界第一石油生产大国!
全球五大石油生产国概况 时间:(2011-06-24)
1.俄罗斯
俄罗斯每天的石油产量为1012.4万桶,相当于全球石油供应量的12%。目前,俄罗斯石油储备有近600亿桶,相当于全球石油储备总量的5%。同时,俄罗斯也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储备国。
2.沙特阿拉伯
每日的石油产量为1012.1万桶。此外,沙特有全球被证实的最大石油储备量,高达2650亿桶。
3.美国
美国每日石油产量为960万桶,占据了全球每日石油供应量的11%。美国石油储备达191亿桶。
4.中国
每日的石油供应量为427万桶,约占全球份额的5%。中国的石油储备有203亿桶。
5.伊朗
伊朗每日的石油产量为425万桶,占了全球份额的4.9%
所以俄罗斯是当前世界第一石油生产大国!
希望对您有帮助!
Ⅶ 世界石油消耗量年度统计
地下储藏量和各国的备用储藏
各个不同的来源对世界上的石油储藏量的估计各不相同。2004年艾克森美孚估计世界的总储藏量为1.26兆(万亿)桶(1717亿吨),同年英国石油公司的估计为1.148兆桶(1566亿吨)。《科学》甚至估计世界总储藏量为3兆桶。今天已经确定的和使用目前的技术能够经济地开采的储藏量近年来甚至有所上涨,2004年的数据是目前最高的。由于每年的开采和勘探工作的不足,中东、东亚和南美洲的储藏量有所下降,同时非洲和欧洲的储藏量有所上升。有人预言今天的世界储藏量还仅够用50年。但由于过去就已经有过类似的预言,而且这个预言从未实现,这个数据也被人戏称为“石油常数”。2003年最大的石油储藏位于沙特阿拉伯(2627亿桶)、伊朗(1307亿桶)和伊拉克(1150亿桶),其后为阿联酋、科威特和委内瑞拉。
批评者怀疑这些数据,他们指出出于政治原因许多国家篡改它们的数据,此外许多国家虽然每年开采大量原油,但其数据始终不变,这说明这些数据已经陈旧了。有些专家认为21世纪初人类将到达哈伯特顶点,这时开采量将达到顶峰,此后开采量无法继续提高,由于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油价将高涨。
因此许多国家备有短期的储藏来防止短期供不应求导致的危机。欧洲联盟的国家必须拥有足够90天的备用储藏。
开采状态
石油开采国家至今为止人类一共开采了约0.9兆桶石油。大多数储藏是在1960年代发现的。2005年的年开采量为304亿桶(相当于每天0.833亿桶)。
最大的石油开采国列表
资料来源:美国政府能源统计
以下排表按照2004年开采量排列:
沙特阿拉伯(OPEC)—1037万桶每日
俄罗斯—927万桶每日
美国1—869万桶每日
伊朗(OPEC)—409万桶每日
墨西哥1—383万桶每日
中国1—362万桶每日
挪威1—318万桶每日
加拿大1—314万桶每日
委内瑞拉(OPEC)1—286万桶每日
阿联酋(OPEC)—276万桶每日
科威特(OPEC)—251万桶每日
尼日尔爾利亚(OPEC)—251万桶每日
英国1—208万桶每日
伊拉克(OPEC)2—203万桶每日
1这些国家已过开发顶峰期
2伊拉克虽然属于石油输出国组织,但从1998年开始其开发量不包括在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开发量中
石油出口国家以下列表是按照2003年石油出口量排列的:
沙特阿拉伯(OPEC)
俄罗斯
挪威
伊朗(OPEC)
阿联酋(OPEC)
委内瑞拉(OPEC)
科威特(OPEC)
尼日尔爾利亚(OPEC)
墨西哥
阿尔及利亚(OPEC)
利比亚(OPEC)
消费
石油进口国家目前全球石油平均日消耗量为约8400万桶。2003年最大的石油消耗国为美国(2010万桶每日)、中国(600万桶每日)、日本(550万桶每日)和德国(270万桶每日)。每年石油消耗量增长率为2%。
工业国家的人均石油消耗量比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石油消耗量要高得多。2003年美国年人均石油消耗量为26桶,德国为11.7桶,中国为1.7桶,印度为0.8桶,孟加拉国只有0.2桶。
Ⅷ 世界石油供需现状与趋势
1、全球石油储量充足
石油作为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十分有限。当前,全球石油开发能力不断提高,根据BP公司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数据,2012-2020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整体储量变化并不明显。2020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17324亿桶,与2012年相比仅上升了2.81%,但总体来说储量较为充足。
综合来看,全球石油储量充足,2020年受疫情影响产量、消费量均有下降。预计未来随着全球疫情好转,全球石油产销量将恢复增长。
——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Ⅸ 俄罗斯每天输入多少石油天然气给中国
俄罗斯对中国石油输出约为每天20万桶。2017年1月~11月,我国自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仅38.4万吨,占我国天然气进口总量的0.63%。2019年10月起,俄罗斯通过“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逐年提高对华天然气供应量,直至达到380亿立方米/年的天然气量(占当前天然气消费量的17%)。
Ⅹ 俄罗斯的主要经济来源
第一个支柱,石油和天然气。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工业损失惨重,整个产业被彻底摧毁。就连一向强势的重工业也彻底崩溃了。相反,它已经形成了以石油和天然气为第一支柱的经济结构。现在,俄罗斯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气的价值每年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它几乎占财政收入的一半,所以石油和天然气是俄罗斯的绝对经济支柱。
2019年,俄罗斯出口的燃料和能源产品占46.3%,其中俄罗斯出口的石油达到2.675亿吨。2019年12月,俄罗斯石油平均出口价格同比上涨4.6%,达到每吨455.5美元,全年都达不到这一水平,按450元算,大概是1200美元左右。
2019年1月至11月,天然气在俄罗斯联邦的出口收入同比下降15.4%,至377亿美元,12月,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无数据,按40亿元计算,全年为417亿美元,也就是油气出口1617亿美元。
2019年,俄罗斯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升至109.36万亿卢布,按平均汇率计算接近1.7万亿美元,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占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10%,如果加上国内部分,能源在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更高。
2018年,俄罗斯能源系统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即4117.5亿美元,约占俄罗斯财政收入的45%,由此可见,俄罗斯对能源高度依赖,油价影响俄罗斯经济。
第二个支柱是军工武器出口。
俄罗斯第二大经济支柱是武器出口,因为苏联军事工业发达,其武器装备齐全,而且比西方武器便宜,这使得俄罗斯的武器出口在经济中仍然占据第二位。俄罗斯每年通过出口军事武器赚取数百亿美元,这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并已成为俄罗斯的主要收入来源
第三大支柱是农业。
在现代国家,尤其是世界大国,以农业为支柱的国家很少。因为农业是上一个时代的产物,特别是在封建时代,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现在俄罗斯是世界农业大国,整个农业创造的收入已经成为第三大经济支柱,仅次于武器出口。所以现在俄罗斯每年都卖出很多农产品,这在大国中是罕见的。
所以,在俄罗斯不断崛起的人,其实是可以觉醒的,因为我们从俄罗斯的经济支柱可以看到,这个国家其实很弱,经济结构除了军事之外,基本上和非洲、中东国家差不多。没有工业和制造业,国家很难保持强大和持续崛起,这是俄罗斯的致命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