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阿拉斯加到俄罗斯的原油怎么运

阿拉斯加到俄罗斯的原油怎么运

发布时间:2022-06-03 05:00:45

㈠ 阿拉斯加州是美国重要的石油区,生产和运输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恐怖分子的破坏,地质状况的影响!

㈡ 中国的石油主要从哪些国家进口用什么方式运输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45个国家向中国进口原油。中国进口原油的一半(44.1%)来自9个中东国家,其中,沙特阿拉伯最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净进口国、排名第二的石油消费国。中国石油进口的大幅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国内经济和消费增长的驱动。
一、以下是向中国进口原油的前15个国家/地:
俄罗斯: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15.8%
沙特阿拉伯: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12.4%
安哥拉: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10.4%
伊拉克: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9.4%
阿曼: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7.2%
巴西: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6.8%
伊朗: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6.3%
科威特: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5%
委内瑞拉: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2.9%
美国: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2.8%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2.8%
刚果: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2.7%
哥伦比亚: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2.1%
马来西亚: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2%
利比亚: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2%
二、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海运、国际输油管道等方式
在最开始运输石油的时候,是以公路运输为主的。因为生产力不发达,但是之后随着技术的发展,渐渐地演变到了第二个阶段,那就是铁路运输。相比于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的量更,更便宜。
到现在,管道运输才是王道。现在,在中国石油运输的途径当中管道运输占了将近80%,至于咱们在刚开始说到的空运,这根本是不可能的,这赔本的买卖,谁都不可能干。那么管道运输有哪些优点呢?第一个就是量大,那一根根粗粗的管子,就仿佛瀑布一样,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石油。而且还不需要你太多维护,投入的话,也就是那几根管子,只需要把管子建好就行,建在地下的话,对于地面上的环境也没有什么影响,最大的担忧就是有些人挖路的时候把石油管道挖破了,那这损失可大了去了,这主要是对于挖穿石油管道的那些人而言的。
除了输油管道,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海运,咱们从国外进口来的石油,除了轮船运输,好像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了。咱们先把国外的石油通过大型的油轮运到码头上,然后再通过输油管输送到国内的各大炼油厂,从而提炼出各种石油产品。当然了,咱们还建了一些国际的输油管道,但是也没多少,比如中哈石油管道、中俄石油管道以及中缅输油气管道等等。至于更远的地方要建国际输油管道的话,成本太高,而且打通关系太麻烦,不值得。

㈢ 如果我国从俄罗斯大量进口原油,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A. 管道运输 是最好成本最低的方法.

㈣ 原油运输方案

市场分布

提示:美国、欧洲以及亚太地区是三大消费区

目前,全世界石油出口总量为 22.9亿吨,其中中东为9.5亿吨,俄罗斯3亿吨,分别占到世界出口总量的41.5%和13.1%。但俄罗斯国内需求旺盛,石油出口增长的空间有限。预计到2020年,中东地区石油的出口量将占世界的一半以上。西非是仅次于中东的第二大原油出口地区,其市场主要将原油运输到美湾、欧洲以及亚太地区,根据目前统计我国每年约25%的原油来自该地区,是我国的第二大原油进口市场。目前美国、欧洲、亚太地区,是全世界三大石油消费区,石油消费总量占世界的75%左右,石油净进口量占世界石油总进口量的84%。而原油年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30%左右。由此可见目前石油的地区供给和消费的区域不平衡性,而船舶运输作为石油运输中最依赖的主要工具。其规模性、结构性、安全性则受到供给双方,乃至国家、世界的高度关注。

