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苏军军装和俄罗斯军装有什么不同

苏军军装和俄罗斯军装有什么不同

发布时间:2022-06-02 14:38:25

Ⅰ 苏联军服跟俄罗斯军服的差异

二战期间的苏联军服自成一格,它不强调款式上的装饰性,而以厚重和严肃为主要特征,这与苏联地域辽阔、冬季漫长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也与其落后的轻纺工业有很大关系.苏式军服虽无特别之处,但自成体系,并且十分实用,穿在俄罗斯人健壮的身躯上,有一种特别的英武之气.

Ⅱ 哪位高手可以回答一下,白俄罗斯军装(独立后的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军装以及苏联军装的区别是哪里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4-04/22/content_1434327.htm
http://tuku.news.china.com/history/html/2007-01-18/2560937_088480474.htm#t
http://www.ndcnc.gov.cn/datalib/MartialCyclopaedic/2005/2005_09/martialcyclopaedic.2005-08-26.0082961682?searchterm=%E5%86%9B%E4%BA%8B%E7%99%BE%E7%A7%91

Ⅲ 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军队有很多种军装,这些是不是分别代表不同的加盟共和国的军队

主要是苏联的冬装有些差别,有白色的大衣,还有其他颜色的大衣,而且帽子有大檐帽还有尖顶的帽子。苏军里面,好像没有按国家或是民族划分的服装吧。但是有些服装都保持的民族特色,如哥萨克的服装,但是都在苏联的军装范围内。苏联的军装款式比较简单,军官大檐帽,士兵船形帽。衣服的颜色以土黄色为主。

Ⅳ 苏联军服会参照哪一国军服的

是自创的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期间及革命胜利后,直到1918年,工人武装队伍——赤卫队没有规定专门的军服。赤卫队战士穿着各种服装,佩带写着“赤卫队”的红色臂章,帽子上有红带。1918年建立的工农红军着用旧俄军储备的军装,但无肩章。军帽上系有红带。为红军战士和指挥员正式规定的识别标志是形似花冠的胸章,它由月桂枝和柞木树枝图案构成,上有锤、犁和红五星。1919年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制定了工农红军第一批军服式样;带红星的盔型呢帽、长襟衣(军大衣)、保护色的夏季衬衣(自1935年起叫做套头服),佩带三角形,正方形和菱形(后又增加长方形)的区别标志。1921年制定了工农红军海军服装;指挥人员配备大檐帽、冬帽、黑灰色大衣(1925年改为军大衣),黑色双排扣军上衣和裤,深蓝色和白色军上衣;红海军士兵配备水兵帽、黑灰色大衣(1925年改为军大衣),黑色水兵短大衣、深蓝色法兰绒衬衣和蓝领白色衬衣、水兵汗衫、黑色裤和灰帆布作业服,1922年工农红军陆军和空军着用统一式样的军服:深灰色军大衣、衬衣、马裤和盔型帽(夏季为浅灰色、冬季为深灰色)。规定佩带彩色(按兵种)胸章和臂章。1924年取消胸章和臂章,区别标志改在领章上。着用保护色的紧身衬衣,取消盔型夏帽,改用大檐帽。1926年规定指挥人员穿着深蓝色马裤。此种军服持续到1935年年末,在此期间由于实行新的军衔制,对军服也做了改革。除大檐帽外,又增加了船型帽;规定空军和汽车装甲坦克兵指挥人员着用敞开式紧身军上衣,穿衬衣,系领带。各兵种指挥人员的附加区别标志(角形章)佩带在军大衣、紧身军上衣和套头服的两只衣袖上,单排扣军大衣改为双排扣军大衣。1940年将军开始着用礼服,银灰色军大衣、保护色扣合式常服上衣、彩色(按兵种区分颜色)镶条的蓝色军裤、带帽徽的大檐帽。冬帽改为护耳冬帽,元帅和将军带高筒皮帽。

伟大卫国战争初期,为提高军服的伪装性能,用保护色的领章和区别标志代替原有的袖章。将军用保护色的套头服和无彩色镶条的军裤。统一了各兵种军服的式样和颜色。全套女军人制式服装包括女军帽、连衣裙和大衣,她们也着用套头服,规定式样的裙子和军大衣。1943年规定军人着用套头服,常服上衣、立领单排扣礼服。

战后,武装力量的军服日愈完美。1949年为空军军官和将军及装甲兵军官规定了双排扣开领常服上衣与礼服上衣,衬衣和领带。1954年4月开始供给将军和军官防雨斗篷。取消陆军元帅和将军的立领扣合式礼服,代之以翻领双排扣礼服。白衬衣、黑领带;取消扣合式常服上衣,采用保护色的敞开式双排扣常服上衣、衬衣和领带。1955年(这一年对于中国军人来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军官开始着用银灰色节假日礼服军大衣,用敞开式双排扣礼服代替扣合式单排扣礼服(陆军、国土防空军为银灰色,空军为蓝色),穿白色衬衣,系领带,带帽徽。1958年全体军官开始着用统一式样的军服;保护色的大檐帽与敞开式军服上衣,蓝色马裤和散口裤、保护色衬衣和领带。海军军服也有变化。1951年取消了军官扣合式军服,着用敞开式礼服、白衬衣,系黑领带;1963年海军陆战队着用黑色特种野战服,它包括无檐软帽、敞开式上衣、散口裤和矮筒靴。

1970——1976年苏联武装力量对军服式样做了改革;定期服役的士兵、军士和军事院校学员,取消套头式,着用常服上衣,取消扣合式军服,着用敞开式单排扣军装,穿衬衣,系保护色领带;超期服役的士兵和军士着用节假日礼服时,允许穿散口裤和矮腰皮鞋;制定了元帅、将军、军官、准尉和超期服役军人(空军、空降兵和海军除外)着用统一“海蓝”色礼服上衣和裤子、大檐礼帽、白衬衣、黑领带(空军和空降兵为蓝色上衣、裤子,深蓝色领带);对苏军各类军人的常服和野战服作了一系列改革。海军军官、准尉和超期服役军人着用白色双排扣制服上衣、蓝色短外衣,白色或黄色衬衣、黑领带。