船型情况

提示:VLCC是引领整个市场的关键

①大型船舶(VLCC,200?熏000 +DWT)
作为远程石油运输最经济的船型,超大型船舶(VLCC)是引领整个航运市场的关键。中东、西非仍旧是VLCC的两大主要市场,其运价在2004年以前一直走势低迷。 2004年航运市场迎来了“百年不遇”的历史高峰,其运价达到了历史性的WS300以上的高位,长期压抑的船东市场得到了极大的鼓舞。与此同时船舶的买卖、新造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位,一艘新造的双壳 VLCC船舶价格达到1.2亿美元以上,而且绝大多数造船厂在2008年以前的造船计划已经排满,造成了在今后3-5年内船舶大量下水的现状。同时由于MARPOL公约已经对单壳船作出了2010年淘汰的具体规定,所以在运价高企的VLCC市场,2005年乃至今后的3-5年船舶基本不会出现大量的拆除,船舶供需的不平衡性将逐步体现。目前中东VLCC的日收益在5-8万美金,西非市场略好于中东市场,运价相对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②中小型船舶(SUEZMAX、 AFRAMAX、PANAMAX.MR)
3-15万吨的中小型船舶市场分布不同。SUEZMAX、AFRAMAX的主要航线集中在西非、欧洲、美湾海域,PANAMAX、MR在美湾、远东市场。2005年中小型船舶运价起伏较频繁,主要原因是受到突发事件影响。如:地中海地区经常发生的船舶塞港现象,欧洲海域主要港口的罢工事件,墨西哥湾、远东地区频繁的飓风等等经常造成相同船舶,不同航线运价巨大的差别。
③国内原油、成品油运输
近几年内贸原油运输价格变化不大,其运输份额仍由中海垄断。中远自2001年参与中海油渤海油田原油增量每年120万吨的运输外,暂无其他运输份额增加。成品油运输价格较往年略有上涨,2005年全年的成品油运输量达到1800万吨左右。国内石油运输主要依赖 3万吨以下的船舶,其结构也主要以单壳船为主。2005年4月MARPOL公约对单壳船重油的限制对国内油品运输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安全性成为今后几年的重点,如果出现任何重大的事故,导致国内沿岸运输船舶规定的进一步严格,将对运输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

运价走势

提示:全球油轮运价保持在较低水平

当前全球石油运输依然处于下降周期中。预计2006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率将从2003年?穴进口量 9112万吨?雪至2004年(12281万吨)水平快速回落,分别达到1.5%和 1.4%,并维持在2005年(12682万吨)的水平上。油轮运输市场上,全球主要原油进口国家中国和美国原油进口速度放缓是压制全球原油运输需求的主要原因。高油价和经济增长乏力限制了美国石油的消费,而我国国内石油定价水平的缺陷大大抑制了炼油厂商的积极性, 2005年我国原油进口约1.27亿吨,同比增长6.5%,增速大大低于2003至2004年的30%。预计我国2006年原油进口增长速度依然会徘徊在 5%左右的水平,全球石油消费增长率大约维持在1.4%左右。
从油轮运力的角度来看,考虑到前几年油轮订单将在2006年大量释放,我们预计2006年油轮运力增长率为4.6%,运力增长水平依然比较快。全球油轮运价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影响原油运输价格的因素很多-如台风、罢工、油价、区域政治等,一定程度上会使运价出现短期的波动,使得航运股具有一定的短期投资机会。但从大趋势来看,2006年运力的快速供给和需求的缓慢上升依然使得油轮运价保持较高位置的可能性很小。

原油码头

现有能力

提示:大型原油接卸泊位数量已显不足

目前中国沿海港口具有接卸20万吨级以上油轮能力的港口仅有大连、青岛、舟山、宁波和茂名水东、广东惠州等几个港口。在中国重要的石油消费和加工基地华南地区,由于只有水东一个单点系泊装置,原油接卸仍然主要采用水上过驳的方式,一旦遇到大风浪,油轮便无法靠泊。大型油轮泊位的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华南地区石化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即使在港口较多的环渤海地区,由于航道深度不够,缺乏20米以上的深水航道,大吨位油轮不能抵岸靠泊,也只好采用水上过驳这种费时费力的方式。
截至2002年底,全国沿海共有原油卸船泊位23个,总能力 102207吨/年,2002年完成吞吐量9249万吨,见表1。其中20万吨级及以上泊位4个,分布在青岛港、宁波港、舟山港和茂名港。
从表中可见,我国进口原油运输中存在以下问题:
①缺乏25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深水泊位
目前,在国际航运市场,原油运输的中远洋运输船舶主要在10万吨级以上,其中25万吨级以上船型已经成为远洋运输的主力船型,我国外贸原油进口的中东、非洲、欧洲航线均是该吨级油轮承载的最合理运输方式。
2002年,全国沿海20万吨级以上大型专业化原油码头泊位4个,能力5019万吨(详见表2)。根据我国外贸进口原油以远洋运输为主的特点,及三大区域原油进口量增长形势,大型原油接卸泊位数量已显不足。
②环渤海地区港口合理布局问题尚未解决
经过几年的调整及建设,我国沿海原油运输港口布局有了较大的改善,基本适应了沿海炼厂的发展形势,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石化工业的发展。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基本形成以宁波、舟山为中转基地的布局形态,华南沿海地区已形成惠州、茂名为主要接卸港的格局,今后将结合炼厂的建设相应建设原油泊位,而环渤海地区港口腹地石化炼厂较多,可供选择的进口原油运输方案也较多,需要通过深入的运输系统论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港口布局。特别欣喜的是,2004年7月大连港30万吨级原油接卸码头正式投入营运,揭开了环渤海大型油轮码头改造、扩建的序幕。