Ⅳ 白俄罗斯军装和俄罗斯军装以及苏联军装的区别是哪里

俄罗斯军装300年
自俄军创建300多年来,军装更换频繁。各式各样的军装也成为一种文化,现在都可以在俄罗斯军服博物馆里看到。 <#J<QYF&2
彼得大帝的官兵统一着装 俄国的正规军队始建于彼得大帝时代,当时的军装官兵没有区别,这恐怕在任何政体下也没有过这样的“民主”。 a'L7y%
要说有那么一丁点儿的区别,那就是军官挎肩披一条白蓝红三色的武装带。这恐怕就是惟一的政治色彩,其三色正好和国旗上的颜色一模一样。除此之外就几乎看不到别的纯俄罗斯东西了。就因为彼得崇尚西方,他在军事上是要仿效强大而可靠的普鲁士正规军,所以军装的式样也模仿普鲁士。但是,当国内军事政治形势招来人民的不满时,彼得下令将沙皇的主要支柱——军官们的服装做了一番改进,才同士兵服有了区别。 r.W"@vc>
亚历山大一世引入双角帽 19世纪初,俄国宫廷大兴学法国之风,于是亚历山大一世在确定军装时也赶这个时髦:所有的军装都按法国军装的式样缝制。俄国官兵戴起了与俄罗斯风格迥异的拿破仑双角帽,简直让人哭笑不得。不过在亚历山大一世时代也出现了纯俄罗斯特点的东西:1802年缝制了第一件一直穿到现在的灰呢子军大衣。 LO Yyj?^7
尼古拉一世崇尚奢华 尼古拉当政时期国内政局稳定,因此“宫廷”可以放开手脚地在改变军人形象上做文章。尼古拉一世非常热衷于美化军装,最爱鲜艳的呢子、袖口条带的金银边饰、镶边和制服上的镶条。 ]mDsUZf<
“法国风”过去之后,沙皇开始往军服上添加国家象征标志,以提高国威。军服上出现了纹章与徽章图案,而且有冠形章纹的双头鹰。俄罗斯徽章的形态还不时有所变化,翅膀一会儿向上飞,一会儿朝下飞。历史学家发现,当国内政局稳定时,翅膀便向上飞,局势不稳时便朝下飞。首次在俄罗斯肩章上出现跟今天一模一样的星形。从整个来说,新军装很漂亮,但就是不实用。 T<_1|eH
亚历山大三世“扯下”所有的扣子亚历山大三世当政期间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其惨痛教训给军装改革造成很大的影响。教训之一:官兵们花里胡哨的服装在战场上根本不实用。沙皇下令给予简化,使之更加方便。亚历山大三世首先从军服上“扯下”所有的扣子,取而代之的是小钩襻。然后取消华丽的近卫军帽子,规定戴羊羔皮帽,还留下大檐帽。肥大的双排扣制服上衣取代了窄小的制服。 ;L/T}!Dx
尼古拉二世重新把军服装扮得十分华丽尼古拉二世担心当兵的嫌军装难看而跑光,于是又恢复了军服上的金银线和装饰品。与此同时,沙皇还把军服分为作战服和便装两种。战斗服实用、方便和肥大,便于士兵在战斗中跑动。便装上恢复了过去那些精美的小挂件和小饰物,这纯粹就是为了恢复军威,吸引那些年轻的新兵。在尼古拉当政的那些年月,各团乃至各营都有各自不同的军服,可全军的作战服是统一的。1917年的十月革命结束了沙皇的这种军服乱七八糟的局面。 }j5@\c48
IBsO
列宁取消了肩章 十月革命之后,以列宁为首的人民委员会取消了尼古拉二世时期俄国军队中的所有官衔和称号,新政权在军装方面也力求取消同沙俄帝国有联系的东西。因此红军官兵一开始没有严格规定的军服,带枪的人穿什么的都有。布尔什维克政权还取消了旧的军人标志,一开始的主要标志为帽子上的红带子和写上黑字“红色近卫军”的红色袖标,有些部队还兴佩带套在桂冠里的红星形红色近卫军证章。红星上画的是象征着工农红军各部政治团结的锤子和犁。 Q(eQZx{
当国内开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新政权开始考虑工农红军的军服得有别于白军的问题,于是便出现了被称之为布琼尼式军帽的呢帽。顺便说说,这种帽子还是从临时政府的仓库里拿出来的。 ^a0 -5
斯大林恢复肩章 斯大林时期又开始了军装改革。各族人民之父认为列宁时代的军装有些地方“不够严肃”,比如说大衣和衬衫上的彩色胸兜盖就过分花哨,于是将它们作为“灾难时代的残余”取消。就从那时起,军队开始越来越有一种“帝国的派头”。斯大林最先推出的新玩意儿有夏天戴的大檐帽、弗伦奇式衬衫、指挥员穿的呢灯笼裤以及初级指挥员和列兵穿的棉运动衫。到1943年伟大卫国战争战火正酣时期,不仅将帅和各级军官,就连士兵也佩带上肩章,而且其形状甚至字型都跟旧俄部队军人佩带的肩章一模一样。 k>@^M]%
勃列日涅夫喜欢红色镶边 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在军装改革方面虽然没有什么大的举动,但还是有不少小的动作。根据勃列日涅夫的建议,各军兵种大檐帽的帽圈、镶边、领章和肩章条纹间的彩色缘条都统一为红色,军便服改为套头上衣和夹克衫,有些改革纯粹是形式主义,这也反映了政治制度的保守。比如说,大檐帽的盔头只加高了半厘米,帽徽上也只增加了几支穗子。各军兵种还出现了自己的袖章,上面必不可少的标志物为一颗有镰刀和锤子图案的大红星。勃列日涅夫时期在苏军中第一次出现了迷彩服。 {;rpgc
戈尔巴乔夫得罪了元帅们 戈尔巴乔夫一上台,便签署了苏联最高苏维埃的一道命令,根据该命令将取消装甲兵主帅、元帅,工程兵和通讯兵主帅的军衔和肩章。这完全属于改革过程中的“即兴之作”,旨在取消上述军衔的改革着实惹恼了军事长官们,这个馊主意是克里姆林宫那些主管军事的官僚给戈尔巴乔夫出的。他们知道,自德国空中流氓鲁斯特驾机降落在红场附近之后,总书记对军人大发了一顿火。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军人和当局的关系一直就不怎么融洽,国家首脑对军队谈不上有多喜欢,对官兵的着装也不怎么感兴趣。军装的改革只在肩章上做了些小文章。 /[|md0,
不过客观地说,戈尔巴乔夫还是做了一些含有民主色彩的变动,比如说允许夏天穿短袖衬衫和不打领带,这些都受到了军人的热烈欢迎。 +,w|&y
叶利钦急于更换军装 俄罗斯军队刚刚于1992年5月组建,叶利钦便催促国防部领导:“我的军队得穿最好的服装!” pzp"NKx i
1992年10月,国防部给“鲍里斯”展示了新的军装。其式样很像北约一些成员国的军队的服装。俄国历史上曾有些沙皇拼命模仿欧洲,叶利钦走的也是这条道路。新大檐帽的檐很宽,盔头很高,上面有一只硕大的金属“鹰”,这让军官们一看就不舒服。他们带着揶揄的口气说:“盔头越高,战斗力就越低。” pt;Sk?-1
在叶利钦执政时期,国库出现亏空,校官和将官的高筒皮帽被普通皮帽所取代,铬鞣革皮靴也让位给多脂软革靴,大衣、马裤和考究的皮带也不见了。有时候拨下来的款只够更换区别标志(陆军大将和海军元帅原来肩章上只有一颗大星,现在换成四颗小星)以及增加袖标、胸徽和其他图形标志。 <'yC:HeAwD
普京又“恢复”了毛皮高帽普京在军装改革方面没做出什么大动作。让将校军官感到欣慰的是,给他们恢复了毛皮高帽。不久前普京又同意降低盔头的高度和缩小了大檐帽上檐的直径,使之接近俄军传统的小檐。这既是按传统行事,也是回归理智,因为大檐的“承风面积”太大,刮风天极容易被掀掉。不久,又将把军官大檐帽上的常常被部队厌恶地称之为“肉用雏鸡”的“鹰”拿掉。

Ⅵ 沙俄时期军装和苏联时期军装有区别吗

俄罗斯
自俄军创建300多年来,军装更换频繁。各式各样的军装也成为一种文化,现在都可以在俄罗斯军服博物馆里看到。
彼得大帝的官兵统一着装 俄国的正规军队始建于彼得大帝时代,当时的军装官兵没有区别,这恐怕在任何政体下也没有过这样的“民主”。
要说有那么一丁点儿的区别,那就是军官挎肩披一条白蓝红三色的武装带。这恐怕就是惟一的政治色彩,其三色正好和国旗上的颜色一模一样。除此之外就几乎看不到别的纯俄罗斯东西了。就因为彼得崇尚西方,他在军事上是要仿效强大而可靠的普鲁士正规军,所以军装的式样也模仿普鲁士。但是,当国内军事政治形势招来人民的不满时,彼得下令将沙皇的主要支柱——军官们的服装做了一番改进,才同士兵服有了区别。
亚历山大一世引入双角帽 19世纪初,俄国宫廷大兴学法国之风,于是亚历山大一世在确定军装时也赶这个时髦:所有的军装都按法国军装的式样缝制。俄国官兵戴起了与俄罗斯风格迥异的拿破仑双角帽,简直让人哭笑不得。不过在亚历山大一世时代也出现了纯俄罗斯特点的东西:1802年缝制了第一件一直穿到现在的灰呢子军大衣。
尼古拉一世崇尚奢华 尼古拉当政时期国内政局稳定,因此“宫廷”可以放开手脚地在改变军人形象上做文章。尼古拉一世非常热衷于美化军装,最爱鲜艳的呢子、袖口条带的金银边饰、镶边和制服上的镶条。
“法国风”过去之后,沙皇开始往军服上添加国家象征标志,以提高国威。军服上出现了纹章与徽章图案,而且有冠形章纹的双头鹰。俄罗斯徽章的形态还不时有所变化,翅膀一会儿向上飞,一会儿朝下飞。历史学家发现,当国内政局稳定时,翅膀便向上飞,局势不稳时便朝下飞。首次在俄罗斯肩章上出现跟今天一模一样的星形。从整个来说,新军装很漂亮,但就是不实用。
亚历山大三世“扯下”所有的扣子亚历山大三世当政期间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其惨痛教训给军装改革造成很大的影响。教训之一:官兵们花里胡哨的服装在战场上根本不实用。沙皇下令给予简化,使之更加方便。亚历山大三世首先从军服上“扯下”所有的扣子,取而代之的是小钩襻。然后取消华丽的近卫军帽子,规定戴羊羔皮帽,还留下大檐帽。肥大的双排扣制服上衣取代了窄小的制服。
尼古拉二世重新把军服装扮得十分华丽尼古拉二世担心当兵的嫌军装难看而跑光,于是又恢复了军服上的金银线和装饰品。与此同时,沙皇还把军服分为作战服和便装两种。战斗服实用、方便和肥大,便于士兵在战斗中跑动。便装上恢复了过去那些精美的小挂件和小饰物,这纯粹就是为了恢复军威,吸引那些年轻的新兵。在尼古拉当政的那些年月,各团乃至各营都有各自不同的军服,可全军的作战服是统一的。1917年的十月**结束了沙皇的这种军服乱七八糟的局面。