规划方案

提示:未来沿海将形成13-16个20万吨级以上泊位

根据外贸进口原油需求分析,结合沿海港口泊位现有设施,对主要港口适合建设大型原油泊位的岸线资源进行分析认为:
近期即2010年前后,环渤海地区将形成大连、天津、青岛为主要接卸港,三港将加紧建设25万吨级以上泊位,以满足东北、华北和山东地区外贸原油进口需要,青岛港富裕能力可为京津冀地区补充, 2010年后增加津冀沿海接卸能力,以服务于华北地区炼厂继续扩大进口外贸原油的需要。
长江三角洲地区仍以宁波和舟山的大型接卸码头为主,通过原油运输管道向上海、南京等地中转的运输格局,考虑到原油运输管道的维修及安全等因素,适当保留一定的水水中转,因此,仍将继续深化宁波、舟山大型深水码头建设。
华南地区(含福建沿海和西南沿海)泉州、惠州、茂名等大型泊位分别为各自炼厂服务,湛江港除为东兴炼厂服务外也为茂名炼厂和外贸进口奥里油提供转运服务。未来该地区应根据大型炼厂的扩能或新建计划,以“炼厂—码头”结合的方式,建设大型原油接卸泊位。
下一步沿海石化企业布局可能出现新的石化基地,但建设仍将依托深水港,因此,不影响运输总体格局。
综上,未来沿海将形成13—16个20万吨级以上大型原油接卸深水泊位,环渤海地区(5个)主要分布在大连、天津、青岛和曹妃甸,长江三角洲地区(4个)主要在宁波港大榭岛、舟山港册子岛,福建沿海(1个)在泉州湄州湾内,华南及西南地区(3--6个)分布在惠州、湛江、茂名、北海、海口。

㈤ 俄罗斯的石油(超过1500万吨)是怎样运到中国的

俄罗斯石油通过油管输入中国。

综合新华社电 2011年1月1日5时48分,中俄原油管道投入运行,俄罗斯的原油开始进入中方境内位于漠河县兴安镇的首站储油罐内,标志着中国东北方向的原油进口战略要道贯通,每年1500万吨、期限20年的中俄原油管道输油合同开始履行。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穿越中国边境,止于大庆末站,管道全长近100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1500万吨,最大年输油量3000万吨。

㈥ 中国跟俄罗斯那么近,为什么不全部原油依靠俄罗斯进口,反而还要远赴重洋到中东输入石油

因为人家俄罗斯也不傻,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会让你中国控制俄罗斯的出口市场的。所以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要出口欧洲、出口日本韩国,不可能全卖给中国的。

当年中国修筑“安大线”,希望把西伯利亚的安加尔斯克油田的油全运输到中国,人家俄罗斯宁愿绕远路,也要优先铺设安加尔斯克至纳霍德卡的石油管线(安纳线)——因为安纳线的石油不仅可以出口中国,还可以出口日本和韩国。

可以看看安纳线比安大线绕了多远——但是俄罗斯宁愿多绕路,也不愿意只修安大线——就是对中国不信任,更不愿意把石油全卖给中国。

当然,这里面还有日本鬼子在捣鬼,日本人愿意把修安纳线的钱全出了,也绝不愿意俄罗斯修安大线。

所以,你想完全依靠俄罗斯市场来解决能源问题,实在是太一厢情愿了。

㈦ 原油采用热棒原理架空管道运输的地区是哪里

阿拉斯加地区,热棒用来降温,防范管道变形损坏。

阅读全文

与阿拉斯加到俄罗斯的原油怎么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