列宁取消了肩章 十月**之后,以列宁为首的人民委员会取消了尼古拉二世时期俄国军队中的所有官衔和称号,新政权在军装方面也力求取消同沙俄帝国有联系的东西。因此红军官兵一开始没有严格规定的军服,带枪的人穿什么的都有。布尔什维克政权还取消了旧的军人标志,一开始的主要标志为帽子上的红带子和写上黑字“红色近卫军”的红色袖标,有些部队还兴佩带套在桂冠里的红星形红色近卫军证章。红星上画的是象征着工农红军各部政治团结的锤子和犁。
当国内开始第一次国内**战争,新政权开始考虑工农红军的军服得有别于白军的问题,于是便出现了被称之为布琼尼式军帽的呢帽。顺便说说,这种帽子还是从临时政府的仓库里拿出来的。
斯大林恢复肩章 斯大林时期又开始了军装改革。各族人民之父认为列宁时代的军装有些地方“不够严肃”,比如说大衣和衬衫上的彩色胸兜盖就过分花哨,于是将它们作为“灾难时代的残余”取消。就从那时起,军队开始越来越有一种“帝国的派头”。斯大林最先推出的新玩意儿有夏天戴的大檐帽、弗伦奇式衬衫、指挥员穿的呢灯笼裤以及初级指挥员和列兵穿的棉运动衫。到1943年伟大卫国战争战火正酣时期,不仅将帅和各级军官,就连士兵也佩带上肩章,而且其形状甚至字型都跟旧俄部队军人佩带的肩章一模一样。

Ⅶ 俄罗斯在二战中的军装是什么样的适合战场作战吗

俄罗斯人在二战时期的军装其实并不好看,当然这里说的是其设置的作战服装并不好看,礼服还是非常好看的。但是说实话,俄罗斯军队在战场作战的时候,其作战服还是非常实用的,非常适合战场作战。首先就是苏军在二张时期的服装虽然看上去很臃肿,但是保暖效果非常好,能够充分防止身体的热量流失。其次就是苏联军队在二战时期的内部填充了棉花,而且会在冬季配发新式的大衣,保暖且不臃肿。最后就是苏联人在军装这个问题上实际上是经过了改良的,而且走的完全是实用主义路线。

最后就是苏联人在军装这个问题上实际上是经过了改良的,而且走的完全是实用主义路线。这就造成了苏联军队在实际作战的过程中,基本上不会被自己的军服所限制。而且在俄罗斯冬季的几场战役中,俄罗斯军人都在进行大量的巷战,这对身体的灵活性要求非常高。

Ⅷ 这些军服是苏军/俄军什么时期的服装

第一组是40年代的军服,贯穿卫国战争时期
第二组是70-90年代初的
最后一组是2000年之后的俄罗斯军服

阅读全文

与苏军军装和俄罗斯军装有什么不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